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编版四年级下册10绿同步练习01](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1/2/13782697/0/0.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部编版四年级下册10绿同步练习02](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1/2/13782697/0/1.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部编版四年级下册10绿同步练习03](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1/2/13782697/0/2.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小学语文人教部编版四年级下册10 绿课后作业题
展开部编版四年级下册 10 绿 同步练习
一、选择题
1.下列词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 )
A.黑水瓶 墨绿 嫩绿 B.淡绿 粉绿 集中
C.交又 教练 指挥 D.整齐 节拍 乱风
2.小亮在《新华字典》中看到“叉”字读“chā”时有四个意思,在“交叉”中“叉”的意思是( )
A.一头有两个以上长齿便于扎取东西的器具
B.用叉子扎取
C.交错
D.形状为“×”的符号,表示错误或不同意等
3.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的近义词有误的一项是( )
A.所有的绿集中起来。(聚集) B.绿得发黑、绿得出奇。(奇怪)
C.静静地交叉在一起。(穿插) D.按着节拍飘动在一起……(飘舞)
4.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
A.通过这次语文综合性学习,让我们从一个侧面感受到了戏剧的魅力。
B.从小学到现在,你一定有过被小说的情节深深吸引的时候。
C.晚会过后她那优美的舞姿,动听的歌声还回响在我耳边。
D.当今时代,科学技术已推动生产力发展的巨大动力。
5.下面的词语中,与“绿”无关的是( )
A.一碧千里 B.郁郁葱葱 C.朱唇皓齿
二、填空题
6.在括号里写出加点词语的近义词。
1.为什么孩子在看动画片的时候能集中( )注意力呢?
2.所有的绿都静静地交叉( )在一起了。
3.所有的绿就整齐( )地按着节拍飘动在一起……
7.根据课文内容填空。
1._____________,到处是绿的……“到处”可能会是山上、_______、_______等地方。
2.宗璞的《_________》中主要写了________、________、小径上的绿色。
三、语言表达
8.句子训练营。
1.天空中的星星一闪一闪的。(改为拟人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一个人是不能离开集体的。(改为反问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听到这个消息,我们怎能不万分激动呢?(改为陈述句和双重否定句)
陈述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双重否定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小明对小芳说:“你的书包非常漂亮,我很喜欢。”(改为转述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9.仿写句子。
1.白雾与远天晴空连在一起,晶白中透着淡蓝、青苍,一碧万顷。(句子中含有不同颜色)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这些事——是永不漫灭的回忆:月明的园中,藤萝的叶下,母亲的膝上。(含有相同句式的短语)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在天晴了的时候:赤着脚,携着手,踏着新泥,涉过溪流。(仿写连动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刮的风是绿的,下的雨是绿的,流的水是绿的,阳光也是绿的。(仿写排比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四、现代文阅读
阅读片段,完成练习。
西湖漫笔(节选)
西湖胜景很多,各处有不同的好处,即使一个绿色,也各有不同。黄龙洞绿得幽,屏风山绿得野,九曲十八涧绿得闲。不能一一去说。漫步苏堤,两边都是湖水,远水如烟,近水着了微雨,泛起一层银灰的颜色。走着走着,忽见路旁的树十分古怪,一棵棵树身虽然离得较远,却给人一种莽莽苍苍的感觉,似乎是从树梢一直绿到了地下。走近看时,原来是树身上布满了绿茸茸的青苔,那样鲜嫩,那样可爱,使得绿茵茵的苏堤更加绿了几分。有的青苔,形状也有趣,如耕牛,如牧人,如树木,如云霞;有的整片看来,布局宛然,如同一幅青绿山水。
10.请用“ ”画出中心句。
11.选段写了_____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等四处景观的绿,它们的绿分别用一个字或一个词概括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和 ________。
12.下列有关青苔的说法中,错误的一项是( )
A.作者重点写青苔,目的之一是突出苏堤的绿与众不同。
B.重点写青苔还突出了苏堤的形状有趣
C.些青苔是那样鲜嫩,那样可爱,表现了绿富有生命力。
13.比较一下,选段中的“绿”和艾青笔下的“绿”有什么不同?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阅读理解。
绿(节选)
朱自清
梅雨潭闪闪的绿色招引着我们;我们开始追捉她那离合的神光了。揪着草,攀着乱石,小心探身下去,又鞠躬过了一个石穹门,便到了汪汪一碧的潭边了。瀑布在襟袖之间;但我的心中已没有瀑布了。我的心随潭水的绿而摇荡。那醉人的绿呀,仿佛一张极大极大的荷叶铺着,满是奇异的绿呀。我想张开两臂抱住她;但这是怎样一个妄想呀。——站在水边,望到那面,居然觉着有些远呢!这平铺着,厚积着的绿,着实可爱。她松松的皱缬着,像少妇拖着的裙幅;她轻轻的摆弄着,像跳动的初恋的处女的心;她滑滑的明亮着,像涂了“明油”一般,有鸡蛋清那样软,那样嫩;她又不杂些儿尘滓,宛然一块温润的碧玉,只清清的一色——但你却看不透她!
14.在文中找出相近的词语填写在下面括号里。
摇晃( ) 奇怪( ) 湿润( )
15.“揪着草,攀着乱石,小心探身下去,又鞠躬过了一个石穹门,便到了汪汪一碧的潭边了”中的“揪、攀、探身、又鞠躬过了、便到了”与选文中___________、___________(动词)相照应?
16.文中划线句子表现了梅雨潭“绿”的什么特点?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7.用一句话概括选段的主要内容。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参考答案:
1.B
【详解】本题考查的知识点为字形。
A黑水瓶——墨水瓶
C交又——交叉
D乱风——刮风
2.C
【详解】考查汉字字义。
交叉:几个方向不同的线条或线路互相穿过。叉:交错。
3.B
【详解】本题考查对近义词的辨析。B项中“出奇”的意思是特别、不平常,与“奇怪”的意思不相近,所以,B项有误。
4.B
【详解】此题考查学生病句辨析与修改的能力,在解答时首先需要熟知病句的类型。
A.成分残缺,缺少主语。可以把“通过”或“让”去掉。
C.搭配不当。“优美的舞姿”不能“在耳边回响”。
D.成分残缺,可在“已”后加上“成为”。
故答案为B。
5.C
【详解】本题考查了学生对于词语的理解与辨析能力,结合平时的学习积累,运用自己喜欢的方法进行理解辨析即可。
A.一碧千里:一眼望去全部都是绿色,形容很大的范围内都是碧绿的颜色。
B.郁郁葱葱:形容草木苍翠茂盛。也形容气势美好,生机勃勃的样子。
C.朱唇皓齿:鲜红的双唇,雪白的牙齿。 形容容貌美丽。
6. 汇聚 交织 有序
【详解】本题主要考查对近义词的辨析能力。近义词,是指词汇意义相近的词语,解答本题,要理解词语的意思,然后写出所给词语的近义词。答案合理即可,不唯一。
7. 好像绿色的墨水瓶倒翻了 树上 田野里 西湖漫笔 道旁 飞来峰上
【详解】本题考查课文内容理解和填空。
(1)出自艾青的儿童诗《绿》,到处是绿的可以指有绿色植物的地方,包括田野,草原,树木等地方。
(2)出自宗璞的《西湖漫笔》,2、3自然段课文围西湖的绿展开,分别写了道路和峰上,峰下小径几处绿的特点。表达了作者对西湖的景色的赞美,对西湖的绿的喜爱之情。
8. 天空中的星星快活地眨着眼睛。 一个人怎么能离开集体呢? 听到这个消息,我们万分激动。 双重否定句:听到这个消息,我们不能不万分激动。 小明对小芳说,小芳的书包非常漂亮,他很喜欢。
【详解】1.拟人句是把物当作人来写,赋予物以人的言行或思想感情,用描写人的词来描写物。作用是使具体事物人格化,语言生动形象。
2.陈述句变为反问句,首先注意反问成分的变换,有否定词改时去掉,没有否定词改时加上,然后在句首加上“难道”,句尾加上“吗”,句末的句号改为问号。
3.反问句改为陈述句的方法如下:第一步:问号改为句号;第二步:删掉疑问词比如:“难道…吗?”和“怎能……呢?”等。第三步:否定改为肯定,肯定改为否定。
转换双重否定句的方法:①根据句子意思,选择恰当的双重否定词;②替换或删去原句中“要、得、都、应该、只好、一定、必须、肯定”等词语;③删去原句中“很、非常、十分、分外、更加”等表示程度深的词语;④检查改后的句子是否读得通顺。
4.引述句和转述句之间的转换:
①A标点符号的改变:引述句改转述句,冒号和引号要改为逗号。
B人称的变化:a引述句改转述句时,说话人即第一人称“我”要改为第三人称“他”或“她”;b当引述内容涉及第二人称,在改为转述句时就应改为第一人称。应注意,冒号和引号前的内容不变。
②陈述转转述句,要将冒号和双引号去除,主观人物的主语由第一人称变为第三人称。
故答案为:
(1)天空中的星星快活地眨着眼睛。
(2) 一个人怎么能离开集体呢?
(3)听到这个消息,我们万分激动。
听到这个消息,我们不能不万分激动。
(4)小明对小芳说,小芳的书包非常漂亮,他很喜欢。
9. 晚霞映照着大地,淡绿中透着一丝金黄的亮色。 天边的晚霞,向晚的微风,归巢的小鸟,这一切构成了一幅和谐的风景画。 老师走上讲台,拿起教科书,开始讲课。 草是绿的,花是红的,天是蓝的,我的心是什么颜色的呢?
10.西湖胜景很多,各处有不同的好处,即使一个绿色,也各有不同。
11. 黄龙洞 屏风山 九溪十八洞 苏堤 幽 野 闲 彻底
12.B
13.这段选文主要写的是西湖六月时的绿色,作者描绘了各种各样的绿。艾青笔下的绿是梅雨潭之绿,运用文字的魅力用文学的形式描述了春天到处都是绿色。
【详解】1.本题考查找中心句的能力。能概括一段话或者一篇文章最主要意思的句子就是中心句,中心句往往在段首或者段尾。本选段中后面几句描写了西湖各处景色“绿”的不同,都在围绕第一句话展开,所以本段的中心句是第一句话。
2.本题考查获取信息和整体感知的能力。前边三处的景观和特点可以在文中直接找到。在写苏堤的“绿”时,文中用了“布满了”“整片”等词语,说明到处都是绿,所以可以写绿得很“满”。
3.本题考查形成解释的能力。选段写西湖胜景的绿各有不同,重点描写苏堤的青苔,是为了突出苏堤的绿与众不同。青苔的鲜嫩和可爱,表现了苏堤的绿富有生命力的特点。选段中写的是青苔的形状有趣,而不是苏堤的形状有趣,所以B项错误。
4.本题考查通过比较阅读体会不同文体的语言特点的能力。通过比较阅读能感受到艾青的《绿》和选段都有各自的特点。
14. 摇荡 奇异 温润
15. 招引 追捉
16.柔软、鲜嫩
17.多角度描写了梅雨潭的绿,表达了作者对绿浓烈的喜爱和赞美之情。
14.本题考查近义词。
摇晃,指摇摆,晃动。文中意思相近的是:摇荡。
奇怪,意思是稀奇罕见,异于常态;感到出乎意料,难以理解;表示惊讶。文中意思相近的是:奇异。
湿润,潮湿,润泽。文中意思相近的是:温润。
15.本题考查筛选信息的能力。
根据第一句“梅雨潭闪闪的绿色招引着我们;我们开始追捉她那离合的神光了“中的“招引”与“追捉”可作答本题。
16.本题考查文章内容理解。
划线包子最后一小句“有鸡蛋清那样软,那样嫩”便写出了绿的特点,跟鸡蛋清一样柔软和鲜嫩。
17.本题考查概括文章内容。
文章整个一段的文字都是围绕着第一句话“梅雨潭闪闪的绿色招引着我们”进行阐述的。第一句话是在讲述梅花潭的绿在吸引着人们,整段文字围绕着这个绿进行多方位的阐述,表达了作者对这个绿的喜爱之情。言之有理即可。
小学语文人教部编版四年级下册绿一课一练: 这是一份小学语文人教部编版四年级下册<a href="/yw/tb_c160642_t7/?tag_id=28" target="_blank">绿一课一练</a>,共5页。试卷主要包含了看拼音,写词语,形近字组词,填上合适的词语,写出下列词语的近义词,按要求写句子,课文内容填空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小学语文人教部编版四年级下册绿精练: 这是一份小学语文人教部编版四年级下册绿精练,共6页。试卷主要包含了选择题(共15分,填空题(共15分,现代文阅读(共30分,书面表达(共40分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小学语文人教部编版四年级下册10 绿同步训练题: 这是一份小学语文人教部编版四年级下册10 绿同步训练题,共7页。
![语文朗读宝](http://img.51jiaoxi.com/images/5dd06cfaa1fe0fadf633abb41c796edd.p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