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考专题训练---凸透镜及应用附详细解析学生版
展开
这是一份中考专题训练---凸透镜及应用附详细解析学生版,共9页。试卷主要包含了单选题,填空题,作图题,实验探究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中考专题训练---凸透镜及应用附详细解析学生版一、单选题(共8题;共16分)1.下列光学器材中,能在光屏上成缩小像的是( ) A. 照相机 B. 投影仪 C. 放大镜 D. 穿衣镜2.在“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的实验中,小明将蜡烛放在凸透镜前某一位置时,恰好在凸透镜后20cm处的光屏上出现一个与该蜡烛烛焰等大的像,则( ) A. 该凸透镜的焦距是20cmB. 当将蜡烛远离凸透镜时,光屏也应该远离凸透镜,此时成的像变小C. 当物距是15cm时,适当移动光屏,可在光屏上得到倒立放大的像D. 当凸透镜的一部分被遮住时,光屏上将不能再呈现烛焰完整的像3.迈进乌镇景区,检票口用的是人脸识别系统,信息处理仅需0.6秒,高效便捷。人们在距人脸识别系统的摄像机0.5-1.2m处时,系统就可以对其面部特征进行快速核对。由此判断,摄像机的镜头( ) A. 相当于凸透镜,焦距大于0.5m B. 相当于凹透镜,焦距小于1.2mC. 相当于凸透镜,焦距可能为0.1m D. 相当于凹透镜,焦距可能为0.6m4.图中所示的光路中正确的是( ) A. B. C. D. 5.在“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的实验中,当凸透镜、光屏和蜡烛火焰的位置如图9所示时,光屏上能成一个清晰地像,则( ) A. 所成的像是正立缩小的实像B. 利用这个原理可以制成照相机C. 把蜡烛向左移动少许,光屏适当向左移动可得到更大的实像D. 把蜡烛向右移动少许,光屏适当向右移动可得到更大的实像6.蜡烛放在如图所示位置,通过凸透镜成倒立、缩小的像。小红画了图中的光路。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小红画的光路是正确的 B. 透镜成的是虚像C. 透镜的焦距大于20cm D. 透镜的焦距小于10cm7.小强看远处的某点时,其光路如图所示,则正确的是( ) A. 小强的眼睛是近视眼,应配凹透镜做成的眼镜 B. 小强的眼睛正常,无须配戴眼镜C. 小强的眼睛是远视眼,应配凸透镜做成的眼镜 D. 小强的眼睛是近视眼,应配凸透镜做成的眼镜8.小明做了一个实验,将蜡烛、凸透镜放在如图所示的位置上,从蜡烛的另一侧透过凸透镜用眼直接观察到一个正立、放大的烛焰的像,利用这种成像原理可以制成( )A. 平面镜 B. 照相机 C. 幻灯机 D. 放大镜二、填空题(共6题;共14分)9.爱米奶奶带的老花镜是________透镜,原因是爱米奶奶眼球的焦距比正常人的________。 10.小丽在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时,将一个凸透镜固定在光具座上50cm刻线处。如图所示,点燃的蜡烛在光具座上36cm刻线处时,移动光屏,使烛焰在光屏上成放大、倒立的像,此现象可说明________的成像特点(选填“照相机”、“幻灯机”或“放大镜”)。小丽将蜡烛移到光具座上20cm刻线处时,移动光屏,烛焰在光屏上可成________、倒立的像(选填“放大”、“缩小”或“等大”)。 11.如图所示,晋代张华的《博物志》记载:“削冰令圆,举以向日,以艾承其影,则得火”。“削冰令圆”就是把冰块制成________镜。要得火,应把“艾”放在镜的________位置,例如________就是应用这种镜的一种仪器。 12.人的眼睛像一架神奇的照相机,其中晶状体相当于照相机镜头中的________透镜,外界物体在视网膜上所成的像是________立的________像。 13. 2018年6月6日是第23个全国爱眼日,今年的爱眼日宣传主题为“科学矫正近视关注孩子眼健康”。近视眼的成像示意图是图中的________图,应该配戴由________透镜制成的眼镜来矫正。 14.将点燃的蜡烛和光屏放置在光具座上,再将焦距为30cm的凸透镜甲放置在蜡烛和屏之间适当位置,在屏上得到清晰的缩小实像;在透镜甲位置上换上焦距为20cm的凸透镜乙,不改变蜡烛位置,将光屏________(选填“靠近”或“远离”)透镜适当距离,就可以再光屏上得到清晰的________(选填“放大”“缩小”或“等大”)实像。 三、作图题(共3题;共15分)15.如图所示,请画出两条入射光线通过凹透镜(焦点为F)后对应的折射光线; 16.请画出图中两条入射光线对应的出射光线。 17.如图,OA是光源S发出的一条经平面镜反射后的反射光线,反射光线OA经过了凸透镜焦点F.请作出OA的入射光线和经凸透镜折射后的折射光线。 四、实验探究题(共2题;共7分)18.在探究凸透镜成像的实验中, (1)让凸透镜正对着太阳,得到图10甲所示的光路图,由图可知,该凸透镜的焦距为________cm; (2)利用图9乙装置进行以下操作: ①如果烛焰在光屏上的像偏高,应将光屏向________(填“上”或“下”)调节;②当烛焰距凸透镜30 cm时,移动光屏,可以在光屏上得到一个清晰的倒立________(填“放大”或“缩小”)的实像,在照相机和投影仪中,成像情况与此类似的是________;19.在“探究凸透镜的成像规律”实验中,小明进行了以下探究: (1)让一束平行光正对凸透镜照射,移动光屏,直到光屏上出现一个最小最亮的光斑,如图甲所示,则该凸透镜的焦距为________cm; (2)将一支点燃的蜡烛放在如图乙所示的位置,移动光屏,直到光屏上得到清晰的像,此时的成像原理与生活中的________成像原理相同; (3)将点燃的蜡烛移到标尺上40cm和50cm之间的某一位置后,此时应取下光屏,从凸透镜的________侧(选填“左”或“右”)透过凸透镜观察像。
答案解析部分一、单选题1.【答案】 A 【解析】【解答】当物体在凸透镜的二倍焦距以外时,成的像是倒立缩小的实像,实际应用是照相机,A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A. 【分析】照相机成像时,是倒立缩小的实像。2.【答案】 C 【解析】【解答】当物体通过凸透镜成等大的像时,物体在凸透镜的二倍焦距点处,且物距与像距相等,则凸透镜的焦距为10cm,A不符合题意,当物体远离凸透镜,像会靠近凸透镜,B不符合题意;当物距为15cm时,物体在凸透镜的一倍焦距和二倍焦距之间,成倒立放大的实像,C符合题意;若挡住一部分凸透镜时,像仍然是完整的,D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C. 【分析】根据物体在二倍焦距点处的成像,判断焦距,再结合物体的不同位置,分析像的情况。3.【答案】 C 【解析】【解答】人脸识别系统的摄像头是凸透镜,人在焦距的2倍之外时,能成清晰的像,由于人到摄像机的距离最小0.5m,所以焦距小于0.25m,C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C. 【分析】摄像机的镜头是凸透镜,摄像机成像时,物距大于2倍焦距。4.【答案】 A 【解析】【解答】A.平行于凹透镜主光轴的光线,折射光线的反射延长线过焦点,A符合题意;B.反射角和入射角是光线和法线的夹角,B不符合题意;C.平面镜成像时,像和物体关于平面镜对称,C不符合题意;D.当光线从空气斜射入水中时,折射角小于入射角,D不符合题意。故答案为:A.【分析】凹透镜的光线平行于主光轴,折射光线的反向延长线过焦点,当光线从空气斜射入水中,折射角变小。5.【答案】 D 【解析】【解答】根据图像,物距在一倍焦距和二倍焦距之间,像在二倍焦距以外,成倒立放大的实像,应用是投影仪,若蜡烛靠近凸透镜,像要远离凸透镜,像变大,D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D. 【分析】凸透镜成像时,物体靠近凸透镜,像远离凸透镜。6.【答案】 D 【解析】【解答】A.过凸透镜的平行光折射过焦点,若所过焦点正确,则物体不会成像,A不符合题意; B.经过凸透镜成的缩小的像是实像,B不符合题意; CD.若凸透镜成缩小的实像,则物距20cm大于二倍焦距,凸透镜的焦距小于10cm,C不符合题意;D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D. 【分析】物距大于二倍焦距时,成倒立缩小的实像,平行于凸透镜的光线,折射过焦点。7.【答案】 A 【解析】【解答】解:由题干中的图可知:晶状体曲度变大,会聚能力增强,即折光能力增强,像呈在视网膜的前方,所以这是近视眼的特征,所以应佩戴发散透镜,即凹透镜,使光线推迟会聚。使像正好呈在视网膜上。 故答案为:A。 【分析】像呈在视网膜的前方,是近视眼,应佩戴凹透镜矫正.8.【答案】D 【解析】【解答】选D.由图可知此凸透镜成的是正立、放大的虚像,选项中只有放大镜是成此类型的像,故答案为:D.【分析】放大镜:原理、成放大、正立的虚像,u<f.二、填空题9.【答案】 凸;长(或大) 【解析】【解答】老花镜是远视眼镜,是凸透镜,远视眼的晶状体对光的折射能力弱,焦距较大。 故答案为:凸;长(大)。 【分析】远视眼的晶状体对光的折射能力弱,利用凸透镜矫正。10.【答案】 幻灯机;缩小 【解析】【解答】解:凸透镜固定在光具座上50cm刻线处,蜡烛在光具座上36cm刻线处时,物距为50cm﹣36cm=14cm,此时在光屏上成放大、倒立的像,所以: f<14cm<2f,则:7cm<f<14cm,当将蜡烛移到光具座上20cm刻线处时,物距为50cm﹣20cm=30cm,大于2倍焦距,所以成倒立缩小的实像。故答案为:幻灯机;缩小。 【分析】当物体在凸透镜的一倍焦距和二倍焦距之间时,像是倒立放大的,应用于幻灯机,当物体远离凸透镜,像变小。11.【答案】 凸透;焦点;放大镜 【解析】【解答】解:要取火需要将光线会聚,所以应该将冰块制成凸透镜,透镜会把光线集中在焦点上时,所以当把艾放在焦点上时,会随着温度的升高达到燃点时即可燃烧;生活中利用凸透镜的仪器很多,比如:放大镜、投影仪、幻灯机等; 故答案为:凸透,焦点,放大镜。 【分析】凸透镜对光线有会聚作用,凹透镜对光线有发散作用.12.【答案】 凸;倒;缩小、实 【解析】【解答】解:人的眼睛相当于一架微型照相机,晶状体相当于照相机的凸透镜,视网膜相当于光屏。无论是近处还是远处的物体到凸透镜的距离都是大于2倍焦距,外界物体在视网膜上成倒立、缩小、实像。 故答案为:凸;倒;缩小、实。 【分析】人的眼睛像一架神奇的照相机,晶状体相当于照相机的镜头透镜,视网膜相当于照相机内的胶片,成倒立、缩小的实像.13.【答案】 乙;凹 【解析】【解答】解:近视眼成因:眼球晶状体的曲度过大,远处物体反射来的光线通过晶状体折射后形成的物像,就会落在视网膜的前方造成近视眼。由图可知,乙是近视眼的成因;近视的矫正方法,需佩戴凹透镜。 故答案为:乙;凹。【分析】近视眼看不清远处的景物,需要配戴凹透镜;远视眼看不清近处的景物,需要配戴凸透镜(凸透镜对光线有会聚作用,凹透镜对光线有发散作用).14.【答案】靠近;缩小 【解析】【解答】光屏上得到一个倒立缩小的实像时,v>2f,即v>60cm,保持透镜的位置不变,在焦距为30cm的透镜甲的位置上换上焦距为20cm的凸透镜乙,凸透镜的折光能力增强,不改变蜡烛位置,v>60cm,相当于物远了,则屏上的像变近、像变小大些,故应减小像距,即应将光屏靠近透镜;故答案为: (1). 靠近 (2). 缩小【分析】凸透镜成像的动态情景:①当物体从二倍焦距以外的地方逐渐向凸透镜移近过程中,像逐渐变大,像距v也逐渐变大.但是,只要物体未到达二倍焦距点时,像的大小比物体要小;像的位置总在镜的另一侧一倍焦距至二倍焦距之间.②当物体到达二倍焦距之内逐渐向一倍焦距点移动过程中,像变大,像距v也变大.像的大小总比物体要大,像的位置总在镜的另一侧二倍焦距以外.③可见,二倍焦距点是凸透镜成缩小实像与放大实像的分界点.即物体在二倍焦距以外时所成实像小于物体;物体在二倍焦距以内时所成实像要大于物体.④当物体在一倍焦距以内时,只能在与物体同侧的地方得到正立放大的虚像.因此,焦点F是凸透镜成实像与虚像的分界点.三、作图题15.【答案】 解:如图所示 【解析】【解答】解:平行于主光轴的光线经凹透镜折射后折射光线反向延长通过焦点;过光心的光线其传播方向不变,如图所示: 【分析】该题目考查的是凹透镜作图,三条特殊的光线:经过光心的光线不改变方向,经过焦点的光线会变成平行光,平行光经过凸透镜反向延长经过交点。16.【答案】 解:如图所示: 【解析】【解答】解:平行于主光轴的光线经凸透镜折射后将过焦点,过光心的光线经凸透镜折射后传播方向不改变,据此作图,如图所示。 【分析】凸透镜三条特殊光线:①通过焦点的光线经凸透镜折射后将平行于主光轴。②平行于主光轴的光线经凸透镜折射后将过焦点.③过光心的光线经凸透镜折射后传播方向不改变.17.【答案】 解:过反射点垂直于镜面作出法线,根据反射光线与入射光线分居法线两侧,反射角等于入射角,在法线左侧作出入射光线, 对于凸透镜,过焦点的光线经凸透镜折射后,其折射光线平行于主光轴;如下图所示。 【解析】【分析】(1)根据光的反射定律:反射光线、入射光线和法线在同一平面内,反射光线、入射光线分居法线两侧,反射角等于入射角,作出入射光线. (2)仔细观察入射光线和折射光线的特点,根据凸透镜的光学特点作图.凸透镜的三条特殊光线:①通过焦点的光线经凸透镜折射后将平行于主光轴;②平行于主光轴的光线经凸透镜折射后将过焦点;③过光心的光线经凸透镜折射后传播方向不改变.四、实验探究题18.【答案】 (1)10cm(2)上;缩小;照相机 【解析】【解答】(1)光线会聚的点到凸透镜的距离为10cm,凸透镜的焦距是10cm;(2)①若像在光屏上偏高,可以将光屏向上移动;②当蜡烛距离凸透镜30cm,大于而被焦距,此时的像的倒立缩小的像,生活中照相机利用了这个成像原理。 【分析】(1)经过凸透镜的平行光线汇聚的点是焦点,焦点到凸透镜的距离是焦距;(2)像偏高,光屏上移,当物体在凸透镜的而被焦距以外时,像是倒立缩小的。19.【答案】 (1)10.0(2)照相机(3)右 【解析】【解答】解:(1)由图中,平行光线经凸透镜后会聚到一点,说明凸透镜对光线具有会聚作用;光屏上得到的最小、最亮的光斑便是凸透镜的焦点,所以焦距为f=60.0cm﹣50.0cm=10.0cm。(2)将点燃的蜡烛放到标尺20cm处,此时的物距为u=50cm﹣20cm=30cm>2f=20cm,在光屏上成倒立缩小的实像,照相机就是利用此原理制成的;(3)保持凸透镜位置不变,将点燃的蜡烛移到标尺上40cm和50cm之间的某一位置后,物距u<f,成正立、放大的虚像,像和物体在凸透镜的同侧。所以应该从凸透镜的右侧透过透镜观察像。 故答案为:(1)10.0;(2)照相机;(3)右 【分析】(1)当物距u=f时,凸透镜不成像,应用为强光聚焦手电筒、制作平行光线; (2)当物距u>2f时,像距f<v<2f,成倒立、缩小的实像,应用为照相机、摄像机; (3)当物u<f时,像距v>u,成正立、放大的虚像,应透过透镜用眼睛直接观察。
相关试卷
这是一份中考专题训练----重力附详细解析学生版,共9页。试卷主要包含了单选题,填空题,计算题,实验探究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中考专题训练---凸透镜及应用 附详细解析教师版,共8页。试卷主要包含了单选题,填空题,作图题,实验探究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中考专题训练---声现象附详细解析学生版,共6页。试卷主要包含了单选题,填空题,计算题,实验探究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