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末总复习】统编版政治必修二第四课 我国的个人收入分配与社会保障 复习课件
展开教材梳理 必备知识
按劳分配:地位、基本内容和要求、具体形式、原因
按生产要素分配:内容、具体形式、意义
分配途径:劳动性、财产性、经营性、转移性收入
教材梳理 必备知识
考点一 我国的个人收入分配制度
一.我国的个人收入分配制度1.是什么: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2.为什么:
注意:在公有制经济范围内,还有福利性分配和按生产要素分配等方式。
考点三 按生产要素分配
三.按生产要素分配:(一)类别、对应形式、适用范围:
(二)按生产要素参与分配的意义:①有利于让一切要素的活力竞相迸发;②有利于让一切创造社会财富的源泉充分涌流;③推动资源优化配置;④促进经济发展。(三)按要素分配的消极影响:按要素分配会导致收入差距逐渐扩大,如不加以调节会出现社会不公平的问题。
考点四 个人收入分配途径
考点五 完善个人收入分配
五.完善个人收入分配的措施:1.根本措施:大力发展生产力,增加社会财富和居民收入。2.制度基础:坚持和完善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的分配制度。3.要坚持在经济增长的同时实现居民收入同步增长、在劳动生产率提高的同时实现劳动报酬同步提高。4.在初次分配方面,要坚持多劳多得,着重保护劳动所得,增加劳动者特别是一线劳动者劳动报酬,提高劳动报酬在初次分配中比重;健全劳动、资本、土地、知识、技术、管理、数据等生产要素由市场评价贡献、按贡献决定报酬的机制。5.在再分配方面,要健全以税收、社会保障、转移支付等为主要手段的再分配调节机制,强化税收调节。
五.完善个人收入分配的措施:6.要重视发挥第三次分配作用,发展慈善等社会公益事业。7.要规范收入分配秩序,鼓励勤劳致富,保护合法收入,增加低收入者收入,扩大中等收入群体,调节过高收入,清理规范隐形收入,取缔非法收入。8.完善个人收入分配,必须坚持消除贫困。①消除贫困的原因:贫困是经济发展过程中难以避免的社会现象,是全世界面临的共同难题。消除贫困是保障发展成果更多更公平惠及全体人民、实现共同富裕的必然要求,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优越性的重要体现。②措施:切实做好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各项工作,让脱贫基础更加稳固、成效更可持续。
六.完善社会保障体系(一)原因:1.现实必要性:现实生活中人们可能遇到疾病、失业、养老、灾害、生活贫困等各种问题。2.重要性:①作为精巧的“社会减震器”,通过防范和化解社会成员的生存危机,保障他们的基本生活权利,能够有效维护社会生活秩序的稳定。②通过国民收入再分配,能够调节不同社会群体之间的利益关系,化解社会矛盾和冲突,促进社会公平正义。③通过风险分摊与责任共担,充分发挥社会互助功能,同时通过社会成员的自助与他助,推动社会持续健康发展。(二)形式:
考点六 完善社会保障体系
政府、单位、个人共同等集资金
保障公民在年老、疾病、工伤、失业、生育等情况下依法从国家和社会获得物质帮助
基本养老保险、基本医疗保险、工伤保险、失业保险、生育保险等。
政府通过国民收入再分配
对因自然灾害或其他经济社会原因而无法维持最低生活水平的公民给予无偿帮助
保障最低生活水平,保障社会成员生活安全和生存权利
老年人、残疾人、妇女、儿童和其他社会成员
满足社会成员的生活需要并促使其生活质量不断得到改善和提高
社会化服务实物供给福利津贴
现役军人、复员退伍军人以及军烈属
实行物质照顾、生活和工作安置、精神抚慰
褒扬性、补偿性、优待性、综合性
灾害救助、最低生活保障等
考点六 完善社会保障体系
商业保险和社会保险的比较
(三)完善社会保障体系的措施:1.要公平对待每个公民并确保其享受相应的社会保障权益。①要建立起覆盖全民、城乡统筹的社会保障体系,形成没有漏洞的“安全网”。②要更多地维护好弱势群体的利益,缩小贫富差距,促进社会和谐发展。2.既要尽力而为,又要量力而行,要坚持社会保障水平与经济社会发展相适应。只有建立起与经济发展水平相适应、保障适度的社才能使社会保障持续发展。3.要做到权责清晰。①享受社会保障是社会成员的一项法定权利,也是现代社会文明进步的重要标志。②社会保障资金的筹集涉及政府、企业、个人和其他单位的经济利益,需要各方合理分担责任。③完善社会保障体系,必须明确各方的权利与责任,严格依法监管。 4.总之,要坚持应保尽保的原则,按照兜底线、织密网、建机制的要求,加快健全覆盖全民、统筹城乡、公平统一、可持续的多层次社会保障体系。
1.在公有制经济中,劳动者的收入分配都属于按劳分配。
【辨析】公有制经济范围内的分配方式并不都是按劳分配,只有工资、奖金、津贴等劳动所得属于按劳分配;福利和社会保障收入属于非按劳分配;还存在技术、资本等生产要素分配。
【辨析】劳动性收入,是指通过劳动所获得的收入,包括公有制和非公有制经济中劳动者的工资、奖金、津贴。
3.转移支付属于第三次分配。
【辨析】转移支付,又称无偿支付,主要是指政府或企业无偿支付财物给其他经济主体以增加其收入,是收入再分配的一种形式。再分配调节机制包括税收、社会保障、转移支付等手段。慈善等社会公益事业属于第三次分配。
2.劳动性收入只存在于公有制经济中。
4.按劳分配是社会主义公有制经济中社会总产品分配的基本原则。
【辨析】应是个人消费品分配的基本原则,而非社会总产品的分配基本原则。
5.按生产要素分配只适用于非公有制经济内部。
【辨析】生产资料公有制是实行按劳分配的前提,因此按劳分配只适用于公有制经济内部。伴随着股份制改造和公司制的运营,在实行按劳分配的前提下,同时实行按生产要素分配。
6.提高最低工资标准是国民收入再分配注重公平的体现。
【辨析】提高最低工资标准属于国民收入初次分配,是初次分配注重公平的体现。完善社会保障制度、提高财政对低收入者的补助标准属于国民收入再分配注重公平的体现。
7.社会保险的目的是显著提高社会成员的生活水平。
【辨析】社会保障和社会保险的目的都是为了保障社会成员的基本生活,维护社会稳定。商业保险能够满足被保险人的较高层次的保险需求。
【辨析】社会保障是通过国民收入的再分配来调节,税收、社会保障、转移支付等手段属于再分配。
9.社会救助是我国社会保障体系的核心。
【辨析】社会保险是我国社会保障体系的核心,社会救助是最先形成的、历史最悠久的社会保障形式。社会救助是保障社会成员生活安全和生存权利的“最后一道防线”。
8.社会保障是通过国民收入的初次分配来调节不同社会群体之间的利益关系。
1.现阶段我国实行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的分配制度,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①企业里工人的工资收入属于按劳分配所得②公有制经济中职工的收入属于按劳分配所得③工程师提供新技术获得的收入属于按生产要素分配所得④农民转让土地承包经营权获得的收入属于按生产要素分配所得A. ①②B. ①④C. ②③D. ③④
【详解】【解析】企业里工人的工资收入并不一定属于按劳分配所得,①错误;公有制经济中职工的工资、奖金收入属于按劳分配所得,②错误;工程师提供新技术获得的收入属于按生产要素分配所得;农民转让土地承包经营权获得的收入属于按生产要素分配所得,③④正确。故本题选D。
2.建立社会保障制度,铺设一张社会安全网,是各国通常的做法。德国《明镜》周刊里有这样一句话,“谁工作谁就是傻瓜”,意指德国的失业补助等福利津贴与工资差别不大。材料给我们的启示是( )A. 从我国老龄化程度加快的国情出发,提高我国的保障水平B. 我国的社会保障要把基点放在提高人民生活水平上C. 社会保障需要由国家、单位和个人共同承担与实现D. 社会保障水平既要保障基本生活,又要有利于生产
【解析】A不合题意,材料并未体现从老龄化程度加快的国情出发,提高我国保障水平; B不合题意,我国的社会保障通过防范和化解社会成员的生存危机,保障他们的基本生活权利,能够有效维护社会生活秩序的稳定; C不合题意,题干中并不体现会保障需要由国家、单位和个人共同承担与实现; D符合题意,德国的失业补助等福利津贴与工资差别不大。这启示我们社会保障水平既要保障基本生活,又要有利于生产。 故选D。
第四课 我国的个人收入分配与社会保障 课件-2024届高考政治一轮复习统编版必修二经济与社会: 这是一份第四课 我国的个人收入分配与社会保障 课件-2024届高考政治一轮复习统编版必修二经济与社会,共31页。PPT课件主要包含了供应商,生产要素,初次分配,以按劳分配为主体,劳动性收入,财产性收入,经营性收入,再分配,再分配的途径,第三次分配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第四课 我国的个人收入分配与社会保障 复习课件-2024届高考政治一轮复习统编版必修二经济与社会: 这是一份第四课 我国的个人收入分配与社会保障 复习课件-2024届高考政治一轮复习统编版必修二经济与社会,共60页。
第四课 我国的个人收入分配与社会保障 课件-2024届高考政治一轮复习统编版必修二经济与社会: 这是一份第四课 我国的个人收入分配与社会保障 课件-2024届高考政治一轮复习统编版必修二经济与社会,共26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