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语文四年级上册 第五单元 16《麻雀》 备课素材01](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1/2/13805930/0/0.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人教版语文四年级上册 第五单元 16《麻雀》 备课素材
展开16 麻 雀
文本解读
1.内容简说
《麻雀》一课是19世纪俄国著名作家屠格涅夫写的一篇散文,作者以新颖的构思,精炼的语言文字,叙述了一只老麻雀在庞大的猎狗面前奋不顾身地保护小麻雀,使小麻雀免受伤害的动人故事,赞扬了老麻雀爱子心切,为救小麻雀不顾一切,甘愿牺牲自己的崇高境界。
2.结构特点
“了解作者是怎样把事情写清楚的”是本单元的语文要素。故事因猎狗与小麻雀的相遇而展开。事情的起因是猎狗要攻击小麻雀,经过是老麻雀奋不顾身拯救幼儿,结果是猎狗被老麻雀的勇气震撼而退缩。课文按照事情发展的顺序写,把起因、经过、结果交代得很明白。作者观察细致,捕捉到很多细节,既看到了猎狗露出锋利牙齿的凶恶、小麻雀拍打翅膀的可怜、老麻雀挓挲起羽毛的紧张,又听到了老麻雀嘶哑而绝望的尖叫声,并加上了自己的想象。作者把这些内容写下来,清晰生动地展现了当时的情形。
3.写作特色
(1)语言特点:课文篇幅短小,语言高度凝练,用词准确传神,往往寥寥几笔便能勾勒出对象的特点,传出形象之“神”。
(2)写作特点:本课采用细节描写法,把老麻雀救小麻雀的这件事描写得具体而生动。
4.插图说明
课文插图呈现的是猎狗与麻雀相遇时的情形。猎狗的机警与贪婪、小麻雀的弱小与无助、老麻雀的惊恐与无畏都隐藏在一个个细致入微的动作与神态里。这样的插图有助于学生感受当时情况的危急和老麻雀的勇敢。
5.习题运用
课后题直接指向单元语文要素。第一题重在引导学生梳理事情的起因、经过和结果,知道课文是按事情发展的顺序来写的,并懂得这样写有利于把整件事的来龙去脉交代清楚。第二题引导学生探究怎样把事情发展过程中的重要内容写清楚,知道写事的时候,不只可以写看到的,还可以写听到的和想到的。
教学策略
1.认写字词
本课要求认识的6个生字,可以结合词语集中识记;也可以利用形声字特点识记。
要求会写的字,简单的字放手让学生自己写,重点指导容易写错和难写的字。
2.阅读理解
教学时,先让学生按顺序说说课文讲了一件什么事,把起因、经过、结果梳理出来,从而明白要把事情写清楚,可以按照事情发展的顺序写。然后让学生在文中勾画描写老麻雀和猎狗的动作的语句,以及描写作者听到的声音、展开的联想的语句,在品读中懂得:写一件事,不仅可以写看到的,还可以把听到的和想到的写下来,这样才能清楚地展现事情发展过程中的重要内容。
3.积累表达
积累课文中描写生动传神的语句,如,老麻雀“像一块石头似的落在猎狗面前”“可是它不能安然地站在高高的没有危险的树枝上,一种强大的力量使它飞了下来”。
知道要想写清楚事情发展过程中的重要内容,可以把看到的、听到的、想到的写下来。
4.类文迁移
在归纳把事情写具体的方法后,可迁移类文《生命桥》,加强写作方法的学习指导。教学时,在学生带着问题交流后,可重点指导学生交流第1自然段,明确作者是如何抓住动作把自己看到的内容写具体的,借此进行学法的迁移和巩固,进而将课内与课外有机结合。
备教学资源
1.作者简介
伊凡·谢尔盖耶维奇·屠格涅夫(1818—1883),出生于世袭贵族之家,19世纪俄国批判现实主义作家。他在一生四十余年的笔耕生涯中,创作了被誉为“艺术编年史”的六部长篇小说,以及大量的中短篇小说、戏剧、散文诗等各种各样体裁的作品。被称为“小说家中的小说家”,代表作《父与子》。
2.《麻雀》原文的结尾
是的,请不要见笑。对那只小小的、英勇的鸟儿,对它的爱的激情,我是怀着虔敬之情的。崇敬它那爱的冲动。
我想,爱比死,比死的恐惧更强大——只有它,只有爱,才维系着生命,并使生命充满活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