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高中地理高考高考地理五年真题分类汇编(2017-2021) 第18讲 城市内容空间结构和不同等级城市的服务功能(学生版)
展开
这是一份新高中地理高考高考地理五年真题分类汇编(2017-2021) 第18讲 城市内容空间结构和不同等级城市的服务功能(学生版),共13页。试卷主要包含了单选题,综合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高考地理五年真题分类汇编(2017-2021) 第18讲 城市内容空间结构和不同等级城市的服务功能一、单选题1.(2021·湖南)夜市指夜间摊贩沿街经营的场所,是城市夜间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河南省开封市夜市历史悠久,数量众多,已经成为城市的特色名片。夜市经营时间主要考虑对周边交通及居民等的影响。下图示意开封市河大东门、东苑和鼓楼夜市摊贩的日常作息时间。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调查发现,开封夜市摊贩一般具有“短距离流动”的特征,主要考虑( ) A.个人喜怒
B.人流量多少
C.照顾家庭
D.经营便利(2)大量摊贩经营活动集聚于夜市,可以( ) ①扩大服务范围 ②降低摊位租金 ③便于集中管理 ④减少经营竞争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3)从夜市摊贩日常作息时间可以推测( ) A.河大东门夜市靠近主干道
B.东苑夜市距离居民点近
C.鼓楼夜市位于城市中心
D.三个夜市均管理严格规范2.(2021·浙江)下图为2005年和2020年以上海为中心的长三角交通圈域示意图。完成下列小题。 长三角交通圈域空间变化有利于上海( ) ①集聚资金﹑技术和人才等资源 ②吸引人口迁入,迅速扩大规模 ③增强对周边城市辐射带动作用 ④强化服务功能,壮大第二产业A. ①② B. ①③ C. ②① D. ③④3.(2020·天津)下图表示我国西北地区某城市中心城区交通、金融、医疗和文化等公共服务设施的分布密度。读图文材料,完成下面小题。 (1)图中虚线圈内区域最可能的城市功能是( ) A.商业和住宅
B.工业和行政
C.旅游和休闲
D.仓储和物流(2)影响该市中心城区形态的主要因素是( ) A.交通
B.地形
C.气候
D.科技4.(2020·全国Ⅰ)为获得冬季防风、夏季通风的效果,我国东北平原的某城市对一居住区进行了相应的建筑布局规划,规划建筑物为高层(7层以上)和多层(7层或以下)。下图示意在该居住区内规划的两个居住片区、道路、出入口及当地盛行风向。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下列建筑布局中,适合居住片区II的是( ) A.①
B.②
C.③
D.④(2)相对居住片区II,居住片区I的建筑布局宜( ) ①建筑密度大 ②建筑密度小 ③以高层建筑为主 ④以多层建筑为主( )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3)该居住区出入口的设计主要是为了避开( ) A.春季盛行风
B.夏季盛行风
C.秋季盛行风
D.冬季盛行风5.(2019·浙江选考)随着产业升级发展,外资研发中心相继进入我国。下图为2000-2016年外资研发中心在上海市空间布局演化示意图。完成下列各题。 (1)2000-2016年外资研发中心在上海市空间布局演化的特点是( ) ①空间差异扩大 ②从城市核心区向郊区迁移③大分散,小集中 ④从城市核心区向远郊扩散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2)2016年,影响外资研发中心在上海市空间布局的主要区位因素有( ) ①地价 ②劳动力 ③集聚 ④市场规模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6.(2019·北京)下图示意某地商业和农业地租水平。该图体现( )A. 两种用地类型呈交错分布 B. 两种地租变化率的差异小
C. 商业用地向郊区持续扩展 D. 农业用地受到政策的保护7.(2018·海南)某单中心城市,各方向发展比较均衡,城市中心附近人口和产业分布过于集中,交通拥堵,人居环境较差。图1示意该城市某个方向的土地价格(P)变化。据此完成以下问题。(1)为优化城市中心附近的功能布局,在城市更新改造过程中,甲地宜增建( ) A.公园
B.工业园区
C.住宅
D.物流园区(2)乙地附近比例最大的用地类型可能是( ) A.仓储用地
B.公共绿地
C.工业用地
D.居住用地8.(2018·天津)读图文资料,完成下面小题。表1:2016年四城市基本情况统计表城市名称人口数量(万人)城市面积(平方千米)经济总量(万亿美元)东京135121550.95巴黎106028450.74纽约8337980.90伦敦97817380.52(1)依据图表信息,对四城市地域文化的正确推断是( ) A.东京众多的星级餐厅,是构成该市地域文化的主体
B.巴黎地域文化的标志是美术馆、电影院屏幕总量最多
C.纽约人喜爱观赏戏剧,是该市地域文化的特征之一
D.伦敦地域文化特色突出,体现为外籍学生、博物馆多(2)四城市相比,经济功能比文化功能突出的一组城市是( ) A.东京、纽约
B.纽约、伦敦
C.东京、巴黎
D.巴黎、伦敦9.(2017·新课标Ⅲ)某条城市地铁线穿越大河,途经主要的客流集散地。图2示意该地铁线各站点综合服务等级。据此完成以下问题。 (1)地铁站点综合服务等级的高低主要取决于(4分) A.站点的用地面积
B.周边的人流量
C.站点的信息化水平
D.周边的环境质量(2)根据所处区位和地铁站点综合服务等级,推测甲、乙、丙站点沿线区域为(4分) A.中心商务区
B.森林公园
C.大型住宅区
D.产业园区(3)该城市空间形态的形成最有可能(4分) A.围绕一个核心向四周扩展
B.沿河流呈条带状延展
C.围绕多个核心向四周扩展
D.沿交通线呈条带状延展10.(2017·江苏)下图为“我国华北地区某城市土地利用图”。读图回答小题。 (1)位于甲地的炼铝企业,其布局的有利条件有( ) ①交通便利②科技发达③矿产资源丰富④位于与盛行风垂直的郊外A.①④
B.①②
C.②③
D.③④(2)M地的房价较高,其区位优势是( ) A.环境优美
B.商业发达
C.交通便捷
D.地势较高二、综合题11.(2018·江苏)[城乡规划]图23为“某城市总体规划示意图”。回答下列问题。(1)该城市规划的空间形态类型及其特点是________。 (2)该城市商业用地布局的特点有________。这种布局易造成的城市问题及原因是________。 (3)该城市在规划对外交通布局时主要考虑的原则有________。
答案解析部分一、单选题1.【答案】 (1)D
(2)B
(3)C 【考点】城市地域结构及服务功能,商业中心及其形成 【解析】【点评】三大城市功能区 功能区形态特征位置住宅区集聚成团块状,占地面积大,工业化后出现分化建筑质量上,中高级与低级住宅区分化;位置上,中高级与低级住宅区背向发展中高级住宅区城市外缘,与高坡、文化区、行政区相联系低级住宅区内城、工业区附近,与低地、工业区相联系商业区占地面积小,呈点状或条状分布商业活动繁忙;昼夜人口数量变化大;建筑物高大稠密市中心、交通干线两侧、街角路口工业区集聚成片向城市外缘移动,并趋向
于沿主要交通干线分布市区外缘、交通干线两侧2.【答案】 B 【考点】城市的空间结构及其形成原因,城市地域结构及服务功能 【解析】【分析】读图分析,长三角交通空间变化有利于形成集聚效应,有利于上海集聚资金、技术和人才等资源,①正确;上海城市化水平较高,城市规模并不会迅速扩大,②错误;区域间联系加强,会增强上海对周边城市的辐射带动作用,③正确;长三角交通空间变化有利于强化上海的服务功能,壮大第三产业,④错误;B选项正确。
故答案为:B。
【点评】城市体系:指一定地域范围内,若干不同规模、各具特色的城市相互联系、相互依赖而形成的有机整体。
特点:各城市在地域上邻近;各城市具有自己的功能和形式,彼此之间有相对稳定的分工和联系;具有层次性,各城市的规模存在不同的等级。3.【答案】 (1)A
(2)B 【考点】城市的空间结构及其形成原因,城市地域结构及服务功能 【解析】【分析】(1)读图可知,虚线圈内交通设施和金融设施的密度较大,交通便利,金融服务设施完善,最可能为商业区和住宅区,休闲旅游区的可能性小,A正确,C错;该图表示我国西北地区某城市中心城区的公共服务设施分布密度(即是表明该图整个区域均为该城市中心城区),工业区和仓储物流区占地面积较大,位于城市中心区的可能性较小,BD错。故答案为:A。(2)根据图示信息可知,该城市中心城区形态大致呈条带状,最可能受地形因素的制约,B正确;根据交通设施的分布密度图可知,该城市中心城区西北侧交通密度较低,说明其形态受交通的影响不是很大,不是主要影响因素,A错;根据图中比例尺信息可知,该城市中心城区范围不大,其气候差异不大,C错;科技因素对中心城区形态的影响较小,D错。故答案为:B。
【点评】城市功能区的影响因素
4.【答案】 (1)B
(2)A
(3)D 【考点】城市的空间结构及其形成原因,城市地域结构及服务功能 【解析】【分析】(1)居住片区Ⅱ位于该居住小区的西南方向,考虑到该地盛行风向是夏季西南风和冬季东北风,居住片区Ⅱ受夏季西南风影响大,考虑到有效通风,选择②横向错列排布模式有利于西南风吹入小区内,其他排布模式不利于夏季风的有效通风。故答案为:B。(2)居住片区Ⅰ位于该居住小区的东北方向,考虑到光照和冬季防风,所以建筑布局以高层建筑为生,楼层高、建筑密度大有利于获得南侧光照,阻挡冬季风,起到冬季防风作用,故答案为:A。(3)根据获得冬季防风、夏季通风的效果,该居住区出入口位于小区的东南和西北方向,与盛行风向垂直,是为了避开冬季寒冷的东北风,故答案为:D。
【点评】功能区分布是否合理的评价
判断功能区的布局是否合理,主要从工业区和住宅区的布局,如距城市的远近、常年风向、河流流向等来判断。
(1)根据材料信息,如图中的经纬度位置及相关的地理事物、图中的指向标等判断风向。
(2)根据等高线、河流的粗细变化等判断河流的流向。
(3)注意高级住宅区和行政区、文教区相连,高新技术产业区应接近高等院校,建在环境优美、交通便利的地方。
5.【答案】 (1)D
(2)A 【考点】城市的空间结构及其形成原因,城市化的过程和特点 【解析】【分析】(1)读图可知,外资研发中心分布空间逐渐从核心区向近郊和远郊扩散,空间差异变小,由原来集中分布在核心区与近郊,分布区域逐渐扩大,而并非是从核心区向郊区迁移,分布特点具有大分散,小集中的特点,从核心区向外围扩散,故选D。(2)研发中心对于劳动力需求不大,而市场是面向国际市场的,②④错。随着城市用地逐渐紧张,地价成为影响布局的主要因素,小集中体现了产业布局的集聚效应,可以加强信息的交流与合作,①③对。故选A。 【点评】由于市区过度拥挤、环境恶化、用地紧张和生活质量下降,居民为了追求比较好的生活环境,出现了人口由市区中心向郊区迁移,商业和制造业也向外扩散的现象,导致市区中心的衰落。再城市化也称“再城镇化”,是针对逆城市化而言的一个应对过程,使得城市因发生逆城市化而衰败的城市中心区再度城市化的过程,是城市化、郊区城市化、逆城市化和再城市化四个连续过程的第四个过程。当城市化发展到一定水平时,过度集中带来的不利影响开始凸现,城市发展开始倾向分散,最终导致“逆城市化”:城市人口、工商业向农村分散,而城市中心区发展缓慢,甚至开始衰落。在世界范围内,已高度城市化的国家和地区,在世界范围内的人口流动进行再次城市化,形成世界新的经济、社会可持续中心,为二次城市化,所形成的的城市即为新的世界中心。6.【答案】 D 【考点】城市的空间结构及其形成原因 【解析】【分析】A、商业用地仅分布于城区,农业用地分布于郊区,互不干扰,A不符合题意;
B、商业用地地租变率比较大,而农业用地地租变率较小,B不符合题意;
C、商业用地仅分布于城区,与农业用地具有严格的分界线,商业用地并未向郊区扩展,C不符合题意;
D、商业用地与农业用地之间有严格的界限,商业用地并未向郊区扩展,说明农业用地受到政策的保护,D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D【点评】地租水平是由市中心向郊区递减,在城区,市中心属于商业区,地租较高,距市中心越远,地租越低,据图分析,该城市城区的商业用地与郊区的农业用地有明显的界限,说明政府为保护耕地出台相关政策,严格控制商业用地占用耕地。7.【答案】 (1)A
(2)D 【考点】城市的空间结构及其形成原因,城市地域结构及服务功能 【解析】【分析】(1)读图可知甲地距市中心较近,但地价较低,说明甲地交通不便,环境较差,所以在城市更新改造过程中甲地增建公园可有效改善甲地的环境。A正确。
(2)乙地是地价的次高锋,所以乙地的用地类型最有可能为住宅用地。D正确。
故答案为:(1)A (2)D【点评】本题组考查城市功能区的合理布局及读图分析能力,通过读图获取相关信息同进调用相关地理知识即可进行解答。8.【答案】 (1)C
(2)A 【考点】地域文化对人口或城市的影响,城市地域结构及服务功能,城市的区位因素 【解析】【分析】(1)东京众多的星级餐厅,是构成该市地域文化的一部分,并不是主体;A错误。
同样,美术馆、电影院屏幕也是巴黎地域文化的组成或反映,并不是标志。B错误。
纽约人喜爱观赏戏剧,是该市地域文化的特征之一;C正确。
外籍学生是受伦敦教育的吸引而来,并不是伦敦地域文化特色的体现,D错误。
(2)餐厅、剧院都属于经济活动,以营利为目的,图书馆、博物馆则属于文化设施,据此结合图示,经济功能比文化功能突出的一组城市是东京、纽约,选A。
故答案为:(1)C (2)A【点评】本题考查的知识是城市的特点与地域文化。本题组考查学生读图分析及综合能力。一个区域的地域文化有多个标识,不能把某一种简单经济活动当作区域的地域文化代表。9.【答案】 (1)B
(2)A
(3)C 【考点】城市地域结构及服务功能 【解析】【分析】(1)地铁主要是缓解城市交通的,在人口流动量大的区域设置站点,能够及时分散和输送流动人口,而且流动人口数量越多,需要配套的服务和设施越齐全,站点的综合服务等级越高,故答案选B项。(2)读图分析可知,甲乙丙站点都为一级站点或二级站点,综合服务等级较高;甲站点位于市中心附近,人口流动量大,市场广阔;乙丙位于内环线附近,交通便利,人口流量大,因此甲乙丙适合中心商务区的分布,故答案选A。(3)读图分析可知,该城区由内环、二环、三环组成,城市空间形态是团块状的,不是沿河流呈条带状延展、也不是沿交通线呈条带状延展,根据图中一级站点的分布,河流东西两侧都有几个相邻的一级站点集中区,可知所该城市空间形态的形成最有可能是围绕多个核心向四周扩展。 【点评】考查城市服务等级、城市空间形态。中心商务区是一个城市现代化的象征与标志,是城市的功能核心,是城市经济、科技、文化的密集区,一般位于城市的黄金地带。集中了大量的金融、商贸、文化、服务以及大量的商务办公和酒店、公寓等设施。具有最完善的交通、通信等现代化的基础设施和良好环境,有大量的公司、金融机构、企业财团在这里开展各种商务活动。 10.【答案】 (1)A
(2)C 【考点】城市的空间结构及其形成原因,工业区位因素 【解析】【分析】(1)甲地位于铁路线旁边,交通便捷;华北地区盛行西北——东南风,在城市的西南角,对城区污染少。甲地附近没有高等院校、科研机构等,看不出科技发达;同时该地没有矿产符号。(2)M地房价较高,主要是因为该地临近高铁站,交通方便。 【点评】本题组主要考查城市布局及其影响因素。二、综合题11.【答案】 (1)集中式;布局紧凑;节约用地;易造成交通拥堵。
(2)城市中心;道路两侧;交通拥堵;道路功能复杂
(3)合理布局交通设施;城市内外交通网络对接;尽量减少干扰 【考点】城市的空间结构及其形成原因,城市地域结构及服务功能,城市化的过程和特点,城市化对地理环境的影响 【解析】【分析】本题以城市规划示意图为载体,考查城市空间形态及其特点、商业用地布局的特点和引发的问题及其原因、城市对外交通布局所考虑的原则等,主要考查考生获取和解读地理信息、调动和运用地理知识的能力。
(1)读图可知,该城市各功能区由中心向四周不断拓展,商业中心位于城中心,属于集中式布局;其特点从布局的紧凑程度、土地利用程度和交通状况三个角度进行分析。
(2)从图中看,商业用地主要布局在市中心、交通线路两侧。这种布局造成的城市问题,可以从交通角度作答,如交通拥堵;其原因,主要结合商业区布局在道路两侧对道路功能的影响分析。
(3)城市在规划对外交通布局时考虑的原则主要结合对外交通线路的功能,从交通网络布局、对外连接程度以及对沿线地区的干扰程度三个角度作答。
故答案为:(1)集中式 布局紧凑;节约用地;易造成交通拥堵。
(2)城市中心;道路两侧 交通拥堵;道路功能复杂
(3)合理布局交通设施;城市内外交通网络对接;尽量减少干扰【点评】本题考查的知识是城市规划的空间形态类型及其特点,城市的功能分区、城市化的问题及原因,城市交通布局的原则。综合考查地理知识。注重综合分析能力的考查。
相关试卷
这是一份新高中地理高考高考地理五年真题分类汇编(2017-2021)第33讲 环境保护(学生版),共23页。试卷主要包含了单选题,问答题,综合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新高中地理高考高考地理五年真题分类汇编(2017-2021)第32讲 旅游地理(学生版),共25页。试卷主要包含了单选题,问答题,综合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新高中地理高考高考地理五年真题分类汇编(2017-2021)第19讲 城市化(学生版),共25页。试卷主要包含了单选题,综合题,图文分析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