![2022年中考安徽省滁州市定远县大桥初级中学生物模拟试卷(含答案)01](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2/11/13837624/0/0.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2022年中考安徽省滁州市定远县大桥初级中学生物模拟试卷(含答案)02](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2/11/13837624/0/1.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2022年中考安徽省滁州市定远县大桥初级中学生物模拟试卷(含答案)03](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2/11/13837624/0/2.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2022年中考安徽省滁州市定远县大桥初级中学生物模拟试卷(含答案)
展开1.“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青山”中植被丰富,能保持水土、调节气候、净化空气等。下列各项与上述功能相同的是( )
A.夏天大雨过后,蚯蚓常常会爬出地面
B.大树底下好乘凉
C.夏天温度升高霉菌繁殖速度加快
D.沙漠中的仙人掌其叶变成刺状
2.延庆松山自然保护区是北京市第一个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动植物种类丰富。不仅有野兔、狐狸,还有黑鹳、金雕等国家I级保护鸟类。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保护区内动物、植物和微生物构成生态系统
B.保护区内野兔→狐狸→金雕构成一条食物链
C.不易分解的有毒物质在野兔体内的浓度最高
D.金雕生命活动所需能量的根本来源是太阳能
3.生物科学与人们的日常生活密切相连。下列关于生活中涉及的生物学原理解释正确的是( )
A.用牛奶制作酸奶时,乳酸菌能将牛奶中的蛋白质转变成乳酸
B.蔬菜大棚增大昼夜温差,是为了增加有机物的积累
C.低温保存食品的原理是把食品中的细菌和真菌杀死
D.杂交育种能够产生新品种,主要利用了诱变育种的原理
4.如表所列实验的相关操作与实验目的对应错误的是( )
A.AB.BC.CD.D
5.下列关于人体生命活动的调节说法错误的是( )
A.在听觉形成过程中,能够接受振动刺激形成神经冲动的结构位于图1中的4耳蜗
B.篮球爱好者投篮时双眼密切关注篮球的位置移动,此时图2中2的曲度变化是由大变小
C.在缩手反射过程中,若图3中的e受损,则无感觉也无反射
D.人体完成各项生命活动需要神经系统的调节,也受激素调节的影响
6.下列是四种生物的结构示意图。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
A.甲是大肠杆菌噬菌体,它的细胞结构简单
B.乙是毛霉,其直立菌丝用来吸收水分和无机盐
C.丙是青霉,人类利用它提取了最早的抗生素﹣青霉素
D.丁是细菌,该细菌有荚膜和鞭毛,靠芽孢繁殖后代
7.下列有关生物的生殖和发育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
A.嫁接、植物组织培养、试管婴儿、克隆羊均属于无性生殖
B.鸟卵里胚胎发育的部位是胚盘,卵黄为其发育提供营养
C.家蚕、蜜蜂、蝗虫的发育都要经历卵→幼虫→蛹→成虫四个时期
D.两栖动物的发育过程经历了四个阶段,这样的发育方式属于完全变态发育
8.依据如图对米勒模拟实验的解释你不认同的是( )
A.①内模拟了原始大气及闪电
B.②内模拟了原始大气中的水蒸气凝结降雨的过程
C.③内产生了多种蛋白质
D.在原始地球的条件下,无机小分子可以生成有机小分子
9.2021年初,我国全民新冠疫苗接种工作正式启动,接种新冠疫苗是预防新冠肺炎最有效的措施之一。下列有关疫苗的叙述错误的是( )
A.接种的疫苗相当于抗原
B.接种疫苗可以治疗某种疾病
C.接种疫苗可以使人获得特异性免疫
D.适龄个体应按计划免疫的规定接种疫苗
10.健康是人们永远追求的美好愿望。以下有关健康、安全用药与急救的描述,不正确的是( )
A.一个人生理上没有疾病,不能说明这个人是健康的
B.发现某人受伤处血液喷射状流出,应及时包扎远心端部位止血
C.心肺复苏时,先做30次胸外心脏按压,再做2次人工呼吸,如此交替反复进行
D.无论是处方药还是非处方药,在使用前都应该仔细阅读药品说明书,以确保用药安全
二、综合题(本大题共6小题,满分70分)
11.(16分)图甲所示的是根尖的结构,图乙~图丁分别表示某一植物的一段枝条、枝芽(纵切)、双子叶植物种子的结构(纵剖)示意图,据图回答:
(1)植物生长发育所需要的水和无机盐,主要是由图甲中的[ ] 区吸收的,再经茎中的 运输到植物的各个器官。
(2)植物幼根的生长与图甲中的 区域有关(填字母)。
(3)图乙中的[3]是由图丙中的[ ] 发育来的,也是由丁图中的[ ] 发育来的。
(4)图乙中的[1]是由图丙中的[ ] 发育成的,从着生位置来看,该芽的类型是 。
(5)如果将乙图中的4结构取下进行纵切,观察,那么该结构的纵剖图与图 相似。
12.(10分)郑州航展在郑州市上街区通用航空机场举行.此次航展精彩程度可谓空前,也是世界航空史上第一次集结这么多的特技飞行队进行表演,小刚随家人一起感受了这次视觉盛宴,请结合如图回答下列问题:
(1)小刚观看飞行表演时,形成物像的结构是图中的[ ] ,表演太精彩,小刚在观看过程中拍摄了一些视频片段分享给了朋友,小刚既能看清楚远处的飞机,又能看到近处手机里的内容,主要是跟眼球中的[ ] 在起调节作用。
(2)小刚听到手机“叮咚”一声响,知道有微信消息来了,迅速低头查看,他的这一活动属于反射类型中的 反射,需要通过反射的结构基础 来完成。
(3)随着手机的广泛普及,随处可见“低头族”,如果长时间近距离玩手机,会引起眼球前后径过长或 且不易恢复,容易导致近视。
13.(10分)如图为青蛙、家蚕、蝗虫发育过程示意图,请联系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1)青蛙、家蚕、蝗虫个体发育的起点都是 ,它们的生殖方式都属于 (选填:“无性生殖”或“有性生殖”)。
(2)青蛙的发育过程中,蝌蚪和成蛙的形态结构和生活习性都有明显的差异,例如蝌蚪用 呼吸、在水中生活,而青蛙主要用肺呼吸、能够在陆地生活。这种发育方式称为 。
(3)对比图中家蚕和蝗虫的发育过程,其最明显的区别是家蚕的发育有 这个阶段,而蝗虫没有这个阶段。
14.(10分)豌豆是一种良好的遗传学研究材料,具有后代数量多.繁殖周期短等特点孟德尔用豌豆进行杂交实验,过程如图所示。请用现代遗传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1)在遗传学上,豌豆的高茎和矮茎是一对相对性状,豌豆的这些性状是由 控制的。
(2)豌豆体细胞内的染色体有7对,它的精子内的染色体有 。
(3)豌豆的高茎和矮茎是一对相对性状(显性基因用D表示,隐性基因用d表示)请根据上面的豌豆杂交实验示意图,分析回答问题。
①子一代出现了矮茎,这种变异属于 (填“可遗传”或“不可遗传”)的变异。
②请推测子一代高茎豌豆可能的基因组成: 。
(4)“豌豆黄”是北京传统小吃,也是北京春季的一种应时佳品。豌豆黄是以豌豆种子为原料做成的,它的营养主要来自豌豆种子的 。
15.(10分)蜘蛛丝作为一种独特的天然蛋白质纤维,具有强度高、弹性好等特点,但蜘蛛产丝量很少,并且不易通过大规模密集饲养获取。科学家将蜘蛛丝蛋白基因转入家蚕的基因组中,培育的家蚕吐出的蚕丝含有约2%蜘蛛丝蛋白。据研究,这种新型蚕丝可望进一步开发成为角膜替代品、伤口敷料等生物医学材料。
(1)上述资料显示,科学家培育能分泌这种新型蚕丝的家蚕,利用的生物技术主要是 技术。
(2)家蚕的发育经过卵、幼虫、蛹、成虫四个时期,幼虫与成虫的形态结构和生活习性差异很大,这种变态发育过程属于 。
(3)从家蚕的发育过程来看,诗句“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唐•李商隐)描述得不够准确。请你对该诗句进行简单地修改,使之既有科学性,又不失艺术性。写出修改后的诗句 。
(4)蜘蛛从出生之日起就会自行结网,且结网技巧与成年蜘蛛相比毫不逊色。从行为获得的途径来看,蜘蛛结网的行为属于 行为。
(5)蜘蛛和家蚕都属于节肢动物,它们的共同特征是体表有坚韧的 ,身体和附肢都分节。
16.(14分)请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 据新华社斯德哥尔摩10月1日电,2018年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授予美国科学家詹姆斯艾利森和日本科学家本庶佑,以表彰他们在癌症免疫治疗方面所作出的贡献。评奖委员会说,2018年的获奖者“创立了癌症疗法的一个全新理念”,“通过激发我们免疫系统内在的能力来攻击肿瘤细胞”,他们的发现是“我们在与癌症战斗过程中的一个里程碑”。因为,此前的治疗方法集中在肿瘤细胞上,新的研究主要针对免疫系统,这提高了治疗效率。
材料二 世界流感大会在北京召开。会议主题为“纪念流感大流行100年:防患于未然”。春季往往是流感传染的高发季节,H7N9型流感就是其中的一种,被该病毒感染均在早期出现发热等症状,类似普通流感。对季节性的流感,疫苗是最主要的干预工具。
(1)癌症是由于细胞癌变引发的疾病,癌变后的细胞可以不断 产生大量新的癌细胞,并形成肿瘤。
(2)人体的第三道防线主要由免疫器官和免疫细胞组成。当病原体侵入人体后,免疫细胞可以产生抵抗该病原体的物质,该物质称为 。肿瘤免疫治疗就是利用人体的免疫机制,通过主动或者被动的方法来增强患者的免疫功能,杀伤肿瘤细胞。请描述这属于免疫功能的哪一个方面? 。
(3)流感属于传染病,其病原体的结构特点是 。
(4)从传染病的预防措施来看,合理饮食与按时作息,经常体育锻炼属于 。
(5)注射普通流感疫苗不能预防H7N9型流感,原因是 。
参考答案与试题解析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0小题,每小题3分,满分30分)
1.“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青山”中植被丰富,能保持水土、调节气候、净化空气等。下列各项与上述功能相同的是( )
A.夏天大雨过后,蚯蚓常常会爬出地面
B.大树底下好乘凉
C.夏天温度升高霉菌繁殖速度加快
D.沙漠中的仙人掌其叶变成刺状
【分析】生物与环境的关系是相互依存的。生物在适应环境得以生存的同时,能不断地影响环境并改变环境。
【解答】解:AC、夏天大雨过后,蚯蚓常常会爬出地面、夏天温度升高霉菌繁殖速度加快,均体现了环境影响生物。
B、“青山“中植被丰富,能保持大树的蒸腾作用可以增加大气的湿度,降低温度。大树遮阴,也能降低温度,大树还能进行光合作用释放氧气,因此,大树底下好乘凉,也体现了生物对环境的影响。
D、沙漠中的仙人掌其叶变成刺状,减少蒸腾作用,适应于干旱环境,体现了生物适应环境。
故选:B。
【点评】理解掌握生物的环境的适应和影响是解题的关键。
2.延庆松山自然保护区是北京市第一个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动植物种类丰富。不仅有野兔、狐狸,还有黑鹳、金雕等国家I级保护鸟类。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保护区内动物、植物和微生物构成生态系统
B.保护区内野兔→狐狸→金雕构成一条食物链
C.不易分解的有毒物质在野兔体内的浓度最高
D.金雕生命活动所需能量的根本来源是太阳能
【分析】(1)生态系统是指在一定地域内生物与环境形成的统一的整体。生态系统的组成包括非生物部分和生物部分。非生物部分有阳光、空气、水、温度、土壤(泥沙)等;生物部分包括生产者(绿色植物)、消费者(动物)、分解者(细菌和真菌);
(2)食物链书写的原则是:食物链中只包含生产者和消费者,不包括分解者和非生物部分;食物链以生产者开始,以最高营养级结束;食物链中的箭头由被捕食者指向捕食者;
(3)在生态系统中,有害物质可以通过食物链在生物体内不断积累,其浓度随着消费者级别的升高而逐步增加,这种现象叫生物富集,解答即可。
【解答】解:A、生态系统的组成包括非生物部分和生物部分。保护区内动物、植物和微生物属于生物成分,还缺少非生物成分,不能构成生态系统,A错误;
B、食物链的起点是生产者,保护区内野兔→狐狸→金雕无生产者不能构成一条食物链,B错误;
C、根据生物富集,不易分解的有毒物质在野兔体内的浓度最少,金雕体内浓度最高,C错误;
D、金雕生命活动所需能量的根本来源是太阳能,D正确。
故选:D。
【点评】此题综合性强,解此题的关键是搞清楚生态系统中的各种成分之间的关系、食物链的写法,生物富集的定义等。
3.生物科学与人们的日常生活密切相连。下列关于生活中涉及的生物学原理解释正确的是( )
A.用牛奶制作酸奶时,乳酸菌能将牛奶中的蛋白质转变成乳酸
B.蔬菜大棚增大昼夜温差,是为了增加有机物的积累
C.低温保存食品的原理是把食品中的细菌和真菌杀死
D.杂交育种能够产生新品种,主要利用了诱变育种的原理
【分析】生物技术是指人们以现代生命科学为基础,结合其他科学的原理,采用先进的科学手段,按照预先的设计改造生物体或加工生物原料,为人类生产出所需产品或达到某种目的。
【解答】解:A、制酸奶要用到乳酸菌,在无氧的条件下,牛奶经乳酸菌的发酵后使原有的乳糖变为乳酸,易于消化,A错误。
B、蔬菜大棚要增大昼夜温差,这样白天温度高,光合作用旺盛,积累的有机物多,夜晚温度低,呼吸作用减弱,消耗的有机物少,可以使植物积累更多的有机物。B正确。
C、低温保存食品的原理是在低温下微生物繁殖慢,而不是杀死食品中的细菌和真菌。C错误。
D、杂交育种能够产生新品种,主要利用了基因重组的原理。D错误。
故选:B。
【点评】解题的关键是理解掌握各种生物技术。
4.如表所列实验的相关操作与实验目的对应错误的是( )
A.AB.BC.CD.D
【分析】(1)人体呼出的气体和环境中的气体的差别是呼出的气体比环境中的气体氧气含量减少,二氧化碳含量增加。
(2)高锰酸钾溶液的颜色是紫色,维生素C可以使高锰酸钾溶液褪色,在试管中加入等量的水果汁,在滴加高锰酸钾溶液,滴入的越少,说明水果汁中含的维生素C越低。
【解答】解:A、人体吸入的环境中的二氧化碳气体含量是0.03%,而呼出的二氧化碳气体是4%,在两个集气瓶中分别伸入一根点燃的细木条,无法判断两瓶气体中有无二氧化碳,因此不能达到所要的目的,检测二氧化碳可通入澄清的石灰水,A错误
B、小鱼生活在水中,用鳃呼吸,来获得水中的溶解氧,因此在观察小鱼尾鳍内血液的流动的实验过程中,要用浸湿的棉絮,并经常滴加清水,将小鱼的头部的鳃盖和躯干包裹起来,目的是保持小鱼正常的呼吸,B正确
C比较不同果蔬中维生素C的含量,相等量的高锰酸钾溶液内滴加水果蔬菜的汁液,检测维生素C的含量,C正确
D、膝跳反射实验:一位同学作为受试者坐在椅子上,一条腿放松,另一条腿自然地搭在这条腿上;另一位同学用手掌内侧的边缘,迅速叩击一下受试同学上面那条膝盖下面的韧带,同时观察到这条腿有迅速前伸反应,D正确
故选:A。
【点评】实验探究是生物课的基础,对于课本中的重点实验过程和目的,同学们要熟记于心。
5.下列关于人体生命活动的调节说法错误的是( )
A.在听觉形成过程中,能够接受振动刺激形成神经冲动的结构位于图1中的4耳蜗
B.篮球爱好者投篮时双眼密切关注篮球的位置移动,此时图2中2的曲度变化是由大变小
C.在缩手反射过程中,若图3中的e受损,则无感觉也无反射
D.人体完成各项生命活动需要神经系统的调节,也受激素调节的影响
【分析】图1中,1鼓膜、2听小骨、3半规管、4耳蜗、5听神经;图2中,1角膜、2晶状体、3玻璃体、4视网膜、5视觉神经;图3中,a感受器、b传入神经、c白质、d效应器、e传出神经、f神经中枢。
【解答】解:A、在听觉形成过程中,能够接受振动刺激形成神经冲动的结构位于图1中的4耳蜗,A正确;
B、篮球爱好者投篮时双眼密切关注篮球的位置移动,此时图2中2晶状体的曲度变化是由大变小,B正确;
C、在缩手反射过程中,若图3中的e传出神经受损,则有感觉但无反射,C错误;
D、人体生命活动的调节主要靠神经调节,其次是体液调节。人体在神经﹣﹣﹣体液的调节下,才能够更好地适应环境的变化,D正确。
故选:C。
【点评】解答此类题目的关键是牢固掌握基础知识并能灵活运用所学知识解释实际问题。
6.下列是四种生物的结构示意图。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
A.甲是大肠杆菌噬菌体,它的细胞结构简单
B.乙是毛霉,其直立菌丝用来吸收水分和无机盐
C.丙是青霉,人类利用它提取了最早的抗生素﹣青霉素
D.丁是细菌,该细菌有荚膜和鞭毛,靠芽孢繁殖后代
【分析】分析图例:图中甲是病毒,无细胞结构;乙是毛霉,丙是青霉,二者为多细胞真菌,具有成形的细胞核;丁是细菌,无成形的细胞核,分析解答。
【解答】解:A、甲是病毒,无细胞结构,营寄生生活,不能独立生活,A错误;
B、乙是毛霉,其营养菌丝用来吸收营养物质,B错误;
C、丙是青霉,为多细胞真菌,具有成形的细胞核,菌体由菌丝构成,青霉素是一种著名的抗生素,它是由真菌中的青霉菌产生的,可以治疗多种细菌性疾病,C正确;
D、丁为细菌,为单细胞生物,无成形的细胞核,在不良环境下产生芽孢,形成芽孢没有数量的增加,靠分裂繁殖后代,D错误。
故选:C。
【点评】解题的关键是知道几种生物的结构特点。
7.下列有关生物的生殖和发育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
A.嫁接、植物组织培养、试管婴儿、克隆羊均属于无性生殖
B.鸟卵里胚胎发育的部位是胚盘,卵黄为其发育提供营养
C.家蚕、蜜蜂、蝗虫的发育都要经历卵→幼虫→蛹→成虫四个时期
D.两栖动物的发育过程经历了四个阶段,这样的发育方式属于完全变态发育
【分析】由亲本产生的有性生殖细胞,经过两性生殖细胞(例如精子和卵细胞)的结合,成为受精卵,再由受精卵发育成为新的个体的生殖方式,叫做有性生殖;无性生殖指的是不经过两性生殖细胞结合,由母体直接产生新个体的生殖方式。
【解答】解:A、嫁接、植物的组织培养、克隆羊没有经过两性生殖细胞的结合,属于无性生殖,而试管婴儿经过了两性生殖细胞的结合,属于有性生殖,A错误;
B、鸟卵的卵黄上的小白点叫做胚盘,含有细胞核,内有遗传物质,是进行胚胎发育的部位,卵黄为鸟卵发育提供的营养,B正确;
C、家蚕、蜜蜂的发育经过受精卵﹣﹣幼虫﹣﹣蛹﹣﹣成虫四个阶段,是完全变态发育,蝗虫的发育经过受精卵﹣﹣幼虫﹣﹣成虫三个阶段,属于不完全变态发育,C错误;
D、两栖动物的发育过程是受精卵﹣﹣蝌蚪﹣﹣幼蛙﹣﹣成蛙四个阶段,幼体生活在水中,用鳃呼吸,成体既能生活在水中也能生活在陆地上,主要用肺呼吸,属于变态发育,D错误。
故选:B。
【点评】解答此题的关键是熟练掌握无性繁殖的特点、鸟卵的结构、昆虫以及两栖动物的发育过程.
8.依据如图对米勒模拟实验的解释你不认同的是( )
A.①内模拟了原始大气及闪电
B.②内模拟了原始大气中的水蒸气凝结降雨的过程
C.③内产生了多种蛋白质
D.在原始地球的条件下,无机小分子可以生成有机小分子
【分析】有关生命起源的学说有很多,其中化学起源说是被广大学者普遍接受的生命起源假说.此题主要考查的是米勒的实验及其结论。
【解答】解:米勒的实验如上图,将水注入左下方的③烧瓶内,先将①玻璃仪器中的空气抽去。然后打开左方的活塞,泵入甲烷、氨和氢气的混合气体(模拟原始大气).再将③烧瓶内的水煮沸,使水蒸气和混合气体同在密闭的玻璃管道内不断循环,并在另一容量为5升的大烧瓶中,经受①内的火花放电(模拟雷鸣闪电)一周,最后生成的有机物,经过②冷凝器的冷却后(模拟了原始大气中的水蒸气凝结降雨的过程),积聚在④仪器底部的溶液(模拟原始大气中生成的有机物被雨水冲淋到原始海洋中).此实验结果共生成了多种氨基酸,米勒的实验试图向人们证实,生命起源的第一步,即从无机小分子物质形成有机小分子物质,在原始地球的条件下是完全可能实现的。米勒的实验仅能证明无机小分子物质可以形成有机小分子物质氨基酸,而不是蛋白质,可见C符合题意。
故选:C。
【点评】米勒的实验及结论的内容在考试中经常考到,要注意理解和掌握.可结合米勒的实验装置图,来帮助理解和记忆。
9.2021年初,我国全民新冠疫苗接种工作正式启动,接种新冠疫苗是预防新冠肺炎最有效的措施之一。下列有关疫苗的叙述错误的是( )
A.接种的疫苗相当于抗原
B.接种疫苗可以治疗某种疾病
C.接种疫苗可以使人获得特异性免疫
D.适龄个体应按计划免疫的规定接种疫苗
【分析】(1)传染病流行必须同时具备传染源、传播途径、易感人群三个环节,所以预防传染病的措施有控制传染源、切断传播途径、保护易感人群。
(2)非特异性免疫是生来就有的,人人都有,能对多种病原体有免疫作用。包括第一、二道防线。
(3)特异性免疫是指第三道防线,产生抗体,消灭抗原,是出生后才有的,只能对特定的病原体有防御作用。是患过这种病或注射过疫苗后获得的。
(4)疫苗是由低毒的、灭活的病原体制成的生物制品。接种疫苗能产生免疫力,有效的预防某种传染病。
【解答】解:A、疫苗进入人体后能刺激淋巴细胞产生相应的抗体,引起淋巴细胞产生抗体的疫苗是抗原,A正确;
B、接种疫苗不可以治疗某种疾病,可以预防某种疾病,不能治疗某种疾病,B错误;
C、接种疫苗能够预防相应疾病,可以使人获得特异性免疫,C正确;
D、按照科学的免疫程序,有计划的给儿童接种,以达到预防、控制和消灭相应传染病的目的,D正确。
故选:B。
【点评】解答此类题目的关键是理解掌握免疫及计划免疫、抗体和抗原的特点。
10.健康是人们永远追求的美好愿望。以下有关健康、安全用药与急救的描述,不正确的是( )
A.一个人生理上没有疾病,不能说明这个人是健康的
B.发现某人受伤处血液喷射状流出,应及时包扎远心端部位止血
C.心肺复苏时,先做30次胸外心脏按压,再做2次人工呼吸,如此交替反复进行
D.无论是处方药还是非处方药,在使用前都应该仔细阅读药品说明书,以确保用药安全
【分析】健康是指个体在身体上、心理上、社会适应三个方面的良好状态。
动脉出血时颜色鲜红,血流猛急,呈喷射状.止血时一般在受伤动脉的近心端。
人工呼吸常用于抢救呼吸暂停的病人,做人工呼吸时,如果口腔内有泥土、血块等,必须先清除干净,使病人保持呼吸道的畅通.然后再进行口对口的吹气.
药物包括处方药和非处方药。
【解答】解:A、健康是指一种身体上、心理上和社会适应方面的良好状态,而不仅仅是没有疾病和不虚弱。一个人生理上没有疾病不能说明这个人是健康的,如果对社会的适应能力很差,或是有心理疾病,都说明这个人不是健康的。A正确。
B、发现某人受伤处血液喷射状流出,表明损伤的血管是动脉;动脉出血可用止血带或绷带在近心端止血,B错误。
C、如果人突然停止呼吸,但心跳存在时,我们一般应对其进行人工呼吸进行施救,先做30次心脏按压,再做2次人工呼吸,如此交替反复进行,C正确。
D、无论是处方药还是非处方药,在使用前都应该仔细阅读药品说明书,D正确。
故选:B。
【点评】解答此类题目的关键是熟知健康的生活方式、急救等措施。
二、综合题(本大题共6小题,满分70分)
11.(16分)图甲所示的是根尖的结构,图乙~图丁分别表示某一植物的一段枝条、枝芽(纵切)、双子叶植物种子的结构(纵剖)示意图,据图回答:
(1)植物生长发育所需要的水和无机盐,主要是由图甲中的[ A ] 成熟 区吸收的,再经茎中的 导管 运输到植物的各个器官。
(2)植物幼根的生长与图甲中的 BC 区域有关(填字母)。
(3)图乙中的[3]是由图丙中的[ 8 ] 芽轴 发育来的,也是由丁图中的[ 13 ] 胚芽 发育来的。
(4)图乙中的[1]是由图丙中的[ 5 ] 生长点 发育成的,从着生位置来看,该芽的类型是 顶芽 。
(5)如果将乙图中的4结构取下进行纵切,观察,那么该结构的纵剖图与图 丙 相似。
【分析】图甲中A是成熟区、B是伸长区、C是分生区、D是根冠;
图乙中1是顶芽、2是叶、3是茎、4是侧芽;
图丙中5是生长点、6是叶原基、7是幼叶、8是芽轴、9是芽原基;
图丁是10是胚轴,13是胚芽,11是胚根,14是子叶,12是种皮,据此解答。
【解答】解:(1)植物生长发育所需要的水和无机盐,主要是由图甲中的[A]成熟区吸收的,再经茎中的导管运输到植物的各个器官;
(2)分生区被根冠包围着,属于分生组织,细胞很小,细胞壁薄,细胞核大,细胞质浓,具有很强的分裂能力,能够不断分裂产生新细胞,向下补充根冠,向上转化为伸长区。伸长区在分生区上部,细胞逐渐停止分裂,开始迅速伸长,是根伸长最快的地方,所以植物幼根的生长与图甲中的BC区域有关;
(3)图乙中的[3]是由图丙中的[8]芽轴发育来的,也是由丁图中的[13]胚芽发育来的;
(4)图乙中的[1]是由图丙中的[5]生长点发育成的,从着生位置来看,该芽的类型是丙;
(5)如果将乙图中的4结构取下进行纵切,观察,那么该结构的纵剖图与图丙相似。
故答案为:(1)A成熟;导管;
(2)BC;
(3)8芽轴;13胚芽;
(4)5生长点;顶芽;
(5)丙。
【点评】本题是一道综合性很强的题,把枝条、枝芽和种子的结构联合起来考查,增强了学生的系统性,是基础题。
12.(10分)郑州航展在郑州市上街区通用航空机场举行.此次航展精彩程度可谓空前,也是世界航空史上第一次集结这么多的特技飞行队进行表演,小刚随家人一起感受了这次视觉盛宴,请结合如图回答下列问题:
(1)小刚观看飞行表演时,形成物像的结构是图中的[ ③ ] 视网膜 ,表演太精彩,小刚在观看过程中拍摄了一些视频片段分享给了朋友,小刚既能看清楚远处的飞机,又能看到近处手机里的内容,主要是跟眼球中的[ ① ] 晶状体 在起调节作用。
(2)小刚听到手机“叮咚”一声响,知道有微信消息来了,迅速低头查看,他的这一活动属于反射类型中的 条件 反射,需要通过反射的结构基础 反射弧 来完成。
(3)随着手机的广泛普及,随处可见“低头族”,如果长时间近距离玩手机,会引起眼球前后径过长或 晶状体曲度过大 且不易恢复,容易导致近视。
【分析】观图可知:①晶状体、②角膜、③视网膜、④大脑(或大脑皮层)。
【解答】解:(1)“小刚观看飞行表演时”,形成物像的结构是图中的[③]视网膜,形成视觉的结构是[④]大脑皮层的视觉中枢。“表演太精彩,小刚在观看过程中拍摄了一些视频片段分享给了朋友,小刚既能看清楚远处的飞机,又能看到近处手机里的内容”,主要是跟眼球中的[①]晶状体在起调节作用。
(2)“小刚听到手机‘叮咚’一声响,知道有微信消息来了,迅速低头查看”,他的这一活动是在非条件反射的基础上,在大脑皮层参与下完成的反射,因此属于反射类型中的条件反射,需要通过反射的结构基础﹣反射弧来完成。
(3)“随着手机的广泛普及,随处可见‘低头族’,如果长时间近距离玩手机”,会引起眼球前后径过长或晶状体的曲度过大且不易恢复,容易导致近视。
故答案为:
(1)③视网膜;①晶状体。
(2)条件;反射弧。
(3)晶状体曲度过大。
【点评】解答此类题目的关键是理解掌握眼球的结构、视觉的形成、近视眼的成因、条件反射的特点以及反射弧的概念。
13.(10分)如图为青蛙、家蚕、蝗虫发育过程示意图,请联系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1)青蛙、家蚕、蝗虫个体发育的起点都是 受精卵 ,它们的生殖方式都属于 有性生殖 (选填:“无性生殖”或“有性生殖”)。
(2)青蛙的发育过程中,蝌蚪和成蛙的形态结构和生活习性都有明显的差异,例如蝌蚪用 鳃 呼吸、在水中生活,而青蛙主要用肺呼吸、能够在陆地生活。这种发育方式称为 变态发育 。
(3)对比图中家蚕和蝗虫的发育过程,其最明显的区别是家蚕的发育有 蛹期 这个阶段,而蝗虫没有这个阶段。
【分析】青蛙属于两栖动物,生殖发育特点是:雌雄异体、体外受精、水中变态发育。
完全变态发育,其过程包括:卵→幼虫→蛹→成虫,不完全变态发育过程包括卵→幼虫→成虫三个时期。
【解答】解:(1)青蛙、蝗虫、家蚕它们个体发育的起点都是受精卵,属于有性生殖。
(2)青蛙的幼体(蝌蚪)生活在水中,用鳃呼吸;成体生活在水中或陆地上,用肺呼吸,同时用皮肤辅助呼吸;青蛙的幼体和成体在形态结构和生活习性上差异很大,这样的发育属于变态发育。
(3)家蚕的发育属于完全变态发育,其过程包括:卵→幼虫→蛹→成虫。蝗虫的发育过程包括卵→幼虫→成虫三个时期,属于不完全变态发育。通过对比可见家蚕的发育有蛹期。
故答案为:
(1)受精卵;有性生殖
(2)鳃;变态发育
(3)蛹期
【点评】解题的关键是掌握各种动物的生殖发育特点。
14.(10分)豌豆是一种良好的遗传学研究材料,具有后代数量多.繁殖周期短等特点孟德尔用豌豆进行杂交实验,过程如图所示。请用现代遗传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1)在遗传学上,豌豆的高茎和矮茎是一对相对性状,豌豆的这些性状是由 基因 控制的。
(2)豌豆体细胞内的染色体有7对,它的精子内的染色体有 7条 。
(3)豌豆的高茎和矮茎是一对相对性状(显性基因用D表示,隐性基因用d表示)请根据上面的豌豆杂交实验示意图,分析回答问题。
①子一代出现了矮茎,这种变异属于 可遗传 (填“可遗传”或“不可遗传”)的变异。
②请推测子一代高茎豌豆可能的基因组成: DD或Dd 。
(4)“豌豆黄”是北京传统小吃,也是北京春季的一种应时佳品。豌豆黄是以豌豆种子为原料做成的,它的营养主要来自豌豆种子的 子叶 。
【分析】(1)遗传是指亲代与子代之间性状上的相似性;变异是亲代与子代之间以及子代的个体之间在性状上的差异现象。同种生物同一性状的不同表现形式称为相对性状。如人的单眼皮和双眼皮。
(2)生物体的性状是由一对基因控制的,当控制某种性状的一对基因都是显性或一个是显性、一个是隐性时,生物体表现出显性基因控制的性状;当控制某种性状的基因都是隐性时,隐性基因控制的性状才会表现出来。
(2)在一对相对性状的遗传过程中,子代个体中出现了亲代没有的新性状,新出现的性状一定是隐性性状,亲代的性状是显性性状。
【解答】解:(1)同种生物同一性状的不同表现形式叫相对性状,在遗传学上,把豌豆植株茎高具有高茎和矮茎的不同表现形式,叫做相对性状。变异是亲代与子代之间在性状上的差异,亲代都是高茎,而子一代出现了矮茎,这种现象称为变异。基因控制生物的性状,基因位于染色体上,豌豆的这些性状是由位于DNA分子上的基因控制的。
(2)豌豆体细胞内的染色体有7对,豌豆在形成生殖细胞的过程中成对的染色体要分开分别进入生殖细胞中,因此生殖细胞中的染色体数目要减半,故它的精子内的染色体有7条。
(3)①子一代出现了矮茎,这种变异是由于遗传物质发生改变引起的,因此属于可遗传的变异。
②子一代的高茎豌豆的基因组成的二种:DD或Dd,若DD的高茎豌豆与矮茎豌豆(dd)杂交,子二代全是Dd的高茎豌豆,若Dd的高茎豌豆与矮茎豌豆杂交,子二代的基因组成是:Dd。
(4)豌豆属于双子叶植物,其种子的营养物质贮存在子叶中。
故答案为:(1)基因。
(2)7条。
(3)①可遗传;②DD或Dd。
(4)子叶。
【点评】解答此类题目的关键是理解掌握基因的显性与隐性以及基因在亲子代之间的传递。
15.(10分)蜘蛛丝作为一种独特的天然蛋白质纤维,具有强度高、弹性好等特点,但蜘蛛产丝量很少,并且不易通过大规模密集饲养获取。科学家将蜘蛛丝蛋白基因转入家蚕的基因组中,培育的家蚕吐出的蚕丝含有约2%蜘蛛丝蛋白。据研究,这种新型蚕丝可望进一步开发成为角膜替代品、伤口敷料等生物医学材料。
(1)上述资料显示,科学家培育能分泌这种新型蚕丝的家蚕,利用的生物技术主要是 转基因 技术。
(2)家蚕的发育经过卵、幼虫、蛹、成虫四个时期,幼虫与成虫的形态结构和生活习性差异很大,这种变态发育过程属于 完全变态 。
(3)从家蚕的发育过程来看,诗句“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唐•李商隐)描述得不够准确。请你对该诗句进行简单地修改,使之既有科学性,又不失艺术性。写出修改后的诗句 春蚕化蛹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 。
(4)蜘蛛从出生之日起就会自行结网,且结网技巧与成年蜘蛛相比毫不逊色。从行为获得的途径来看,蜘蛛结网的行为属于 先天性 行为。
(5)蜘蛛和家蚕都属于节肢动物,它们的共同特征是体表有坚韧的 外骨骼 ,身体和附肢都分节。
【分析】1、转基因技术是把一种生物的某个基因,用生物技术的方法转入到另一种生物的基因组中,培育出转基因生物,就可能表现出转基因所控制的性状。
2、昆虫的发育包括完全变态发育和不完全变态发育。
3、节肢动物的主要特征:身体分部,有许多体节构成,有外骨骼,足和触角分节。
【解答】解:(1)科学家将蜘蛛丝蛋白基因转入家蚕的基因组中,培育的家蚕吐出的蚕丝含有约2%蜘蛛丝蛋白,这种生物技术叫做转基因技术。
(2)家蚕的发育经过受精卵、幼虫、蛹、成虫四个阶段,家蚕的发育要经历四次蜕皮,且幼虫和成虫的形态结构和生活习性上差别明显,这样的发育过程叫完全变态。
(3)蚕的幼虫发育成熟后,吐丝作茧,吐完丝,蚕的幼虫化为不食不动的蛹。好像是“死”了,其实没死。因此“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描述得不够准确,应改为“春蚕化蛹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
(4)蜘蛛结网是蜘蛛生来就有的,由体内遗传物质决定的先天性行为。
(5)蜘蛛属于节肢动物蛛形纲,家蚕属于节肢动物昆虫纲,两者的共同特征是身体分部,有许多体节构成,有外骨骼,足和触角分节。
故答案为:(1)转基因;
(2)完全变态;
(3)春蚕化蛹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
(4)先天性;
(5)外骨骼。
【点评】解答此题的关键是明确转基因技术、昆虫的发育、动物的行为、节肢动物的特征等知识点。
16.(14分)请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 据新华社斯德哥尔摩10月1日电,2018年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授予美国科学家詹姆斯艾利森和日本科学家本庶佑,以表彰他们在癌症免疫治疗方面所作出的贡献。评奖委员会说,2018年的获奖者“创立了癌症疗法的一个全新理念”,“通过激发我们免疫系统内在的能力来攻击肿瘤细胞”,他们的发现是“我们在与癌症战斗过程中的一个里程碑”。因为,此前的治疗方法集中在肿瘤细胞上,新的研究主要针对免疫系统,这提高了治疗效率。
材料二 世界流感大会在北京召开。会议主题为“纪念流感大流行100年:防患于未然”。春季往往是流感传染的高发季节,H7N9型流感就是其中的一种,被该病毒感染均在早期出现发热等症状,类似普通流感。对季节性的流感,疫苗是最主要的干预工具。
(1)癌症是由于细胞癌变引发的疾病,癌变后的细胞可以不断 分裂 产生大量新的癌细胞,并形成肿瘤。
(2)人体的第三道防线主要由免疫器官和免疫细胞组成。当病原体侵入人体后,免疫细胞可以产生抵抗该病原体的物质,该物质称为 抗体 。肿瘤免疫治疗就是利用人体的免疫机制,通过主动或者被动的方法来增强患者的免疫功能,杀伤肿瘤细胞。请描述这属于免疫功能的哪一个方面? 监视、识别和清除体内产生的异常细胞 。
(3)流感属于传染病,其病原体的结构特点是 无细胞结构,由蛋白质外壳和内部的遗传物质组成 。
(4)从传染病的预防措施来看,合理饮食与按时作息,经常体育锻炼属于 保护易感人群 。
(5)注射普通流感疫苗不能预防H7N9型流感,原因是 抗体具有专一性 。
【分析】传染病是由病原体引起的,H7N9型禽流感病毒是H7N9型禽流感传染病的病原体,病毒是一种体积非常微小,结构极其简单的生命形式,没有细胞结构,预防传染病的措施有:控制传染源、切断传播途径、保护易感人群。
【解答】解:(1)癌症是由于细胞癌变引发的疾病,癌变后的细胞可以不断分裂产生大量新的癌细胞,并形成肿瘤。
(2)病原体侵入人体后,刺激淋巴细胞,淋巴细胞就会产生一种抵抗该病原体的特殊蛋白质,叫做抗体。肿瘤免疫治疗是利用人体的免疫机制,通过主动或被动的方法来增强患者免疫功能,达到杀伤肿瘤细胞的目的,为肿瘤生物治疗方法之一。这属于免疫的免疫监视功能。
(3)流感是由流感病毒引起的,病毒是一类没有细胞结构的生物,它的结构特点是由蛋白质构成的外壳和内部的遗传物质组成。它只有寄生在寄主细胞里才能表现正常的生命活动。
(4)预防传染病的措施有:控制传染源、切断传播途径、保护易感人群。合理饮食与作息,经常体育锻炼属于保护易感人群。
(5)人感染甲型H7N9流感后的早期症状与普通流感相似,但是特异性免疫只针对某一特定病原体,具有专一性,因此注射普通流感疫苗不能用来预防甲型H7N9流感。
故答案为:(1)分裂。
(2)抗体;监视、识别和清除体内产生的异常细胞。
(3)无细胞结构,由蛋白质外壳和内部的遗传物质组成。
(4)保护易感人群。
(5)抗体具有专一性。
【点评】关键掌握传染病的知识与免疫的知识相联系。
选项
名称
操作
目的
A
比较人体呼出气体与空气的差别
两个集气瓶中分别伸入一根点燃的细木条
检验两瓶气体中有无二氧化碳
B
观察小鱼尾鳍内血液的流动
用湿纱布或者脱脂棉包住小鱼的头部和躯干部
保证小鱼正常呼吸
C
比较不同果蔬中维生素C的含量
滴入0.01%高锰酸钾溶液
比较维生素C的含量
D
观察膝跳反射
快速叩击膝盖下方的韧带
观察小腿反应
选项
名称
操作
目的
A
比较人体呼出气体与空气的差别
两个集气瓶中分别伸入一根点燃的细木条
检验两瓶气体中有无二氧化碳
B
观察小鱼尾鳍内血液的流动
用湿纱布或者脱脂棉包住小鱼的头部和躯干部
保证小鱼正常呼吸
C
比较不同果蔬中维生素C的含量
滴入0.01%高锰酸钾溶液
比较维生素C的含量
D
观察膝跳反射
快速叩击膝盖下方的韧带
观察小腿反应
2023年安徽省滁州市定远县城西六校中考生物二模试卷(含答案解析): 这是一份2023年安徽省滁州市定远县城西六校中考生物二模试卷(含答案解析),共12页。试卷主要包含了 “春种一粒粟,秋收万颗籽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2023年江苏省连云港市新海初级中学生物中考第二次模拟测试试题(含答案): 这是一份2023年江苏省连云港市新海初级中学生物中考第二次模拟测试试题(含答案),共6页。试卷主要包含了单选题, 综合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2023年安徽省滁州市定远县城西六校中考生物二模试卷(含解析): 这是一份2023年安徽省滁州市定远县城西六校中考生物二模试卷(含解析),共14页。试卷主要包含了选择题,简答题,实验探究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