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2023学年贵州省铜仁第一中学高一上学期期末复习物理试题(解析版)
展开期末复习
一、实验题
1. 小明用如图甲所示的装置“研究平抛运动及其特点”,他的实验操作是:在小球A、B处于同一高度时,用小锤轻击弹性金属片使A球水平飞出,同时B球被松开。
(1)他观察到的现象是:小球A、B___________(填“同时”或“先后”)落地;
(2)让A、B球恢复初始状态,用较大的力敲击弹性金属片,A球在空中运动的时间___________(填“变长”“不变”或“变短”);
(3)上述现象说明:平抛运动的竖直分运动是___________运动;
(4)如图乙,为了能较准确地描绘运动轨迹,下面列出了一些操作要求,正确的是___________
A.调节斜槽使其末端保持水平
B.每次释放小球的位置可以不同
C.每次释放小球的速度可以不同
D.将小球的位置记录在纸上后,取下纸,用直尺将点连成折线
(5)小明用图乙所示方法记录平抛运动的轨迹,如图丙所示,数据处理时选择A点为坐标原点(0,0),则A点___________(填“是”或“不是”)抛出点;
(6)结合实验中重锤方向确定坐标系,丙图中小方格的边长均为0.05m,g取,则小球运动中水平分速度的大小为___________m/s。
【答案】 ①. 同时 ②. 不变 ③. 自由落体(或加速度为g的匀加速直线运动) ④. A ⑤. 不是 ⑥. 1.5
【解析】
【详解】(1)[1]他观察到的现象是:小球A、B同时落地;
(2)[2]让A、B球恢复初始状态,用较大的力敲击弹性金属片,A球下落的高度不变,则在空中运动的时间不变;
(3)[3]上述现象说明:平抛运动的竖直分运动是自由落体运动(或加速度为g的匀加速直线运动);
(4)[4]A.调节斜槽使其末端保持水平,以保证小球能做平抛运动,选项A正确;
B.每次释放小球的位置必须相同,以保证小球做平抛运动的速度相同,选项B错误;
C.每次必须要从相同的位置由静止释放小球,选项C错误;
D.将小球的位置记录在纸上后,取下纸,用平滑的曲线连接各点,选项D错误。
故选A。
(5)[5]因三点竖直方向的位移之比为3:5,不是1:3,可知A点不是抛出点;
(6)[6]根据
解得
2. 某同学利用如图甲所示的装置做“探究弹力和弹簧伸长的关系”实验。
(1)将弹簧悬挂在铁架台上,将刻度尺固定在弹簧一侧。弹簧轴线和刻度尺都应在___________(选填“水平”或“竖直”)方向。
(2)他通过实验得到如图乙所示的弹力大小F与弹簧长度x的关系图线(不计弹簧的重力)。由图线可得劲度系数k=___________,他利用本实验原理把图甲中的弹簧做成一把弹簧秤,当示数如图丙所示时,该弹簧的总长度L=___________cm。
【答案】 ①. 竖直 ②. 0.5 ③. 10
【解析】
【详解】(1)[1]弹簧是竖直悬挂的,要减小误差,刻度尺必须与弹簧平行,故刻度尺要保持竖直状态;
(2)[2]弹簧处于原长时,弹力为零,故原长为;弹簧弹力为时,弹簧的长度为,伸长量为;根据胡克定律
有
[3]由图丙得到弹簧的弹力为,依据胡克定律
有
所以弹簧的长度为
3. 在“探究两个互成角度的力的合成规律”实验中,某同学进行实验的主要步骤如下:
a.如图甲所示,将橡皮筋的一端固定在木板上的A点,另一端拴上两根绳套,每根绳套分别连着一个弹簧测力计。
b.沿着两个方向拉弹簧测力计,将橡皮筋的活动端拉到某一位置,将此位置标记为O点,读取此时弹簧测力计的示数,分别记录两个拉力、的大小,用笔在两绳套的拉力方向上分别标记a、b两点,并分别将其与O点连接,表示两力的方向。
c.再用一个弹簧测力计将橡皮筋的活动端仍拉至O点,记录其拉力F的大小并用上述方法记录其方向。
(1)用一个弹簧测力计将橡皮筋的活动端仍拉至O点,这样做的目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图乙是在白纸上根据实验数据作出的力的图示,其中__________是和合力的实际测量值。(选填“F”或“”)
(3)下列操作有利于减小实验误差的是__________。(填序号)
A.实验前将两弹簧测力计调零后水平互钩对拉,选择两个读数相同的弹簧测力计
B.用两弹簧测力计同时拉橡皮筋时,两弹簧测力计的示数之差应尽可能大些
C.弹簧测力计、细绳、橡皮筋都应与木板平行
D.拴在橡皮筋上的两条细绳必须等长,并且要尽量长一些
【答案】 ①. 与共同作用的效果相同 ②. ③. AC##CA
【解析】
【详解】(1)[1] 用一个弹簧测力计将橡皮筋的活动端仍拉至O点,这样做的目的是与共同作用的效果相同。
(2)[2] 图乙是在白纸上根据实验数据作出的力的图示,是用一个弹簧测力计将橡皮筋的活动端仍拉至O点时力的图示,因此其中是和合力的实际测量值。
(3)[3]
A.实验前将两弹簧测力计调零后水平互钩对拉,选择两个读数相同的弹簧测力计。A正确;
B.用两弹簧测力计同时拉橡皮筋时,两弹簧测力计的示数之差没必要尽可能大些。B错误;
C.弹簧测力计、细绳、橡皮筋都应与木板平行,C正确;
D.拴在橡皮筋上的两条细绳不必要等长,并且要适当长一些。D错误。
故选AC。
4. 某同学利用如图所示的装置探究物体的加速度a与所受合力F的关系。
(1)打点计时器使用的电源是_________(选填选项前的字母)。
A.交流电源 B.直流电源
(2)他用小木块将长木板无滑轮的一端垫高,目的是平衡摩擦力。具体操作是:把木板垫高后,小车放在木板上,在不挂小桶且打点计时器打点的情况下,轻推一下小车,若小车拖着纸带做匀速运动,表明已经消除了摩擦内和其他阻力的影响。正确平衡摩擦力后,改变小车的质量再次实验,是否需要重新平衡摩擦力?_________(选填选项前的字母)。
A.需要 B.不需要
(3)实验时保持小桶及砝码的总质量远小于小车的质量,其目的是_________(选填选项前的字母)。
A.小车所受的拉力近似等于小桶及砝码的总重力
B.保证小车运动的加速度不超过当地重力加速度
(4)某同学通过实验得到如图所示的图像,造成这一结果的原因是________。图中表示的是__________时小车的加速度。
(5)某同学得到如图所示的纸带。已知打点计时器电源频率为50Hz。A、B、C、D、E、F、G是纸带上7个连续的点,___________。由此可算出小车的加速度_________(保留两位有效数字)。
(6)“探究加速度与力、质量的关系”的实验中,在探究加速度a和小车质量M的关系时,由于没有能够始终满足(m为沙桶和沙的总质量)的条件,结果得到的图像应该是下图中的__________。
【答案】 ①. A ②. B ③. A ④. 平衡摩擦力过大 ⑤. 未挂砂桶 ⑥. 1.80 ⑦. 5.0 ⑧. D
【解析】
【详解】(1)[1]打点计时器使用的电源是交流电源,故选A。
(2)[2]实验过程中,摩擦力只需要平衡一次即可,故不用再次平衡摩擦力,故选B。
(3)[3]保持小桶及砝码的总质量远小于小车的质量,其目的是小车所受的拉力近似等于小桶及砝码的总重力,故选A。
(4)[4][5]根据图像可知,当时有加速度,说明平衡摩擦力过大,表示的是小车未受拉力时的加速度,即未挂砂桶时小车的加速度。
(5)[6]根据刻度尺读数可得
[7]根据题意,由于电源频率为,则AD两点间和DG两点间的时间间隔为
由逐差法可得,小车的加速度为
(6)[8]根据题意,牛顿第二定律有
解得
可知,的斜率为
当时
则在较大(较小)时,图像近似为直线,当不满足时,随着的增大,斜率减小,因此图像应向下弯曲偏离直线。
故选D。
5. 为提高通行效率,许多高速公路出入口安装了电子不停车收费系统(ETC)。甲、乙两辆汽车分别通过ETC通道和人工收费通道驶离高速公路,如图所示。假设减速带与收费岛口的距离为x=60m,收费岛总长度为d=40m,两汽车同时以相同的速度v1=72km/h经过减速带后,一起以相同的加速度做匀减速运动。甲车减速至v2=36km/h后保持该速度匀速行驶一段距离,在距离中心线l=10m处即可完成缴费,自动栏杆打开放行,汽车匀速驶过中心线后开始加速;乙车刚好到收费岛中心线收费窗口停下,经过t0=15s的时间缴费成功,人工栏杆打开放行。随后两辆汽车匀加速到速度后沿直线匀速行驶,设加速和减速过程中的加速度大小相等,整个过程中车身长度可不计。求:
(1)此次人工收费通道和ETC通道打开栏杆放行的时间差;
(2)两辆汽车驶离收费站后相距的最远距离。
【答案】(1)17s;(2)400m
【解析】
【详解】(1)两车的初速度都为v1=72km/h=20m/s。对于乙车从初始到收费岛中心线设位移为x乙=60m+20m=80m,则有
解得
a乙=-2.5m/s2
则乙车从初始到收费岛中心线所用时间为
乙车从初始到被放行一共用时t乙=8s+15s=23s。
甲车由v1减速到v2用时
这段时间走过的位移为
到中心线剩余x甲2=80m-60m=20m。走过这段位移用时
甲车一共用时t甲=4s+2s=6s则
(2)乙车离开中心线速度加速到v1时,此时两车相距最远。
离开中心线后,两车加速相同都为a=2.5m/s2,乙车离开中心线加速到v1用时
这段时间走过位移为
当乙车加速到v1时,甲车已经从中心线出发运动了时间t甲总=17s+8s=25s。则甲车从v2=10m/s加速到v1用时为
这段时间甲的位移为
甲车剩余时间21s内运动位移为
则甲车离开中心线到乙车也加速到v1时共走过
x甲后总=x甲加+x甲匀=60m+420m=480m
则得
6. 一辆值勤的警车停在一条直公路的道边,当警员发现从他旁边以的速度匀速行驶的货车有违章行为时,决定前去追赶,经警车发动起来,以加速度做匀加速运动,试问:
(1)警车发动起来后要多长时间才能追上违章的货车?
(2)警车在追赶货车的过程中,两车间的最大距离是多少?
(3)若警车能达到的最大速度是,达到最大速度后以该速度匀速运动,则警车发动起来后要多长时间才能追上违章的货车?
【答案】(1)10s;(2)36m;(3)14s
【解析】
【详解】(1)设警车经时间追上违章货车,有
代入数据解得
(2)警车在追赶货车的过程中,当两车速度相等时,它们的距离最大,设警车发动后经过时间两车的速度相等,则由
得
货车发生的位移为
警车发生的位移为
所以两车间最大距离为
(3)由
解得
根据位移关系有
代入数据解得
【点睛】追及问题可以借助运动情境图,画出在追及过程中两者在位移和时间上的关系。
7. 如图,甲、乙两车在同一水平直道上,乙车停在路边,甲车匀速行驶。当甲车行至距乙车x0=54m处立即匀减速运动准备停车并开始计时,已知第1s内位移为32m,第5s内位移为1m。甲车开始减速1s末乙车启动,与甲车同向行驶,其v﹣t图像如图所示,甲乙相遇时会错车而过,不会相撞。求:
(1)乙车从静止加速到最大速度的时间内发生的位移大小是多少;
(2)甲车刚开始减速时的速度大小;
(3)甲乙两车是否会相遇?如果不会相遇,请写出分析推理过程;如果会相遇,请求出甲乙两车相遇的时间。
【答案】(1)18m;(2)36m/s;(3)会有两次相遇,2s和4.75s
【解析】
【详解】(1)乙车从静止加速到最大速度时间内,行驶的位移是
(2)设甲车减速第5s末速度为v,甲车减速的加速度大小为a,按甲车逆运动为匀加速,第5s内的位移为
第1s内的位移为
将,,代入以上三式,联立解得
说明第5秒内甲车已经停下;
设第5秒内甲车运动了,则
解得
设甲车刚减速时速度为v0
解得
(3)设从甲车减速开始经过t1甲车乙车相遇
设乙车加速度为a2,由图像得
解得
或(乙车已经匀速,不合理舍去)
由题意和以上结果可知,甲车乙车还会第二次相遇,设甲车减速阶段位移为x甲′
此过程中乙车的位移为
解得
甲车乙车还没有第二次相遇
解得
甲车乙车第二次相遇时间为
8. 将日常生活中的报纸拧成一股绳子,将会很难把它扯断了。校内STEM活动小组通过“纸绳”用沿水平方向成的力F斜向上去拉质量为m的一箱子书沿直线匀加速奔跑。已知箱子与塑胶操场跑道的动摩擦因数为,求:
(1)匀加速直线运动时,箱子的加速度;
(2)经过一段时间t之后,箱子的向前通过的位移;
(3)某时刻突然放手,箱子继续向前滑行x,求放手瞬间箱子的速度。
【答案】(1);(2);(3)
【解析】
【详解】(1)以箱子为研究对象,根据受力分析结合牛顿第二定律有
解得
(2)根据位移时间关系
代入加速度得
(3)放手之后箱子只受摩擦力作用做匀减速直线运动,由牛顿第二定律有
根据速度位移关系有
解得放手瞬间箱子的速度为
9. 如图所示,固定在水平地面上的斜面倾角为30°,物块A与斜面间的动摩擦因数,轻绳一端通过两个滑轮与物块A相连,另一端固定于天花板上,不计轻绳与滑轮的摩擦及滑轮的质量。已知物块A的质量为,连接物块A的轻绳与斜面平行,挂上物块B后,滑轮两边轻绳的夹角为90°,物块A、B都保持静止,重力加速度为g,假定最大静摩擦力等于滑动摩擦力。
(1)若物块B的质量为,求物块A受到的摩擦力的大小和方向;
(2)为保持物块A处于静止状态,求物块B的质量范围。
【答案】(1),方向沿斜面向下;(2)
【解析】
【详解】(1)对物块B受力分析,设轻绳对物块B的拉力为,则由平衡条件有
已知,解得
再对物块A受力分析,因为,A有上滑趋势,故受到的静摩擦力沿斜面向下,则由平衡条件有
解得A受到的静摩擦力大小为
方向沿斜面向下;
(2)物块A刚好要沿斜面向上滑时,物块的质量最大,此时轻绳拉力
对B受力分析有
解得物块B的最大质量
物块A刚好要沿斜面向下滑时,物块B的质量最小,则有
对B受力分析有
解得物块B的最小质量
所以物块B的质量范围为
10. 如图所示,光滑水平面上静止放着长,质量为的木板(厚度不计),一个质量为的小物体放在木板的最右端,和之间的动摩擦因数,今对木板施加一水平向右的拉力。(取.设最大静摩擦力等于滑动摩擦力)
(1)为使小物体不掉下去,不能超过多少?
(2)如果拉力恒定不变,求小物体所能获得的最大速率?
【答案】(1)4N;(2)2m/s
【解析】
【详解】(1)对物块与木板的整体
F=(M+m)a
对物块
μmg=ma
解得
F=μ(M+m)g=0.1×(3+1)×10N=4N
(2)小物体的加速度
木板的加速度
解得物体滑过木板所用时间
t=2s
物体离开木板时的速度
v1=a1t=2m/s
11. 如图甲所示,一轻质弹簧放置在粗糙的水平桌面上,其一端固定在墙壁上,另一端拴接物体A。物体A、B与水平桌面间的动摩擦因数相同,弹簧处于压缩状态,A、B恰好不滑动,,A、B接触但不粘连,最大静摩擦力等于滑动摩擦力。现给物体B施加力F的作用使之向右做匀加速直线运动,F与位移s的关系如图乙所示(),求:
(1)物体A、B与水平桌面间的动摩擦因数。
(2)物体A、B分离时,弹簧的压缩量。
【答案】(1);(2)
【解析】
【详解】(1)当F作用瞬间,对A与B整体研究,根据牛顿第二定律可知
解得
由图可知,物体A、B分离时,F为30N,对B研究,由牛顿第二定律可知
解得
(2)物体A、B分离时,对A研究,由牛顿第二定律可知
初始位置时,根据平衡条件可知
由图线可知
则物体A、B分离时,弹簧的压缩量
12. 一个质量m=70kg的滑雪者,从山坡上由静止匀加速滑下,山坡的倾角θ=30°,已知滑雪者从山坡滑下时受到的阻力为140N,滑行了4s后到达山坡下的平台,设滑雪者从山坡进入平台时速度不变,不计平台的阻力及空气阻力,g=10m/s2,求:
(1)滑雪者进入平台时速度的大小;
(2)滑雪者滑离平台即将着地时的瞬间,其速度方向与水平地面的夹角为37°,求滑雪者着地点到平台边缘的水平距离。(sin37°=0.6,cos37°=0.8)
【答案】(1)12m/s;(2)10.8m
【解析】
【详解】(1)滑下山坡时,由牛顿第二定律得
,
滑雪者匀加速运动,速度
代入数据得
(2)滑雪者离开平台后做平抛运动,设落地时竖直方向的速度为,竖直方向
水平方向
由几何知识得
代入数据得
13. 如图所示,A、B两木块的质量分别为mA、mB,A、B之间用水平细绳相连,在水平拉力F作用下沿水平面向右加速运动,重力加速度为g。
(1)若地面光滑,则A、B间绳的拉力为多大?
(2)若两木块与水平面间的动摩擦因数均为μ,则A、B间绳的拉力为多大?
(3)如图乙所示,若把两木块放在固定斜面上,两木块与斜面间的动摩擦因数均为μ,在方向平行于斜面的拉力F作用下沿斜面向上加速,A、B间绳的拉力为多大?
【答案】(1);(2);(3)
【解析】
【详解】(1)若地面光滑,以A、B整体为研究对象,由牛顿第二定律得
然后隔离出B为研究对象,有
FT1=mBa
联立解得
(2)若动摩擦因数均为μ,以A、B整体为研究对象,有
然后隔离出B为研究对象,有
联立解得
(3)以A、B整体为研究对象,设斜面的倾角为θ,则
以B为研究对象
联立解得
14. 如图所示,质量M=1kg、长L=4m的木板静止在粗糙的水平地面上,木板与地面间的动摩擦因数μ1=0.1,在木板的左端放置一个质量m=1 kg、大小可以忽略的铁块,铁块与木板上表面间的动摩擦因数μ2=0.4,某时刻起在铁块上加一个水平向右的恒力F=8 N,g取10 m/s2,求:
(1)加上恒力F后铁块和木板的加速度大小;
(2)铁块经多长时间到达木板的最右端,此时木板的速度多大?
(3)当铁块运动到木板最右端时,把铁块拿走,木板还能继续滑行的距离。
【答案】(1)4 m/s2,2 m/s2;(2)2 s,4 m/s;(3)8 m
【解析】
【详解】(1)以铁块为研究对象,根据牛顿第二定律得
以木板为研究对象,根据牛顿第二定律得
代入数据解得铁块的加速度大小
木板的加速度大小
(2)设铁块运动到木板的最右端所用时间为,则此过程铁块的位移为
木板的位移为
两者的位移关系为
代入数据解得
或(舍去)
此时木板的速度
(3)拿走铁块后木板做匀减速运动的加速度大小为
则木板还能继续滑行的距离为
15. 如图所示,传送带保持以v=1 m/s的速度顺时针转动。现将一定质量的煤块(可视为质点)从离传送带左端很近的A点轻轻地放上去,设煤块与传送带间的动摩擦因数μ=0.1,A、B间的距离L=2.5 m,g取10 m/s2,求:
(1)煤块从A点运动到B点所经历的时间;
(2)煤块在传送带上留下痕迹的长度。
【答案】(1)3 s;(2)0.5 m
【解析】
详解】(1)对煤块,由牛顿第二定律得
a==μg=1 m/s2
当速度达到1 m/s时,所用的时间
t1=
通过的位移
x1==0.5 m<5 m
在剩余位移
x2=L-x1=25 m-0.5 m=2 m
中,因为煤块与传送带间无摩擦力,所以煤块以1 m/s的速度随传送带做匀速运动,所用时间
t2==2 s
因此煤块从A点运动到B点所经历的时间
t=t1+t2=3 s
(2)煤块在传送带上留下的痕迹为二者的相对位移,发生在二者相对运动的过程
在前1 s时间内,传送带的位移
x1′=vt1=1 m
煤块相对地面运动的位移
x2′=at12=0.5 m
故煤块相对传送带的位移
Δx=x1′-x2′=0.5 m
16. 如图所示,质量为的物体在水平力的作用下,以的速度向右匀速运动。倾角为的斜面与水平面在A点用极小的光滑圆弧相连。物体与水平面、斜面间的动摩擦因数相同,物体到达A点后撤去水平力F,再经过一段时间物体到达最高点B点。g取,,。求:
(1)动摩擦因数?
(2)A、B两点间的距离为多少?从A点起经多长时间物体到达最高点B?
(3)物体从最高点滑下所需时间?
【答案】(1)0.5;(2)5m,1s;(3)
【解析】
【详解】(1)由于物体水平面上匀速运动,因此满足
解得
(2)沿斜面上滑的过程中,根据牛顿第二定律
又
解得上滑的最大距离和时间分别为
,
(3)从最高点下滑的过程中,根据牛顿第二定律
又
解得下滑的时间
17. 如图所示,质量m=30kg的小孩(可视为质点)做杂技表演,不可伸长的轻绳一端固定于水平安全网上方高H=10m的O点,小孩抓住绳子上的P点从与O点等高的位置由静止开始向下摆动,运动到绳子竖直时松手离开绳子做平抛运动,落到安全网上。已知P点到O点的距离L=5m,绳子摆动到竖直位置时,小孩受到绳子拉力的大小为900N,重力加速度g取10m/s2,空气阻力不计。求:
(1)绳子摆动到竖直位置时,小孩的速度;
(2)松手后小孩的落地点与松手时小孩所在位置间的水平距离。
【答案】(1)10m/s;(2)10m
【解析】
【详解】(1)绳子摆动到竖直位置时,对小孩根据牛顿第二定律
解得
v=10m/s
(2)松手后小孩做平抛运动则
解得
x=10m
18. 如图所示,质量均为m的物块A、B放在水平圆盘上,它们到转轴的距离分别为r、2r,圆盘做匀速圆周运动.当转动的角速度为ω时,其中一个物块刚好要滑动,不计圆盘和中心轴的质量,不计物块的大小,两物块与圆盘间的动摩擦因数相同,重力加速度为g,最大静摩擦力等于滑动摩擦力,求
(1)物块与圆盘间的动摩擦因数为多少;
(2)用细线将A、B两物块连接,细线刚好拉直,圆盘由静止开始逐渐增大转动的角速度,当两物块刚好要滑动时,AB的线速度各为多少?
【答案】(1);(2),
【解析】
【详解】(1)由分析可知,物块离转轴的距离越大,越容易滑动,因此最先滑动的是物块B。根据牛顿第二定律
解得
(2)当两物块刚好要滑动时,设转动的角速度为。
对物块A研究有
对物块B研究有
解得
则物块A的线速度大小为
物块B的线速度大小为
70,贵州省铜仁市2023-2024学年高一上学期1月期末质量监测物理试题: 这是一份70,贵州省铜仁市2023-2024学年高一上学期1月期末质量监测物理试题,共16页。试卷主要包含了选择题的作答,非选择题的作答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贵州省铜仁市2022-2023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质量监测物理试题 Word版含答案: 这是一份贵州省铜仁市2022-2023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质量监测物理试题 Word版含答案,共10页。试卷主要包含了选择题,非选择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贵州省铜仁市碧江区铜仁2022-2023学年高考押题预测卷(物理试题理)试卷: 这是一份贵州省铜仁市碧江区铜仁2022-2023学年高考押题预测卷(物理试题理)试卷,共17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