终身会员
搜索
    上传资料 赚现金

    2023届高考语文复习-咏物诗鉴赏 课件

    立即下载
    加入资料篮
    2023届高考语文复习-咏物诗鉴赏 课件第1页
    2023届高考语文复习-咏物诗鉴赏 课件第2页
    2023届高考语文复习-咏物诗鉴赏 课件第3页
    2023届高考语文复习-咏物诗鉴赏 课件第4页
    2023届高考语文复习-咏物诗鉴赏 课件第5页
    2023届高考语文复习-咏物诗鉴赏 课件第6页
    2023届高考语文复习-咏物诗鉴赏 课件第7页
    2023届高考语文复习-咏物诗鉴赏 课件第8页
    还剩14页未读, 继续阅读
    下载需要10学贝 1学贝=0.1元
    使用下载券免费下载
    加入资料篮
    立即下载

    2023届高考语文复习-咏物诗鉴赏 课件

    展开

    这是一份2023届高考语文复习-咏物诗鉴赏 课件,共22页。PPT课件主要包含了一含义,咏物诗,二特点,咏物诗常见的思想感情,物的特点,寄托的情感,胆子大,秋柳枯凋,自叹身世,表达志向的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内容上以某一物为描写对象,抓住其某些特征着意描摹。思想上往往是托物言志。由物到人,由实到虚,写出精神品格。这类诗先秦两汉已出现,唐以后佳作渐多。如陆游的《卜算子·咏梅》、于谦的《石灰吟》、王冕的《墨梅》等等,都是借自然之物,抒自己心志的名篇。
    诗者,志之所之也。在心为志,发言为诗。情动于中,而言于形,言之不足故嗟叹之,嗟叹之不足故永歌之,永歌之不足,不知手之舞之足之蹈之也。情发于声,声成文谓之音。治世之音安,以乐其政和;乱世之音怨,以怒其政乖;亡国之音哀,以思其民困;故正得失,动天地,感鬼神,莫近于诗。 ——《诗大序》
    描其形,求形似;融入理,求神似。形神兼备,不即不离。
    1.内容上以某一物为描写对象,抓住其某些特征(形态、色泽、所处环境等)着意描摹,追求“形似”。2.思想上往往是托物言志,由物到人,由实到虚,写出精神品格,追求“神似”。即:描其形,求形似;融入理,求神似。形神兼备,不即不离。
    (三)咏物与写景的区别
    ①从描写对象上,咏物类诗只有一个主体描写对象,笔墨也集中在这个主体描写对象的特点上;而其他类别的诗,则通常由多个意象构成一幅整体的画面,意象与意象之间一般没有主次之分。 ②从作用上,咏物诗是借详细描写物的特征来寄托作者的思想感情或人生理想;而其他类别诗中的景物描写则是通过意象组合成一幅幅画面,去营造或渲染某种气氛,从侧面烘托作者的思想感情。
    (四)咏物诗常见的思想内容
    1.表达不愿媚俗、不愿同流合污,坚持个性、保持清白的高尚情操。2.表达报国无门、怀才不遇的伤感。3.通过某种事物或事情的触动,进而引发自己的某种人生感悟、生活哲理。……
    1、表现时代和社会状况.
    官仓鼠 曹邺 官仓老鼠大如斗, 见人开仓亦不走。 健儿无粮百姓饥, 谁遣朝朝入君口?
    对贪官污吏搜刮百姓、统治者坐视不管的谴责
    2、抒发自身的愁情幽愤。
    柳 李商隐曾逐东风拂舞筵,乐游春苑断肠天。如何肯到清秋日,已带斜阳又带蝉。
    早梅 齐己万木冻欲折, 孤根暖独回。 前村深雪里, 昨夜一枝开。 风递幽香出, 禽窥素艳来。 明年如应律, 先发望春台。
    希望他年应时而发,在京城独占鳌头
    4、写政治仕途及个人节操的
    在狱咏蝉 骆宾王 西陆①蝉声唱,南冠②客思深。 不堪玄鬓③影,来对白头吟。 露重飞难进,风多响易沉。 无人信高洁,谁为表予心。注:①西陆,指秋天②南冠,指囚徒 ③玄鬓,指蝉
    高洁的品性、政治上不得意
    5、表达喜好和兴趣的。
    菊花 元稹 秋丛绕舍似陶家, 遍绕篱边日渐斜。 不是花中偏爱菊, 此花开尽更无花。
    金钱花 罗隐 占得佳名绕树芳,依依相伴向秋光。 若教此物堪收贮,应被豪门尽劚①将。注:劚,zhú,掘、砍
    戳穿了剥削者残酷无情、贪得无厌的本性
    (五)咏物诗常见的意象
    江水:时光的流逝、岁月的短暂、绵长的愁苦      梧桐:凄苦猿啼:悲伤     “风急天高猿啸哀”鹧鸪鸟:离别、悲情、爱情、相思草:生命力强、生生不息、希望、荒凉、偏僻、离恨、身份地位的卑微沙鸥:飘零、伤感松柏:坚挺、傲岸、坚强、生命力 黄叶:凋零、成熟、美人迟暮、新陈代谢 花开:希望、青春、人生的灿烂  花落:凋零、失意、人生事业的挫折、惜春、对美好事物的留恋追怀 
    (六)咏物诗的鉴赏方法
    (1)找出特点:抓住所咏物的形态、色泽、特征、生长环境,分析物的外在特点。(2)联系背景:把物的特征和作者的生平、遭遇或者时代背景联系起来。(3)物志契合:抓住物与“志”的契合点,揣摩诗人所托之情,所言之志。(4)表现手法:托物言志、比喻、象征、反衬、拟人、对比
    写何物——有何特点——(何手法)何情
    1、①以物象为题;②咏(题、赠、赞)+物象2、形似——实写其形态、色泽特征,所处环境等 。 [曲尽其妙]3、神似——由物到人,由实到虚,写出精神品质。[不滞于物]4、内容特点:咏物言志,借所咏之物表达自己的志向、志趣或 品质;或表达自己对生活的思考、对人事的评价5、常用手法:托物言志。象征、比喻、拟人、对比、烘托(既有正面描写,也用侧面描写)6、分析角度:物与人的相同点(物我合一的结合点) 重点把握:①写的什么物,有什么特征。②寄托什么志。
    苔(清)袁枚白日不到处,青春恰自来。苔花如米小,也学牡丹开。
    咏牡丹(宋)王溥枣花至小能成实,桑叶虽柔解吐丝。堪笑牡丹如斗大,不成一事又空枝。
    1.下列对这两首诗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王诗写枣花和桑叶,先抑后扬:先写其“小”与“柔”的特点,再褒扬其实用价值。B.王诗先写了枣花和桑叶,然后以“堪笑”把所咏之物牡丹引出,表露出作者的感情。C.袁诗前两句是说苔花在阳光照不到的地方也努力展现自己,突出了它不畏艰难的精神。D.两首诗都写到了牡丹,但表达的目的不同,王诗突出其硕大,袁诗则侧重写它开放的美。
    2.这两首诗除了托物言志之外,各自主要运用了哪种表现手法?请简要分析。
    1.D【解析】D.“王诗突出其硕大”错误。王诗的目的并非突出牡丹的硕大,而是突出其“不成一事”。2. ① 《咏牡丹》主要运用了对比的手法。把牡丹大而无用与枣花小却能结出果实、桑叶柔却能养蚕结丝进行对比,表达了诗人对牡丹的鄙视。② 《苔》主要运用了比拟的手法。写苔花虽然小,却要学牡丹开放,表达了对不自惭形秽而努力展现自己的的精神的赞美。【解析】《咏牡丹》“枣花至小能成实,桑叶虽柔解吐丝” 枣花虽然很小,但能结果实。桑叶虽然柔软,却能养蚕吐丝。从实用的角度上赞美枣花和桑叶。“堪笑牡丹如斗大,不成一事又空枝” 可笑牡丹花形大如斗,却什么也不能作,花谢后只剩空空枝条。批判牡丹是没有实用价值的虚妄的外在美。这样形成实用与外表的强烈对比,突显对牡丹的鄙视。《苔》“苔花如米小,亦学牡丹开”,如米粒一般微小的苔花,丝毫也不自惭形秽,依然像那美丽高贵的牡丹一样自豪地盛开。运用拟人手法,赋予苔花人的性情、品质,有自己的生命本能和生活意向,并不会因为环境恶劣而丧失生发的勇气。
    忆放鹤李绅羽毛似雪无瑕点,顾影秋池舞白云。闲整素仪三岛①近,回飘清唳九霄闻。好风顺举应摩②日,逸翮③将成莫恋群。凌励坐看空碧外,更怜凫鹭老江濆④。
    【注释】①三岛:传说中的蓬莱、方丈、瀛洲三座海上仙山,亦泛指仙境。②摩:接近。③逸翮:强健善飞的鸟的翅膀。④濆:水边,岸边。
    1.下列对这首诗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首联写鹤的羽毛如雪一样洁白无瑕,白鹤在池水里与白云的倒影共舞,顾影自怜,自在逍遥。B.颔联从仪态和鸣声两方面直接写白鹤,并借仙境和云天来烘托出白鹤的俊逸神采,不同凡俗。C.诗人认为白鹤应乘风展翅高飞,展现自己的特立独行、孤高傲世,不应贪恋安逸的群居生活。D.本诗回忆当初放鹤的情形,前两联凸显了白鹤的超凡脱俗,后两联表达对白鹤的期许和喜爱。2.尾联是如何表达诗人情感的?请简要分析。
    1.C【解析】C.“展现自己的特立独行,孤高傲世”分析错误,应是“展现自己的高远志向,奋勇向上”。2.①以翱翔碧空的白鹤与老死江边的凫鹭对比,表达了对志存高远的白鹤的喜爱和赞美,对贪图安逸(没有追求)的生命的鄙视。②以展翅凌云的白鹤来托物言志,寄寓诗人高远的志向(不甘平庸)和积极进取的精神。
    【解析】 “凌励坐看空碧外,更怜凫鹭老江濆”,作者以白鹤与凫鹭进行对比,一个翱翔碧空,一个老死江边,“凌励”“坐看”,表明作者白鹤的喜爱和赞美,“更怜”“老”,表现了作者对对贪图安逸(没有追求)的生命的鄙视。“凌励坐看空碧外”,白鹤乘风展翅高飞,作者托物言志,寄寓了诗人自己特立独行、孤高傲世,志存高远和积极进取的精神。
    扬州慢·琼花 郑觉斋弄玉①轻盈,飞琼淡泞,袜尘步下迷楼。试新妆才了,炷沉水香毬。记晓剪、春冰驰送,金瓶露湿,缇骑星流。甚天中月色,被风吹梦南州②。尊前相见,似羞人、踪迹萍浮。问弄雪飘枝,无双亭上,何日重游?我欲缠腰骑鹤,烟霄远、旧事悠悠。但凭阑无语,烟花三月春愁。
    【注释】①弄玉,传说中的仙女。②南州,泛指南方州郡
    1.下列对这首词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开篇数语,人与花合写,互相映衬。前五句以仙女设喻,描绘琼花的姿态、颜色、气味,并未绘形画状,而是着力写琼花的风貌神情。B.“记晓”三句,追怀琼花被快马送至行宫供隋炀帝赏玩之事,与杜牧诗“一骑红尘妃子笑”异曲同工,饱含词人对统治者奢侈荒淫的不满。C.“尊前”三句,由“吹梦南州”一语发出新意。词人曾在扬州看到过琼花,而今琼花也一样飘泊来到江南,词人顿生“踪迹萍浮”之感。D.全词在咏琼花中兼写情事,花中隐有人在,不即不离,有着较为深永的情味。琼花似佳人,往事悠悠,春愁无限,慨叹交加,伤感无限。2.这首词写法上虚实结合,请对这种写法及其作用作简要分析。
    1.B【解析】B.“饱含词人对统治者奢侈荒淫的不满”错误,依据“晓剪、春冰驰送,金瓶露湿,缇骑星流”得出诗人以写隋炀帝赏花的心切,侧面衬托琼花的出众不凡。没有表达出对统治者奢侈荒淫的不满。
    2.想像仙女下楼、隋炀帝赏花,回忆无双亭旧游,是虚写;尊前赏花、凭阑无语,是实写;整首词虚实结合,古今相接,异地相通,拓展了表现时空,花事、人事、史事交织,扩大了词作意境。【解析】题目要求对虚实结合的手法做出判断,以及明确手法有何表达效果和作用。所谓虚写,指想象、回忆的内容,可从词中“忆”“记”“欲”“梦”等字判断。实写指眼前景物的真实描写。

    相关课件

    2024届高考专题复习:咏物诗 指导 课件:

    这是一份2024届高考专题复习:咏物诗 指导 课件,共27页。PPT课件主要包含了何为咏物诗,如何鉴赏,诗人寄托,常用技巧,咏物诗与写景诗之区别,鉴赏咏物诗要点,常见物象及象征意义,常见物象的象征意义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诗歌鉴赏专题课件】第10讲:咏物诗-备战2023年高考语文一轮复习:

    这是一份【诗歌鉴赏专题课件】第10讲:咏物诗-备战2023年高考语文一轮复习,共24页。

    2023届高考语文二轮复习:诗歌鉴赏之 咏物诗 课件:

    这是一份2023届高考语文二轮复习:诗歌鉴赏之 咏物诗 课件,共29页。PPT课件主要包含了热点诗歌题材②,完成题册上的习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免费资料下载额度不足,请先充值

    每充值一元即可获得5份免费资料下载额度

    今日免费资料下载份数已用完,请明天再来。

    充值学贝或者加入云校通,全网资料任意下。

    提示

    您所在的“深圳市第一中学”云校通为试用账号,试用账号每位老师每日最多可下载 10 份资料 (今日还可下载 0 份),请取消部分资料后重试或选择从个人账户扣费下载。

    您所在的“深深圳市第一中学”云校通为试用账号,试用账号每位老师每日最多可下载10份资料,您的当日额度已用完,请明天再来,或选择从个人账户扣费下载。

    您所在的“深圳市第一中学”云校通余额已不足,请提醒校管理员续费或选择从个人账户扣费下载。

    重新选择
    明天再来
    个人账户下载
    下载确认
    您当前为教习网VIP用户,下载已享8.5折优惠
    您当前为云校通用户,下载免费
    下载需要:
    本次下载:免费
    账户余额:0 学贝
    首次下载后60天内可免费重复下载
    立即下载
    即将下载:资料
    资料售价:学贝 账户剩余:学贝
    选择教习网的4大理由
    • 更专业
      地区版本全覆盖, 同步最新教材, 公开课⾸选;1200+名校合作, 5600+⼀线名师供稿
    • 更丰富
      涵盖课件/教案/试卷/素材等各种教学资源;900万+优选资源 ⽇更新5000+
    • 更便捷
      课件/教案/试卷配套, 打包下载;手机/电脑随时随地浏览;⽆⽔印, 下载即可⽤
    • 真低价
      超⾼性价⽐, 让优质资源普惠更多师⽣
    VIP权益介绍
    • 充值学贝下载 本单免费 90%的用户选择
    • 扫码直接下载
    元开通VIP,立享充值加送10%学贝及全站85折下载
    您当前为VIP用户,已享全站下载85折优惠,充值学贝可获10%赠送
      充值到账1学贝=0.1元
      0学贝
      本次充值学贝
      0学贝
      VIP充值赠送
      0学贝
      下载消耗
      0学贝
      资料原价
      100学贝
      VIP下载优惠
      0学贝
      0学贝
      下载后剩余学贝永久有效
      0学贝
      • 微信
      • 支付宝
      支付:¥
      元开通VIP,立享充值加送10%学贝及全站85折下载
      您当前为VIP用户,已享全站下载85折优惠,充值学贝可获10%赠送
      扫码支付0直接下载
      • 微信
      • 支付宝
      微信扫码支付
      充值学贝下载,立省60% 充值学贝下载,本次下载免费
        下载成功

        Ctrl + Shift + J 查看文件保存位置

        若下载不成功,可重新下载,或查看 资料下载帮助

        本资源来自成套资源

        更多精品资料

        正在打包资料,请稍候…

        预计需要约10秒钟,请勿关闭页面

        服务器繁忙,打包失败

        请联系右侧的在线客服解决

        单次下载文件已超2GB,请分批下载

        请单份下载或分批下载

        支付后60天内可免费重复下载

        我知道了
        正在提交订单
        欢迎来到教习网
        • 900万优选资源,让备课更轻松
        • 600万优选试题,支持自由组卷
        • 高质量可编辑,日均更新2000+
        • 百万教师选择,专业更值得信赖
        微信扫码注册
        qrcode
        二维码已过期
        刷新

        微信扫码,快速注册

        手机号注册
        手机号码

        手机号格式错误

        手机验证码 获取验证码

        手机验证码已经成功发送,5分钟内有效

        设置密码

        6-20个字符,数字、字母或符号

        注册即视为同意教习网「注册协议」「隐私条款」
        QQ注册
        手机号注册
        微信注册

        注册成功

        下载确认

        下载需要:0 张下载券

        账户可用:0 张下载券

        立即下载
        使用学贝下载
        账户可用下载券不足,请取消部分资料或者使用学贝继续下载 学贝支付

        如何免费获得下载券?

        加入教习网教师福利群,群内会不定期免费赠送下载券及各种教学资源, 立即入群

        返回
        顶部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