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省淮南市八公山区2021-2022学年八年级上学期期末物理试题
展开2021-2022学年安徽省淮南市八公山区八年级(上)期末物理试卷
一、填空题(每空2分,共30分)
1.(2分)测量细铜丝的直径时常采用如图所示的“测多算少”的方法,图中紧密排绕的细铜丝线圈的长度为 cm。
2.(4分)小明同学做的水瓶琴如图所示,调节瓶中的水量使它们形成七种音阶,然后用筷子敲击瓶口来“演奏乐曲”,其中调节瓶中的水量可以改变声音的 ,改变敲击瓶口的力度可以改变声音的 。(均选填“音调”“响度”或“音色”)
3.(4分)“鲤鱼跃龙门”寄托着人们祈盼飞跃的美好愿望;当鲤鱼离开水面向上跃起的过程中,它在水中所成的像与水面的距离变大,像的大小 (填“变大”、“变小”或“不变”),此时人看到鱼在水中的像是由于光的 所形成的。
4.(4分)如图为无人机航拍时的照片.航拍时,物体通过镜头成倒立 的实像,为了镜头里能出现更多景色,那么需要无人机飞的 (选填“高”或“低”)些。
5.(2分)在抗击冠状病毒肺炎的战役中,医护人员身穿防护服,头戴护目镜,时间长了护目镜的玻璃罩会变模糊,这是 (填物态变化名称)现象。
6.(2分)如图所示,在烧瓶中放入少量的固态碘,烧瓶口用玻璃片盖住,对烧瓶微微加热,会看到瓶内会有 (填“白色”或“紫红色”)的烟雾,这是碘的升华现象。今年夏天以来,我市多次利用干冰实施人工降雨,是利用干冰升华时吸收热量的原理工作的。
7.(2分)寒冷的南极,考察队员用酒精温度计测温度而不用水银温度计测量,是因为酒精的凝固点比水银 (填“高”或“低”)。
8.(2分)用一支大的注射器吸取一些乙醚后,用橡皮帽堵住注射器的小孔(如图所示)。向外拉动活塞到一定程度时,注射器里的液态乙醚消失,这是 (填物态变化名称)现象。
9.(4分)石墨烯是人类目前研制出最薄、最坚硬的纳米材料,它在室温下传递电子的速度比一般导体都快,说明它的 好。用石墨烯制成的电子元件很容易散热,这说明它的导热性 (填“好”或“不好”)。
10.(4分)全球气候变暖导致南北极冰川融化,海平面上升。已知冰的密度为0.9×103kg/m3,一座体积为6×108m3的冰川,其质量为 。当冰山融化一半后,剩下的冰的密度是 kg/m3。
二、选择题(每题3分,共30分)
11.(3分)下列数据中最接近实际情况的是( )
A.一名中学生的质量约为50kg
B.光在真空中的传播速度为340m/s
C.洗澡水的温度大约是90℃
D.课桌的高度约为80dm
12.(3分)墨子是历史上第一个完成小孔成像实验的人,如图所示各选项中光现象的原理与墨子完成的小孔成像原理一致的是( )
A.彩虹 B.水中鸟的倒影
C.手影戏 D.观察昆虫
13.(3分)关于光的现象,下面说法中错误的是( )
A.亚艺湖湖边景物在水中的倒影是虚像
B.满水的游泳池池底看上去变浅了,是由于光的折射而造成的错觉
C.森林里,树下的太阳光斑是由光的直线传播而形成的
D.把花束向平面镜靠近时,花束的像会变大
14.(3分)如图是赛龙舟比赛活动中,某龙舟上的鼓手正在击鼓号令的场景。关于鼓声,下面的说法中错误的是( )
A.鼓手敲击鼓面越快,鼓声在空气中传播的速度也越快
B.鼓声是由鼓面振动产生的
C.鼓声大作,震耳欲聋,说明此时鼓声的响度大
D.鼓声传进教室,影响听课,所以鼓声是噪音
15.(3分)如图是甲、乙两眼睛的成像示意图,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
A.甲是近视眼,应配戴凸透镜制成的眼镜矫正
B.甲是近视眼,应配戴凹透镜制成的眼镜矫正
C.乙是近视眼,应配戴凸透镜制成的眼镜矫正
D.乙是近视眼,应配戴凹透镜制成的眼镜矫正
16.(3分)“赏中华诗词、寻文化基因、品生活之美”的《中国诗词大会》,深受观众的青睐。下列对古诗文中涉及的热现象解释正确的是( )
A.“雾凇沆砀,天与云与山与水,上下一白。”雾凇的形成是升华现象
B.“月落乌啼霜满天,江枫渔火对愁眠。”霜的形成是汽化现象
C.“青青园中葵,朝露待日晞。”露的形成是汽化现象
D.“腾蛇乘雾,终为土灰。”雾的形成是液化现象
17.(3分)在透明塑料袋中滴入几滴酒精,将袋挤瘪,排尽袋中空气后把口扎紧,然后放入80℃以上的热水中,过一会儿,塑料袋鼓起;从热水中拿出塑料袋,过一会儿( )
A.塑料袋仍然鼓起,其中的酒精液化了
B.塑料袋仍然鼓起,其中的酒精汽化了
C.塑料袋又瘪了,其中的酒精汽化了
D.塑料袋又瘪了,其中的酒精液化了
18.(3分)运﹣20是我国自行研制的大型运输飞机,它的机身和机翼均采用了极轻的碳钎维材料。这种材料的优点是( )
A.质量小 B.密度小 C.弹性小 D.硬度小
19.(3分)如图是海波的熔化图象,下列从图象中获得信息正确的是( )
A.海波是非晶体
B.海波在AB段是液态
C.海波在BC段吸热,温度不变
D.海波从开始熔化到完全熔化用时约8min
20.(3分)氧气瓶里的氧气(气体)原来的质量为m、体积为V、密度为ρ,用去一半后,下列关于瓶内剩余氧气的说法正确的是( )
A.质量仍为m、体积仍为V、密度仍为ρ
B.质量变为、体积变为、密度仍为ρ
C.质量变为、体积仍为V、密度仍为ρ
D.质量变为、体积仍为V、密度变为
三、实验探究与作图(第21题3分,第22题2分,第23题2分,第24题8分,第25题8分,第26题10分,共33分)
21.(3分)在图中,根据给出的入射光线AO画出反射光线OB,并标出反射角的度数。
22.(2分)如图,请画出由S点发出的光经过凸透镜后的折射光线,并确定发光点S的像点S′.
23.(2分)如图所示,OB为一束光线在水面的反射光线,O为入射点,请画出入射光线和其进入水中的折射光线的大致位置。
24.(8分)如图甲所示为探究凸透镜成像特点的实验装置图,凸透镜的焦距为10cm。
(1)实验前要调整光具座上的光屏、凸透镜和发光物体的中心大致在 。
(2)图甲是实验过程中的一次成像情况,成的像应该是图乙中的 (选填“A”、“B”、“C”或“D”),像是 (选填“放大”、“缩小”或“等大”)的实像。
(4)若保持凸透镜的位置不动,把图甲中的发光物体向左移动到30cm刻度线处,应将光屏向 (填“左”或“右”)移动适当的距离才能在光屏上呈现清晰的像。
25.(8分)在“探究冰熔化时温度的变化规律”的实验中,小雨同学设计的实验装置如图甲所示。
(1)实验中,小雨发现温度计外壳模糊,是因为水蒸气在温度计表面发生了 (填物态变化)。
(2)小雨同学根据实验数据画出了冰熔化过程中温度随时间变化的图像,由图乙可知,冰是一种 (选填“晶体”或“非晶体”)。
(3)加热到第7分钟时,该物质处于 (填“固态”、“液态”或“固液共存状态”)。
(4)做此次实验时将试管浸在水中加热,而不是直接对试管加热,这样做的主要目的是使试管中固态物质 。
26.(10分)张华和同学到东海岛钢铁基地参加社会实践活动,张华拾到一个小金属零件,他很想知道这个零件是什么材料做成的,就把它带回学校利用天平和量筒来测定这个零件的密度。具体操作如下:
①把天平放在 上,并将游码移至标尺左端 处;此时发现指针在分度盘标尺上的位置如图甲,此时应将平衡螺母向 (填“左”或“右”)调节。
②用调节好的天平测零件的质量。天平平衡时,砝码的质量及游码在标尺上的位置如图乙,则零件的质量为 g,用量筒测得零件的体积如图丙所示,则零件的体积为 cm3,由此可算得小金属零件的密度为 g/cm3。
③若该零件磨损后,它的密度将 (填“变大”、“变小”或“不变”)。
四、计算与简答题(第27题,满分7分)
27.(7分)自行车有公路自行车、山地自行车及休闲自行车。公路自行车是指在公路路面(或人为硬化道路,或砂石路)上使用的自行车车种,可用于公路自行车竞赛。为了使骑行达到高速,要求车身质量较轻而风阻较小。
(1)若车身的材料要求强度高且轻便,则下表中最理想的材料是 。
材料 | 锰钢 | 铝合金 | 钛合金 | 碳纤维 |
性能(强度) | 强 | 较弱 | 较强 | 强 |
密度(kg/m3) | 7.9×103 | 3.0×103 | 4.5×103 | 1.6×103 |
(2)已知自行车所用铝合金的质量为12kg,则所用铝合金的体积是多少?
(3)若将所用的铝合金换为碳纤维材料,则自行车的质量减少多少?
2021-2022学年安徽省淮南市八公山区八年级(上)期末物理试卷
参考答案与试题解析
一、填空题(每空2分,共30分)
1.【解答】解:刻度尺上1cm之间有10个小格,所以一个小格代表的长度是0.1cm=1mm,即此刻度尺的分度值位1mm;线圈左侧与10.00cm对齐,右侧与14.00cm对齐,所以细铜丝线圈的长度为L=14.00cm﹣10.00cm=4.00cm。
故答案为:4.00。
2.【解答】解:调节瓶中的水量使它们形成七种音阶,然后用筷子敲击瓶口来“演奏乐曲”,瓶子中的水的体积不同,瓶子振动的频率不同,即调节瓶中的水量可以改变声音的音调;
改变敲击瓶口的力度可以改变振动的幅度的大小,即可以改变声音的响度。
故答案为:音调;响度。
3.【解答】解:当鲤鱼离开水面向上跃起的过程中,鲤鱼与水面之间的距离变大,由于像到水面的距离等于鲤鱼到水面的距离,所以鲤鱼在水中所成的像与水面的距离变大,像的大小始终和鲤鱼的大小相同,故像大小不变;此时看到的像是由光的反射形成的虚像。
故答案为:不变;反射。
4.【解答】解:无人机的摄像机的镜头相当于一个凸透镜,其成像的原理是:当物距大于二倍焦距时,凸透镜成倒立缩小的实像;
为了镜头里能出现更多景色,需要将像拍摄小些,根据“物远像近像变小”知,需要无人机飞的高些来增大物距。
故答案为:缩小;高。
5.【解答】解:护目镜在使用一段时间后,会出现起雾的现象,这是护目镜和面部之间的水蒸气遇冷液化形成的小水滴;
故答案为:液化
6.【解答】解:对碘锤缓慢加热,会看到碘锤内充满紫红色的碘蒸气,是升华现象,碘升华时需要吸收热量。
故答案为:紫红色。
7.【解答】解:固态水银的熔点为﹣38.8℃,可知液态水银的凝固点为﹣38.8℃;
固态酒精的熔点为﹣117℃,可知液态酒精的凝固点为﹣117℃;
液体温度计是根据液体热胀冷缩的性质制成的,由于水银的凝固点不够低,会由于温度过低而凝固,所以寒冷的南极无法使用水银温度计,应采凝固点较低的液体装入玻璃泡内,酒精的凝固点比水银的凝固点低很多,所以适合测寒冷的南极,所以寒冷的南极,考察队员用酒精温度计测温度而不用水银温度计测量,是因为酒精的凝固点比水银低。
故答案为:低。
8.【解答】解:向外拉动活塞,到一定程度时,注射器里的液态乙醚消失,即变成了气态,这是汽化现象。
故答案为:汽化。
9.【解答】解:根据石墨烯在室温下传递电子的速度比一般导体都快,说明其导电性好;
用石墨烯制成的电子元件很容易散热,说明其导热性好;
故答案为:导电性;好。
10.【解答】解;由ρ=可得,冰川质量m冰=ρ冰V冰=0.9×103kg/m3×6×108m3=5.4×1011kg,
因为密度是物质的特性,与物体的质量、体积无关,所以剩下冰的密度仍为0.9×103kg/m3。
故答案为:5.4×1011kg;0.9×103。
二、选择题(每题3分,共30分)
11.【解答】解:A、成年人质量在65kg左右,中学生质量略小于此数值,在50kg左右,故A符合实际;
B、光在真空中的传播速度为3×108m/s,故B不符合实际;
C、人的体温在37℃左右,洗澡水的温度比人体温度略高,在40℃左右,不可能达到90℃,故C不符合实际;
D、中学生的身高在160cm左右,课桌的高度接近中学生身高的一半,在80cm=8dm左右,故D不符合实际。
故选:A。
12.【解答】解:墨子完成的小孔成像原理是光沿直线传播。
A、彩虹的形成属于光的色散现象,是光的折射,故A错误;
B、水中倒影属于平面镜成像,其实质是光的反射,故B错误;
C、手影由于光在同种均匀的介质中沿直线传播形成的,故C正确;
D、凸透镜对光线具有会聚作用,属于光的折射,故D错误。
故选:C。
13.【解答】解:
A、亚艺湖湖边景物在水中的倒影属于平面镜成像,根据平面镜成像的特点可知,倒影是虚像,故A正确;
B、从池底反射的光从水中斜射入空气中时,发生折射,折射光线远离法线,当人逆着折射光线的方向看时,看到的是池底的虚像,比实际位置偏高,所以感觉池底看起来变浅了,故B正确;
C、森林里,树下的太阳光斑属于小孔成像,是由光的直线传播而形成的,故C正确;
D、平面镜成像时像与物等大,故把花束向平面镜靠近时,花束的像大小会不变,故D错误。
故选:D。
14.【解答】解:A、声音传播速度与介质种类及温度有关,鼓手敲击鼓面越快,鼓声间隔时间缩短,但传播速度不变,故A错误;
B、发声体都在振动,鼓声是由于鼓面的振动产生的,故B正确;
C、鼓声大作,震耳欲聋,是鼓面振动幅度大,鼓声的响度大,故C正确;
D、鼓声影响了学生的听课,所以是噪声,故D正确。
故选:A。
15.【解答】解:
由图知,甲图的光线会聚在视网膜的前方,所以甲图表示近视眼的成像情况;近视眼是由于晶状体焦距太短,像落在视网膜的前方,为了使光线会聚在原来会聚点后面的视网膜上,就需要在光线进入人眼以前发散一些,所以应佩戴对光线具有发散作用的凹透镜来矫正。
乙图的光线会聚在视网膜的后方;为了使光线会聚在原来会聚点前面的视网膜上,就需要在光线进入人眼以前会聚一些,所以应佩戴对光线具有会聚作用的凸透镜来矫正。故B正确、ACD错。
故选:B。
16.【解答】解:A、雾凇的形成是凝华现象;故A错误;
B、霜是空气中的水蒸气遇冷凝华为固体的冰晶,附着在建筑物或植被表面;故B错误;
C、露是空气中的水蒸气遇冷液化为液态的小水滴,附着在植被表面;故C错误;
D、雾是空气中的水蒸气遇冷液化为液态的小水滴;故D正确;
故选:D。
17.【解答】解:装有酒精的塑料袋,放入热水中,酒精受热就会汽化形成酒精蒸汽,将塑料袋鼓起来;
装有酒精蒸汽的塑料袋从热水中拿出来,酒精蒸汽就会液化形成液态的酒精,袋子就又瘪了。
故选:D。
18.【解答】解:我国自行研制的运﹣20大型运输飞机,它的机身和机翼均采用了极轻的碳纤维材料.“极轻“表示体积一定时,材料的质量非常小,也就是密度很小.所以这种材料的优点是密度小,B正确,ACD错误;
故选:B。
19.【解答】解:A、由于海波在熔化过程中,温度不变,故是晶体,故错误;
B、据熔化图象可知,海波在AB段是固态,故错误;
C、据熔化图象可知,BC段是熔化过程,故该过程中海波吸热,但温度不变,故正确;
D、据图象可知,海波从开始熔化到完全熔化用时约4min,故错误;
故选:C。
20.【解答】解:氧气瓶里的氧气(气体)原来的体积为V、密度为ρ,质量为m=ρV,
用去一半氧气后,质量减半,变为,即;体积不变,仍为V,
则瓶内剩下的气体密度为ρ′==;
故选:D。
三、实验探究与作图(第21题3分,第22题2分,第23题2分,第24题8分,第25题8分,第26题10分,共33分)
21.【解答】解:
由图可知,入射角等于50°,根据光的反射定律可知,反射角也等于50°;图中法线已画出,根据反射角等于入射角,然后在法线右侧画出反射光线OB,并标明反射角的度数。如图所示:
22.【解答】解:过光心的光线经凸透镜折射后传播方向不改变;平行于主光轴的光线经凸透镜折射后将过焦点。两条折射光线的反向延长线的交点即为发光点S的像点S′.如图所示:
23.【解答】解:先过入射点作出法线,然后根据反射角与入射角相等作出入射光线AO,根据光从空气斜射入水中,折射角小于入射角作出折射光线OC,如图所示:
24.【解答】解:(1)为了使像成在光屏的中央,实验前要调整光具座上的光屏、凸透镜和发光物体的中心在同一高度;
(2)如图甲所示,物距为15.0cm,凸透镜的焦距为10cm,物距大于一倍焦距小于二倍焦距成倒立放大实像,像是上下倒立、左右倒立的,应是图乙中的C;
(3)若把图甲中的发光物体向左移动到30cm刻线处,此时物距大于二倍焦距成倒立缩小实像,像距大于一倍焦距小于二倍焦距,所以光屏应向左移动。
故答案为:(1)同一高度;(2)C;放大;(3)左。
25.【解答】解:
(1)温度计外壳温度低,水蒸气温度高,温度高的水蒸气遇到温度低的温度计外壳就会发生液化现象;
(2)冰在熔化过程中BC段的温度不变,故冰是晶体;
(3)从第5min开始熔化,到第15min结束,因此熔化过程共用了10min,在第7min时,该物质处于熔化过程,所以是固液共存态;
(4)将装有固体的试管放入水中加热,这是水浴法,采用水浴法,固体受热均匀,并且温度变化比较慢,便于记录实验温度。
故答案为:(1)液化;(2)晶体;(3)固液共存状态;(4)受热均匀。
26.【解答】解:①天平在调节时,首先应将其放在水平台上,将游码拨到标尺左端的零刻度线处,再调节平衡螺母使指针指在分度盘的中央,此时表示天平已经平衡;如图甲所示,指针左偏表示横梁右端上翘,平衡螺母应向右调节;
②如图乙所示,本游码标尺的分度值是0.2g,零件的质量:m=游码质量+游码对应刻度值=50g+10g+2g=62g;
图丙中水的体积V水=60cm3,水和零件的总体积V总=80cm3,则零件的体积V=V总﹣V水=80cm3﹣60cm3=20cm3,
零件的密度:ρ===3.1g/cm3。
③密度是物质的一种特性,零件磨损后,质量和体积减小,但这种金属块的材料不变,密度是不变的。
故答案为:①水平台;0刻线;右;②62;20;3.1;③不变。
四、计算与简答题(第27题,满分7分)
27.【解答】解:
(1)若该车身的材料要求强度高且轻便,则根据表中信息可知,碳纤维性能最强,密度最小,因此最理想的材料是碳纤维;
(2)由ρ=可得所用铝合金的体积:
V合金===4×10﹣3m3;
(3)将所用的铝合金换为碳纤维材料,V碳纤维=V合金=4×10﹣3m3,
由ρ=可得需要碳纤维的质量:
m碳纤维=ρ碳纤维V碳纤维=1.6×103kg/m3×4×10﹣3m3=6.4kg,
自行车质量减小值:
△m=m合金﹣m碳纤维=12kg﹣6.4kg=5.6kg。
答:(1)碳纤维;
(2)所用铝合金的体积是4×10﹣3m3;
(3)若将所用的铝合金换为碳纤维材料,则自行车的质量减少5.6kg。
声明:试题解析著作权属菁优网所有,未经书面同意,不得复制发布日期:2022/9/8 12:38:24;用户:小吴老师;邮箱:orFmNt0PUPN61rW1YowPH0yM1Das@weixin.jyeoo.com;学号:28286588
安徽省淮南市谢家集区等3地2023-2024学年八年级上学期1月期末物理试题: 这是一份安徽省淮南市谢家集区等3地2023-2024学年八年级上学期1月期末物理试题,共2页。
安徽省淮南市两校联考2023-2024学年八年级上学期11月期中物理试题: 这是一份安徽省淮南市两校联考2023-2024学年八年级上学期11月期中物理试题,共6页。
安徽省淮南市八公山区联考2023-2024学年八年级上学期11月期中物理试题: 这是一份安徽省淮南市八公山区联考2023-2024学年八年级上学期11月期中物理试题,共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