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高中地理高考第13章 第2讲 生态脆弱区的可持续发展之路 作业
展开这是一份新高中地理高考第13章 第2讲 生态脆弱区的可持续发展之路 作业,共7页。试卷主要包含了该生态环境问题是,白洋淀未来开发利用中,最适宜建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第二讲 生态脆弱区的可持续发展之路
基础题组
读“我国北方某地区年均温等温线分布图”,完成下面两题。
1.(2019山东烟台期中)图中甲城地区的等温线向北弯曲,乙城市所在地区的等温线向西弯曲。其主要原因是( )
A.甲地海拔较低,乙地海拔较高
B.甲、乙两地比同纬度邻近地区海拔都低,温度都高
C.甲地海拔较高,乙地海拔较低
D.甲地纬度较高,气温低,乙地纬度较低,气温高
答案 B
2.(2019山东烟台期中)图中所示地区最突出的生态环境问题是( )
A.土壤盐碱化 B.土地荒漠化
C.大气污染 D.水土流失
答案 D
读我国某生态环境问题分布统计资料,完成下面两题。
3.(2019安徽合肥模拟)该生态环境问题是( )
A.荒漠化
B.水土流失
C.酸雨
D.生物多样性减少
答案 A 从图中可以看出,新疆、内蒙古等省区该生态环境问题所占百分比较大,故该生态环境问题是荒漠化。
4.(2019安徽合肥模拟)为了避免该生态环境问题在我国西北地区愈演愈烈,下列做法可取的是( )
A.大面积植树造林,减少水土流失
B.解决当地群众生活用能问题,严禁乱砍滥伐
C.加快城市化进程,提高人们的生活水平
D.引水灌溉,大力发展农业生产
答案 B 我国西北地区的土地荒漠化,主要是由人为原因引起的。其中,所占比重最大的是过度樵采,因此,可取的做法是解决当地群众生活用能问题,严禁乱砍滥伐。
读黄土高原上韭园沟小流域治理纵剖面图(下图),回答下面两题。
5.(2019广东中山模拟)关于该地区水土流失的主要危害,叙述错误的是( )
A.带走表土,降低土地生产力
B.减少植被覆盖,使气候变干
C.抬升下游河床,形成地上河
D.增加了当地自然灾害的发生频率
答案 B 图中显示,该地的治理措施主要是打坝淤地,说明该地的水土流失十分严重。水土流失能够带走表土,使得土壤肥力下降;增加当地旱涝等灾害的发生频率;河流挟带的泥沙在下游由于水流速度减慢而大量淤积,抬升河床,形成地上河。植被减少是人类活动的结果,不是水土流失造成的危害,并且是水土流失形成的原因。
6.(2019广东中山模拟)针对水土流失问题,图中修筑堤坝的直接作用是( )
A.平整土地 B.贮水拦沙
C.引水灌溉 D.发展多种经营
答案 B 在沟谷中修筑堤坝,可以在堤坝上游形成静水区域,不仅可以储水,而且还由于水流速度下降,使得河水中的泥沙堆积在堤坝内。故B项正确。
2017年4月1日中共中央、国务院决定设立雄安新区。下图为雄安新区核心范围位置示意图。据此完成下面两题。
7.白洋淀在新区发展中可发挥的主要功能为( )
①提供水资源 ②净化水质
③保护生物多样性 ④调节气候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答案 B 白洋淀为天然湖泊湿地,可为区域经济发展提供水资源、净化水质以及调节区域气候;保护生物多样性是湿地的生态效益,与新区发展关系不大。
8.白洋淀未来开发利用中,最适宜建( )
A.生态保护区 B.水运中转区
C.湖景住宅区 D.产业承接区
答案 A 白洋淀作为湖泊湿地可以适当发展生态旅游,但需做好生态保护工作。白洋淀水域面积小,服务范围小,不适宜作为水运中转区。发展湖景住宅、承接产业转入都会导致生态环境的破坏。
| 提升题组 |
|
森林巨大的水文生态作用,早已为国外的大量观测与研究所证实。森林郁闭度是指林地内树冠的垂直投影面积与林地面积之比。森林对降雪的截留作用主要受郁闭度和林分因子(树高、胸径、林龄、密度等)的影响。积雪融化速度主要与气温、降水和风速有关,不同林型内有较大差异。下图示意小兴安岭林区条件相近的某区域不同森林类型积雪—融雪过程。据此完成下面三题。
不同森林类型积雪—融雪过程
9.(2018山东青岛一模)与林外空地相比较,3月15日前林内积雪薄的原因最可能是( )
A.林外风速较小 B.林外降雪较多
C.林内气温较高 D.林内郁闭度大
答案 D 林区森林郁闭度明显大于林外空地,由于森林对降雪的截留作用明显,故林内积雪薄。因森林能降低风速,则林内风速一般要小于林外。
10.(2018山东青岛一模)与云冷杉常绿原始林相比,落叶松人工林内的融雪速度及原因是( )
A.慢,风速较小 B.先快后慢,气温先高后低
C.快,太阳辐射较强 D.先慢后快,降水量增多
答案 C 图示落叶松人工林内的融雪速度比云冷杉常绿原始林快。根据“积雪融化速度主要与气温、降水和风速有关”,再结合此时落叶林郁闭度较小而太阳辐射较强,可知落叶松区气温较高;同时落叶松区风速要大于常绿林区,也使融雪速度加快;故C正确。
11.(2018山东青岛一模)云冷杉常绿原始林的水文生态效益更高,主要是由于( )
A.春季融雪量增加
B.融雪速度降低
C.融雪时长缩短
D.河流汛期提前
答案 B 图示云冷杉常绿原始林春季融雪速度较慢,所以融雪时间长,而利于水的下渗与保持水土,生态效益较高,故B正确,C错误;由于融雪时间长而河流汛期滞后,则D错误;图示云冷杉常绿原始林积雪厚度较小,则春季融雪量较小,故A错误。
20世纪70年代以前孔雀河流域胡杨林郁郁葱葱,而目前却有上百万亩胡杨林枯死。下图为“新疆孔雀河下游枯死的胡杨林图”,据此完成下面两题。
12.该地目前胡杨林大片枯死的主要原因有( )
①土地退化 ②降水稀少
③过度开垦 ④不合理用水
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①④
答案 C 该地目前胡杨林大片枯死的主要原因是人为原因——过度开垦、过度樵采、水资源不合理利用。
13.改善该地胡杨林生长环境的措施有( )
①退耕还草还林
②统筹安排流域用水量
③实施人工降雨
④人口迁移至上游地区
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①④
答案 A 改善措施从原因着手分析,过度开垦——退耕还草还林,不合理用水——统筹安排流域用水量。
14.阅读图文资料,完成下列问题。(12分)
风蚀荒漠化是一种全球范围内的环境问题。风可将表层肥沃的土壤带走,进而导致土壤肥力降低、农作物减产。进入大气的尘土还会形成大气污染,影响生产生活。图Ⅰ为美国本土农田风蚀危害严重区分布示意图,图Ⅱ为甲区域各月风蚀危害强度变化图。
图Ⅰ
图Ⅱ
(1)说出图中甲区域风蚀危害集中的季节并分析原因。(5分)
(2)从下垫面热力性质差异的角度,说明乙区域风力强劲的原因。(4分)
(3)建设防护林是防治风蚀荒漠化的一种有效措施,试分析其防治风蚀危害的机理。(3分)
答案 (1)集中在春季。原因:甲地区地势平坦开阔,利于空气运动,风力强劲;春季植被尚未恢复,地表土壤缺少保护,易被侵蚀。(或春季气温回升快,大气不稳定,多风;土壤解冻变得疏松,容易被侵蚀。)
(2)乙地区临海,海陆间热力性质差异大,温度变化(升温、降温)速度不同,导致海陆间温差大,气压差大,风力强劲。
(3)防风林能够降低地表风速,从而减弱风的侵蚀、搬运能力;树木根系能够固结土壤,提高地表物质抗侵蚀能力。
解析 第(1)题,结合图示知,甲区域风蚀危害集中在春季。从该季节植被和气候特点方面进行分析。第(2)题,乙区域地处沿海,根据海陆热力性质差异,分析其风力大的原因。第(3)题,根据植被对风力的削弱和对土壤的固结作用进行分析。
15.(2019山西大同模拟)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20分)
巴拉圭河干支流两岸覆盖着厚厚的黏土,在流域内形成了面积广大的沼泽湿地。湿地吸附和淀积大量营养物质,水生生物繁多,鸟类资源丰富。流域上游地区经济较落后,人口主要分布在高原地带。图Ⅰ示意巴拉圭河、巴拉那河、乌拉圭河流域分布,图Ⅱ示意甲地的气候资料。
图Ⅰ
图Ⅱ
(1)分析巴拉圭河流域沼泽形成的原因。(8分)
(2)说明湿地内鸟类资源丰富的原因。(8分)
(3)从产业综合发展的角度,列举适合该沼泽发展的三个具体产业部门。(4分)
答案 (1)气候湿润,年降水量大;多条河流交汇,地表水丰富;河流流经地区地势平坦,排水不畅;流域内土质黏重,地表水不易下渗。
(2)大量的水生生物为鸟类提供丰富的食物来源;湿地面积广大,为鸟类提供广阔的生存空间;纬度较低,水热充足,适宜大量鸟类在此繁衍;湿地附近人口稀少,开发程度低,人为的干扰破坏少。
(3)淡水养殖业、水产品加工业、生态旅游业、科学研究等。(任选三个)
相关试卷
这是一份2023版新教材高中地理微专题4生态脆弱区的可持续发展课时作业新人教版选择性必修2,共7页。
这是一份高中地理人教版 (2019)选择性必修2 区域发展第二节 生态脆弱区的综合治理课时作业,共7页。
这是一份(新高考)高考地理一轮复习精品讲与练第36讲 生态脆弱区的综合治理 (含详解),共36页。试卷主要包含了自然条件与区域发展,生态脆弱区的综合治理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