辽宁省葫芦岛市协作校2022-2023学年高三生物上学期第二次考试试题(Word版附答案)
展开2022~2023学年上学期协作校高三第二次考试
生物试题
本试卷满分100分,考试用时75分钟。
注意事项:
1.答题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考生号、考场号,座位号填写在答题卡上。
2.回答选择题时,选出每小题答案后,用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标号。回答非选择题时,将答案写在答题卡上。写在本试卷上无效。
3.考试结束后,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4.本试卷主要考试内容:人教版必修1、2,选择性必修1第1~2章。
一、选择题:本题共15小题,每小题2分,共30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黄曲霉毒素(AFT)是黄曲霉菌(一种腐生真菌)产生的双呋喃环类毒素。AFT不仅会诱发肝癌,也会造成家禽和家畜中毒甚至死亡。研究发现,X细菌能合成某种酶,从而降解AFT。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控制AFT合成的关键酶基因可能存在于黄曲霉菌细胞染色体上
B.黄曲霉菌属于异养型生物,其细胞内的区室化有利于生命活动的高效进行
C.X细菌合成、加工和分泌AFT降解酶时需要依靠其生物膜系统
D.X细菌与黄曲霉菌的主要区别在于是否含有以核膜为界限的细胞核
2.不良饮食习惯会危害人体健康。下列相关叙述错误的是
A.长期过多摄入饱和脂肪酸会导致血液黏稠度增大,引发肥胖
B.长期铁摄入不足会引起缺铁性贫血,导致血液运输氧的能力下降
C.长期高盐饮食会导致细胞外液Na+浓度升高,肌肉细胞兴奋性下降
D.长期摄入过多碳酸饮料可能会导致钙流失,容易引发骨质疏松症
3.人体红细胞中的血红很白由珠蛋白和血红素组成,具有运输O2的功能,其中珠蛋白是由2条α链和2条β链组成的四聚体空间结构,血液呈鲜红色与血红素有关。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Fe是构成血红素的大量元素
B.α链和β链的区别在于R基的不同
C.一个珠蛋白分子至少含有4个游离的-COOH
D.血红蛋白能与O2结合和分离,与其空间结构无关
4.下列与物质跨膜运输相关的叙述,正确的是
A.肾小管上皮细胞重吸收水属于消耗ATP的被动运输
B.胃黏膜上皮细胞吸收乙醇需要载体蛋白协助
C.神经纤维受刺激引起的Na+内流属于主动运输
D.氨基酸逆浓度进入人体肝脏细胞的速率与O2的供应量有关
5.过氧化氢酶是一类广泛存在于动物、植物和微生物体内的氧化酶,该酶是在生物演化过程中建立起来的生物防御系统的关键酶之一,在食品、医药、纺织、造纸、环保等行业有着重要的应用。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过氧化氢酶具有清除细胞中有害物质,保护细胞免受损害的生物防御作用
B.过氧化氢酶和加热都可为分解过氧化氢提供能量,且过氧化氢酶供能更多
C.将等量的肝脏研磨液和清水分别加入过氧化氢溶液中可证明酶具有高效性
D.在测定过氧化氢酶活性的实验中会发现随过氧化氢酶浓度的增加,其活性增强
6.将马铃薯块茎储藏在密闭环境中一段时间,此段时间内马铃薯块茎细胞中不可能发生的现象是
A.O2的消耗速率减小 B.乳酸的产生速率增大
C.ATР的产生速率减小 D.CO2的产生速率增大
7.某种地鼠有黑色,褐色和白色三种毛色,受等位基因A(控制黑色素合成)与a、B(控制褐色素合成)与b控制,这两对等位基因均位于常染色体上且都为完全显性。A基因、B基因的转录产物会形成双链结构,导致个体不产生色素,不产生色素的个体表现为白色毛。多对纯合的黑色毛和褐色毛亲本杂交,F1均表现为白色毛,F1雌雄个体相互交配得到F2。不考虑染色体的片段交换,下列分析错误的是
A.若两对基因独立遗传,则F2中白色毛地鼠的基因型有5种
B.若F2个体中白色毛:黑色毛:褐色毛=10:3:3.则两对基因独立遗传
C.若两对基因位于同一对染色体上,则F2中不会出现3种表型
D.若两对基国独立遗传,则通过与F1杂交可以鉴别F2白色毛个体的基因型
8.细胞分裂不同时期染色体和核DNA的数量关系如图1、图2所示。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A.图1中AC段动植物细胞内都会发生染色体的复制和中心拉的复制
B.图1中CD段会发生同源染色体的分离和细胞内染色体数目的加倍
C.图1中DE段和图2中的a时期都可表示有丝分裂后期
D.图2中的b时期可表示植物细胞有丝分裂的中期和后期
9.DNA甲基化是指在DNA甲基化转移酶的作用下将甲基(-CH3)选择性地添加到DNA上的过程,甲基化会导致基因无法表达。某小队的野生型基因(A)和突变型基因(a)中,基因A在精子中不会发生甲基化,而在卵细胞中会发生甲基化。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相同环境下,基因型为Aa的个体的表型一定相同
B.甲基化的实质是改变了DNA分子中的碱基排列顺序
C.基因型为AA和aa的个体正反交的子代表型不同
D.纯合的野生型雌鼠和纯合的突变型雄鼠杂交,后代均为野生型鼠
10.非同源染色体互相交换部分等长的染色体片段叫作相互易位(如图所示),已知发生相互易位的个体的配子中的染色体片段重复会使配子发育异常,最终引起不良遗传效应。若无片段重复,则子代表现型正常。下列相关叙述正确的是
A.相互易位会导致基因在染色体上的数目和排列顺序发生改变
B.一个正常人和相互易位的纯合个体婚配,产生表现型正常的子代的概率是1
C.相互易位的纯合子经减数分裂能产生2种配子
D.为降低相互易位导致的遗传病的发病率,准确的产前诊断方法是孕妇血细胞检查
11.DNA双螺旋结构的揭示是划时代的化大发现,在生物学的发展中具有里程碑式的意义。下列科学家的研究工作与DNA双螺旋结构的揭示无直接关系的是
A.格里菲思、艾弗里等人完成的肺炎链球菌转化实验
B.威尔金斯和富兰克林获得了高质t的DNA衍射图谱
C.查哥夫发现了DNA中碱基数录的规律为A=T、G=C
D.沃森和克里克制作出与X射线衍射照片相符的DNA结构模型
12.下图表示某基因及其转录的mRNA的部分碱基序列,已知mRNA含有1200个碱基。下列相关分析正确的是
A.图示mRNA上对应氨基酸的密码子最多有64种
B.图示碱基参与组成的核苷酸共有5种
C.组成图示基因的两条链中,G与C之和所占比例相等
D.mRNA的合成需要DNA聚合酶的参与
13.下图为人体某组织细胞与血液中成分交换的模式图,图中的序号表示体液,字母代表交换的成分,箭头表示物质进出的方向。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图中的①②③构成了内环境,不同内环境中蛋白质的含量不同
B.血浆渗透压的大小与血浆中的离子、血红蛋白的数量直接相关
C.若物质a为氧,则其从血管进入组织细胞参与反应需要经过4层膜
D.若组织细胞产生的b为胰岛素,则b会出现在组织液以及血浆中
14.药物M是目前常用的人工合成强效镇痛药,其作用后神经元结构完整,兴奋在神经纤维上的传导正常进行,但在两个神经元之间的传逆受阻。下列各项推测与利用药物M镇痛过程中发生的变化不相符的是
A.药物M可能抑制了神经递质的分解或回收
B.药物M不会影响神经纤维上离子的运输
C.药物M可能与突触后膜上的受体结合
D.药物M可能抑制了神经递质的释放
15.今年夏天全国多地出现高温酷暑天气,为了降温,很多游泳爱好者选择去市内游泳池畅游,这样既能避暑又能锻炼身体,但是某些市内游泳池的水温相对较低,所以不提倡直接下水游泳,需要适应水温后才可以下水,否则可能会伤害身体。下列有关游泳者机体生理机能调节的叙述,不合理的是
A.运动时各种游泳动作的完成需要大脑皮层的参与
B.神经系统对躯体运动的分级调节是通过反射进行的
C.运动时副交感神经兴奋增强,使心跳加快、支气管扩张
D.由高温环境进入冷水中游泳,机体的产热量和散热量都增加
二、选择题:本题共5小题,每小题3分,共15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有一项或多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全部选对得3分,选对但不全得1分,有选错得0分。
16.研究表明,线粒体膜上的PT孔和细胞凋亡直接相关,BaX蛋白能通过诱导线粒体膜上的PT孔开放,导致线粒体膜电位消失,促使细胞色素c进入细胞质基质并与Aparf-1(凋亡因子)结合,从而诱导细胞调亡。下列有关叙述错误的是
A.细胞色素c需要进入细胞核才能诱导凋亡基因的表达
B.癌细胞不易发生细胞凋亡的根本原因是其线粒体膜上无PT孔
C.线粒体胶上的PT孔可能是某些物质进行运输的通道
D.烫伤部位的皮肤细胞因线粒体膜上的PT孔开放而发生调亡
17.有科学家团队发现,真核细胞中的DNA聚合酶θ具有逆转录酶活性,能参与以RNA作为模板的DNA修复过程。与用DNA复制DNA相比,使用RNA模板编写DNA时,DNA聚合醇θ表现得更有效并且引入的错误更少。下列相关叙述正确的是
A.DNA聚合酶θ的作用是在核糖核苷酸之间形成磷酸二酯键
B.DNA聚合酶θ作用的主要场所是细胞核其可通过核孔从细胞质进入细胞核
C.细胞内DNA聚合酶θ的存在可能会导致mRNA疫苗编码出病原体DNA
D.DNA聚合酶θ在癌细胞中高度表达能促进癌细胞生长和增强癌细胞耐药性的现象,可以为治疗癌症提供新思路
18.Friedreich型共济失调(FRDA)是9号染色体长臂上的frataxin基因非编码区GAA三核苷酸重复序列异常扩增所致,正常人GAA重复扩增42次以下患者GAA异常扩增(66~1700次)形成异常螺旋结构可抑制基因转录。重复扩增愈多,发病年龄愈早。下列关于该病的推测,正确的是
A.患者细胞核中DNA上的嘌呤数大于嘧啶数
B.正常人婚配可产生患病子女,说明该病可能由隐性基因控制
C.扩增的非编码区片段可能破坏了DNA上的起始密码子
D.9号染色体出现GAA重复扩增多次,属于染色体结构变异
19.随着年龄增长,老年人会出现睡眠“碎片化”,研究表明,老年期Hcrt神经元兴奋性增高是导致睡眠“碎片化”的关键。在以小鼠为材料的研究中可知,与年轻小队相比,年老小鼠Hcrt神经元的KCNQ2/3(钾离子通道)的表达下降,导致觉醒持续时间延长。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A.Hcrt神经元由树突、胞体、轴突及神经髓鞘构成
B.Hcrt神经元轴突末端的多个分支有利于提高信息传递的效率
C.Hcrt神经元兴奋性增高可能与其对K+的通透性增加有关
D.促进KCNQ2/3相关的基因表达可在一定程度上改等睡眠质量
20.如图为培养液中离体神经纤维某位点受刺激后产生的电位变化示意图。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由a到c的过程中,细胞膜对K+的通透性增大
B.由c到d的过程的发生机制需要消耗ATP
C.培养液中Na+的浓度可能会影响c点对应值的大小
D.只要给予神经纤维刺激,就会发生图示电位变化过程
三、非选择题:本题共5小题,共55分。
21.(12分)在某地区不同环境条件下测得的某植物叶肉细胞的净光合速率变化情况如图所示。据图回答下列问题:
(1)n点时,该植物产生ATP的细胞器有____________。若在ab段提高环境中CO2浓度、则该植物叶肉细胞的光合速率会____________(填“明显增大”、“基本不变”或“明显减小”)。o点对应的值位于负半轴的原因是____________。
(2)若该植物长期处于n点对应的环境条件下,该植物可以正常生长吗?_____________,原因是____________。
(3)将该植物某叶肉细胞置于黑暗条件下1h,测得有机物含量减少3mg。再将该叶肉细胞置于光照条件下1h,测得有机物含量比黑暗处理前增加了3mg。一昼夜的时间(其中黑暗时间为12h),该叶肉细胞中有机物的净积累量为______________mg。
22.(10分)已知在某自花传粉植物种群中偶然发现一个新基因d。d基因位于3号染色体上,是研究该种植物遗传的重要材料。同时,d基因也是隐性纯合致死基因,dd个体胚胎致死,从而在培养该种植物时,d基因的频率逐代下降,近乎“消失”,对研究造成损失,因此须对每一代的子代个体进行人工选择,即去除显性纯合个体。回答下列问题:
(1)新性:状基因是经过____________形成的,其与控制相对性状的基因的根本区别是_____________。
(2)用基因型为Dd的个体作为亲本杂交,所得F2中的d的基因频率和F1中的d的基因频率之比为____________。
(3)人工去除DD个体会耗费巨大的人力、物力,对此,科学家利用平衡致死系统解决上述问题,即利用另一个致死基因使基因型为DD的个体自然死亡(不考虑变异)。已知有另一种显性纯合致死基因G若将该基因通过生物技术手段移植到该种植物的杂合个体内,则:
①可将G基因“移植到”____________(填“D”或“d”)基因所在的染色体上。
②若不小心将一对G/g基因移植到2号染色体上,则该个体自交一代后,子代中含d基因的个体占子代的____________(用分数表示)。
23.(13分)下图表示健康人体内的几种细胞及其生活的液体环境(用X、Y、Z表示),①②③④为X、Y、Z这三种体液之间联系的途径,据图回答下列问题:
(1)在X、Y、Z中、蛋白质含量相对较高的是____________,细胞1_____________(填“是”或“不是”)红细胞,原因是____________。
(2)人体内大多数细胞生活在_____________(填图中字母)中,X中有大量的_____________细胞,可以帮助体抵御疾病,Y中含有_____________等物质,可帮助维持pH稳定。
(3)若人长期摄入蛋白质不足,则主要使途径_______________(填“①”、“②”、“③”或“④”运输的水分增多,从而导致_____________现象出现。
24.(12分)下图为反射弧的结构简图。回答下列问题:
(1)若上图表示光成缩手反射的结构基础,则神经中枢B位于_______________,C是由_______________组成的。
(2)若M、N分别为神经纤维上电流表两个电极的测量位点.先后刺激A和C,则电流表指针共偏转_______________次可证明兴奋在反射弧中单向传递,单向传递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
(3)兴奋在上图所示结构传递时,传递形式有着_______________的转换。
25.(8分)机体出汗招来蚁子叮咬后会出现局部皮肤红肿现象,同时痒觉信号通过一系列中间神经元传递到中枢神经系统,产生痒觉,并产生抓挠行为。然而痒觉是一种区别于痛觉、触觉、嗅觉、温觉等的感觉。“抓挠止痒”的神经机制(部分)如图所示。回答下列问题:
(1)图中的感受器接受刺激后,接受刺激部位会发生膜电位变化,直接原因是_______________。
(2)被蚊子叮咬后,人会产生瘙痒感觉。瘙痒感会使人忍不住用手抓挠,进而导致皮肤红肿加重,红肿加重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
(3)据图分析,痛觉感受器接受疼痛信号产生的冲动会释放Glu,Glu传递到中间神经元c时,会________________(填“促进”或“抑制”)痒觉中间神经元b兴奋,进而影响痒觉信号的传递,使痒觉程度降低。由此推测,痛觉神经元释放的Glu是一种_______________(填“兴奋”或“抑制”)性神经递质。
2022~2023学年上学期协作校高三第二次考试
生物试题参考答案
1.B2.C3.C4.D5.A6.D7.C8.C9.C10.B
11.A12.C13.D14.A15.C16.ABD17.BCD18.B19.AC20.ABD
21.(1)线粒体、叶绿体(2分) 基本不变(1分) 午间光照过强,导致部分气孔关闭(或气孔开放度降低),使光
合速率降低(3分)
(2)不可以(1分) n点时叶肉细胞的净光合速率为0,即此时该植物的光合作用强度小于自身总的呼吸作用强度,有机物不断减少,植物无法正常生长(3分)
(3)36(2分)
22.(1)基因突变(1分) 碱基对的排列顺序不同(2分)
(2)3:5(2分)
(3)①D(2分) 22/3(3分)
23.(1)Y(1分) 不是(2分) Z为组织液,红细胞生活在血浆中(3分)
(2)Z(1分) 淋巴(1分)HCO3-、H2CO3(3分)
(3)④(1分)组织水肿(1分)
24.(1)脊髓(2分) 传出神经末梢和它所支配的肌肉或腺体等(3分)
(2)3(2分) 反射弧中含有突触结构,兴奋只能由突触前膜传递至突触后膜(3分)
(3)电信号→化学信号→电信号(2分)
25.(1)Na+大量内流,改变了膜内外的电位差(2分)
(2)抓挠会导致局部皮肤表面的毛细血管破损,使血浆渗透到组织液中的液体等增多,引起皮肤红肿加重(3分)
(3)抑制(2分) 抑制(1分)
辽宁省葫芦岛市协作校2023-2024学年高二生物上学期第二次考试试题(PDF版附答案): 这是一份辽宁省葫芦岛市协作校2023-2024学年高二生物上学期第二次考试试题(PDF版附答案),共9页。
辽宁省协作校2022-2023学年度高三第二次模拟考试生物试题及答案: 这是一份辽宁省协作校2022-2023学年度高三第二次模拟考试生物试题及答案,文件包含高三生物pdf、高三生物二模答案pdf等2份试卷配套教学资源,其中试卷共10页, 欢迎下载使用。
辽宁省葫芦岛市协作校2022-2023学年高三上学期第二次考试生物试题: 这是一份辽宁省葫芦岛市协作校2022-2023学年高三上学期第二次考试生物试题,共8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