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属成套资源:【寒假自学】2023年部编版道德与法治八年级寒假自学讲学案(含解析)
【寒假自学】2023年部编版道德与法治八年级-第05讲《公民基本权利》寒假自学讲学案
展开
这是一份【寒假自学】2023年部编版道德与法治八年级-第05讲《公民基本权利》寒假自学讲学案,共5页。
第05讲 公民基本权利 知道我国公民享有哪些基本权利,懂得享有这些权利的重要性。2.知道公民基本权利的具体内容,了解其实现的具体形式。 1. 我国公民享有哪些基本权利?这些权利的共同特点是什么?公民基本权利:(1) 权 (2)公民的人身自由(3); :主要有财产权、劳动权、物质帮助权。(4)文化教育权利:主要有 、 。(5)我国公民还享有 、宗教信仰 等权利,妇女、儿童和残疾人等特定人群的权利。权利的共同特点:由 规定,并受到 保障。2.我国公民享有的政治权利和自由是由谁规定的?政治权利和自由主要有哪些?依法行使这些政治权利和自由有什么意义?(1)由宪法规定。(2)公民享有的政治权利和自由包括 和 权、政治自由和 等。(3)意义:我国公民依法行使和自由,有利于参与国家政治生活,管理国家事务和社会事务,管理经济和文化事业,是人民行使当家作主权利的重要体现。3、★公民享有选举权和需要哪些条件?⑴年满 周岁的中国公民。⑵没有被依法 的人。▲选择权与被选举权是公民的一项基本 权利,行使这项权利是公民参与 和 的基础。▲政治自由:我国公民有言论、出版、集会、结社、 、 的自由。4.监督权包括什么权利?公民行使监督权要注意什么?公民行使监督权的意义?⑴公民有提出批评、建议、申诉、控告、检举权利。⑵不得 或者 进行诬告陷害。意义:有助于国家机关及其工作人员依法行使权力,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 5.什么是公民的人身自由?人身自由的内容和意义分别是什么?(1)含义: 是指公民的人身不受非法侵犯的自由。(2)内容:包括人身自由不受侵犯,人格尊严不受侵犯,住宅不受侵犯,通信自由和通信秘密受法律保护。(3)意义:人身自由是公民 、 的权利,只有在人身自由得到保障的前提下,公民才能独立、自由、有尊严地生活。6.★教育的地位(或作用)是什么?我国为保障公民受教育权利制定的政策是什么?(1)地位(或作用): 为个人人生幸福奠定基础,为人类文明传递薪火,成就民族和国家的未来。(2)保障政策:国家实行 有适龄儿童、少年接受义务教育。国家制定 ,不让一个学生因家庭经济困难而失学,努力让每个孩子都能享有 而有 的教育。▲我国宪法对人身自由的保护?⑴任何公民非经 批准或者 决定,并由 执行,不受逮捕。 ⑵禁止非法 、非法 。▲对人格尊严权的理解?⑴禁止对公民进行 、 和诬告陷害; ⑵人格尊严权包括 权、 权、肖像权、 权、 权;▲对住宅不受侵犯的理解?⑴宪法规定,公民住宅不受侵犯; ⑵禁止 或者 的住宅;▲对通信自由的理解?除因国家安全或者追查刑事犯罪的需要,由 依法检查外,任何组织和个人不得以任何理由侵犯公民的通信自由和通信秘密; ▲对社会经济权利的理解?(了解)⑴ 权:公民的合法的私有财产不受侵犯,公民可以通过合法方式取得财产,并依法占有、使用、获得收益、 ;⑵ 权:(即是权利也是义务)公民有 和取得 的权利,这是公民赖以生存的基础。即可以保障生活水平,实现自身价值,为国家作贡献;⑶ 权:宪法规定,疾病或者丧失劳动能力的情况下,有从国家和社会获得物质帮助的权利。国家发展为公民享有这些权利所需的社会保障、社会救济和医疗卫生事业。 1.(2021•济南)“时代楷模”张桂梅扎根边疆教育一线40余年,推动创建了中国第一所公办免费女子高中,将全部心血倾注在孩子身上,把自立自强的种子播撒在她们心中,帮助1800多名女孩走出大山走进大学,为一个个贫困家庭带去希望。这给我们的启示是( )①只有扎根边疆才能得到尊重和认可 ②教育是民族振兴社会进步的基石③教育能实现贫困家庭的所有期盼 ④老师是学生成长的引路人A.①③ B.②④ C.①② D.③④2.(2021•泰州)宪法第三十八条规定,禁止用任何方法对公民进行侮辱、诽谤和诬告陷害。这说明公民依法享有( )A.监督权 B.人格尊严权 C.姓名权 D.物质帮助权二.材料分析题(共1小题)3.(2021•广西)2021年6月1日,新修订的《中华人民共和国未成年人保护法》正式实施。新法规定,未经学校允许,未成年学生不得将手机等智能终端产品带入课堂,带入学校的应当统一管理。同学们对此议论纷纷。小宁同学认为:“限制也是一种保护。”阅读上述材料,运用所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1)新法的这一规定旨在保障未成年学生更好地享有哪一项权利? (2)你赞同小宁同学的观点吗?请结合材料简要说明理由。 (3)学会正确使用手机是一门必修课。请你为未成年学生如何正确使用手机提一条合理化建议。 答案:1.【解答】题文中张桂梅老师的事迹折射了教育的重要性,教育是民族振兴社会进步的基石,教育水平的高低决定人才培养的数量和质量,决定一个国家的科技发展水平和创新能力,老师是学生成长的引路人,②④符合题意;①③错误,理解绝对。故选:B。2.【解答】分析材料宪法规定:禁止用任何方法对公民进行侮辱、诽谤和诬告陷害。这说明公民依法享有人格尊严权,故B说法符合题意;ACD是公民享有的权利,但是题干没体现,故ACD说法与题意不符,排除。故选:B。二.材料分析题 3.【解答】(1)该题考查受教育权。依据所学知识可知可,未经学校允许,未成年学生不得将手机等智能终端产品带入课堂,带入学校的应当统一管理;此项规定在保障未成年学生更好地享有受教育权利;据此回答即可。(2)该题考查保护未成年人。依据所学知识可知,小宁同学的观点是正确的,因为该规定的实施有利于引导学校保证正常教学秩序,促进教育事业发展;有利于预防未成年人沉迷网络,促进其身心健康发展;有利于引导全社会关注未成年人成长,维护其合法权益;有利于引导政府加强对未成年人的保护,坚持依法治国的基本方略;据此回答即可。(3)该题考查未成年学生如何正确使用手机。该题属于开放性设问,言之有理即可,如:学生不能带手机进校园;如果手机已带入校园,可交给老师保管;应把手机当作学习工具,帮助提高成绩等;据此回答即可。故答案为:(1)受教育权。(2)赞同。因为该规定的实施有利于引导学校保证正常教学秩序,促进教育事业发展;有利于预防未成年人沉迷网络,促进其身心健康发展;有利于引导全社会关注未成年人成长,维护其合法权益;有利于引导政府加强对未成年人的保护,坚持依法治国的基本方略;(3)①学生不能带手机进校园;②如果手机已带入校园,可交给老师保管;③应把手机当作学习工具,帮助提高成绩。
相关学案
这是一份【寒假自学】2023年部编版道德与法治八年级-第18讲《自由平等的追求》寒假自学讲学案,共4页。
这是一份【寒假自学】2023年部编版道德与法治八年级-第16讲《国家司法机关》寒假自学讲学案,共4页。学案主要包含了尊重自由 保护平等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寒假自学】2023年部编版道德与法治八年级-第11讲《基本政治制度》寒假自学讲学案,共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