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盐城市景山中学2021-2022学年七年级上学期期末语文试题(含解析)01](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2/2/13802255/0/0.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盐城市景山中学2021-2022学年七年级上学期期末语文试题(含解析)02](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2/2/13802255/0/1.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盐城市景山中学2021-2022学年七年级上学期期末语文试题(含解析)03](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2/2/13802255/0/2.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盐城市景山中学2021-2022学年七年级上学期期末语文试题(含解析)
展开盐城市景山中学2021-2022学年七年级上学期期末语文试题
考试时间:120分钟 卷面总分:120分
一、积累与运用(30分)
1. 古诗文默写
(1)夜发清溪向三峡,__________________。(李白《峨眉山月歌》)
(2)___________________,各领风骚数百年。(赵翼《论诗》)
(3)知之者不如好之者,_________________。(《论语·雍也》)
(4)__________________,天涯若比邻。(王勃《送杜少府之任蜀州》)
(5)_________________,非宁静无以致远。(诸葛亮《诫子书》)
(6)银烛秋光冷画屏,__________________。(杜牧《秋夕》)
(7)《十一月四日风雨大作》中写诗人虽年老体衰,仍愿守卫边疆保家卫国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 拼音与字词。
倏忽间,我们已踏入2022年。过去一年,也许你曾踏足山巅,拥有花团锦cù(1)( )的风光;也许你曾走入低谷,经历了一个人的兵荒马乱。凡是过往,皆为序章。愿今年所有的遗撼,都是明年惊喜的铺垫。别愧(2)( )对自己,睡醒前原谅一切,在流星划过的shà(3)( )那许下心愿,莫要犹疑徘徊(4)( ),大踏步向前。枪响之前,你我皆是黑马!
(1)( )(2)( )(3)( )(4)( )
(5)请找出文中的错字并修改。( )改成( )
3. 下列句子中加下划线的成语使用正确的一项是( )
A. 为了铁路早日通车,工程技术人员处心积虑地克服了许多困难。
B. 他俩表演的双簧真是太有趣了,连一向严肃的林老师都忍俊不禁地笑了起来。
C. 发展低碳经济首当其冲的就是要坚持节约资源、保护环境的基本国策,实现可持续发展。
D. 这些伪劣药品造成的危害骇人听闻,药品市场非整顿不可。
4. 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
A. 候风地动仪的主要构成部分是触发机关和报警装置。
B. 各级政府积极支持贫困户靠自己的努力走上脱贫致富,涌现了一大批的自主脱贫典型。
C. “创建全国文明城市”工作,不仅要落实到位,而且要宣讲到位。
D. 2022年冬季奥运会即将在北京举行,各国体育健儿们纷纷表示要充分发扬水平,取得佳绩。
5. 下列表述有误的一项是( )
A. 谁才是最可爱的人。(划线词语词性分别为“代词”“动词”“形容词”)
B. 近年研究宋词,完成拙作一本,恳请舍兄不吝赐教。
C. 这是什么精神呢?这是共产主义精神,这是国际主义精神。(此句运用了设问的修辞手法)
D. 我跑到“犯罪”现场一看,果然,可可不但把这位老教授身上的扣子全咬下来了,而且还整整齐齐地排在地上。(这里的引号表示“犯罪”在特定语境里有了新的含义)
6. 将下列句子组成语意连贯的一段话,语序排列最恰当的一项是( )
①过分草率的决定,可能会给今后的生活和工作带来不必要的麻烦,也会产生悔不当初的愧疚。
②所以选择既要把握好时机,又要仔细慎重。
③人生在世有很多的时候需要选择,但是选择是一个艰难的过程,何去何从常常会让我们犹豫不决。
④除此之外,就是在决策的时候,不要味地依赖别人的意见,他人并不知道你真实的处境,无法设身处地从你的角度出发来选择。
⑤过分地彷徨,可能会坐失良机,让机会从面前溜走,造成“机不可失,时不再来”的感叹。
A. ③①⑤②④ B. ③⑤①②④ C. ①⑤③②④ D. ③⑤①④②
7. 选出下列说法有误的一项( )
A. 《无常》一文章在夹叙夹议中,对打着“公理”“正义”旗号的“正人君子”予以了辛辣的讽刺,通过对比,体现了“人”不如“鬼”的丑恶现实。
B. 阿长是鲁迅的保姆,她虽然文化程度不高,但对鲁迅异常疼爱,鲁迅对其充满了敬意与怀念。《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中,她讲述美女蛇与长毛的故事,是鲁迅童年的美好回忆。
C. 《湘行散记》是沈从文先生构建“文学湘西”的一块重要版图。
D. 都言水火无情,《西游记》当中有许多与水火相关的情节,如悟空的“火眼金睛”的是在老君的八卦炉中练就,火焰山的大火最终被铁扇公主的芭蕉扇扑灭,唐僧满月即遭遇抛江之难等。
8. 阅读《西游记》选文,回答问题。
(甲)如意棒,黑缨枪,二人洞口逞刚强。分心劈脸刺,着臂照头伤。喷彩雾,吐毫光,两个妖仙不可量:一个是修正齐天圣,一个是成精黑大王。这场山里相争处,只为袈裟各不良。
(乙)金箍棒,如意钩,二人奋怒各怀仇。飞砂走石乾坤暗,播土扬尘日月愁。大圣救师来取水,妖仙为侄不容求。有心有意相争战,不定存亡不罢休。
(1)两文中提到的兵器都各有特色,请写出两文中都提到的兵器的由来。
(2)请简述(甲)文纷争的起因和(乙)文中的“各怀仇”各指什么。
(3)最终谁解决了(甲)文的困境?再举一例取经路上由他(她)解决的情节片段。
二、阅读理解(40分)
(一)(5分)
阅读古诗,完成各题。
冬晚对雪忆胡居士家
王维
寒更传晓箭①,清镜览衰颜。隔牖风惊竹,开门雪满山。
洒空深巷静,积素广庭闲。借问袁安舍②,翛然③尚闭关。
[注]①箭:指漏箭,古代计时器漏壶中用以指示时间刻度的箭状指针。②汉时袁安未达时,洛阳大雪,人多出乞食,安独僵卧不起,洛阳令按行至安门,见而贤之,举为孝廉。后人常用“袁安高卧”指身处困穷但仍坚守节操的行为。③翛(xiāo)然:自由自在的样子。
9. 颈联中有一个词运用了课文中的典故,请回忆课文内容简述。
10. 德舆评价本诗颔联时说“全诗之妙,全在上句‘隔牖’五字”,请简要分析。
(二)(15分)
阅读下列文言文,完成各题。
何梅谷之妻
何梅谷,鄱(pó)阳人也。其妻垂老,好佛事,自晨至夕,必口念“观音菩萨”千遍。何梅谷以儒学闻于时,止之则弗从,勿止又恐贻笑士人。进退狼狈。一日,呼妻至再三,随夜随呼勿辍。妻怒曰:“何聒(guō)噪若是耶?”梅谷徐答曰:“仅呼半日,汝即怒我,观音一日被尔呼千遍,安得不怒汝耶?”妻顿悟,遂止。
11. 解释下列词语:
(1)人不堪其忧: (2)又恐贻笑士人: (3)随夜随呼勿辍: (4)遂止:
12. 下列划线字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
A. 自晨至昏 幸甚至哉 B. 以儒学闻于时 屠惧,投以骨
C. 好佛事 知之者不如好之者 D. 仅呼半日 吾日三省吾身
13. 翻译句子。
(1)何聒噪若是耶?
(2)观音一日被尔呼千遍,安得不汝怒耶?
14. “何梅谷以儒学闻于时”中的“儒学”的创始人是( ),他的及他的弟子的言行被记录在( )中流传,朱熹将此书与《中庸》《大学》《____》合称为“四书”。
15. 从何梅谷身上,你能得到什么启示?
(三)(10分)
阅读下面的散文,完成各题。
治愈的荷
①我说这是满满的一池塘的荷,一点儿不假。
②瞧去吧,一百长、二十米宽的池塘被荷叶填得满满的,从上往下看,几乎没有一丝缝隙,只看见厚厚的一大片绿清清爽爽地向远处绵延开去。还别说,那些鬼灵精怪的绿色圆叶上上下下,直直斜斜,虽是你挨着我我挤着你,但相处得如此融洽,那样和谐,并没有谁欺负谁之意。一副“我和谁都不争,和谁争我都不屑”的样子,叫人见了,怜爱不已。
③凉凉夜色中,昏黄灯光下,我驻足于池塘边,扶栏静望,被阵阵清淡素雅的香味包围住,竞浮想联翩起来。荷花姑娘睡了吧?那必是荷叶们散发出来的味儿,有一半似青草味,有一半似茶叶香,深吸一口,再一口,仍是琢磨不透。
④近处的荷叶像杂技演员顶起的一个个盘子——绿盘子,稳稳的,又像是美若天仙的舞蹈演员们最后一个动作结束后定住的造型——伸出的手虔诚地捧着什么。也许是希望,也许是童真。
⑤没有明月,故称不上荷塘月色;没有太多荷花,或许开得少,然而,半点也不遗憾。
⑥我就爱这满塘深深浅浅的绿,爱它们安安静静、陶陶然的样子,爱它们不知世事多变的那份纯真和自然。或许,也不一定。以它们的智慧是能感知到写在人脸上那任凭凉风怎么抹也抹不去的艰难的,可它们装作不知,也便是大智慧了。恰似苏东坡的《村居》诗:“细雨无声草木葱,无踪布谷慢催耕。云来云去了无意,道隐无名万物荣。”四个“无”字恐怕也是荷叶们“隐”的智慧吧!
⑦步入中年,行走在路上,左手提着一个重物,右手也提着一个重物,重物在左手与右手之间交换一下,就算作是休息,因为哪个都不能放下。愁苦隐藏起来,畏惧隐藏起来,埋怨和牢骚隐藏起来,还是要行路,并笑着接受那句话——抱歉,这就是生活。
⑧是的,世界纷繁复杂,人生步履维艰,看着满满一池的荷,我仍然是这样认为,但心里却陡然轻松了许多。白天的雨肆无忌惮地落下,落在荷叶上再滚落进池塘。今夜,残留在荷叶手心里的粒粒珍珠,轻轻地,将我的心洗濯。
16. 阅读全文,概括荷叶的特点。
17. 请从词语运用或修辞手法的角度,赏析第②段画横线的句子。
18. 选文中的荷叶与本文中的荷叶有什么相似之处?表达的情感有何不同?请简析。
“雨势并不减退,红莲却不摇动了。雨点不住地打着,只能在那勇敢慈怜的荷叶上面,聚了些流转无力的水珠。”
——冰心《荷叶·母亲》
(四)(10分)
阅读下面的散文,回答问题。
落在童年的雨
①陪儿子从培训机构出来,暴雨已下了近半小时,它还在撒着怒气,丝毫没有就此罢休的苗头。
②雨水顺着马路由高坡向低处流淌,淹没了井盖,洗净了驶过的车轮,我的思绪随着雨水上涨,漫延到我的童年——
③那个骄阳似火的暑假,田野里到处散播着丰收的喜讯。父母亲望着南边犯愁,他们必须赶在那团乌云飘来前,将水稻割完,把脱粒的稻谷平铺在晒谷场和屋顶平台上,利用乌云裹挟而来的强烈热浪和强劲疾风,草草地让稻谷迅速脱水,收拢后堆放在避雨的角落。
④风越刮越猛,吹过殷实的田野,翻滚金色的巨浪。只见父亲顺着风奔跑,母亲挑着一担稻谷,艰难缓慢地挡住风吹去的方向,我扛着小半袋刚刚收获的稻谷跟在母亲背后,编织袋里汇集的泥水从最低的一角流淌出来,一股掺杂着稻谷芳香和汗水咸味儿的气息扑鼻而来。
⑤风夹着清凉的湿气,父亲已经在屋顶平台上手忙脚乱,从他所站的位置,我猜想他已经完成了大部分稻谷的收拢重任。风越来越沉,被水汽拖累。风止,雨至。我紧跟着母亲,她在我前面蹒跚地行走,箩筐里的稻谷沾上雨水,担子变得越来越沉,脚下的耕基路变得泥泞不堪,每一步都变得艰难。
⑥前面是一个小土坡,母亲试图踩上去,右脚落上去时用力踩实,人和扁担歪成斜坡状,左脚想跟进时,一个踉跄,连人带筐翻倒在土坡下,母亲瘫坐在泥里,重担压得她喘不过气来,她强忍着没有哭出。我赶紧上前把母亲扶起,和母亲一起把洒落的稻谷捧入箩筐。雨丝毫没有停息的意思,父亲出现在雨幕中,接过母亲肩上的担子,母亲接过我肩上的编织袋。父亲冲在前面,母亲紧跟其后,我踩着他们踩过的脚印。我们冒雨前行,被雨幕遮蔽,被声响掩埋,被凉气冲淡,消失在旷野的乡间骤雨中。
⑦那一刻,我懂得了父母的艰辛,懂得了生活的不易。那场雨后,我慢慢长大,慢慢变得少年老成,那年我10岁。
⑧“爸爸,我们打电话给妈妈,让她来接我们吧。”雨还在下,我和儿子站立在楼道里。一个想法急切地跳出来,“儿子,要不我们冒雨走回家吧?”他愣了一下,然后欣然接受。
⑨我拉着儿子的手,漫步走在雨中。雨水肆无忌惮地泼洒,湿透的衣衫紧紧裹着我们的身体,雨水浸透衣服,渗入身体的每一个毛孔,清爽却带着一丝凉意。
19. 作者在文中插叙了哪件往事?请简要概括。
20. 结合语境,赏析第⑥段画线句子中加点字的表达效果。
父亲冲在前面,母亲紧跟其后,我踩着他们踩过的脚印。
21. 文章以“落在童年的雨”为题目有什么好处?
三、作文(50分)
22. 阅读下面的文字,按要求作文。
思维火花进射的一瞬间,牛顿的万有引力从天而降;感动于美丽自然的一瞬间,“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这样的佳句脱口而出;沙利文老师让水放流过“我”手的瞬间,我感受到了“无声胜有声”的深沉。瞬间,总有丰盈的过去,哪些瞬间触发了你的情感体验,引发了你的人生思考?
请自拟题目,包含“瞬间”一词,叙写你多彩的生活故事。
要求:(1)不少于600字;(2)不得出现真实的班级姓名。
答案与解析
一、积累与运用(30分)
1. 古诗文默写
(1)夜发清溪向三峡,__________________。(李白《峨眉山月歌》)
(2)___________________,各领风骚数百年。(赵翼《论诗》)
(3)知之者不如好之者,_________________。(《论语·雍也》)
(4)__________________,天涯若比邻。(王勃《送杜少府之任蜀州》)
(5)_________________,非宁静无以致远。(诸葛亮《诫子书》)
(6)银烛秋光冷画屏,__________________。(杜牧《秋夕》)
(7)《十一月四日风雨大作》中写诗人虽年老体衰,仍愿守卫边疆保家卫国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①. 思君不见下渝州 ②. 江山代有才人出 ③. 好之者不如乐之者 ④. 海内存知己 ⑤. 非淡泊无以明志 ⑥. 轻罗小扇扑流萤 ⑦. 僵卧孤村不自哀 ⑧. 尚思为国戍轮台
【解析】
【分析】
【详解】默写题作答时,一是要透彻理解诗文的内容;二是要认真审题,找出符合题意的诗文句子;三是答题内容要准确,做到不添字、不漏字、不写错字。本题中的“渝州、才人、流萤、戍”等字词容易写错。
2. 拼音与字词。
倏忽间,我们已踏入2022年。过去一年,也许你曾踏足山巅,拥有花团锦cù(1)( )的风光;也许你曾走入低谷,经历了一个人的兵荒马乱。凡是过往,皆为序章。愿今年所有的遗撼,都是明年惊喜的铺垫。别愧(2)( )对自己,睡醒前原谅一切,在流星划过的shà(3)( )那许下心愿,莫要犹疑徘徊(4)( ),大踏步向前。枪响之前,你我皆是黑马!
(1)( )(2)( )(3)( )(4)( )
(5)请找出文中的错字并修改。( )改成( )
【答案】 ①. 簇 ②. kuì ③. 霎 ④. huái ⑤. “撼” ⑥. 改成“憾”
【解析】
【分析】
【详解】(1)花团锦簇,huā tuán jǐn cù,形容五彩缤纷,十分鲜艳多彩的景象。也形容文章辞藻华丽。
(2)愧对,kuì duì,意思是羞于面对。
(3)霎那,shà nà,片刻。
(4)徘徊,pái huái,表示在一个地方来回走动,或比喻犹豫不决,也比喻事物在某个范围内来回浮动、起伏。
(5)遗撼——遗憾,指不满意、悔恨、不甘心的事情,由无法控制的或无力补救的情况所引起的后悔。
3. 下列句子中加下划线的成语使用正确的一项是( )
A. 为了铁路早日通车,工程技术人员处心积虑地克服了许多困难。
B. 他俩表演的双簧真是太有趣了,连一向严肃的林老师都忍俊不禁地笑了起来。
C. 发展低碳经济首当其冲的就是要坚持节约资源、保护环境的基本国策,实现可持续发展。
D. 这些伪劣药品造成的危害骇人听闻,药品市场非整顿不可。
【答案】D
【解析】
【分析】
【详解】A.处心积虑:长期谋划要干某件事(多含贬义)。句中形容工程技术人员的精神,不合语境;
B.忍俊不禁:忍不住要发笑。该成语和“笑了起来”意思重复;
C.首当其冲:指最先受到攻击或遭遇灾难。句中形容“坚持节约资源、保护环境的基本国策”的必要性,不符合语境;
D.骇人听闻:意思是指事出怪诞,听起来令人害怕。句中形容“伪劣药品”对人造成的严重危害令人害怕,符合语境;
故选D。
4. 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
A. 候风地动仪的主要构成部分是触发机关和报警装置。
B. 各级政府积极支持贫困户靠自己的努力走上脱贫致富,涌现了一大批的自主脱贫典型。
C. “创建全国文明城市”工作,不仅要落实到位,而且要宣讲到位。
D. 2022年冬季奥运会即将在北京举行,各国体育健儿们纷纷表示要充分发扬水平,取得佳绩。
【答案】A
【解析】
【详解】B.句子成分残缺,在“走上脱贫致富”后加“的道路”;
C.语序不当,将“落实到位”与“宣讲到位”位置互换;
D.用词不当,将“发扬”改为“发挥”;
故选A。
5. 下列表述有误的一项是( )
A. 谁才是最可爱的人。(划线词语词性分别为“代词”“动词”“形容词”)
B. 近年研究宋词,完成拙作一本,恳请舍兄不吝赐教。
C. 这是什么精神呢?这是共产主义精神,这是国际主义精神。(此句运用了设问的修辞手法)
D. 我跑到“犯罪”现场一看,果然,可可不但把这位老教授身上的扣子全咬下来了,而且还整整齐齐地排在地上。(这里的引号表示“犯罪”在特定语境里有了新的含义)
【答案】B
【解析】
【详解】“舍兄”是对自家哥哥的称谓,谦称。不能用来说对方。故选B。
6. 将下列句子组成语意连贯的一段话,语序排列最恰当的一项是( )
①过分草率的决定,可能会给今后的生活和工作带来不必要的麻烦,也会产生悔不当初的愧疚。
②所以选择既要把握好时机,又要仔细慎重。
③人生在世有很多的时候需要选择,但是选择是一个艰难的过程,何去何从常常会让我们犹豫不决。
④除此之外,就是在决策的时候,不要味地依赖别人的意见,他人并不知道你真实的处境,无法设身处地从你的角度出发来选择。
⑤过分地彷徨,可能会坐失良机,让机会从面前溜走,造成“机不可失,时不再来”的感叹。
A. ③①⑤②④ B. ③⑤①②④ C. ①⑤③②④ D. ③⑤①④②
【答案】B
【解析】
【分析】
【详解】要求学生仔细阅读材料,根据材料意思可知,③句总说,引出“选择”的话题,故放在首位。接下来四句可以分为两组,⑤①是一组,构成并列,讲彷徨和草率都不利于做出正确的选择,①句有“也”,可知⑤在前,①在后;②④两句为一组,讲选择时应该注意什么,根据④句“除此之外”可知②前,④在后。因此正确的顺序是:③⑤①②④。故选B。
7. 选出下列说法有误的一项( )
A. 《无常》一文章在夹叙夹议中,对打着“公理”“正义”旗号的“正人君子”予以了辛辣的讽刺,通过对比,体现了“人”不如“鬼”的丑恶现实。
B. 阿长是鲁迅的保姆,她虽然文化程度不高,但对鲁迅异常疼爱,鲁迅对其充满了敬意与怀念。《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中,她讲述美女蛇与长毛的故事,是鲁迅童年的美好回忆。
C. 《湘行散记》是沈从文先生构建“文学湘西”的一块重要版图。
D. 都言水火无情,《西游记》当中有许多与水火相关的情节,如悟空的“火眼金睛”的是在老君的八卦炉中练就,火焰山的大火最终被铁扇公主的芭蕉扇扑灭,唐僧满月即遭遇抛江之难等。
【答案】B
【解析】
【详解】《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中,长妈妈并没有讲“长毛的故事”。故选B。
8. 阅读《西游记》选文,回答问题。
(甲)如意棒,黑缨枪,二人洞口逞刚强。分心劈脸刺,着臂照头伤。喷彩雾,吐毫光,两个妖仙不可量:一个是修正齐天圣,一个是成精黑大王。这场山里相争处,只为袈裟各不良。
(乙)金箍棒,如意钩,二人奋怒各怀仇。飞砂走石乾坤暗,播土扬尘日月愁。大圣救师来取水,妖仙为侄不容求。有心有意相争战,不定存亡不罢休。
(1)两文中提到的兵器都各有特色,请写出两文中都提到的兵器的由来。
(2)请简述(甲)文纷争的起因和(乙)文中的“各怀仇”各指什么。
(3)最终谁解决了(甲)文的困境?再举一例取经路上由他(她)解决的情节片段。
【答案】(1)金箍棒是太上老君冶炼出来的神铁,后来大禹治水的时候被大禹借走,在大禹治完水患以后放在了东海里面,用来当做镇海神铁。(意近即可)
(2)熊罴精想要唐三藏的锦斓袈裟。悟空怀仇即如意真仙不愿给他们落胎泉水救师父,如意真仙怀仇是他憎恶悟空让他的侄子红孩儿失去自由。
(3)观音菩萨,(乙)文中如意真仙的侄子红孩儿(圣婴大王)也是被观音收服的。
猴王保唐僧——鹰愁涧收服小白龙,送了悟空三根救命毫毛
坎途逢三难——与黎山老母和文殊普贤二位菩萨一起变化,以试探师徒四人取经的决心
偷吃人生果——助悟空使人生果树重生
大战红孩儿——收服红孩儿
孙猴巧行医——收服赛太岁
险度通天河——编花篮收服鲤鱼精(情节意对即可)
【解析】
【分析】
【小问1详解】
“如意棒”“金箍棒”指如意金箍棒,是孙悟空的兵器,其由来出自第三回《四海千山皆拱伏 九幽十类尽除名》。
原文一:正说处,后面闪过龙婆、龙女道:“大王,观看此圣,决非小可。我们这海藏中那一块天河定底的神珍铁,这几日霞光艳艳,瑞气腾腾,敢莫是该出现遇此圣也?”龙王道:“那是大禹治水之时,定江海浅深的一个定子,是一块神铁,能中何用?”
原文二:悟空十分欢喜,拿出海藏看时,原来两头是两个金箍,中间乃一段乌铁,紧挨箍有镌成的一行字,唤做“如意金箍棒一万三千五百斤”。心中暗喜道:“想必这宝贝如人意!”一边走,一边心思口念,手颠着道:“再短细些更妙!”拿出外面,只有丈二长短,碗口粗细。
【小问2详解】
(甲)文出自第十七回:孙行者大闹黑风山,观世音收伏熊罴怪。在观音院,悟空卖弄锦襕袈裟,引起金池长老贪心,要火烧唐僧师徒,反被悟空弄法烧了禅院。混乱中,袈裟被熊罴怪窃走。观音变作苍狼精模样,悟空变化仙丹,诱熊罴怪吞下,降伏此怪。
(乙)文出自《西游记》第五十三回:禅主吞餐怀鬼孕,黄婆运水解邪胎。大致情节:唐僧师徒四人取经时路过一个“西梁女国”,在这个王国里没有男人,繁衍后代都是靠喝湖中的水而受孕。师徒四人遇到一条清澈的小河阻挡,便拜托一位妇女送他们过河,但唐僧和八戒在渡河后觉得口渴,于是喝了河里的水,谁知那河水喝了便有了胎气,猪八戒与唐僧结果意外怀孕。听当地的人说,只要喝了解阳山的水,才可解胎气。孙悟空为了解唐僧和八戒的胎气上了解阳山,巧的是,解阳上看门的那个如意真仙,竟是之前孙悟空得罪的牛魔王的兄弟,红孩儿的舅舅,因为侄子红孩儿被观音收服,而迁怒悟空,不愿意给唐僧和八戒打胎的泉水,与前来打泉水的孙悟空交战,最终被孙悟空击败而放走。
【小问3详解】
考查理解名著内容。
(甲)文出自第十七回:孙行者大闹黑风山,观世音收伏熊罴怪。在观音院,悟空卖弄锦襕袈裟,引起金池长老贪心,要火烧唐僧师徒,反被悟空弄法烧了禅院。混乱中,袈裟被熊罴怪窃走。观音变作苍狼精模样,悟空变化仙丹,诱熊罴怪吞下,降伏此怪。可知,观音菩萨最终谁解决了(甲)文的困境。
观音菩萨解决的困境:
示例一:大战红孩儿。红孩儿为牛魔王和铁扇公主之子,外号圣婴大王,住在号山枯松涧火云洞。他听说吃唐僧肉可以长生不老,假扮成一个受难的孩童,以麻绳自缚手脚吊在树上引唐僧师徒搭救,但被孙悟空识破,唐僧命孙悟空背起红孩儿,孙悟空把红孩儿摔在路边的石头上;红孩儿见施计不成,便用狂风卷走唐僧,和孙悟空大战,假扮观音菩萨骗擒猪八戒。孙悟空一时难以降服。幸亏观音菩萨感知他们师徒有难,特意来降服红孩儿,用玉净瓶的甘露熄灭了三昧真火。给红孩儿戴上金手镯,最终收服了红孩儿,跟在观音菩萨的身边做了善财童子,最终成了正果。
示例二:鹰愁涧收服小白龙。白龙马本是西海龙王三太子小白龙,因纵火烧了殿上明珠,被西海龙王表奏天庭,告了忤逆,玉帝将其吊在空中,打了三百,不日遭诛后。后因南海观世音菩萨出面才免于死罪,被贬到蛇盘山鹰愁涧等待唐僧取经。唐僧师徒行至鹰愁涧之后,小白龙又吃掉唐僧所骑的白马,被菩萨点化,变身为白龙马,皈依佛门,载乘唐僧上西天取经,最终修成正果。
二、阅读理解(40分)
(一)(5分)
阅读古诗,完成各题。
冬晚对雪忆胡居士家
王维
寒更传晓箭①,清镜览衰颜。隔牖风惊竹,开门雪满山。
洒空深巷静,积素广庭闲。借问袁安舍②,翛然③尚闭关。
[注]①箭:指漏箭,古代计时器漏壶中用以指示时间刻度的箭状指针。②汉时袁安未达时,洛阳大雪,人多出乞食,安独僵卧不起,洛阳令按行至安门,见而贤之,举为孝廉。后人常用“袁安高卧”指身处困穷但仍坚守节操的行为。③翛(xiāo)然:自由自在的样子。
9. 颈联中有一个词运用了课文中的典故,请回忆课文内容简述。
10. 德舆评价本诗颔联时说“全诗之妙,全在上句‘隔牖’五字”,请简要分析。
【答案】9. 侄子谢朗应声答道“撒盐空中差可拟”,所以“洒空”即指下雪。(能写出《世说新语》,“撒盐空中差可拟”)。
10. “隔牖风惊竹”句运用了侧面描写的手法。作者隔窗听见竹子发出的声响,以为是风吹竹林的声音,实则是夜来大雪纷纷,雪打竹叶,簌簌作响。 “风惊竹”三字,未直接从视觉的角度写雪,却己从听觉角度侧面将大雪纷纷的景象描摹出来。
【解析】
【9题详解】
本题考查内容理解。
颈联“洒空深巷静,积素广庭闲”的意思是:飘洒空中使那深长的小巷宁静,皑皑的积雪更觉庭院宽广清闲。句中“洒空”二字摹写动态,描绘雪花纷纷扬扬、漫空飞舞之态;“积素”二字写静,表现给地面上已积起厚厚的一层白雪。《世说新语·言语》载,谢安曾在下雪时把子侄们聚在一起,问他们雪下得和什么东西相似,侄子谢朗应声答道:“撒盐空中差可拟。”由此可判断,“洒空”指下雪,运用了典故。
【10题详解】
本题考查诗句鉴赏。
颔联“隔牖风惊竹,开门雪满山”意思是:隔窗听风声乱撼着窗前的丛竹,推门见大雪盖满了对面的群山。诗人先从听觉着笔,写他夜里隔着窗子听见风吹动竹子的声响;接着写视觉所见:清晨开门一看,才发觉皑皑白雪已铺满了山头。因此可判断,“隔牖风惊竹”句运用了侧面描写的手法,作者从听觉的角度写雪之大,“风听竹”有声,“雪满山”有色,境界空阔,又紧扣着诗人隔窗“听”和开门“看”的动作神态,一惊一叹的内心感受,这就使人如临其境。
(二)(15分)
阅读下列文言文,完成各题。
何梅谷之妻
何梅谷,鄱(pó)阳人也。其妻垂老,好佛事,自晨至夕,必口念“观音菩萨”千遍。何梅谷以儒学闻于时,止之则弗从,勿止又恐贻笑士人。进退狼狈。一日,呼妻至再三,随夜随呼勿辍。妻怒曰:“何聒(guō)噪若是耶?”梅谷徐答曰:“仅呼半日,汝即怒我,观音一日被尔呼千遍,安得不怒汝耶?”妻顿悟,遂止。
11. 解释下列词语:
(1)人不堪其忧: (2)又恐贻笑士人: (3)随夜随呼勿辍: (4)遂止:
12. 下列划线字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
A. 自晨至昏 幸甚至哉 B. 以儒学闻于时 屠惧,投以骨
C. 好佛事 知之者不如好之者 D. 仅呼半日 吾日三省吾身
13. 翻译句子。
(1)何聒噪若是耶?
(2)观音一日被尔呼千遍,安得不汝怒耶?
14. “何梅谷以儒学闻于时”中的“儒学”的创始人是( ),他的及他的弟子的言行被记录在( )中流传,朱熹将此书与《中庸》《大学》《____》合称为“四书”。
15. 从何梅谷身上,你能得到什么启示?
【答案】11. (1)能忍受(2)害怕,担忧,担心(3)停止(4)于是,就 12. C
13. (1)(你)为什么这么吵闹呢?或:为什么像这样吵闹呢?
(2)观音菩萨每天被你喊上千遍,怎么能不对你感到生气呢?
14. ①. 孔子 ②. 《论语》 ③. 《孟子》
15. 选择恰当的方法,能够成功地说服他人。(说服别人时要讲究方式方法,以彼之道,还施彼身)
【解析】
【分析】
【11题详解】
考查重点文言实词的意义。解答此类题目时,应先理解词语所在句子的含义。然后根据句子的意思推断词语的意思。
(1)句意:别人都不能忍受这种穷困清苦。堪:能忍受。
(2)句意:他又怕被读书人嘲笑。恐:害怕,担忧,担心。
(3)句意:一直到晚上也喊个不停。辍:停止。
(4)句意:于是停止做佛事。遂:于是,就。
【12题详解】
考查一词多义。
A.动词,到/副词,非常;
B.介词,凭借/介词,把;
C.动词,爱好/动词,爱好;
D.名词,天/名词,每天;
故选C。
【13题详解】
考查重点句子的翻译。翻译时,要忠于原文,不遗漏、不随意增减内容,译文要通畅。注意重点字词及常用句式的翻译,以直译为主,意译为辅。
(1)重点词语:何:为什么。聒噪:吵闹。若:像。
(2)重点词语:尔:你。安:怎么。汝:你。耶:句末语气词,相当于“呢”。
【14题详解】
考查文学常识。孔子(公元前551年9月28日-公元前479年4月11日),子姓,孔氏,名丘,字仲尼,鲁国陬邑(今山东省曲阜市)人,祖籍宋国栗邑(今河南省夏邑县),中国古代伟大的思想家、政治家、教育家,儒家学派创始人、“大成至圣先师”。《论语》由孔子的弟子及其再传弟子编撰而成,是儒家学派的经典著作之一,集中体现了孔子的政治主张、伦理思想、道德观念及教育原则等。四书是《论语》《孟子》《大学》《中庸》的合称,又称四子书,为历代儒客学子研习之核心书经。
【15题详解】
考查感悟启示。结合“止之则弗从”可知单纯阻止妻子做佛事,妻子不听。结合“一日,呼妻至再三,随夜随呼勿辍”可知何梅谷再三喊他妻子的名字,一直到晚上也喊个不停的方法来让妻子意识到自己从早上到黄昏,嘴里一定要叫上千遍“观音菩萨”这种方式不可取,最终让妻子停止做佛事,这是何梅谷用自己的巧招妙方让自己的妻子不要因为喜好佛事而每天念无数次的观音菩萨。由此可知,本文告诉我们:选择恰当的方法,能够成功地说服他人。
【点睛】参考译文:
何梅谷是鄱阳人。他的妻子将近晚年,喜欢做佛事,从早上到黄昏,嘴里一定要叫上千遍“观音菩萨”。何梅谷凭借儒家学说在当时出了名,他想阻止他的妻子做佛事,可是妻子不听从;不阻止,他又怕被读书人嘲笑,这样使得他进退两难。一天,他再三喊他妻子的名字,一直到晚上也喊个不停。他的妻子生气地说:“你为什么这样吵闹呢?”何梅谷慢慢地回答说:“我才喊了你半天,你就对我生气,观音菩萨一天被你喊千百遍,怎么会不对你生气呢?”他的妻子顿时明白了,于是停止做佛事。
(三)(10分)
阅读下面的散文,完成各题。
治愈的荷
①我说这是满满的一池塘的荷,一点儿不假。
②瞧去吧,一百长、二十米宽的池塘被荷叶填得满满的,从上往下看,几乎没有一丝缝隙,只看见厚厚的一大片绿清清爽爽地向远处绵延开去。还别说,那些鬼灵精怪的绿色圆叶上上下下,直直斜斜,虽是你挨着我我挤着你,但相处得如此融洽,那样和谐,并没有谁欺负谁之意。一副“我和谁都不争,和谁争我都不屑”的样子,叫人见了,怜爱不已。
③凉凉夜色中,昏黄灯光下,我驻足于池塘边,扶栏静望,被阵阵清淡素雅的香味包围住,竞浮想联翩起来。荷花姑娘睡了吧?那必是荷叶们散发出来的味儿,有一半似青草味,有一半似茶叶香,深吸一口,再一口,仍是琢磨不透。
④近处的荷叶像杂技演员顶起的一个个盘子——绿盘子,稳稳的,又像是美若天仙的舞蹈演员们最后一个动作结束后定住的造型——伸出的手虔诚地捧着什么。也许是希望,也许是童真。
⑤没有明月,故称不上荷塘月色;没有太多荷花,或许开得少,然而,半点也不遗憾。
⑥我就爱这满塘深深浅浅的绿,爱它们安安静静、陶陶然的样子,爱它们不知世事多变的那份纯真和自然。或许,也不一定。以它们的智慧是能感知到写在人脸上那任凭凉风怎么抹也抹不去的艰难的,可它们装作不知,也便是大智慧了。恰似苏东坡的《村居》诗:“细雨无声草木葱,无踪布谷慢催耕。云来云去了无意,道隐无名万物荣。”四个“无”字恐怕也是荷叶们“隐”的智慧吧!
⑦步入中年,行走在路上,左手提着一个重物,右手也提着一个重物,重物在左手与右手之间交换一下,就算作是休息,因为哪个都不能放下。愁苦隐藏起来,畏惧隐藏起来,埋怨和牢骚隐藏起来,还是要行路,并笑着接受那句话——抱歉,这就是生活。
⑧是的,世界纷繁复杂,人生步履维艰,看着满满一池的荷,我仍然是这样认为,但心里却陡然轻松了许多。白天的雨肆无忌惮地落下,落在荷叶上再滚落进池塘。今夜,残留在荷叶手心里的粒粒珍珠,轻轻地,将我的心洗濯。
16. 阅读全文,概括荷叶的特点。
17. 请从词语运用或修辞手法的角度,赏析第②段画横线的句子。
18. 选文中的荷叶与本文中的荷叶有什么相似之处?表达的情感有何不同?请简析。
“雨势并不减退,红莲却不摇动了。雨点不住地打着,只能在那勇敢慈怜的荷叶上面,聚了些流转无力的水珠。”
——冰心《荷叶·母亲》
【答案】16. 茂密或:满满的、多、你挨着我我挤着你,融洽和谐;香味清淡索雅;姿态优美或:美丽的造型;安安静静、陶陶然,纯真、自然,富有智慧。
17. 画线句子运用拟人的修辞手法,赋予荷叶人的情态,生动形象地写出了荷叶的和谐融洽,表达了作者对荷叶的喜爱之情。
18. 两文中的荷叶都能禁得住经过风雨的侵袭,傲然挺立。
选文中的荷叶具有象征义,象征着母爱,表达了女儿对母亲的依恋之情。
本文中的荷叶用它的坚强感染着“我”,让“我”勇敢面对困难,荷叶用它的行动洗濯着“我”的内心,让“我”能轻松地面对生活。(意近即可)
【解析】
【16题详解】
本题考查内容概括。
根据第②段的“瞧去吧,一百米长几乎没有一丝缝隙”可概括出,茂密;
根据第③段的“被阵阵清淡素雅的香味包围住”可概括出,香味清淡素雅;
根据第④段的“近处的荷叶像杂技演员顶起的一个个盘子”“又像是美若天仙的舞蹈演员们最后一个动作结束后定住的造型”可概括出,姿态优美;
根据第⑥段的“爱它们安安静静、陶陶然的样子”“爱它们不知世事多变的那份纯真和自然”“以它们的智慧可它们装作不知,也便是大智慧了”可概括出,纯真、自然、富有智慧。
【17题详解】
本题考查语句赏析。
词语运用角度:“鬼灵精怪”意思是乖巧聪明,这里形容荷叶“上上下下,直直斜斜”的状态活泼可爱,在作者眼里极富灵气,表达了作者在②段中接下来写的“叫人见了,怜爱不已”的思想感情;
修辞手法的角度:“虽是你挨着我我挤着你,但相处得如此融洽,那样和谐,并没有谁欺负谁之意”运用拟人的修辞手法,生动形象地表现了荷叶之间的和谐融洽,表达了作者在②段中接下来写的“叫人见了,怜爱不已”的思想感情。
【18题详解】
本题考查阅读比较。
第一问:从选文中的“雨点不住地打着,只能在那勇敢慈怜的荷叶上面,聚了些流转无力的水珠”可以看出,荷叶勇敢慈怜;
从文中⑧段的“白天的雨肆无忌惮地落下,落在荷叶上再滚落进池塘”可以看出,荷叶无所畏惧,勇敢地迎接风雨;
因此两文都写出了荷叶能禁得住经过风雨的侵袭,傲然挺立的特点。
第二问:结合选文中的“勇敢慈怜的荷叶”和出处《荷叶·母亲》的题目可以看出,冰心的作品中的荷叶象征着母亲,表达了女儿对母爱的感叹与依恋之情;
结合文章第⑥段的“以它们的智慧是能感知到写在人脸上那任凭凉风怎么抹也抹不去的艰难的,可它们装作不知,也便是大智慧了”,⑦段的“愁苦隐藏起来,畏惧隐藏起来,埋怨和牢骚隐藏起来,还是要行路,并笑着接受那句话——抱歉,这就是生活”和⑧段的“是的,世界纷繁复杂,人生步履维艰,看着满满一池的荷,我仍然是这样认为,但心里却陡然轻松了许多”可以看出,我眼前所见的荷叶坚强,面对风雨毫不畏惧,让我也内心充满了力量,能够勇敢面对困难,轻松地生活。
(四)(10分)
阅读下面的散文,回答问题。
落在童年的雨
①陪儿子从培训机构出来,暴雨已下了近半小时,它还在撒着怒气,丝毫没有就此罢休的苗头。
②雨水顺着马路由高坡向低处流淌,淹没了井盖,洗净了驶过的车轮,我的思绪随着雨水上涨,漫延到我的童年——
③那个骄阳似火的暑假,田野里到处散播着丰收的喜讯。父母亲望着南边犯愁,他们必须赶在那团乌云飘来前,将水稻割完,把脱粒的稻谷平铺在晒谷场和屋顶平台上,利用乌云裹挟而来的强烈热浪和强劲疾风,草草地让稻谷迅速脱水,收拢后堆放在避雨的角落。
④风越刮越猛,吹过殷实的田野,翻滚金色的巨浪。只见父亲顺着风奔跑,母亲挑着一担稻谷,艰难缓慢地挡住风吹去的方向,我扛着小半袋刚刚收获的稻谷跟在母亲背后,编织袋里汇集的泥水从最低的一角流淌出来,一股掺杂着稻谷芳香和汗水咸味儿的气息扑鼻而来。
⑤风夹着清凉的湿气,父亲已经在屋顶平台上手忙脚乱,从他所站的位置,我猜想他已经完成了大部分稻谷的收拢重任。风越来越沉,被水汽拖累。风止,雨至。我紧跟着母亲,她在我前面蹒跚地行走,箩筐里的稻谷沾上雨水,担子变得越来越沉,脚下的耕基路变得泥泞不堪,每一步都变得艰难。
⑥前面是一个小土坡,母亲试图踩上去,右脚落上去时用力踩实,人和扁担歪成斜坡状,左脚想跟进时,一个踉跄,连人带筐翻倒在土坡下,母亲瘫坐在泥里,重担压得她喘不过气来,她强忍着没有哭出。我赶紧上前把母亲扶起,和母亲一起把洒落的稻谷捧入箩筐。雨丝毫没有停息的意思,父亲出现在雨幕中,接过母亲肩上的担子,母亲接过我肩上的编织袋。父亲冲在前面,母亲紧跟其后,我踩着他们踩过的脚印。我们冒雨前行,被雨幕遮蔽,被声响掩埋,被凉气冲淡,消失在旷野的乡间骤雨中。
⑦那一刻,我懂得了父母的艰辛,懂得了生活的不易。那场雨后,我慢慢长大,慢慢变得少年老成,那年我10岁。
⑧“爸爸,我们打电话给妈妈,让她来接我们吧。”雨还在下,我和儿子站立在楼道里。一个想法急切地跳出来,“儿子,要不我们冒雨走回家吧?”他愣了一下,然后欣然接受。
⑨我拉着儿子的手,漫步走在雨中。雨水肆无忌惮地泼洒,湿透的衣衫紧紧裹着我们的身体,雨水浸透衣服,渗入身体的每一个毛孔,清爽却带着一丝凉意。
19. 作者在文中插叙了哪件往事?请简要概括。
20. 结合语境,赏析第⑥段画线句子中加点字的表达效果。
父亲冲在前面,母亲紧跟其后,我踩着他们踩过的脚印。
21. 文章以“落在童年的雨”为题目有什么好处?
【答案】19. “我”10岁时和父母在暴雨中收获稻谷。
20. 冲“字写出父亲快步走在前面,在雨中前行的无畏和劳动的艰辛:“跟”写母亲默契地配合父亲:“踩”写出童年的“我”顺着父母的脚印行走。这三个动词,生动地描写了一家人在雨中艰难、无畏地担稻谷回家的情景,写出三人配合的默契和劳动的艰辛
21. 概括了文章回忆童年往事的主要内容,或:交代了文章主要内容。含蓄提示了童年苦难对人生的成长有重要作用的主旨,设置了悬念,吸引读者的阅读兴趣。
【解析】
【19题详解】
本题考查概括事件的能力。插叙是在叙述中心事件的过程中,为了帮助展开情节或刻画人物,暂时中断叙述的线索,插入一段与主要情节相关的回忆或故事的叙述方法。本题概括插叙的事件可按“人+事”的方法进行概括。文章第3至7段属于插叙的内容,从“父母亲望着南边犯愁,他们必须赶在那团乌云飘来前,将水稻割完”“一个踉跄,连人带筐翻倒在土坡下,母亲瘫坐在泥里,重担压得她喘不过气来,她强忍着没有哭出。我赶紧上前把母亲扶起,和母亲一起把洒落的稻谷捧入箩筐。雨丝毫没有停息的意思,父亲出现在雨幕中,接过母亲肩上的担子,母亲接过我肩上的编织袋。父亲冲在前面,母亲紧跟其后,我踩着他们踩过的脚印。我们冒雨前行”“那年我10岁”等内容可知,叙写的主要人物是“我”和父母;事件是童年时在暴雨中收获稻谷。据此可概括作答。
【20题详解】
本题考查对词语的赏析。对于词语的赏析,要在把握文章内容的基础上,结合上下文和具体的语句分析作答。语句“父亲冲在前面,母亲紧跟其后,我踩着他们踩过的脚印”中的“冲”表示父亲动作快,有勇敢、悲壮之感,这里写出一家之首的父亲在雨中前行的勇敢无畏和劳动的艰辛;“跟”写母亲紧跟父亲,可见母亲配合的默契;“踩”写“我”年纪还小,只能跟随在父母身后,顺着他们的脚印行走。结合文章第6段叙写的雨中收稻谷的情景,三个动词,准确生动地写出一家人默契配合在雨中劳动的情景,从而突出了劳动的艰辛。
【21题详解】
考查标题的作用。标题是文章的眼睛,其作用是交代文章的写作对象;关联主要情节,起到贯穿全文的线索作用;透露出作者的观点或感情倾向,暗示文章的主旨。标题有独特之处(修辞手法或写作手法)的,可以从寓意含蓄深刻、制造悬念、引人深思、激发读者的阅读兴趣等方面去分析。从文章叙写的内容看,标题“落在童年的雨”概括了本文回忆“我”10岁时跟随父母收稻谷遇雨的经历;结合文中“那一刻,我懂得了父母的艰辛,懂得了生活的不易。那场雨后,我慢慢长大,慢慢变得少年老成”可知,“童年的雨”还指童年经历的苦难,暗含着童年的艰难经历促进“我”成长的作用,题目起到提示中心的作用;另外,题目“落在童年的雨”文题设置了悬念,有吸引和激发读者阅读兴趣的作用。
三、作文(50分)
22. 阅读下面的文字,按要求作文。
思维火花进射的一瞬间,牛顿的万有引力从天而降;感动于美丽自然的一瞬间,“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这样的佳句脱口而出;沙利文老师让水放流过“我”手的瞬间,我感受到了“无声胜有声”的深沉。瞬间,总有丰盈的过去,哪些瞬间触发了你的情感体验,引发了你的人生思考?
请自拟题目,包含“瞬间”一词,叙写你多彩的生活故事。
要求:(1)不少于600字;(2)不得出现真实的班级姓名。
【答案】示例:
难忘的瞬间
生活不缺少美,只缺少发现美的眼睛。只要你学会观察,学会体会,就能发现一幕又一幕令人难忘的精彩瞬间。
一
夜幕降临,月光在街道上洒下一地碎银。我站在一个小小的缝纫摊前——新买的裤子太长了,必须做些改动。
缝纫摊的主人是位年过半百的女子。她动作麻利极了,一边划线、裁剪,一边大声地和顾客们拉着家常,又不时请顾客们帮帮忙,说些“帮我把熨斗插上”之类的话。
突然,她的手机响了,只见她看了看来电显示,兴奋地说了一句“我儿子”,就立刻迫不及待地接通。她一下子换了个人似的,一圈一圈的笑意在她满是皱纹的脸上漾开,说话声音明显小了下去,另一只手竟还不忘工作,一下一下地划着缝纫机的面板。她像个小孩子一样扭动着身体,又像一个身中意外之喜的人一样满脸通红。也许,孩子平平常常的一个电话,使劳累了一天的她又充满了力量。
她接电话那一瞬间的柔情,注满了对亲人的爱。这一瞬,连同那皎洁的月光,一起凝结在我的心中。
二
傍晚时分,夕阳西挂。妈妈的鞋跟掉了,我们便一起到摊贩一条街去修鞋。
鞋摊摊主是一对父子,父亲满头银发,儿子略显稚嫩。父亲一丝不苟地割鞋底、钉鞋掌,儿子也许还在学徒阶段,目不转睛地看着父亲上下翻飞的双手。
突然,一阵电话铃声打破了沉寂。小鞋匠手忙脚乱地掏出手机,看看来电显示,却是满脸的疑惑,迟疑地按下接听键:“喂?” ……小鞋匠恍然大悟似的,抬头看看近旁那个配钥匙摊的锁匠,但见他一脸严肃,手里却分明正拿着手机通话。小鞋匠一下子蹦起来,虚晃着拳头直奔锁匠而去。那锁匠终于忍不住哈哈大笑起来:“上当喽,上当喽。”两人就这样互相追逐着,你打我一拳,我掐你一下,仿佛又回到了童年,爽朗的笑声浸染了一条街。
他们嬉闹那一瞬间,充满了友爱满含温馨。这一瞬,连同那滑落的夕阳,一起凝结在我的心中。
三
中午时分,家里来了客人,妈妈让我去熟食摊买点菜。正是一年中最冷的时节,寒风肆虐。不过,这家熟食摊却依旧生意兴隆,买菜的人已经排起了长龙。
就在大家耐心等待之际,一位老婆婆蹒跚而来,只见她头发花白,背弯得像虾米,眼睛也有些浑浊。她慢慢蹭到摊主面前,颤巍巍地伸出一根手指,问道:“我可以买一元钱的囟鹅吗,我想尝尝……”话音未落,摊主面露难色:“一元钱,不好卖啊。”老婆婆愣了一会,失望地转身准备离开。忽然,队伍里一位戴眼镜的中年男子说:“老婆婆,你等会儿走,等我买到了,分你一点儿。”见他这么一说,许多人也附和:“是呀,别走,我们呆会儿分你一点。”摊主被眼前一幕感动了,急忙切下一大块囟鹅,装在袋子里,递给老婆婆:“你拿着吧,不要钱。”老婆婆双手合掌,一个劲地说:“好人啊,好人啊,谢谢!”
摊主慷慨的递熟食的那一瞬间,充满了陌生人之间的相互关爱。这一瞬,连同那冬日的暖阳,一起凝结在我的心中。
爱,无处不在。这些身处社会底层的人们,正用他们的行动演绎着对家人、对友人、对陌生人的爱——有爱,就有快乐;有爱,就是一种幸福。
【解析】
【分析】
【详解】一、审题。这是一篇自命题作文,拟写的题目要包含“瞬间”一词。如难忘的瞬间;开心的瞬间;永远的瞬间;相识的瞬间等。“瞬间”是指刹那间、一眨眼的功夫,形容时间极短。既然是“瞬间”,最好不要写成一个完整的过程,不要追求面面俱到,而要截取社会生活或自然世界中某一个极具震撼力的特写镜头,写出那一刹那发生的事或内心的体验。如当你深夜在灯下苦读时,母亲的悄悄地递来一杯奶茶,一个“递”的瞬间,令你感动了。当你身处险境时,一个拯救你的动作让你感激万分;当你身心疲惫时,父亲的一个鼓励的眼神,让你重新起来;当你学习遇到困难时,老师和同学的一个点拨或帮助,顿时茅塞顿开,让你感激等。
二、立意上,应突出“瞬间”的重要,用详细刻画和渲染来表现出人物美好的心灵或高尚的品德,表达自己的感激、感动、敬佩等情感。写法上,可用心理描写揭示当时的心理变化和感受,用议论抒情来点明文章主旨。选择符合题意的素材,叙写有感触的“瞬间”,抒写自己的情感体验或人生感悟,表达积极健康的思想作文。
三、体裁上,根据题目“叙写你多彩的生活故事”的要求,宜写记叙文。
江苏省盐城市景山中学2021-2022学年七年级下学期期中语文试题(含解析): 这是一份江苏省盐城市景山中学2021-2022学年七年级下学期期中语文试题(含解析),共21页。试卷主要包含了积累运用,阅读理解,写作与表达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江苏省盐城市景山中学2023-2024学年九年级上学期第一次月考语文试题(含解析).docx江苏省盐城市景山中学2023-2024学年九年级上学期第一: 这是一份江苏省盐城市景山中学2023-2024学年九年级上学期第一次月考语文试题(含解析).docx江苏省盐城市景山中学2023-2024学年九年级上学期第一,共24页。试卷主要包含了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用“/”给文中画线的句子断句,解释下列句中加点词的意思,用现代汉语翻译下列句子,根据相关提示,补全下面表格内容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盐城市亭湖区2021-2022学年七年级上学期期末语文试题(含解析): 这是一份盐城市亭湖区2021-2022学年七年级上学期期末语文试题(含解析),共20页。试卷主要包含了 下面选项正确的一项是, 综合性学习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语文朗读宝](http://img.51jiaoxi.com/images/e12a1cfd0bb10cada2e3d82e093d90ad.p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