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届高考地理二轮复习 地貌题型专练(2)风沙地貌
展开下图示意某风蚀坑及坑边沙丘等高线分布。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根据风蚀坑的形态,推测该地盛行( )
A.偏北风B.偏东风C.偏南风D.偏西风
2.为防止风蚀坑规模扩大,可在该地区( )
①营造常绿阔叶林
②风蚀坑内设置沙障
③控制越野自驾游
④种植耐旱农作物
A.①②B.①④C.②③D.③④
西藏米林县年降水量约640毫米,且集中在6-9月份,冬春季多大风。在该县丹娘乡的雅鲁藏布江北岸山麓,有一个高约百米的沙丘,叫丹娘沙丘;雅鲁藏布江水位季节变化大。下图为丹娘沙丘位置示意和丹娘沙丘景观。读图文材料,完成下面小题。
3.图中江心洲和丹娘沙丘分别是( )
A.河流侵蚀地貌风沙堆积地貌B.河流堆积地貌风沙堆积地貌
C.风沙侵蚀地貌风沙堆积地貌D.河流堆积地貌风沙侵蚀地貌
4.与雅鲁藏布江在图示区域的其他河段相比,关于丹娘沙丘所在河谷及河流流速特征的描述正确的是( )
A.河道弯曲,平坦开阔,流速较慢B.河道平直,狭窄陡深,流速较快
C.河道弯曲,狭窄陡深,流速较快D.河道平直,平坦开阔,流速较慢
5.据材料,推测丹娘沙丘增长速度最小的季节及原因是( )
A.春季降水少,多大风B.夏季降水多,风力小
C.夏季降水少,风力小D.冬季降水少,多大风
6.丹娘沙丘是著名的爬升沙丘,图中能正确示意沙丘剖面及外力作用方向的是( )
A.B.
C.D.
抛物线状沙丘是在常年单向风或几个近似方向风的作用下,受不连续的植物灌丛阻挡而形成形成的一种风积地貌,它的两个翼角(丘臂)指向上风向,迎风坡平缓而凹进、背风坡陡峭而凸出。完成下面小题。
7.若某地盛行西北风,则该地沙丘俯视图为( )
A.B.C.D.
8.下列有关抛物线状沙丘说法错误的是( )
A.两臂植被覆盖率高于臂间平地B.分布区风向固定
C.背风坡以堆积作用为主D.背风坡较迎风坡颗粒物体积大
风沙流通过灌丛植物时,大量沙砾会堆积在植物根部附近,形成灌丛沙丘,灌丛沙堆发育的增长期称为风影沙丘。下图示意我国某地区灌木形成的风影沙丘。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9.图示风影沙丘常见于( )
A.沿海沙滩B.河流两岸C.绿洲边缘D.森林内部
10.该地主导风向最可能是( )
A.东南风B.西北风C.西南风D.东北风
风蚀残丘是风蚀谷经长期外力作用不断扩展,使风蚀谷之间的地面不断缩小而形成的岛状高地或孤立小丘。下图为风蚀残丘地貌景观图。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1.该地貌在我国较常见地区是( )
A.内蒙古高原东部B.东北平原地区
C.黄土高原地区D.塔里木盆地东部
12.该地貌的成因是( )
A.流水堆积B.风力侵蚀C.冰川堆积D.风力沉积
13.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雅丹地貌是河湖相沉积岩经风化、间歇性流水冲刷、风蚀等地质作用形成的土墩和沟槽。柴达木盆地大部分地区年降水量小于200mm,西北部仅有15mm,多荒漠景观,盛行西北风、最高风速可达40m/s;多砂岩、页岩等岩层,雅丹地貌分布面积大。其中冷湖地区的背斜褶皱构造上广泛分布着垄岗和沟槽整齐排列的垄岗状风蚀雅丹地貌。左图为柴达木盆地雅丹地貌主要分布图,右图为冷湖垄岗状雅丹地貌景观图。
(1)简述柴达木盆地雅丹地貌分布面积大的自然条件。
(2)简析冷湖雅丹地貌广泛发育于背斜褶皱构造的原因。
(3)说明冷湖雅丹地貌主要由风力侵蚀作用形成的理由。
答案以及解析
1.答案:D
解析:迎风坡一侧风力侵蚀能力强,形成风蚀坑;背风坡一侧侵蚀弱,应是沉积为主,不会形成风蚀坑。结合图例与图中指向标,读图可知风蚀坑分布在沙丘西侧,因此该地盛行偏西风。故D正确,A、B、C错误。故选D。
2.答案:C
解析:区域降水少,森林耗水量大,不适宜造林;且该地位于温带,不能生长常绿阔叶林,①错误。为防止风蚀坑规模扩大,可在该地区风蚀坑内设置沙障,减弱风力侵蚀,②正确;控制越野自驾游,有利于保护植被,③正确。沙漠区不适宜发展种植业,④错误。故选C。
3.答案:B
解析:根据材料和所学知识可知,江心洲是河流堆积地貌;丹娘沙丘形成在河流岸边,是枯水期时多大风,将河滩地的沙粒物质吹向岸边后,被山地阻挡,风力减弱而堆积下来,因此是沙堆积地貌,B正确,ACD错误。故选B。
4.答案:A
解析:读图可知,与雅鲁藏布江在图示区域的其他河段相比,关于丹娘沙丘所在的地区河道弯曲,平坦开阔,流速较慢,利于泥沙在河床沉积,枯水期水位低时,河滩地的沙源物质丰富,在风力作用下被吹向岸边而形成的,A正确;河道平直,狭窄陡深,流速较快处不利于泥沙沉积,河滩地沙源物质少,不能形成高大的岸边沙丘。BCD错误。故选A。
5.答案:B
解析:根据材料“集中在6-9月份,冬春季多大风。在该县丹娘乡的雅鲁藏布江北岸山麓,有一个高约百米的沙丘,叫丹娘沙丘;雅鲁藏布江水位季节变化大”,可知,丹娘沙丘增长速度最小的季节是夏季,夏季降水多,河床水位高,河滩地裸露面积小,沙源物质少,夏季风力小。风沙沉积作用弱。B正确,ACD错误。故选B。
6.答案:C
解析:根据材料“丹娘沙丘是著名的爬升沙丘”可知,丹娘沙丘是爬升沙丘,因此为C图,C正确,ABD错误。故选C。
7.答案:B
解析:(1)若某地盛行西北风,根据题中“两翼(丘臂)向上风向延伸,迎风坡平缓而凹进、背风坡陡峭而凸出”分析,俯视图中应该显示两翼向西北方伸展,根据选项中方向标,AC错误,西北坡为迎风坡,应该较为平缓,东南坡为背风坡,较陡,图中沙脊线靠近背风坡,故选B。
8.答案:D
解析:抛物线状沙丘的两翼指向上风方向,说明两臂植被覆盖率较高,可阻挡风沙形成沙丘,故A说法正确;抛物线沙丘的两个翼角(丘臂)指向上风向,所以分布区的风向固定,B说法正确;抛物线形沙丘中以堆积作用为主的部位是背风面,C说法正确;风将迎风坡颗粒小比重小的沙粒吹到背风坡处堆积下来,迎风坡处留下来的颗粒体积较大,所以D说法错误,故选D。
9.答案:C
解析:根据材料可知,风影沙丘的分布区域地势较为平坦,气候比较干燥,有一定的水源分布,生长有少量的绿色植物(灌木丛)。绿洲边缘因为有水源,有利于灌丛的生长,因此分布有灌丛,在常年盛行风的影响下,沙砾堆积在灌丛根部,便形成了风影沙丘,C正确。沿海沙滩灌丛较少见,难以形成风影沙丘,A错误。河流两岸水分条件较好,不易形成沙丘,B错误。森林内部植被茂密,风力作用小,沙砾少,不易形成风影沙丘,D错误。故选C。
10.答案:D
解析:由于风沙在灌丛背风一侧因搬运减弱而推积,所以导致灌丛沙丘迎风的一侧较陡,而背风的一侧较缓。图示西南方向较缓,可知该地主导风向最可能是东北风,D正确,A、B、C错误。故选D。
11.答案:D
解析:图示为风蚀残丘的地貌,图示中是裸岩广布,风力强劲的地区,分布在我国西北干旱地区,D正确;内蒙古高原东部由于距海较近,降水较丰富,是森林草原的过渡地带,风力侵蚀作用较弱,A错误;东北平原地区是半湿润区,以流水地貌为主,B错误;黄土高原地区位于我国的半湿润地区,主要是流水侵蚀形成的黄土地貌,C错误。故选D。
12.答案:B
解析:根据材料“风蚀残丘是风蚀谷经长期外力作用不断扩展,使风蚀谷之间的地面不断缩小而形成的岛状高地或孤立小丘”可知,该地貌的成因主要是风力侵蚀地貌,B正确,ACD错误。故选B。
13.答案:(1)沉积岩分布广泛;昼夜温差大,物理风化强烈;外力(风力、流水)侵蚀作用强;荒漠广布(或植被覆盖率低)。
(2)背斜构造分布广泛;背斜顶部,因受张力,岩石破碎,易被侵蚀。
(3)气候干旱,降水少,流水作用弱;该地盛行西北风(风速大(风频高);雅丹地貌垄槽的延伸方向及与盛行风向一致。
解析:(1)地貌形成一般从物质基础、动力机制分析。材料“多砂岩、页岩等岩层”,说明沉积岩分布广泛;材料“柴达木盆地大部分地区年降水量小于200mm,西北部仅有15mm”,说明气候干旱,晴天多,昼夜温差大,物理风化强烈;材料“间歇性流水冲刷、盛行西北风、最高风速可达40m/s”,说明外力(风力、流水)侵蚀作用强;材料“多荒漠景观”,说明荒漠广布(或植被覆盖率低)。
(2)材料“其中冷湖地区的背斜褶皱构造上广泛分布着垄岗和沟槽整齐排列的垄岗状风蚀雅丹地貌”,说明此处背斜构造分布广泛;背斜顶部因受张力作用,岩石破碎,易被风化和侵蚀,因此雅丹地貌广泛发育。
(3)材料“柴达木盆地大部分地区年降水量小于200mm,西北部仅有15mm”,说明冷湖地区气候干旱,降水少,流水作用弱;材料“盛行西北风、最高风速可达40m/s”,说明该地盛行西北风,风速大(风频高);读图分析可知,雅丹地貌垄槽的延伸方向及与盛行风向一致。
地理必修 第一册第一节 主要地貌的景观特点第2课时同步练习题: 这是一份地理必修 第一册第一节 主要地貌的景观特点第2课时同步练习题,共6页。
人教版 (2019)必修 第一册第一节 常见地貌类型第2课时同步练习题: 这是一份人教版 (2019)必修 第一册第一节 常见地貌类型第2课时同步练习题,共7页。试卷主要包含了图示地貌为,图示地貌区盛行风向为,海岸泥沙的主要来源是,抛物线状沙丘与新月形沙丘,图示地区的主导风向是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2023届高考地理二轮复习 地貌题型专练(5)地貌的观察: 这是一份2023届高考地理二轮复习 地貌题型专练(5)地貌的观察,共7页。试卷主要包含了关于地貌观察的说法,正确的是,下列地点组合相对高度最大的是,“九曲十八弯”河段上的地貌,86米,考察人员合影地的地貌类型是,洞穴成因最有可能是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