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文明的起源与奠基——先秦时期(远古~公元前221年)导学案 --2023届高三历史二轮复习
展开清单一 原始文明的产生
1.社会生产与生活
(1)旧石器时代:使用打制石器;从事渔猎和采集;过着群居生活;已经学会用火;山顶洞人使用骨针缝制兽皮。
(2)新石器时代
①原始农业:开始从事原始农业,饲养家禽;能够制造陶器,汲水灌溉;形成南稻北栗的种植格局;青铜铸造的农具数量有限;筑屋定居,形成村落。
②原始手工业:使用打磨石器;使用陶纺轮作为纺线工具;新石器时代晚期,采用坯车制坯。
③商业:出现了交换及商业贸易。商人等筑垒设防,形成集镇。
④交通:马和马车是古代人类重要的交通和作战工具。刳木为舟,制造原始的船。
2.社会组织与文明萌芽
(1)社会组织:分为原始人群、母系氏族社会和父系氏族社会三个阶段。
(2)文明萌芽:父系氏族社会末期,贫富分化加剧,私有制产生,权贵阶层出现,部落联盟首领采取禅让制方式选举首领。五帝后期的“万邦”时代,具备了国家的初始形态。
清单二 夏、商、西周时期的文明
1.早期国家与国家治理
(1)夏朝:中央设主管行政、军事、司法和宗教的机构与职官。地方实行间接统治。法律有《禹刑》
(2)商朝:商王之下设有尹及各类事务官;地方实行内外服制。法律有《汤刑》。
(3)西周
①西周的统治:公元前1046年,武王建周。公元前841年,“国人暴动”“共和行政”。公元前771年,西周灭亡。
②政治制度:实行分封制和宗法制,形成了“天子—诸侯—卿大夫—士”金字塔形的等级结构,加强了周天子对地方的政治统治。宗法制与分封制相互补充,解决了统治阶级内部在权力和财产分配方面的矛盾和冲突。
③法治:《九刑》。
2.经济与社会生活
(1)农业:商和西周的土地制度实行奴隶主土地国有制,井田制是土地经营的基本方式,农夫集体耕作。
(2)手工业:主要生产部门是青铜铸造,青铜器种类繁多。青铜器作坊中大量打碎的范。
(3)商业:二里头遗址出土海贝、仿制贝。大约在商朝后期,开始出现铜铸币。中国关税最早出现在西周时期;商人出现,商业主要掌握在官府和贵族手里。商周时期出现契约。商朝时,城市已初具规模。周朝,营建城市形成制度。
3.思想文化传承
(1)文字:商朝的甲骨文是一种成熟的文字。
(2)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内涵
①以人为本:周公提出:“敬天保民”的思想并制作礼乐,建立以人为中心的礼乐制度。
②天人合一,道法自然:夏商时期,人们相信上天和鬼神。商朝人每遇事必祭天地、祖先。
③崇德尚贤,天下为公:西周统治者主张“明德”“敬德”。
④自强不息,厚德载物:《周易》。
⑤和而不同:西周太史伯“和实生物,同则不继”。
清单三 春秋战国时期的社会转型
1.政治转型:走向统一、集权趋势
(1)列国纷争:春秋时期,贵族等级分封制开始解体;战国时期,郡县制、官僚制等封建政治制度开始产生,周朝传统的政治秩序完全被破坏,各国国君纷纷称王。
(2)华夏认同:春秋战国时期,戎狄蛮夷等族逐渐融入,华夏族更加稳定,分布更为广泛。
(3)变法运动
①各国通过变法逐步建立起君主专制的政治制度。
②秦国的商鞅变法:秦国废除井田制,奖励耕织和军功、建立县制等,顺应历史潮流,使秦国国富兵强,为秦统一中国奠定了基础。
(4)选官制度:尚贤思想兴起,各国为争霸图强,纷纷鼓励举荐有才能的人为官,或依据军功大小授予官职。
(5)法治:春秋时期,郑国的子产“铸刑书”,是中国历史上最早的成文法。
(6)户籍:战国时期,国家开始大规模编排民户,制定户籍。
2.经济发展:农耕经济模式形成
(1)农业的进步
①冶铁技术出现,铁制农具开始使用,牛耕得到推广。战国以后出现了大量铁农具的范。
②战国时期,以家庭为单位的男耕女织生产模式形成。
③兴建水利灌溉工程,如都江堰、郑国渠、芍陂。
④农业进步推动社会分工,促进了工商业繁荣。
(2)手工业:战国时,手工业分工更加细密,货币流通广泛。
(3)商业与交通:各地涌现出一批中心城市。“工商食官”的格局被突破。中国在春秋时期已有运河。
3.思想文化:优秀传统文化奠基
(1)思想:孔子和老子
①孔子:核心观念是“仁”,主张统治者“为政以德”;主张恢复西周礼乐制度,同时承认随着时代变化有所改良;提出“有教无类”的思想。
②老子:“道”是天地万物的本原,追求天人合一;主张顺其自然,无为而治。
③百家争鸣:是春秋战国时期社会经济发展、阶级关系变化在思想领域内的反映,是中国历史上第一次思想解放运动。为新兴的地主阶级登上历史舞台奠定了思想理论基础,成为后世中华思想文化的源头活水,影响深远。
(2)德治与法治之争:儒家认为人性善,主张德治。法家认为人性恶,主张法治。
(3)教育:私学产生于春秋时期,改变了“学在官府”的情形。
(4)中医:战国时扁鹊用望、闻、问、切四诊法进行诊断。
(5)文化传承:中国早期的书籍简策和帛书,盛行于春秋战国至秦汉时期;图书文献的保存,除官藏外,私家藏书伴随 私学的出现也得到发展。
深化8大核心要点——激活思维潜能
要点一 中华文明起源的特点
1.多元一体:
(1)纵观中华文明形成的整个过程,各主要文化区整体上呈现出百花齐放、多元并进的局面。
(2)此后中原地区开始呈现出汇聚周围地区先进文化因素并率先发展的趋势,逐渐形成以中原地区为中心的多元一体化格局。
2.兼容并蓄:
(1)各主要史前文化区之间的交流日益深入,彼此吸收各自长处,加速了各地区文明化的进程。
(2)中华文明在形成过程中还吸收周边地区先进文化因素,这种开放性吸收对中华文明的形成产生重要促进作用。
3.延绵不断:
(1)自史前时期既已确立多元一体格局,中国各文化区即使在没有强大的中央政权控制时期,也通过密切交流形成一个整体,使得“分久必合”成为必然的历史大势。
(2)在中华文明内部,主导文化对其他文化兼容并蓄,不断丰富中华文明内涵,促进各地区一体化进程发展和文化认同感增强;从而使中国成为世界四大文明古国之一,且是唯一未曾中断、延续至今的古老文明。
要点二 商周文明对后世儒家思想的影响
要点三 夏商西周早期国家的特征
要点四 辩证看待分封制的积极影响
1.分封制对民族融合和文化交流的影响
(1)被分封子弟及其率领的技工等与封地的土著族群相互通婚,构成一个多元的社会,促进了民族交融。
(2)周朝的思想文化在分封制的影响下被传播到各地,偏远诸侯国逐步接受中原文化;一些大的诸侯国不断向周围的少数民族用兵,兼并其土地,进行文化渗透。
(3)分封制加强了人们天下共主、天下同源的观念。
2.分封制对中国成为统一大国的促进作用
(1)分封制加强了人们天下共主、天下同源的观念,增强了人们的民族认同感。
(2)分封制大大扩展了华夏族的统治地域。
(3)分封制大大促进了中华文化的传播。
要点五 春秋战国时期所孕育的统一因素
1.政治上:
(1)春秋战国时期,周天子实际上已失去“天下共主”的地位,诸侯国间的争霸和兼并战争,推动统一趋势出现。
(2)各国的变法打击了旧贵族的势力,促进了旧制度的瓦解崩溃和新兴地主阶级统治的建立。商鞅变法促进秦国势力的强大,为统一准备了条件。
2.经济上:春秋以来社会生产力提高,各地经济的联系加强,各诸侯国经济交往频繁,为统一创造了经济基础。
3.思想上:法家理论的形成和发展为以后中央集权的封建国家的建立奠定了基础,为统一提供了理论武器。
4.民族关系上:民族凝聚力增强,民族交融进一步加强。
要点六 先秦时期精耕细作的古代农业
要点七 先秦儒学奠定了中华文化的基本精神
要点八 先秦时期文明传承的表现
1.文字沿革:甲骨文、青铜铭文等逐渐演化为今天的汉字,成为记载和传承中华文明的重要载体,是先秦文明对后世的突出贡献。
2.宗法观念:分封思想在封建社会时有出现;宗法思想影响至今,对民族的延续起到积极作用。
3.政治制度: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开始萌发,影响整个封建社会;郡县制影响至今。
4.民族观念:先秦时期萌生的民族观念,使中华民族存在至今,成为世界上唯一文明没有间断的民族。
5.传统文化:儒家思想产生并发展,吸收其他学派思想,最终成为中华传统文化的主流。
命题探究·多维讲练
一、高考选择题满分导练
1新高考研析
[示例] 命题点:西周青铜器的分布
[2021·广东卷]今河南平顶山应国墓地、陕西长安张家坡及普渡村墓地等处出土了一批具有长江中下游风格的西周青铜器。这说明西周时期( )
A.中原文化向周边传播
B.各诸侯国维护周礼
C.宗法制度分崩离析
D.南北文化相互交流
[答案] ________
[演练1] 命题点:湖北随州出土的《石氏星表》
[2022·湖北高考,1]1978年,湖北随州曾侯乙墓出土了一件精美的漆箱,箱盖上绘有按星空方位标注的二十八星宿图,其中的星宿名称多数与《石氏星表》中的记载相同。这表明( )
A.图像比文献记载更可靠
B.西周重视天文观测
C.文物与文献可相互印证
D.楚国制漆工艺精湛
[演练2] 命题点:西周政治制度
[2022·浙江高考,1]谈及个人的政治抱负和所心仪的时代,孔子说:“周监于二代,郁郁乎文哉!吾从周。”下列项中,与孔子“从周”相关的是( )
A.“封建亲戚,以蕃屏周”
B.“海内为郡县,法令由一统”
C.“罢黜百家,独尊儒术”
D.“上品无寒门,下品无世族”
[演练3] 命题点:战国时期法家思想的特点
[2022·山东高考,1]战国时期,法家两大派之一的田齐法家主张“君臣上下贵贱皆从法”“君臣不用礼仪教训则不详。”这反映其思想特点是( )
A.尚法存礼 B.尊法敬天
C.崇德重法 D.外儒内法
[演练4] 命题点:春秋战国时期的百家争鸣
[2022·湖南高考,1]儒家起于鲁,传布于齐、晋、卫;墨家始于宋,传布于鲁、楚、秦;道家起源于南方,后在楚、齐、燕有不同分支;法家源于三晋,盛行于秦。这( )
A.促进了政治统一
B.维系了“学在官府”的局面
C.冲击了贵族政治
D.导致了各诸侯国之间的矛盾
[演练5] 命题点:良渚文化遗址出土文物
[2021·辽宁卷]如图为浙江杭州严家桥良渚文化遗址出土的距今约4000年的双钱结藤编残件图。它体现了( )
A.历史传承与民族认同的统一
B.社会组织的复杂
C.劳动技能与艺术审美的结合
D.等级秩序的确立
[演练6] 命题点:探索“夏墟”的考古实践
[2021·福建卷]关于夏朝,先秦文献多次言及“夏”“有夏”;20世纪50年代以来,学者们开展了一系列考古实践,以探索“夏墟”的存在。这反映了( )
A.先秦文献的可靠性
B.出土古文字材料的关键性
C.考古发掘的重要性
D.文献与实物互补的必要性
[演练7] 命题点:先秦早期政治制度的特点
[2021·浙江6月]翻检西周史,周王朝的最高首领称“王”,周王发表诰命时用“王曰”,或“王若曰”。周王又称“天子”,被视为天之元子,受天之命以君临人间。这反映出西周政治制度的特点是( )
A.神权与王权的结合 B.嫡庶子孙为天下大宗
C.“天下为公” D.“郡”“国”并行
[演练8] 命题点:西周到春秋“五等爵”制反映的社会现象
[2021·湖北卷]“爵”通常被认为是饮酒器(右图),也是饮酒礼上尊卑关系的象征,进而被用来代表品位序列。大约从西周到春秋,“五等爵”制渐趋成熟。这反映了( )
A.冶炼技术的提高 B.铸造工艺的完善
C.等级制度的发展 D.宗法体系的崩溃
[演练9] 命题点:先秦时期的思想文化
[2021·湖南卷]有学者对《诗经》风、雅、颂的时代与内容进行考察,其发现如表所示,据此可知,西周初年至春秋中叶( )
A.天子权威不断强化 B.天道观持续衰落
C.人文意识逐渐增强 D.人性论走向成熟
2仿真题模拟
1.命题点:我国古代的良渚文化
位于浙江余杭的良渚遗址是良渚文化的核心。在遗址中心的莫角山,考古人员发现了30公顷的人工地基,经过部分试发掘,证明其上曾建有宫殿。近年来,又在良渚遗址的西北发现了绵延四五公里的土垒,据推测可能是城墙或堤防。据此可以推知良渚文化时我国( )
A.初步确立了君主政治
B.已有了初始的文明
C.部落之间的纷争不断
D.阶级分化十分明晰
2.命题点:我国早期的国家治理
“福”是中国人的祈盼。西周时期,人们求“福”经历三个阶段的变化,由“祭祀合礼”到“型效祖德”再到“政治规范”,即神鬼赐予“福”、效仿祖先之德获“福”、实施德政得“福”。此变化( )
A.反映西周时期人文观念取代鬼神观念
B.说明祭祀礼仪更加注重程序的规范有序
C.日益突显宗法制在家国治理中的作用
D.体现求“福”得“福”的个体行为特征
3.命题点:春秋战国时期工商领域的变化
春秋战国时期,随着社会结构的变化和商品经济的发展,其经营和产品主要为贵族统治者服务的“工商食官”制度逐渐解体,私营手工业和私营商业应运而生。春秋战国时期工商领域的这一变化表明当时( )
A.工商业形成了多元发展的新格局
B.官营工商业的经营范围缩小
C.社会经济中自然经济的比重下降
D.工商业的发展实现了独立化
4.命题点:先秦诸子百家的思想
孔子倡导“老者安之,朋友信之,少者怀之”“修己以安人”。孟子主张“养浩然之气”“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二者言论所强调的是( )
A.努力完善个人品德 B.坚持个人独特性格
C.勇于突破礼制束缚 D.敢于反抗专制暴政
5.命题点:《诗经》尚孝思想反映的社会现实
据统计,《诗经》中总共有27篇反映孝道思想的篇章,有对先祖的祭祀,亦有在外征战之人对父母生活的担忧,有女子出嫁后对父母的思念,也有公务繁多的官吏不能在父母面前尽孝的无奈以及子女对已逝父母“子欲养而亲不待”的深切怀念与悔恨。这种尚孝思想反映的社会现实是( )
A.儒家思想影响巨大
B.社会结构“家国同构”
C.纲常伦理秩序确立
D.宗法伦理道德构建
二、高考非选择题高分导练 eq \a\vs4\al\c1([开放探究题])
真题研析——在品悟中探寻规律
[例]阅读材料,回答问题。(14分)
材料 过去有人认为,与黄河流域相比,长江流域对中国文明的发展影响不大,然而近年来大量的发现说明并非如此。约五千年前的良渚文化分布于浙江北部和江苏南部,以环太湖地区为主。该文化于1936年首次在杭州附近的余杭县良渚镇发现。到目前为止,已经发现了200多处良渚遗址,遗址中的大部分小墓没有随葬品,大型墓葬则往往随葬数百件玉器和陶器。在以余杭莫角山为中心的遗址群片区内,相继发现良渚文化的高等级贵族墓地、良渚古城的夯土城墙、祭坛以及手工业生产中心。2009年以后,在这片区域清理出稻田遗迹,发现大量碳化稻米,并探明良渚古城外围上游的11条水坝,与先期发现的长堤遗址共同构成了良渚古城的治水体系。良渚文化的考古学研究对探索中华文明起源具有重要的学术价值。
——摘编自刘莉等《中国考古学:旧石器时代晚期到早期青铜时代》
(1)据材料概括良渚文化的特点。(6分)
微点拨:材料中“约五千年前的良渚文化分布于浙江北部和江苏南部”,可以看出良渚文化分布于长江流域,并且规模大,数量多。据材料概括良渚文化的特点,要从材料中良渚文化的分布、规模、影响等方面分析思考。
[试答]
(2)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良渚文化的发现在考古学上的价值。(8分)
微点拨: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良渚文化的发现在考古学上的价值,既要从材料中归纳良渚古城的城墙、治水体系等有效信息,又要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在考古学上的价值。
[试答]
模拟演练——在训练中洞悉导向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14分)
材料一 东周前半期称为春秋,公元前475年以后即战国时期。东迁后的周王室仅能控制洛邑周围几百里的土地,诸侯定期纳贡的制度也已无法保证。春秋时期的社会状况较西周发生了很大的变化。战国时期的社会变动,同样也表现在学术文化领域。各国君主出于政治需要,对各家学派基本上能采取较为公允的态度,由此形成了“百家争鸣”局面。
——摘编自张帆《中国古代简史》
材料二 陆玉林曾探讨“先秦学术的主题”,其结论是“诸子学术实有共同之主题,即重建现实政治、社会、道德与思想的秩序”。陆玉林还分析其原因有二:一是外在客观原因,礼乐崩坏之际,秩序重建是当务之急;二是内在主观原因,知识阶层自觉承担历史使命。笔者认为,“儒道墨法”社会思想具有共同的出发点和价值目标,也可以说终极关怀,那就是重建有序社会,救民于乱世,不同的仅仅是实现目标的途径和手段。
——摘编自王兴周《重建社会秩序的先秦思想》
(1)根据材料一,概括春秋战国时期百家争鸣局面形成的背景。(4分)
(2)根据材料二,指出春秋战国时期诸子学术的共同主题,结合所学知识分别指出儒家、法家“实现目标的途径和手段”及对后世的影响。(10分)
1 新高考研析
[示例] 答案:D
[演练1] 解析:图像比文献记载更可靠。图像与文献本身都是史料,价值无所谓高低之分,都需要经过甄别辨伪,另外曾侯乙墓出土的漆箱依据史料分类而言属于实物史料,因此A项错误。春秋战国时期地方自主性较强,因此地方行为更不能体现国家态度,故B项错误。材料主旨为出土实物漆箱箱盖上的二十八星宿图多数与《石氏星表》中的记载相同,因此反映了文物与文献可相互印证,故C项正确。依据“材料看主旨,选项看细节”的原则,材料主旨为出土实物漆箱箱盖上的二十八星宿图多数与《石氏星表》中的记载相同,漆器仅仅是作为一个载体,本身的制作工艺高下无从得知。因此D项错误。
答案:C
[演练2] 解析:“从周”指孔子推崇周代的礼制,维护有序的等级秩序,“封建亲戚,以藩屏周”是周代的分封制,维护了等级秩序,故选A项;“海内为郡县,法令由一统”指秦朝实现大一统,地方实施郡县制,排除B项;“罢黜百家,独尊儒术”是西汉董仲舒的主张,儒学地位上升,适应了汉武帝加强中央集权的需要,排除C项;“上品无寒门,下品无世族”指魏晋时期的九品中正制,排除D项。
答案:A
[演练3] 解析:田齐既强调以法律维护君臣等级秩序,也重视礼乐制度的教化作用,因此A项正确。材料尊法但没有敬天的主张,故排除B项;礼乐制度与德治内涵并不相同,材料只是强调礼乐重要性,故排除C项;外儒内法是从汉代到清代长时间内国家政权实行的一系列国家政策的内在指导思想,即表面上推崇儒家思想,但是实际操作上要依赖严刑峻法治国,材料没有外与内的区分,故排除D项。
答案:A
[演练4] 解析:材料反映了思想的传播,思想的传播伴随着人才的流动。依据所学可知,诸侯国君出于争霸需要,大量吸收人才,“士”阶层随之崛起,从而冲击了当地贵族(依靠血缘获得官位)对政治的垄断,C项正确;百家的思想各异,并不能促进国家政治统一,排除A项;春秋时期,孔子创办私学打破了“学在官府”的局面,排除B项;D项颠倒因果,诸侯国的矛盾导致各家的盛行。
答案:C
[演练5] 解析:双钱结藤编残件一方面体现了劳动过程中结绳技能,另一方面作为艺术品,具有一定的审美价值,C项正确;历史传承在双钱结藤编残件中无法体现,排除A项;通过双钱结藤编残件无法证实当时社会组织情况,排除B项;题干中没有提及双钱结藤编的使用群体,无法得出社会等级秩序确立的结论,排除D项。
答案:C
[演练6] 解析:据材料“先秦文献多次言及‘夏’‘有夏’……考古实践,以探索‘夏墟’的存在”可知文献与考古实物互证历史事实,故选D项;先秦文献在久远的历史传承中容易遗失和误传,排除A项;材料中提及考古实践,没有直接指明“出土的文字材料”,排除B项;材料中提及文献材料,以偏概全,排除C项。
答案:D
[演练7] 解析:本题主要考查西周时期的政治制度。根据材料“周王又称‘天子’,被视为天之元子,受天之命以君临人间”可知,西周政治制度的特点是神权与王权的结合,故A项正确;B、C、D项在材料中均没有体现,排除。
答案:A
[演练8] 解析:“爵”从饮酒器具到象征尊卑关系再到品位序列,且“五等爵(公、侯、伯、子、男五等爵位)”制不断成熟,表明“爵”从饮酒礼器发展成为身份等级制度,故选C项;冶炼技术的提高与“尊卑关系的象征……表品位序列”无关,排除A项;“完善”说法过于绝对,且材料不涉及铸造工艺,排除B项;“五等爵”制强调等级,与宗法体系的崩溃无关,排除D项。
答案:C
[演练9] 解析:从材料可以看出,西周初年到春秋中叶,人们对于天的观念逐步淡化,即从歌颂天到不理天,反映出人的作用在不断增强,即人文意识不断增强,C项正确;天子权威呈现不断衰落的趋势,排除A;对天的观念的变化并不意味着天道观的衰落,排除B;成熟的说法不能体现,材料也没有涉及人性论,排除D。
答案:C
2 仿真题模拟
1.解析:据材料信息可知,良渚文化发掘出宫殿、城墙或堤防,而宫殿、城墙是早期文明的象征,这说明当时我国已有了初始的文明,故选B项;君主政治形成于夏朝,排除A项;材料设立城防是出于防御的需要,但并不能说明部落之间纷争不断,排除C项;材料信息能反映出阶级分化,但“十分”一词过于绝对,排除D项。
答案:B
2.解析:据材料“由‘祭祀合礼’到‘型效祖德’再到‘政治规范’,即神鬼赐予‘福’、效仿祖先之德获‘福’、实施德政得‘福’”,可知宗法制中对“福”的祈盼逐渐成为统治者德政的希望,故选C项;西周时期出现敬天保民思想,但鬼神观念还存在,排除A项;材料强调的是祭祀观念的变化,而祭祀程序规范强调祭祀的过程,排除B项;材料中的变化强调求“福”得“福”的整体国家行为特征,而个体特征强调个人对福的祈盼,排除D项。
答案:C
3.解析:根据所学,西周时期手工业和商业由官府垄断经营。春秋战国时期,这一局面被打破,私营手工业发展较快,官营和民间手工业竞相发展,A项正确。私营工商业的发展无法撼动官营工商业的垄断地位,排除B项;春秋战国时期由于小农经济的形成和发展,自然经济也在发展,C项错误;中国古代工商业始终是在官府主宰和控制下,D项的“独立化”表述错误。
答案:A
4.解析:“老者安之,朋友信之,少者怀之”大意是使老年人安逸,使朋友信任,使年轻人怀念我,这是孔子自言其志,“修己以安人”意思是提高自身修养,使人民安乐;孟子倡导“养浩然之气”,强调“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的人格精神,二者都重视完善人的品德,故选A项;坚持个人独特性格与“修己以安人”不符,且孔子强调要构建和谐的人际关系,排除B项;突破礼制束缚与“修己以安人”“养浩然之气”不符,排除C项;“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强调的是人格精神,而不是反抗专制暴政,排除D项。
答案:A
5.解析:由材料“《诗经》中总共有27篇反映孝道思想的篇章,有对先祖的祭祀,亦有在外征战之人对父母生活的担忧,有女子出嫁后对父母的思念”可知《诗经》中关于孝道的内容,包含了对先祖、父母亲人等存有血缘关系的亲人们的思念和关爱,是宗法伦理道德的体现,故选D项;先秦时期儒家思想不符合统治者治理国家的需要,影响有限,排除A项;血缘亲疏与国家政治相结合体现家国同构,材料中没有提及政治制度,排除B项;董仲舒提出的新儒学确立了封建伦理纲常,排除C项。
答案:D
二、高考非选择题高分导练
真题研析
[例] 答案:(1)分布于长江流域,中心地区在钱塘江流域和太湖流域;体现严格的社会等级;规模大,数量多;内涵丰富;影响深远。(6分)
(2)良渚文化是人类早期文化遗址之一,它的发现对探索中华文明起源具有重要的学术价值,改变了对中华文明的原有认识;为研究我国古代原始社会后期的农业、手工业、城市建筑以及社会状况等提供了重要史料。(8分)
模拟演练
解析:(1)由材料一“周王室仅能控制洛邑周围几百里的土地,诸侯定期纳贡的制度也已无法保证”可得,周王室衰微,分封制遭到破坏;由材料一“各国君主出于政治需要,对各家学派基本上能采取较为公允的态度”可得,各诸侯国出于政治需要对诸子学术竞争采取公允态度。
(2)第一小问共同主题,由材料二“共同的出发点和价值目标,也可以说终极关怀,那就是重建有序社会,救民于乱世”可得,重建社会秩序。第二小问途径和影响,结合所学儒家孔子和孟子等人的主张可知,儒家希望通过实行“仁政”重建社会秩序,其影响是导致汉武帝时独尊儒术,从此儒家思想成为历代统治者推崇的正统思想,逐渐成为两千多年来中国传统文化的主流;结合所学法家韩非子的主张可得,法家主张通过法治手段重建社会秩序,其影响是在战国至秦朝时依据法家思想建立了中央集权制度。
答案:(1)背景:周王室衰微,分封制遭到破坏;各诸侯国出于政治需要对诸子学术竞争采取公允态度。(4分)
(2)共同主题:重建社会秩序。(2分)儒家通过实行“仁政”重建社会秩序;汉武帝时独尊儒术,从此儒家思想成为历代统治者推崇的正统思想,逐渐成为两千多年来中国传统文化的主流。(4分)法家通过法治手段重建社会秩序;战国至秦朝时依据法家思想建立了中央集权制度。(4分)
参考答案
政治
最高权力赋予:“家天下”的政治格局形成
国家机构构建:国家机构初步完备
地方行政管理:最高统治集团尚未实现权力的高度集中
重大决策形成:神权与王权相结合(甲骨文、祭祀)
贵族权力分配:血缘与政治紧密结合,家国同构,宗法制与分封制相互补充
经济
土地国有、集体劳作(井田制);青铜铸造发达(大量青铜器)
文化
系统文字(甲骨文,金文);开始形成统一的心理文化认同(华夏文化,炎黄子孙)
从采集渔猎到种植畜牧
耕作方法、田间管理系统完整;提高单位面积产量,提高土地利用率,是精耕细作技术体系的总目标
从刀耕火种到铁犁牛耕
铁农具的使用和牛耕的推广是精耕细作技术发展的基础
从“天降甘露”到人工灌溉
重视农田灌溉,改善土壤环境,使农业收成不再完全取决于天气的好坏
要点
阐释
仁爱思想
(1)孔子主张“仁者爱人”,要求统治者为政以德
(2)孟子主张“民贵君轻”,统治者要爱民,得民心
强调整体精神和群体意识
在儒家思想中,国家利益、社会利益、民族利益和整体利益都占有重要地位
提倡人伦价值
(1)孔子强调“孝悌也者,其为仁之本欤”
(2)孟子强调每个人在社会人伦关系中的地位及其应尽的义务
注重社会秩序
孔子主张“君君、臣臣、父父、子子”,克己复礼,齐之以礼
注重道德修养
(1)追求精神境界:儒家把“至善”作为最高的道德境界
(2)追求理想人格:把“圣人”作为最完善的理想人格
多数诗篇的形成时代
整体上对“天”的态度
《周颂》
西周初年
颂天
《大雅》
西周中期至西周晚期
疑天
《小雅》
西周晚期至东周初年
骂天
《国风》
西周末年至春秋中叶
不理天
高考第24题专项突破 中华文明的奠基——先秦 导学案--2023届高考统编版历史三轮冲刺: 这是一份高考第24题专项突破 中华文明的奠基——先秦 导学案--2023届高考统编版历史三轮冲刺,共10页。学案主要包含了学习目标,重点难点,考情分析,基础感知,对点训练,重难点解析,我有问题要问,课堂反思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通史版2023届高考历史二轮复习第一讲中华文明的起源与奠基——先秦时期(远古~公元前221年)学案: 这是一份通史版2023届高考历史二轮复习第一讲中华文明的起源与奠基——先秦时期(远古~公元前221年)学案,共20页。学案主要包含了国家制度与社会治理,经济与社会生活,文化交流与传播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通史版2023届高考历史二轮复习第1讲第一课时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奠基—先秦时期学案: 这是一份通史版2023届高考历史二轮复习第1讲第一课时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奠基—先秦时期学案,共22页。学案主要包含了中华文明的起源,从夏商周到春秋战国时期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