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上传资料 赚现金
    英语朗读宝

    云南省曲靖市第一中学2022-2023学年高一上学期第一次阶段性测试语文试题

    资料中包含下列文件,点击文件名可预览资料内容
    • 练习
      云南省曲靖市第一中学2022-2023学年高一上学期第一次阶段性测试语文试题.docx
    • 练习
      云南省曲靖市第一中学2022-2023学年高一上学期第一次阶段性测试语文答案.docx
    • 练习
      云南省曲靖市第一中学2022-2023学年高一上学期第一次阶段性测试语文答题卡.pdf
    云南省曲靖市第一中学2022-2023学年高一上学期第一次阶段性测试语文试题第1页
    云南省曲靖市第一中学2022-2023学年高一上学期第一次阶段性测试语文试题第2页
    云南省曲靖市第一中学2022-2023学年高一上学期第一次阶段性测试语文答案第1页
    云南省曲靖市第一中学2022-2023学年高一上学期第一次阶段性测试语文答题卡第1页
    还剩3页未读, 继续阅读
    下载需要10学贝 1学贝=0.1元
    使用下载券免费下载
    加入资料篮
    立即下载

    云南省曲靖市第一中学2022-2023学年高一上学期第一次阶段性测试语文试题

    展开

    这是一份云南省曲靖市第一中学2022-2023学年高一上学期第一次阶段性测试语文试题,文件包含云南省曲靖市第一中学2022-2023学年高一上学期第一次阶段性测试语文试题docx、云南省曲靖市第一中学2022-2023学年高一上学期第一次阶段性测试语文答案docx、云南省曲靖市第一中学2022-2023学年高一上学期第一次阶段性测试语文答题卡pdf等3份试卷配套教学资源,其中试卷共10页, 欢迎下载使用。

    一、现代文阅读(35分)
    (一)现代文阅读Ⅰ(本题共5小题,17分)
    1.C (“‘黄鹂’‘白鹭’使用了象征手法”错误,原文“实为象征,且为老杜人格表现。”意为这首诗是老杜人格的表现而非指使用了象征手法。)
    2.D (A.“便可成就山水诗的艺术生命力”错误,由原文“就其要者而言”可知,说明“对自然山水本身的喜好和‘窥情风景之上’不是完全条件;B.“由幻想、夸饰转向写实”错误,由原文“这种创造性变化可以简要地概括为审美的探险与逸品的定位”可知; C.“‘清淡’是其基本风格”错误,由原文“实际上这种看法是并不准确的”可知,这是作者否定的观点。)
    3.C (杜诗中的力量“乃生之力”,即“内在生命力之放射”,“嫩蕊商量细细开”恰恰表现了花儿即将怒放的活泼生命力。)
    4.(4分)①在艺术表现上,不着痕迹地敏锐把握、精确描绘自然景观;②在美学风格上,实现了曲尽物态与妙写心境兼得而美,能以高度的安闲从容举重若轻地寄托着自信自足的文化意识。(每点2分)
    5.(4分)①作者富有山水诗心;②作者具有高尚情趣;③诗作对象富含生命力;④诗作彰显审美探险和逸品定位。(每点1分)
    (二)现代文阅读Ⅱ(本题共4小题,18分)
    6. C (“又暗含对不孝儿孙的不满”错误,根据原文,这句叹息里更多的是无奈与不舍。)
    7.D (“深深忧虑”错误,小说中说“大孙子回村创业”和结尾的景物描写,都表现了作者相信农村会有一个美好的未来。)
    8.(6分)①动作描写,描写年事已高的顺爷和六哥乘着星露“使着劲割麦”的动作,塑造出顺爷和六哥热爱土地、辛勤劳作的农民形象;②语言描写,通过记叙顺爷和六哥的对话展现二人对眷恋土地、执着种地的农民形象;③对比衬托,将留乡精心耕种的老农和远行不归的年轻人对比,衬托出二人珍视土地、守护土地的农民形象;④环境烘托,写麦子“长得厚实”和“麦茬留得整齐”,侧面体现二人是善于耕种的农民形象。(每点2分,答对三点得6分)
    9.(6分)温暖希望:①小说中顺爷和六哥眷恋故土、珍视土地、勤劳质朴、乐于助人,具有值得传承发扬的可贵品质;②小说中结尾写“大孙子回村子创业”及以景物描写的象征意义,预示着青壮年对祖辈事业、农业的回归与继承,代表着农村新生的希望与光明的未来,农业发展必将如嫩芽吐绿,充满勃勃生机。
    伤逝情绪:小说中农村青壮年都外出务工赚钱,只剩下年老孤独的顺爷、六哥留守乡村,流露出对社会转型时期传统乡土文明不可避免地远逝的不舍与伤感。(每点2分)
    二、古代诗文阅读
    (一)文言文阅读(本题共5小题,20分)
    10.B
    11.D(“元嘉,宋文帝的庙号”说法错误,“元嘉”是宋文帝的年号。“元嘉四年”为年号纪年。)
    12.B(“双亲去世”错误,原文说“亲老家贫”,应是双亲年迈。)
    13.(1)(4分)州郡召他担任主簿,他没有赴任,亲自耕种,自给自足,最终因身体劳累而得病。(就、羸疾每词1分,句意两分)
    (2)(4分)陶渊明的妻子翟氏也能安心于勤劳清苦,和陶渊明志趣相投。(安、同志每词1分,句意两分)
    14.(3分) ①他忍受不了官场的繁杂事务;②他性格清高,不愿为五斗米折腰;③他认为祖父是晋朝宰相,耻于在后一朝代为官。(每点1分)
    (二)古代诗歌阅读(本题共2小题,9分)
    15.B(“昔盛今衰”错,诗句意在表明景色依旧,古今相同。)
    16.(6分) ①因为白居易当年被贬,在这里写下了《琵琶行》;诗人此时的境遇与心情和当年的白居易十分相近。②表达了诗人被朝廷弃用、无缘仕途的落寞伤感之情;③也隐含着诗人怀才不遇、不被赏识的苦闷责怨之情。(每点2分)
    (三)名篇名句默写(本题共1小题,6分)
    17.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6分)
    (1)青青子衿,悠悠我心
    (2)久在樊笼里,复得返自然
    (3) 万里悲秋常作客,百年多病独登台
    三、语言文字运用(20分)
    (一)语言文字运用Ⅰ(本题共3小题,11分)
    18.(3分)①凤毛麟角(寥寥无几、寥寥可数、屈指可数)文中是强调熟悉方言的年轻人数量少; ②一脉相承(一脉相通、一脉相传、异曲同工)根据语境“这部作品与前作……”“同样体现了古代姑苏的独特韵味”可知,文中是说两部作品之间具有内容上的承继关系;③引人注目(备受关注、备受瞩目、轰动一时)文中指两部影像作品在观众中引发广泛关注。(每空1分)
    19.(4分)修改为:随着城镇化进程的加快和网络技术的发展,方言在年轻人之中的声音渐淡,面临着代际传承的问题。(①搭配不当。“城镇化进程”与“发展”搭配不当,应改为“城镇化进程的加快”;②“随着”与“使”的连用,使句子残缺主语,应将“使”或“随着”删除。改对一处得2分)
    20.(4分)示例:传承一方语言,守护特色文化。\讲好方言故事,让乡音之河长流淌。
    (二)语言文字运用Ⅱ(本题共2小题,9分)
    21. C(画线句中与C项的“们”,表示某一类人。A项的“们”,是用主观复数表示客观单数;B、D项的“们”,用在代词或指人的名词后面,表示复数。)
    22.(6分)①有的人则倾向于晚上活动;②与“早晨型”的人相比;③取决于我们的生活习惯
    四、写作(60分)
    (1)审题:根据几则材料内容,共同表达的都是诗歌可能带给我们的影响、价值和意义,写作时可以从这些角度入手。写作要求以“有诗相伴的日子”为题,确定了写作的题目,这也是写作的内容范围,我们需要写在什么样的情境之下,有诗相伴,让我们感受到了什么。比如,我们可以写,在人生比较失落的时候,没有了斗志,非常消沉,正是有诗的相伴,又激起了奋斗的勇气,又有了前行的动力;也可以写,在失去亲人的时候,是诗歌伴你走出了痛苦,诗歌抚慰你的心灵,让你找到了寄托;还可以写,当你浮躁的时候,是诗歌让你沉静,让你纯粹,让你又能重新回到真实而火热的生活等。
    作为一篇发言稿,我们可以以记叙的形式写,记叙回顾自己与诗相伴的那段日子;也可以以散文的形式写,表达自己的感受,抒发自己的情感。
    (2)参考立意:
    诗歌可以抚慰人的心灵。
    诗歌让人内心沉静。
    诗歌让我们感受生活的真实和纯粹。
    与诗相伴,人生有味。
    【文言文译文】
    陶渊明,字元亮,有人说名潜,字渊明,浔阳柴桑人。他的曾祖父陶侃,是晋朝的大司马。陶渊明少年时就有很高的志向,博学多识,擅长写文章,聪明洒脱,卓尔不群,任性率真,清高自负。曾经写作《五柳先生传》来形容自己,当时的人称这篇文章为实录。
    陶渊明的双亲年迈,家里很穷,他被起用为州祭酒,忍受不了官场的繁杂事务,不久自己弃官回家了。州郡召他担任主簿,他没有赴任,亲自耕种,自给自足,最终因身体劳累而得病。江州刺史檀道济前去探望他,陶渊明卧床挨饿好几天了。檀道济对他说:“贤人处世,国家政治黑暗就隐居,政治开明就出来做官。如今你生在开明盛世,为什么如此折磨自己呢?”陶渊明回答说:“我怎敢自比贤人,我的志向比不了他们。”檀道济送给他粮食和肉,他却挥挥手让道济离开了。后来担任镇军、建威参军,陶渊明对亲戚朋友说:“我想姑且做个县令,得点薪俸作为隐居的费用,可以吗?”当政者听说后,调任他为彭泽县令。(他)不带家眷独自上任,送了一个仆人给他的儿子,写信说:“你每天的费用,难以供给自己生活。现在派给你一个仆人,帮助你砍柴打水。他也是别人的儿子,你要善待他。”官府的公田他都让人种高粱,说:“我常常能喝醉酒就够了!”妻儿坚持要求种稻子,于是下令二顷五十亩的田地种高粱,五十亩种稻子。年终,恰逢州郡派督邮到彭泽县,下属请示陶渊明说:“您应该整饰衣冠、系上腰带面见他。”陶渊明叹气说:“我怎么能为五斗米官俸向乡里小儿弯腰行礼!”当天就交出官印辞去官职,写了《归去来兮辞》。
    朝廷征召他为著作郎,没有赴任。江州刺史王弘想要结识他,却请不来他。陶渊明曾经去庐山,王弘让陶渊明的老朋友庞通之准备酒席,在半路栗里这个地方邀请他。陶渊明脚有病,让一个门生和两个儿子交替抬轿,到了以后,欣然和庞通之一同饮酒。不一会儿王弘到了,陶渊明也没有拒绝。起初颜延之担任刘柳后军功曹,在浔阳和陶渊明有交情,后来到始安郡做官,经过浔阳,每天都到陶渊明的住所饮酒。每次去,都要畅饮直到喝醉。王弘打算邀请颜延之赴宴,整天都找不到他。颜延之离开之前,留下二万钱给陶渊明,陶渊明派人把所有的钱送到酒店,渐次去拿酒喝。曾经于(某年)九月九日在房边菊花丛中闲坐,时间长了,采了一捧菊花,忽然王弘送酒来了,随即就喝,喝醉才回去。陶渊明不懂音律,却保存了一张无弦琴,每次饮酒舒畅时,就抚琴来寄托心意。来拜访的人不论贵贱,只要有酒就招待他们。陶渊明如果先喝醉,就告诉客人:“我喝醉了要睡觉,你可以走了!”他的天真直率达到这种地步。郡将曾经来拜访他,正赶上他酿的酒熟了,陶渊明就取下头上的葛巾滤酒。滤完,又把头巾扎在头上。
    陶渊明的妻子翟氏,也能安于勤劳清苦,和陶渊明志趣相投。陶渊明自认为曾祖父是晋朝的宰相,耻于再在后一朝代委屈自己,自从宋高祖(南朝宋开国皇帝刘裕)的基业渐渐兴盛,再也不愿意做官。元嘉四年,将要接受朝廷征召就去世了,时年六十三岁。后世称他为“靖节先生”。

    相关试卷

    云南省曲靖市民族中学2022-2023学年高一上学期期中语文试卷(含答案):

    这是一份云南省曲靖市民族中学2022-2023学年高一上学期期中语文试卷(含答案),共22页。试卷主要包含了现代文阅读,文言文阅读,诗歌鉴赏,默写题,语言表达,材料作文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2022-2023学年云南省曲靖市第一中学高一春季月考语文试题含解析:

    这是一份2022-2023学年云南省曲靖市第一中学高一春季月考语文试题含解析,共21页。试卷主要包含了本试卷由四个部分组成,02毫米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云南省曲靖市第一中学2022-2023学年高一下学期第一次阶段性检测语文试题:

    这是一份云南省曲靖市第一中学2022-2023学年高一下学期第一次阶段性检测语文试题,共12页。

    文档详情页底部广告位
    欢迎来到教习网
    • 900万优选资源,让备课更轻松
    • 600万优选试题,支持自由组卷
    • 高质量可编辑,日均更新2000+
    • 百万教师选择,专业更值得信赖
    微信扫码注册
    qrcode
    二维码已过期
    刷新

    微信扫码,快速注册

    手机号注册
    手机号码

    手机号格式错误

    手机验证码 获取验证码

    手机验证码已经成功发送,5分钟内有效

    设置密码

    6-20个字符,数字、字母或符号

    注册即视为同意教习网「注册协议」「隐私条款」
    QQ注册
    手机号注册
    微信注册

    注册成功

    返回
    顶部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