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新教材高中地理复习课件:第22讲 地质灾害第1页](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3/10/13785656/0/0.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sharpen,100)
![2023新教材高中地理复习课件:第22讲 地质灾害第2页](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3/10/13785656/0/1.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sharpen,100)
![2023新教材高中地理复习课件:第22讲 地质灾害第3页](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3/10/13785656/0/2.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sharpen,100)
![2023新教材高中地理复习课件:第22讲 地质灾害第4页](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3/10/13785656/0/3.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sharpen,100)
![2023新教材高中地理复习课件:第22讲 地质灾害第5页](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3/10/13785656/0/4.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sharpen,100)
![2023新教材高中地理复习课件:第22讲 地质灾害第6页](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3/10/13785656/0/5.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sharpen,100)
![2023新教材高中地理复习课件:第22讲 地质灾害第7页](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3/10/13785656/0/6.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sharpen,100)
![2023新教材高中地理复习课件:第22讲 地质灾害第8页](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3/10/13785656/0/7.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sharpen,100)
2023新教材高中地理复习课件:第22讲 地质灾害
展开
这是一份2023新教材高中地理复习课件:第22讲 地质灾害,共35页。PPT课件主要包含了必备知识基础落实,关键能力能力突破,震源深度,震中距,破坏程度,震级和烈度,环太平洋,地中海喜马拉雅,防避措施,应急包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2.地震构造 (1)图中a为______、b为______、ab为________、bc为________。(2)弧线de为_____线:是把地面________相似的各点连接起来的曲线。
4.危害(1)直接危害:造成________倒塌、破坏道路、管道、通信等基础设施,导致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2)间接危害:破坏当地的资源环境和生态系统,严重损害灾区人们的________健康。(3)次生灾害:诱发崩塌、滑坡、泥石流、火灾、________、有毒气体泄漏、疫病蔓延等灾害。5.分布(2)我国:台湾、西藏、新疆、青海、云南、四川等。
【易误辨析】 地震预报能准确预报每一次地震吗?为什么?
提示:不能。地震预报目前是世界公认的科学难题,在国内外都处于探索阶段。虽然地震预报有过多次成功案例,还不能准确预报每一次地震。
关键能力一 探究地震灾害的成因及防避措施典 题 精 研[典例1] [2020·海南卷]阅读材料,完成下题。太平洋西南部群岛国巴布亚新几内亚火山、地震活动频繁。说出该国多火山、地震的原因。
答案:位于板块交界处,地壳运动频繁;地壳薄弱易断裂引发地震,岩浆沿断裂处喷发形成火山。
知 能 升 华1.影响烈度的因素
2.我国地震多发的原因中国的四个地震多发区和南北地震带都位于板块交界处或板块内部的构造断裂带。
3.地震的防避(1)防灾减灾措施:建设先进的地震监测台网、加强地震监测、及时准确地预报;加强宣传教育,提高公众防灾意识;提高建筑物抗震强度;加强地震灾害的管理等。(2)自救与互救
题 组 精 练[上海卷]青藏高原是我国地震频发地区。读图文资料,回答下列问题。2016年1月21日,青藏高原东北部某地发生6.4级地震,震源深度10千米。地震发生后,甲村的地震烈度大于乙村。该地区冬、夏季多为偏南风。
(1)引起该次地震的是哪两大板块?地震烈度甲村大于乙村的判断理由是什么?(2)分析影响图示震区开展救灾工作的不利自然条件。(3)该震区可以采取哪些抗震救灾措施?(4)在灾后重建过程中,有专家认为丙村不适合原址重建。说明丙村需要异地重建的依据。
答案:(1)青藏高原位于印度洋板块与亚欧板块的交界处,地壳运动活跃。甲村震中距较小;甲村居民点较多,人口稠密。(2)气候:地处青藏高原,地势高,高寒缺氧,不利于救援。地形地势:地处洼地,地势落差较大,交通不便。地质:位于两条断裂带之间,地质结构不稳定,地势落差大,地震易引发滑坡。(3)预防类:加强教育和宣传,提高防灾减灾的安全意识;加强预报,及时预警;制定防震减灾的应急方案等。治理类:加固山体,防止滑坡;及时救援等。(4)丙地等高线较密集,坡度较大;该地冬夏季节的偏南风,将印度洋水汽输入,在丙处受到地形抬升,多地形雨,易引发泥石流、滑坡等地质灾害。
解析:第(1)题,地震的破坏力用烈度表示,同一地震不同地区的烈度取决于:震中距、人口密度、经济发展程度、地质结构、次生灾害、预警机制、救援是否便利等因素。材料中提到甲震中距小,图中居民点多。第(2)题,自然条件还是从地形地质、气候等方面考虑。第(3)题,措施类题目,主要从预防类、管理类、治理类和调整类四个方面思考。第(4)题,甲、乙、丙三地在同一个区域,气候、水资源、经济、交通基本一致。唯一不同的就是地势特征,且上图为等高线地形图,则主要考虑地形。
关键能力二 探究滑坡和泥石流灾害的成因及防避措施典 题 精 研[典例2] [2020·山东等级考]如图为某区域滑坡与地貌演化关系示意图。读图完成(1)~(2)题。
(1)推断图中滑坡体的滑动方向为( )A.由北向南B.由西向东C.由西北向东南D.由东北向西南(2)图中序号所示地理事象形成的先后顺序是( )A.②③④① B.②①③④C.③①④② D.③②①④
知 能 升 华1.滑坡与泥石流的异同(1)产生原因
2.地质灾害成因上的关联性
例如,我国西南地区多发地质灾害的原因(下图)
3.滑坡和泥石流的防避(1)防灾减灾措施 (2)自救
题 组 精 练滑坡是指斜坡上的土体或者岩体,受河流冲刷、地下水活动、雨水浸泡、地震及人工切坡等因素影响,在重力作用下,沿着一定的滑动面,整体或分散地顺坡向下滑动的自然现象。山体滑坡与岩土的抗剪强度关系密切,岩土的抗剪强度越大,岩土越稳定;岩土的抗剪强度与岩土的颗粒、密度、孔隙大小和含水量紧密相关,同时还受到温度、植被状况、降水强度等因素的影响。据此完成1~2题。
1.下列自然环境因素能降低岩土的抗剪强度的是( )A.高原地形,昼夜温差小B.石灰岩地层,岩性柔软C.土层含水少,岩土干燥D.夏季炎热,遭遇强降水2.植被能起到固坡、护坡的作用,但植被覆盖率提高也可能加剧滑坡产生,其原因可能是( )A.增强下渗,增加岩土含水量B.根系蔓延,提高岩土抗剪强度C.加强风化,降低岩土的密度D.减少蒸发,增加坡体稳定性
解析:第1题,昼夜温差小,岩体膨胀收缩变化小,有利于提高岩土的抗剪强度,A错误。石灰岩岩性柔软,反映的是岩土自身的特征,并不是自然环境的影响,B错误。土壤含水量少,岩土干燥,岩性坚硬,有利于提高岩土抗剪强度,C错误。夏季炎热,遭遇强降水,岩土含水量增加,岩土变得松软,抗剪强度会降低,D正确。第2题,植被增加,降低地表径流速度,会增加下渗量,增加岩土含水量,从而降低岩土抗剪强度,加剧滑坡的发生,A项正确。根系蔓延,岩土抗剪强度提高,不利于滑坡的产生,B错误。植被对岩土的密度影响较小,C错误。坡体稳定性增加不利于滑坡的产生,D错误。
3.[2020·浙江卷]阅读材料,完成下列问题。材料 青藏高原年降水量自西北、西南、东南向内部递减。图1为青藏高原泥石流分布示意图,图中甲地某年7月30日发生了一次大型泥石流。甲地附近海拔低于其2 000米处有一气象站,图2为该气象站测得的该年7月天气要素统计图。
(1)青藏高原泥石流高发区相对集中分布在高原的______部。从气候角度,分析甲地此次泥石流形成的原因。(5分) (2)说出防御泥石流对山区公路危害的主要工程措施。(3分)
原因:气温高于常年,冰川融化加快;前期降水多且集中,地表径流量大。
修筑拦水坝;建设排流、导流设施;构筑护坡工程等。
解析:第(1)题,该区域位于中纬度地区,青藏高原东南部受西南季风影响,西北部水汽主要为盛行西风带来的大西洋水汽。第(2)题,防御泥石流对山区公路危害的主要工程措施可从拦水、导流、护坡等方面分析。
相关课件
这是一份第1编第7章第22讲 地质灾害与防御 课件PPT+练习-新教材+新高考地理一轮复习,文件包含第1编第7章第22讲地质灾害与防御课件PPT-新教材+新高考地理一轮复习pptx、课时达标22地质灾害与防御Word练习-新教材+新高考地理一轮复习docx等2份课件配套教学资源,其中PPT共32页, 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2023新教材高中地理复习课件:第38讲 城市的辐射功能,共48页。PPT课件主要包含了必备知识基础落实,关键能力能力突破,城市发展,社会经济生活,综合影响力,分工明确,哈得孙,纽约的辐射功能,京沪铁路,胶济铁路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2023新教材高中地理复习课件:第35讲 区域与区域比较,共60页。PPT课件主要包含了必备知识基础落实,关键能力能力突破,主观题专题指导,空间单元,过渡性质,行政管理,层级高低,相互促进,面积大小,地理位置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