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寒假自学】2023年人教版地理七年级-第02讲《地球的运动》寒假精品讲学案(含解析)
展开第02讲 地球的运动
【学习目标】
1.认识地球的运动,能够说出地球的自转、公转方向、周期。
2.结合实例,能说出地球自转和公转产生的自然现象。
【基础知识】
➼考点一 地球自转与公转概念
| 地球自转 | 地球公转 |
方向 | 自西向东 北极上空: 逆时针 南极上空: 顺时针 (北逆南顺)
| 自西向东 |
周期 | 一天(约24小时) | 一年 |
旋转中点 | 地轴 | 太阳 |
引起现象 | ①昼夜交替(周期24小时) ②时间差异(东边比西边早) ③日月星辰的东升西落 | ①四季变化 ②昼夜长短的变化、太阳高度角的变化 ③五带的划分 |
➼考点二 地球公转地理意义
1、五带划分
寒带:有极昼极夜现象;
热带:有阳光直射现象;(一年有两次太阳直射)
温带:无阳光直射现象,无极昼极夜现象,四季变化明显。
三、二分二至日
以北半球为例。二分二至点的日期、太阳直射点和昼夜长短情况:
二分二至点 | 春分日 | 夏至日 | 秋分日 | 冬至日 |
日期 | 3.21前后 | 6.22前后 | 9.23前后 | 12.22前后 |
太阳直射点位置 | 赤道 | 北回归线 | 赤道 | 南回归线 |
北半球 昼夜长短 | 昼夜平分 | 昼长夜短 | 昼夜平分 | 昼短夜长 |
季节的划分 | 3、4、5月为春季 | 6、7、8月为夏季 | 9、10、11月为秋季 | 12、1、2月为冬季 |
方法点拨:
【考点剖析】
考点一:地球运动的概念
例1.(2022·陕西宝鸡·七年级期中)暗室里,用台灯作为光源,照射地球仪,用来演示地球自转,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演示地球自转时,拨动地球仪的正确方法是( )
A.面对地球仪,自左向右拨动地球仪 B.面对地球仪,自右向左拨动地球仪
C.从北极上空俯视,顺时针旋转球体 D.从南极上空俯视,逆时针旋转球体
2.以下现象由地球自转引起的是( )
A.太阳直射点的移动 B.时差 C.昼夜长短的变化 D.四季变化
【答案】1.A 2.B
【解析】1.地球绕地轴不停转动,叫地球自转。地球自转的方向是自西向东,因此面对地球仪时,应从左向右转动地球仪,A正确,B错误;从北极上空俯视,为逆时针方向转动旋转球体,由南极上空看,为顺时针方向转动球体,CD错误。故选A。
2.地球自转产生的现象是昼夜交替、日月星辰东升西落和时间差异;地球围绕太阳公转产生了太阳直射点的移动、四季变化、正午太阳高度的变化、昼夜长短的变化以及地球五带等现象。选项中由地球自转引起的是时差,B正确,ACD错误,故选B。
【点睛】地球自转的方向是自西向东,因此拨动地球仪从北极上空看,地球呈逆时针方向转动;从南极上空看,地球呈顺时针方向转动,即自西向东、南顺北逆。
例2(2022·云南·永善县教育局教研室七年级期中)下列现象,其中由地球公转造成的是( )
①地球上五带的形成 ②日月星辰东升西落
③毛泽东诗词“坐地日行八万里,巡天遥看一千河”④昭通市夏至日的正午太阳高度最大
⑤我们的衣柜里需要准备一年四季的衣服⑥正午的太阳高度是一天中最大的
A.①②③ B.④⑤⑥ C.②③⑥ D.①④⑤
【答案】D
【详解】地球公转产生的现象有昼夜长短的变化、正午太阳高度的季节变化、产生四季、形成地球上的五带。①④⑤正确。日月星辰东升西落、毛泽东诗词“坐地日行八万里,巡天遥看一千河”、正午的太阳高度是一天中最大的是由于地球自转运动造成的。ABC错误,故选D。
考点二:五带的划分
例.(2022·山西太原·七年级期中)同一时间,地球上纬度不同的地区获得太阳热量多少不同。下图示意地球上的五带。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五带划分的依据是( )
A.获得太阳热量多少 B.昼夜长短状况 C.有无阳光直射现象 D.极昼极夜时间
2.热带和南温带的界线是( )
A.北回归线 B.南极圈 C.南回归线 D.北极圈
3.下列温度带中四季变化明显的是( )
A.热带 B.北温带 C.北寒带 D.南寒带
【答案】1.A 2.C 3.B
【解析】1.人们根据太阳热量在地表的分布情况,把地球的表面划分为五个温度带:南北回归线之间是热带,北回归线到北极圈是北温带,北极圈到北极点是北寒带,南回归线到南极圈是南温带,南极圈到南极点是南寒带。故排除BCD选项,故选A。
2.回归线是热带和温带的分界线,故热带和南温带的分界线是南回归线,其纬度是23. 5°S。故排除ABD选项,故选C。
3.习惯上,人们根据各地获得太阳光热的多少,以及是否有太阳光线的垂直照射、是否有极昼和极夜现象,即以南北回归线和南北极圈为界,将地球表面划分为热带、北温带、南温带、北寒带和南寒带五个温度带。一般来说:极圈以内的地区有极昼极夜现象,终年严寒,为寒带;回归线以内的地区,有太阳直射现象,终年高温,为热带;南北回归线和南北极圈之间既无太阳直射现象,又无极昼极夜现象,为温带,四季分明变化最明显。故排除ACD选项,故选B。
【点睛】地球自转:地球绕自转轴自西向东的转动,从北极点上空看呈逆时针旋转,从南极点上空看呈顺时针旋转。地球自转轴与黄道面成66.34度夹角,与赤道面垂直。地球自转是地球的一种重要运动形式,自转的平均角速度为 4.167×10-3度/秒,在地球赤道上的自转线速度为465米/秒。地球自转一周耗时23小时56分,约每隔10年自转周期会增加或者减少千分之三至千分之四秒。
考点三:二分二至日
例 (2022·陕西·武功县教育局教育教学研究室七年级期中)读“武功县某天太阳东升西落轨迹示意图”(下图),完成下面小题。
1.这一天最有可能的是( )
A.3月21日 B.6月22日 C.9月23日 D.12月22日
2.(承上)此时的武功县( )
A.寒风凛冽 B.骄阳似火 C.秋高气爽 D.春风拂面
【答案】1.D 2.A
【解析】1.结合图中日出日落的时间来看,位于北温带的武功县昼夜长短情况是昼短夜长,以此可以判断这一天最有可能是12月22日。3月21日和9月23日太阳直射赤道,昼夜平分,6月22日是昼长夜短,故ABC错误、D正确,故选D。
2.武功县位于秦岭以北,该地属于温带季风气候,结合上一题来看,此时是北半球的冬至日,北半球的武功县处于冬季,寒风凛冽。骄阳似火是夏季特征,秋高气爽是秋季特征,春风指面是春季特征,故A正确、BCD错误,根据题意,故选A。
【点睛】根据日出日落时间,算出一天的昼长,根据计算出的昼长,与12小时进行对比,估算太阳直射点的半球位置,推算最接近的节气。
【真题演练】
1.(2022·山东德州·七年级期中)下列四幅图中,能正确表示地球自转方向的是( )
A. B.
C. D.
【答案】B
【详解】地球绕地轴不停转动叫地球自转,地球自转的方向是自西向东,B图示为侧视图,地球自西向东转,B正确,排除A;从北极上空看,按逆时针方向转动,排除C;从南极上空看,按顺时针方向转动,排除D;故选B。
(2022·辽宁·黑山县教师进修学校七年级期中)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2.如图所示,拉萨、重庆、武汉、杭州都位于30°N附近,每日四地最早看到日出的是( )
A.拉萨 B.重庆
C.武汉 D.杭州
3.导致拉萨、重庆、武汉、杭州四地日出时间不同的原因是( )
A.地球自转 B.地球公转 C.太阳高度 D.海拔高度
【答案】2.D 3.A
【解析】2.受地球自转的影响,东面的时间早于西面的时间,所以一天中最早看到旧出的是地处最东边的浙江省杭州,故ABC错误,D正确。故选D。
3.导致拉萨、重庆、武汉、杭州四地日出早晚的原因是:地球自转。由于地球自转,不同经度的地方产生了时间差异。故BCD错误,A正确。故选A。
【点睛】地球自转,每时每刻都在改变着一个地方太阳辐射的强度。人们在经历昼夜更替的同时,也感受着天气的变化。
(2022·辽宁·鞍山市千山区教师进修学校七年级期中)太阳能热水器是将太阳光能转化为热能的集热装置(如图)。从理论上讲,要达到最佳集热效果需让太阳光垂直照向集热管面。我国幅员辽阔,南北跨度大,若使太阳能热水器达到最佳集热效果,安装时,太阳能集热管面的倾斜角度应根据当地的纬度进行适当调整。据此并结合下面示意图,完成问题
4.若该图表示我国北方地区同一时间不同纬度四地的太阳能热水器安装示意图(假设安装效果最佳),则四地按纬度由南向北依次排列的顺序应该是( )
A.①②③④ B.②①④③ C.④②③① D.①③②④
5.为了使太阳能热水器的集热效果达到最佳,我市某中学学生根据一年四季的太阳光照不同,对自己家太阳能热水器集热管面的倾角进行了调整,如上图所示。则四图中表示冬季的是( )
A.① B.② C.③ D.④
【答案】4.C 5.A
【解析】4.一般来说,纬度越高,太阳高度角越小;纬度越低,太阳高度角越大。读图可知,①地太阳高度角最小,纬度最高,最偏北;③地太阳高度角较小,②地太阳高度角较大,④地太阳高度角最大,纬度最南,故四地按纬度由南向北依次排列的顺序应该是④②③①。故选C。
5.当太阳光线与集热管面垂直时集热效果最好,冬季太阳高度小,为了达到较好的集热效果,冬季可以把支架调高些,这里①的集热管面与太阳光线垂直,故排除BCD,选择A.
【点睛】太阳光线的直射点有规律的在南北回归线之间来回移动,各地正午太阳高度也随之发生有规律的变化。太阳高度是指太阳光线与水平面的夹角,太阳光线垂直照射的地方,太阳高度最大,太阳辐射最强。
(2022·辽宁·大连市第八十中学七年级期末)如图为某同学演示地球运动的示意图,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6.该图演示的是地球的自转运动,下列有关自转引起的现象说法正确的是( )
A.昼夜交替 B.四季更替 C.地球五带 D.昼夜长短
7.南极附近一直处于灯光照亮的区域,表明该地区出现的现象是( )
A.极昼现象 B.极夜现象 C.昼夜平分 D.昼短夜长
8.图中A、B、C、D四地在昼夜平分的是( )
A.A B.B C.C D.D
【答案】6.A 7.A 8.C
【解析】6.地球绕地轴不停转动叫地球自转,由于地球是一个不透明、不发光的球体,太阳只能照亮地球的一半,所以地球自转产生了昼夜交替,A正确;四季更替、地球五带、昼夜长短由地球公转引起,排除BCD;故选A。
7.南极附近一直处于灯光照亮的区域,说明太阳直射点位于南回归线,此时南极地区出现极昼现象,A正确;北极地区处于未被灯光照亮的区域,处于极夜现象,排除B;位于赤道的地区处于昼夜平分,排除C;位于赤道以北的北半球昼短夜长,排除D;故选A。
8.图中A、B、C、D四地在昼夜平分的是位于赤道上的C点;AB两点位于北半球此时昼短夜长,排除AB;D位于南半球此时昼长夜短,排除D;故选C。
【点睛】地球绕地轴不停转动叫地球自转。地球自转的方向是自西向东,自转的周期是一天。地球自转产生的现象是昼夜交替和时间差异。地球在自转的同时还要绕着太阳转动叫地球公转,地球公转的方向是自西向东,公转的周期是一年。地球围绕太阳公转产生了四季变化、正午太阳高度的变化、昼夜长短的变化以及地球五带等现象。
(2022·陕西宝鸡·七年级期中)10月16日至10月22日,中国共产党第二十次全国代表大会在北京胜利召开。习近平总书记10月17日上午在参加党的二十大广西代表团讨论时强调,党的二十大进一步指明了党和国家事业的前进方向,是我们党团结带领全国各族人民在新时代新征程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政治宣言和行动纲领。读下图,完成下面小题。
9.地球公转的方向为( )
A.自西向东 B.自东向西 C.自南向北 D.自北向南
10.中国共产党第二十次全国代表大会召开期间,地球运行在( )
A.① B.② C.③ D.④
11.习近平总书记参加党的二十大广西代表团讨论这一天( )
A.宝鸡昼长夜短 B.宝鸡昼夜等长
C.南极点出现极夜现象 D.太阳直射南半球
12.宝鸡所处的温度带是( )
A.北温带 B.南温带 C.北寒带 D.南寒带
【答案】9.A 10.C 11.D 12.A
【解析】9.地球绕着太阳不停地旋转叫地球的公转,公转一周是一年;地球公转的方向是自西向东。地球公转产生的地理现象有昼夜长短的变化、四季的变化、太阳直射点的变化、地球上五带的划分等。A正确,BCD错误,故选A。
10.10月16日,地球运行在秋分日与冬至日即③段,此时太阳直射点位于南半球并且太阳的直射点在往南移动,C正确,ABD错误。故选C。
11.习近平总书记10月17日上午在参加党的二十大广西代表团讨论,当天,宝鸡昼短夜长,AB错误。南极点在冬至日出现极夜现象,C错误。当天,太阳直射于南半球,D正确,故选D。
12.北回归线穿过我国的南部,我国主要位于北温带,小部分位于热带,没有寒带,宝鸡位于北温带,A正确,BCD错误。故选A。
【点睛】我国从东西半球来看,位于东半球;从南北半球来看,位于北半球;我国位于亚洲东部,太平洋的西岸;我国领土南北跨纬度很广,大部分位于中纬度地区,属北温带,南部少数地区位于北回归线以南的热带,没有寒带,只有在高山地区才有终年冰雪带.
【过关检测】
我国古人发明的二十四节气,被誉为中国古代“第五大发明”。2016年11月30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将其列入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图示不同节气地球在公转轨道上的位置。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1.地球公转的方向和周期分别是( )
A.自东向西、一年 B.自东向西、一天
C.自西向东、一年 D.自西向东、一天
2.下列节气中,太阳直射点位于北半球的是( )
A.春分 B.夏至 C.冬至 D.大寒
【答案】1.C 2.B
【解析】1.地球公转是指地球绕太阳运动,公转的方向与自转的方向都是自西向东,周期是一年,就是太阳直射点在南北回归线之间一个回归年,故选C。
2、由于地球的公转运动,太阳直射点在南北回归线之间来回移动,导致地球上南北半球季节相反,一年中从3月21日前后的春分日至9月23日前后的秋分日之间,太阳直射点位于北半球,选项中四个日期中,春分太阳直射赤道,A错误。夏至日时太阳直射北回归线,太阳直射在北半球,B正确。冬至日、大寒日时太阳直射点是位于南半球C、D错误。故选B。
暑期,小杰开启了北京之行。入住宾馆时,他发现大堂墙面上四个城市的钟表时间不一样。结合如图,完成下面小题。
3.造成四个城市时间差异的原因是( )
A.地球公转 B.地球自转 C.地壳运动 D.生活习惯
4.北京和东京的时间差异小,这是因为两地( )
A.经度相差小 B.纬度相差小 C.文化差异小 D.经济差距小
【答案】3.B 4.A
【解析】3.地球是个不透明的球体,因此地球的自转产生了昼夜更替和时间差异,由于地球自西向东旋转,因此东边的时间总比西边的早,B项正确,地方时跟地球公转、地壳运动和生活习惯无关,A、C、D项错误。故选B。
4.由于地球自转的方向是自西向东的,使得东边的时间总比西边的早,经度不同的地方出现时间差异,经度相差越大,时间差异越大,因此北京和东京的时间差异小,是因为两地经度相差小,A项正确。纬度主要影响热量,B错误。文化差异、经济差距跟地方时无关,D错误。故选A。
(2022·江西·定南县教学研究室七年级期中)北京时间2021年10月16日0时23分,神舟十三号载人飞船在酒泉卫星发射中心按照预定时间精准点火发射,顺利将程志刚、王亚平、叶光富3名航天员送入太空,发射取得圆满成功。读“中国四大卫星发射中心分布图”,根据材料完成下面小题。
5.神舟十三号飞船发射时,我国处于一年中的( )
A.春季 B.夏季 C.秋季 D.冬季
6.下列关于我国卫星发射中心叙述正确的是( )
A.酒泉的纬度位置最低 B.都位于北温带
C.都位于中纬度地区 D.都位于东半球
7.四大卫星发射中心中,气候常夏无冬的是( )
A.酒泉 B.太原 C.西昌 D.文昌
8.10月,太原的许多中小学校更改了作息时间,将下午的放学时间提前了。其中的主要原因是( )
A.太阳落山更早,夜晚变短了 B.太阳落山更早,白天变短了
C.太阳落山更晚,夜晚变短了 D.太阳落山更晚,白天变短了
【答案】5.C 6.D 7.D 8.B
【解析】5.春分日(日期是3月21日前后)或秋分日(日期是9月23日前后),夏至日(日期是6月22日前后),冬至日(日期是12月22日前后)。神舟十三号飞船发射时的北京时间为10月16日,该日介于9月23日前后和12月22日前后之间,属于秋季。故C符合题意,排除ABD,选C。
6.结合图中的经纬度来看,我国四大卫星发射中心,纬度位置最高的是酒泉,接近40°N,纬度位置最低的是文昌,接近20°N,A错误;图中西昌、文昌位于低纬度地区,文昌位于热带,B错误;C错误;我国卫星发射中心都位于东半球、北半球,D正确。故D符合题意,排除ABC,错误,选D。
7.读图分析可知,四大卫星发射中心中,文昌位于北回归线以南,位于热带地区,气候终年炎热。故D符合题意,排除ABC,选D。
8.由材料可知,国庆后,太原早上上课时间推迟,下午放学时间提前,主要是因为国庆后,太阳直射点已位于南半球且继续向南移动,太原昼短夜长且昼变短,太阳落山更早,白天变短了,太原日出时间推迟,日落时间提前,故B正确,ACD错误;故选B。
【点睛】由经线和纬线相互交织所构成的网络叫做经纬网,利用经纬网可以确定地球表面任何一个地点的位置。在经纬网上,经线的度数叫做经度,若相邻两条经线的经度向东增大,就是东经,用符号E表示,若相邻两条经线的经度向西增大,就是西经,用符号W表示;纬线的度数叫纬度,若相邻两条纬线的纬度向北增大,就是北纬,用符号N表示,若相邻两条纬线的纬度向南增大,就是南纬,用符号S表示。
9.(2022·云南昭通·七年级期中)读太阳直射点的回归运动示意图,关于该图的叙述,正确的是( )
A.直射在①位置时为春分日 B.从②→③太阳直射点向北移动
C.甲为太阳直射点的最南界线 D.从④→⑤,北京的白昼时间逐渐变短
【答案】A
【详解】由图可得,直射点在①位置时为春分日,3月21日前后,所以A正确。从②→③太阳直射点向南移动,所以B错误。甲为太阳直射点的最北界线-北回归线,所以C错误。从④→⑤,太阳直射点向北移动,北京的白昼时间逐渐变长,所以D错误。故选A。10.(2022·山东·陵县前孙镇中学七年级期中)读图1“地球公转示意图”和图2“极地光照图”,其中阴影部分表示黑夜,箭头表示地球自转方向,虚线表示回归线和极圈,完成下列问题。
(1)从南、北半球来看,图2表示____半球,判断依据是____。
(2)图2表示的是北半球的____(节气),日期为____前后。
(3)若图2中E点位于地球最长的纬线上,该点的昼夜长短状况是____。地球公转至图1中____位置时(填字母),太阳光能够直射到该点。
(4)10月1日,我们德州市这里早上日出的时间应____(早或晚)于6点,此时太阳直射点在向____(方向)移动。
(5)如图的四幅图是一同学在探究学习活动中绘制的当地不同季节正午日照图,你认为我们冬至日正午日照最接近哪一幅?( )
A. B. C. D.
【答案】(1) 北半球 地球自转方向为逆时针
(2) 夏至 6月22日前后
(3) 昼夜等长 bd
(4) 晚 南
(5)A
【分析】本题以“地球公转示意图”和“极地光照图”为材料设题,考察地球自转与公转的内容,涉及自转的方向、“二分二至”图的辨别、地球公转产生的地理意义等,考察学生对以上内容的掌握程度。
【详解】(1)根据“北逆南顺”判断,逆时针旋转为北极点看地球,故图2为北半球。
(2)在图2中,北极附近为极昼现象,故此时为北半球的夏至日,日期为6月22日前后。
(3)最长的纬线为赤道,赤道地区全年昼夜等长。每年的春分、秋分日,太阳都直射赤道,在图1中的b为秋分日,d为春分日。
(4)山东德州位于北半球,10月1日,该地昼短夜长,故日出时间晚于6点,此时太阳直射点位于南半球,向南回归线移动,故向南移动。
(5)冬至日是一年当中昼最短夜最长的一天,太阳高度达到一年中最小值,影子也是最长的,故选择A。
【寒假自学】2023年人教版地理七年级-第16讲《巴西》寒假精品讲学案(含解析): 这是一份【寒假自学】2023年人教版地理七年级-第16讲《巴西》寒假精品讲学案(含解析),文件包含寒假自学2023年人教版地理七年级-第16讲《巴西》寒假精品讲学案解析版docx、寒假自学2023年人教版地理七年级-第16讲《巴西》寒假精品讲学案原卷版docx等2份试卷配套教学资源,其中试卷共35页, 欢迎下载使用。
【寒假自学】2023年人教版地理七年级-第15讲《美国》寒假精品讲学案(含解析): 这是一份【寒假自学】2023年人教版地理七年级-第15讲《美国》寒假精品讲学案(含解析),文件包含寒假自学2023年人教版地理七年级-第15讲《美国》寒假精品讲学案解析版docx、寒假自学2023年人教版地理七年级-第15讲《美国》寒假精品讲学案原卷版docx等2份试卷配套教学资源,其中试卷共30页, 欢迎下载使用。
【寒假自学】2023年人教版地理七年级-第11讲《中东》寒假精品讲学案(含解析): 这是一份【寒假自学】2023年人教版地理七年级-第11讲《中东》寒假精品讲学案(含解析),文件包含寒假自学2023年人教版地理七年级-第11讲《中东》寒假精品讲学案解析版docx、寒假自学2023年人教版地理七年级-第11讲《中东》寒假精品讲学案原卷版docx等2份试卷配套教学资源,其中试卷共24页, 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