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鲁教版化学九上 期中考试试卷7(含答案) 试卷 0 次下载
- 鲁教版化学九上 期中考试试卷8(含答案) 试卷 0 次下载
- 鲁教版化学九上 期末考试试卷1(含答案) 试卷 1 次下载
- 鲁教版化学九上 期末考试试卷2(含答案) 试卷 2 次下载
- 鲁教版化学九上 期末考试试卷8(含答案) 试卷 0 次下载
鲁教版化学九上 期末考试试卷3(含答案)
展开期末考试卷3
(满分:100分 时间:90分钟)
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H—1 C—12 O—16 S—12 N—14 Ca—40
一、选择题(本题包括20小题,每小题2分,共40分。每小题只有1个选项符合题意)
1.生活中我们随处可见物质的变化。下列主要属于化学变化的是( )
A.西瓜榨成汁 B.冰块化成水 C.粮食酿成醋 D.二氧化碳气体变成干冰
2.下列物质中属于氧化物的是( )
A.Mn02 B.KCl C.KC1O3 D.O2
3.空气是人类宝贵的自然资源,下列关于空气的说法错误的是( )
A.空气的主要成分是氮气和氧气
B.造成空气污染的气体主要有CO、CO2和SO2等
C.饼干在空气中变软是因为空气中含有水蒸气
D.工业上常用分离液态空气的方法制备氧气
4.下列关于碳和碳的氧化物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
A.金刚石和石墨都是由碳元素组成的单质 B.二氧化碳可用于灭火
C.二氧化碳可作为大棚种植农作物的气体肥料 D.一氧化碳可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
5.下列实验操作中,正确的是( )
A.滴加液体药品 B.检查气密性 C.取用固体药品 D.点燃酒精灯
6.下列现象的微观解释中,不正确的是( )
A.“酒香不怕巷子深”—— 分子在不断的运动
B.1 滴水中水分子个数:1.67×1021—— 水分子很小
C.水烧开后易把壶盖冲起—— 温度升高,分子变大
D.天然气能被压入钢瓶中—— 气体分子间的间隔大,容易被压缩
7.高锰酸钾受热分解会产生锰酸钾(K2MnO4),锰酸钾中锰元素的化合价是( )
A.+7 B.+6 C. +4 D.+1
8.水有多种用途,例如镁与碘的化合反应十分缓慢,若滴入少量水,则立即剧烈反应,反应前后水的质量和性质不发生改变,该反应中水是( )
A.反应物 B.生成物 C.催化剂 D.稀释作用
9.染发时常用到的一种着色剂——对苯二胺,它的化学式为 C6H8N2 。下列说正确的是( )
A.对苯二胺由 6 个碳元素、8 个氢元素和 2 个氮元素组成
B.对苯二胺中碳、氢、氮元素的质量比为 6:8:2
C.对苯二胺中含有氮气分子
D.对苯二胺中碳元素的质量分数表达式为 ×100%
10.下列实验现象描述正确的是( )
A.红磷在空气中燃烧,产生大量的白雾,放出热量
B.镁条在空气中剧烈燃烧,火星四射,放出大量的热量,并生成黑色固体
C.硫在氧气中燃烧,发出微弱的淡蓝色火焰、放热,生成刺有激性气味的气体
D.木炭在氧气中燃烧,发出白光、放热,生成能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的气体
11.下列各图中 ● 和 ○ 分别表示不同元素的原子,则其中表示化合物的是( )
A B C D
12.某反应为:CO2 + 4H2= X + 2H2O,则X的化学式为( )
A.CO B.CH4 C. H2 D.C
13.下列处理事故的方法中不正确的是( )
A.电器着火用水扑灭
B.炒菜时油锅着火,立即盖上锅盖
C.厨房煤气管道漏气,立即关闭阀门并开窗通风
D.图书馆内图书起火,立即用二氧化碳灭火器扑灭
14.下列各组气体中,仅用燃着的木条不能区分出来的是( )
A.一氧化碳和二氧化碳 B.氧气和空气 C.甲烷和空气 D.二氧化碳和氮气
15.下列粒子结构示意图中,表示阳离子的是( )
16.下列物质中,能使雨水变成酸雨的是( )
A.C02 B.CH4 C.N02 D.C0
17.分解高锰酸钾、氯酸钾、过氧化氢三种物质,都可以制得氧气。这说明三种物质的组成中都含有( )
A.氧气 B.氧元素 C.氧分子 D.氧化物
18.从C+O2CO2 中获取的信息错误的是( )
A.在反应前后,元素的种类没有变化
B.碳与氧气在点燃条件下生成二氧化碳
C.每n个碳原子与2n个氧气分子完全反应生成3n个二氧化碳分子
D.12g碳与32g氧气完全反应,可以生成44g二氧化碳
19.比较、推理是化学学习常用的方法,以下是根据一些反应事实推导出的影响化学反应的因素,其中推理不合理的是( )
序号 | 化学反应事实 | 影响化学反应的因素 |
A | 铁丝在空气中很难燃烧,而在氧气中能剧烈燃烧 | 反应物浓度 |
B | 碳在常温下不与氧气发生反应,而在点燃时能与氧气反应 | 反应温度 |
C | 双氧水在常温下较难分解,而在加入二氧化锰后迅速分解 | 催化剂 |
D | 铜片在空气中很难燃烧,铜粉在空气中较易燃烧 | 反应物的种类 |
20.为探究物质的燃烧条件,某同学进行了如图所示的实验,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
A.现象①③说明白磷的着火点比红磷的着火点低
B.现象①②说明物质的燃烧需要达到一定的温度
C.现象②③说明物质燃烧需要氧气
D.现象③说明红磷不是可燃物
二、填空题(本题包括5小题,共24分)
21.(5分)用化学用语表示下列物质或反应:
(1)2个氧原子 ; (2)3个水分子________;
(3)1个硝酸根离子 ; (4)碳酸钠________;
(5)氯酸钾(KClO3)是由钾离子和氯酸根(ClO3--)离子构成,则氯酸钙的化学式为__________。
22.(4分)我们都生活在丰富的物质世界里。
(1)在石墨、石油、二氧化硫、二氧化碳等物质中,属于化石燃料的是: ;造成酸雨的主要物质是: ;
(2)写出石墨的一个性质及其对应的用途:性质 ,用途 。
23.(6分)化学在防治大气污染和水污染等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为了从源头消除污染,在生 产、生活中要选择对环境影响小的燃料,使更多地化学生产工艺和产品向着环境友好的方向发展。下图是充分燃烧1kg天然气和煤所产生的CO2和SO2气体的质量。
(1)写出天然气在空气中燃烧的化学方程式 ;
(2)由上图分析,1kg煤中含硫的质量为 g;
(3)选择 作燃料对环境污染的影响小,理由是 。
24.(4分)在牙膏中,常用轻质碳酸钙粉末作摩擦剂,生产轻质碳酸钙主要流程如下:
(1)生石灰主要成分为氧化钙〖CaO〗,反应②属于 (填“吸热”或“放热”)反应;
(2)反应①的化学反应基本类型是 ;
(3)反应③的化学方程式 。
25.(5分)化学是研究物质的组成、结构、性质及其变化规律的自然科学。
(1)从下列图中不能获取的信息是 (填字母序号);
A.分子之间有间隔 B.硅原子是由原子核和电子构成
C.水分子受热运动速率加快 D.构成物质的粒子有分子、原子和离子
(2)某同学绘制的知识间联系图如图所示其中 ③是__________(填“分子”、“原子”或“元素”);
(3)水煤气是一种重要的气体燃料,以下是工业上用水蒸气和煤(主要成分为碳)反应生产水煤气的微观过程示意图:
甲 乙 丙 丁
①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 ;
②如果有n个甲分子参加反应,则生成的丁物质中含有氢原子的个数为 。
三、实验探究题(本题包括4小题,共36分)
26.(9分)水是维系生命的重要物质之一,天然水需净化才能饮用,下图是水厂净化水的过程:
(1)下列属于该自来水厂净水方法的是____________(填字母序号);
A.沉淀 B.过滤 C.消毒 D.蒸馏
(2)经过自来水厂净化后的水属于_______________(填“纯净物”或“混合物”);
(3)国家新版《生活饮用水卫生标准》从2012年7月1日起全面实施,其中消毒剂除氯气以外,同时补充了一氯胺(NH2Cl)、二氧化氯、臭氧(O3)三种物质,其中二氧化氯的化学式为 ;
(4)小刚收集到一瓶浑浊的河水,他要模拟自来水厂的净水过程,最终制成自来水。其实验过程如下所示,请回答以下问题。
图1模拟自来水厂的净水过程 图2操作
I:图1中操作①的名称是 ,在该操作中,小刚操作如图 2 所示,请你写出其中两处明显的错误:① ② ;
II:图1操作②常用活性炭来除去一些异味和色素,这是利用活性炭的 性;
III:小刚发现经净化后的液体D 是硬水,要降低水的硬度,日常生活中可以采用的方法是 。
27.(13分)在实验室,利用下列装置可以制取某些气体,请回答下列问题:
(1)写出编号的仪器名称:① 长颈漏斗;② 集气瓶。
(2)利用B装置可制取多种气体。装入药品前,可用注射器F检查装置B的气密性,步骤如下:
①向锥形瓶中加水至 以形成液封;
②将注射器F连接到装置B的导管口处;
③缓慢拉动注射器F的活塞,观察到 ,表示装置B的气密性良好。若实验室用该装置制取CO2气体,则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 ,若得到11 g CO2需要碳酸钙的质量为 g。
(3)实验室用加热高锰酸钾来制取氧气,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 ,制取装置应选择 (填编号)。
(4)氨气(NH3)是一种极易溶于水的气体,实验室常用加热氯化铵(固体)和碱石灰(固体)混合物的方法制取。制取氨气应选择的发生装置是 B,收集装置是________ (填编号)E。
28.(6分)在学校的元旦联欢会上,某同学表演了“水能生火”的魔术。他向包有过氧化钠(Na2O2)粉末的脱脂棉上滴水,脱脂棉燃烧起来。小军很感兴趣,于是,他和同学们进行探究。
【提出问题】过氧化钠与水反应生成了什么物质?为什么脱脂棉会燃烧?
【猜想】(1)过氧化钠和水反应可能有一种气体和另一种物质生成;
(2)该反应过程中可能有能量变化。
【设计装置】如图所示:
【实验探究】
实验一:探究反应后生成的气体是什么?
(1)打开图上装置中分液漏斗的活塞,控制滴加水的速度,观察到试管内有气泡产生,用带火星的木条靠近 P 处,木条复燃。说明生成的气体是: ;
(2)实验中,还观察到伸入烧杯中的导管口有气泡冒出,请解释产生该现象的原因: ;
实验二:继续探究反应后生成的另一种物质是什么?
(3)小张猜想另一种物质是 Na2SO4,小军认为不可能。小军的依据是 ;
(4)通过更多的实验得出,过氧化钠(Na2O2)与水反应生成了氢氧化钠和氧气,请写出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
29.(8分)实验室有三瓶没贴标签的无色液体,分别是水、过氧化氢溶液和醋酸(白醋)。请你通过实验把它们鉴别出来,并完成下面的实验报告。
实验操作 | 预期现象与结论 |
|
|
|
|
期末考试卷3
参考答案
一、选择题(本题包括20小题,每小题2分,共40分。每小题只有1个选项符合题意)
1.C 2.A 3.B 4.D 5.B 6.C 7.B 8.C 9.D 10.D 11.A 12.B 13.A 14.D 15.D 16.C 17.B 18.C 19.D 20.B
二、填空题(本题包括5小题,共24分)
21.(5分)(1)2O (2)3H2O (3)NO3- (4)Na2CO3 (5)Ca(ClO3)2
22.(4分)(1)石油 二氧化硫 (2)导电性 电极(其他合理即可)
23.(6分)(1)CH4+2O2 === CO+2H2O
(2)6
(3)天然气 相同质量的天然气和煤充分燃烧后,天然气与煤所产生的CO2气体的质量相近,但天然气产生的SO2气体的质量是煤的1/12(或少很多)
24.(4分)(1)放热 (2)分解反应
(3)CO2 +Ca(OH)2 === CaCO3↓+H2O
25.(5分)(1)B (2)分子
(3) ① H2O+C === CO +H2 ②Zn
三、实验探究题(本题包括4小题,共36分)
26.(9分)(1)ABC (2)混合物 (3)ClO2
(4)I:过滤 ① 没有用玻璃棒引流
② 漏斗下端没有紧贴烧杯内壁(或漏斗内液面高于滤纸边缘)
II:吸附 III:煮沸
27.(13分)(1)①长颈漏斗 ②集气瓶
(2)①浸没长颈漏斗管口 ③长颈漏斗管口有气泡冒出
CaCO3+2HCl===CaCl2+H2O+CO2↑ 25
(3)2KMnO4 △ K2MnO4+MnO2+O2↑ A
(4)A E
28.(6分)(1)氧气(或O2)
(2)过氧化钠与水反应放出热量,使吸滤瓶中的空气受热膨胀,因此伸入烧杯中的导管口看到有气泡产生
(3)根据质量守恒定律,反应物中没有硫元素,所以生成物中不可能有Na2S04
(4)2Na2O2+2H2O===4NaOH+O2↑
29.(8分)
实验操作 | 预期现象与结论 |
分别打开瓶盖,闻气味。 | 没有气味的,原样品是水和过氧化氢溶液;有酸味的,原样品是白醋。 |
分别取少量未区分的两种样品于两支试管中,分别加入适量的二氧化锰(将带火星木条伸入试管),观察现象。 | 没有气泡产生的(木条不复燃),原样品是水;有气泡产生的(木条复燃),原样品是过氧化氢溶液。 |
鲁教版化学九上 期末考试试卷8(含答案): 这是一份鲁教版化学九上 期末考试试卷8(含答案),共5页。试卷主要包含了5 Ca—40, 据报道,用75%的酒精,请你根据下列装置图回答问题,C 2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鲁教版化学九上 期末考试试卷2(含答案): 这是一份鲁教版化学九上 期末考试试卷2(含答案),共8页。试卷主要包含了选择题,填空题,实验探究题,计算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鲁教版化学九上 期末考试试卷1(含答案): 这是一份鲁教版化学九上 期末考试试卷1(含答案),共9页。试卷主要包含了5 Ca—40,成语是中华民族文明与智慧的结晶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