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考语文现代文阅读分类训练(回忆录)
展开
这是一份中考语文现代文阅读分类训练(回忆录),共26页。试卷主要包含了说说作者在选材方面的特点和作用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现代文阅读(回忆录)
阅读《给父亲打个电话》,回答各题。
给父亲打个电话
①在外面奔波一天,临睡前拿起手机,才想起该给父亲打个电话。不过一看时间,都快十二点了,在老家农村的父亲肯定早就休息了,只好作罢。
②给父亲打电话的事,我是记在心上的,只是怎么稍一疏忽,就忘记这事了呢?
③不过父子之间倒不像母女那般非要天天煲电话粥。有事说事没事不磨叽。大老爷们的,总觉得嘘寒问暖的话显得很肉麻。一周一个电话,这样的频率比较适合我们。
④我和父亲,每次通话基本上都不超过一分钟。电话内容也基本固定,“爸,你吃饭没?”“你在哪里?”“你还有钱用没?”父亲的话也很少,“吃了。”“在干活。”“还有钱。”数秒的沉默以后,“个人来去注意安全。”“有啥事,跟我和哥哥说。”父亲又连续用两个“嗯”来回复我。对话加上沉默的时间,每次大约四十五秒,准不超过一分钟。
⑤每次,都是父亲等我挂了电话以后他才挂。有一次,和父亲说完话,我立刻放下手机离开,待我回来发现手机通话还在继续。我说你咋不挂呀,父亲说,我看你那边还没挂呀。我能想象每次挂掉电话后,父亲只身一人站在老家院坝边望着远方的情景。
⑥父亲一般情况下不会主动给我打电话,都是我打给他。偶尔有一次,我接到父亲的电话。那个时候刚好开会,父亲打了一个我挂掉了,不一会儿父亲又打来了。我一共挂掉父亲五个电话。会议结束,我立刻打过去,问父亲,啥事?父亲说,也没啥事,就是在电视上看到重庆下大暴雨了,你那没事吧?
⑦我瞬间僵持在那,几秒钟以后才说,没事儿,没事儿。从那以后,不管什么场合,只要是父亲打来的电话,我都以最快的速度接听。在城市,看着身边那些父亲的同龄人,大都精神矍铄,拿着退休工资颐养天年或者游山玩水,我就在心底开始可怜我那皮肤黝黑,身体弯曲的老父亲。
⑧除了愧疚,我能做的也就是多给他打打电话。话少?那就没话找话说呗!先说说东家长再说说西家短。父亲不说我就故意问:今年三亩田里种的什么?王家儿子娶的是哪里的媳妇?我也对父亲说我的生活,告诉他我写的文章又得了奖,我的房子已经装修好了……
⑨给父亲打个电话,或能让一颗一生操劳的心得到片刻的安慰。
1.本文记叙的线索是什么?有什么作用?
2.文章第③段主要采用了什么表现手法?有什么作用?
3.请赏析文章第⑦段中的加点词语“僵持”的表达效果。
4.文中作者每次和父亲通话内容简短,时长不超过一分钟。如果让你给你的父亲打一个时长两分钟的电话,你会说些什么?
阅读下文,完成下面小题。
叶圣陶先生二三事
①以上说待人厚,是叶圣陶先生为人的宽的一面。他还有严的一面,是律己,这包括正心修身和"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我们在一起的时候,常常谈到写文章,他不止一次地说:"写成文章,在这间房里念, 要让那间房里的人听着,是说话,不是念稿,才算及了格。"他这个意见,不同的人会有不同的反应。譬如近些年来,有不少人是宣扬朦胧的,还有更多的人是顺势朦胧的,对于以简明如话为佳文的主张,就必付之一笑。而叶先生则主张写完文章后,可以自己试念试听,看像话不像话,不像话,坚决改。叶圣陶先生就是这样严格要求自己的,所以所作都是自己的写话风格,平易自然,鲜明简洁,细致恳切,念,顺口,听,悦耳,说像话还不够,就是话。
②在文风方面,叶圣陶先生还特别重视"简洁"。简洁应该是写话之内的一项要求,这里提出来单独说说,是因为叶圣陶先生常常提到,有针对性。他是带着一些感慨说的:"你写成文章,给人家看,人家给你删去一两个字,意思没变,就证明你不行。"关于繁简,关于修改,鲁迅提到的是字句段。叶圣陶先生只说字,我的体会,一是偏重用语,二是意在强调,精神是可简就决不该繁。可是现实呢,常常是应简而偏偏要繁。举最微末的两个字为例。一个是"了",如"我见到老师","他坐在前排",简明自然,现 在却几乎都要写"我见到了老师","他坐在了前排",显得既累赘又别扭。另一个是"太",如"吸烟不好","那个人我不认识",也是简明自然,现 在却几乎都要写"吸烟不太好","那个人我不太认识",变得不只累赘,而且违理。像这样的废字,删去不只是意思没变,而且是变拖沓无理为简洁合理,可是竟然很少人肯删,也就无怪乎叶圣陶先生感慨系之了。
(节选)
5.选文第①段第一句话的作用是什么?
6.作者用了一个什么词来表述叶圣陶先生的语文主张?这种风格具体讲的是什么?(用文中原句回答)
7.作者是怎样说明叶圣陶先生注重文风简洁的?
8.说说作者在选材方面的特点和作用。
阅读文字,完成各题。
父亲的日记本
①父亲的日记本,锁在抽屉里,更像是一本隐秘的家族史,我每次偷偷打开抽屉翻阅,重温父辈艰辛劳作艰难求生的历史,总是唏嘘不已。
②高中时,父亲成绩优良,尤爱文字,吹拉弹唱,样样都行。但爷爷的没落地主成分,使他逃不掉回乡务农的命运。那时的父亲也许心有不甘,所以他的日记本里,一边很务实地记录着如何栽培倭瓜的技术,一边激情昂扬地写着标语口号似的《论人生理想》。对此,奶奶很是忧虑,一把大火,烧掉了父亲的书籍和藏品,只留下他钟爱的口琴,这就将父亲向往着外面世界的心,给彻底地烧为灰烬。
③于是,父亲只能在乡村寻找自己的出路。他在日记本里不只是记录庄稼的种植,还有编织柳条筐的技术,治病救人的药方。这样三个不同的谋生技能,贯穿了父亲的一生。在我们兄妹三个相继出生以后,他需要做一些别的小生意,才能供我们读书。同时,他依然尽职尽责地做着一个农民,在应该上交公粮的时候,带上我去交公粮。我整个的年少时光,似乎都植满了坐在板车上由父亲拉着去粮库的记忆。那时的父亲,相比起结婚前,已经慢慢沉淀下来,开始接纳自己成为农民的事实。
④父亲的日记本里,还记录着一些讨债者,和他被人欠下的柳筐的费用。我能够记得起一个与父亲一样瘦弱的男人,每逢过年,便携了铺盖卷来到我家,不声不响地等父亲给钱。他从来不跟父母吵闹,自顾自地在我们做好了饭时,拿来凳子和碗筷闷头吃饭,而在夜晚来临时,又在厢房里打好地铺,倒头睡觉。而我的父亲,也与他一样,在年关到来时,卷了铺盖去别家讨债,常常这个讨债的男人熬不住走了,父亲还奔波在一家家讨债的路上。讨来的钱,除了归还欠款,父亲也一笔一笔地存钱,无论多寡都是银行定期,一年两年三年五年,那是一个农民对安全感的存储,他用这样的方式,与生活讲和。
⑤几年后,父亲进城帮人疏通下水道挣钱。全家住在一个每月40元租金的破旧小院里。记得刚刚搬进去时,母亲看着裂了一条大缝的墙壁,伤心地哭了。父亲买来石灰水泥,将那些破败的地方,一点点地修补起来,又在泥泞的院子里铺了一条红砖小路,还换了一个好看的铁门,让这个收破烂的人都不想租住的院子,现出一点朴实的生机。我们在这个县城的角落里,一住便是五年,而父亲的日记本里,也记录了五年来每一笔疏通下水道的收入,二十,三十,五十,一百,二百……它们水滴一样,汇成一桶一桶带着房檐上泥沙的水,并最终积攒到购买一套产权房的首付款,让我们一家,自此真正地在县城里可以挺直了腰杆生活。
⑥那个时候的父亲,几乎不再看书,也不写日记了。偶尔,他闲下来,会打开一些收购来的废书报纸,看到一些心灵鸡汤类的人生格言,就摘抄几句;或者是拿出口琴,吹着我们谁也没有听过的老歌。窗外的雨沿着长了青苔的房檐滴滴答答地落下,父亲在寂寞中吹口琴、记账、写下一些零碎的只言片语。没有人与他交流,即便是母亲,也不曾真正地理解过他。生活从那些关于国家、革命的激情思考,彻底地成为简单的数字和账簿。
⑦而父亲依然将他的口琴和日记本,像存折一样紧紧地锁在抽屉里,就像锁住一个家中所有人都不会告知的秘密。
(选自2018年9月《文汇笔会》,作者安宁,有删改)
9.第④段写瘦弱男人到我家讨债的目的是:
A. ;B。
10.第⑥段画线句富有语言表现力,请简要分析。
11.下列对文章的理解正确的一项是:( )
A.文章标题“父亲的日记本”贯穿全文,是文章的线索。
B.本文主要表达了“我”对父辈艰辛劳作艰难求生的历史的感伤。
C.父亲日记内容由“理想”变为“数字”,表现了父亲的沉沦与堕落。
D.文中多次写到父亲与口琴,表明父亲是一个高雅的人。
12.联系全文,细读第⑦段,说说结尾的妙处。
担担面的尊严
①2013年四川雅安地震,我一位在华西医院当医生的朋友参加了医院组织的救援队,奔赴灾区,我当时正好在当无业游民,就跟着去帮忙抬担架。回程途中,车队堵在了成雅高速上,6个小时都没能移动分毫。
②沿途有很多乡民贩卖方便面火腿肠,我问了一下,一碗方便面竟然卖到了40元,开水2元。“这些小资产阶级!”我的医生朋友骂道。
③为了表达对发国难财的鄙视,她买了一碗方便面不加水啃着吃,我当时指出这不是干脆面,不适合干吃。她表示不是心疼那2元钱,这代表着她的honor问题。
④就在这时,我看见以三蹦子为主的大军中多了一位佝偻的老者,他挑着一条扁担,扁担两端是一口铜锅和一个煤球炉子,颤颤巍巍地行走着。我好奇地下车上前一探究竟,只见他支起锅炉,打开火,取出一把细薄的手工面,扔进铜锅开煮。同时极其麻利地打起了调料碗,我用鼻子都能闻出里面的红油、芽菜、蒜末、花椒面,以及透着一股焦香的猪肉臊子。
⑤这是正宗的担担面。你能想象在大半天粒米未进的时候突然出现一碗担担面的情形吗?我掏出钱包,摸出一张百元大钞,跟老者说:“来一碗。”“有没有零钱,我找不起。”老者半眯着眼睛回答。
⑥我愣住了,我想以该地段的物价水平,方便面都要卖40元,一碗担担面不破百就是对成都小吃的侮辱。我坚持把100元塞给老者,我说这不是钱的问题,是honor问题。
⑦片刻功夫,面煮好了,老者用大盘子端着10碗面上了我们的车,他说10元一碗,绝不发国难财。
⑧“这是我的原则。”他说。
⑨车上7个人,我吃了2碗,那个刚啃完方便面的医生朋友吃了3碗,她看着瞠目结舌的我,赶紧尴尬地解释:“我其实没有这么能吃,这是一种大爱。”
⑩在那天之后,我再也没见过真正的担担面。在那天前,我也没见过。
(摘自《意林》2017年12月24期)
【注】honor:道德标准。
13.本文主要讲述了一件什么事?请简要概括。
14.文章第②段写沿途乡民的贩卖,其作用是什么?
15.如何理解作者“在那天之后,我再也没见过真正的担担面。在那天前,我也没见过。”的含义?
16.读了本文,请你谈谈生活中我们将如何维护自己的尊严。
至深至纯师生情
——与周有光先生二三事
①在北京大学中文系读书时,系里曾邀请周有光先生给我们讲授文字改革课程,这样,我便有幸成了先生的学生。后来,我和先生的来往增多。
②我曾一直努力要为周先生出版多卷本的文集,为此和几家出版社联系过,但都未能成功。2000年2月初,我向上海文艺出版社郝铭鉴先生提及为周先生出版文集的事,郝先生对周先生素来敬仰,很爽快地同意出版四卷本《周有光语文论集》,并由他自己担任责编,不过要我大力协助,我把这件事报告给周先生,他也很高兴。周先生在和出版社签订合同时,特别注明主编是“苏培成”。我拿到这份合同稿把它转交给出版社时,删去了这句话,因为这些文章是周先生的著作,我很愿意做一点编辑加工,谈不到什么名利。这部论集出版时没有具体署名由谁主编,只在《出版说明》里提到“论集的编选工作主要由北京大学苏培成同志承担”,这就足够了。
③我和周先生很快就开始了论集的编选。周先生极为认真,经过多次商讨,最后取得一致意见:前三卷收录单行本著作,第四卷收单篇论文。每一卷文稿先由我复印做编辑加工,整理好后由先生审定。周先生同意后,再寄到出版社。我、周先生和出版社三方面合作愉快,工作进展顺利。论集出版后,郝先生亲自带着样书来京,我们一齐到周先生家。周先生专注地翻看样书,表示满意。至此,我终于了却了这桩心事。
④2007年5月,吴玉章基金委员会开展人文社会科学奖的评奖活动。我看到征集评奖作品公告后,按要求买了三部《周有光语文论集》,亲自送到中国人民大学科研处申请参评。事有凑巧,过了不久,我收到吴玉章基金会的聘书,聘请我为这次评奖的评委。我被分在语言学著作评选小组,组长是胡明扬先生。8月份,评选开始。我所在的小组专门召开专家座谈会听取意见。座谈会上,北京大学中文系教授郭锡良说:“我认为,在语言学类参评的图书中,只有《周有光语文论集》够得上特等奖!”他的意见得到了其他专家的响应,这部书最后被评为特等奖。
⑤在那次评选活动中,有一部参评图书是《图画文字说与人类文字的起源》,胡明扬先生要我仔细看看这部书,提出初步的意见供各位评委参考。我认真读了这部书,可是有的地方自己也拿不准,就想起了周先生,他是这方面的专家。我把书转给周先生,没几天就收到了先生写来的读后意见,指出:“把汉字说成是表意文字,不妥。这种旧说法,不符合事实。汉字中有假借字和形声字,都表音,而且数量大。汉字是表意和表音的意音文字。”“书中胡乱混淆语言学和文字学,不妥。文字学在逻辑分类上属于语言学,但是语言学的理论不能胡乱用于文字学。”
⑥虽然这部作品最后未能获奖,但书中引用的美国学者D.S.白瑟拉托《文字以前》中的话引起了周先生的注意。周先生没有读过这本书,很想读一读。他对我说,你看看北大图书馆有没有。我到北大图书馆一查,还真有,于是借出来给周先生送去。那时周先生已经102岁了,正在生病住院,我到医院把书交给他。这是本很厚的英文书,不到半个月,周先生就把书读完了。这令我十分敬佩。
⑦今年6月,周有光先生和我的通信集《语文书简》出版。书中收入我们之间往来的信件118封。《语文书简》出版后,语文学界一位有影响的专家给我发来邮件,谈了他的读后感。他说:“昨天一口气读完了《语文书简》,才知道您和周先生之间的师生情有多深、多纯,多么珍贵。我也从中获得做人、做学问的许多教益。”我受了他的鼓励,就写了这篇文章,用以自慰。
17.将本文标题改为“与周有光先生二三事”好不好?为什么?
18.第③段“我终于了却了这桩心事”一句中的“这桩心事”具体指什么?
19.从第⑥段看,周有光先生的哪些品质令人敬佩?
20.第⑦段引用语言学界一位有影响的专家的话,有哪些作用?
回忆雨僧先生
季羡林
①雨僧先生离开我们已经十多年了。作为他的受业弟子,我同其他弟子一样,始终在忆念着他。
②雨僧先生是一个奇特的人,身上也有不少的矛盾。【甲】他古貌古心,同其他教授不一样,所以奇特。他言行一致,表里如一,同其他教授不一样,所以奇特。别人写白话,写新诗;他偏写古文,写旧诗,所以奇特。他反对白话文,但又十分推崇用白话文写成的《红楼梦》,所以矛盾。他看似严肃、古板,但又颇有一些恋爱的浪漫史,所以矛盾。他能同青年学生来往,但又凛然、俨然,所以矛盾。
③【乙】总之,他是一个既奇特又矛盾的人。
④【丙】雨僧先生在旧社会是一个不同流合污、特立独行的畸人,是一个真正的人。
⑤【丁】当年在清华读书的时候,我听过他几门课:“英国浪漫诗人”“中西诗之比较”等。他讲课认真、严肃,有时候也用英文讲,议论时有警策之处。高兴时,他也把自己新写成的旧诗印发给听课的同学,《空轩》十二首就是其中之一。这引得编《清华周刊》的学生秀才们把他的诗译成白话,给他开了一个不大不小而又无伤大雅的玩笑。他一笑置之,不以为忤。他的旧诗确有很深的造诣,同当今想附庸风雅的、写一些根本不像旧诗的“诗人”,决不能同日而语。他的“中西诗之比较”实际上讲的就是比较文学。当时这个名词还不像现在这样流行。他实际上是中国比较文学的奠基人之一,值得我们永远怀念的。
⑥他坦诚率真,十分怜才。学生有一技之长,他决不掩没,对同事更是不懂得什么叫忌妒。他在美国时,邂逅结识了陈寅恪先生。他立即驰书国内,说:“合中西新旧各种学问而统论之,吾必以寅恪为全中国最博学之人。”也许就是由于这个缘故,他在清华作为西洋文学系的教授而一度兼国学研究院的主任。
⑦他当时给天津《大公报》主编一个《文学副刊》。我们几个喜欢舞笔弄墨的青年学生,常常给副刊写点书评一类的短文,因而无形中就形成了一个小团体。我们曾多次应邀到他那在工字厅的住处:藤影荷声之馆去作客,也曾被请在工字厅的教授们的西餐餐厅去吃饭。这在当时教授与学生之间存在着一条看不见但感觉到的鸿沟的情况下,是非常难能可贵的。至今回忆起来还感到温暖。
⑧我离开清华以后,到欧洲去住了将近十一年。回到国内时,清华和北大刚刚从云南复员回到北平。雨僧先生留在四川,没有回来。其中原因,我不清楚,也没有认真去打听。但是,我心中却有一点疑团:这难道会同他那耿直的为人有某些联系吗?是不是有人早就把他看做眼中钉了呢?在这漫长的几十年内,我只在六十年代初期,在燕东园李赋宁先生家中拜见过他。以后就再没有见过面。
⑨雨僧先生这样一个奇特的人,这样一个不同流合污特立独行的人,是会受到他的朋友们和弟子们的爱戴和怀念的。现在编集的这一本《回忆吴密先生》就是一个充分的证明。
⑩他的弟子和朋友都对他有自己的一份怀念之情,自己的一份回忆。这些回忆不可能完全一样,因为每一个人都有自己观察事物和人物的角度和特点。但是又不可能完全不一样。因为回忆的毕竟是同一个人——我们敬爱的雨僧先生。这一部回忆录就是这样一部既一样又不一样的汇合体。从这个一样又不一样的汇合体中可以反照出雨僧先生整个的性格和人格。
(选自《中学生》,有删改)
21.下面的句子出自原文,它在文中的位置应该是( )
我这样说,不但丝毫没有贬意,而且是充满了敬意。
A.【甲】处 B.【乙】处 C.【丙】处 D.【丁】处
22.本文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
23.第⑥段中加点词语“这个缘故”指什么?
24.“这一部回忆录就是这样一部既一样又不一样的汇合体”这句话中的“一样”与“不一样”是否矛盾?为什么?
25.联系全文,说说作者为什么说雨僧先生是一个“真正的人”?
阅读下文,完成下面小题。
我要留住这一天
冯骥才
①在我的私人藏品中,有一个发黄而陈旧的信封,里面装着十几张唐山大地震后一切化为废墟的照片,那里曾是我的“家”。还有一页大地震当天的日历,薄薄的白纸上印着漆黑的字:1976年7月28日。
②变得怎么异样?是过于沉重吗?是曾经的一种绝望又袭上心头吗?记得一位朋友知道地震中我家覆灭的经历,便问我:“你有没有想到过死?哪怕一闪念?”我看了他一眼。显然这位朋友没有经历过大地震,不知这种突然的大难降临是何感受。
③如果说绝望,那只是在地震猛烈地摇晃的那几十秒钟的时间里。我感觉这次大地震持续的时间实在太长了。后来我楼下的邻居说,在整个地动山摇的过程中我一直在喊,叫得很惨,但我不知道自己在叫。
④我的家在唐山大地震中化为一片瓦砾。墙角的一堆砖石差点埋葬了我和儿子。
⑤当时由于天气闷热,我睡在阁楼的地板上。在我被突如其来的狂跳的地面猛烈弹起的一瞬,完全出于本能,我扑向睡在小铁床上的儿子。我刚刚把儿子拉起来,小铁床的上半部就被一堆塌落的砖块压下去。如果我的动作慢一点,后果不堪设想。我紧抱着儿子,试图翻过身把他压在身下,但已经没有可能。小铁床像大风大浪中的小船那般颠簸。屋顶老朽的木架发出嘎吱嘎吱可怕的巨响,顶上的砖瓦大雨一般落入屋中。我亲眼看见北边的山墙连同窗户,像一面大帆飞落到深深的后胡同里。闪电般的地光照亮我房后那片老楼,它们全在狂抖,冒着烟土,声音震耳欲聋。然而,大地发疯似的摇晃不停,好像根本停不下来了,我感到楼房马上要塌掉。睡在过道上的妻子此刻不知在哪里,我听不到她的呼叫。我感到儿子的双手死死地抓着我的肩背。那一刻,我感到了末日来临。
⑥但就在这时,大地的震动突然停止,好像列车的急刹车。这一瞬的感觉极其奇妙,恐怖的一切突然消失,整个世界一片漆黑,没有声音。我赶紧踹开盖在腿上的砖块跳下床,呼喊妻子。我听到了她的应答。原来她就在房门的门框下,趴在那里,门框保护了她。我忽然感到浑身热血沸腾,就像从地狱里逃出来,第一次充满强烈的再生快感和求生渴望。我大声叫着:“快逃出去。”我怕地震再次袭来!
⑦过道的楼顶已经塌下来。我抱着儿子,与妻子跑到街口一个开阔地,看看四周没有高楼和电线杆,比较安全,便从一家副食店门口拉来一个菜筐,反扣过来,叫妻儿坐在上边,说:“你们千万别走开,我去看看咱们两家的人。”
⑧我跑回家去找自行车。邻居见我没有外裤,便给我一条带背带的工作裤。我腿长,裤子太短,两条小腿露在外边。这时候什么也顾不得了,活着就是一切。我跨上车,去看父母与岳父岳母。昨晚我睡觉前没有摘下手表,抬起手腕看看表,大约是早晨4点半。
⑨幸好父母与岳父岳母都住在一楼,房子没坏,人都平安,他们都已经逃到比较宽阔的街上。待安顿好长辈,回到家时,天已大亮。我将妻儿先送到一位朋友家,这家的主妇是妻子小学时的老师,与我们关系甚好。我又急匆匆跨上车,去看我的朋友们。
⑩从清晨直到下午4时,一连去了16家,都是平日要好的朋友。此时相互看望,目的很简单,就是看人出没出事,只要人平安,谢天谢地,打个照面转身便走。中午骑车在道上,我被一些穿白大褂的人拦住,他们是来自医院的志愿者,正忙着在街头设立救护站。经他们告知,我才知道自己的双腿都被砸伤,有的地方还在淌血。护士给我消毒后涂上紫药水,双腿花花的,我看上去很像个挂了彩的伤员。
⑪这样,在路上再遇到的朋友和熟人,他们得知我的家已经完了,都毫不犹豫地从口袋掏出钱来——不要是不可能的!他们硬把钱塞到我借穿的那件工作服胸前的小口袋里。那时的人钱很少,有的一两块,多的三五块。我的朋友多,胸前的钱塞得愈来愈鼓。大地震后这天奇热,我跑了一天,满身的汗,下午回来时塞在口袋里的钱便紧紧粘成一个硬邦邦、拳头大的球儿。掏出来掰开,和妻子数一数,竟有71元。我被深深地打动!当时谁给了我几块钱,我都记得清清楚楚。现在30年过去了,我已经记不清那些名字,却记得人间真正的财富是什么,而且知道这财富藏在哪里,究竟什么时候它才会出现。
⑫我相信,真正的冰冷在世上,真正的温暖在人间。
⑬大地震后的第三天,我鼓起勇气,冒着频频不绝的余震,爬上我家那座危楼。我惊奇地发现,隔壁巨大而沉重的烟囱竟在我的屋子中央,它到底是怎样飞进来的?然而我首先要做的,不是找寻衣物。我已经历了两次一无所有。我对财物有种轻蔑感。此刻,我只是举着一台借来的海鸥牌相机,把所有真实的景象全部记录下来。此时,忽见一堵残墙上还垂挂着一本日历,日历那页正是地震的目于。我把它扯下来,一直珍存到今天。
⑭我要留住这一天。人生有些日子是要设法留住的。在这种日子里,人总是在失去很多东西的同时,得到更多——关键是我们、能否看到。如果看到了,就会被改变,并因之受益一生。
26.结合文章内容,概括文章中地震后人们帮助“我”的具体事例。
27.文章中多次写地震的情景,请结合文中画横线的句子,具体分析作者是如何描写地震惨烈的特点?
小铁床像大风大浪中的小船那般颠簸。屋顶老朽的木架发出嘎吱嘎吱可怕的巨响,顶上的砖瓦大雨一般落入屋中。
28.文章用第一人称“我”来讲述故事有什么好处?请结合全文内容简要分析。
29.结合全文谈谈你对标题“我要留住这一天”的理解。
阅读下面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①满天都是星光,火把也亮起来了,从山脚向上望,只见火把排成许多“之”字形,一直连到天上,跟星光接起来,分不出是火把还是星星。这真是我生平没见过的奇观。
②大家都知道这座山是怎样地陡了,不由浑身紧张,前后呼喊起来,都想努一把力,好快些翻过山去。
③“不要掉队呀!”
④“不要落后做乌龟呀!”
⑤“我们顶着天啦!”
⑥大家听了,哈哈地笑起来。
⑦在“之”字拐的路上一步一步地上去。向上看,火把在头顶上一点点排到天空;向下看,简直是绝壁,火把照着人的脸,就在脚底下。
⑧走了半天,忽然前面又走不动了。传来的话说,前面又有一段路在峭壁上,马爬不上去。又等了一点多钟,传下命令来说,就在这里睡免明天一早登山。
⑨就在这里睡觉?怎么行呢?下去到竹林里睡是不可能的。但就在路上睡么?路只有一尺来宽,半夜里一个翻身不就骨碌下去了么?而且路上的石头又非常不平,睡一晚准会疼死人。
⑩但这是没有办法的,只得裹一条毯子,横着心躺下去,因为实在太疲倦,一会儿就酣然入梦了。
⑪半夜里,忽然醒来,才觉得寒气逼人,刺入肌骨,浑身打着颤。把毯子卷得更紧些把身子蜷起来,还是睡不着。天上闪烁的星星好象黑色幕上缀着的宝石,它跟我们这样地接近哪!黑的山峰象巨人一样矗立在面前、四围的山把这山谷包围得象一口井。上边和下边有几堆火没有熄;冻醒了的同志们围着火堆小声地谈着话。除此以外,就是寂静,耳朵里有不可捉摸的声响,极远的又是极近的,极洪大的又是极细切的,象春蚕在咀嚼桑叶,象野马在平原上奔驰,象山泉在呜咽,象波涛在澎湃、不知什么时候又睡着了。
30.结合语境回答,第①段划线句中的“奇观”奇在哪里?“奇观”一词蕴含着怎样的感情?
31.第⑦段中加点的“一步一步”包含什么意思?
32.第⑪段是非常精彩的景物描写,请仔细阅读,说说突出了此时此地的什么特点?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鲁迅先生记
萧红
①鲁迅先生家里的花瓶,好像画上所见的西洋女子用以取水的瓶子,灰蓝色,有点从瓷釉自然堆起的纹痕,瓶口的两边,还有两个瓶耳,瓶里种的是几棵万年青。
②我第一次看到这花的时候,我就问过:“这叫什么名字?屋中既不生火炉,也不冻死?”
③第一次,走进鲁迅先生的家里去,那是近黄昏的时节,而且是个冬天,所以那楼下室稍微有一点暗,同时鲁迅先生的纸烟,当它离开嘴边而停在桌角的地方,那烟纹的卷痕一直升腾到他有一些白丝的发梢那么高。而且再升腾到就看不见了。
④“这花,叫‘万年青’,永久这样!”他在花瓶旁边的烟灰盒中,抖掉了纸烟上的灰烬,那红的烟火,就越发红了,好像一朵小花似的,和他的袖口相距离着。
⑤“这花不怕冻?”以后,我又问过,记不得是在什么时候了。
⑥许先生①说:“不怕的,最耐久!”而且她还拿着瓶口给我摇着。
⑦我看到了花瓶的底边是一些圆石子。以后,因为熟识了的缘故,我就自己动手看过一两次,又加上这花瓶是常常摆在客厅的黑色长桌上;又加上自己是来自寒带的地方,对于这在四季里都不凋零的植物,总带着一点惊奇。
⑧而现在这“万年青”依旧活着,每次到许先生家去,看到那花,有时仍站在那黑色的长桌上,有时站在鲁迅先生照像的前面。
⑨花瓶是换了,用一个玻璃瓶装着,看得到淡黄色的须根,站在瓶底。
⑩有时候许先生一面和我们谈论着,一面检查着房中所有的花草。看一看叶子是不是黄了,该剪掉的剪掉,该洒水的洒水,因为不停地动作是她的习惯。有时候就检查着“万年青”,有时候就谈着鲁迅先生,就在他的照像前面谈着,但那感觉,却像谈着古人那么悠远了。
⑪至于那花瓶呢?站在墓地的青草上面去了,而且瓶底已经丢失,虽然丢失了也就让它空空地站在墓边。我所看到的是从春天一直站到秋天;它一直站到邻旁墓头的石榴树开了花而后结成了石榴。
⑫从开炮以后,只有许先生绕道去过一次,别人就没有去过。当然那墓草是长得很高了,而且荒了,还说什么花瓶,恐怕鲁迅先生的瓷半身像也要被荒了的草埋没到他的胸口。
⑬我们在这边,只能写纪念鲁迅先生的文章,而谁去努力剪齐墓上的荒草?我们是越去越远了,但无论多么远,那荒草总是要记在心上的。
【注】①许先生:指许广平,鲁迅之妻。
33.下列对本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本文是一篇写人的散文,作者通过叙写一些生活细节来表达对鲁迅先生深沉的怀念之情。
B.文章内容可分为前后两部分,第一部分回忆初见万年青情形,第二部分是睹物思人,两部分之间用“而现在这‘万年青’依旧活着……有时站在鲁迅先生照相的前面”过渡。
C.文中“万年青”坚韧顽强、不畏严寒、四季常青的特点象征着鲁迅先生坚贞不屈、勇于斗争、浩气长存的崇高形象。
D.本文语言慷慨激昂,作者用充满激情的叙述来表达深沉的怀念,极富感染力。
34.文中画线句中对“烟火”进行了细致的描写,请你谈谈对“烟火”的理解。
阅读《太空一日》选文,完成各题。
太空一日
杨利伟
①作为首飞的航天员,除了一些小难题,其他突发的、原因不明的、没有预案的情况还会遇上许多。
②比如,当飞船刚刚进入轨道,处于失重状态时,百分之八九十的航天员都会产生一种“本末倒置”的错觉。这种错觉令人难受。明明是朝上坐的,却感觉脑袋冲下。如果不消除这种倒悬的错觉,就会觉得自己一直在倒着飞,很难受,严重时还可能诱发空间运动病,影响任务完成。
③在地面时没人提到这种情况,即使有人知道,训练也无法模拟。估计在我之前邀游太空的国外航天员会有类似体验,但他们从未对我说起过。
④在这种情况下,没有别的办法,只能完全靠意志克服这种错觉。想象自己在地面训练的情景,眼睛闭着猛想,不停地想,以给身体一个适应过程。几十分钟后,我终于调整过来。
⑤“神舟六号”和“神舟七号”升空后,航天员都产生过这种错觉,但他们已有心理准备,因为我跟他们仔细说过。而且,飞船舱体也经过改进,内壁上下刷着不同的颜色,天花板是白色的,地板是褐色的,这样便于帮助航天员迅速调整感觉。
⑥我在太空还遇到一个至今仍然原因不明的情况,那就是时不时出现敲击声。
⑦这个声音是突然出现的,并不一直响,而是一阵一阵的,不管白天黑夜,毫无规律,说不准什么时候就响几声。既不是外面传进来的声音,也不是飞船里面的声音,仿佛谁在外面敲飞船的船体。很难准确描述它,不是叮叮的,也不是当当的,而更像是用一把木头锤子敲铁桶,咚……咚咚……咚……
⑧鉴于飞船的运行一直很正常,我并没有向地面报告这一情况。但自己还是很紧张 因为第一次飞行,生怕哪里出了问题。每当响声传来的时候,我就趴在舷窗那里,边听边看,试图找出响声所在,却未能发现什么。
⑨回到地面后,人们对这个神秘的声音做过许多猜测。技术人员想弄清它到底来自哪里,就用各种办法模拟它,拿着录音让我一次又一次地听,我却总是觉得不像。对航天员最基本的要求是严谨,不是当时的声音,我就不能签字,所以就让我反复听,断断续续听了一年多。但是直到现在也没有确认,那个神秘的声音也没有在我耳边准确地再现过。
⑩在“神舟六号”和“神舟七号”飞行时,这个声音又出现了,但我告诉航天员:“出现这个声音别害怕,是正常现象。”
35.请给选文拟一个小标题。
36.选文第一段的作用是什么?
37.选文写了哪些突发的事件?作者当时的心情和反应是怎样的?
38.从选文中反映出作者有哪些优秀品质?
参考答案:
1.给父亲打个电话;交代文章的主要内容,贯穿全文,使文章条理清楚、层次清晰。
2.对比。将母女间的“煲电话粥”和“我”与父亲间的“有事说事,没事不磨叽”两种通话方式进行对比为下文“我”与父亲通话时间之短,父子俩的“不磨叽”做铺垫,突出了“我”与父亲间“话少情深”的情感。
3.表现了“我”知道父亲固执地打了五次电话的原因后的意外、感动、愧疚等复杂的心理。
4.示例:爸爸,我想您了。我在这边很好,学习成绩直线上升。您最近身体还好吗?工作的时候不要太拼,毕竟年龄大了,您为我们这个家已经付出了太多太多,也请您照顾好自己的身体,想吃的东西一定要买,别舍不得钱……
【解析】1.本题考查记叙线索的判定与作用分析。
文中第①段“才想起该给父亲打个电话”,文中第②段“给父亲打电话的事”,文中第⑧段“我能做的也就是多给他打打电话”,文中第⑨段“给父亲打个电话,或能让一颗一生操劳的心得到片刻的安慰”,可以看出本文线索是“给父亲打个电话”。“给父亲打电话”贯穿全文,也是文章讲述的主要内容,使文章条理清楚,层次鲜明。
2.本题考查写作手法的判断与作用分析。
根据第③段“不过父子之间倒不像母女那般非数天天煲电话粥。有事说事没事不磨叽”可以看出,此处运用对比的表现手法,作者将母女间的“煲电话粥”和“我”与父亲间的“有事说事,没事不磨叽”对比。为下文写“我”与父亲间“通话基本上都不超过一分钟”(第④段)埋下伏笔,突出了“我”和父亲虽话少,但情深的情感。
3.本题考查赏析词语的表达效果。
“僵持”的本义是指双方相持,不能避让也无法进展。这里是指“我”面对父亲的关心,愣在那里,为我挂了父亲五次电话而感到内疚,又为父亲关心我而感动的心理。
4.本题考查语言表达。为开放类试题,不要求统一答案,只需言之成理,符合题目的要求即可。作答本题时,先是称呼和问候语,然后围绕对父亲的关心和自己的想法来表述即可,不要求统一答案。
示例:爸爸,你干什么呢?你吃饭了吗?吃的什么?身体怎么样?工作别太累,多买点好吃的,最近家里有什么事发生吗?跟我唠一唠……
5.过渡句,承上启下。由上文写叶圣陶先生“待人厚”过渡到下文写他律己严。
6.“写话”平易自然,鲜明简洁,细致恳切,念,顺口,听,悦耳,说像话还不够,就是话。
7.作者举了两个例子来说明。一个是“了”,一个是“大”,“像这样的废字,删去不只是意思没变,而且是变拖沓无理为简洁合理”。
8.作者选取与自己相关的事例来刻画人物。以小见大,凸显出人物的精神风貌。
【解析】5.本题考查段落作用的分析。
段落在文章开头的作用一般是:统领全篇;引起下文,为下文做铺垫;营造氛围;开篇点题;设置悬念,引起读者阅读的兴趣。
选文第①段第一句话“以上说待人厚,是叶圣陶先生为人的宽的一面。他还有严的一面,是律己,这包括正心修身和‘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是过渡句,承上启下,由上文写叶圣陶先生“待人厚”过渡到下文写他律己严。在结构上起到承上启下的过渡作用。
6.本题考查文中主要内容的概括。
解答此题在整体感知文本内容的基础上,找出有关语句,按要求概括出来即可。
根据选文第①段“叶圣陶先生就是这样严格要求自己的,所以所作都是自己的写话风格,平易自然,鲜明简洁,细致恳切,念,顺口,听,悦耳,说像话还不够,就是话”可知,作者用“写话”这个词来表述叶圣陶先生的语文主张,这种风格具体讲的是:“写话”平易自然,鲜明简洁,细致恳切,念,顺口,听,悦耳,说像话还不够,就是话。
7.本题考查课文内容的理解与说明方法的运用能力。
解答此题的关键是在整体感知文本内容的基础上,找出有关语句,分析使用的方法,按要求概括出来即可。
根据选文第②段“举最微末的两个字为例。一个是‘了’,如‘我见到老师’,‘他坐在前排’,简明自然,现在却几乎都要写‘我见到了老师’,‘他坐在了前排’,显得既累赘又别扭。另一个是‘太’,如‘吸烟不好’,‘那个人我不认识’,也是简明自然,现 在却几乎都要写‘吸烟不太好’,‘那个人我不太认识’,变得不只累赘,而且违理”可知,作者是举了两个例子来说明,一个是“了”,一个是“太”;
由“像这样的废字,删去不只是意思没变,而且是变拖沓无理为简洁合理”可得叶圣陶先生注重文风简洁。
8.本题考查对选材方面的特点和作用的理解能力。回答此题结合课文内容进行分析概括。
结合选文第①段“我们在一起的时候,常常谈到写文章……他这个意见,不同的人会有不同的反应”、②段“这里提出来单独说说,是因为叶圣陶先生常常提到,有针对性”等内容可知,作者选取与自己相关的,不见于或不明显见于高文典册的典型事例来刻画人物。以小见大,凸显出人物的精神风貌,本文所叙事情虽小,但是小事情见大品格;所忆的内容多且杂,既写作者亲身感受的事,也有他人的转述和评价,因主旨统摄,并不觉得散乱,人物形象因这些片段和细节真切丰厚起来。
9.A.表现了“我”家生活的拮据。
B.通过写瘦弱男人讨债时的苦熬状态,来表现父亲在外讨债的艰辛,体现他为这个家庭的付出。
10.这句话运用环境描写;渲染了清冷、孤寂的氛围;烘托出父亲无人理解的寂寞和精神上的孤独。
11.A
12.结构上:呼应标题和开头,成为文章的一条线索,使结构严谨。
内容上:点明了文章中心,表现父亲对精神生活的追求与珍视;表达“我”对父亲艰辛一生的理解与感伤,留给读者思考和回味。
【解析】9.考查对侧面描写及作用的理解。
侧面描写是指在文学创作中,作者通过对周围人物或环境的描绘来表现所要描写的对象,以使其鲜明突出,即间接地对描写对象进行刻画描绘。解答此类题,要结合具体的文章内容,通过联系上下文进行分析,然后从锁定的区域中提取关键词进行回答。“我”家之所以要被人讨债,主要还是因为家里贫穷,生活拮据,所以第④段,写瘦弱男人到“我”家讨债的目的之一是衬托“我”家生活的拮据;其次,写这个讨债人最后熬不住走了,而父亲还奔波在一家家讨债的路上,可以看出父亲在外讨债的艰辛,父亲如此艰辛主要是为了家庭的生活,所以也能体现他为这个家庭的付出。
10.本题考查语句的赏析。
“窗外的雨沿着长了青苔的房檐滴滴答答地落下”明显使用了环境描写(景物描写)的方法。注意景物描写的烘托渲染作用,渲染了冷清的氛围;而“父亲在寂寞中吹口琴、记账、写下一些零碎的只言片语”则烘托出父亲无人理解的孤寂和精神上的孤独与空虚。很好地表达了对表达了“我”对父亲的疼爱之情。
11.本题考查文章内容的理解。
B.“历史的感伤”错,属于夸大与拔高的理解。
C.第⑥段“生活从那些关于国家、革命的激情思考,彻底地成为简单的数字和账簿”中,父亲的“理想”变为了“数字”是生活使然,并非是沉沦与堕落。
D.第⑥段“偶尔,他闲下来……或者是拿出口琴,吹着我们谁也没有听过的老歌”,第⑦段“而父亲依然将他的口琴和日记本,像存折一样紧紧地锁在抽屉里,就像锁住一个家中所有人都不会告知的秘密”可知,父亲吹口琴是对精神生活的追求与珍视,不能“表明父亲是一个高雅的人”。
故选A。
12.本题考查文中重要语段的作用。
一般从结构上与内容上这两个角度来回答。结尾部分的文字,一般来说,结构:点题、首尾呼应、总结全文。内容:突出人物品质/情感、点明中心、深化中心等。
文章结尾写到父亲将日记与口琴锁在抽屉里,标题也提到父亲的日记,开头也是写父亲的日记本锁在抽屉里,结尾与开头写的是同样的内容,故尾段在结构上的作用是呼应标题与开头,使结构严谨;“日记本和口琴”象征着父亲的精神生活,“像存折一样紧紧地锁在抽屉里,就像锁住一个家中所有人都不会告知的秘密”运用比喻修辞手法,父亲将它们紧紧锁在抽屉里不示人,表现了父亲对精神生活的追求和珍视,也表达了“我”对父亲艰辛一生的理解与感伤,这是文章的中心,所以结尾处在内容上点明了文章的中心;结尾写到“就像锁住一个家中所有人都不会告知的秘密”,这个秘密是什么?这就引发了读者的思考,所以结尾段还留给读者思考和回味。
13.讲述了一位卖担担面的老者,在雅安地震的非常时期,依然按原价卖面的故事。
14.用沿途乡民哄抬物价的行为与老人坚持原价卖面的行为作对比,突出老人不为利益所诱惑,坚守原则的优秀品质。
15.作者用“真正的担担面”表达了对老人不为利益所诱惑,坚守大爱的优秀品质的高度赞美。
16.示例:首先要做到尊重自己,尊重自己是被他人尊重的前提;同时也要尊重他人,尊重他人是获得他人尊重的重要方法。因此,待人平和,有礼有节,不卑不亢等,这些都是赢得尊严的有效手段。(符合题意即可)
【解析】13.本题考查文章内容的概括。
根据第①段“2013年四川雅安地震”可知,本文的大背景是“四川雅安地震时期”,主人公是卖担担面的老者;根据第⑦段“片刻功夫,面煮好了,老者用大盘子端着10碗面上了我们的车,他说10元一碗,绝不发国难财”可知,事件为:老者坚持原则,不涨价,不发国难财。以此进行概括即可。
14.本题考查文章内容的作用。
根据第②段“沿途有很多乡民贩卖方便面火腿肠,我问了一下,一碗方便面竟然卖到了40元,开水2元”可知,沿途乡民哄抬物价,发国难财;而根据第⑦段“片刻功夫,面煮好了,老者用大盘子端着10碗面上了我们的车,他说10元一碗,绝不发国难财”可知,老者坚决不发国难财,不涨价;两者形成对比,凸显出了老者不为利益所动,能够坚持原则,拥有大爱的品质。
15.本题考查语句的含义。
老者的担担面代表着一种大爱,一种原则,一种不发国难财的坚韧品质,因此作者说“在那天之后,我再也没见过真正的担担面”代表着作者再没见过如此坚持原则的大爱之人;而“在那天前,我也没见过”代表着,作者在这之前也未见过如此坚持原则的爱国之人;通过这样的话语总结全文,是对老者不为利益所动的品质,也是对老者坚持大爱原则的品质的赞美。
16.本题考查对作品进行个性化阅读和有创意解读的能力。这是一道谈感悟的试题,只要认真研读文章,准确把握人物形象和主题,然后再结合现实生活,那一定能做出理想的答案。围绕卖担担面的老者的优秀品质给我的启发即可。
示例:哪怕是一件小事中也要保持做人的尊严,坚持做人的原则,最后终会受到人们的赏识与尊敬,具有坚强的意志,高尚的品格,超凡的人格力量,这必将也会使他成为金钱和物质上的富翁。
17.[示例]不好。本文主标题“至深至纯师生情”直接表明了文章的中心,并且抒发了作者对这份师生情的珍惜。如果只用文章的副标题作为标题,只能高度概括本文的内容,不能体现作者的感情。
18.[示例]要为周先生出版多卷文集。
19.[示例]活到老,学到老;治学严谨;求知欲强。
20.[示例]点明中心(揭示主题);照应题目(点题)。
【解析】17.本题考查标题的赏析。
赏析文章标题,首先要结合文章内容进行分析,其次要结合文章主旨进行分析。
“与周有光先生二三事”不如原标题好,原标题“至深至纯师生情”点名了文章的主旨,表明了本文写的主要是作者对师生情的珍惜,直接点明了作者和周有光先生的师生情之深。而如果文章将“与周有光先生二三事”作为标题,只是对文章内容的简单概括,没有美感,不能揭示文章主旨和作者的情感,所以原标题更好。
18.本题考查代词指代对象的理解。
代词的指代对象基本上分为两种情况:一是需要联系上下文加以概括的;二是原文中找出指代的内容,这种情况,指代的内容一般出现在代词之前,找到后可用其替换代词,通读句子视句意变化与否来检验其正误。“这”代指的一般是上文,“那”代指下文内容。结合第②段段首“我曾一直努力要为周先生出版多卷本的文集”,可知“这桩心事”具体指要为周先生出版多卷本文集。
19.本题考查人物精神的提炼。
解答此题要结合段落中的具体事件来分析。文章第⑥段“那时周先生已经102岁了,正在生病住院,我到医院把书交给他。这是本很厚的英文书,不到半个月,周先生就把书读完了”,周先生在102岁高龄时,仅仅是为了弄清一句话的意思,在病床上将一本厚厚的英文书,用不到半个月的时间看完,可见周先生是一个治学严谨,对知识渴求的人,他用实际行动为我们诠释了什么是活到老,学到老。据此整理出答案。
20.本题考查语句的作用。
解答此题一般从结构与内容两方面来分析。从内容上看,从句中“才知道您和周先生之间的师生情有多深、多纯,多么珍贵”,可知语言学界一位有影响专家的话表现了周先生对我的影响重大,结合句中“我也从中获得做人、做学问的许多教益”,可知他的信对别人也有重大的教育意义,以此来突出周先生的人格魅力,起到点明中心的作用;从结构上看,结合标题“至深至纯师生情”以及句中的“师生情有多深、多纯,多么珍贵”,可知起到了篇末点题的作用。
21.C
22.表达作者对雨僧先生的爱戴和怀念之情。(意思对即可)
23.指雨僧先生坦诚率真,十分怜才,不妒忌同事。
24.不矛盾。“一样”是指大家对雨僧先生的爱戴和怀念之情是一样的;“不一样”是指每一个人都有自己观察事物和人物的角度和特点,对雨僧先生的回忆不可能完全一样。
25.示例:①雨僧先生既奇特又矛盾;②雨僧先生不同流合污,特立独行;⑧雨僧先生坦诚率真,十分怜才。
【解析】21.本题考查语句的衔接。
由“我这样说”可知,这是前面有说一定的话。由第③段“总之,他是一个既奇特又矛盾的人”可知这是我说的是这句话,由第④段“雨僧先生在旧社会是一个不同流合污、特立独行的畸人,是一个真正的人”正好和“不但丝毫没有贬意,而且是充满了敬意”相照应的。所以选C。
22.本题考查主旨的理解。
由第⑩段“但是又不可能完全不一样。因为回忆的毕竟是同一个人——我们敬爱的雨僧先生”可知,作者对于雨僧先生的怀念;由⑨段“雨僧先生这样一个奇特的人,这样一个不同流合污特立独行的人,是会受到他的朋友们和弟子们的爱戴和怀念的”可知体现的是作者对于雨僧先生的爱戴之情,爱戴于雨僧先生的美好精神品质。
23.本题考查指代内容所指的能力。
指代内容是要关注这个词语出现的前面的内容。由第⑥段“他坦诚率真,十分怜才。学生有一技之长,他决不掩没,对同事更是不懂得什么叫忌妒”可知这是“这个缘故”所指代的内容。
24.本题考查词句理解。
由第⑩段“这些回忆不可能完全一样,因为每一个人都有自己观察事物和人物的角度和特点”这是“不一样的原因”;由“因为回忆的毕竟是同一个人——我们敬爱的雨僧先生”可知这是“一样的”原因。
25.本题考查人物形象分析。
由第④段“雨僧先生在旧社会是一个不同流合污、特立独行的畸人”可知这是因为雨僧先生是一个不同流合污的人,这是他的真的一方面;
由第⑥段“他坦诚率真,十分怜才”可知因为雨僧先生是一个坦率十分怜才,更能体现出来他的真;
由第③段“他是一个既奇特又矛盾的人”“他古貌古心,同其他教授不一样,所以奇特”“他偏写古文,写旧诗,所以奇特”可知这也是雨僧先生成为真人的原因,因为他有着自己的真性情。
26.①邻居看到“我”没有穿外裤就给了“我”一条工作裤。②朋友收留“我”妻儿。③医护志愿者救治“我”的腿伤。④朋友和熟人得知“我”的家已经完了,纷纷掏钱帮助“我”。
27.示例:①运用比喻的修辞手法,将地震中的“小铁床”比作“大风大浪中的小船”,“掉落的砖瓦”比做“大雨”,生动形象地写出地震的来势凶猛和可怕,给人带来的恐惧感。②运用“嘎吱嘎吱”的拟声词,从听觉上写出地震时房屋木架发出的可怕声音,突出地震的来势凶猛,使人恐惧。③运用正面描写,突出描写地震时小铁床的颠簸,屋顶木架发出的声响,砖瓦掉落的情景突出地震来势凶猛以及给人带来的恐惧感。(意思对即可)
28.①叙述角度:我是事件的叙述者和见证者,由“我”叙述事件,文章显得真实可信。②情节角度:“我”是整个事件的参与者,通过“我”见到的震后人们之间的互帮互助,感受到人间的真情,推动了故事情节的发展。③主题角度:从“我”的角度叙述,揭示故事的主题,当灾难来临时,内心的强大可以战胜恐惧,人间的真情自会温暖冰冷的大地,提醒人们要珍惜美好,记住美好,这样更能引起读者感情的共鸣。④线索角度:“我”作为文章的叙事线索,贯穿全文,使文章情节集中,脉络清晰。(答出任意两点,意思对即可)
29.①表层含义,“这一天”指1976年7月28日唐山大地震这一天;“我要留住这一天”,指作者借来相机,记录真实的景象,并撕下日历,想要保存这些珍贵的记忆。②深层含义:“我要留住这一天”是指作者撕下日历希望记住地震虽然让自己遭受了物质的损失,但是更值得珍惜和记住的是地震后人与人之间的真情。(意思对即可)
【解析】26.本题考查内容理解与概括。
解答此类题时,首先需要抓住题干中的关键信息“地震后人们帮助‘我’的具体事例”,然后比照原文,找到与此相关的事例进行概括。
文章第⑧段“邻居见我没有外裤,便给我一条带背带的工作裤”,可以概括为:邻居借给“我”工装裤;
第⑨段“我将妻儿先送到一位朋友家,这家的主妇是妻子小学时的老师,与我们关系甚好”可以概括为:朋友收留“我”的妻儿;
第⑩段“我被一些穿白大褂的人拦住,他们是来自医院的志愿者,正忙着在街头设立救护站……护士给我消毒后涂上紫药水”,可以概括为:医护志愿者救治“我”的腿伤;
第⑪段“在路上再遇到的朋友和熟人,他们得知我的家已经完了,都毫不犹豫地从口袋掏出钱来——不要是不可能的!他们硬把钱塞到我借穿的那件工作服胸前的小口袋里。那时的人钱很少,有的一两块,多的三五块。我的朋友多,胸前的钱塞得愈来愈鼓……”,可以概括为:朋友和熟人给“我”现金帮助。
27.此题考查描写方法。
文章第⑤段画横线的句子中“小铁床像大风大浪中的小船那般颠簸”“顶上的砖瓦大雨一般落入屋中”,运用比喻的修辞手法,将地震中的“小铁床”比作“大风大浪中的小船”,“掉落的砖瓦”比做“大雨”,生动形象地写出地震来势凶猛和可怕,给人带来恐惧感。
“屋顶老朽的木架发出嘎吱嘎吱可怕的巨响”,运用“嘎吱嘎吱”的拟声词,从听觉上写出地震时房屋木架发出的可怕声音,突出地震的来势凶猛,使人恐惧。
“小铁床像大风大浪中的小船那般颠簸。屋顶老朽的木架发出嘎吱嘎吱可怕的巨响,顶上的砖瓦大雨一般落入屋中”运用正面描写,突出描写地震时小铁床的颠簸,屋顶木架发出的声响,砖瓦掉落的情景,突出地震来势凶猛以及给人带来的恐惧感。
28.此题考查人称的作用。
记叙文采用第一人称的手法的好处如下:①容易拉近与读者距离,使读者进入“我”这个角色;②便于抒发情感,进行详细的心理描写;③使文章更具真实性,故事性(曲折性或波折性),更生动形象,使读者能更具体地体会作者心情;④通过对“我”的详细描写,来唤醒读者内心的感受和思考;⑤使故事情节叙述杂而不乱,情感更加动人。总之,第一人称是一种直接表达的方式,不论作者是否真的是作品中的人物,所叙述的都像是作者亲身的经历或者是亲眼看到、亲耳听到的事情。
本文使用第一人称来讲述故事,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分析:
①叙述角度:“我”是唐山大地震事件的叙述者和见证者,由“我”叙述事件,使文章更具真实性,故事性,更生动形象,使读者能更具体地体会作者心情;
②情节角度:“我”是整个事件的参与者,通过“我”见到的震后人们之间的互帮互助,容易拉近与读者距离,使读者进入“我”这个角色,感受到人间的真情,推动了故事情节的发展。
③主题角度:从“我”的角度叙述,揭示故事的主题,来唤醒读者内心的感受和思考,当灾难来临时,内心的强大可以战胜恐惧,人间的真情自会温暖冰冷的大地,提醒人们要珍惜美好,记住美好。这样更能引起读者感情的共鸣。
④线索角度:“我”作为文章的叙事线索,贯串全文,使文章情节集中,使故事情节叙述杂而不乱,情感更加动人,脉络清晰。
29.本题考查标题的含义。
文章标题的含义一般有表层义和深层义两层,表层义扣住字面义回答即可,深层义要理解文章内容,联系文章主旨回答。
标题“我要留住这一天”的表层含义指第①段“还有一页大地震当天的日历,薄薄的白纸上印着漆黑的字:1976年7月28日”,“这一天”指1976年7月28日唐山大地震这一天;
“我要留住这一天”是指第⑬段“此刻,我只是举着一台借来的海鸥牌相机,把所有真实的景象全部记录下来。此时,忽见一堵残墙上还垂挂着一本日历,日历那页正是地震的目于。我把它扯下来,一直珍存到今天”,作者借来相机,记录真实的景象,并撕下日历,想要保存这些珍贵的记忆。
深层含义:“我要留住这一天”指作者撕下日历希望记住地震虽然让自己遭受了物质的损失,但是更值得珍惜和记住的是地震后邻居看到“我”没有穿外裤就给了“我”一条工作裤,朋友收留“我”妻儿,医护志愿者救治“我”的腿伤,朋友和熟人得知“我”的家已经完了,纷纷掏钱帮助“我”等人与人之间的真情。“我要留住这一天”,其实就是要记住这人间的真情,珍惜人与人之间的美好情感。
30.奇在满天星光,火把也亮起来;火把在山路上排成“之”字形,火把与星光相接以致分不出来。蕴含着作者自豪、喜悦的心情,表现了作者和红军战士的革命乐观主义精神。
31.战士在行军时小心谨慎,行军速度慢,衬托出山路陡峭险峻。
32.寒冷,寂静,山高谷深。
【解析】30.本题考查理解文章内容与体会作者情感。结合第①段“满天都是星光,火把也亮起来了,从山脚向上望,只见火把排成许多“之”字形,一直连到天上,跟星光接起来,分不出是火把还是星星”可知,“奇观”奇在:满天都是星光,火把也亮起来了;火把在山路上排成许多“之”字形,火把与星光相接以致分不出来;“奇观”是指雄伟美丽而又少见的景象,是表示赞叹赞美,作者用赞赏的口吻来描绘红军战士举着火把翻越陡峭高山这雄伟又少见的景象,蕴含了作者自豪、喜悦的心情,抒发了豪迈的情怀,是革命乐观主义的表现,表现了作者和红军战士的革命乐观主义精神。
31.本题考查理解词语含义。结合第⑦段“在‘之’字拐的路上一步一步地上去。向上看,火把在头顶上一点点排到天空;向下看,简直是绝壁,火把照着人的脸,就在脚底下”分析可知,山路十分陡峭充满危险,战士们在山路上丝毫不敢放松,一个脚步一个脚步地行进。“一步一步”是指红军战士在翻山时的动作小心谨慎,行军速度慢,同时也衬托出山路的陡峭险峻。
32.本题考查理解文章内容分析景物特点。结合第⑪段“半夜里,忽然醒来,才觉得寒气逼人,刺入肌骨,浑身打着颤”可知,突出了此时此地的寒冷;结合“天上闪烁的星星好象黑色幕上缀着的宝石,它跟我们这样地接近哪!黑的山峰象巨人一样矗立在面前、四围的山把这山谷包围得象一口井”可知,这里的景物描写突出了此时此的寂静,山高谷深的特点。
33.D
34.象征鲁迅先生永不停息的工作热情和“火红鲜艳”的生命。
【解析】33.本题考查对文章内容的理解与分析。D.由第⑩段“有时候就谈着鲁迅先生,就在他的照像前面谈着,但那感觉,却像谈着古人那么悠远了”,第⑬段“我们在这边,只能写纪念鲁迅先生的文章,而谁去努力剪齐墓上的荒草?我们是越去越远了,但无论多么远,那荒草总是要记在心上的”等语句可知,作者在怀念鲁迅时,是将巨大的悲痛化为轻描淡写的文字,更见感情深沉,选项“语言慷慨激昂”“充满激情的叙述”理解有误。故选D。
34.本题考查理解重要词语含义。表面上“烟火”指鲁迅先生抽烟产生物体,实际上,结合第③段“鲁迅先生的纸烟,当它离开嘴边而停在桌角的地方,那烟纹的卷痕一直升腾到他有一些白丝的发梢那么高,而且再升腾就看不见了”可知,这里具有象征意义,画线句子强调“那红的烟火,就越红了”,“红”代表着生命的燃烧;“好像一朵小花似的”说明它是美好的,带给人美好的感受。这些与鲁迅先生有何关联呢?不难看出,鲁迅先生的生命也如同这“红”的烟一样,尽管他的身体衰老了,但他的热情、他的思想和精神就如同这永不熄灭的烟一样,带着生命燃烧的火红的生命力,不断升腾,升腾到很高很高的地方,永远不会衰老,不会熄灭。据此回答即可。
35.神秘的敲击声或突发事件等。(意思对即可)
36.内容上:交代简要写作的内容——突发事件。结构上:总领下文。
37.“本末倒置”的错觉和敲击声。
产生错觉时:完全靠意志克服这种错觉;
发现敲击声时:鉴于飞船的运行一直很正常,并没有向地面报告这一情况。
38.顽强的毅力,认真求实的科学精神,严谨的科学态度和大公无私的高贵品质。(意思对即可)
【解析】35.本题考查学生文记叙文拟写题目的能力。记叙文的题目一般有以下几种特点:概括文章的主要内容;作为文章线索;作者感情的出发点;具有象征意义。仔细阅读文章,可以看出第①段“除了一些小难题,其他突发的、原因不明的、没有预案的情况”总写各种情况;②—⑤段讲的是航天飞行中的突发事件,⑥—⑩段讲的是神秘的敲击声。根据两个内容来命题即可。
36.本题考查文段作用的分析。解答此题,一般从结构与内容两方面进行。从内容上看,首段主要交代了宇航员首次太空旅行中面临的很多的突发的、原因不明的、没有预案的情况,从而引出下文第②至⑤段叙述的突发事件,第⑥至⑩段所写的出现神秘的敲击声。从结构上看,语段正好是文章的开头,所以就有总领下文的作用。
37.本题考查文段事件的概括与人物心情的理解。第一问根据文段的理解,用简洁的语句概括即可,有两个突出的事件,一是第②至⑤段叙述太空中“本末倒置”的错觉,在产生错觉时,文章第④段叙述作者当时的心理,“没有别的办法,只能完全靠意志克服这种错觉”。具体行动是“想像自己在地面训练的情景,眼睛闭着猛想,不停地想,给身体一个适应过程”。第⑥至⑩段所写的是出现神秘的敲击声。敲击声出现时,文章第⑧段叙述作者当时的心情,“鉴于飞船的运行一直很正常,我并没有向地面报告这一情况。但自己还是很紧张,因为第一次飞行,生怕哪里出了问题。每当响声传来的时候,我就趴在舷窗那里,边听边看,试图找出响声所在,却没能发现什么”等句分析整理即可。
38.本题考查人物精神品质的概括。文段主要描述了作者进入太空后所遇到的两个突发事件及表现,在突发事件出现时,他没有过多的紧张与害怕,而是想着办法去克服,由此可见他具有强大的自制力和顽强拼搏的精神;从文章第⑧段“鉴于飞船的运行一直很正常,我并没有向地面报告这一情况。”作者面对突发情况,没有慌张或是盲目下结论,可看出他具有认真的工作态度;从第⑨段对声音辨别的描述,“回到地面后,人们对这个神秘的声音做过许多猜测。技术人员想弄清它到底来自哪里,就用各种办法模拟它,拿着录音让我一次又一次地听,我却总是觉得不像”“对航天员的最基本要求是严谨,不是当时的声音,我就不能签字,所以就让我反复听,断断续续听了一年多”可以看出他具有实事求是、严谨的科学态度;根据第⑩段的内容,他将自己的经验分享给他人,可看出他具有大公无私的高尚品质。
相关试卷
这是一份中考语文现代文阅读分类训练(记叙文),共33页。试卷主要包含了根据文章内容,将表格填写完整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中考语文现代文阅读分类训练(通讯),共29页。试卷主要包含了赏析文中最后一段划线的句子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中考语文现代文阅读分类训练(新闻),共24页。试卷主要包含了根据消息内容为其拟定标题,请给本则消息拟一个恰当的标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