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2023学年江苏省常州市前黄高级中学高一上学期期中语文试题(解析版)
展开前黄高级中学2022年秋学期高一期中教学质量调研
语文试题
2022.11
注意:本试卷共8页,23小题,满分150分。考试时间150分钟。请按照题号将答案填涂或书写在答题卡相对应的答题区域内,将答案直接书写在本试卷上无效。
一、现代文阅读(35分)
(一)现代文阅读Ⅰ(本题共5小题,17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一)
在我国,只有城市规划设计院。在大规模的乡村建设开始之后,城市规划设计院和大学里的规则设计人才下乡进村了!“农村城市化”便成为不可避免的大趋势了。
首先,城市规划设计因为有暴力做后盾,有拆迁办和开发商做先锋,几乎可以在推倒重来后的“一张白纸”上做规划设计及建设,而正常的乡村规划设计及建设是不能这样的。乡村规划设计既要更充分地考虑人与自然环境、人与建筑及工程、建筑及工程与自然环境等之间的和谐程度;还要更充分地考虑乡村的历史、文化、习俗、生产生活方式、邻里关系、祖宗、信仰、水系、道路、风水、产权关系等等因素。
其次,城市规划设计很少考虑落地实施的问题,而农村规划设计必须以落地实施为前提。城市建设有暴力作为后盾,征地拆迁后,产权关系单一化了,实施主体单一化了,可以推倒重建,规划设计落地实施就变得十分简单了,而农村不一样,不是单一产权人,规划设计落地实施的主体更不是单一的,不可以简单的推倒重来,规划设计必须回应复杂的“关系”才能落地实施,否则,再好的规划设计也只是乌托邦、只是一堆废纸。
再次,城市规划设计有较高的“可复制性”,因为城市的居住、服务等功能是最主要功能,不仅同质化程度高,标准化程度也高。而农村规划设计则难以复制,这是因为农村差异化、个性化严重,有的村子会逐步空心化直至消失,有的村子会进入城市成为城市的一部分,有的村子会成为中心村或集镇。成为中心村或集镇的村庄,有的可能适合做休闲农业,有的可能适合做养生养老,有的可能适合做文化艺术和民俗村,有的适合做商贸服务……
第四,城市规划设计一旦批准后,过几年实施也问题不大,因为总体上是会推倒重来的;而农村规划设计一旦获准后,就必须马上实施,如果拖延两年再实施,原规划就难以实施了,因为农村两年之中会发生太多的变化,这些变化是不可以逆转的、不可以推倒重来的。这就是农村规划过几年就要做一次,做了也几乎等于没做的原因。
(二)
我们中国乡建院和中国乡村规划设计院的一帮人,经过多年参与乡村建设实践,有了一些深入的思考,觉得乡村规划设计及建设应该遵循几个基本原则:
首先,要对乡村进行大的分类和定位。譬如,10%的村庄会进入城市,其规划要重点研究的是村民如何抱团进入城市的问题;60%的村庄会逐步空心化,其规划要重点研究的是如何适应城市化趋势,实施农业经营主体再进和农业现代化模式;30%的村庄会逐步演变成中心村或小镇,这30%的村庄是新农村建设的重点,其规划设计要重点研究是如何适应逆城市化趋势——把农村建设得更像农村,建设有历史、有文化、有传承、有个性的新农村,实现农村农业服务业化——面对城市人来经营乡村,这是做乡村规划设计的人要做的最基础性的功课之一!
其次,要以落地实施为前提做规划设计,要用参与式方法做规划设计及建设,譬如,规划A处做一个小水塘,但如果A处的产权主体不同意,这个小水塘的规划就落不了地,与这个小水塘关联的其他建筑工程设计和规划都会受到影响,或根本无法落地。所以,乡村规划设计需要参与式,和村民一起做规划设计,乡村规划设计及建设是一个以主体为主、由主体主导实施的过程,规划设计师们只是主体的协作者。在一个村庄,村社共同体是一个大主体,村民各家各户都是小主体,各个主体都有各自的主体性,规划设计及落地实施是主体的事情,规划设计师是以自己的专业知识协作主体完成规划设计并指导其实施。如果规划设计师们心中没有村庄主体的位置,不摆正自己协作者的位置,这样的规划设计师创造的再好的作品最后都会被主体——农民修理得“面目全非”。
再次,乡村规划设计和落地实施是一个整体的、连续的、较长期的现场过程。和城市规划设计不一样,乡村规划设计必须和落地实施是一个整体过程,并且这个过程是从进场、到落地实施、再到不断调整直至完成的一个连续过程。假如这个过程是一个连续的始终在现场进行的过程,会随时都在规划设计和修正规划设计之中。假如这个整体的、连续的规划设计值500万元,那么在办公室花几天时间出一个规划设计的本子(方案)大概只值10万元。所以,农村规划设计必须与实施指导统一起来,最好是一帮人、一个团队提供服务。
最后,乡村规则设计师们要提供系统性的乡村建设服务,我们开始的时候叫中国乡村规划设计院,后来重新注册了一块牌子,叫中国乡村建设院。我们提供如下服务;规划设计、施工指导,内置金融创建及土地抵押贷款、土地流转、合作及集体经济、乡村治理,景观环境改善、垃圾分类、污水处理,居家养老中心及养老村建设营运服务,经营乡村理念方法推广及基层干部村民培训,甚至乡村建设融资投资服务等。新农村建设是复杂且系统的修复和激活,必须提供系统性的服务,规划设计只是其中之一。政府一定要认识到乡村建设时系统的修复和激活,政府要采购系统性的服务,先好好的做一个点,在做点的过程中学习和总结,培养人才,再以点的经验和教训指导其他村的建设,否则,我们轰轰烈烈的新农村和新型城镇化建设,将会制造出许许多多的新鬼村或新鬼镇!
(两则材料都摘自李昌平《乡村规划设计应该走出“城市化”歧途》)
1. 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严格意义上讲,乡村规划设计及建设要比城市规划设计及建设复杂得多,和做城市规划设计及建设相比,做农村规划设计及建设需要更多方面的知识!
B. 相比较而言,城市规划设计落地实施十分简单,农村规划设计要回应“复杂”的关系才能落地实施。
C. 农村规划设计一旦获准后,就需马上实施,不必顾及农村发生的太多的不可以逆转的、不可以推倒重来的变化。
D. 农村规划设计中,不同的村子有不同的个性,应该有个性化的定位及规划设计,定位如果出错了,规划设计就毫无价值了。
2. 根据材料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乡村规划设计诞生于大规模的乡村建设背景,要晚于城市规划设计。
B. 对乡村进行大的分类和定位是做乡村规划设计的人要做的最基础性的功课之一。
C. 乡村规划是人与人、人与自然环境、工程与自然环境等一系列关系的梳理和重构。
D. 规划设计师们的有些作品,最后被农民修理得“面目全非”,往往是农民不懂专业的缘故。
3. 下列选项,不符合作者所说的乡村规划设计理念的一项是( )
A. 金坛儒林柚山村围绕“一山一湖、一宕一村”等资源,建设“洮湖鲜乡,诗意柚山”新农村。
B. 武进雪堰镇太湖湾以“动漫艺术、游戏文化”为主题,颠覆传统,打造了一座全新的国际动漫游戏体验公园——嬉戏谷。
C. 金坛薛埠镇仙姑村多家农户自办农家乐,茅山老鹅、咸猪蹄等名扬方圆百里;政府又引进一号农场项目,结合周边景点,打造休闲旅游路线。
D. 溧阳竹箦陆笪村,重建陆氏宗祠,以传统村落为基础,植入与陆游相关的诗歌文化,同时完成了污水治理、绿化亮化等基础设施建设。
4. 乡村规划设计和城市规划设计在哪些方面有明显不同?请根据材料进行概括。
5. 美籍华人设计师贝聿铭,被誉为“现代建筑的最后大师”,代表作品有巴黎卢浮宫玻璃金字塔、苏州博物馆等。他曾说“越是民族的,越是世界的”,请结合材料谈谈你对这句话的理解。
【答案】1. C 2. D 3. B
4. ①城市规划设计可以在推倒重来后直接规划设计及建设,而乡村规划设计则需要充分考虑多方因素。②城市规划设计设计时很少考虑落地实施的问题,实施起来也很简单,而农村规划设计设计时必须满足能够落地实施的复杂关系。③城市规划设计同质化、标准化程度高,“可复制性”强,而农村规划设计必须充分考虑差异化、个性化。④城市规划设计可具备延时性,而农村规划设计具备较高的即时性。
5. 乡村规划设计要充分考虑到其自身与其他乡村及城市规划相区别的特殊性(也就是“民族的”),保持自己的“特性”;但同时,对于乡村规划设计,也可以总中归纳总结出一些共有规律,以帮助推进更广大的乡村规划设计与建设(也就是“世界的”)。
【解析】
【1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筛选并整合文中信息的能力。
C.“不必顾及农村发生的太多的不可以逆转的、不可以推倒重来的变化”无中生有。原文只是说“如果拖延两年再实施,原规划就难以实施了,因为农村两年之中会发生太多的变化,这些变化是不可以逆转的、不可以推倒重来的”,而没有说无需顾及这些变化。
故选C。
【2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归纳并概括作者的观点态度的能力。
D.“往往是农民不懂专业的缘故”说法有误。根据原文“如果规划设计师们心中没有村庄主体的位置,不摆正自己协作者的位置,这样的规划设计师创造的再好的作品最后都会被主体——农民修理得‘面目全非’”可知,造成这一结果的原因主要是设计师心中没有村庄主体的位置,以及没有摆正自己协作者的位置。
故选D。
【3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分析、运用材料信息的能力。
B.该项设计的规划理念是颠覆传统,设计内容主要是新兴的动漫和游戏产业,定位则是公园,不能充分体现乡村特色。
故选B。
【4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归纳内容要点的能力。
根据材料一原文“首先,城市规划设计因为有暴力做后盾,有拆迁办和开发商做先锋,几乎可以在推倒重来后的‘一张白纸’上做规划设计及建设,而正常的乡村规划设计及建设是不能这样的”“乡村规划设计既要更充分地考虑……;还要更充分地考虑……等等因素”可总结出:城市规划设计可以在推倒重来后直接规划设计及建设,而乡村规划设计则需要充分考虑多方因素。
根据材料一原文“其次,城市规划设计很少考虑落地实施的问题,而农村规划设计必须以落地实施为前提”“城市建设……规划设计落地实施就变得十分简单了,而农村不一样,……规划设计必须回应复杂的“关系”才能落地实施”可直接归纳出:城市规划设计设计时很少考虑落地实施的问题,实施起来也很简单,而农村规划设计设计时必须满足能够落地实施的复杂关系。
根据材料一原文“再次,城市规划设计有较高的‘可复制性’,因为城市的居住、服务等功能是最主要功能,不仅同质化程度高,标准化程度也高。而农村规划设计则难以复制,这是因为农村差异化、个性化严重”可归纳出:城市规划设计同质化、标准化程度高,“可复制性”强,而农村规划设计必须充分考虑差异化、个性化。
根据材料一原文“第四,城市规划设计一旦批准后,过几年实施也问题不大,因为总体上是会推倒重来的;而农村规划设计一旦获准后,就必须马上实施,如果拖延两年再实施,原规划就难以实施了”可归纳出:城市规划设计可具备延时性,而农村规划设计具备较高的即时性。
【5题详解】
本题考查理学生解重要句子含意及探究文本中的某些问题,提出自己的见解的能力。
对于题目中所说的“民族的”与“世界的”关系,也就是说我们在实施乡村规划设计时既要充分考虑到其自身特性,也要处理好一个与多个、乡村与城市等多个主体之间的关系。
对于乡村规划设计的“民族性”,结合材料一“乡村规划设计既要更充分地考虑人与自然环境、人与建筑及工程、建筑及工程与自然环境等之间的和谐程度;还要更充分地考虑乡村的历史、文化、习俗、生产生活方式、邻里关系、祖宗、信仰、水系、道路、风水、产权关系等等因素”,材料二“把农村建设得更像农村,建设有历史、有文化、有传承、有个性的新农村,实现农村农业服务业化——面对城市人来经营乡村,这是做乡村规划设计的人要做的最基础性的功课之一!”可得知:乡村规划设计要充分考虑到其自身与其他乡村及城市规划相区别的特殊性(也就是“民族的”),保持自己的“特性”。
根据材料二“我们中国乡建院和中国乡村规划设计院的一帮人,经过多年参与乡村建设实践,有了一些深入的思考,觉得乡村规划设计及建设应该遵循几个基本原则”“政府一定要认识到乡村建设时系统的修复和激活,政府要采购系统性的服务,先好好的做一个点,在做点的过程中学习和总结,培养人才,再以点的经验和教训指导其他村的建设”可总结出:对于乡村规划设计,也可以总中归纳总结出一些共有规律,以帮助推进更广大的乡村规划设计与建设(也就是“世界的”)。
(二)现代文阅读Ⅱ(本题共4小题,18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十八岁出门远行
余华
柏油马路起伏不止,马路像是贴在海浪上。我走在这条山区公路上,我像一条船。这年我十八岁,我下巴上那几根黄色的胡须迎风飘飘,那是第一批来这里定居的胡须,所以我格外珍重它们,我在这条路上走了整整一天,已经看了很多山和很多云,所有的山所有的云,都让我联想起了熟悉的人。我就朝着它们呼唤他们的绰号。所以尽管走了一天,但是我还没走进一家旅店。
我在路上遇到不少人,可他们都不知道前面是何处,前面是否有旅店。他们都这样告诉我:“你走过去看吧。”可是我还没走进一家旅店。我觉得自己应该为旅店操心。
我奇怪自己走了一天竟只遇到一次汽车。我站在路旁朝那辆汽车挥手,我努力挥得很潇洒。可那个司机看也没看我,汽车和司机一样,也是看也没看,在我眼前一闪就过去了,接着我就兴致勃勃地继续走路,但心里却开始后悔起来,后悔刚才没在潇洒地挥着的手里放一块大石子。要是现在再拦车,我想我准能拦住,我会躺到公路中央去,我敢肯定所有的汽车都会在我耳边来个急刹车。
公路高低起伏,那高处总在诱惑我,诱惑我没命奔上去看旅店,这一次我看到了,看到的不是旅店而是汽车,汽车是朝我这个方向停着的,停在公路的低处,我看到那个司机高高翘起的屁股,屁股上有晚霞,司机的脑袋我看不见,他的脑袋正塞在车头里,那车头的盖子斜斜翘起,像是翻起的嘴唇,车箱里高高堆着箩筐,我想着箩筐里装的肯定是水果。虽然汽车将要朝我走来的方向开去,但我已经不在乎方向。我现在需要旅店,旅店没有就需要汽车,汽车就在眼前。
我兴致勃勃地跑了过去,向司机打招呼:“老乡、你好。”“老乡,抽烟。”
于是我心安理得了,他只要接过我的烟,他就得让我坐他的车。
不一会他修好了车,就盖上车盖跳了下来。我赶紧走上去说:“老乡,我想搭车。”不料他用黑乎乎的手推了我一把,粗暴地说:“滚开。”
我跑到另一侧,拉开车门钻了进去:“你嘴里还叼着我的烟!”这时汽车已经活动了,然而他却笑嘻嘻地十分友好地看起我来,这让我大惑不解。他问:“你上哪儿?”我说:“随便上哪儿。”他的眼睛还在看着我。
我说:“别看了,我脸上没公路。”
他这才扭过头去看公路了。
汽车朝我来时的方向驰着,我舒服地坐在座椅上,看着窗外,和司机聊着天,现在我和他已经成为朋友了。我已经知道他是在个体贩运。这汽车是他自己的,苹果也是他的。我还听到了他口袋里面钱儿叮当响。我问他:“你到什么地方去?”
他说“开过去看吧。”
这话简直像是我兄弟说的,这话可真亲切。我觉得自己与他更亲近了,车窗外的一切应该是我熟悉的,那些山那些云都让我联想起来了另一帮熟悉的人来了,于是我又叫唤起另一批绰号来了。现在我根本不在乎什么旅店,反正前面是什么地方对我们来说无关紧要,我们只要汽车在驰着,那就驰过去看吧。可是这汽车抛锚了,那个时候我们已经是好得不能再好的朋友了,于是他又爬到车头上去了,又把那上嘴唇翻了起来,脑袋又塞了进去。
“完了,没法修了。”他说。
我想完了,“那怎么办呢?”我问。
“等着瞧吧。”他漫不经心地说。
眼下我又想起什么旅店来了,那时我的脑袋没有了,脑袋的地方长出了一个旅店。司机这时在公路中央做起了广播操,他从第一节做到最后一节,做得很认真,做完又绕着汽车小跑起来。但我没做广播操也没小跑,我在想着旅店和旅店。
这个时候我看到坡上有五个人骑着自行车下来,每辆自行车后座上都用一根扁担绑着两只很大的箩筐,我想他们大概是附近的农民,大概是卖菜回来,看到有人下来,我心里十分高兴,便迎上去喊道:“老乡,你们好。”
那五个人骑到我跟前时跳下了车,我很高兴地迎了上去,问:“附近有旅店吗?”
他们没有回答,而是问我:“车上装的是什么?”
我说:“是苹果。”他们五人推着自行车走到汽车旁,有两个人爬到了汽车上,接着就翻下来十筐苹果,下面三个人把筐盖掀开往他们自己的筐里倒。我一时间还不知道发生了什么,那情景让我目瞪口呆,我明白过来就冲了上去,责问:“你们要干什么?”
他们谁也没理睬我,继续倒苹果。我上去抓住其中一个人的手喊道:“有人抢苹果啦!”这时有一只拳头朝我鼻子下狠狠地揍来了,我被打出几米远,爬起来用手一摸,鼻子软塌塌地不是贴着而是挂在脸上,鲜血像是伤心的眼泪一样流。
司机此刻正在慢慢地散步,嘴唇翻着大口大口喘气,他刚才大概跑累了,他好像一点也不知道刚才的事,我跑过去对着他的耳朵大喊:“你的苹果被抢走了!”
坡上又下来了一些手扶拖拉机和自行车,他们也投入到这场浩劫中去。来迟的人开始在汽车上动手,可我那时只能看着了,因为我连愤怒的力气都没有了,我坐在地上爬不起来,我只能让目光走来走去。现在四周空荡荡了,只有一辆手扶拖拉机还停在趴着的汽车旁,有个人在汽车旁东瞧西望,是在看看还有什么东西可以拿走。
看了一阵后才一个一个爬到拖拉机上,于是拖拉机开动了,这时我看到那个司机也跳到拖拉机上去了,他在车斗里坐下来后还在朝我哈哈大笑。我看到他手里抱着的是我那个红色的背包。他把我的背包抢走了,背包里有我的衣服和我的钱,还有食品和书,可他把我的背包抢走了。
天色完全黑了,四周什么都没有,只有遍体鳞伤的汽车和遍体鳞伤的我。
外面风越来越大,但我躺在座椅上开始感到暖和一点了。我感到这汽车虽然遍体鳞伤,可它心窝还是健全的,还是暖和的。我知道自己的心窝也是暖和的。我一直在寻找旅店,没想到旅店你竟在这里。
我躺在汽车的心窝里,想起了那么一个晴朗温和的中午,那时的阳光非常美丽。我记得自己在外面高高兴兴地玩了半天,然后我回家了,在窗外看到父亲正在屋内整理一个红色的背包,我扑在窗口问:“爸爸,你要出门?”
父亲转过身来温和地说:“不,是让你出门。”
“让我出门?”“是的,你已经十八了,你应该去认识一下外面的世界了。”后来我就背起了那个漂亮的红背包,父亲在我脑后拍了一下,就像在马屁股上拍了一下,于是我欢快地冲出了家门,像一匹兴高采烈的马一样欢快地奔跑了起来。
(有删节)
一九八六年十一月十六日
6. 下列对文本相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十八岁的“我”是原本一个天真单纯、对世界充满了友善与热爱的少年;最后现实世界却给了“我”当头一棒,让“我”感受到了现实的残酷。
B. 汽车司机面对抢劫者没有丝毫抗争,当我被打得遍体鳞伤,他却拿走了我的背包,可看出他是一个病态麻木、欺善怕恶、圆滑世故的形象。
C. 小说以出门远行的所见所感为线索,用了倒叙的手法,把故事的起因放在了结尾,除了与前文对照外,也给了小说一抹亮色;父亲对世界充满善意,对儿子的成长充满了期待。
D. 小说的语言采用了反常、新奇的陌生化表达方式,如用“迎风飘飘”“第一批来这里定居”来形容那几根黄色的胡颈,写司机“屁股上有晚霞”,可见余华的幽默感。
7. 下列关于内容,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小说反复出现的“寻找旅店”,象征着人生路上对现实生活的归宿和自我精神寄托的寻找。
B. 小说多次出现“走过去看”“开过去看”这样表达,象征了人生路上的不确定性,一切的未知只能依靠自己不断向前去发现和挖掘。
C. “红色的背包”象征着小说主人公内心的善良与热情,最后背包被偷走,暗示着“我”的价值要被摧毁殆尽,失去了梦想和热爱。
D. 小说表现了理想与现实的距离,以及成长的艰辛,揭示了真实世界的荒诞无常和青年人的迷惘。
8. 小说中的“我”从十八岁的那个中午离开家出门到坐上汽车,思绪有哪些变化?请结合文中相关部分简要分析。
9. 这篇小说的情节看似十分荒诞,不合情理,作者余华这样表达,你觉得有何妙处?
【答案】6. C 7. C
8. 远行初体验,欣喜兴奋;搭车费周折,沮丧焦急、心安理得;抛锚遭抢劫,无助、悲愤;出行前对话,温暖、欢快。
9. (1)推动了情节的发展。司机对我乘车态度的转变,预示着后面将有不同寻常的事情发生;汽车的抛锚,也为下文的突变作了一定的铺垫。(2)塑造了以司机、抢劫者为代表的成人世界。他们唯利是图,冷漠无情,象征着恶俗的世态。(3)揭示主题。在荒诞性的描写中,呈现出强烈的冲突,“我”在与成人世界、外部世界的冲突中,遭遇到挫折与打击,从而获得成长。(可从情节、人物、主题上分析,角度清晰,言之有理即可。)
【解析】
【6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综合赏析文学作品的思想内容和艺术手法的能力。
C.“以出门远行的所见所感为线索,用了倒叙的手法”错误。小说的线索是寻找旅店。小说也并非倒叙,结尾部分理解为补叙更合理。倒叙,是根据表达的需要,把事件的结局或某个最重要,最突出的片段提到文章的前边,然后再从事件的开头按。事情先后发展顺序进行叙述。补叙,也叫追叙,是行文中用三两句话或一小段话对前边说的人或,事作一些简单的补充与交代。
故选C。
【7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综合赏析文学作品的思想内容的能力。
C.“暗示着‘我’的价值要被摧毁殆尽,失去了梦想和热爱”错,结合“我感到这汽车虽然遍体鳞伤,可它心窝还是健全的,还是暖和的。我知道自己的心窝也是暖和的”可知,这不是一次失去所有的失败得到旅程,“我”在这次经历中是有认识和收获的,教会了“我”成长,并没有失去梦想和热爱。
故选C。
【8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鉴赏作品的文学形象、分析人物心理的能力。
结合“我在这条路上走了整整一天,已经看了很多山和很多云,所有的山所有的云,都让我联想起了熟悉的人。我就朝着它们呼唤他们的绰号”“所以尽管走了一天,但是我还没走进一家旅店”“我觉得自己应该为旅店操心”可知,“我”在十八岁第一次独自离家远行,心情是喜悦和兴奋的;
“我奇怪自己走了一天竟只遇到一次汽车。我站在路旁朝那辆汽车挥手,我努力挥得很潇洒”“那个司机看也没看我,汽车和司机一样,也是看也没看,在我眼前一闪就过去了”“于是我心安理得了,他只要接过我的烟,他就得让我坐他的车”“我”在走了一天之后想搭车,可是司机根本不看“我”,“我”开始变得沮丧焦急,在终于搭上车后又有些心安理得;
“可是这汽车抛锚了”“我想完了”“那时我的脑袋没有了,脑袋的地方长出了一个旅店”“有两个人爬到了汽车上,接着就翻下来十筐苹果,下面三个人把筐盖掀开往他们自己的筐里倒。我一时间还不知道发生了什么,那情景让我目瞪口呆”“我被打出几米远,爬起来用手一摸,鼻子软塌塌地不是贴着而是挂在脸上,鲜血像是伤心的眼泪一样流”“我”好不容易搭上的车又抛锚了,无助之下又遭一拨人抢劫,还挨打了,这让“我”悲愤不已;
“我感到这汽车虽然遍体鳞伤,可它心窝还是健全的,还是暖和的。我知道自己的心窝也是暖和的。我一直在寻找旅店,没想到旅店你竟在这里”“我躺在汽车的心窝里,想起了那么一个晴朗温和的中午,那时的阳光非常美丽”“你已经十八了,你应该去认识一下外面的世界了”“我”虽然遍体鳞伤,但心里是温暖的,因为“我”想起出门前与父亲的对话,认识到此行是父亲给自己安排的成人礼,在一番经历后获得了成长,又重新振作,变得欢快。
【9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赏析文章表现手法的能力。
看似荒诞、不合情理的情节有: 司机对我乘车态度的转变;司机在汽车抛锚后的举动;在一个找不到来路和去路的地方,抢劫者们的到来;司机对抢劫者的无动于衷;司机也加入了抢劫者的队伍。
推动了情节的发展。结合“不料他用黑乎乎的手推了我一把,粗暴地说:‘滚开。’”“这时汽车已经活动了,然而他却笑嘻嘻地十分友好地看起我来,这让我大惑不解”可知,司机对我乘车态度由最初的不友好到友好,这种转变,预示着后面将有不同寻常的事情发生;“可是这汽车抛锚了”“这个时候我看到坡上有五个人骑着自行车下来”这是因为汽车抛锚,才有下文遭到抢劫的情节,也为下文的突变作了铺垫。
塑造了典型形象。司机虽然拿了“我”的烟,但对“我”态度并不友好,后来态度转变,可能另有所图,再遭抢劫时无动于衷,后来又趁乱抢走“我”的背包;抢劫者趁乱抢走苹果,还对“我”大打出手。他们所代表的是成人世界,他们唯利是图,冷漠无情,象征着恶俗的世态。
揭示主题。小说选取的故事是一个十八岁的男孩初次出门远行所经历的生活片段,写了成长中的挫折与收获。它表达了人生是复杂而曲折的,在一个人成长的过程中,一定会遭遇到种种的艰难和挫折的道理。在荒诞性的描写中,呈现出强烈的冲突,“我”在与成人世界、外部世界的冲突中,遭遇到挫折与打击,从而获得成长。
二、古代诗文阅读(35分)
(一)文言文阅读(本题共5小题,20分)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
甫,字子美,少贫不自振,客吴越、齐赵间。李邕奇其材,先往见之。举进士不中第,困长安。
天宝十三载,玄宗朝献太清宫,飨庙及郊,甫奏赋三篇。帝奇之,使待制集贤院,命宰相试文章、擢河西尉,不拜,改右卫率府胄曾参军。数上赋颂,因高自称道,且言:“先臣恕、预以来,承儒守官十一世,迨审言,以文章显中宗时。臣赖绪业,自七岁属辞,且四十年,窃恐转死沟壑。伏惟天子哀怜之。臣之述作虽不足鼓吹《六经》,至沉郁顿挫,随时敏捷,扬雄、枚皋可企及也,有臣如此,陛下其忍弃之?”
会禄山乱,天子入蜀,甫避走三川。肃宗立,自鄜州羸服欲奔行在,为贼所得。至德二年,亡走凤翔上谒,拜左拾遗。与房琯为布衣交,以客董延兰,罢宰相。甫上疏言:“罪细,不宜免大臣。”帝怒,诏三司亲问。宰相张镐曰:“甫若抵罪,绝言者路。”帝乃解。甫谢,然帝自是不甚省录。
时所在寇夺,甫家寓鄜,弥年艰窭,孺弱至饿死,因许甫自往省祝。从还京师,出为华州司功参军。会严武节度剑南东、西川,往依焉。武再帅剑南,表为参谋,检校工部员外郎。武以世四,待甫甚善,亲至其家。甫见之,或时不巾,而性褊躁做诞,尝醉登武床,瞪视曰:“严挺之乃有此儿!”武亦暴猛,外若不为忤,中衔之。武卒,崔旰等乱,甫往来梓、夔间。因客耒阳。令尝馈牛炙白酒,大醉,一昔卒,年五十九。
甫放旷不自检,好论天下大事,高而不切也。与李白齐名,时号“李杜”,数尝寇乱,挺节无所污,为歌诗,伤时桡弱,情不忘君,人怜其忠云。
赞曰:唐兴,诗人承陈、隋风流、浮靡相矜,至宋之问、沈佺期等,研揣声音,浮切不差,而号“律诗”,竞相沿袭,逮开元间,稍裁以雅正,然恃华者质反,好丽者壮违。至甫,浑涵汪芒,千汇万状,兼古今而有之。他人不足,甫乃厌余。残膏剩馥,沾丐后人多矣,故元稹曰诗人以来未有如子美者甫又善陈时事律切精深至千言不少衰世号诗史。昌黎韩愈于文章慎许可,至于歌诗,独推曰:“李杜文章在,光焰万丈长。”诚可信云。
(节选自《新唐书·杜甫传》,〔宋代〕宋祁撰)
10. 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
A. 故元稹曰/诗人以来/未有如子美者/甫又善陈时事/律切精深/至千言不少衰/世号诗史
B. 故/元稹曰诗人以来/未有如子美者/甫又善陈/时事律切精深至千言/不少衰/世号诗史
C. 故/元稹曰诗人以来/未有如子美者/甫又善陈时事/律切精深/至千言不少衰/世号诗史
D. 故元稹曰/诗人以来/未有如子美者/甫又善陈时事/律切精深至千言/不少衰/世号诗史
11. 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及相关内容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奇其材”的“奇”是“以……为奇”的意思,其用法与《沁园春·长沙》“粪土当年万户侯”的“粪土”是一样的。
B. “伏惟天子哀怜之”的“惟”和《梦游天姥吟留别》中“惟觉时之枕席”的意思不同。
C. “因客耒阳”的“因”可理解为“于是、就”,与《琵琶行》中“因为长句,歌以赠之”相同。
D. “自鄜州羸服欲奔行在”,羸服,指唐代低级官员的服装,和“江州司马青衫湿”中“青衫”的意思类似。
12. 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杜甫少时家贫不能够养活自己,旅居于吴、越、齐、赵之地。李邕对他的才学感到惊奇,先前去见他,参加科举考试落第之后困居长安。
B. 唐玄宗朝拜献祭于太清宫,祭祀天地和祖宗,杜甫进献了三篇赋,后又多次献上赋和颂,大力赞扬自己。
C. 杜甫和房琬是平民之交,房琬因为受他的门客董延兰牵累,被罢免了宰相职务;杜甫极力上疏救助,终因此招祸,也被免职。
D. 严武和杜甫是世交老友,严武统领剑南时,上表推荐他为参谋、检校工部员外郎;严武对待杜甫很优厚,很多时候对杜甫的放肆行为表面上看不在意,可是内心却恨杜甫。
13. 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臣赖绪业,自七岁属辞,且四十年,窃恐转死沟壑。
(2)数尝寇乱,挺节无所污。为歌诗,伤时桡弱,情不忘君。
14. 杜甫在给皇帝的赋颂中,认为自己该受重用的理由是什么?请根据材料简要概括。
【答案】10. A 11. D 12. C
13. (1)我依靠祖宗所传的事业,从七岁起开始作诗,近四十年了,暗想恐怕早晚弃尸山谷。
(2)多次饱尝寇贼作乱的痛苦,坚持自己的气节不被玷污。做诗歌,感伤世事同情弱者,忠诚不忘君主。
14. ①学识、思想深受先祖和父辈的熏陶,家学渊源深厚;②自己有改变地位低下命运的强烈愿望;③文思敏捷、卓有才干。
【解析】
【10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文言文断句的能力。
句意:所以元镇说道:“有诗人以来,没有比得上杜子美的。”杜甫又善于铺陈时事,对格律押韵的把握非常精深,以至于他(即使)写上千言的诗歌,其气势也不会有一点衰减,世人称为“诗史”。
“故”在句中作句首连词,中间可不断;“曰”在句中是动词,其后“诗人以来/未有如子美者”则是“曰”的宾语,表示他说话的内容,故应在“曰”后断开,排除BC。
“时事”在句中是动词“陈”的宾语,中间不能断开;“至千言”在句中是“不少衰”的状语,中间不能断开,排除BD。
故选A。
【11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辨析一词多义,了解并掌握常见的古代文化常识的能力。
A.“奇”和“粪土”都用作意动用法。句意:为他的才华感到惊奇/把当年的万户侯都视为粪土一般。
B. “惟”:句首语气词,表示希望、恭敬/只有。两者意义不同。句意:(向您)伏拜恳请天子哀怜我/醒来时只有身边的枕席。
C.“因”都是表示于是,就的意思。句意:于是客居耒阳/于是写了(这首)(七言)诗,作歌用来赠给她(琵琶女)。
D.“羸服”指破旧的衣服。“青衫”指唐代低级官员的服装。两者意义不同。句意:杜甫身穿破旧衣衫,从鄜州想要投奔肃宗所在之地/江州司马的眼泪沾湿了青衫!
故选D。
【12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分析理解文章内容的能力。
C.“杜甫极力上疏救助,终因此招祸,也被免职”说法有误。根据原文“宰相张镐曰:‘甫若抵罪,绝言者路。’帝乃解。甫谢,然帝自是不甚省录”可知,皇帝此后没再起用他,但并未将其免职。
故选C。
【13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准确翻译文言句子的能力。
(1)“赖”,依靠;“绪业”,遗业、祖宗所传的事业;“属辞”,作诗;“且”,将近;“窃”,暗中。
(2)“尝”,饱尝,遭遇;“挺节”,坚持气节;“桡”,同情。
【14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筛选整合文中信息,归纳概括要点的能力。
根据“先臣恕、预以来,承儒守官十一世,迨审言,以文章显中宗时。臣赖绪业……”得出“学识、思想深受先祖和父辈的的熏陶,家学渊源深厚”;
根据“臣赖绪业,自七岁属辞,且四十年,窃恐转死沟壑。伏惟天子哀怜之”得出“自己有改变地位低下命运的强烈愿望”;
根据“臣之述作虽不足鼓吹《六经》,至沉郁顿挫,随时敏捷,扬雄、枚皋可企及也”得出杜甫认为自己“文思敏捷、卓有才干”。
参考译文:
杜甫,字子美,杜甫年轻时家贫不能维持生活,就漂泊在吴、越、齐、赵等地。李邕看重杜甫的文才,杜甫就先去谒见他。杜甫考进士考落榜,困处长安城中。
天宝十三年,玄宗到太清宫朝献,祭祀宗庙,并到郊外祭天,杜甫献上赋颂三篇,皇上觉得他很有才能,就让他在集贤院待诏,命宰相考考他的文章。提拔杜甫为河西县尉,尚未到职,又改授右卫率府胄曹参军。杜甫多次献上赋颂,称扬自己,并且说:“从先臣杜恕、杜预以来,我家传承儒业保持官职已有十一代了。到杜审言时,以文章称显于世。我依靠祖宗所传的事业,从七岁起开始作诗,近四十年了,暗想恐怕早晚弃尸山谷。(向您)伏拜恳请天子哀怜我。我的文章,即使不足以宣扬《六经》,至于深沉蕴积、抑扬有致,顺应时势、思维敏捷,达到扬雄、枚皋的水平是没有问题的。有这样的臣子,陛下能忍心放弃吗!”
恰逢安禄山叛乱,玄宗入蜀,杜甫逃到三川避难。肃宗即位后,杜甫身穿破旧衣衫,从鄜州想要投奔肃宗所在之地,被叛军俘获。至德二年,杜甫逃到凤翔,呈上名贴,被任命为左拾遗。杜甫和宰相房琯是平民时的朋友,房琯因窝藏琴师董廷兰之故被撤了宰相职。杜甫呈上奏章说:“罪行轻微,不应该免去大臣的职务。”肃宗太怒,下旨让三司共同治杜甫的罪。宰相张镐说:“杜甫要是拿来顶罪,就不会有人再提意见了。”肃宗才平息了怒气,不再追究。杜甫向皇帝谢罪,然而皇帝此后也就不再起用他了。
当时叛军到处抢掠,杜甫的家寄居在鄜州,长年生活贫寒困苦,幼年的孩子甚至要饿死了,于是朝廷允许杜甫自行回家看望家人。后来杜甫随朝廷迁回京城,又出京任华州司功参军。适逢严武统辖剑南东西两川兵马,杜甫前往归附他。严武再次统领剑南时,上表推荐杜甫为参谋,担任检校工部员外郎。严武因为与杜甫是世交老友,对待杜甫非常友好,亲自到杜甫家探望。杜甫见严武,有时竟不戴头巾,而性格狭隘急躁傲慢,曾经酒醉登上严武的坐床,瞪着眼说:“严挺之竟然有这样的儿子!”严武也是暴躁勇猛的人,表面上看不在意,可是内心却恨杜甫。严武死后,崔旰等作乱,杜甫往来于梓州、夔州之间。于是客居耒阳。当地县令送给他牛肉和白酒,一天杜甫大醉后死去,享年五十九岁。
杜甫为人旷达放荡不能自我约束,喜好谈论天下的大事,高谈而不贴合实际。年轻时与李白齐名,当时号称为“李杜”。多次饱尝寇贼作乱的痛苦,坚持自己的气节不被玷污。做诗歌,感伤世事同情弱者,忠诚不忘君主,人们爱他的忠义。
评价道:唐朝兴起以来,诗人们继承南朝陈及隋朝的诗风余韵,崇尚浮华绮丽的文风并相互夸耀。到宋之问、沈佺期等人,研究揣摩音韵,做到平仄没有差池,称之为‘律诗’,(以后)人们竞相沿袭。到了开元年间,渐渐地以典雅中正来衡量诗歌。然而倚仗形式华美的,其内容就会空虚,喜欢绮丽风格的,就会有违于雄壮。到了杜甫,他的诗歌雄浑开阔无比深广,融合千万风格为一体,古今诗体兼善。其他诗人不足之处,杜甫却能做到足足有余。即便是他所遗留下来的文学遗产,也让后人受益很多。所以元稹说道:“有诗人以来,没有比得上杜子美的。”杜甫又善于铺陈时事,对格律押韵的把握非常精深,以至于他(即使)写上千言的诗歌,其气势也不会有一点衰减,世人称为“诗史”。昌黎韩愈对于(杜甫的)文章慎重地许可,至于诗歌,唯独推崇道:“李杜文章在,光焰万丈长。”的确可以相信他们说的。
(二)古代诗歌阅读(本题共2小题,9分)
阅读下面这首唐词,完成下面小题。
听蜀僧濬弹琴
李白
蜀僧抱绿绮①,西下峨眉峰。为我一挥手,如听万壑松。
客心洗流水,余响入霜钟。不觉碧山暮,秋云暗几重。
注:①绿绮:古代著名的琴。
15. 下列对这首诗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首联写这位琴师来自峨眉山,一个“下”字写出了琴师的气派,表达了诗人对他的倾慕。
B. 颔联中“为我”二字体现了琴师与听琴之人的友情,“挥手”出自嵇康“伯牙挥手,钟期听声”。
C. “霜钟”二字用典,又点明时令,与后面的“秋云暗几重”照应,这句诗写琴声与钟声交响,也兼寓有知音的意思。
D. 律诗讲究平仄、对仗,格律比较严格。而李白的这首五律语言庄重典雅、深沉顿挫,用典巧妙而又不着痕迹。
16. 同为表现欣赏音乐感受的作品,试分析这首诗在描写音乐的手法上与白居易的《琵琶行》有何相似之处。
【答案】15. D 16. ①都用了比喻的手法。白居易用了七个比喻,以形喻乐,化抽象之声为具体形象,将演奏的全过程细腻真切地展现在读者面前。李白用了一个比喻“如听万壑松”来描摹琴声。
②都用了反衬法称赞演奏者技艺的高超。《琵琶行》中的“东船西舫悄无言,唯见江心秋月白”,《听蜀僧濬弹琴》中的“不觉碧山暮,秋云暗几重”。
【解析】
【15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对诗词内容及手法的综合赏析能力。
D.“语言庄重、典雅”错,庄重典雅指语言格调,它给人以庄严肃穆、高雅严谨、沉稳典雅、雄浑壮丽的感觉。比较讲究,格律工整、引经据典多。而本诗清新、明快、自然,好像没费一点力气,有一种“清水出芙蓉,天然去雕饰”的自然美,所以这首诗的语言风格属于清新、明快,不属于庄重典雅的特点。
故选D。
【16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比较不同诗歌并鉴赏诗词的表现手法异同的能力。
《琵琶行》描写音乐用了比喻的手法。大弦嘈嘈如急雨,小弦切切如私语,大弦弹出的声音深沉悠长,像阵阵疾雨;小弦弹出的声音轻细柔慢,就好像人在窃窃私语。自此至以下十四句,借助语言摹写音乐的时候,都运用了各种生动的比喻以加强形象性。而《听蜀僧濬弹琴》颔联写弹琴,以大自然的万壑松涛声比喻琴声之清越宏远。两首诗都运用了比喻的修辞手法,只是数量和摹写的程度不同。
《琵琶行》中“主人忘归客不发”“东船西舫悄无言”“满座重闻皆掩泣,座中泣下谁最多?江州司马青衫湿”这几句有共同点,都是从听众的角度来写。“主人忘归客不发”音乐如此动心移情,让人流连忘返。“东船西舫悄无言”琵琶声停了,却余音袅袅不绝如缕,听众仍沉醉其中,如醉如痴,创设出了曲止情续、余意无穷的艺术境界,真是此时无声胜有声。“满座重闻皆掩泣,座中泣下谁最多?江州司马青衫湿”,琵琶愤激幽怨的曲调引发了诗人强烈的感情共鸣,既有对琵琶女沦落天涯的同情,又有对自己遭遇贬谪的伤感,伤人、亦伤己,两重感伤交融在一起,诗人怎不悲怆满怀,泪洒青衫?这几句也是以人衬声,以听众反应来写音效,衬托琵琶声强烈的艺术魅力。《听蜀僧濬弹琴》中“不觉碧山暮,秋云暗几重”,尾联两句写诗人听完蜀僧弹琴,举目四望,不知从什么时候开始,青山已罩上一层暮色,灰暗的秋云重重叠叠,布满天空。这是以感觉时间过得快来表现听者沉浸于琴声达到入神的状态,衬托出弹者技艺高超。两首诗的共同之处是运用侧面描写,以听众的反应表现演奏技艺的高超。
(三)名篇名句默写(本题共1小题,6分)
17. 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念奴娇·赤壁怀古》中,“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两句是全词的过渡句,既概括了上片的壮美景色,又为下片写英雄人物做铺垫。
(2)《短歌行》中用出自《诗经·郑风·子衿》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两句,借写姑娘思念情人来表达渴慕贤才之意。
(3)登高望远容易引发诗人内心的复杂之情。年轻时的杜甫登泰山,抒发的是“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的豪情;而晚年漂泊西南时再次登高,抒发的却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悲苦和孤独之情。
【答案】 ①. 江山如画 ②. 一时多少豪杰 ③. 青青子衿 ④. 悠悠我心 ⑤. 万里悲秋常作客 ⑥. 百年多病独登台
【解析】
【详解】本题考查学生默写常见的名句名篇的能力。
易错字词:衿、常、作。
三、语言文字运用(20分)
(一)语言文字运用Ⅰ(本题共3小题,11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工匠精神从来都不是什么______________,而是一种改变世界的现实力量。坚守工匠精神,并不是把“拜手工教”推上神坛,也不是鼓励______________、“躲进小楼成一统”,而是为了擦亮爱岗敬业、劳动光荣的价值原色,倡导质量至上、品质取胜的市场风尚,展现创新引领、追求卓越的时代精神。
将一门技术掌握到______________,这固然是工匠精神,但工匠精神的内涵又远不限于此。有人说:“没有一流的心性,就没有一流的技术。”的确,倘若没有发自肺腑、专心如一的热爱,怎能有废寝忘食、尽心竭力的付出;没有臻于至善、超今冠古的追求,怎能有出类拔萃、巧夺天工的卓越;没有冰心一片,物我两忘的境界,怎能有雷打不动、脚踏实地的笃实。工匠精神中所深藏的,有______________、正心诚意的生命哲学,也有技近乎道、超然达观的人生信念。从推崇工匠精神继而赞叹工匠,主动探寻着社会对浮躁风气、短视心态的自我疗治,对美好器物、超凡品质的见证。我们不必人人成为工匠精神的践行者,却可以人人成为工匠。
18. 依次填入文中横线上的词语,全都恰当的一项是( )
A. 雕虫小技 离群索居 炉火纯青 格物致知
B. 细枝末节 离群索居 出类拔萃 追本溯源
C 雕虫小技 闭门造车 臻于至善 追本溯源
D. 细枝末节 闭门造车 炉火纯青 格物致知
19. 文中画波浪线的句子有语病,下列修改最恰当的一项是( )
A. 从赞叹工匠继而推崇工匠精神,见证着社会对浮躁风气、短视心态的的自我疗治,对美好器物、超凡品质的主动探寻。我们不必人人成为工匠,却可以人人成为工匠精神的践行者。
B. 从赞叹工匠继而推崇工匠精神,主动探寻着社会对浮躁风气、短视心态的自我疗治,对美好器物、超凡品质的见证。我们不必人人成为工匠,却可以人人成为工匠精神的践行者。
C. 从推崇工匠精神继而赞叹工匠,见证着社会对浮躁风气、短视心态的的自我疗治,对美好器物、超凡品质的主动探寻,我们不必人人成为工匠精神的践行者,却可以人人成为工匠。
D. 从推崇工匠精神继而赞叹工匠,主动探寻着社会对浮躁风气、短视心态的自我疗治,对美好器物、超凡品质的见证。我们不必人人成为工匠,却可以人人成为工匠精神的践行者。
20. 文中画横线的句子使用了排比的修辞手法,请简要分析其构成和表达效果。
【答案】18. A 19. A
20. “没有……怎能有……;没有……怎能有……;没有……怎能有……” 三个分句,句式结构一致,构成排比。排比的修辞手法,层层深入地论述了工匠精神的内涵与意义,增强了语气,使表达更加有力。
【解析】
【18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正确使用成语的能力。
第一空,“雕虫小技”比喻微不足道的技能(多指文字技巧)。“细枝末节”比喻事情或问题的细小而无关紧要的部分。这里强调工匠精神从来都不是一些很简单的技巧,是一种精益求精的精神,应用“雕虫小技”。
第二空,“离群索居”离开集体或群众,过孤独的生活。用于人或动物。“闭门造车”比喻只凭主观想象办事,不顾客观实际,含贬义。由“躲进小楼成一统”可知,语境强调离开集体独自生活,应用“离群索居”。
第三空,“炉火纯青”比喻学问、技术或办事达到了纯熟完美的地步。出类拔萃”超出同类之上。多指人的品德、才能。“臻于至善” 达到善的极致。语境用于“一门技术”,应用“炉火纯青”。
第四空,“格物致知”推究事物的原理法则而总结为理性知识。“追本溯源”比喻追寻根源。由“正心诚意”可知,应用“格物致知”。
故选A。
【19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辨析并修改病句能力。
原句语病有:
语序不当,应该先“赞叹工匠”,然后“推崇工匠精神”;
主客倒置,从叙述主体看,“社会对……见证”,可以改为“见证着社会对……的主动探寻”。
只有A项修改正确。
故选A。
【20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正确使用常见的修辞手法的能力。
从句子的结构上来看,“没有……怎能有……;没有……怎能有……;没有……怎能有……” 三个分句,句式结构一致,构成排比,前后句互为因果关系,具体解释了工匠精神的内涵。
从表达效果上来看,排比的句式使得传达的感情更加充沛有力,增强了表达效果,强调工匠精神的内涵与意义,工匠精神需要热爱、执着得追求、崇高的境界,这样的论述是层层深入的。
(二)语言文字运用Ⅱ(本题共2小题,9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仲春时节,很多地方的人都有采野菜,吃青团,用青汁蒸饭做耙等习俗,换着各种花样,把春天萌发的新鲜嫩叶做成绿色的食物,端上自己的餐桌。这美丽的绿色,来自植物的叶子,来自叶子中的叶绿素。说到叶绿素,大家都会想到光合作用。没有光合作用,就没有植物的茂盛;______________,就不可能有食草动物和食肉动物,乃至人类。
叶绿素不仅对植物有意义,______________。研究发现,叶绿素类物质的健康作用相当广泛——叶绿素有抗氧化作用,抗突变作用,甚至抗癌作用。叶绿素可以大幅度减少黄曲霉毒素的吸收率。
叶绿素含量越高,说明这种蔬菜合成营养成分的能力越强,它的营养价值也越高。比加说菠菜、空心菜、小油菜、小白菜、芥蓝、芥菜、塌棵菜、油麦菜、绿生菜、茴香菜、茼蒿菜、木耳菜、芹菜叶、萝卜叶、豌豆尖、丝瓜尖、南瓜尖、红薯叶(苕尖)、香菜(芜荽)、韭菜、荠菜、草头……凡是叶子深绿色,而且叶子和叶柄比例大的蔬菜,都算绿叶蔬菜。食品分析研究早就发现,叶绿素的含量和很多营养素的含量有正相关关系。拿大白菜来说,( )
可能说到这里有人问:烹调之后,叶绿素的好处还能保存下来吗?
答案是:可以的。所以,还等什么呢?______________。
(北京青年报 范志红)
21. 下列填入文中括号内的语句,衔接最恰当的一项是( )
A. 中心部分浅黄色叶片的营养素含量远低于外层绿色叶片。因为它们的叶子不够绿,大白菜和娃娃菜不能叫做深绿色叶菜。
B. 外层绿色叶片的营养素含量远高于中心部分浅黄色叶片。大白菜和娃娃菜不能叫做深绿色叶菜,因为它们的叶子不够绿。
C. 大白菜和娃娃菜不能叫做深绿色叶菜,因为它们的叶子不够绿。外层绿色叶片的营养素含量远高于中心部分浅黄色叶片。
D. 因为它们叶子不够绿,大白菜和娃娃菜不能叫做深绿色叶菜。中心部分浅黄色叶片的营养素含量远低于外层绿色叶片。
22. 请在文中横线处补写恰当的语句,使整段文字语意完整连贯,内容贴切,逻辑严密,每处不超过15个字。
【答案】21. B 22. ①没有植物;②对人类也有重要的保健作用;③赶紧吃起来吧。
【解析】
21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语言表达之语句复位的能力。
前面说“食品分析研究早就发现,叶绿素的含量和很多营养素的含量有正相关关系”;然后以大白菜为例进行说明,应先说明大白菜的叶绿素和营养素情况,排除CD;
而A项“它们”是指示代词,前面并未出现具体指代内容,因此应先说“大白菜和娃娃菜不能叫做深绿色叶菜”,再说“因为它们的叶子不够绿”,排除A。
故选B。
【22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语言表达之情境补写的能力。
第一空,句式上应与“没有光合作用”一致,采用“没有……”的格式;内容上,前面提到“植物的茂盛”,后面提到“就不可能有食草动物和食肉动物,乃至人类”,此处为过渡句,应与“植物”有关。可填“没有植物”。
第二空,由“叶绿素不仅对植物有意义”可知,此处应该说还对什么有重要意义,句式上可以用“还对……”或者“对……也……”;结合后面“叶绿素类物质的健康作用相当广泛……”,这是对人类的健康有保健作用。可填:对人类也有重要的保健作用。
第三空,前面说烹调不会影响叶绿素的保存,“还等什么呢?”此处是号召大家赶紧多吃叶绿素。可填:赶紧吃起来吧。
四、写作(60分)
23. 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
进入高中,我们愈发感受到他人对我们的各种评价。“你是名校的学生,一定很热爱学习。”“你个子高,篮球一定打得好。”“你这次考试成绩下降,是学习不用心了吧。”“你是女生,数理化肯定会比较弱。”……甚至在网络上我们也可能会受到各种评价。这些评价或合理或无理,或善意或恶意,让我们倍加困扰。
假如你即将参加校团委举办的以“他人评价与认识自我”为主题的演讲比赛,请你写一篇演讲稿,谈谈你的看法。
要求:选准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得泄露个人信息;不少于800字。
【答案】略
【解析】
【详解】本题考查学生写作的能力。
审题:
这是一道任务驱动型材料作文题,材料类型是引语式材料。
材料首先借我们日常的校园生活及网络生活中的一些现象,指出了过多的他人评价干扰自我的问题。对此,首先应该认识到,他人评价不可能不存在,一方面是因为我们必将穷其一生身处于社会这个大环境中,就不可能脱离他人的影响。这就意味着我们不可能忽视他人评价。其次,材料中也指出他人评价中也存在“合理”和“善意”的成分,这就说明我们不能完全否认他人评价。但是,材料最终指出的是这些无处不在的他人评价“让我们倍加困扰”,这就说明过分在意他人的评价与看法,导致陷入自我怀疑与否定,会让我们陷入无法正确认识自我的危害。
对于主题中“他人评价”和“认识自我”的关系,写作时首先可以借美国心理学家库利的“镜中我”理论“人的行为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对自我的认识,而这种认识主要是通过与他人的社会互动形成的,他人对自己的评价、态度等等,都是反映自我的一面‘镜子’,个人通过这面‘镜子’认识和把握自己”肯定他人评价的积极意义,并指出自我认知占绝对主导地位必将导致极端的利己主义。其次,则从相反角度指出他人评价占绝对主导地位则会使人丧失自身的主观能动性,因为过分相信别人的评价,让“自己”成为他人评价的附属品,会使我们逐渐丧失人的独立性。最终,得出寻求二者之间的平衡是认识自身的最佳途径这一结论:对自身的认识必须要结合自己反思和他人评价这两个方面,不自我封闭,也不盲目否定自身,相信他人。自我反思是认识自己的最重要途径之一,你是“你”,也只有你才是自己。但为什么自我评价好像有点不可信?因为受到趋利本能的误导,加之没有明确的参照目标,所以无法让自己有充分的信任感。所以结合他人评价是十分有必要的,也是十分有益的。同时,还可借此进一步论述我们该如何平衡好两者关系:比如多读书多思考,提升自己的判断力;比如严于律己又要增强自信,让自己不迷惘不骄傲等。
立意:
1.理性看待他人评价,而不能当作真理一般对待。
2.不管是他人评价还是自我认识,都需要通过实践进行验证。
3.提升自我判断力,多听多看多思考。
江苏省常州市前黄高级中学强基班2023-2024学年高一上学期学情检测(一)语文试卷(含答案): 这是一份江苏省常州市前黄高级中学强基班2023-2024学年高一上学期学情检测(一)语文试卷(含答案),共19页。试卷主要包含了现代文阅读,文言文阅读,诗歌鉴赏,默写题,语言表达,材料作文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2023届江苏省常州市前黄高级中学高三三模语文试题含答案: 这是一份2023届江苏省常州市前黄高级中学高三三模语文试题含答案,共14页。试卷主要包含了现代文阅读,古代诗文阅读,语言文字运用,写作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2023届江苏省常州市前黄高级中学高三三模语文试题含解析: 这是一份2023届江苏省常州市前黄高级中学高三三模语文试题含解析,共23页。试卷主要包含了现代文阅读,古代诗文阅读,语言文字运用,写作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