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中考化学真题分项演练:燃料附答案第1页](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2/7/13803338/0/0.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2022年中考化学真题分项演练:燃料附答案第2页](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2/7/13803338/0/1.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2022年中考化学真题分项演练:燃料附答案第3页](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2/7/13803338/0/2.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2022年中考化学真题分项演练:燃料附答案
展开
这是一份2022年中考化学真题分项演练:燃料附答案,共32页。试卷主要包含了需脱硫处理,以防止污染空气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2022年中考化学真题分项演练:燃料附答案
1.(2022西宁)现有四种物质都含有氧元素:①CO②O2③NaHCO3④(NH4)2HPO4,其中,可用于焙制糕点发酵粉的是 (填序号,以下同);能支持燃烧的是 ;在空气中能燃烧的是 ;属于复合肥料的是 。
2.(2022株洲)化石燃料是由古代生物的遗骸经过一系列复杂变化而形成的,是不可再生能源。
(1)化石燃料包括煤、石油、 等,是重要的能源。
(2)目前,多数汽车使用的燃料是 ,它们燃烧时会产生对空气造成污染的物质,为了减少汽车尾气对空气的污染,所以我国大力发展新能源汽车。
(3) 埋藏于海底的沉积物和陆地冻土层的岩石中,其中主要含有甲烷水合物,将成为未来新能源。
3.(2022湖南衡阳)北京冬奥会是奥运历史上第一届全部使用绿色清洁电能的奥运会,所有场馆实现100%使用可再生能源及“绿电”。试回答:
(1)写出一种清洁能源_______。
(2)北京2008年夏季奥运会的“祥云”火炬采用丙烷(化学式C3H8)作为燃料,北京2022年冬奥会的“飞扬”火炬采用氢气作为燃料。火炬燃料由氢气替代了丙烷,其优点是_______。写出氢气燃烧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
4.(2022南充)仪陇县龙岗气田天然气储量极为丰富,其天然气中因含有少量硫化氢(H2S)需脱硫处理,以防止污染空气。硫化氢具有可燃性,硫化氢完全燃烧的化学方程式是。
(1)X的化学式为____________。
(2)硫化氢中硫元素的化合价为____________。
(3)上述反应中出现的氧化物能形成酸雨的是____________。
5.(2022锦州)碳元素对人类有十分重要的意义,是形成地球上生命现象的基本元素。以碳元素为主要成分的化石燃料仍然是当今人类社会最常用的燃料。
(1)金刚石和石墨都是由碳元素组成的单质,金刚石很硬而石墨却很软,造成它们物理性质差异很大的原因是____________。
(2)煤燃烧时排放的二氧化硫是形成酸雨的主要气体之一。请写出一条防治酸雨的措施:____________。
(3)古代书画家用墨汁(由炭黑制成)绘制的水墨画经久不变色,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酒精是实验室常用的一种燃料,酒精燃烧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2022镇江)取一根小木条,一端蘸有硫粉,进行如图所示实验。
(1)点燃,生成的气体有SO2、H2O和 ___(填化学式)。
(2)振荡烧杯A,可观察到 ___的现象。
7.(2022南通)中国与俄罗斯在能源领域加强双赢合作,2010年10月中俄原油管道已经全线贯通,按照双方签署的石油管道运输协议,中俄输油管线每年向我国输送1500万吨原油,合同期为20年。则回答:
(1)化石燃料是当今人类获得能量的主要来源,其中有石油、____和天然气,则化石燃料都属于____(“可再生”或“不可再生”)资源。
(2)石油又叫原油,没有固定的沸点,炼油厂根据石油中各成分沸点的不同将其分离开来,可得到汽油、煤油、柴油、石蜡、沥青等。则说明石油属于( )
A 化合物 B 混合物 C 纯净物 D 单质
(3)为了珍惜石油等化石燃料,我们从生产、生活中如何作以考虑_____。
8.(2022益阳)2022年第24届冬奥会在北京盛大举行。
(1)冬奥会吉祥物“冰墩墩”,外形可爱,深受大家喜欢。“冰墩墩”外壳是健康、适用的硅胶材质。硅是元素周期表中第14号元素,属于 (填“金属”或“非金属”)元素;“冰墩墩”内部的毛绒部分主要成分为聚酯纤维,聚酯纤维属于 (填“天然”或“合成”)高分子材料;
(2)冬奥会的冰面为CO2跨临界直冷制冰。这种制冰技术可使碳排放量接近于零,而且对温度的控制也更为精准,可满足各项冰面比赛的需要。下列关于CO2的说法正确的是 (填字母代号);
A.CO2是一种有毒气体
B.CO2排放过多,可加剧温室效应
C.固态CO2可作制冷剂
D.大棚蔬菜种植中,CO2可作气体肥料
(3)冬奥会中“飞扬”火炬采用氢气做燃料,氢气燃烧只有水生成,实现了零污染。写出氢气燃烧的化学方程式 。
9.(2022天津)能源利用和环境保护是人类共同关注的问题。
(1)化石燃料主要包括煤、______和天然气。
(2)化石燃料燃烧产生二氧化碳等气体,会影响环境,二氧化碳可用足量氢氧化钠溶液吸收,写出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
(3)绿色植物经光合作用生成淀粉,淀粉在人体内变成葡萄糖(C6H12O6),葡萄糖在酶的催化作用下发生缓慢氧化生成二氧化碳和水,同时放出能量,写出葡萄糖与氧气发生缓慢氧化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
(4)乙醇是常用的燃料,现有 9.2 g 乙醇与一定量氧气混合于密闭容器内,一定条件下反应物全部转化为一氧化碳、二氧化碳和水。恢复到室温,测得所得气体中氧元素质量分数为 60%,则反应过程中生成水的质量为______g,参加反应的氧气质量为______g。
10.(2022昆明)化学与我们的生产、生活、能源、环境关系密切。
(1)选择下列物质的标号填空。
A.金刚石 B.氦气 C.浓硫酸 D.铜
①可用作干燥剂的是______。
②可用干制电线的是______。
③可用于载玻璃的是______。
④可用于制造低温环境的是______。
(2)①化石燃料包括煤、______、天然气,它们属于______(填“混合物”现“纯净物”)
②煤燃烧时排放的SO2等污染物会形成酸雨。为减缓酸雨的形成,下列措施合理的是______(填标号)。
A.禁止使用煤 B.用天然气替代煤 C.大力推广使用脱硫煤
③北京冬奥会使用清洁能源作为火炬燃料,该消洁能源是______。(填标号)
A.潮汐能 B.地热能 C.核能 D.氢气
11.(2022鞍山)下图都是初中化学常见的实验,请根据图示回答问题:
(1)图1实验中高锰酸钾能溶解在水中,却几乎不能溶解在汽油中。由此可知,物质的溶解性与____________有关。
(2)图2实验中铜片上白磷燃烧,红磷不燃烧。由此可以得出燃烧的条件之一是___________。
(3)图3为测定空气中氧气含量的实验。实验结束后发现测定结果偏小,可能的原因是___________(写出一种原因即可)。
(4)图4为稀释浓硫酸的实验。其中a中盛放的物质是_________。
12.(2022来宾)北京冬奥会于2022年2月4日隆重开幕。
(1)“冰墩墩”是北京冬奥会的吉祥物,深受大众喜爱。某“冰墩墩”毛绒玩具内填充聚酯纤维,聚酯纤维属于 (填“金属材料”或“合成材料”)。
(2)北京冬奥会火种灯的燃料是丙烷(C3H8),丙烷属于 (填“有机物”或“无机物”)。
(3)北京冬奥会首次使用氢气作为火炬燃料。从环保角度看,氢能源的主要优点有:氢气本身无毒、 。
(4)国家速滑馆“冰丝带”的冰采用当前最先进的CO2跨临界直冷制冰技术制备。制冰过程中,多台CO2压缩机同时运作,将气态CO2压缩为液态。液态CO2蒸发吸热实现制冷,使水变成冰。请从微观角度解释,CO2由气态变为液态这一变化属于物理变化的原因是 。
(5)北京冬奥会的理念是“绿色、低碳、可持续发展”。下列做法体现了该理念的是 (填字母序号)。
A.所有场馆全部使用清洁能源
B.利用回收的塑料瓶制得丝线,纺织成冬奥会场馆工作服装
C.采用CO2跨临界直冷制冰技术,将制冰过程吸收的热量回收后用于奥运场馆供热、供电,使碳排放趋近于零
D.通过技术实现“水立方”与“冰立方”自由切换,同一场馆具备开展水上、冰上运动及各类大型活动的能力
13.(2022重庆A卷)化学实验能提升学生的科学素养,“双减”背景下,同学们更加喜爱实验探究。
(1)实验一:去除粗盐中的泥沙。过滤器的制作过程如图1所示,正确操作的顺序为______(填序号)。蒸发过程中,提供热源的玻璃仪器名称为______。
(2)实验二:探究可燃物燃烧的条件(白磷化学式为P4,着火点为40℃)。
向图2装置中通入O2后,______(填“甲”或“乙”)烧怀中的白磷燃烧,反应化学方程式为______。比较乙烧杯中通入O2前、后的现象,得出燃烧需要的条件是______(填序号)。
A.可燃物 B.温度达到着火点 C.需要氧气参与
14.(2022日照)实验室欲用H2O2溶液制备氧气,并进行铁丝在氧气里燃烧的实验。回答下列问题:
(1)若用溶质质量分数为30%的H2O2溶液和MnO2制备氧气,反应速率太快。为获得平稳的气流,下列发生装置(如图1)最合适的是 (填标号);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
(2)已知:用H2O2制取氧气时,也可用铂丝代替MnO2作催化剂。如图1中甲装置可通过铂丝的上下移动控制反应的发生与停止,若制备过程中体系内压强过大,则安全管中的现象是 ,此时应将铂丝抽离过氧化氢溶液,使反应停止。
(3)用图2中乙装置进行铁丝在氧气里燃烧的实验,可观察到的现象是 ;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
15.(2022江西)“世界棉花看中国,中国棉花看新疆”,棉花在化学实验中也常被使用。
(1)实验①中棉花、细沙和小卵石在净水中的作用是__________。
(2)实验②中棉花上蘸有的酒精能燃烧,而棉花上蘸有的水不能燃烧,说明燃烧的条件之一是_______。如果加热蘸有水的棉花时间较长,可观察到的现象是______。
(3)实验③的目的是探究铁钉生锈的条件。试管c内棉花中放氯化钙的目的是________。实验几天后观察到试管_________(填序号)中的铁钉生锈,从而得出铁生锈的条件是与空气和水同时接触。
16.(2022宁夏)学习制取几种常见的气体并探究其性质是初中阶段化学学习的重要门。
(1)上图是实验室制取气体的一些装置图。写一个用A装置制取某气体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如果将B装置与_________(写序号)装置连接,可以制取二氧化碳。
(2)依照下图所示实验,可得出以下结论:
①根据蜡烛熄灭的现象,说明二氧化碳不支持燃烧;
②根据_________的现象,说明二氧化碳不具有可燃性;
③根据_________的现象,说明二氧化碳的密度比空气的密度大。
17.(2022吉林)在学校开展的“知水善用”项目学习成果发布会上,容融同学分享了自己的研究报告:
A浓硫酸稀释时:水作______。
B电解水实验中:水作反应物,该反应的基本反应类型为:______反应
C探究燃烧条件:水提供热量,隔绝氧气。
D铁丝在氧气中燃烧:水能防止高温熔化物溅落炸裂集气瓶底。
硫在氧气中燃烧:水能吸收SO2,防止污染空气。
上述研究成果中,能得出水是由氢、氧两种元素组成的是______(填字母)。
18.(2022六盘水)在宏观、微观和符号之间建立联系是学习化学的重要思维方式。
(1)元素周期表是学习化学的重要工具,根据如图信息回答问题。
①碲属于 _______(填“金属”或“非金属”)元素,其相对原子质量为 _______。
②碲元素化学性质与图中 _______元素化学性质相似。碲元素与13号元素形成的化 合物化学式为 _______。
(2)氢气与乙烯在催化剂金属镍表面反应生成乙烷,微观过程如图所示。
①金属镍在化学反应前后 _______不变。
②反应化学方程式为 _______,从该化学方程式中你能获得的信息有 _______。
19.(2022湖南常德)近年来,我国一系列科技成果斩获重大创新和突破,在世界科技舞台留下了浓墨重彩的中国印记。
(1)我国所改造升级的太阳能垃圾桶如图所示,其利用了太阳光作为动力能源,经过自动压缩处理后,可将垃圾的体积缩小到原来的1/8,通过光学元件将太阳能转化为_______能,供给给驱动系统。太阳能电池板的常用材料是硅(Si),生产硅涉及的反应:SiO2+2CSi+2CO↑,该反应属于_______反应(填基本反应类型);
(2)清华大学研究人员成功研制出一种纳米纤维催化剂,可将二氧化碳转化成液体燃料甲醇,此反应被众多生物研究所广泛应用于合成淀粉等技术中,其微观示意图如图所示(图中的微粒恰好完全反应)。
通过分析可知,甲的物质类别属于_______(填“单质”或“化合物”或“混合物”),丁的化学式为_______。
20.(2022济南)请按照要求回答下列问题。
(1)按要求从镁单质、氯化钾、二氧化硫、氢氧化钠中选取合适的物质,将其化学式填写在下列横线上。
①一种可燃烧的金属________。
②导致酸雨的氧化物________。
③一种易溶于水的碱________。
④一种易溶于水的盐________。
(2)坚持绿色发展,保护生态环境,是落实“人与自然和谐共生”发展观念的重要措施。试回答下列问题:
①下列各项叙述中,不符合保护环境、绿色发展要求的是_______(填选项序号之一)。
A.推广无公害有机蔬菜种植
B.推广使用可降解塑料
C.工业污水未经处理就排入海洋
D.实行垃圾分类回收处理
②二氧化碳是实现“碳达峰”和“碳中和”目标的指标性物质。在二氧化碳中,碳元素与氧元素的质量之比为_____(填最简整数比)。
③水的天然循环给陆地带来淡水。在水天然循环的蒸发、蒸腾环节中,水分子的能量______(选填“增大”“减小”“不变”之一)。淡水对生命活动具有重要意义,天然淡水的人工净化流程中,有加入液氯(C12)或用紫外灯管照射的环节,该环节的作用是下列各项中的_______(填选项序号之一)。
A.杀菌消毒 B.软化硬水 C.去除可溶性矿物质 D.去除固体杂质
④应用新能源,有利于节能环保。城镇路灯照明系统已大量使用太阳能,白天将太阳能转化为电能,并将能量储存在蓄电池内,夜间供照明灯发光。请将合适的能量形式填写在下列框图中的C处_______,使框图完整反映过程中能量转化的情况。
在能量的转化过程中,能量的总量________(填选项序号之一)。
A.增大 B.减小 C.保持不变 D.不能确定
21.(2022烟台)烟台籍航天员王亚平在“天宫课堂”中介绍了空间站中的生活,在轨演示了水球变气球等炫酷的实验。
Ⅰ.“天宫”中水和氧气的最大化利用是生活保障的重要措施。如图是空间站资源再利用模拟图。
(1)在“水净化系统”中,活性炭可以除去色素和异味,是利用活性炭具有 性;高分子膜可以除去水中大分子杂质,与实验室常用的 操作原理相同。
(2)“水电解系统”中产生氧气的电极应接在电源的 极(填“正”或“负”)。
(3)“氢氧燃料电池”中有催化剂,氢气与氧气在催化剂作用下能直接化合释放出电能,实现由 能到电能的转化,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 。
(4)“萨巴蒂尔反应器”可以除去CO2,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 。
Ⅱ.在“天宫课堂”中王亚平将少量蓝色颜料注入水球,很快整个水球变成蓝色。然后将泡腾片放入水球中,产生了大量气泡向四周扩散,气泡充满整个水球。
(5)蓝色颜料能让整个水球全部变蓝,是因为颜料分子具有 的特征。
(6)气泡是泡腾片中含有的柠檬酸(具有酸性)和碳酸氢钠溶于水后发生反应生成的气体形成的,根据酸的性质判断生成的气体是 。
(7)如果在空间站失重状态下收集制得的O2,可选用下列装置中的 (填序号)。
22.(2022成都)劳动实践课上同学们用草木灰给农作物施肥。课后同学查阅资料,得知草木灰是一种重要的农家肥,碳酸钾含量高。
【提出问题】
如何测定草木灰中碳酸钾的含量?
【查阅资料】
1 常见草木灰钾含量(以碳酸钾表示)如下表:
草木灰种类
小灌木灰
稻草灰
小麦杆灰
棉壳灰
棉秆灰
向日葵杆灰
K2CO3(%)
8.66
2.63
20.26
32.28
16.44
51.97
2 提取碳酸钾主要过程是:秸秆→草木灰→滤液→固体
(1)表格中钾含量最高的草木灰是____________,同学们选用这种秸秆灰提取碳酸钾。
【设计与实验】
实验一:提取碳酸钾
第一步:燃烧秸秆,收集草木灰,称取20.00g
第二步:用60℃水浸洗草木灰(如图1)并过滤,浸洗滤渣2次,合并滤液。
第三步:蒸发滤液,烘干得到9.90g固体。
(2)图1实验中,用60℃的温水而不用冷水浸洗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根据图2,搅拌器转速控制在每分钟____________转,浸取时间为____________分钟,比较适宜。
实验二:测定碳酸钾含量
取实验一中所得固体3.30g进行图3实验。
(4)实验中需缓慢滴入稀硫酸,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装置B的作用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数据与解释】
(6)称量图3中反应前后烧杯和其中溶液的总质量,增重0.92g。计算草木灰中碳酸钾的质量分数为____________%,与表格中数据相比明显偏低,原因可能是____________(填序号)。
a.烧杯中溶液与空气接触 b.固体含有其它钾盐 c.固体含有氯化钠
【反思与评价】
(7)我国秸秆产量巨大,可作为生物质发电原料,还可利用其燃烧发电产生的草木灰提取碳酸钾,其优点有______________(写一条)。
23.(2022天津)甲醇(CH3OH)是一种燃料。计算:
(1)甲醇的相对分子质量为______;
(2)甲醇中碳、氢元素的质量比为______(填最简比);
(3)甲醇中氧元素的质量分数为______。
24.(2022台州)二氧化碳是一种与人类生产、生活有密切关系的气体,对地球生命具有重要意义。
(1)二氧化碳的发现
17世纪初,海尔蒙特发现木炭燃烧后不但有灰烬,还产生了一种不可见的气体,于是他将该气体命名为“森林之精”。蜡烛的火焰会在该气体中熄灭,说明了这种气体的化学性质有___________。
(2)二氧化碳的制取
实验室常用石灰石和稀盐酸反应制取二氧化碳。现要制取4.4克二氧化碳,至少需要含碳酸钙质量分数为80%的石灰石多少克?___________
(3)二氧化碳的减排和消耗
人类降低空气中的二氧化碳含量的研究有两个方向:一是减少二氧化碳的排放,二是增加二氧化碳的消耗。请写出一条你能做到的消耗二氧化碳的方式或途径:___________。
25.(2022广西北部湾)往盛有4.0g久置的铝片的烧杯中滴加稀盐酸,让其充分反应,放出氢气的质量与所滴加稀盐酸的质量关系如图所示。请回答下列问题并计算:
(1)充分反应后,产生氢气的质量是______。
(2)刚开始滴加稀盐酸时,没有氢气放出的原因是______。
(3)该铝片中铝的质量分数(写出计算过程)。
2022年中考化学真题分项演练:燃料参考答案
1.(2022西宁)现有四种物质都含有氧元素:①CO②O2③NaHCO3④(NH4)2HPO4,其中,可用于焙制糕点发酵粉的是 (填序号,以下同);能支持燃烧的是 ;在空气中能燃烧的是 ;属于复合肥料的是 。
【答案】③;②;①;④。
2.(2022株洲)化石燃料是由古代生物的遗骸经过一系列复杂变化而形成的,是不可再生能源。
(1)化石燃料包括煤、石油、 等,是重要的能源。
(2)目前,多数汽车使用的燃料是 ,它们燃烧时会产生对空气造成污染的物质,为了减少汽车尾气对空气的污染,所以我国大力发展新能源汽车。
(3) 埋藏于海底的沉积物和陆地冻土层的岩石中,其中主要含有甲烷水合物,将成为未来新能源。
【答案】(1)天然气;
(2)汽油;
(3)可燃冰。
3.(2022湖南衡阳)北京冬奥会是奥运历史上第一届全部使用绿色清洁电能的奥运会,所有场馆实现100%使用可再生能源及“绿电”。试回答:
(1)写出一种清洁能源_______。
(2)北京2008年夏季奥运会的“祥云”火炬采用丙烷(化学式C3H8)作为燃料,北京2022年冬奥会的“飞扬”火炬采用氢气作为燃料。火炬燃料由氢气替代了丙烷,其优点是_______。写出氢气燃烧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
【答案】(1)太阳能 (2) ①. 不会产生温室气体 ②.
4.(2022南充)仪陇县龙岗气田天然气储量极为丰富,其天然气中因含有少量硫化氢(H2S)需脱硫处理,以防止污染空气。硫化氢具有可燃性,硫化氢完全燃烧的化学方程式是。
(1)X的化学式为____________。
(2)硫化氢中硫元素的化合价为____________。
(3)上述反应中出现的氧化物能形成酸雨的是____________。
【答案】(1)H2O (2)-2或-2价
(3)SO2或二氧化硫
5.(2022锦州)碳元素对人类有十分重要的意义,是形成地球上生命现象的基本元素。以碳元素为主要成分的化石燃料仍然是当今人类社会最常用的燃料。
(1)金刚石和石墨都是由碳元素组成的单质,金刚石很硬而石墨却很软,造成它们物理性质差异很大的原因是____________。
(2)煤燃烧时排放的二氧化硫是形成酸雨的主要气体之一。请写出一条防治酸雨的措施:____________。
(3)古代书画家用墨汁(由炭黑制成)绘制的水墨画经久不变色,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酒精是实验室常用的一种燃料,酒精燃烧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1)碳原子排列方式不同
(2)采用烟气脱硫装置
(3)常温下,碳的化学性质稳定
(4)
6.(2022镇江)取一根小木条,一端蘸有硫粉,进行如图所示实验。
(1)点燃,生成的气体有SO2、H2O和 ___(填化学式)。
(2)振荡烧杯A,可观察到 ___的现象。
【答案】(1)CO2 (2)溶液褪色
7.(2022南通)中国与俄罗斯在能源领域加强双赢合作,2010年10月中俄原油管道已经全线贯通,按照双方签署的石油管道运输协议,中俄输油管线每年向我国输送1500万吨原油,合同期为20年。则回答:
(1)化石燃料是当今人类获得能量的主要来源,其中有石油、____和天然气,则化石燃料都属于____(“可再生”或“不可再生”)资源。
(2)石油又叫原油,没有固定的沸点,炼油厂根据石油中各成分沸点的不同将其分离开来,可得到汽油、煤油、柴油、石蜡、沥青等。则说明石油属于( )
A 化合物 B 混合物 C 纯净物 D 单质
(3)为了珍惜石油等化石燃料,我们从生产、生活中如何作以考虑_____。
【答案】 ①. 煤 ②. 不可再生 ③. B ④. 节约使用化石能源,寻求石油的代用品,开发和使用新能源和燃料,推广使用乙醇汽油等
8.(2022益阳)2022年第24届冬奥会在北京盛大举行。
(1)冬奥会吉祥物“冰墩墩”,外形可爱,深受大家喜欢。“冰墩墩”外壳是健康、适用的硅胶材质。硅是元素周期表中第14号元素,属于 (填“金属”或“非金属”)元素;“冰墩墩”内部的毛绒部分主要成分为聚酯纤维,聚酯纤维属于 (填“天然”或“合成”)高分子材料;
(2)冬奥会的冰面为CO2跨临界直冷制冰。这种制冰技术可使碳排放量接近于零,而且对温度的控制也更为精准,可满足各项冰面比赛的需要。下列关于CO2的说法正确的是 (填字母代号);
A.CO2是一种有毒气体
B.CO2排放过多,可加剧温室效应
C.固态CO2可作制冷剂
D.大棚蔬菜种植中,CO2可作气体肥料
(3)冬奥会中“飞扬”火炬采用氢气做燃料,氢气燃烧只有水生成,实现了零污染。写出氢气燃烧的化学方程式 。
【答案】(1)非金属;合成。
(2)BCD。
(3)2H2+O22H2O。
9.(2022天津)能源利用和环境保护是人类共同关注的问题。
(1)化石燃料主要包括煤、______和天然气。
(2)化石燃料燃烧产生二氧化碳等气体,会影响环境,二氧化碳可用足量氢氧化钠溶液吸收,写出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
(3)绿色植物经光合作用生成淀粉,淀粉在人体内变成葡萄糖(C6H12O6),葡萄糖在酶的催化作用下发生缓慢氧化生成二氧化碳和水,同时放出能量,写出葡萄糖与氧气发生缓慢氧化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
(4)乙醇是常用的燃料,现有 9.2 g 乙醇与一定量氧气混合于密闭容器内,一定条件下反应物全部转化为一氧化碳、二氧化碳和水。恢复到室温,测得所得气体中氧元素质量分数为 60%,则反应过程中生成水的质量为______g,参加反应的氧气质量为______g。
【答案】(1)石油 (2)
(3)
(4) ①. 10.8 ②. 13.6
10.(2022昆明)化学与我们的生产、生活、能源、环境关系密切。
(1)选择下列物质的标号填空。
A.金刚石 B.氦气 C.浓硫酸 D.铜
①可用作干燥剂的是______。
②可用干制电线的是______。
③可用于载玻璃的是______。
④可用于制造低温环境的是______。
(2)①化石燃料包括煤、______、天然气,它们属于______(填“混合物”现“纯净物”)
②煤燃烧时排放的SO2等污染物会形成酸雨。为减缓酸雨的形成,下列措施合理的是______(填标号)。
A.禁止使用煤 B.用天然气替代煤 C.大力推广使用脱硫煤
③北京冬奥会使用清洁能源作为火炬燃料,该消洁能源是______。(填标号)
A.潮汐能 B.地热能 C.核能 D.氢气
【答案】(1) ① C ②. D ③. A ④. B
(2) ①. 石油 ②. 混合物 ③. BC ④. D
11.(2022鞍山)下图都是初中化学常见的实验,请根据图示回答问题:
(1)图1实验中高锰酸钾能溶解在水中,却几乎不能溶解在汽油中。由此可知,物质的溶解性与____________有关。
(2)图2实验中铜片上白磷燃烧,红磷不燃烧。由此可以得出燃烧的条件之一是___________。
(3)图3为测定空气中氧气含量的实验。实验结束后发现测定结果偏小,可能的原因是___________(写出一种原因即可)。
(4)图4为稀释浓硫酸的实验。其中a中盛放的物质是_________。
【答案】(1)溶剂的性质
(2)温度达到可燃物着火点
(3)红磷量不足,装置漏气或未冷却到室温读数等
(4)浓硫酸
12.(2022来宾)北京冬奥会于2022年2月4日隆重开幕。
(1)“冰墩墩”是北京冬奥会的吉祥物,深受大众喜爱。某“冰墩墩”毛绒玩具内填充聚酯纤维,聚酯纤维属于 (填“金属材料”或“合成材料”)。
(2)北京冬奥会火种灯的燃料是丙烷(C3H8),丙烷属于 (填“有机物”或“无机物”)。
(3)北京冬奥会首次使用氢气作为火炬燃料。从环保角度看,氢能源的主要优点有:氢气本身无毒、 。
(4)国家速滑馆“冰丝带”的冰采用当前最先进的CO2跨临界直冷制冰技术制备。制冰过程中,多台CO2压缩机同时运作,将气态CO2压缩为液态。液态CO2蒸发吸热实现制冷,使水变成冰。请从微观角度解释,CO2由气态变为液态这一变化属于物理变化的原因是 。
(5)北京冬奥会的理念是“绿色、低碳、可持续发展”。下列做法体现了该理念的是 (填字母序号)。
A.所有场馆全部使用清洁能源
B.利用回收的塑料瓶制得丝线,纺织成冬奥会场馆工作服装
C.采用CO2跨临界直冷制冰技术,将制冰过程吸收的热量回收后用于奥运场馆供热、供电,使碳排放趋近于零
D.通过技术实现“水立方”与“冰立方”自由切换,同一场馆具备开展水上、冰上运动及各类大型活动的能力
【答案】(1)合成材料;
(2)有机物;
(3)燃烧产物是水,无污染;
(4)分子间隔变小,分子本身不变;
(5)ABCD。
13.(2022重庆A卷)化学实验能提升学生的科学素养,“双减”背景下,同学们更加喜爱实验探究。
(1)实验一:去除粗盐中的泥沙。过滤器的制作过程如图1所示,正确操作的顺序为______(填序号)。蒸发过程中,提供热源的玻璃仪器名称为______。
(2)实验二:探究可燃物燃烧的条件(白磷化学式为P4,着火点为40℃)。
向图2装置中通入O2后,______(填“甲”或“乙”)烧怀中的白磷燃烧,反应化学方程式为______。比较乙烧杯中通入O2前、后的现象,得出燃烧需要的条件是______(填序号)。
A.可燃物 B.温度达到着火点 C.需要氧气参与
【答案】(1) ①. ③②① ②. 酒精灯
(2) ①. 乙 ②.
③. C
14.(2022日照)实验室欲用H2O2溶液制备氧气,并进行铁丝在氧气里燃烧的实验。回答下列问题:
(1)若用溶质质量分数为30%的H2O2溶液和MnO2制备氧气,反应速率太快。为获得平稳的气流,下列发生装置(如图1)最合适的是 (填标号);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
(2)已知:用H2O2制取氧气时,也可用铂丝代替MnO2作催化剂。如图1中甲装置可通过铂丝的上下移动控制反应的发生与停止,若制备过程中体系内压强过大,则安全管中的现象是 ,此时应将铂丝抽离过氧化氢溶液,使反应停止。
(3)用图2中乙装置进行铁丝在氧气里燃烧的实验,可观察到的现象是 ;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
【答案】B;2H2O22H2O+O2↑;安全管内液面上升;剧烈燃烧,火星四射,生成黑色固体,产生大量热;3Fe+2O2Fe3O4。
15.(2022江西)“世界棉花看中国,中国棉花看新疆”,棉花在化学实验中也常被使用。
(1)实验①中棉花、细沙和小卵石在净水中的作用是__________。
(2)实验②中棉花上蘸有的酒精能燃烧,而棉花上蘸有的水不能燃烧,说明燃烧的条件之一是_______。如果加热蘸有水的棉花时间较长,可观察到的现象是______。
(3)实验③的目的是探究铁钉生锈的条件。试管c内棉花中放氯化钙的目的是________。实验几天后观察到试管_________(填序号)中的铁钉生锈,从而得出铁生锈的条件是与空气和水同时接触。
【答案】(1)过滤(或除去水中的难溶性杂质等)
(2) ①. 需要可燃物 ②. 棉花燃烧(或棉花变黑等)
(3) ①. 作干燥剂(或吸水等) ②. a
16.(2022宁夏)学习制取几种常见的气体并探究其性质是初中阶段化学学习的重要门。
(1)上图是实验室制取气体的一些装置图。写一个用A装置制取某气体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如果将B装置与_________(写序号)装置连接,可以制取二氧化碳。
(2)依照下图所示实验,可得出以下结论:
①根据蜡烛熄灭的现象,说明二氧化碳不支持燃烧;
②根据_________的现象,说明二氧化碳不具有可燃性;
③根据_________的现象,说明二氧化碳的密度比空气的密度大。
【答案】(1) ①. ②. C
(2) ①. 蜡烛熄灭 ②. 底层蜡烛先熄灭,上层蜡烛后熄灭
17.(2022吉林)在学校开展的“知水善用”项目学习成果发布会上,容融同学分享了自己的研究报告:
A浓硫酸稀释时:水作______。
B电解水实验中:水作反应物,该反应的基本反应类型为:______反应
C探究燃烧条件:水提供热量,隔绝氧气。
D铁丝在氧气中燃烧:水能防止高温熔化物溅落炸裂集气瓶底。
硫在氧气中燃烧:水能吸收SO2,防止污染空气。
上述研究成果中,能得出水是由氢、氧两种元素组成的是______(填字母)。
【答案】 ①. 溶剂 ②. 分解 ③. B
18.(2022六盘水)在宏观、微观和符号之间建立联系是学习化学的重要思维方式。
(1)元素周期表是学习化学的重要工具,根据如图信息回答问题。
①碲属于 _______(填“金属”或“非金属”)元素,其相对原子质量为 _______。
②碲元素化学性质与图中 _______元素化学性质相似。碲元素与13号元素形成的化 合物化学式为 _______。
(2)氢气与乙烯在催化剂金属镍表面反应生成乙烷,微观过程如图所示。
①金属镍在化学反应前后 _______不变。
②反应化学方程式为 _______,从该化学方程式中你能获得的信息有 _______。
【答案】(1) ①. 非金属 ②. 127.6 ③. 氧、硫 ④. Al2Te3
(2) ①. 质量和化学性质 ②.
③. 1个氢分子和1个乙烯分子在镍的催化作用下反应生成1个乙烷分子(合理即可)
19.(2022湖南常德)近年来,我国一系列科技成果斩获重大创新和突破,在世界科技舞台留下了浓墨重彩的中国印记。
(1)我国所改造升级的太阳能垃圾桶如图所示,其利用了太阳光作为动力能源,经过自动压缩处理后,可将垃圾的体积缩小到原来的1/8,通过光学元件将太阳能转化为_______能,供给给驱动系统。太阳能电池板的常用材料是硅(Si),生产硅涉及的反应:SiO2+2CSi+2CO↑,该反应属于_______反应(填基本反应类型);
(2)清华大学研究人员成功研制出一种纳米纤维催化剂,可将二氧化碳转化成液体燃料甲醇,此反应被众多生物研究所广泛应用于合成淀粉等技术中,其微观示意图如图所示(图中的微粒恰好完全反应)。
通过分析可知,甲的物质类别属于_______(填“单质”或“化合物”或“混合物”),丁的化学式为_______。
【答案】(1) ①. 动或机械 ②. 置换
(2) ①. 单质 ②. H2O
20.(2022济南)请按照要求回答下列问题。
(1)按要求从镁单质、氯化钾、二氧化硫、氢氧化钠中选取合适的物质,将其化学式填写在下列横线上。
①一种可燃烧的金属________。
②导致酸雨的氧化物________。
③一种易溶于水的碱________。
④一种易溶于水的盐________。
(2)坚持绿色发展,保护生态环境,是落实“人与自然和谐共生”发展观念的重要措施。试回答下列问题:
①下列各项叙述中,不符合保护环境、绿色发展要求的是_______(填选项序号之一)。
A.推广无公害有机蔬菜种植
B.推广使用可降解塑料
C.工业污水未经处理就排入海洋
D.实行垃圾分类回收处理
②二氧化碳是实现“碳达峰”和“碳中和”目标的指标性物质。在二氧化碳中,碳元素与氧元素的质量之比为_____(填最简整数比)。
③水的天然循环给陆地带来淡水。在水天然循环的蒸发、蒸腾环节中,水分子的能量______(选填“增大”“减小”“不变”之一)。淡水对生命活动具有重要意义,天然淡水的人工净化流程中,有加入液氯(C12)或用紫外灯管照射的环节,该环节的作用是下列各项中的_______(填选项序号之一)。
A.杀菌消毒 B.软化硬水 C.去除可溶性矿物质 D.去除固体杂质
④应用新能源,有利于节能环保。城镇路灯照明系统已大量使用太阳能,白天将太阳能转化为电能,并将能量储存在蓄电池内,夜间供照明灯发光。请将合适的能量形式填写在下列框图中的C处_______,使框图完整反映过程中能量转化的情况。
在能量的转化过程中,能量的总量________(填选项序号之一)。
A.增大 B.减小 C.保持不变 D.不能确定
【答案】(1) ①. Mg ②. SO2 ③. NaOH ④. KCl
(2) ①. C ②. 3:8 ③. 增大 ④. A ⑤. 化学能 ⑥. C
21.(2022烟台)烟台籍航天员王亚平在“天宫课堂”中介绍了空间站中的生活,在轨演示了水球变气球等炫酷的实验。
Ⅰ.“天宫”中水和氧气的最大化利用是生活保障的重要措施。如图是空间站资源再利用模拟图。
(1)在“水净化系统”中,活性炭可以除去色素和异味,是利用活性炭具有 性;高分子膜可以除去水中大分子杂质,与实验室常用的 操作原理相同。
(2)“水电解系统”中产生氧气的电极应接在电源的 极(填“正”或“负”)。
(3)“氢氧燃料电池”中有催化剂,氢气与氧气在催化剂作用下能直接化合释放出电能,实现由 能到电能的转化,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 。
(4)“萨巴蒂尔反应器”可以除去CO2,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 。
Ⅱ.在“天宫课堂”中王亚平将少量蓝色颜料注入水球,很快整个水球变成蓝色。然后将泡腾片放入水球中,产生了大量气泡向四周扩散,气泡充满整个水球。
(5)蓝色颜料能让整个水球全部变蓝,是因为颜料分子具有 的特征。
(6)气泡是泡腾片中含有的柠檬酸(具有酸性)和碳酸氢钠溶于水后发生反应生成的气体形成的,根据酸的性质判断生成的气体是 。
(7)如果在空间站失重状态下收集制得的O2,可选用下列装置中的 (填序号)。
【答案】(1)吸附;过滤;
(2)正;
(3)化学;2H2+O22H2O;
(4)CO2+4H2=CH4+2H2O;
(5)不断运动的;
(6)CO2;
(7)D。
22.(2022成都)劳动实践课上同学们用草木灰给农作物施肥。课后同学查阅资料,得知草木灰是一种重要的农家肥,碳酸钾含量高。
【提出问题】
如何测定草木灰中碳酸钾的含量?
【查阅资料】
1 常见草木灰钾含量(以碳酸钾表示)如下表:
草木灰种类
小灌木灰
稻草灰
小麦杆灰
棉壳灰
棉秆灰
向日葵杆灰
K2CO3(%)
8.66
2.63
20.26
32.28
16.44
51.97
2 提取碳酸钾主要过程是:秸秆→草木灰→滤液→固体
(1)表格中钾含量最高的草木灰是____________,同学们选用这种秸秆灰提取碳酸钾。
【设计与实验】
实验一:提取碳酸钾
第一步:燃烧秸秆,收集草木灰,称取20.00g
第二步:用60℃水浸洗草木灰(如图1)并过滤,浸洗滤渣2次,合并滤液。
第三步:蒸发滤液,烘干得到9.90g固体。
(2)图1实验中,用60℃的温水而不用冷水浸洗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根据图2,搅拌器转速控制在每分钟____________转,浸取时间为____________分钟,比较适宜。
实验二:测定碳酸钾含量
取实验一中所得固体3.30g进行图3实验。
(4)实验中需缓慢滴入稀硫酸,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装置B的作用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数据与解释】
(6)称量图3中反应前后烧杯和其中溶液的总质量,增重0.92g。计算草木灰中碳酸钾的质量分数为____________%,与表格中数据相比明显偏低,原因可能是____________(填序号)。
a.烧杯中溶液与空气接触 b.固体含有其它钾盐 c.固体含有氯化钠
【反思与评价】
(7)我国秸秆产量巨大,可作为生物质发电原料,还可利用其燃烧发电产生的草木灰提取碳酸钾,其优点有______________(写一条)。
【答案】 ①. 向日葵杆灰 ②. 相同时间内,水温高碳酸钾溶解得更快更多,提高溶解效率 ③. 500 ④. 20 ⑤. 有利于二氧化碳被氢氧化钠溶液充分吸收 ⑥. 吸收气体中的水蒸气 ⑦. 43.28 ⑧. bc ⑨. 资源综合利用
23.(2022天津)甲醇(CH3OH)是一种燃料。计算:
(1)甲醇的相对分子质量为______;
(2)甲醇中碳、氢元素的质量比为______(填最简比);
(3)甲醇中氧元素的质量分数为______。
【答案】(1)32 (2)3︰1
(3)50%
24.(2022台州)二氧化碳是一种与人类生产、生活有密切关系的气体,对地球生命具有重要意义。
(1)二氧化碳的发现
17世纪初,海尔蒙特发现木炭燃烧后不但有灰烬,还产生了一种不可见的气体,于是他将该气体命名为“森林之精”。蜡烛的火焰会在该气体中熄灭,说明了这种气体的化学性质有___________。
(2)二氧化碳的制取
实验室常用石灰石和稀盐酸反应制取二氧化碳。现要制取4.4克二氧化碳,至少需要含碳酸钙质量分数为80%的石灰石多少克?___________
(3)二氧化碳的减排和消耗
人类降低空气中的二氧化碳含量的研究有两个方向:一是减少二氧化碳的排放,二是增加二氧化碳的消耗。请写出一条你能做到的消耗二氧化碳的方式或途径:___________。
【答案】 ①. 不能燃烧也不支持燃烧 ②. 解:设需要碳酸钙的质量为x
x=10g
石灰石的质量为
答:至少需要含碳酸钙质量分数为80%的石灰石12.5g ③. 植树造林(合理即可)
25.(2022广西北部湾)往盛有4.0g久置的铝片的烧杯中滴加稀盐酸,让其充分反应,放出氢气的质量与所滴加稀盐酸的质量关系如图所示。请回答下列问题并计算:
(1)充分反应后,产生氢气的质量是______。
(2)刚开始滴加稀盐酸时,没有氢气放出的原因是______。
(3)该铝片中铝的质量分数(写出计算过程)。
【答案】(1)0.4g
(2)铝片表面的氧化铝先与稀盐酸反应,没有氢气产生。
(3)设铝片中铝的质量为x
x=3.6g
该铝片中铝的质量分数为
答:该铝片中铝的质量分数为90%
相关试卷
这是一份最新中考化学真题分项汇编 专题09 燃料 燃烧(第01期)(全国通用),文件包含最新中考化学真题分项汇编专题09燃料燃烧全国通用原卷版docx、最新中考化学真题分项汇编专题09燃料燃烧全国通用解析版docx等2份试卷配套教学资源,其中试卷共33页, 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2020年中考化学真题分项汇编专题 10 燃料及其利用(含解析),共12页。试卷主要包含了验证可燃物燃烧的条件, 白磷未与氧气接触 ,根据下图回答问题,燃烧是人类获得能量的重要方式,,观察到,水、燃烧与我们生活息息相关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2022年中考化学真题汇编燃料和燃烧附真题答案,共20页。
![英语朗读宝](http://img.51jiaoxi.com/images/27f0ad84943772f8cdf3a353ba2877c5.jp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