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高中地理高考第11章 交通运输布局及其影响 作业01](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3/10/13795006/0/0.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新高中地理高考第11章 交通运输布局及其影响 作业02](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3/10/13795006/0/1.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新高中地理高考第11章 交通运输布局及其影响 作业03](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3/10/13795006/0/2.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新高中地理高考第11章 交通运输布局及其影响 作业
展开第十一章 交通运输布局及其影响
基础题组
2016年12月28日,沪昆高速铁路贵阳至昆明段开通运营,标志着我国东西向最长高铁——沪昆高铁全线通车。读图完成下面两题。
1.(2019山东烟台期中)沪昆高铁修建过程中不可能遇到的障碍是( )
A.喀斯特地貌,地形崎岖
B.雪峰山脉,坡度大
C.冰川广布,冻土深厚
D.多滑坡、泥石流等自然灾害
答案 C
2.(2019山东烟台期中)下列著名旅游景点位于沪昆高铁沿线的是( )
A.桂林山水 B.长江三峡
C.都江堰水利工程 D.雪峰山
答案 D
甲、乙两城间的直线距离为590 km,连接甲、乙两城的交通线路有三条。下图为甲、乙两城间三条交通线路沿线海拔随距离变化图。据此完成下面两题。
甲、乙两城间三条交通线路沿线海拔随距离变化图
3.(2019湖北八校二模)线路M、N、P对应的交通运输方式最可能的是( )
A.公路、高铁、高速公路
B.公路、航空、河运
C.高铁、高速公路、省道
D.航空、高铁、村村通
答案 C 线路M长度为622千米,沿线海拔基本没有变化;线路N长度为651千米,沿线海拔变化很小;即线路M、N具有距离近、线路平直的特点,说明级别较高,而且沿线海拔较低不可能是航空,有可能是高铁、高速公路。线路P长度为899千米,长度较长且沿线海拔变化大,有可能是省道。
4.(2019湖北八校二模)线路M沿线海拔变化最小,长度最短。下列关于线路M所对应的交通运输方式的说法,最恰当的是( )
A.运价最低
B.沿线多桥梁和隧道
C.沿线停靠站点最多
D.终点在乙城外32 km
答案 B 首先依据上题确定线路M对应的交通运输方式为高铁。高铁的速度较快,为了保证安全性,高铁线路一般较为平直,桥梁、隧道较多。
“红谷隧道”位于南昌市八一大桥与南昌大桥之间,是下穿赣江连接红谷滩区与老城区的过江通道,隧道采用沉管法。下图为“红谷隧道位置示意图”,读图回答12—13题。
5.红谷隧道沉管安装工作,原计划2015年5月份实施,后推迟到10月进行,推迟的原因是5月份( )
A.水位低 B.气温高 C.台风影响 D.雨水较多
答案 D 南昌属于季风气候区,5、6月份正好受雨带影响,降水较多,河水上涨给施工带来不便;10月降水相对较少,利于施工。
6.过江通道采用隧道,与桥梁相比,隧道( )
A.建设成本低 B.对水运影响小
C.节约土地 D.运行速度快
答案 B 隧道与桥梁相比,没有桥墩,对水运影响小;但是建设成本高;土地存在于陆地地面上,隧道和桥梁都不能节约土地;隧道和桥梁运行速度差别不大。
兰渝铁路北起兰州,南至重庆,2008年开工建设,2017年6月19日全线最后一处重难点工程——胡麻岭隧道胜利贯通,于2017年9月29日全线正式通车。20世纪50年代,我国铁道部曾组织专家对兰渝铁路四川广元至重庆段进行勘察选线,但实际上仅勘察了广元到南部县段就因故停止,并取消了兰渝铁路的建设计划。下图为兰渝铁路线示意图。据此完成下面两题。
7.兰渝铁路线修建的最大自然障碍是( )
A.地势起伏较大 B.全线高温多雨
C.沿线河流纵横 D.洪涝灾害频繁
答案 A 图示兰渝铁路线穿越多条山脉而地势起伏较大,严重制约着铁路线的施工建设。
8.20世纪50年代铁道部取消兰渝铁路勘察和建设计划的主要原因可能是( )
A.自然环境恶劣 B.经济技术落后
C.城市密度较小 D.区域落后闭塞
答案 B 重大交通工程建设需要有强有力的经济和技术作为保证,而20世纪50年代我国经济技术比较落后,而兰渝铁路沿线地形复杂,勘察和修建难度较大,故当时取消建设计划。
| 提升题组 |
|
自2003年第一条高铁开通以来,我国高铁建设发展迅速,到2014年全国高铁已基本形成四纵四横的网络架构。与此同时,高铁对城市发展的影响也逐渐显现,特别是对不同规模城市发展的影响引起广泛关注。据此完成下面两题。
9.(2019山西太原模拟)大城市群内高铁的开通,有利于( )
A.提高城市的等级 B.增大货物运输量
C.推动产业同质化 D.加快同城一体化进程
答案 D 大城市群内高铁开通,会使城市间的交流更为便捷,加快同城一体化进程,则D正确。都是大城市,其等级不会有太大的变化,则A错误;高铁主要以客运为主,则B错误;交通便捷,利于城市之间进行产业分工合作,即利于各城市之间发展不同的产业,则C错误。
10.(2019山西太原模拟)研究发现,高铁沿线某些中小城市经济增长缓慢,其解决对策是( )
A.出台人才保护政策,防止人才流失
B.发挥优势,与大城市产业错位互补发展
C.以农业为主导,形成区域优势产业
D.充分利用自然风光,发展特色旅游产业
答案 B 高铁缩短了沿线中小城市与大城市的距离,大城市对中小城市的资源要素吸引力增强,从而使中小城市增长缓慢。其解决对策是中小城市可发展与大城市不一样的产业,即错位互补发展。
金丝雀码头位于伦敦市东区的泰晤士河,距伦敦老城区约5千米,这里曾是世界最繁荣的码头之一。20世纪60年代,金丝雀码头地区走向衰落;80年代,政府决定将其改造成与伦敦金融城相配合的新兴CBD;90年代,世界金融巨头花旗银行和汇丰银行等国际知名金融企业在此落户。目前,金丝雀码头已转型为伦敦重要的国际金融中心。据此完成下面三题。
11.20世纪60年代,金丝雀码头地区走向衰落的原因可能是( )
A.交通运输方式进步
B.河道弯曲,淤积严重
C.伦敦金融城的冲击
D.地区经济发展缓慢
答案 A 20世纪60年代,金丝雀码头地区走向衰落,主要原因最可能是交通运输方式进步,A项正确。河道弯曲,淤积严重不会是突然出现的,因此B项错误;伦敦金融城繁盛会带动码头的发展,C项错误;20世纪60年代,英国经济发展较快,D项错误。
12.与伦敦金融城相比,金丝雀码头吸引花旗银行和汇丰银行落户的主要条件是( )
A.产业基础较好 B.水陆交通便利
C.人口素质较高 D.租金税收优惠
答案 D 由“80年代,政府决定”可知,吸引银行落户的主要条件可能是政策,即租金税收优惠。“与伦敦金融城相配合的新兴CBD”,说明当时没有产业基础、人口素质优势;“码头地区走向衰落”,说明水运不具优势。
13.如今,越来越多的金融企业云集金丝雀码头,其主要原因是( )
A.延长交易时间 B.共享客户信息
C.获得集群效应 D.河港地位恢复
答案 C “金丝雀码头已转型为伦敦重要的国际金融中心”,则为获得集群效应而很多金融机构云集于此。
14.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各题。(14分)
材料一 港珠澳大桥是连接香港、珠海、澳门的超大型跨海通道,全长55千米,建成后将成为世界最长的跨海大桥。港珠澳大桥由中央以及粤、港、澳三地政府斥资七百多亿元,于2010年开始修建,建成通车后,开车从香港到珠海的时间将由目前的3个多小时缩减为半个小时。港珠澳大桥预计使用寿命为120年,比目前世界跨海大桥普遍使用寿命长20年。
材料二 港珠澳大桥位置图和珠江三角洲地区产业构成图。
(1)港珠澳大桥工程宏大,试分析该工程得以实施的社会经济原因。(3分)
(2)说明影响港珠澳大桥使用寿命的因素。(3分)
(3)试分析港珠澳大桥建成后对香港、澳门、珠海三地的积极影响。(8分)
答案 (1)中国经济快速发展,资金雄厚;国家政策(及地方政府)支持;拥有先进科技及专业人才队伍;当地经济发达,对交通运输的需求高。(答对三点即可)
(2)高温、高湿和高盐环境对建筑材料有腐蚀;台风、海浪等气象灾害,地震等地质灾害;(海上)交通事故(如船只撞击桥墩等);(货车)超载。(答对三点即可)
(3)有利于加快港珠澳区域经济社会一体化进程,加速大珠三角城市区域发展;有利于提升城市等级,扩大城市服务范围,增强城市服务功能,扩大城市规模,提升区域综合竞争能力;有利于缩短港珠澳三地间的行程,提高运输效率,降低运输成本,完善区域间的综合运输网,加快区域间的交流与合作;有利于促进珠江两岸社会经济协调发展,相互协作,优势互补,保持港澳地区的繁荣与稳定;有利于拓展城市经济腹地;促进旅游业等第三产业发展。(答对四点即可)
解析 本题主要考查交通运输线路建设的区位因素及其影响。
(1)港珠澳大桥工程实施建设,斥资七百多亿元,说明中国经济快速发展,资金雄厚;投资巨大,说明有国家政策及地方政府支持;我国拥有先进科技及专业人才队伍,为工程建设提供技术保障;当地经济发达,对交通运输的需求高,是建设大桥的决定因素。
(2)港珠澳大桥是跨海大桥,位于南部沿海地区,高温、高湿和高盐环境对建筑材料有腐蚀;该地受台风、海浪等气象灾害及地震等地质灾害影响较多。此外,海上交通事故,如船只撞击桥墩等,以及通过大桥的货车超载等都影响大桥使用寿命。
(3)港珠澳大桥建成后对香港、澳门、珠海三地的积极影响主要从区域经济、城市化发展、区域间联系等方面分析。
15.(2018辽宁师大附中期末)读下面图文资料,回答问题。(22分)
材料一 2015年12月,中老铁路老挝段正式开工建设,建成后将扩大老挝与中国和东盟其他国家的陆路联系和合作基础。
材料二 老挝首都万象位于万象平原,隔着湄公河与泰国相望。在一年中的某个时段,湄公河大半个河床的浅滩显露出来,中间仅剩下一条小小的溪流,人们可以涉水过河走到泰国。作为一个国家的首都,由市区可以如此方便地到达邻国,这在世界上是少见的。
材料三 中老铁路示意图。
(1)从自然角度分析中老铁路修建过程中可能遇到的困难。(6分)
(2)判断从万象可涉水过河进入泰国的季节,并分析人们可以涉水过河的原因。(10分)
(3)简述中老铁路修建的意义。(6分)
答案 (1)途经地区地壳运动活跃,多地震等地质灾害;途经喀斯特地貌区,地下溶洞广布,修建难度大;地形起伏大,多大山大河,桥隧比大;大部分位于热带季风气候区,夏季降水集中,且多暴雨,易引发山洪、泥石流等次生灾害;沿途生态环境脆弱。
(2)冬季。平原地形,河流以沉积作用为主,河床较高;热带季风气候,冬季降水少,河流水位低。
(3)中老铁路的修建,将极大地带动老挝社会经济发展;提高当地交通运输效率和水平;为老挝创造大量的就业机会;将为中国西南地区经济发展注入新的动力;有利于促进泛亚铁路中线的构建。
解析 第(1)题,结合中老铁路穿越区自然环境特征,从地质、地形、气候、河流、自然灾害等方面进行分析。第(2)题,结合该区域河流特征及中南半岛气候特征可知,冬季由于降水少,河流水位较低,为涉水过河提供了条件。第(3)题,从经济发展、增加就业机会、加强区域联系等方面说明中老铁路修建的意义。
新高中地理高考高考地理五年真题分类汇编(2017-2021) 第24讲 交通运输布局及其影响(学生版): 这是一份新高中地理高考高考地理五年真题分类汇编(2017-2021) 第24讲 交通运输布局及其影响(学生版),共24页。试卷主要包含了单选题,综合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新高中地理高考高考地理五年真题分类汇编(2017-2021) 第24讲 交通运输布局及其影响(教师版): 这是一份新高中地理高考高考地理五年真题分类汇编(2017-2021) 第24讲 交通运输布局及其影响(教师版),共24页。试卷主要包含了单选题,综合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新高中地理高考第19单元 中国的分区地理 作业: 这是一份新高中地理高考第19单元 中国的分区地理 作业,共7页。试卷主要包含了选择题,非选择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