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考语文现代文阅读专项训练
展开
这是一份中考语文现代文阅读专项训练,共28页。试卷主要包含了日成一事,方可有为,现代文阅读,结合语境,对下列句子作简要赏析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现代文阅读
1.日成一事,方可有为
①一位朋友告诉我:几年前,他曾在精神方面出现了危机的前兆——空虚和迷茫。于是他主动应对,阅读了一些书。忽然悟到,大家经常讲的“有志者事竟成”,那个“事”通常都指大事,然而天下大事太少,小事如麻,倘若我们一味地想做大事,别说良机有限,贵人难遇,自己的才智也未必够用。悟到这一层,他当机立断,确定了一条崭新的座右铭——“日成一事”。这个“事”只限于小事和微事,但必须做得有条不紊,有始有终。一段时间后,他走出困境,取得了突出的业绩,成为同行中的领军人物。可见,日成一事,方可有为。
②日成一事,就是要尽可能地把小事做好,把细节顾全。读一本书,就把这本书读明白,不“杀书头”(国学家黄侃的说法,只读个开头,就将书撂下抛弃)。写一封信,就把这封信写周详,慎勿差池。见一个人,就把这个人见清楚,莫留疑惑。植一棵树就把这棵树植成活,勿使枯萎。诸如此类。日成一事,既是一个原始积累的过程,也是一个自我完善的过程,久而久之,不说积土成山,积水成渊,至少也能集腋成裘。
③日成一事,就是要尽可能地把小事做好,不慌不忙,不急不躁。曾国藩有一副名联,可谓快人“慢语”:“好人半自苦中来,莫贪便宜;世事皆因忙里错,且更从容。”我说曾国藩是“快人”,其意并不难解,他是近代公认的立德、立功、立言的头号典型人物,大家都认定他是快刀斩乱麻的顶尖高手。殊不知,他经常劝人要慢工出细活,天下事非从容而莫办。无独有偶,民国元勋黄兴也是“快人”,半生戎马倥偬,但他好整以暇,最爱对人说的四个字是“慢慢细细”(长沙方言,意为做事不求快而求精)。大德高人,我们学不来,但其言之要义值得留心,无论做大事还是做小事,单纯地追求快速都不行,急就章靠谱的总是太少,精心之作则须仔细打磨。
④也许有人会犯嘀咕:日成一事,这是否要求太高而又逼迫太紧?首先,日成一事,是专指小事;其次,日成一事,是专重细节;此外,日成一事,是要快人减速;虽是小事和细节,你若日日慎意而为,精心而为,你将具备过人之处。
(文/王开林,节选自《人民日报》,有删改)
(1)下列对选文第③段主要运用的论证方法判断正确的一项是( )
A.道理论证 比喻论证 B.举例论证 对比论证
C.道理论证 举例论证 D.对比论证 比喻论证
(2)下列对本文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本文观点鲜明,标题即中心论点:日成一事,方可有为。
B.第②段通过列举“读一本书”“写一封信”“见一个人”及“植一棵树”等四件小事,论证了“日成一事要把细节顾全”这个论点。
C.文章采用总分式结构,论证思路是:引论(①)—本论(②③)—结论(④)。
D.古人云:“勿以恶小而为之,勿以善小面不为。”这句话可以充当文章第②段的道理论据,使文章的论证更有说服力。
2.现代文阅读。
迟来的花季
[德]克里斯蒂安娜•阿勒特
①她站在一个普普通通的花园里,隐在黄色、红色、蓝色的花儿之间,这里囊括了所有的色彩。可她自认为是一枝特别的花,还在春天时她就下定决心,任何情况下绝不过早开花,否则就有可能成为一场晚霜冻的牺牲品。
②当第一批花在春天犹犹豫豫地绽开花蕾时,她想:“我的伙伴们多么轻率啊,居然拿自己的青春去冒险!”等到有些花朵真没能挺过一次夜间霜冻时,她感到自己的担心得到了证实。那一树的樱桃花,前一天傍晚还都是粉嫩粉嫩的,滋润饱满,第二天早上却大多都被冻瘪了,颜色黯淡,软软地垂挂在枝头。尽管如此,花儿们还是在五六月间竞相开放,只有这一枝,仍在高傲地擎起花蕾,拒绝绽放。“这些花早就该开了。”她自语道。对于一朵花在绽放伊始所能撞上的所有倒霉事她都有所耳闻。春季夜霜冻时有发生,或许还有可能加上点儿雪。
③她还有这种顾虑:假如自己开得太美了,没准儿会被人摘下来。不,她可不愿意根植在花瓶里,而花蕾是没人采摘的。她打算到感觉绝对安全的时候,再竭尽全力博得一放。但她无论如何还是暗暗惊羡于同伴们的美丽了,生机勃勃的纷繁景象对于她这枝一直战战兢兢蜷缩在花苞里的花来说,有时候未免有些惊心动魄、咄咄逼人。难道这是因为她在潜意识里认为这种景象精彩壮观、令人神往吗?其实在她的花心深处,她还是愿意和大家一同开放的。
④有些日子她变得不那么坚定了,心想:是不是完全可以加入到争奇斗妍的行列中去呢?如果她不够美或是花朵不够迷人,别的花儿会怎么想呢?也许盛开的她会被否定。常常在这些疑问让她心神不安时,她会觉得任何情况下还是待在花苞里是最安全的。只要留在花苞里,恐惧感便对她奈何不得。而且在某些风凉的夏夜,花蕾还能支撑她并赐予她热量。但她同时也感到孤独和花苞里的狭窄,这种感觉时时困扰着她。还有一种感触便是,她被花坛中盛开的花朵排除在外,与充实饱满的生活隔绝开来了。
⑤渐渐地,她越来越手足无措了。一方面不想放弃花蕾带来的安全,另一方面又不能心安理得地原封不动。现在怎么办?她想:“其他的花看到我开了会是什么反应呢?她们一直当我只是个蓓蕾,假如我把最里层的东西绽露无遗,可能会贻笑大方的。”而她是无论如何都不能忍受被人取笑的。
⑥所有潜伏在外部的威胁重又向她数袭来!那朵自负的翠雀不是刚刚被夜风刮倒吗?还有那些春白菊,几乎整个花坛的春白菊都被一个小姑娘摘走了,筒直就是拦腰折断。不,她在风中猛烈地摇头,她可不能这样!
⑦但仍有某种力量在催促她一起开放,承接阳光,吸吮雨露,融入美妙缤纷的色彩世界。可她的花瓣到底会是个什么样子呢?她担心那会是很丑的——同时又对自己深感好奇。
⑧终于到了9月末,做决定对她而言愈发难了。恐惧和好奇、安全和生命的乐趣在花的灵魂之中战事正酣,没有任何一方占据上风。现在的她,已经长成了一枝老蓓蕾。也许她依然有所期待,直到外部绝对安全为止。她一直是个蓓蕾,不曾有过丝毫开花的经历,此时她的心中却有一种渴望越来越强烈:绽开的花朵是多么美啊!那朵锦葵配上地那粉虹色的面颊,显得多么协调!野豌豆花在风中摇得多么狂野|金黄色的太阳花鹤立鸡群,又是多么引人瞩目啊!而她,却是一枝日渐忧伤的花蕾。一天天地,她想清楚了,一枝安逸的蓓蕾在骨子里却是一朵花,一朵不敢开放的花。
⑨后来,在一个美丽的秋日清晨,她从变硬的外壳中探了出来的,是一朵美丽的雏菊。她得到了许多人的赞美。现在她知道了,开花意味着存在,而与能力大小无关。
(选文有删改)
(1)默读全文,完成下面的思维导图。
(2)拟人是想象性作品最常用的手法,下面是小西同学摘录整理的本文中的一些拟人语句,请你先判断他对拟人手法的理解及例句选择是否正确,再选择其中正确的一句进行赏析。
拟人:就是把物当做人来写。
A.赋予物以人的外貌:那一树的樱桃花,前一天傍晚还都是粉嫩粉嫩的,滋润饱满,第二天早上却大多都被冻了,颜色黯淡,软软地垂挂在枝头。
B.赋予物以人的动作:她在风中猛烈地摇头。
C.赋予物以人的心理:可她的花瓣到底会是个什么样子呢?她担心那会是很丑的——同时又对自己深感好奇。
(3)在朗读第⑧段中画线的句子时,小西感觉三个“多么”应该重读,但又说不清楚原因,请你帮他解答疑惑。
(4)座右铭是指人们激励、警戒、提醒自己,作为行动指南的格言。结尾处划线句子可否作为你的座右铭?联系实际谈一谈。
阅读下面文章,完成文后问题。
田野上的白发
①母亲50岁后,头发日渐白了。先是两鬓后来是额前,再后来满头芦花,让我感到心痛。
②父母都不愿离开家,家里有猪鸡水牛,有房子和责任田。上高中的小弟还要人照顾,患不治之症的父亲不能劳动,里里外外都是母亲一人操持,她头发还有不白的么?
③4月的一个晚上,我搭同事的便车回老家,想看看父母和小弟。到家时已是晚上11点多了,家里没人门上挂了锁。奇怪,这么晚了,父母到哪去了呢?天气乍暖还寒,夜风吹过身上有阵阵凉意。朝远处田野望去,怎么回事呀?空旷的田野上有灯火闪烁,不时有阵阵敲盆的声音传来,我信步朝田野走去。
④到了田边,我像被人使了定身法一般,呆立在夜色里。只见母亲一手提着脸盆一手握根棒子敲击着,发出当当的声响。母亲在田埂上蹒跚地转悠,田埂角上放着盏马灯,灯火如豆,
⑤田里是平整的秧圃,依稀可见撒下的稻种已经抽出嫩芽。母亲身上披了件破棉袄,手里不停地敲击着,我叫了声母亲,母亲见是我停了下来,脸上溢着慈祥的微笑。在母亲停下的当儿,有一群黑乎乎的东西冲向秧圃,母亲一见,立刻又敲起来,那黑乎乎的便遣散而去。母亲说今年是少有的奇怪,撒下的稻种一个晚上便被老鼠吃得精光,没有办法,大家只好日夜在田边守着。母亲告诉我,父亲被姐姐接去了,小弟住校,星期天才回,她已经在田边守了三个昼夜了。
⑥母亲和我说话,手里还在敲盆,沿着田埂蹒跚而行。我跟在她后面,心里沉沉的,母亲,您该休息了,把田退了吧!您劳作了一辈子,难道不该享享福么?我知道,我是劝不动母亲的,她离不开她的田野。平时我们劝她,她都说:你们不要管了,这田是不能退的,我做一天算一天,也好照料你爹和你弟。
⑦那个夜晚,我陪着母亲在田野上敲盆赶鼠,母亲的身影在田埂上晃动着,夜色里,只有母亲的白发看得清楚。夜风吹着,母亲的白发在田野上飘拂,飘拂,飘拂出我一脸泪花,飘拂出我又一段回忆。
⑧父亲病倒时,正是乡下大忙季节,母亲忍着悲痛,半夜里起来拔好秧,运到水田里。一早回家服侍父亲吃药,再赶回田里插秧,一大块白晃晃的水田里,只有母亲孤单的身影在移动。随着母亲身影的移动,水田里嫩绿的秧苗一行行地立起来,整齐匀称,像块绿色的地毯。母亲是高明的织工,织着绿色;母亲是勤劳的春蚕,吐着绿丝。
⑨我赶回家帮母亲插秧,到田边时,一块大田母亲已插完一大半。她太累了,体力不支,已不是弯腰在田里移动,而是双膝跪在泥水里艰难地爬行。母亲的衣裤没一处干的地方,浑身是汗渍泥水,母亲跪在田里插完一行又插一行。我含着泪水冲到田里喊着:“妈,您不该这样拼命!”
⑩母亲见是我想站起来,努力了两次却未站起。我一把抱起母亲,感到母亲已瘦得皮包骨头。母亲脸上仍是慈祥的微笑,白发被汗水湿透了,沾在额上脸上脖子上。我为母亲拂了拂头发,一阵风吹来,白发在田野里飘拂起来。母亲说:“抢季节要紧啦,这秧早插一天,就能多收一成。”我没说话,把母亲送回家,就跑到田里,没命地插起秧来。我累得腰酸背痛,但一想到母亲的白发在眼前飘拂,想到母亲跪在田里的身影,便觉得不累了,腰也不酸了。我一口气插完大田的秧,哭了……
⑪母亲离开我们三年了,但我忘不了母亲的白发。她的青丝变白发,是岁月的辛劳所染。母亲的白发,装点着故乡的田野,温暖了我的心灵。
⑫啊,母亲的白发哟,还在田野上飘拂么!
3.母亲的白发让“我”感到心痛,请简要概括文中叙述的两件让“我”心痛的事。
4.结合语境,对下列句子作简要赏析。
随着母亲身影的移动,水网里嫩绿的秧苗一行行地立起来,整齐匀称,像块绿色的地毯。
5.结合文章内容说说母亲是一个怎样的人。
6.本文着力描写母亲的白发,请简要分析“白发”在文中有哪些作用。
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下面小题。
坚守精神的家园
①现代世界是商品世界,我们不能脱离这个世界求个人的生存和发展,这是一个事实。但是,这不是全部事实。我们同时还生活在历史和宇宙中,生活在自己惟一的一次生命过程中。所以,对于我们的行为,我们不能只用交换价值来衡量,而应有更加开阔久远的参照系。在投入现代潮流的同时,我们要有所坚守,坚守那些永恒的人生价值。
②一个不能投入的人是一个落伍者,一个无所坚守的人是一个随波逐流者。前者令人同情,后者令人鄙视。也许有人两者兼顾,成为一个高瞻远瞩的弄潮儿,那当然就是令人钦佩的了。
③“人是要有一点精神的。”———在一切“最高指示”中,至少这一句的确不会过时。在如今崇拜金钱的氛围中,我又想起了这句话,并且给它加上新的注解:人不该只求物质奢华,把自己的灵魂淹没在花花绿绿的商品海洋里。世事无常,潮流变迁。相同的是,凡潮流都可能(当然不是必定)会淹没人的那一颗脆弱的灵魂。因此,愿我们投入任何潮流时都永远保持这一种清醒:“人是要有一点精神的。”
④天下滔滔,象牙塔一座接一座倾塌了。可是,当我发现还有若干象牙塔依然零星地竖立着时,禁不住向它们深深鞠躬了。我心想,坚守在其中的不知是一些怎样奇特的灵魂呢。
⑤休说精神永存,我知道万有皆逝,精神也不能幸免。然而,即使岁月的洪水终将荡尽地球上一切生命的痕迹,罗丹的雕塑仍非徒劳;即使徒劳,罗丹仍要雕塑。那么,一种不怕徒劳仍要闪光的精神岂不超越了时间的判决,因而也超越了死亡?所以,我仍然要说:万有皆逝,惟有精神永存。
⑥世纪已临近黄昏,路上的流浪儿多了。我听见他们在焦灼地发问:物质的世纪,何处是精神的家园?我笑答:既然世上还有如许关注着精神命运的心灵,精神何尝无家可归?一个精神贫乏、缺乏独特个性的人,当然不会遭受精神上危机的折磨。可是,对于一个精神需求很高的人来说,危机,即供求关系的某种脱节,却是不可避免的。他太挑剔了,世上不乏友谊、爱和事业,但不是他要的那一种,他的精神仍然感到饥饿。这样的人,必须自己来为自己创造精神的食物。
⑦在一颗优美的心灵看来,整个现代商业化社会就像一个闹哄哄的大市场。人们匆忙地活动着,声嘶力竭地叫喊着,为了赚钱和增殖财富。无头脑的匆忙,使人永是处在疲劳之中,独处时不复有静谧的沉思,人与人之间也不再有温馨的交往。他望着这些忙碌奔走却又麻木不仁的现代人,只觉得他们野蛮。
(周国平/文,有删改)
7.下列选项有关文本内容的理解,错误的一项是( )
A.坚守精神家园与人的交换价值不矛盾。
B.坚守精神家园能让人活出更加开阔久远的价值。
C.坚守精神家园是对独特灵魂的追求。
D.坚守精神家园要敢于批判这个物欲横流的世界。
8.下列选项有关“万有皆逝,惟有精神永存”的理解,不符合文意的一项是( )
A.“万有皆逝”是一种客观事实。
B.“惟有精神永存”是作者的主观认知。
C.“万有皆逝,惟有精神永存”是罗丹进行雕塑时所追求的艺术境界。
D.“万有皆逝,惟有精神永存”指人类在精神追求上对时间冲击的无畏。
9.下列选项对文本内容的分析,不符合文意的一项是( )
A.精神上的迷茫恰恰是精神需求存在的表现。
B.精神上的迷茫只能靠自己的精神创造来满足。
C.对精神富足的人而言,现代商业社会不具吸引力。
D.对精神富足的人而言,从事商业活动的人是野蛮的。
记叙性文章阅读
青灯有味
王鸣光
①“白发无情侵老境,青灯有味似儿时。”这是陆游《秋夜读书每以二鼓尽为节》诗中一句。每读之,便会想起青灯下那些有味的场景和心情。
②据说古时寺庙里的灯,用青布作灯罩,谓之青灯,也泛指灯火如豆的油灯、蜡烛、煤油灯等。与白炽灯、荧光灯等不同,青灯在给予人们光明的同时,并不排除夜色,它仿佛在夜色重幕中,挖出一个小小的口子,中心是明亮的,然后夜色从淡到浓,如同涟漪,一层层、一圈圈地荡漾开去。浓处暗影憧憧,淡处影影绰绰。若要看书写字、穿针引线,那是非要靠近灯火,时间一长,脸上会留下一道淡淡烟痕。若有风来,灯火便晃动起来,冒出一缕细细的黑烟。屋里那团浓浓淡淡的夜色,那片含含糊糊的光亮,随之摇摆不定。
③这样的环境里,最有味的是听鬼故事。心里越是害怕,越是要竖起耳朵来听。此时的想象力变得十分的丰富,觉得故事里的鬼,就隐藏在屋角的暗处,随着灯火一闪,便要张牙舞爪扑过来。听觉也变得十分灵敏,听到在屋角床底的漆黑中,有什么东西在窸窸窣窣地来回走动。黑黝黝的玻璃窗不知谁在叮叮敲打。户枢突然“吱嘎”一声,如同惊雷。虽然头皮阵阵发麻,皮肤上起鸡皮疙瘩,却是欲罢不能,总缠着大人们讲。
④青灯下,鲁迅先生《秋夜》里小青虫飞进来了,在桌上、在灯台上蠕蠕而动,然后舍身扑向了火苗。蛙声聒噪着想要进来,而蟋蟀不知什么时候,早已悄悄地来到了床底下,不停地㘗㘗地鸣叫。窗户上突然有些微明,原来是一片月色,移到了窗户,向亮着青灯的屋里窥探。
⑤“青灯黄卷伴更长,花落银釭午夜香。”青灯下的字,并不清晰。然而一团昏黄的光亮, 却为夜读者拓出一片清静寂寞的天地。午夜时分,万籁俱寂,灯火不时跳动着、摇摆着,是温暖的陪伴,宛如红袖添香。在孤寂困倦中,灯花突然噼啪一声,灯火骤然分外明亮,心形般的火苗变成笑盈盈、亮晶晶的眼睛,含情脉脉地注视着夜读人,令人心头一喜。
⑥在唐诗宋词中,固然有“东风夜放花千树,更吹落、星如雨”那样灿烂的场景,但更多的似乎是灯火如豆,光影茕茕:“孤灯闻楚角,残月下章台”、“夕殿萤飞思悄然,孤灯挑尽未成眠”、“惆怅梦余山月斜,孤灯照壁背窗纱”、“孤灯照寒雨,深竹暗浮烟”。青灯下响起不朽的平平仄仄声,一直回荡在灯火通明的当今。
⑦如今家中的灯,林林总总,一旦亮起来,亮如白昼,将夜色驱赶得纤毫不存。青灯一盏,——只能在心中将它点燃。
10.文章标题是“青灯有味”,结合文意,说说“有味”表现在哪些方面?
11.从修辞角度品析第⑤段划线句子的妙处。
在孤寂困倦中,灯花突然噼啪一声,灯火骤然分外明亮,心形般的火苗变成笑盈盈、亮晶晶的眼睛,含情脉脉地注视着夜读人,令人心头一喜。
12.选文第②段属于哪种记叙顺序?有什么作用?
13.分析文章最后一段画线句包含的作者情感,结合实际谈谈你是喜欢“青灯”下的读书氛围还是“台灯”下的读书场景并简析理由。
阅读下面的作品,完成下面小题。
传递信任的钥匙
凤凰
①忐忑不安的伍尔德慢慢走进小区。小区里的人看到伍尔德都对他指指点点,议论纷纷。伍尔德甚至听到有人说:“瞧,那个小偷又回来了!大家都得睁大眼睛啦!”伍尔德一阵强烈的心痛。是的,他是一个小偷。他曾无数次偷窃,偷过钱包,偷过自行车,偷过电脑,偷过珠宝。只要能卖钱的东西,他都偷。他一次又一次地被警察抓住,然后一次又一次地放出来,不过这一次,他决定痛改前非,做个好人。
②伍尔德知道,没有人会相信他能做个好人。邻居不会相信,母亲也不会相信。之后很多天,伍尔德没有迈出家门一步。
③一天夜里,伍尔德悄悄地离开了家。他到别的地方租了一间屋子住下来。他每天都躲在屋里,只有购物的时候,他才出一趟门。伍尔德心里矛盾极了,他知道自己得想办法挣钱,可又不知道出路在哪里?他觉得自己走投无路了。
④这天,伍尔德躺在床上思考自己的出路,突然,门铃响了。伍尔德一惊,谁敲门?是警察吗?来找我的吗?伍尔德翻身爬起床,赶紧去打开了门。门外站着一位老太太,她对伍尔德说:“小伙子,您好!”伍尔德说:“您好!你找我有事吧?”老太太告诉伍尔德,她跟他是邻居,就住在他对面,她要出一趟门,她的先生也出门去了,可是他没有带钥匙,她把钥匙放在伍尔德这里,让伍尔德交给她的先生。
⑤是这么回事。伍尔德惊讶地睁大了眼睛。老太太见伍尔德吃惊的样子,便说:“小伙子,你怎么了?”伍尔德告诉老太太,他曾经是一个小偷,他周围的邻居都防着他,他受不了人们的眼光,受不了人们的议论,所以才搬到这里来住。伍尔德说:“您把钥匙放在我这里,您放心吗?”
⑥老太太一把将钥匙塞到了伍尔德手里,笑着说:“小伙子,我知道你做过小偷,但那都是过去的事啦!人嘛,都有犯错误的时候,只要肯改,就是好的。我相信你,拿着吧!”伍尔德热泪盈眶,他想老太太早就知道他是小偷,居然还肯把钥匙交给他,这是对他的信任和尊重。原来,并不是所有的人都在防着他,还有人信任他,伍尔德的心里充满了希望。
⑦第二天,伍尔德穿戴一新,回到了家里。之后,他找到了工作,每天早出晚归。很快,所有的邻居都改变了对伍尔德的看法,因为他们听说伍尔德抓了小偷,还听说伍尔德在大火中救了孩子。大家这才明白,伍尔德真的痛改前非,好好做人了。因此,每天见到伍尔德的时候,大家都微笑着主动跟他打招呼。伍尔德的脸上成天都洋溢着笑容——他挽回了自己的声誉和尊严。
⑧后来的一天,伍尔德按响了那位老太太家的门铃。老太太见到伍尔德就笑着说:“小伙子,您好!屋里请!”伍尔德进了屋,他说他这是专门来感谢她的。是她给他一把钥匙,才让他打开了人生新的大门。伍尔德说:“现在我过得很好,我成为一个正常的人,拥有尊严,拥有快乐。要不是您的那把钥匙,我想现在我可能会待在监狱里!谢谢您!”伍尔德激动得热泪盈眶,他向老太太深深地鞠了一躬。
⑨伍尔德走后,老太太高兴地捧着她先生的相框笑着说:“你知道吗? 我救了一个人。这也是你的功劳,因为你告诉过我:只要给他人以信任,就能改变他人的命运。”老太太的先生是一名警察,很年轻的时候就去世了。
14.根据文意,用简洁的语言把小说情节补充完整。
(1)决定痛改前非,无人相信。
(2)外出租房,觉得走投无路。
(3)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登门感谢老太太让他拥有了新的人生。
15.下列对小说的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伍尔德悄悄离开家是因为受不了周围人的提防和议论,想要彻底摆脱“小偷”的过往,重新开始。
B.小说以第三人称来讲述故事,作者能选择最典型的事例来展开情节,较自由地反映客观内容,表现小说主题。
C.老太太知道新搬来的伍尔德做过小偷,为了自身安全,故意把自家钥匙交给他,想试探他是不是真的痛改前非。
D.伍尔德在成为一个有尊严、快乐的人之后,主动登门感谢老太太,可见他是一个懂得感恩的人。
16.赏析句子。
(1)他一次又一次地被警察抓住,然后一次又一次地放出来,不过这一次,他决定痛改前非,做个好人。(连续两次出现“一次又一次”,请分析其表达效果。)
(2)老太太一把将钥匙塞到了伍尔德手里,笑着说:“小伙子,我知道你做过小偷,但那都是过去的事啦!人嘛,都有犯错误的时候,只要肯改,就是好的。我相信你,拿着吧!”(从描写手法角度加以赏析。)
17.小说结尾写到老太太已经去世的丈夫,这样写的目的是什么?
阅读《海水降解塑料研发,任重道远》,完成下面小题。
海水降解塑料研发,任重道远
①当前,塑料污染已经成为地球上直逼气候变化的另一重大威胁,因为它正在急剧而不可逆地污染每一种自然系统,并危及越来越多的生物。海洋也是如此。
②海洋塑料垃圾污染有多严重?据统计,全球每年塑料废弃物超过3000万吨,其中有超过800万吨的塑料垃圾被直接丢弃或从陆地通过河道、风力最终进入海洋。目前,几乎所有类型的塑料都已经在海洋中找到,其中80%以上是聚乙烯(PE)、聚丙烯(PP)、尼龙(PA)、聚氯乙烯(PVC)等非降解树脂材料,它们在海水中受光、风化、涡流机械和生物群的不断作用,最终形成直径小于5毫米的“微塑料”。由于难以降解,这些微塑料会不断积累,不仅会影响海鸟、鱼和其他海洋生物,也将逐渐通过食物链影响人类。
③与陆地上的白色污染治理不同,受海洋特殊水域环境限制,人们几乎无法通过传统打捞方式对这些细小的塑料微粒进行广泛收集和处理。因此海洋塑料污染的治理日益紧迫但困难重重。
④那么,如何才能遏制这种趋势?开发和使用能在海洋环境中自行降解的塑料制品,替代PE、PP、PA等难降解塑料制品,是公认的解决这一问题的最根本途径。
⑤近年来,我们为了解决“白色污染”开发了很多种可生物降解的新材料,如聚乳酸(PLA)、聚丁二酸丁二醇酯(PBS)及其聚己二酸(PBAT)等。这些新材料已在众多领域中替代了不可降解的通用塑料,成为“禁塑令”实施的重要支撑,在一定程度上缓解了陆地上的“白色污染”。
⑥但这些材料在海洋中却难以降解——聚酯材料堆肥降解的本质是聚合物在微生物酶作用下发生的酶促水解反应,这需要环境中特异微生物、数量、温度等满足一定的要求。
⑦然而海洋却没有这种条件。
⑧研究表明,海洋环境以高盐、高压、低温和稀营养为特征。海面及近海处平均温度为17℃,海面以下大部分水温为0℃-4℃。海洋微生物数量除了近海区密度略大外,大洋中微生物密度平均每毫升只有几个至几十个,与堆肥降解过程中每升土壤中的微生物数量相比,几乎可以忽略。海洋环境的这种特点极大抑制了聚酯材料在海水中的降解性能。以陆地上常用的生物降解塑料PLA为例,堆肥条件下,PLA标准样条50天左右失重达到70%;但是在自然海水中放置1年也没有观察到明显失重。
⑨不过令人欣喜的是,通过对不同材料在海水中降解过程和降解机制的深入研究,科研人员将非酶促水解与生物降解过程相结合,已经设计研制出了一类海水中可快速降解的聚合物,这类高分子材料在功能主链中嵌入了易水解的位点或片段,不仅具有通用塑料相媲美的使用性能,同时可以在海水、土壤、淡水等自然环境中快速降解,是一种全自然域可降解的高分子材料。
⑩这只是迈出第一步。作为新的可降解材料,还需要经受相关材料标准和检测标准的进一步验证。而作为新的海水降解的塑料制品,还需要结合市场需求进行材料筛选,并将复杂的合成工艺进行生产放大,仍然任重道远。
18.文章第②段中加点的词语“据统计”能否删去?为什么?
19.文章第⑧段中的画线句除运用了举例子的说明方法外,还运用了哪些说明方法?有什么作用?
20.生活中,我们每个人怎样做才能减少海洋塑料垃圾污染?(说出两点即可)
(甲)阅读下面文章,完成文后问题。
梦中的桂花卤和桂花茶
琦君
①大陆家乡老屋的前后大院落里,最多的是桂花树,一到八九月桂花盛开的季节,那岂止是香闻十里,简直是香到我的梦里了。
②古人说:“金风送爽,玉露生香。”小时候老师问我怎么解释,我就信口说:“桂花是黄色的,秋天里,桂花把风都染成黄色了,所以叫作金风。滴在桂花上的露珠,当然是香的,所以叫玉露生香。”老师点头认为我胡诌得颇有道理哩。
③在台北时,附近巷子里有一家院墙里有一株银桂,轻风送来香味时,就会勾起我对故乡与亲人的思念。
④老屋正厅庭院中与书房窗外各有一株银桂,父亲在诵经吟诗之后,总喜欢让我端把木椅坐在走廊上闻闻木樨的清香,说是有清心醒脾之功。所以银桂的香味在我心中留下特别深刻的印象。而母亲却能把这种桂花香保存起来,慢慢儿地享受,那就是她做的桂花卤、桂花茶。
⑤与银桂完全不同的是金桂,开的季节却是中秋前后。金黄色的花,成串成球,非常茂密,与深绿色的叶子相映照,显得很壮观。但是一遇到大阵秋雨,就纷纷零落了。母亲不像父亲那样,她可没空闲端把椅子坐下来闻桂花香,她着急的是金桂何时盛开,潇潇秋雨何时将至。母亲称之为秋霖,总要抢在秋霖之前摇下来才新鲜。因为一被雨水淋过,花香就消失了。不像银桂,雨打也不容易零落,次日阳光一照,香气又恢复了。摇桂花对母亲和我来说,是件大事,其忙碌盛况就跟谷子收成一般。摇桂花那一天,必须天气晴朗,保证不会下雨。一大早,母亲就在最茂盛的桂花树上,折二枝供在佛堂里与祖先神位前,那一份虔敬,就仿佛桂花在那一天就要成仙得道似的。
⑥太阳出来晒一阵以后,帮工就帮着把篾簟(用竹篾编织成的席子)铺在桂花树下,团团围住。然后使劲摇着树干,花瓣儿就落在簟子上。我人矮小,力气又不够,又不许踩到簟子里,只有站在边上看。一阵风吹来,桂花就纷纷落在我头上、肩上,我就好开心。
⑦摇下来好多簟的桂花,由母亲把细叶子、细枝、花梗等拣净后,先装在篓里,然后在太阳下晒去水分,待半干时就用瓦钵装起来,用木瓢压紧装满封好,放在阴凉处;一个月后,就是可取食的桂花卤了。过年做糕饼是绝对少不了它的,平常做汤圆、糯米粥等,挑一点加入也清香提神。桂花卤是越陈越香的。
⑧母亲又把最嫩的明前茶焙热,把去了水汽半干的桂花和入,装在罐中封紧,茶叶的热气就把桂花烤干,香味完全吸收在茶叶中。这是母亲加工的做法,一般人家从我们家讨了桂花。就只将它拌入干的茶叶中桂花香就不能被吸收,有的甚至烂了。可见什么东西都得花心思,有窍门的。剩下的,母亲就用作枕头芯子,那真合了诗人说的“香枕”了。
⑨母亲日常生活,十二分简朴,唯有泡起桂花茶叶来,是一点不节省的。她每天在最忙碌之时,都要先用滚水沏一杯浓浓的桂花茶,放在案头,边做事边闻香味,到她喝茶时,水已微凉了。她一天要泡两次桂花茶,喝四杯。她说桂花茶补心肺,菊花茶清肝明目,各有好处。
⑩杭州有个名胜区叫满觉陇,盛产桂花。八九月间,桂花盛开时,也正是栗子成熟季节。栗树就在桂树林中,所以栗子也有桂花香味。我们秋季旅行时,在桂花林中的摊位上坐下来,只要几枚铜板,就可买一碗热腾腾的西湖白莲藕粉煮的桂花栗子羹。那嫩栗到嘴便化,让我仿佛喝到了那桂花卤和桂花茶的味道,真到今天都感到齿颊留芳。林中桂花满地,踩上去像踩在丝绒地毯上。母亲说西方极乐世界有“玻璃琉璃,金沙铺地”。我想那金沙哪有桂花的软、桂花的香呢?
⑪大陆故乡的桂花,母亲的桂花卤、桂花茶啊,如今都只能于梦寐中寻求了。
21.第②段写小时候对“金风送爽,玉露生香”的解释有什么作用?
22.结合语境,按要求赏析。
(1)但是一遇到大阵秋雨,就纷纷零落了。(赏析划线词语)
(2)先装在篓里,然后在太阳下晒去水分,待半干时就用瓦钵装起来,用木瓢压紧装满封好,放在阴凉处。(赏析句子)
23.说说结尾句“大陆故乡的桂花,母亲的桂花卤桂花茶啊,如今都只能于梦寐中寻求了”包含了“我”哪些情感?
24.文章以“梦中的桂花卤和桂花茶”为题,有哪些作用?请简要分析。
(乙)阅读下面文章,完成问答题。
中国瓷器
①中国瓷器是世界公认的伟大发明之一。它之所以名扬天下,主要在于其本身所包含的三项独创技术:胎质、瓷釉、烧结火候。
②中国瓷器的胎质大多具备一定的透明性,所谓有素肌玉骨之像。它的原料多为高岭土,无论东南沿海还是华中各省都有此土,尤其是在江西景德镇高岭村一带,风化了的白云母花岗岩蓄藏丰厚。也就是说,在中华大地取用制瓷原料是得天独厚的。
③瓷釉覆盖在瓷胎上,实际上就形成了一种复合材料。宋代以后,景德镇成为瓷业的主要生产地之一,就是因为这一带开始以“白云石”加入釉中,使瓷釉洁白又易于施加彩饰。
④烧结火候,主要是指瓷器烧成的温度。烧制陶器、砖瓦都在 1000℃以下,瓷器则不然。据推测,早期瓷器的烧成温度就已经达到 1200℃了。日本大阪大学美术史教授木村重信先生曾撰文:“尽管要通过 1300℃高温锻烧,釉料仍不变色,纹样依然如故,这就是中国瓷器烧制技术上关键的秘密所在。”
⑤中国瓷器享誉世界,也在于它是科学技术与民间工艺美术技法完美结合的产物。传统细瓷早已形成一整套美化装饰的方式方法,不管是刻花、剔花,还是贴花、印花;也不管是堆雕、镂雕,还是镏金、戗金……均极尽缤纷艳丽,堪称巧夺天工。早期的纹饰简单、自然,完全由烧瓷艺人自行设计,例如水纹、云纹、花纹和兽纹等。盛唐以来,纹饰大量借鉴金属器皿、各种织物等图案,使瓷器的装饰意味更浓。这无不增添了瓷器美的意蕴。宋代以后,瓷业工艺技法愈加精细,彩绘画面也刻意追寻名画师的笔意,有的春花烂漫,有的冬雪裹枝,有的高山流水,有的繁星满天。
⑥中国瓷器还承载着丰厚的文化积淀。它的彩绘内容有来自民间传说、历史故事,也有“犀牛望月”、“龙凤吉祥”等寓意丰富的图案。康熙年间,景德镇窑曾经烧制一组花卉瓷盅,薄胎青花,加彩题句,一盅一花一词。其中梅花盅题为“素艳雪凝树,清香风满枝”;杏花盅题为“青香和宿雨,佳色出晴烟”;桃花盅则题为“风花新社燕,时节归春浓”……瓷精,图美,词句优雅,在有限的空间中令人感受到无限的韵味。
⑦中国瓷器,实在是令人叹为观止。
25.第④段运用了哪些说明方法?有什么作用?
26.选文第②③④段的顺序可以调换吗?请简要分析。
27.中国瓷器令人叹为观止的原因有哪些?请简要概括。
阅读《起于灰暗,成于灿烂》,完成下面小题。
起于灰暗,成于灿烂
①千山万水,初始的丑陋并不代表终点的难看;漫漫人生,起点的落后并不意味终点的失败;大千世界,起始的低调并不象征日后的平凡。杂交水稻之父袁隆平在大学时的成绩单告诉我们,他只是一个中等生,然而杂交水稻的发展解决了世界五分之一人口的吃饭问题。袁隆平的起点并不好,但他用事实告诉我们,起于灰暗亦可成于灿烂,起点的分数永远不等于终点的分数。
②丑小鸭的丑陋让它的人生在悲剧中开始,然而它坚强的内心却成就了它变成天鹅的美丽。石子的样子凹凸不平,贝壳的呵护却让它成为珍珠。大自然用神奇的大笔书写着动人的答卷,一笔一笔,字里行间流露出一个人虽在灰暗中启程,依旧可以在灿烂中成就人生。
③古今中外,多少人在暗淡的背景下成就了精彩。灯泡的发明者爱迪生只上过几个月的小学,然而在成年后他开始做研究,尽管有几千次的失败,但他不抛弃不放弃,依旧取得了成功。正因为爱迪生求知好问,善于发现生活中的问题,才能在一个并不辉煌的起点上为人们创造了光明。童话大王郑渊洁也并非拥有很高的学历,但他依旧塑造出了许多活灵活现的形象。如果他自己没有努力,没有锲而不舍的精神,也许就不会在灰暗的起点上走向辉煌。起点不等于终点,努力即可实现。在中国的历史上,鸦片战争是近代的开端。当时的人们吸食鸦片,各地一片混乱。但林则徐的销烟行动阻止了灰暗的蔓延,从被鸦片所控的灰暗起点走出沉迷,走向成功。
④我们要向起程处的不足开战,我们要向成功处的光明前进。起于灰暗的我们只有勇敢、坚强,保持清醒的头脑和镇定的内心,才有可能取得成功,在成功处看到光明。时刻坚信,起点永远不等于终点,要像爱迪生那样充满好奇心,像郑渊洁那样充满自信,像林则徐那样临危不惧。起于灰暗,成于灿烂,今日的平凡依旧可以创造明日的辉煌、未来的灿烂!
⑤千山万水,漫漫人生,大千世界,我们不怕一个灰暗的起点,因为我们可以在灰暗的起跑线上启程,更可以在终点处向成功挥手。
28.文章第①段举袁隆平的事例有何作用?
29.文章第③段中画波浪线的句子运用了哪种论证方法?有何作用?
30.学习或生活中,你一定有过“起于灰暗,成于灿烂”的经历,请与大家分享并谈谈感受。
参考答案:
1.(1)C
(2)D
【解析】(1)
本题考查论证方法的运用。
C.选文第③段引用曾国藩的名言“好人半自苦中来,莫贪便宜;世事皆因忙里错,且更从容”,运用的是道理论证;列举了曾国藩和民国元勋黄兴“快人”的事例,运用的是举例论证。有力地论证了本段首句“日成一事,就是要尽可能地把小事做好,不慌不忙,不急不躁”这一观点;
故选C。
(2)
本题考查文章的分析与理解。
D.有误,第②段论述的是“日成一事,就是要尽可能地把小事做好,把细节顾全”这个论点,“勿以恶小而为之,勿以善小面不为”意思是:不要因为是件较小的坏事就去做,不要因为是件较小的善事就毫不关心;与细节无关,不能证明此观点;
故选D。
2.(1)①拒绝绽放;②心神不安;③越来越手足无措;④开花意味着存在。
(2)A句不是拟人句。
B句:这句话运用拟人的修辞,生动写出了雏菊当时极度惊恐、害怕的心理。
C句:这句话运用拟人的修辞,生动细腻地描写了雏菊想看到自己的花瓣又担心花瓣不好看的好奇心理。
(3)三个“多么”运用反复的修辞,通过锦葵、野豌豆花、金黄色太阳花的热烈开放,突出了“绽开的花朵是多么美啊”。正是这种美,让雏菊开花的渴望越来越强烈,为后文雏菊的开放作铺垫。因此,三个“多么”应该重读。
(4)示例:可以。文章结尾卒章显志,以“开花意味着存在,与能力大小无关”点明了中心。这就告诉我们:做任何事要勇敢地尝试。比如我学滑冰,摔了很多跤,但是我并不气馁,跌倒了再爬起来。就这样反反复复,经过多次摔倒,我最终学会了滑冰。
【解析】(1)
考查对文章内容的梳理和概括能力。阅读文本,理清故事情节,根据题目要求筛选相关的词句概括作答。
从第②段中的“只有这一支,仍在高傲地擎起花蕾,拒绝绽放”可以概括出①的答案:拒绝绽放;
从第④段中的“常常在这些疑问让她心神不安时”可以概括出②的答案:心神不安;
从第⑤段中的“渐渐地她越来越手足无措了”可以概括出③的答案:越来越手足无措;
从末段中的“现在她知道了,开花意味着存在,而与能力大小无关”可以概括出④的答案:开花意味着存在。
(2)
考查赏析拟人句的能力。拟人句的识别,主要看句中是否是把物当作人来写,给它赋予了人的行为、表情、动作、思维等特征。
A句的“樱桃花”没有赋予了人的行为、表情、动作、思维等特征,因此不属于拟人句。
B句赏析:根据语境可知,这句话是在写雏菊在看到春白菊被一个小姑娘拦腰折断摘走时的反应。“猛烈地摇头”运用了拟人的修辞,赋予雏菊以人的情感动作。从上下文的“拦腰折断”“不”“她可不能这样”可以看出,这里生动写出了雏菊当时极度惊恐、害怕的心理。
C句赏析:根据上下文语境可知,雏菊想要开放的心理越来越强烈。这句话运用了拟人的修辞,赋予雏菊以人的情感动作。从“担心”“深感好奇”可以看出,这里生动细腻地描写了雏菊想看到自己的花瓣又担心花瓣不好看的复杂心理。
(3)
考查对词语表达效果的理解。要在把握文章内容的基础上,结合上下文和具体的语句分析作答。答题模式是,先解释词语的意思,再结合语句分析表达的内容,最后写其表达效果。注意做到“词不离句,句不离段”的原则。根据语境可知,划线句分别描绘了锦葵色彩的协调,野豌豆花摇摆的狂野,金黄色太阳花的引人注目,三个“多么”运用反复的修辞,突出了“绽开的花朵是多么美啊”。从“此时她的心中却有一种渴望越来越强烈”可以看出,正是这种美,让雏菊开花的渴望越来越强烈,为后文雏菊的开放作铺垫。因此,这里的三个“多么”应该重读。
(4)
考查阅读启示。末段画线句“开花意味着存在,而与能力大小无关”点明了文章的主旨,一个人能力有大小,但都是一个独一无二的存在,只要努力尝试,就能证明自己的价值。联系生活实际,在生活中,我们无论做什么事都要勇敢尝试,如练习书写,只要勤学苦练,一定能写出一手好字。这与能力无关,只有尝试和勤奋有关。
3.①母亲深夜敲盆赶鼠 ②母亲跪在田中插秧
4.运用了比喻、拟人的修辞手法,生动形象地写出了水田中地秧苗之美,赞美了母亲的劳动成果。
5.母亲是一个坚强乐任劳任怨的人;从文章写母亲跪在田中插秧,可以看出母亲是一个坚强乐观的人;从文章中对母亲的相关描写可以看出母亲是一个慈祥能干的人。(结合文章内容写出两点即可)
6.作为线索,贯穿全文;点明文章主题,突出母亲的辛劳,表达出作者对母亲的心疼,对母亲的爱和怀念。
【解析】3.本题考查概括文章内容。仔细阅读文章,按照“谁+做了什么”的句式概括即可。
根据④—⑥段内容“母亲在田埂上蹒跚地转悠,田埂角上放着盏马灯,灯火如豆。田里是平整的秧圃,依稀可见撒下的稻种已经抽出嫩芽。母亲身上披了件破棉袄,手里不停地敲击着”可概括出“母亲深夜敲盆赶鼠”一事;
根据⑨段内容“一块大田,母亲已插完一大半。她太累了,体力不支,已不是弯腰在田里移动,而是双膝跪在泥水里,艰难地爬行”可概括出“母亲跪在田里插秧”一事。
4.本题考查赏析能力。根据句子分析,可从修辞手法角度赏析。“立”赋予秧苗以人的情态,是拟人修辞;“像绿色的地毯”将“插满秧苗的水田”比作“绿色的地毯”,运用的是比喻修辞。通过两种修辞手法的运用,形象地表现母亲种下的秧苗之美,面积之大,这既是对秧苗的描写,又通过秧苗侧面表现母亲,表达出作者对母亲勤劳能干的赞美。
5.本题考查分析人物形象。
根据第②段“家里有猪鸡水牛,有房子和责任田,上高中的小弟还要人照顾,患不治之症的父亲不能劳动,里里外外都是母亲一人操持”,第④段“她已经在田边守了三个昼夜了”和第⑧段“母亲的衣裤没一处干的地方,浑身是汗渍泥水。母亲跪在田里插完一行,又插一行”分析,可见母亲的能干和吃苦耐劳;
根据第⑤段“平时我们劝她,她都说:你们不要管了,这田是不能退的,我做一天算一天,也好照料你爹和你弟”和第⑦段“父亲病倒时,正是乡下大忙季节。母亲忍着悲痛,半夜里起来拔好秧,运到水田里。一早回家服侍父亲吃药,再赶到田里插秧”分析,可见母亲的坚强;
根据第⑨段“母亲说:抢季节要紧啦,这秧早插一天,就能多收一成”分析,可见母亲的乐观;
根据第④段“母亲见是我,停了下来,脸上溢着慈祥的微笑”和第⑨段“母亲脸上仍是慈祥的微笑”分析,可见母亲的慈祥。
6.本题考查对标题中关键词语作用的理解。解答此题,要整体感知文章内容,根据全文内容及文章主旨分析判断词语的作用。本文的标题是“母亲的白发”,“白发”是人衰老的表现,结合“母亲50岁后,头发日渐白了。先是两鬓,后来是额前,再后来满头芦花,让我们感到心痛”分析,母亲年过五十就有白发,是为了突出了母亲的辛劳。根据第⑦段“母亲的身影在田埂上晃动着,夜色里,只有母亲的白发看得清楚。夜风吹着,母亲的白发在田野上飘拂,飘拂,飘拂出我一脸泪花,飘拂出我又一段回忆”、第⑩段“我为母亲拂了拂头发,一阵风吹来,白发在田野里飘拂起来。母亲说:抢季节要紧啦,这秧早插一天,就能多收一成。我没说话,把母亲送回家,就跑到田里,没命地插起秧来。我累得腰酸背痛,但一想到母亲的白发在眼前飘拂”、第⑪段“但我忘不了母亲的白发。她的青丝变白发,是岁月的辛劳所染。母亲的白发,装点着故乡的田野,温暖了我的心灵”,第⑫段“啊,母亲的白发哟,还在田野上飘拂么!”等句子分析,多次出现母亲的“白发”,作者以“白发”为线索组织材料,表达对母亲的心疼,赞美怀念母亲。据此分析可知,“白发”既是贯穿全文的线索,又是作者情感抒发的寄托物。
7.D
8.C
9.D
【解析】7.本题考查理解文章内容。
D.理解不正确。结合第⑥段“世纪已临近黄昏,路上的流浪儿多了。我听见他们在焦灼地发问:物质的世纪,何处是精神的家园?”“他太挑剔了,世上不乏友谊、爱和事业,但不是他要的那一种,他的精神仍然感到饥饿。这样的人,必须自己来为自己创造精神的食物”可知,“坚守精神家园”是一种自我要求,与“批判世界”没有直接联系。
故选D。
8.本题考查句子理解。
C.理解不正确。结合第⑤段“然而,即使岁月的洪水终将荡尽地球上一切生命的痕迹,罗丹的雕塑仍非徒劳;即使徒劳,罗丹仍要雕塑。那么,一种不怕徒劳仍要闪光的精神岂不超越了时间的判决,因而也超越了死亡?所以,我仍然要说:万有皆逝,惟有精神永存”可知,作者是举罗丹雕塑的事例来引出自己的观点,并非罗丹的主观目的。
故选C。
9.本题考查理解分析文章内容。
D. 理解分析不正确。结合第⑦段“在一颗优美的心灵看来,整个现代商业化社会就像一个闹哄哄的大市场……他望着这些忙碌奔走却又麻木不仁的现代人,只觉得他们野蛮”可知,作者所说的“野蛮”是针对广大没有精神追求的现代人而言,并不是认为“从事商业活动的人是野蛮的”。
故选D。
10.示例:①孩子们听鬼故事的惊悚;②小虫子的行动;③灯下读书的温馨;④青灯下响起的唐诗宋词的平仄声。
11.示例:运用比喻、拟人的修辞手法,将“心形般的火苗”比喻成“笑盈盈、亮晶晶的眼睛”,并用“含情脉脉地注视”等词将“火苗”人格化,生动形象地写出了青灯下读书的温馨场景,富有表现力,同时突出“青灯有味”的主题。
12.插叙,说明青灯的来历,引出下文青灯下那些有味场景和心情。
13.青灯再也看不到了,只能在心中怀想,表达了作者对青灯这一事物的怀念,对过去青灯下美好时光的留念。
示例:我喜欢台灯下的读书生活。青灯虽有别样的宁静和快乐,但它毕竟昏暗,台灯能把光聚焦于一点,阅读也更加轻松。只见台灯下一片天地,人的心也能随着书的情节跳动,人的情也能在阅读中被拨动起来。同样有一番滋味。
【解析】10.本题考查内容概括和信息梳理能力。可从文章中找出相关内容概括作答。
从第③自然段“这样的环境里,最有味的是听鬼故事……虽然头皮阵阵发麻,皮肤上起鸡皮疙瘩,却是欲罢不能,总缠着大人们讲”知,“青灯有味”首先体现在孩子们听鬼故事的惊悚;
从第④自然段“青灯下,鲁迅先生《秋夜》里的小青虫飞进来了,在桌上、在灯台上蠕蠕而动,然后舍身扑向了火苗”知,“青灯有味”还体现在小虫子的行动;
从第⑤自然段“在孤寂困倦中,灯花突然噼啪一声,灯火骤然分外亮,心形般的火苗变成笑盈盈、亮晶晶的眼睛,含情脉脉地注视着夜读人,令人心头一喜”知,“青灯有味”也体现在灯下读书的温馨;
从第⑥自然段“青灯下响起不朽的平平仄仄声,一直回荡在灯火通明的当今”等内容知,“青灯有味”更体现在青灯下响起的唐诗宋词的平仄声。
综上分析,概括作答即可。
11.本题考查句子赏析。可从修辞手法、描写方法和关键词语的使用等方面,结合句子的本义、含义及主题情感来赏析。
“形般的火苗变成笑盈盈、亮晶晶的眼睛”运用比喻的修辞手法,将“心形般的火苗”比喻成“笑盈盈、亮晶晶的眼睛”,“含情脉脉地注视着夜读人”则运用了拟人的修辞手法,将“火苗”人格化,联系“令人心头一喜”可知,生动形象地写出了青灯下读书的灯火闪烁的温馨场景,富有表现力,再联系第①段“‘白发无情侵老境,青灯有味似儿时。’这是陆游《秋夜读书每以二鼓尽为节》诗中一句。每读之,便会想起青灯下那些有味的场景和心情”可知,这名话很好地突出“青灯有味”的主题。
12.本题考查记叙的顺序。记叙的顺序一般可分为顺叙、倒叙、插叙、补叙、分叙五种。
第②段从“据说古时寺庙里的灯,用青布作灯罩,谓之青灯”和“若要看书写字、穿针引线……若有风来,灯火便晃动起来……”知,这段写的是青灯的来历及青灯火焰的颜色。而本文记叙的内容主要是“青灯有味”,即青灯的味道,从四方面依次对应在②—⑥自然段。故第②段是在记叙时临时插入的内容,且与“青灯有味”这一主要内容有关系,在说明青灯来历的同时还介绍了火焰的颜色,是插叙。
13.一问,本题考查对文章情感的理解和把握。可联系文章的主旨分析概括。“青灯一盏,只能在心中将它点燃……”中“只能在心中”表现的青灯在现在和将来再也看不见了,已没有了实用功能,离开人们生活的世界,只能作为历史永远留存在人们的心中。再联系第①段“每读之,便会想起青灯下那些有味的场景和心情”知,作者这青灯这一远离人们生活、没有实际用途的物品非常怀念,对青灯作陪的那过去美好生活、时光的无比留恋与不舍之情。
二问,考查拓展思维能力。示例:我喜欢青灯下的读书场景,青灯下的字,并不清晰。然而一团昏黄的光亮,却为夜读者拓出一片清静寂寞的天地。午夜时分,万籁俱寂,灯火不时跳动着、摇摆着,是温暖的陪伴,宛如红袖添香。它让人能沉下心来,尽情享受读书的快乐,不受其他干扰。
14. 接受老太太钥匙,重新获得希望。 重新找到工作,挽回声誉和尊严。
15.C
16.(1)强调了伍尔德偷窃次数多,恶习难改;表现其痛改前非的决心大。
(2)动作描写、神态描写、语言描写,写出老太太对伍尔德的信任和尊重,表现老太太是一个善良、宽容、真诚的人。
17.交代了老太太的善举是受她丈夫的影响,照应文章标题;揭示小说主题:信任对于改变他人命运的重要性。
【解析】14.本题考查文章内容的理解与概括。
第①②段写伍尔德决定痛改前非,无人相信;
第③段写伍尔德外出租房,觉得走投无路;
根据第⑤段“伍尔德告诉老太太,他曾经是一个小偷,他周围的邻居都防着他,他受不了人们的眼光,受不了人们的议论,所以才搬到这里来住。伍尔德说:‘您把钥匙放在我这里,您放心吗?’”,第⑥段“老太太一把将钥匙塞到了伍尔德手里……人嘛,都有犯错误的时候,只要肯改,就是好的……他想老太太早就知道他是小偷,居然还肯把钥匙交给他,这是对他的信任和尊重。原来,并不是所有的人都在防着他,还有人信任他,伍尔德的心里充满了希望”可概括为:接受老太太钥匙,重新获得希望;
根据第⑦段“之后,他找到了工作,每天早出晚归。很快,所有的邻居都改变了对伍尔德的看法……大家这才明白,伍尔德真的痛改前非,好好做人了。因此,每天见到伍尔德的时候,大家都微笑着主动跟他打招呼。伍尔德的脸上成天都洋溢着笑容——他挽回了自己的声誉和尊严”可概括为:重新找到工作,挽回声誉和尊严。
15.本题考查内容理解。
C.根据第⑨段“伍尔德走后,老太太高兴地捧着她先生的相框笑着说:‘你知道吗? 我救了一个人。这也是你的功劳,因为你告诉过我:只要给他人以信任,就能改变他人的命运。’”可知,老太太知道新搬来的伍尔德做过小偷,但为了给其改变命运(痛改前非)的机会,故意把自家钥匙交给他,并很相信伍尔德;本项对给钥匙的原因“为了自身安全”及目的“想试探他是不是真的痛改前非”分析有误;
故选C。
16.本题考查语句理解及赏析。
(1)“一次又一次”有“不断、接连、一而再,再而三”的意思。“他一次又一次地被警察抓住,然后一次又一次地放出来”体现伍尔德偷窃次数多,恶习难改;“不过这一次,他决定痛改前非,做个好人”,写这次被放出来伍尔德决定做个好人,痛改前非,体现其决心之大。
(2)根据语句中的“塞到”可知,此句运用了动作描写;根据语句中的“笑着”可知,此句运用了神态描写;根据语句中的关键词“说”可知,此句运用了语言描写;“小伙子,我知道你做过小偷,但那都是过去的事啦!人嘛,都有犯错误的时候,只要肯改,就是好的。我相信你,拿着吧!”,写老太太明知道伍尔德做过小偷,但是仍然让伍尔德拿着钥匙,体现了老太太对伍尔德的信任和尊重;老太太认为人难免会犯错误,认为只要肯改就是好的;可见老太太是一个善良、宽容、真诚的人。
17.本题考查句段作用。
结尾段“伍尔德走后,老太太高兴地捧着她先生的相框笑着说:‘你知道吗? 我救了一个人。这也是你的功劳,因为你告诉过我:只要给他人以信任,就能改变他人的命运。’老太太的先生是一名警察,很年轻的时候就去世了”,写老太太的丈夫曾经是一位警察,在丈夫的影响下学会信任他人,给人改变命运的机会,交代了老太太的善举是受她丈夫的影响,照应文章标题“传递信任的钥匙”;联系第④段“伍尔德说:‘您好!你找我有事吧?’老太太告诉伍尔德,她跟他是邻居,就住在他对面,她要出一趟门,她的先生也出门去了,可是他没有带钥匙,她把钥匙放在伍尔德这里,让伍尔德交给她的先生”,联系第⑥段“老太太一把将钥匙塞到了伍尔德手里……人嘛,都有犯错误的时候,只要肯改,就是好的……他想老太太早就知道他是小偷,居然还肯把钥匙交给他,这是对他的信任和尊重。原来,并不是所有的人都在防着他,还有人信任他,伍尔德的心里充满了希望”可知,老太太编造善意的谎言是为了给伍尔德机会,让其有继续正直的生活下去的希望,后来伍尔德也确实没有辜负老太太,伍尔德找到工作,挽回声誉和尊严;可见结尾段写到老太太已经去世的丈夫意在揭示小说主题:信任对于改变他人命运的重要性。
18.不能删去。“据统计”表明资料来源,说明“全球每年塑料废弃物超过3000万吨,其中有超过800万吨的塑料垃圾被直接丢弃或从陆地通过河道、风力最终进入海洋”这一说法是有据可查的。去掉后,该说法缺乏理论依据。“据统计”一词体现了说明文语言的准确性、严密性。
19.列数字、做(作)比较。具体、突出地说明了海洋环境中微生物数量少这种特点极大抑制了聚酯材料在海水中的降解性能,使说明更准确、更有说服力。
20.示例:①减少使用塑料制品;②扔垃圾时分类投放;③向周边人讲解塑料垃圾对海洋造成污染的危害,号召家人使用环保制品。
【解析】18.本题说明文的语言。
解答此题先解释词语的本义,结合语境分析其在语境中的作用,再分析删去后的改变,最后概括总结这体现了说明文语言的准确性特点。
第②段中,“据统计,全球每年塑料废弃物超过3000万吨,其中有超过800万吨的塑料垃圾被直接丢弃或从陆地通过河道、风力最终进入海洋”,句中的“据统计”说明了这些数据的来源是准确,有依据的。“据统计”一词如果去掉后,句中的数据就不能让人信服。因此“据统计”体现了说明文语言的准确性、严密性和科学性,不能删掉。
19.本题考查说明方法及其作用的分析。
解答此题先回答运用了哪些说明方法,其次结合语境分析其目的是为了说明什么内容,最后结合每种说明方法的作用分析效果。
第⑧段中,“以陆地上常用的生物降解塑料PLA为例,堆肥条件下,PLA标准样条50天左右失重达到70%;但是在自然海水中放置1年也没有观察到明显失重”,“以……为例”标志着该句是举例子。除此之外,“50天”“70%”“1年”这些具体的数字表明是列数字的说明方法。“堆肥条件下”与“自然海水中是作比较。这几种说明方法,真实、具体、准确、突出地说明了本段中前一句“大洋中微生物密度平均每毫升只有几个至几十个,与堆肥降解过程中每升土壤中的微生物数量相比,几乎可以忽略。海洋环境的这种特点极大抑制了聚酯材料在海水中的降解性能”,即:海洋环境中微生物数量少,这种特点极大抑制了聚酯材料在海水中的降解性能。列数字和作比较,使说明更准确、更有说服力。
20.本题考查文章的阅读运用。
结合文章内容和生活实际,之有理即可。
如:根据第③段中“与陆地上的白色污染治理不同,受海洋特殊水域环境限制,人们几乎无法通过传统打捞方式对这些细小的塑料微粒进行广泛收集和处理”,可从源头上进行控制,少使用塑料制品,或在垃圾投放时进行分类投放,加强宣传,号召人们不使用一次性塑料制品等。
21.回想故乡桂花飘香时的景象,为文章营造一个诗意的开头;关联起童年的美好记忆,富有情趣;由“桂花香”自然过渡到下文母亲做桂花卤、桂花茶这一独特的保存方式;领起下文对桂花卤、桂花茶的回忆。(答出任意两点即可。)
22.(1)“一……就”表示条件,写出桂花遇到有大阵秋雨的天气就会零落的现象,表达了作者的遗憾之情。
(2)这句话运用了动作描写,生动形象(准确传神)地写出了母亲收桂花的过程,表达了母亲的认真与兴奋。
23.作者在桂花卤、桂花茶上寄予着对母亲心灵手巧、勤劳能干的赞美;对家乡、对亲人、对童年的喜爱和怀念;对亲人,对童年的逝去,远离家乡的伤感。(答出任意两点即可。)
24.概括了文章的主要内容;设置悬念,吸引读者的阅读兴趣。
【解析】21.本题考查句段作用分析。
由第②段“古人说:‘金风送爽,玉露生香。’”可知, 引用古人的谚语,富有诗意,也增加了文章的文学底蕴。结合第②段“滴在桂花上的露珠,当然是香的,所以叫玉露生香”,第④段“而母亲却能把这种桂花香保存起来,慢慢儿地享受,那就是她做的桂花卤、桂花茶”,第⑦段“摇下来好多簟的桂花,由母亲把细叶子、细枝、花梗等拣净后,先装在篓里,然后在太阳下晒去水分,待半干时就用瓦钵装起来,用木瓢压紧装满封好,放在阴凉处;一个月后,就是可取食的桂花卤了”可知,开头由桂花香引出母亲做出桂花卤、桂花茶的情节,起到引出下文的作用。据此回答即可。
22.本题考查词句赏析。
(1)“一……就”表示条件,强调桂花遇雨后就会零落,写出桂花的脆弱性,也表达作者的遗憾之情;结合下文第⑤段“母亲称之为秋霖,总要抢在秋霖之前摇下来才新鲜。因为一被雨水淋过,花香就消失了”可知,与下文写母亲摇桂花做铺垫。
(2)“装”“晒”“装”“封”“放”是动词,运用了动作描写;结合第⑤段“母亲就在最茂盛的桂花树上,折二枝供在佛堂里与祖先神位前,那一份虔敬,就仿佛桂花在那一天就要成仙得道似的”可知,生动形象地写出了母亲收桂花时的过程,表达了她的兴奋。
23.本题考查体会作者情感。
由第④段“母亲却能把这种桂花香保存起来,慢慢儿地享受,那就是她做的桂花卤、桂花茶”“喝过的茶叶,她都倒在桂花树下,说是让茶花叶都归根。母亲真是通晓大自然道理的‘科学家’呢”可见,在桂花卤、桂花茶上寄予给作者对母亲心灵手巧、勤劳能干的赞美之情。由第⑪段“家乡的桂花,母亲的桂花卤、桂花茶,如今都只能于梦寐中寻求了”及全文对母亲摇桂花,制作桂花卤、桂花茶回忆的内容可见,寄予着作者对家乡、对亲人、对童年的喜爱和怀念之情,还有对亲人、童年的逝去,远离家乡的伤感。
24.本题考查标题作用分析。
由第①段“大陆家乡老屋的前后大院落里,最多的是桂花树”,第⑤段“与银桂完全不同的是金桂,开的季节却是中秋前后”,第⑦段“摇下来好多簟的桂花,由母亲把细叶子、细枝、花梗等拣净后,先装在篓里,然后在太阳下晒去水分”,第⑨段“母亲日常生活,十二分简朴,唯有泡起桂花茶叶来,是一点不节省的”和第⑪段“大陆故乡的桂花,母亲的桂花卤、桂花茶啊,如今都只能于梦寐中寻求了”可知,本文以桂花为线索,回忆了母亲关心全桂开放时间,反驳父亲对桂花的评价,摇桂花,制作桂花卤,做桂花茶,剩余的作枕头心子,让茶花叶都归根等事情,可见标题“梦中的桂花卤和桂花茶”概括了文章内容;为什么是梦中的桂花卤和桂花茶呢?“梦中”设置是念,吸引读者的阅读兴趣。
25.列数字、作比较、引资料,科学准确地说明了中国瓷器烧制技术高。
26.不可以调换。这三个段落内容是按照瓷器制作程序先后来安排的,与第①段的“三项独创技术:胎质、瓷釉、烧结火候”一一照应。
27.➀制作技术独特(有三项独创技术);➁完美结合科学技术与民间工艺美术技法;➂文化积淀丰厚,韵味无限。
【解析】25.本题考查说明方法的理解分析。
“烧制陶器、砖瓦都在1000℃以下,瓷器则不然”一句中,“都在1000℃以下”运用的列数字的说明方法,说明了烧制陶器、砖瓦的温度要求,而“瓷器则不然”则把瓷器烧制温度与烧制陶器、砖瓦的温度作比较。“早期瓷器的烧成温度就已经达到1200℃了”“尽管要通过1300℃高温锻烧,釉料仍不变色,纹样依然如故,这就是中国瓷器烧制技术上关键的秘密所在”是引资料,突出说明了中国瓷器烧制时温度高,使说明具体、准确、有说服力。
26.考查说明顺序。根据第②段中的“中国瓷器的胎质大多具备一定的透明性”,第③段中的“瓷釉覆盖在瓷胎上,实际上就形成了一种复合材料”,第④段中的“‘烧结火候,主要是指瓷器烧成的温度”可知,这三段依次介绍了瓷器的胎质、瓷釉和烧结火候。与首段中的“主要在于其本身所包含的三项独创技术:胎质、瓷釉、烧结火候”是一一对应的关系,与符合烧制瓷器的一般流程。故顺序不能调整。
27.考查材料内容的分析与概括。
根据首段中的“主要在于其本身所包含的三项独创技术:胎质、瓷釉、烧结火候”可得:制作技术独特(有三项独创技术);
根据第⑤段中的“中国瓷器享誉世界,也在于它是科学技术与民间工艺美术技法完美结合的产物”可得:完美结合科学技术与民间工艺美术技法;
根据第⑥段中的“中国瓷器还承载着丰厚的文化积淀”“在有限的空间中令人感受到无限的韵味”可得:承载的文化积淀丰厚,韵味无限。意近即可。
28.引出文章的中心论点;作为事实论据论证了“起于灰暗亦可成于灿烂,起点的分数永远不等于终点的分数”这一中心论点;激发读者的阅读兴趣。
29.举例论证。举郑渊洁的事例,具体有力地论证了“起于灰暗亦可成于灿烂,起点的分数永远不等于终点的分数”这一中心论点,使论证更具体、更有说服力。
30.示例:
经历:初三刚学物理时,我的成绩非常糟糕,可以说快到了要放弃的地步,后来经过我的不懈努力和老师、同学的帮助,在期末考试时,我的物理成绩获得全班第二的好成绩。
感受:起于灰暗的时候,我们一定要勇敢、坚强,保持清醒的头脑和镇定的内心,加倍努力,就有可能取得成功,看到光明。
【解析】28.考查议论论据作用。
常见作用有:激发读者阅读兴趣;引出中心论点或论题;作为事实论据,证明中心论点;作为道理论据,证明中心论点;引起读者的关注与思考;引出下文论述。
根据第①段“袁隆平的起点并不好,但他用事实告诉我们,起于灰暗亦可成于灿烂,起点的分数永远不等于终点的分数”可知,列举袁隆平虽起点不好但是却研究出来了杂交水稻的事例,使用了事实论据,运用了举例论证法,引出本文的中心论点“起于灰暗亦可成于灿烂,起点的分数永远不等于终点的分数”,同此同时,袁隆平的事迹也是大家关注的焦点,这样可以引起读者阅读兴趣。
29.考查论证方法。常见论证方法有举例论证、比喻论证、道理论证、对比论证。
第③段画波浪线的语句“童话大王郑渊洁也并非拥有很高的学历,但他依旧塑造出了许多活灵活现的形象”,列举童话大王郑渊洁虽没有很高的学历却塑造出诸多活灵活现的人物的事例,运用了举例论证法;再联系后文“如果他自己没有努力,没有锲而不舍的精神,也许就不会在灰暗的起点上走向辉煌。起点不等于终点,努力即可实现”可知,此句具体有力的论证了是“起于灰暗亦可成于灿烂,起点的分数永远不等于终点的分数”这一中心论点,使论证更具说服力。
30.考查拓展延伸。
认真审题,理解文章中心论点,根据题干列举自己生活中与之有关的事件,再总结个人获得的启示即可。
示例:
经历:小学升初中时,我的各科学习成绩都很差,完全无法适应初中生活,整个人都很吃力,压力也很大。后来,经过父母的陪伴,老师的耐心引导以及我自己的不坚持、不放弃,勇敢突破自己,成绩慢慢有了起色,我也适应得越来越好,成绩名列前茅。
感受:起于灰暗的时候,我们一定要坚持努力不放弃,内心坚信自己的付出总有回报,坚信成功的获得少不了汗水的付出,默默地积蓄力量,总会迎来灿烂的一天。
相关试卷
这是一份中考语文现代文阅读分类训练(新闻),共24页。试卷主要包含了根据消息内容为其拟定标题,请给本则消息拟一个恰当的标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上海市中考语文二轮专题复习:现代文阅读(小说)专项训练,共29页。试卷主要包含了根据第⑬段中的拼音写出汉字,看拼音,写汉字,小说的标题“桥墩”的含义有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上海市中考语文二轮专题复习:现代文阅读(说明文)专项训练,共28页。试卷主要包含了第⑨段横线处应填入的词是,根据文章内容,完成下面的填空,文章第④段和第⑤段不能调换顺序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