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22年中考化学试题强化题练:实验方案设计与分析
展开
这是一份2022年中考化学试题强化题练:实验方案设计与分析,共41页。试卷主要包含了下列实验操作能达到实验目的的是,,所选试剂与操作方法不正确的是,下列实验方法能达到预期目的的是,下列实验方案设计正确的是,下列实验方案正确的是_____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2022年中考化学试题强化题练:实验方案设计与分析附答案
一.选择题
1.(2022宿迁)下列实验操作能达到实验目的的是
选项
实验目的
实验操作
A
比较铜和银金属活动性顺序
将金属分别放入稀盐酸中,观察现象
B
除去 KCl 溶液中的 MgCl2
滴加适量 NaOH 溶液
C
鉴别羊毛衣物和纯棉布料
取样,灼烧闻气味判断
D
测定空气中氧气含量
用木炭代替红磷在空气中燃烧
A. A B. B C. C D. D
2.(2022菏泽)除去下列物质中的少量杂质(括号内为杂质),所选试剂与操作方法不正确的是
选项
物质
试剂与操作方法
A
食盐固体(泥沙)
加水溶解、过滤、蒸发结晶
B
铁钉除锈
将铁钉浸泡在足量的稀硫酸中
C
CaCl2溶液(HCl)
加入足量碳酸钙固体,过滤
D
N2(O2)
将混合气体通过足量灼热的铜粉
A. A B. B C. C D. D
3.(2022沈阳)下列实验方法能达到预期目的的是
选项
实验目的
实验方法
A
检验土豆中含有淀粉
滴加碘酒
B
除去粗盐中的泥沙
溶解、蒸发
C
鉴别小苏打和面粉
观察颜色
D
检验羊毛中含有蛋白质
闻气味
A. A B. B C. C D. D
4.(2022黑龙江齐齐哈尔)下列实验方案设计正确的是
选项
实验目的
实验方案及操作
A
鉴别硫酸铵和氯化铵
取样,分别加入熟石灰粉末混合研磨,闻气味
B
鉴别水和过氧化氢溶液
取样,分别加入适量的二氧化锰,观察现象
C
除去氯化钙中的碳酸钙
加入足量的水溶解、过滤、洗涤、干燥
D
除去氨气中的水蒸气
将气体通过足量的浓硫酸
A. A B. B C. C D. D
5.(2022泰州)下列实验操作能够达到实验目的的是
选项
实验目的
实验操作
A
鉴别羊毛线和棉线
取样,灼烧,闻气味
B
除去粗盐中的难溶性杂质
溶解,蒸发结晶
C
测定柠檬汁的pH
取样,滴在湿润的pH试纸上,对照
D
检验某化肥是否为铵态氮肥
取样,加入熟石灰,研磨,闻气味
A. A B. B C. C D. D
6.(2022贵阳)下列实验目的与实验操作不相符的是( )
选项
实验目的
实验操作
A
区别软水和硬水
加入适量肥皂水,振荡
B
防止集气瓶中硫燃烧产物污染空气
集气瓶中加一定量水
C
除去粗盐中混有的泥沙
加水、溶解、蒸发
D
鉴别化肥NH4Cl和KNO3
分别加入熟石灰,研磨,闻气味
A.A B.B C.C D.D
7.(2022鞍山)除去下列物质中混有的少量杂质,所选试剂和操作方法均正确的是
选项
物质
杂质
所选试剂和操作方法
A
KCl
MnO₂
加入足量的水溶解,过滤,洗涤,干燥
B
O2
H2O
通过氢氧化钠溶液
C
Cu
Fe
加入过量的稀硫酸,过滤,洗涤,干燥
D
NaCl溶液
BaCl2
加入适量的稀硫酸,过滤
A. A B. B C. C D. D
8.(2022江西)下列实验方案正确的是_____
选项
实验目的
实验方案
A
鉴别氯化铵和氯化钾
取样,加熟石灰研磨,闻气味
B
除去粗盐中的难溶性杂质
溶解、过滤、洗涤、干燥
C
鉴别氢气和甲烷
点燃,用冷而干燥的烧杯罩在火焰上方,观察现象
D
除去银粉中的锌粉
_____________
9.(2022湘西)为验证铁、铜、银的金属活动性顺序,某同学设计了以下四组实验。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通过实验①、②,能验证金属活动性:Fe>Cu
B.通过实验①、②、③,能验证金属活动性:Fe>Cu>Ag
C.实验④中X为Cu,Y为FeSO4,能验证金属活动性:Fe>Cu
D.实验④中X为Cu,Y为AgNO3,能验证金属活动性:Cu>Ag
10.(2022湖南衡阳)下列实验方案,不能达到相应实验目的的是
A. 证明烧碱有吸水性 B. 比较Zn和Fe的金属活动性强弱
C. 测定空气中氧气的含量 D. 验证蜡烛燃烧的产物中有水
11.(2022凉山州)实验是学习化学的基础。下列装置所示的实验操作正确且能达到实验目的的是
A. 用NaHCO3溶于水验证质量守恒定律 B. 蒸发食盐水
C. 探究水是铁生锈的必要条件之一 D. 测空气中O2的含量
12.(2022来宾)下列实验设计能达到目的的是( )
A.室温下,探究不同溶质在同种溶剂中的溶解性
B.探究温度对分子运动快慢的影响
C.探究燃烧条件之一:温度达到着火点
D.探究空气与呼出的气体中CO2含量的高低
二.非选择题
13.(2022济宁)某工业废液中主要含有CuCl2、NaCl,为防止废液直接排放对环境造成危害,课外探究小组经采样分析,尝试利用这种工业废液回收金属铜。实验设计流程见如图:
(1)步骤①选用的试剂是 ,采用的操作为 ;
(2)步骤②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
(3)步骤③发生的反应属于 (填基本反应类型)。
14.(2022内蒙古包头)某食品包装袋中脱氧剂的成分可能含有铁粉、碳粉、碳酸钠、氯化钠、氧化铁中的几种,兴趣小组为确定其成分,进行如下实验。
回答下列问题:
(1)固体A的化学式为______。
(2)操作I的名称是______。
(3)黄色溶液b中一定存在的阳离子是______(填离子符号)。
(4)综合分析该脱氧剂中一定含有的成分是______。
(5)为验证该脱氧剂中还未确定的物质是否存在,应采用的实验方案是______(写出实验操作、现象及结论)。
15.(2022宿迁)某化学兴趣小组的同学为了探究“复分解反应发生的条件”,做了以下两个实验。
①CuSO4溶液和BaCl2溶液反应 ②CuSO4溶液和NaOH溶液反应
(1)写出实验①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
(2)实验结束后,将两个实验后的废液倒入到同一干净的烧杯中,充分混合后过滤,得到滤液呈无色。则滤液中一定不含的离子是______。取少量滤液于试管中,滴入紫色石蕊试液,溶液仍为紫色,则滤液呈______性(填“酸”、“碱”、“中”)。
(3)该小组的同学对滤液中溶质成分继续进行如下探究:
【提出问题】滤液中溶质成分是什么?
【做出猜想】小红认为:只有NaCl;
小亮认为:可能有NaCl、BaCl2;
小明认为:可能有NaCl、BaCl2、Na2SO4
【交流讨论】从物质共存的角度分析,你认为______同学的猜想一定不正确。
你的猜想是______。
【设计实验】请设计实验证明谁的猜想正确。
实验操作
实验现象
实验结论
取少量滤液于试管中,滴加适量______溶液
无明显现象
小亮猜想不正确
取少量滤液于试管中,滴加适量 BaC12溶液
______
你的猜想成立
16.(2022重庆B卷)虎年央视春晚舞蹈(只此青绿) 创作灵感源自宋代名画(千里江山图)。该画采用了炭黑、赭石(主要成分Fe2O3)、孔雀石[主要成分Cu2(OH)2CO3)等矿物颜料。实验室现有炭黑和孔雀石的固体混合物,同学设计了如下探究实验。
(1)研磨是为了_______ (填“增大”或“减小”)反应物的接触面积,使反应更充分。
(2)溶液A中的阳离子有_______ (填符号),气体B的化学式为________。
(3)矿物颜料用于画作能避免虫蛀的主要原因________(填序号)。
A. 炭黑有吸附性 B. 赭石有吸水性 C. 孔雀石有毒性
(4)反应②能一步完成,并有水生成,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
17.(2022德阳)化学是以实验为基础的学科。回答下列问题:
I、下图是实验室制取气体可能用到的仪器。
(1)图中仪器D的名称是______。
(2)实验室制取氧气的化学反应方程式为______,根据此反应选择图中仪器______(填仪器下对应字母)与H组合制取并收集氧气。
(3)用H装置收集(2)中制得的O2,则O2应从______(填“a”或“b”)端通入。
Ⅱ、探究一瓶失去标签的白色固体的组成。
有一瓶失去标签的白色固体可能为NaCl、Na2CO3和Na2SO4中的一种或多种,小明同学设计以下实验探究其组成。
取少量白色固体于两只试管A、B中,加蒸馏水使其溶解,向A试管中加入足量BaCl2溶液,溶液中有白色沉淀生成,再加入足量稀盐酸,沉淀全部消失,同时有气体生成;向B试管中加入足量AgNO3溶液,有白色沉淀生成,再加入足量稀HNO3溶液,沉淀部分溶解,并有气体生成。
(4)由此证明这瓶白色固体的成分是______(填化学式),向A试管加入足量BaCl2溶液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
18.(2022青海)在酸和碱的中和反应中,氢氧化钠与稀盐酸反应现象不明显。为证明两者发生化学反应,在老师指导下开展了系列探究活动,选取以下三组实验方案进行分析讨论,请你参与其中。
[学生实验]
方案
实验方法
实验操作
实验现象
实验分析
一
测定滴加过程中温度变化
室温时,将温度传感器放入氢氧化钠溶液中,然后逐滴加入稀盐酸至过量,得到温度变化图像。
氢氧化钠和稀盐酸发生的反应是 反应(填写“吸热”或“放热”)。
图中 点表示氢氧化钠与稀盐酸恰好完全反应(填写字母)。
二
用酚酞溶液作指示剂检测
反应前向氢氧化钠溶液滴加酚酞溶液。
溶液显 色
氢氧化钠与稀盐酸混合发生反应,其化学方程式
然后逐步加入稀
盐酸至过量。
溶液颜色逐渐变浅至无色
三
用pH试纸检测酸碱混合后溶液的酸碱性
用洁净、干燥的玻璃棒蘸取少量混合液滴在干燥的pH试纸上,观察颜色变化并与标准比色卡比较。
①若试纸变蓝色
pH 7,溶液呈碱性(填“>”“=”或“<”)。
②若试纸不变色
pH=7,溶液呈中性。
③若试纸变红色
pH<7,溶液呈 性。
能证明氢氧化钠和稀盐酸混合恰好完全反应的实验现象是 ( 填写序号)。
19.(2022湖北恩施州)某同学利用含MgCl2、Na2SO4、CaCl2杂质的粗盐,配制一定溶质质量分数的氯化钠溶液,他设计了如下实验流程,请结合物质溶解性表,回答下列问题。
部分物质在水中的溶解性表(室温)
阴离子
阳离子
OH﹣
Ba2+
溶
不溶
不溶
Ca2+
微溶
微溶
不溶
Mg2+
不溶
溶
微溶
(1)步骤二中使用的三种试剂为:①Na2CO3溶液②BaCl2溶液③NaOH溶液,依次加入试剂的顺序为___________(填序号)。
(2)步骤二中加入足量NaOH溶液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
(3)若经过滤,滤液仍浑浊的原因可能是___________(填序号)。
①滤纸破损
②液面高于滤纸边缘
③仪器不干净
(4)步骤三操作X的名称是___________。用经X操作后得到的6gNaCl固体,配制溶质质量分数为6%的氯化钠溶液,所需水的质量为___________g。
20.(2022东营)2021年12月9日,由航天员王亚平主讲的“天宫课堂”压轴实验圆满成功。实验中往漂浮在空中蓝色水球中放入半片泡腾片【主要成分是柠檬酸(H3C6H5O7)和碳酸氢钠】,泡腾片与水作用,不断产生小气泡,水球逐渐变大。产生的气泡是什么呢?为什么泡腾片遇到水才产生气泡?
【猜想与假设】
小亮同学结合已有知识,判断产生的气泡是CO2,他的判断依据是 。
【设计并进行实验】
小亮同学在实验室利用以下装置,模拟用维生素C泡腾片和水制取并验证该气体的性质。
(1)仪器a的名称;仪器b的名称 。
(2)实验室要用以上装置制取并收集该气体。需要选择的发生装置和收集装置是 (填序号),选择此发生装置的依据是 。
(3)小亮同学将该气体通入到盛有澄清石灰水的试管中,观察到的现象是 ,请写出此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证明该气体是二氧化碳。
【反思交流】
小丽同学提出,泡腾片遇到其他液体也能产生气泡吗?她设计并进行了以下4个实验,将4片同样的泡腾片同时放入四个盛有50mL不同液体的烧杯中:
实验
实验现象
实验结论
实验1
放入水中
水中有大量气泡产生;
有水存在,泡腾片才能产生CO2。
实验2
放入植物油中
植物油中 ;
实验3
放入酒精中
酒精中无明显现象;
实验4
放入白醋中
白醋中 。
设置实验1的目的是 ,通过以上实验你还得出的结论是 。
【实验启示】
维生素C泡腾片最好 保存。
21.(2022济南)下图所示为实验室中常见气体制备、干燥、收集和进行实验探究的部分仪器(组装实验装置时,可重复选择仪器),某化学小组的同学利用其进行下列化学实验。
试回答下列问题:
(1)以过氧化氢溶液为原料(二氧化锰作催化剂),在实验室中制备并收集干燥的氧气。按照要求设计实验装置,连接仪器,检查装置的气密性,进行实验。
①所选仪器的连接顺序为_____(从左到右填写仪器序号字母)。
②上述方法制氧气的化学反应方程式为________。
③收集满一集气瓶氧气,用燃烧匙将在空气中点燃的蜡烛转移至该盛有氧气的集气瓶中,观察到的实验现象为______。
(2)用锌和稀硫酸为原料制取干燥的氢气,并测定ag某不纯氧化铁样品中Fe2O3的质量(杂质为铁粉),设计了实验方案,所选仪器按“B→C1→A→C2”的顺序连接(C1、C2为浓硫酸洗气瓶),检查装置气密性,然后进行实验。(假设发生的化学反应都充分反应: )
①在该装置中,洗气瓶C1的作用为_______。
②在加热或点燃氢气实验前,一定要先检验氢气的_____,以免发生危险。
③通过测量反应前后仪器A处玻璃管内药品的质量,来求算该样品中Fe2O3的质量。反应前将a g氧化铁样品装入仪器A玻璃管内,充分反应后冷却,测得此时仪器A玻璃管内药品的质量为bg,则ag此氧化铁样品中Fe2O3的质量为_____g(结果用代数式表示)。
22.(2022贵港)铜制品长期露置在潮湿空气中会因锈蚀生成“铜绿”【化学式为Cu2(OH)2CO3】而使其表面变成绿色。
(1)小花同学根据铜绿成分做出猜想:金属铜锈蚀的条件除了有氧气和水外,还必须有二氧化碳,为了证明“必须有二氧化碳”,需要进行下列实验中的_____________(选填实验编号)。
(2)小花和同学们利用废旧品中锈蚀严重的废铜屑为原料(假设不含其他杂质)设计了两个方案回收铜。
【查阅资料】a.;
b.。
【分析评价】
①X为碳的氧化物时,步骤Ⅱ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
②步骤V过程中观察到的实验现象为_____________。
③以上两个方案中,你认为哪一个方案更优越并说明理由_____________(理由写一点)。
拓展探究】
(3)氢气也能将氧化铜还原为铜。小红和小强各取12.0g氧化铜用氢气还原,反应一段时间后,两份固体均全部变红。小红和小强所得红色固体质量分别为9.8g和10.4g。
提出问题:红色固体中含有哪些物质?
查阅资料:c.氢气还原氧化铜时也可产生氧化亚铜(Cu2O)。
d.氧化亚铜为红色固体,在空气中溶于氨水得到蓝色溶液。
分析推断:小红得到的红色固体中含有的物质为_____________(填化学式)。
实验检验:请设计简单实验检验小强得到的红色固体的成分_____________。
23.(2022湖北黄冈)2021年12月9日“天宫课堂”开讲,航天员王亚平带来了有趣的“太空泡腾片实验”,地面上的同学同步做了对照实验并进行了如下拓展探究。
【查阅资料】某品牌维生素C泡腾片的主要成分:维生素
辅料:碳酸钠、碳酸钙、碳酸氢钠、蔗糖、柠檬酸、橙味香料等
该泡腾片中含有的营养素除了_______外,还含有糖类、无机盐等。
【对照实验】同学们将该泡腾片放入盛有水的烧杯中,观察到与太空中相似的实验现象:有大量气泡产生,同时闻到橙汁香味。从分子的角度解释能闻到橙汁香味的原因,_______。
拓展深究一:探究气泡中气体成分,
【提出猜想】该气泡中可能含有CO2.猜想依据是_________。
【设计实验】
实验步骤
实验现象
实验结论
向盛有该泡腾片的试管中加入一定量的水,塞上带导管的橡皮塞,并将导管另一端通入装有澄清石灰水的试管中
_______
气泡中含有CO2
拓展探究二:探究该泡腾片中二氧化碳源的质量分数ω范围(二氧化碳源是指与酸反应能产生二氧化碳的物质)。
【设计实验】利用下图装置进行探究(装置气密性良好;固定装置已略去;碱石灰是氢氧化钠和生石灰的混合物),步骤如下:Ⅰ.称取10.00g该泡腾片粉末装入烧瓶中,松开弹簧夹K,通入一段时间空气;Ⅱ.称量装置D质量为220.00g,夹上弹簧夹K,滴加足量的稀硫酸;Ⅲ.松开弹簧夹,再通入一段时间空气;Ⅳ.称量装置D质量为220.88g。
【讨论解释】步骤Ⅲ中通入空气的目的是________。
【实验结论】该泡腾片中二氧化碳源的质量分数ω范围是_______。
24.(2022鄂尔多斯)某化学兴趣小组用大理石和盐酸制取CO2,将产生的气体通入到澄清石灰水中,未见浑浊现象。为查明原因,请你参与小组探究并完成相关任务。
【提出问题】澄清石灰水未变浑浊的原因是什么
【假设猜想】猜想一:石灰水变质
猜想二:制得气体中无CO2
猜想三:CO2中混有HCl气体
【实验探究】为探究猜想是否成立,小组同学取原实验药品设计如下实验:
实验操作
实验现象
石灰水变浑浊
b试管溶液变浑浊
实验结论
______
猜想二不成立
【验证实验】为验证猜想三是否成立,小组又进行如下实验
实验操作
实验现象
试管内产生白色沉淀
紫色石蕊溶液变红
实验结论
______
猜想三成立
【问题解释】实验I中石灰水变浑浊的原因______(用化学方程式表示)。
【评价反思】组内有成员提出,为验证猜想三是否成立,无需做实验Ⅳ,紫色石蕊溶液变红,无法证明确实有HC1的存在,你的解释是______(用化学方程式表示)。
【实验改进】查明原因后,小组成员对原实验设计进行了改进并重新操作,现象明显。他们改进的措施是______。
25.(2022枣庄)其兴趣小组同学在老师的指导下,进入实验室对碳酸钙进行了一系列探究。回答下列问题:
Ⅰ.碳酸钙与盐酸反应
(1)装置A中仪器a的名称为 。
(2)装置B中的现象是 。
(3)装置C若用于检验生成的气体,其中试剂为 (写名称),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
Ⅱ.碳酸钙分解
碳酸钙在电炉中高温煅烧一段时间后,对剩余固体进行探究。
【提出问题】剩余固体成分是什么?
【猜想与假设】猜想一:全部是碳酸钙
猜想二:是碳酸钙和氧化钙的混合物
猜想三:全部是氧化钙
【设计并完成实验】
实验操作
实验现象
解释与结论
步骤一:取剩余固体于试管中,加水振荡后静置
底部有白色不溶物
\
步骤二:取上层清液于另一试管中,滴加氯化铜溶液
有
上层清液中一定含有氢氧化钙
步骤三:取部分底部白色不溶物于第三支试管中,滴加过量稀盐酸
有气泡产生
白色不溶物中一定含有
【实验结论】正确的猜想是 。
【交流与反思】小芳同学认为,步骤二中还可滴加其他试剂用来替代氯化铜溶液,该试剂可以是 (写一种即可);小华同学认为,只需完成步骤一和步骤三即可获得相同实验结论,他的依据是 。
【拓展与分析】查阅资料:生石灰质量的优劣常采用“活性度”来衡量。“活性度”的测定方法:取一定质量的生石灰,加入一定量的水,用一定溶质质量分数的盐酸中和,记录所消耗盐酸的体积(单位为mL)。消耗盐酸的体积数越大,“活性度”越高。
测得煅烧产物(CaO)的活性度,数据见如表。
煅烧温度
活性度
煅烧时间
1050℃
1100℃
1150℃
1200℃
1250℃
1300℃
12 min
790
836
868
808
454
412
16 min
793
856
871
845
556
530
20 min
795
863
873
864
617
623
石灰石煅烧的最佳温度范围一般为1100℃~1200℃的证据是 。
26.(2022扬州)电石渣[主要成分为Ca(OH)2,还含有MgO等杂质]是一种工业废渣,以它为原料可生产纳米碳酸钙,制备方案如下:
已知:①NH4Cl溶液显酸性;
②“浸取”时的主要反应为;
③“碳化”时的主要反应为。
(1)电石渣久置在空气中会产生一定量的碱式碳酸钙[Ca3(OH)2(CO3)n],化学式中的n为_______。
(2)用不同质量分数的NH4Cl溶液浸取电石渣时,Ca元素提取率和Mg元素去除率的数值如图所示,你认为较适宜的NH4Cl质量分数是_______。
(3)浸取时,向浸取液中滴加氨水调节pH,将镁元素全部沉淀,则操作1为_______(填操作名称)。
(4)工业上将操作1所得溶液碱化后,进行喷雾碳化,碳化塔的构造如图所示,CO2从_______处通入(填“A”或“B”),其目的是_______。
(5)测得不同温度下碳化反应所需时间如下表(其他条件相同):
温度
反应液浑浊所需时间(单位:秒)
反应完全所需时间(单位:分钟)
20℃
480
>180
40℃
120
180
60℃
1
50
80℃
1
68
实际碳化反应的温度采用了60℃,温度不宜过高的原因可能是_______(写出一条即可)。
(6)该工艺流程的核心反应在“浸取”和“碳化”这两步,请书写由Ca(OH)2制备碳酸钙的总反应方程式_______。结合制备方案判断可循环利用的物质为_______。
(7)用电石渣[Ca(OH)2质量分数92.5%]制备1tCaCO3,计算所需电石渣的质量(写出计算过程)。_______。
2022年中考化学试题强化题练:实验方案设计与分析参考答案
一.选择题
1.(2022宿迁)下列实验操作能达到实验目的的是
选项
实验目的
实验操作
A
比较铜和银金属活动性顺序
将金属分别放入稀盐酸中,观察现象
B
除去 KCl 溶液中的 MgCl2
滴加适量 NaOH 溶液
C
鉴别羊毛衣物和纯棉布料
取样,灼烧闻气味判断
D
测定空气中氧气含量
用木炭代替红磷在空气中燃烧
A. A B. B C. C D. D
【答案】C
2.(2022菏泽)除去下列物质中的少量杂质(括号内为杂质),所选试剂与操作方法不正确的是
选项
物质
试剂与操作方法
A
食盐固体(泥沙)
加水溶解、过滤、蒸发结晶
B
铁钉除锈
将铁钉浸泡在足量的稀硫酸中
C
CaCl2溶液(HCl)
加入足量碳酸钙固体,过滤
D
N2(O2)
将混合气体通过足量灼热的铜粉
A. A B. B C. C D. D
【答案】B
3.(2022沈阳)下列实验方法能达到预期目的的是
选项
实验目的
实验方法
A
检验土豆中含有淀粉
滴加碘酒
B
除去粗盐中的泥沙
溶解、蒸发
C
鉴别小苏打和面粉
观察颜色
D
检验羊毛中含有蛋白质
闻气味
A. A B. B C. C D. D
【答案】A
4.(2022黑龙江齐齐哈尔)下列实验方案设计正确的是
选项
实验目的
实验方案及操作
A
鉴别硫酸铵和氯化铵
取样,分别加入熟石灰粉末混合研磨,闻气味
B
鉴别水和过氧化氢溶液
取样,分别加入适量的二氧化锰,观察现象
C
除去氯化钙中的碳酸钙
加入足量的水溶解、过滤、洗涤、干燥
D
除去氨气中的水蒸气
将气体通过足量的浓硫酸
A. A B. B C. C D. D
【答案】B
5.(2022泰州)下列实验操作能够达到实验目的的是
选项
实验目的
实验操作
A
鉴别羊毛线和棉线
取样,灼烧,闻气味
B
除去粗盐中的难溶性杂质
溶解,蒸发结晶
C
测定柠檬汁的pH
取样,滴在湿润的pH试纸上,对照
D
检验某化肥是否为铵态氮肥
取样,加入熟石灰,研磨,闻气味
A. A B. B C. C D. D
【答案】AD
6.(2022贵阳)下列实验目的与实验操作不相符的是( )
选项
实验目的
实验操作
A
区别软水和硬水
加入适量肥皂水,振荡
B
防止集气瓶中硫燃烧产物污染空气
集气瓶中加一定量水
C
除去粗盐中混有的泥沙
加水、溶解、蒸发
D
鉴别化肥NH4Cl和KNO3
分别加入熟石灰,研磨,闻气味
A.A B.B C.C D.D
【答案】C。
7.(2022鞍山)除去下列物质中混有的少量杂质,所选试剂和操作方法均正确的是
选项
物质
杂质
所选试剂和操作方法
A
KCl
MnO₂
加入足量的水溶解,过滤,洗涤,干燥
B
O2
H2O
通过氢氧化钠溶液
C
Cu
Fe
加入过量的稀硫酸,过滤,洗涤,干燥
D
NaCl溶液
BaCl2
加入适量的稀硫酸,过滤
A. A B. B C. C D. D
【答案】C
8.(2022江西)下列实验方案正确的是_____
选项
实验目的
实验方案
A
鉴别氯化铵和氯化钾
取样,加熟石灰研磨,闻气味
B
除去粗盐中的难溶性杂质
溶解、过滤、洗涤、干燥
C
鉴别氢气和甲烷
点燃,用冷而干燥的烧杯罩在火焰上方,观察现象
D
除去银粉中的锌粉
_____________
【答案】 ①. A ②. 加足量的稀盐酸,过滤(或加足量的硝酸银溶液,过滤等)
9.(2022湘西)为验证铁、铜、银的金属活动性顺序,某同学设计了以下四组实验。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通过实验①、②,能验证金属活动性:Fe>Cu
B.通过实验①、②、③,能验证金属活动性:Fe>Cu>Ag
C.实验④中X为Cu,Y为FeSO4,能验证金属活动性:Fe>Cu
D.实验④中X为Cu,Y为AgNO3,能验证金属活动性:Cu>Ag
【答案】B。
10.(2022湖南衡阳)下列实验方案,不能达到相应实验目的的是
A. 证明烧碱有吸水性 B. 比较Zn和Fe的金属活动性强弱
C. 测定空气中氧气的含量 D. 验证蜡烛燃烧的产物中有水
【答案】B
11.(2022凉山州)实验是学习化学的基础。下列装置所示的实验操作正确且能达到实验目的的是
A. 用NaHCO3溶于水验证质量守恒定律 B. 蒸发食盐水
C. 探究水是铁生锈的必要条件之一 D. 测空气中O2的含量
【答案】C
12.(2022来宾)下列实验设计能达到目的的是( )
A.室温下,探究不同溶质在同种溶剂中的溶解性
B.探究温度对分子运动快慢的影响
C.探究燃烧条件之一:温度达到着火点
D.探究空气与呼出的气体中CO2含量的高低
【答案】A。
二.非选择题
13.(2022济宁)某工业废液中主要含有CuCl2、NaCl,为防止废液直接排放对环境造成危害,课外探究小组经采样分析,尝试利用这种工业废液回收金属铜。实验设计流程见如图:
(1)步骤①选用的试剂是 ,采用的操作为 ;
(2)步骤②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
(3)步骤③发生的反应属于 (填基本反应类型)。
【答案】(1)氢氧化钠;过滤;
(2)Cu(OH)2≜CuO+H2O;
(3)置换反应。
14.(2022内蒙古包头)某食品包装袋中脱氧剂的成分可能含有铁粉、碳粉、碳酸钠、氯化钠、氧化铁中的几种,兴趣小组为确定其成分,进行如下实验。
回答下列问题:
(1)固体A的化学式为______。
(2)操作I的名称是______。
(3)黄色溶液b中一定存在的阳离子是______(填离子符号)。
(4)综合分析该脱氧剂中一定含有的成分是______。
(5)为验证该脱氧剂中还未确定的物质是否存在,应采用的实验方案是______(写出实验操作、现象及结论)。
【答案】(1)Fe (2)过滤
(3)Fe3+、H+ (4)Fe、C、Na2CO3、Fe2O3
(5)取少许滤液a于试管中,加入过量的稀HNO3,再加入AgNO3溶液,若产生白色沉淀,则证明脱氧剂中含有NaCl:若无白色沉淀产生,则证明脱氧剂中不含有NaCl
15.(2022宿迁)某化学兴趣小组的同学为了探究“复分解反应发生的条件”,做了以下两个实验。
①CuSO4溶液和BaCl2溶液反应 ②CuSO4溶液和NaOH溶液反应
(1)写出实验①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
(2)实验结束后,将两个实验后的废液倒入到同一干净的烧杯中,充分混合后过滤,得到滤液呈无色。则滤液中一定不含的离子是______。取少量滤液于试管中,滴入紫色石蕊试液,溶液仍为紫色,则滤液呈______性(填“酸”、“碱”、“中”)。
(3)该小组的同学对滤液中溶质成分继续进行如下探究:
【提出问题】滤液中溶质成分是什么?
【做出猜想】小红认为:只有NaCl;
小亮认为:可能有NaCl、BaCl2;
小明认为:可能有NaCl、BaCl2、Na2SO4
【交流讨论】从物质共存的角度分析,你认为______同学的猜想一定不正确。
你的猜想是______。
【设计实验】请设计实验证明谁的猜想正确。
实验操作
实验现象
实验结论
取少量滤液于试管中,滴加适量______溶液
无明显现象
小亮猜想不正确
取少量滤液于试管中,滴加适量 BaC12溶液
______
你的猜想成立
【答案】 ①. ②. Cu2+或铜离子 ③. 中 ④. 小明 ⑤. NaCl、Na2SO4 ⑥. Na2CO3或Na2SO4或含可溶性杂质或或的可溶性物质 ⑦. 有白色沉淀生成
16.(2022重庆B卷)虎年央视春晚舞蹈(只此青绿) 创作灵感源自宋代名画(千里江山图)。该画采用了炭黑、赭石(主要成分Fe2O3)、孔雀石[主要成分Cu2(OH)2CO3)等矿物颜料。实验室现有炭黑和孔雀石的固体混合物,同学设计了如下探究实验。
(1)研磨是为了_______ (填“增大”或“减小”)反应物的接触面积,使反应更充分。
(2)溶液A中的阳离子有_______ (填符号),气体B的化学式为________。
(3)矿物颜料用于画作能避免虫蛀的主要原因________(填序号)。
A. 炭黑有吸附性 B. 赭石有吸水性 C. 孔雀石有毒性
(4)反应②能一步完成,并有水生成,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
【答案】(1)增大 (2) ①. Cu2+、H+或H+、Cu2+ ②. CO2
(3)C
(4)
17.(2022德阳)化学是以实验为基础的学科。回答下列问题:
I、下图是实验室制取气体可能用到的仪器。
(1)图中仪器D的名称是______。
(2)实验室制取氧气的化学反应方程式为______,根据此反应选择图中仪器______(填仪器下对应字母)与H组合制取并收集氧气。
(3)用H装置收集(2)中制得的O2,则O2应从______(填“a”或“b”)端通入。
Ⅱ、探究一瓶失去标签的白色固体的组成。
有一瓶失去标签的白色固体可能为NaCl、Na2CO3和Na2SO4中的一种或多种,小明同学设计以下实验探究其组成。
取少量白色固体于两只试管A、B中,加蒸馏水使其溶解,向A试管中加入足量BaCl2溶液,溶液中有白色沉淀生成,再加入足量稀盐酸,沉淀全部消失,同时有气体生成;向B试管中加入足量AgNO3溶液,有白色沉淀生成,再加入足量稀HNO3溶液,沉淀部分溶解,并有气体生成。
(4)由此证明这瓶白色固体的成分是______(填化学式),向A试管加入足量BaCl2溶液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
【答案】(1)酒精灯 (2) ①. ②. ABE
(3)a (4) ①. NaCl、Na2CO3 ②.
18.(2022青海)在酸和碱的中和反应中,氢氧化钠与稀盐酸反应现象不明显。为证明两者发生化学反应,在老师指导下开展了系列探究活动,选取以下三组实验方案进行分析讨论,请你参与其中。
[学生实验]
方案
实验方法
实验操作
实验现象
实验分析
一
测定滴加过程中温度变化
室温时,将温度传感器放入氢氧化钠溶液中,然后逐滴加入稀盐酸至过量,得到温度变化图像。
氢氧化钠和稀盐酸发生的反应是 反应(填写“吸热”或“放热”)。
图中 点表示氢氧化钠与稀盐酸恰好完全反应(填写字母)。
二
用酚酞溶液作指示剂检测
反应前向氢氧化钠溶液滴加酚酞溶液。
溶液显 色
氢氧化钠与稀盐酸混合发生反应,其化学方程式
然后逐步加入稀
盐酸至过量。
溶液颜色逐渐变浅至无色
三
用pH试纸检测酸碱混合后溶液的酸碱性
用洁净、干燥的玻璃棒蘸取少量混合液滴在干燥的pH试纸上,观察颜色变化并与标准比色卡比较。
①若试纸变蓝色
pH 7,溶液呈碱性(填“>”“=”或“<”)。
②若试纸不变色
pH=7,溶液呈中性。
③若试纸变红色
pH<7,溶液呈 性。
能证明氢氧化钠和稀盐酸混合恰好完全反应的实验现象是 ( 填写序号)。
【答案】一:放热;B;
二:红;为NaOH+HCl=NaCl+H2O;
三:>;酸;②。
19.(2022湖北恩施州)某同学利用含MgCl2、Na2SO4、CaCl2杂质的粗盐,配制一定溶质质量分数的氯化钠溶液,他设计了如下实验流程,请结合物质溶解性表,回答下列问题。
部分物质在水中的溶解性表(室温)
阴离子
阳离子
OH﹣
Ba2+
溶
不溶
不溶
Ca2+
微溶
微溶
不溶
Mg2+
不溶
溶
微溶
(1)步骤二中使用的三种试剂为:①Na2CO3溶液②BaCl2溶液③NaOH溶液,依次加入试剂的顺序为___________(填序号)。
(2)步骤二中加入足量NaOH溶液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
(3)若经过滤,滤液仍浑浊的原因可能是___________(填序号)。
①滤纸破损
②液面高于滤纸边缘
③仪器不干净
(4)步骤三操作X的名称是___________。用经X操作后得到的6gNaCl固体,配制溶质质量分数为6%的氯化钠溶液,所需水的质量为___________g。
【答案】(1)③②①(合理即可)
(2)
(3)①②③
(4) ①. 蒸发或蒸发结晶 ②. 94
20.(2022东营)2021年12月9日,由航天员王亚平主讲的“天宫课堂”压轴实验圆满成功。实验中往漂浮在空中蓝色水球中放入半片泡腾片【主要成分是柠檬酸(H3C6H5O7)和碳酸氢钠】,泡腾片与水作用,不断产生小气泡,水球逐渐变大。产生的气泡是什么呢?为什么泡腾片遇到水才产生气泡?
【猜想与假设】
小亮同学结合已有知识,判断产生的气泡是CO2,他的判断依据是 。
【设计并进行实验】
小亮同学在实验室利用以下装置,模拟用维生素C泡腾片和水制取并验证该气体的性质。
(1)仪器a的名称;仪器b的名称 。
(2)实验室要用以上装置制取并收集该气体。需要选择的发生装置和收集装置是 (填序号),选择此发生装置的依据是 。
(3)小亮同学将该气体通入到盛有澄清石灰水的试管中,观察到的现象是 ,请写出此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证明该气体是二氧化碳。
【反思交流】
小丽同学提出,泡腾片遇到其他液体也能产生气泡吗?她设计并进行了以下4个实验,将4片同样的泡腾片同时放入四个盛有50mL不同液体的烧杯中:
实验
实验现象
实验结论
实验1
放入水中
水中有大量气泡产生;
有水存在,泡腾片才能产生CO2。
实验2
放入植物油中
植物油中 ;
实验3
放入酒精中
酒精中无明显现象;
实验4
放入白醋中
白醋中 。
设置实验1的目的是 ,通过以上实验你还得出的结论是 。
【实验启示】
维生素C泡腾片最好 保存。
【答案】【猜想与假设】柠檬酸溶于水,与碳酸氢钠发生反应生成二氧化碳。
【设计并进行实验】(1)集气瓶。
(2)BE;反应物为固液混合物,不需要加热。
(3)澄清石灰水变浑浊;CO2+Ca(OH)2=CaCO3↓+H2O。
【反思交流】无明显现象;作为对比实验;泡腾片不溶于有机溶剂。
【实验启示】密封干燥。
21.(2022济南)下图所示为实验室中常见气体制备、干燥、收集和进行实验探究的部分仪器(组装实验装置时,可重复选择仪器),某化学小组的同学利用其进行下列化学实验。
试回答下列问题:
(1)以过氧化氢溶液为原料(二氧化锰作催化剂),在实验室中制备并收集干燥的氧气。按照要求设计实验装置,连接仪器,检查装置的气密性,进行实验。
①所选仪器的连接顺序为_____(从左到右填写仪器序号字母)。
②上述方法制氧气的化学反应方程式为________。
③收集满一集气瓶氧气,用燃烧匙将在空气中点燃的蜡烛转移至该盛有氧气的集气瓶中,观察到的实验现象为______。
(2)用锌和稀硫酸为原料制取干燥的氢气,并测定ag某不纯氧化铁样品中Fe2O3的质量(杂质为铁粉),设计了实验方案,所选仪器按“B→C1→A→C2”的顺序连接(C1、C2为浓硫酸洗气瓶),检查装置气密性,然后进行实验。(假设发生的化学反应都充分反应: )
①在该装置中,洗气瓶C1的作用为_______。
②在加热或点燃氢气实验前,一定要先检验氢气的_____,以免发生危险。
③通过测量反应前后仪器A处玻璃管内药品的质量,来求算该样品中Fe2O3的质量。反应前将a g氧化铁样品装入仪器A玻璃管内,充分反应后冷却,测得此时仪器A玻璃管内药品的质量为bg,则ag此氧化铁样品中Fe2O3的质量为_____g(结果用代数式表示)。
【答案】(1) ①. BCE ②. ③. 比在空气中燃烧更剧烈(合理即可)
(2) ①. 除去氢气中混有的水蒸气 ②. 纯度 ③.
22.(2022贵港)铜制品长期露置在潮湿空气中会因锈蚀生成“铜绿”【化学式为Cu2(OH)2CO3】而使其表面变成绿色。
(1)小花同学根据铜绿成分做出猜想:金属铜锈蚀的条件除了有氧气和水外,还必须有二氧化碳,为了证明“必须有二氧化碳”,需要进行下列实验中的_____________(选填实验编号)。
(2)小花和同学们利用废旧品中锈蚀严重的废铜屑为原料(假设不含其他杂质)设计了两个方案回收铜。
【查阅资料】a.;
b.。
【分析评价】
①X为碳的氧化物时,步骤Ⅱ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
②步骤V过程中观察到的实验现象为_____________。
③以上两个方案中,你认为哪一个方案更优越并说明理由_____________(理由写一点)。
拓展探究】
(3)氢气也能将氧化铜还原为铜。小红和小强各取12.0g氧化铜用氢气还原,反应一段时间后,两份固体均全部变红。小红和小强所得红色固体质量分别为9.8g和10.4g。
提出问题:红色固体中含有哪些物质?
查阅资料:c.氢气还原氧化铜时也可产生氧化亚铜(Cu2O)。
d.氧化亚铜为红色固体,在空气中溶于氨水得到蓝色溶液。
分析推断:小红得到的红色固体中含有的物质为_____________(填化学式)。
实验检验:请设计简单实验检验小强得到的红色固体的成分_____________。
【答案】(1)bd (2) ①. ②. 固体部分溶解,有气泡产生,溶液由无色变为浅绿色 ③. 方案二,操作简单(合理即可)
(3) ①. Cu、Cu2O ②. 取样于试管中,加入氨水振荡,红色固体部分溶解,得到蓝色溶液
23.(2022湖北黄冈)2021年12月9日“天宫课堂”开讲,航天员王亚平带来了有趣的“太空泡腾片实验”,地面上的同学同步做了对照实验并进行了如下拓展探究。
【查阅资料】某品牌维生素C泡腾片的主要成分:维生素
辅料:碳酸钠、碳酸钙、碳酸氢钠、蔗糖、柠檬酸、橙味香料等
该泡腾片中含有的营养素除了_______外,还含有糖类、无机盐等。
【对照实验】同学们将该泡腾片放入盛有水的烧杯中,观察到与太空中相似的实验现象:有大量气泡产生,同时闻到橙汁香味。从分子的角度解释能闻到橙汁香味的原因,_______。
拓展深究一:探究气泡中气体成分,
【提出猜想】该气泡中可能含有CO2.猜想依据是_________。
【设计实验】
实验步骤
实验现象
实验结论
向盛有该泡腾片的试管中加入一定量的水,塞上带导管的橡皮塞,并将导管另一端通入装有澄清石灰水的试管中
_______
气泡中含有CO2
拓展探究二:探究该泡腾片中二氧化碳源的质量分数ω范围(二氧化碳源是指与酸反应能产生二氧化碳的物质)。
【设计实验】利用下图装置进行探究(装置气密性良好;固定装置已略去;碱石灰是氢氧化钠和生石灰的混合物),步骤如下:Ⅰ.称取10.00g该泡腾片粉末装入烧瓶中,松开弹簧夹K,通入一段时间空气;Ⅱ.称量装置D质量为220.00g,夹上弹簧夹K,滴加足量的稀硫酸;Ⅲ.松开弹簧夹,再通入一段时间空气;Ⅳ.称量装置D质量为220.88g。
【讨论解释】步骤Ⅲ中通入空气的目的是________。
【实验结论】该泡腾片中二氧化碳源的质量分数ω范围是_______。
【答案】 ①. 维生素 ②. 分子在不断的运动 ③. 泡腾片成分中含有碳酸盐 ④. 澄清石灰水变浑浊 ⑤. 将反应产生的二氧化碳完全排入吸收装置D中 ⑥.
24.(2022鄂尔多斯)某化学兴趣小组用大理石和盐酸制取CO2,将产生的气体通入到澄清石灰水中,未见浑浊现象。为查明原因,请你参与小组探究并完成相关任务。
【提出问题】澄清石灰水未变浑浊的原因是什么
【假设猜想】猜想一:石灰水变质
猜想二:制得气体中无CO2
猜想三:CO2中混有HCl气体
【实验探究】为探究猜想是否成立,小组同学取原实验药品设计如下实验:
实验操作
实验现象
石灰水变浑浊
b试管溶液变浑浊
实验结论
______
猜想二不成立
【验证实验】为验证猜想三是否成立,小组又进行如下实验
实验操作
实验现象
试管内产生白色沉淀
紫色石蕊溶液变红
实验结论
______
猜想三成立
【问题解释】实验I中石灰水变浑浊的原因______(用化学方程式表示)。
【评价反思】组内有成员提出,为验证猜想三是否成立,无需做实验Ⅳ,紫色石蕊溶液变红,无法证明确实有HC1的存在,你的解释是______(用化学方程式表示)。
【实验改进】查明原因后,小组成员对原实验设计进行了改进并重新操作,现象明显。他们改进的措施是______。
【答案】 ①. 石灰水没有变质 ②. 气体中含有HCl ③. CO2+Ca(OH)2=CaCO3↓+H2O ④. CO2+H2O=H2CO3 ⑤. 实验II中的水换成足量的滴有硝酸的硝酸银溶液,将混合气体先通过滴有硝酸的硝酸银溶液后再通入澄清石灰水中,若观察到硝酸银溶液和澄清石灰水都变浑浊,证明混合气体中有CO2、HCl
25.(2022枣庄)其兴趣小组同学在老师的指导下,进入实验室对碳酸钙进行了一系列探究。回答下列问题:
Ⅰ.碳酸钙与盐酸反应
(1)装置A中仪器a的名称为 。
(2)装置B中的现象是 。
(3)装置C若用于检验生成的气体,其中试剂为 (写名称),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
Ⅱ.碳酸钙分解
碳酸钙在电炉中高温煅烧一段时间后,对剩余固体进行探究。
【提出问题】剩余固体成分是什么?
【猜想与假设】猜想一:全部是碳酸钙
猜想二:是碳酸钙和氧化钙的混合物
猜想三:全部是氧化钙
【设计并完成实验】
实验操作
实验现象
解释与结论
步骤一:取剩余固体于试管中,加水振荡后静置
底部有白色不溶物
\
步骤二:取上层清液于另一试管中,滴加氯化铜溶液
有
上层清液中一定含有氢氧化钙
步骤三:取部分底部白色不溶物于第三支试管中,滴加过量稀盐酸
有气泡产生
白色不溶物中一定含有
【实验结论】正确的猜想是 。
【交流与反思】小芳同学认为,步骤二中还可滴加其他试剂用来替代氯化铜溶液,该试剂可以是 (写一种即可);小华同学认为,只需完成步骤一和步骤三即可获得相同实验结论,他的依据是 。
【拓展与分析】查阅资料:生石灰质量的优劣常采用“活性度”来衡量。“活性度”的测定方法:取一定质量的生石灰,加入一定量的水,用一定溶质质量分数的盐酸中和,记录所消耗盐酸的体积(单位为mL)。消耗盐酸的体积数越大,“活性度”越高。
测得煅烧产物(CaO)的活性度,数据见如表。
煅烧温度
活性度
煅烧时间
1050℃
1100℃
1150℃
1200℃
1250℃
1300℃
12 min
790
836
868
808
454
412
16 min
793
856
871
845
556
530
20 min
795
863
873
864
617
623
石灰石煅烧的最佳温度范围一般为1100℃~1200℃的证据是 。
【答案】锥形瓶;石蕊试液变红色;澄清石灰水;CO2+Ca(OH)2=CaCO3↓+H2O;有蓝色沉淀产生;碳酸钙;猜想二;无色酚酞溶液;氧化钙和水反应放热,温度升高,即可知道剩余固体中有氧化钙;燃烧时间长短不同,在1100℃~1200℃范围内生石灰的活性度均高。
26.(2022扬州)电石渣[主要成分为Ca(OH)2,还含有MgO等杂质]是一种工业废渣,以它为原料可生产纳米碳酸钙,制备方案如下:
已知:①NH4Cl溶液显酸性;
②“浸取”时的主要反应为;
③“碳化”时的主要反应为。
(1)电石渣久置在空气中会产生一定量的碱式碳酸钙[Ca3(OH)2(CO3)n],化学式中的n为_______。
(2)用不同质量分数的NH4Cl溶液浸取电石渣时,Ca元素提取率和Mg元素去除率的数值如图所示,你认为较适宜的NH4Cl质量分数是_______。
(3)浸取时,向浸取液中滴加氨水调节pH,将镁元素全部沉淀,则操作1为_______(填操作名称)。
(4)工业上将操作1所得溶液碱化后,进行喷雾碳化,碳化塔的构造如图所示,CO2从_______处通入(填“A”或“B”),其目的是_______。
(5)测得不同温度下碳化反应所需时间如下表(其他条件相同):
温度
反应液浑浊所需时间(单位:秒)
反应完全所需时间(单位:分钟)
20℃
480
>180
40℃
120
180
60℃
1
50
80℃
1
68
实际碳化反应的温度采用了60℃,温度不宜过高的原因可能是_______(写出一条即可)。
(6)该工艺流程的核心反应在“浸取”和“碳化”这两步,请书写由Ca(OH)2制备碳酸钙的总反应方程式_______。结合制备方案判断可循环利用的物质为_______。
(7)用电石渣[Ca(OH)2质量分数92.5%]制备1tCaCO3,计算所需电石渣的质量(写出计算过程)。_______。
【答案】(1)2 (2)10%
(3)过滤 (4) ①. A ②. 增大溶液与二氧化碳接触面积,使碱化的溶液与二氧化碳充分反应
(5)温度越高二氧化碳的溶解度越小(或温度越高,氨水越易分解,挥发出氨气)
(6) ①. Ca(OH)2+CO2=CaCO3↓+H2O ②. NH4Cl、
(7)解:设所需电石渣的质量为x。
x=0.8t
答:制备1tCaCO3需电石渣的质量为0.8t。
相关试卷
这是一份中考化学二轮复习 实验题特训题型09 实验方案设计与评价(含解析),共13页。
这是一份专练03 选择题压轴题(三)实验探究与方案设计专题-备战中考化学压轴题提分专练(深圳专用),文件包含专练03选择题压轴题三实验探究与方案设计专题解析版-备战中考化学压轴题提分专练深圳专用docx、专练03选择题压轴题三实验探究与方案设计专题原卷版-备战中考化学压轴题提分专练深圳专用docx等2份试卷配套教学资源,其中试卷共35页, 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2022年中考化学试题针对专练:图像分析题附答案,共29页。试卷主要包含了下列示意图与叙述对应正确的是,下列图像能正确表示对应关系的是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