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化学二轮复习专题5化学反应与能量(含解析)
展开 专题5 化学反应与能量
微专题
2019
2018
2017
考情透析
Ⅰ
Ⅱ
Ⅲ
Ⅰ
Ⅱ
Ⅲ
Ⅰ
Ⅱ
Ⅲ
热化学方程式与盖斯定律
T28
(3)
T27
(1)
T28
(2)
T28
(2)
T27
(1)
T28
(2)
T28
(2)
T27
(1)
T28
(3)
考向:反应热,主要考查盖斯定律的运用、热化学方程式的书写;电化学,主要考查电极反应、电解质溶液中离子移动、充放电电池的工作原理分析、电化学腐蚀与防护
题型:选择题、综合题
分值:6+4
电化学
T12
T28
(4)
T13
T28
(4)
T13
T27
(3)
T12
T26
(4)
T11
T27
(3)
T11
T11
10 热化学方程式与盖斯定律
1.反应热、中和热、燃烧热的区别和联系
反应热
中和热
燃烧热
含义
化学反应过程中放出或吸收的热量
在稀溶液中,强酸和强碱发生中和反应生成1 mol H2O(l)时所放出的热量
在101 kPa时,1 mol物质完全燃烧生成稳定的氧化物时所放出的热量
反应特点
任何反应
中和反应
燃烧反应
物质状态
物质的状态要确定
稀溶液
生成物在常温下为稳定状态
方程式
配平标准
任意物质的量
以生成1 mol H2O(l)为标准
以燃烧1 mol可燃物为标准
ΔH符号
放热反应取负值,吸热反应取正值
负值
负值
能量数值
的描述
必须指出是放热还是吸热或使用正负值或用ΔH表示
直接描述热量的变化时不必再指明是放出的热量,可用ΔH表示
说明
①用键能计算:ΔH=反应物的键能之和-生成物的键能之和
②ΔH值与书写形式有关,单位一般是“kJ·mol-1”
①电离吸热,溶解时吸热或放热
②稀强酸与稀强碱反应的中和热ΔH为-57.3 kJ·mol-1
生成物为稳定的氧化物,如CO2、SO2、H2O(l)、P2O5等
①在中学阶段,如果不指明条件就默认为通常状态,比较ΔH的相对大小时要考虑其数值的“+”“-”
②用弱酸或弱碱的稀溶液进行中和反应时,每生成1 mol H2O(l)放出的热量小于57.3 kJ
2.热化学方程式的书写步骤
3.四种计算化学反应热的方法
(1)从宏观角度计算
ΔH=生成物的总能量-反应物的总能量
(2)从微观角度计算
ΔH=反应物的键能总和-生成物的键能总和
(3)从活化能角度计算
ΔH=正反应活化能-逆反应活化能
(4)利用盖斯定律计算:先书写目标热化学方程式,再计算反应热
两点说明:
①不要把反应热与键能的关系和反应热与物质的总能量的关系混淆。
②利用键能计算反应热时要准确把握各物质分子中化学键的数目。
考点1
▶ 反应进程与能量变化
1.(2019年北京海淀区高三二模)汽车尾气处理存在反应NO2(g)+CO(g)NO(g)+CO2 (g),该反应过程及能量变化如图所示: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升高温度,平衡正向移动
B.该反应生成了具有非极性共价键的CO2
C.使用催化剂可以有效提高反应物的平衡转化率
D.反应物转化为活化络合物需要吸收能量
解析▶ 由图像可知,该反应是一个放热反应,升高温度,平衡逆向移动,A项错误;CO2分子中含有的碳氧共价键为极性共价键,B项错误;催化剂能改变反应速率,但对化学平衡无影响,所以使用催化剂不能提高反应物的平衡转化率,C项错误;由图像可知,反应物的总能量小于活化络合物的总能量,所以由反应物转化为活化络合物需要吸收能量,D项正确。
答案▶ D
1.(2019年四川攀枝花高三第三次统考)我国科学家使用双功能催化剂(能吸附不同粒子)催化水煤气变换反应CO(g)+H2O(g)CO2(g)+H2(g) ΔH<0,在低温下获得高转化率与高反应速率。反应过程示意图如下: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起始时的2个H2O最终都参与了反应
B.过程Ⅰ、过程Ⅱ均为放热过程
C.过程Ⅲ只有极性共价键形成
D.使用催化剂降低了水煤气变换反应的ΔH
解析▶ 过程Ⅰ中一个水分子中的化学键断裂,过程Ⅱ中另一个水分子中的化学键断裂,过程Ⅲ中形成了新的水分子,因此起始时的2个H2O最终都参与了反应,A项正确;过程Ⅰ、Ⅱ为水分子中的化学键断裂的过程,为吸热过程,B项错误;过程Ⅲ中CO、氢氧原子团和氢原子形成了CO2、H2O和H2,H2中的化学键为非极性共价键,C项错误;催化剂不能改变反应的ΔH,D项错误。
答案▶ A
活化能与焓变的关系
(1)催化剂能降低反应的活化能,但不影响焓变的大小。
(2)在无催化剂的情况下,E1为正反应的活化能,E2为逆反应的活化能,ΔH=E1-E2。
考点2
▶ 热化学方程式的书写
2.(1)(2019年天津卷,10节选)硅粉与HCl在300 ℃时反应生成1 mol SiHCl3气体和H2,放出225 kJ热量,该反应的热化学方程式为 。
(2)(2017年天津卷,7节选)0.1 mol Cl2与焦炭、TiO2完全反应,生成一种还原性气体和一种易水解成TiO2·xH2O的液态化合物,放热4.28 kJ,该反应的热化学方程式为 。
解析▶ (2)从元素守恒的角度分析还原性气体应为CO,即焦炭发生了氧化反应,Cl2发生了还原反应,则0.1 mol Cl2发生反应生成0.05 mol易水解的液态化合物TiCl4,生成1 mol TiCl4放出的热量为×1 mol=85.6 kJ,故热化学方程式为2Cl2(g)+TiO2(s)+2C(s)TiCl4(l)+2CO(g) ΔH=-85.6 kJ·mol-1。
答案▶ (1)Si(s)+3HCl(g)SiHCl3(g)+H2(g) ΔH=-225 kJ·mol-1
(2)2Cl2(g)+TiO2(s)+2C(s)TiCl4(l)+2CO(g)
ΔH=-85.6 kJ·mol-1
2.正误判断,正确的划“√”,错误的划“×”。
(1)甲烷的燃烧热ΔH为-890.3 kJ·mol-1,则甲烷燃烧的热化学方程式可表示为CH4(g)+2O2(g)CO2(g)+2H2O(g) ΔH=-890.3 kJ·mol-1( )
(2)500 ℃、30 MPa下,将0.5 mol N2和1.5 mol H2置于密闭容器中充分反应生成NH3(g),放出19.3 kJ热量,其热化学方程式为N2(g)+3H2(g)2NH3(g) ΔH=-38.6 kJ·mol-1 ( )
(3)密闭容器中,9.6 g硫粉与11.2 g铁粉混合加热生成17.6 g硫化亚铁时,放出19.12 kJ热量。则Fe(s)+S(s)FeS(s) ΔH=-95.6 kJ·mol-1( )
(4)稀醋酸与0.1 mol·L-1NaOH溶液反应:CH3COOH(aq)+NaOH(aq)CH3COONa(aq)+H2O(l) ΔH=-57.3 kJ·mol-1( )
(5)已知1 mol氢气完全燃烧生成液态水所放出的热量为285.5 kJ,则水分解的热化学方程式为2H2O(l)2H2(g)+O2(g) ΔH=+285.5 kJ·mol-1( )
解析▶ (1)根据燃烧热的定义可知,生成物中的水应为液态。
(2)因为合成氨反应为可逆反应,所以N2和H2反应生成2 mol NH3(g)时,放出的热量大于38.6 kJ。
(3)根据反应物的质量可以算出反应热。
(4)醋酸为弱酸,与NaOH溶液反应生成1 mol液态水时放出的热量小于57.3 kJ。
(5)正确的热化学方程式应为H2O(l)H2(g)+O2(g) ΔH=+285.5 kJ·mol-1。
答案▶ (1) × (2)× (3)√ (4)× (5)×
热化学方程式正误判断的“六个注意”
考点3
▶ 利用键能求反应热
3.(2019年湖南长沙雅礼中学高三一模)亚硝酸氯(结构式为)是有机合成中的重要试剂。它可由Cl2和NO在通常条件下反应制得,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2NO(g)+Cl2(g)2ClNO(g)。已知几种化学键的键能数据如下表所示:
化学键
Cl—Cl
Cl—N
NO
键能/kJ·mol-1
243
200
607
630
当Cl2与NO反应生成ClNO的过程中转移了5 mol电子时,理论上放出的热量为 kJ。
解析▶ 已知反应2NO(g)+Cl2(g)2ClNO(g),当1 mol Cl2参与反应时,转移2 mol电子,ΔH=243 kJ·mol-1+2×630 kJ·mol-1-2×(200 kJ·mol-1+607 kJ·mol-1)=-111 kJ·mol-1,则有5 mol电子转移时,放出的热量为111 kJ·mol-1× mol=277.5 kJ。
答案▶ 277.5
3.(2019年福建福州高三第三次质量检测)甲醇是一种可再生能源,具有广阔的开发和应用前景,可用Pt/Al2O3、Pd/C、 Rh/SiO2等作催化剂,采用如下反应来合成甲醇:2H2 (g)+CO(g)CH3OH(g)。下表所列数据是各化学键的键能,该反应的ΔH= (用含字母的代数式表示)。
化学键
H—H
C←O
C—H
C—O
O—H
键能/kJ·mol-1
a
b
c
d
e
解析▶ 反应热ΔH=反应物的键能总和-生成物的键能总和,则2H2 (g)+CO(g)CH3OH(g)的反应热ΔH=(2a+b) kJ·mol-1-(3c+d+e) kJ·mol-1=(2a+b-3c-d-e) kJ·mol-1。
答案▶ (2a+b-3c-d-e) kJ·mol-1
1.依据键能计算ΔH的方法
(1)计算公式:ΔH=反应物的键能总和-生成物的键能总和。
(2)根据键能计算反应热的关键是正确找出反应物和生成物所含共价键的数目,如:1 mol NH3中含有3 mol 键;计算时注意各物质的化学键个数及热化学方程式中各物质的化学计量数。
2.常见物质中化学键的数目
1 mol
物质
CO2
()
CH4
()
P4
()
SiO2
()
化学
键数
2NA
4NA
6NA
4NA
1 mol
物质
石墨
()
金刚石
()
Si
()
-
化学
键数
1.5NA
2NA
2NA
-
考点4
▶ 盖斯定律及其重要应用
4.(1)(2019年湖南衡阳三模)已知:
①COS(g)+H2(g)H2S(g)+CO(g)
ΔH1=-15 kJ·mol-1;
②COS(g)+H2O(g)H2S(g)+CO2(g)
ΔH2=-36 kJ·mol-1;
③CO(g)+H2O(g)H2(g)+CO2(g) ΔH3,则ΔH3= 。
(2)(2019年江西师范大学附属中学高三三模)催化转化器可使汽车尾气中的主要污染物(CO、NOx、碳氢化合物)进行相互反应,生成无毒物质,减少汽车尾气污染。
已知:①N2(g)+O2(g)2NO(g)
ΔH1=+180.5 kJ·mol-1;
②2C(s)+O2(g)2CO(g)
ΔH2=-221.0 kJ·mol-1;
③C(s)+O2(g)CO2(g)
ΔH3=-393.5 kJ·mol-1。
则尾气转化反应2NO(g)+2CO(g)N2(g)+2CO2(g)的ΔH= 。
解析▶ (1)根据盖斯定律,②-①得CO(g)+H2O(g)H2(g)+CO2(g) HΔ3=-36 kJ·mol-1-(-15 kJ·mol-1)=-21 kJ·mol-1。
(2)利用盖斯定律,由③×2-②-①可得ΔH=2ΔH3-ΔH2-ΔH1=-746.5 kJ·mol-1。
答案▶ (1)-21 kJ·mol-1
(2)-746.5 kJ·mol-1
4.(2019年湖北武汉武昌区高三五月调研)SO2的排放主要来自煤的燃烧,工业上常用氨水吸收法处理尾气中的SO2。已知吸收过程中相关反应的热化学方程式如下:
①SO2(g)+NH3·H2O(aq)NH4HSO3(aq) ΔH1=a kJ·mol-1;
② NH3·H2O(aq)+NH4HSO3(aq)(NH4)2SO3(aq)+H2O(l) ΔH2=b kJ·mol-1;
③2(NH4)2SO3(aq)+O2(g)2(NH4)2SO4(aq) ΔH3=c kJ·mol-1。
则反应2SO2(g)+4NH3·H2O(aq)+O2(g)2(NH4)2SO4(aq)+2H2O(l) ΔH= 。
解析▶ 利用盖斯定律,将①×2+②×2+③可得2SO2(g)+4NH3·H2O(aq)+O2(g)2(NH4)2SO4(aq)+2H2O(l) ΔH=(2a+2b+c) kJ·mol-1。
答案▶ (2a+2b+c) kJ·mol-1
利用盖斯定律计算反应热并书写热化学方程式的步骤
11 电 化 学
一、原电池
1.构建原电池模型,类比分析原电池工作原理
2.原电池正、负极判断的“五个角度”
3.关注电解质介质,掌握电极反应式的书写技巧
电极反应式的书写是电化学中的重点和难点,相关题型主要有两类:一类是给出电池装置图,根据图示信息确定正、负极,然后找出两极的反应物和生成物,按负极发生氧化反应、正极发生还原反应的规律书写电极反应式;另一类是给出电池的总反应式,分析反应中有关元素化合价的变化情况,先写出一个比较简单的电极反应式,然后用总反应式减去已写出的电极反应式,即得到另一极的电极反应式。在书写电极反应式时还必须考虑电解质介质的酸碱性,在酸性介质中不能出现OH-,在碱性介质中不能出现H+。如酸性氢氧燃料电池中的正极反应式为O2+4e-+4H+2H2O,而不是O2+4e-2O2-或O2+4e-+2H2O4OH-。
4.有关燃料电池需注意的问题
(1)燃料电池的电极不参与反应,有很强的催化活性,起导电作用。
(2)燃料电池中,在负极上发生氧化反应的是燃料(如H2、CH4、CH3OH等),在正极上发生还原反应的是空气或氧气。
(3)燃料电池是将一个完整的氧化还原反应分为两个半反应,负极发生氧化反应,正极发生还原反应,一般将两个电极反应中得失电子数换算为相同的数目,然后相加便得到总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4)燃料电池反应中,负极材料不一定与电解质溶液发生反应。如燃料电池的负极为惰性电极时,就不与电解质溶液反应。
二、电解池
1.构建电解池模型,类比分析电解基本原理
2.电解池阴、阳极的判断
(1)根据所连接的外加电源判断:与直流电源正极相连的为阳极,与直流电源负极相连的为阴极。
(2)根据电子流动方向判断:电子流动方向为从电源负极流向阴极,从阳极流向电源正极。
(3)根据电解池里电解质溶液中离子的移动方向判断:阳离子向阴极移动,阴离子向阳极移动。
(4)根据电解池两极产物判断(一般情况下)
①阴极上的现象是析出金属(质量增加)或有无色气体(H2)放出。
②阳极上的现象是电极质量减小(活性电极作阳极)或有非金属单质生成,呈气态的有Cl2、O2。
3.准确判断放电顺序,锁定放电离子
(1)阳离子在阴极上的放电顺序:Ag+>Fe3+>Cu2+>H+>……
(2)阴离子在阳极上的放电顺序:S2->I->Br->Cl->OH->……
4.电解池中的三个易误点
(1)只有水被电解时,不要误认为溶液的pH不变或一定变化。若电解NaOH溶液,pH增大;电解H2SO4溶液,pH减小;电解Na2SO4溶液,pH不变。
(2)在电解食盐水的过程中,刚开始阴极区显碱性。不要错误地认为阴极上产生的OH-因带负电荷,移向阳极,使阳极区显碱性。
(3)电解MgCl2和AlCl3溶液时,虽然放电离子和电解NaCl溶液一样,但总的电解离子方程式不同。
5.金属的电化学保护
考点1
▶ 原电池的分析及电极反应式的书写
1.(2019年天津高三一模)在混合导体透氧膜反应器中只需一步就可同时制备氨合成气(N2、H2)和液体燃料合成气(CO、H2),其工作原理如图所示,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膜Ⅰ侧发生的反应为H2O+2e-H2↑+O2-、O2+4e-2O2-
B.膜Ⅱ侧相当于原电池的负极
C.膜Ⅱ侧发生的反应为CH4+O2--2e-2H2+CO
D.膜Ⅱ侧每消耗1 mol CH4,膜Ⅰ侧一定生成1 mol H2
解析▶ 膜Ⅰ侧,H2O和O2在正极均发生还原反应,结合题图可写出其电极反应式为H2O+2e-H2↑+O2-、O2+4e-2O2-,A项正确;原电池中阴离子由正极向负极移动,结合题图中O2-的移动方向可知,膜Ⅰ侧相当于原电池的正极,膜Ⅱ侧相当于原电池的负极,B项正确;膜Ⅱ侧CH4发生氧化反应,其电极反应式为CH4+O2--2e-2H2+CO,C项正确;膜Ⅰ侧发生的反应为H2O+2e-H2↑+O2-、O2+4e-2O2-,膜Ⅱ侧发生的反应为CH4+O2--2e-2H2+CO,则膜Ⅱ侧每消耗1 mol CH4,膜Ⅰ侧生成的H2小于1 mol,D项错误。
答案▶ D
1.(2019年江西七校高三第一次联考)微生物燃料电池是指在微生物的作用下将化学能转化为电能的装置。某微生物燃料电池的工作原理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HS-在硫氧化菌作用下转化为S 的电极反应为HS-+4H2O-8e-S+9H+
B.电子从b极流出,经外电路流向a极
C.如果将反应物直接燃烧,能量的利用率不会变化
D.若该电池电路中有0.4 mol 电子发生转移,则有0.45 mol H+通过质子交换膜
解析▶ 负极上HS-在硫氧化菌作用下转化为S ,失电子发生氧化反应,电极反应式是HS-+4H2O-8e-S -+9H+,A项正确;b极是电池的正极,a极是负极,所以电子从a极流出,经外电路流向b极,B项错误;如果将反应物直接燃烧,会有部分化学能转化为光能,因此能量的利用率会有变化,C项错误;根据电子守恒,若该电池有0.4 mol电子发生转移,则有0.4 mol H+通过质子交换膜,D项错误。
答案▶ A
1.有关原电池解题的思维路径
2.书写原电池电极反应式的三个步骤
(1)列物质标得失:按照负极发生氧化反应,正极发生还原反应,判断出电极反应物和产物,找出得失电子的数量。
(2)看环境配守恒:电极产物在电解质溶液的环境中,应能稳定存在,如碱性介质中生成的H+应让其结合OH-生成水。电极反应式要遵守电荷守恒、质量守恒和得失电子守恒等,并加以配平。
(3)两式加验总式:两电极反应式相加,与总反应式对照验证。
考点2
▶ 电解池原理及应用
2.(2019年山东济南外国语学校高三模拟)以H2、O2、熔融盐Na2CO3组成燃料电池,采用电解法制备Fe(OH)2,装置如图所示,其中电解池两极材料分别为铁和石墨,通电一段时间后,右侧玻璃管中产生大量的白色沉淀。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石墨电极Ⅱ处的电极反应式为O2+4e-2O2-
B.X是铁电极
C.电解池中每有1 mol Fe溶解,石墨Ⅰ处消耗H2 22.4 L
D.若将电池两极所通气体互换,X、Y两极材料也互换,实验方案更合理
解析▶ 左边装置是原电池,通入氢气的石墨Ⅰ是负极,通入氧气的石墨Ⅱ是正极,负极反应式为H2-2e-+CCO2+H2O,正极反应式为O2+4e-+2CO22C,A项错误;X与电源负极连接,作阴极,Y与电源正极连接,作阳极,要制取Fe(OH)2,阳极Y必须是铁电极,X为石墨电极,B项错误;未指明气体所处的状态,因此不能确定氢气的体积,C项错误;若将电池两极所通气体互换,则石墨Ⅰ是正极,X是阳极,X电极材料是Fe,该电极产生的Fe2+和碱反应得到Fe(OH)2白色沉淀,Y电极产生H2,可以将沉淀和氧气隔绝,实验方案更合理,D项正确。
答案▶ D
2.(2019年陕西西北工业大学附属中学高三模拟)人工肾脏可用电化学方法除去代谢产物中的尿素[CO(NH2)2]。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
A.a极为电源的负极
B.电解结束后,阴极室溶液的pH与电解前相比将升高
C.除去尿素的反应为CO(NH2)2+2Cl2+H2ON2+CO2+4HCl
D.若两极共收集到气体0.6 mol,则除去的尿素为0.12 mol(忽略气体溶解,假设氯气全部参与反应)
解析▶ 由图可知,左室电解产物为CO2和N2,发生氧化反应,故a极为电源的正极,右室电解产物为H2,发生还原反应,故b极为电源的负极,A项错误;阴极反应式为6H2O+6e-6OH-+3H2↑,阳极反应式为6Cl--6e-3Cl2↑,CO(NH2)2+3Cl2+H2ON2+CO2+6HCl,根据上述反应式可以看出在阴极室、阳极室产生的OH-、H+的数目相等,阳极室中反应产生的H+通过质子交换膜进入阴极室与OH-恰好反应生成水,所以阴极室中电解前后溶液的pH不变,B项错误;由图可知,阳极室首先是氯离子放电生成Cl2,Cl2再氧化尿素生成N2、CO2,同时会生成HCl,阳极室中发生的反应依次为6Cl--6e-3Cl2↑,CO(NH2)2+3Cl2+H2ON2+CO2+6HCl,C项错误;阴极反应式为6H2O+6e-6OH-+3H2↑,阳极反应式为6Cl--6e-3Cl2↑,CO(NH2)2+3Cl2+H2ON2+CO2+6HCl,若两极共收集到气体0.6 mol,则n(N2)=n(CO2)=0.6× mol=0.12 mol,由反应CO(NH2)2+3Cl2+H2ON2+CO2+6HCl可知,所消耗的CO(NH2)2的物质的量也为0.12 mol,D项正确。
答案▶ D
1.惰性电极电解电解质溶液的产物判断方法
2.“串联”类电池的解题流程
考点3
▶ 电解池中电极反应式的书写
3.(2019年天津红桥区高三一模)化学可以变废为宝,利用电解法处理烟道气中的NO,将其转化为NH4NO3的原理如图所示。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该电解池的阳极反应式为NO-3e-+2H2ON+4H+
B.该电解池的电极材料为多孔石墨,目的是提高NO的利用率和加快反应速率
C.用NH4NO3的稀溶液代替水可以增强导电能力,有利于电解的顺利进行
D.为使电解产物全部转化为NH4NO3,需补充的物质A为HNO3
解析▶ 根据装置图可知,在阳极NO失去电子,被氧化,生成N,电极反应式为NO-3e-+2H2ON+4H+,A项正确。电解池中的电极材料为多孔石墨,由于多孔石墨表面积大,吸附力强,因此可吸附更多的NO参与反应,因而可提高NO的利用率和加快反应速率,B项正确。NH4NO3的稀溶液中自由移动的离子浓度比水大,因此用NH4NO3的稀溶液代替水可以增强导电能力,有利于电解的顺利进行,C项正确。在阳极NO被氧化为N,电极反应式为NO-3e-+2H2ON+4H+;该电池的总反应式为8NO+7H2O3NH4NO3+2HNO3,为使电解产物全部转化为NH4NO3,要适当补充NH3,D项错误。
答案▶ D
3.(2019年山东师范大学附属中学考前模拟)图甲为一种新型污水处理装置,该装置可利用一种微生物将有机废水的化学能直接转化为电能。图乙为电解氯化铜溶液的实验装置的一部分。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
A.a极应与X连接
B.N极发生还原反应,当N极消耗11.2 L(标准状况下) O2时,则a极增重64 g
C.不论b极为何种电极材料,b极的电极反应式一定为2Cl--2e-Cl2↑
D.若有机废水中含有乙醛,则M极的电极反应式为CH3CHO+3H2O-10e-2CO2↑+10H+
解析▶ 根据题给信息知,甲图是将化学能转化为电能的原电池,N极氧气得电子发生还原反应生成水,N极为原电池的正极,M极废水中的有机物失电子发生氧化反应,M极为原电池的负极。由图乙中Cl-移向b极,Cu2+移向a极可知,a极为阴极,应与负极相连,即a极与X相连,A项正确;N极是正极,氧气得电子发生还原反应,a极为阴极,铜离子得电子发生还原反应,根据得失电子守恒,则当N极消耗11.2 L(标准状况下)气体时,则a极增重11.2 L÷22.4 L·mol-1×4÷2×64 g·mol-1=64 g,B项正确;b极为阳极,当为惰性电极时,电极反应式为2Cl--2e-Cl2↑,当为活性电极时,电极本身失电子发生氧化反应,C项错误;若有机废水中含有乙醛,图甲中M极为CH3CHO失电子发生氧化反应,电极反应式为CH3CHO+3H2O-10e-2CO2↑+10H+,D项正确。
答案▶ C
电解池中电极反应式的书写步骤
如果电解过程包括几个阶段,应该弄清楚每个阶段溶液中离子的放电情况,分步书写各个阶段的电极反应式和总反应式。
考点4
▶ 二次电池
4.(2019年北京中国人民大学附属中学高三模拟)高能LiFePO4电池,多应用于公共交通。电池中间是聚合物的隔膜, 主要作用是在反应过程中只让Li+通过。该电池的原理为(1-x)LiFePO4+xFePO4+LixCnLiFePO4+nC,结构如图所示:
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放电时,正极的电极反应式为xFePO4+xLi++xe-xLiFePO4
B.放电时,电子由负极经导线、用电器、导线到正极
C.充电时,阴极的电极反应式为xLi++xe-+nCLixCn
D.充电时,Li+向左移动
解析▶ 放电时,FePO4为正极,得电子发生还原反应,电极反应式为xFePO4+xLi++xe-xLiFePO4,A项正确;放电时,作为原电池,电子由负极经导线、用电器、导线到正极,B项正确;充电时,阴极为C得电子发生还原反应,电极反应式为xLi++xe-+nCLixCn,C项正确;充电时,作为电解池,阳离子向阴极移动,Li+向右移动,D项错误。
答案▶ D
4.(2019年四川成都第七中学检测)如图所示的C-NaMO2电池是科学家正在研发的钠离子电池,据悉该电池可以将传统锂电池的续航能力提升7倍。该电池总反应为NaMO2+nCNa(1-x)MO2+NaxCn,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充电时,左侧电极为阳极
B.电解质可以选用无水乙醇
C.放电时,负极反应式为NaMO2-xe-Na(1-x)MO2+xNa+
D.充电时,阳极反应式为nC+xNa++xe-NaxCn
解析▶ 充电时,钠离子移向左侧,左侧电极为阴极,A项错误;无水乙醇为非电解质,不能电离,B项错误;原电池中,负极发生失电子的氧化反应,放电时,负极反应式为NaMO2-xe-Na(1-x)MO2+xNa+,C项正确;电解池中,阳极上发生失电子的氧化反应,电极反应式为NaxCn-xe-nC+xNa+,D项错误。
答案▶ C
1.放电时为原电池装置,氧化剂一定在正极得电子,还原剂一定在负极失电子,进而得到各个电极的反应。
2.充电时为电解池装置,将原电池的正极反应倒过来就是电解池的阳极反应,将原电池的负极反应倒过来就是电解池的阴极反应。
3.溶液中离子移动方向的判断:放电时,阴离子移向负极,阳离子移向正极;充电时,阴离子移向阳极,阳离子移向阴极。
4.可充电电池充、放电时电池的接法
考点5
▶ 金属腐蚀与防护
5.(2019年四川成都高三第一次诊断)港珠澳大桥设计寿命120年,对桥体钢构件采用了多种防腐方法。下列分析错误的是( )。
A.防腐原理主要是避免发生反应2Fe+O2+2H2O2Fe(OH)2
B.钢构件表面喷涂环氧树脂涂层,是为了隔绝空气、水等防止形成原电池
C.采用外加电流的阴极保护法时需外接镁、锌等作辅助阳极
D.钢构件可采用不锈钢材料以减缓电化学腐蚀
解析▶ 铁为活泼金属,在潮湿的空气中容易发生吸氧腐蚀,发生的反应主要有2Fe+O2+2H2O2Fe(OH)2、4Fe(OH)2+O2+2H2O4Fe(OH)3等,A项正确;钢构件表面喷涂环氧树脂涂层,可以隔绝空气、水等防止形成原电池,防止铁发生电化学腐蚀,B项正确;外接镁、锌等作辅助阳极属于牺牲阳极的阴极保护法,采用外加电流的阴极保护法时需外接电源,C项错误;不锈钢具有较强的耐腐蚀性,采用不锈钢材料作钢构件可以减缓电化学腐蚀,D项正确。
答案▶ C
5.(2019年北京西城高三第二次模拟)关于研究生铁的锈蚀实验,下列分析不正确的是( )。
序号
①
②
③
实验
现象
8小时未观察
到明显锈蚀
8小时未
观察到明
显锈蚀
1小时观察
到明显锈蚀
A.①中,NaCl溶液中溶解的O2不足以使生铁片明显锈蚀
B.②中,生铁片未明显锈蚀的原因之一是缺少H2O
C.③中正极反应式:O2+4e-+2H2O 4OH-
D.对比①②③,说明苯能隔绝O2
解析▶ 根据实验现象,③中1小时观察到明显锈蚀,说明NaCl溶液中溶解有O2,只是苯不能隔绝空气中的O2进入NaCl溶液,而①中由于是密闭体系,溶解的O2较少,不足以使生铁片明显锈蚀,A项正确;苯属于非电解质,②中无电解质溶液,不满足电化学腐蚀的条件,B项正确;铁在中性环境下发生吸氧腐蚀,正极反应式为O2+4e-+2H2O 4OH-,C项正确;③中发生吸氧腐蚀,①③溶液中均溶解有O2,③中观察到明显锈蚀,说明苯不能隔绝O2,D项错误。
答案▶ D
1.一般来说(可用下列原则判断):电解池原理引起的腐蚀>原电池原理引起的腐蚀>化学腐蚀>有防护措施的腐蚀。
2.对同一金属来说,腐蚀的快慢:强电解质溶液中>弱电解质溶液中>非电解质溶液中。
3.活动性不同的两种金属,活动性差别越大,腐蚀越快。
4.对同一种电解质溶液来说,电解质溶液浓度越大,金属腐蚀的速率越快。
1.(2019年北京通州高三第三次模拟)CO2和CH4催化重整可制备合成气,对减缓燃料危机具有重要的意义,其反应历程示意图如下:
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合成气的主要成分为CO和H2
B.①→②既有碳氧键的断裂,又有碳氧键的形成
C.①→②的过程吸收能量
D.Ni在该反应中作催化剂
解析▶ 由图示可知CO2和CH4在Ni催化作用下,最终生成CO和H2,A项正确;化学反应的过程中存在反应物中键的断裂和生成物中键的形成,由图示可知①→②过程中既有碳氧键的断裂,又有碳氧键的形成,B项正确;①的能量总和大于②的能量总和,则①→②的过程放出能量,C项错误;由图示可知CO2和CH4催化重整生成CO和H2的过程中Ni的质量和化学性质没有发生变化,则Ni为催化剂,D项正确。
答案▶ C
2.(2019年山东德州高三期末)已知2SO2(g)+O2(g)2SO3(g) ΔH=-198 kJ·mol-1,在 V2O5存在时反应过程中的能量变化如图所示。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ΔH=E4-E3+E2-E1
B.加入V2O5后反应经过两步完成,其中第一步决定反应速率
C.加入V2O5,ΔH不变,但反应速率改变
D.向密闭容器中充入2 mol SO2和1 mol O2,发生上述反应达平衡时,反应放热198 kJ
解析▶ 根据图示可知,反应的焓变为吸收能量与放出能量的差值,ΔHE=1E-2E+3E-4,A项错误;多步反应的反应速率由速率较慢的反应决定,加入V2O5后第二步反应发生需要的能量高,反应速率慢,所以反应速率由第二步反应决定,B项错误;催化剂不能改变反应物、生成物的能量,所以ΔH不变,但催化剂能改变反应途径,所以使用催化剂后反应速率改变,C项正确;该反应是可逆反应,反应物不能完全转化为生成物,所以反应达到平衡时,放出的热量小于198 kJ,D项错误。
答案▶ C
3.(2019年山东临沂高三教学质量检测)Li/Li2O体系的能量循环图如下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ΔH3<0
B.ΔH3+ΔH4+ΔH5=ΔH6
C.ΔH6>ΔH5
D.ΔH1+ΔH2+ΔH3+ΔH4+ΔH5+ΔH6=0
解析▶ O2由气态分子变为气态原子,需要断裂分子中的化学键,因此要吸收能量,HΔ3>0,A项错误;根据盖斯定律可知,反应的能量变化只与物质的始态与终态有关,与反应途径无关,根据物质转化关系图可知,HΔ1+HΔ2+HΔ3+HΔ4+HΔ5=HΔ6,B、D两项错误;根据物质转化关系图可知,HΔ1+HΔ2+HΔ3+HΔ4+HΔ5=HΔ6,HΔ1>0,HΔ2>0,HΔ3>0,HΔ4>0,所以HΔ6>HΔ5,C项正确。
答案▶ C
4.(2019年山东实验中学高三模拟考试)我国科学家在天然气脱硫研究方面取得了新进展,利用如图所示装置可发生反应H2S+O2H2O2+S↓。已知甲池中发生的反应如下:
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该装置中存在光能向电能的转化
B.H+从乙池移向甲池
C.乙池溶液中发生的反应为H2S+3I-+S↓+2H+
D.甲池中碳棒上发生的电极反应为AQ+2H+-2e-H2AQ
解析▶ 该装置中有光照,所以是光能转化为电能,A项正确;H+在甲池中消耗,在乙池中生成,因此H+从乙池移向甲池,B项正确;由图可知乙池中H2S转化为S,S元素化合价降低,同时生成H+,根据得失电子守恒可知离子方程式为H2S+3I-+S↓+2H+,C项正确;碳棒上发生的电极反应是一个转移溶液中H+的反应,电极反应式为AQ+2H++2e-H2AQ,D项错误。
答案▶ D
5.(2019年湖南长沙雅礼中学高三月考)煤的液化可以合成甲醇。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
①气化:C(s)+2H2O(g)CO2(g)+2H2(g)
ΔH1=+90.1 kJ·mol-1
②催化液化Ⅰ:CO2(g)+3H2(g)CH3OH(g)+H2O(g) ΔH2=-49.0 kJ·mol-1
③催化液化Ⅱ:CO2(g)+2H2(g)CH3OH(g)+O2(g) ΔH3=a kJ·mol-1
A.催化液化Ⅰ的反应在高温下更容易自发进行
B.C(s)+H2O(g)+H2(g)CH3OH(g) ΔH=+41.1 kJ·mol-1
C.ΔH2>ΔH3
D.如图所示为甲醇燃料电池的工作原理示意图,负极的电极反应式为CH3OH-6e-+6OH-CO2↑+5H2O
解析▶ 催化液化Ⅰ的反应的ΔH<0、ΔS<0,根据ΔG=ΔH-TΔS可知,该反应在低温下能自发进行,A项错误;根据盖斯定律,①+②可得热化学方程式C(s)+H2O(g)+H2(g)CH3OH(g) ΔH=(+90.1-49.0) kJ·mol-1=+41.1 kJ·mol-1,B项正确;根据盖斯定律,②-③可得热化学方程式H2(g)+O2(g)H2O(g) ΔH=HΔ2-HΔ3=(-49.0-a) kJ·mol-1,该反应为放热反应,即ΔH<0,则有HΔ2-HΔ3<0,C项错误;该电池中负极的电极反应式为CH3OH-6e-+8OH-C -+6H2O,D项错误。
答案▶ B
6.(2019年安徽六安三校联考高三最后一卷)某高校的研究人员研究出一种方法,可实现水泥生产时CO2零排放,其基本原理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该装置可以将太阳能转化为电能
B.阴极的电极反应式为3CO2+4e-C+2C
C.高温的目的只是将碳酸盐熔融,提供阴、阳离子
D.电解过程中电子由负极流向阴极,经过熔融盐到阳极,最后回到正极
解析▶ 该装置为电解池,将电能转化为化学能,A项错误;阴极发生还原反应,电极反应式为3CO2+4e-C+2C -,B项正确;高温的目的除了将碳酸盐熔融提供阴、阳离子外,还将CaCO3分解为CaO和CO2,C项错误;电解过程中电子由负极流向阴极,阳极流向正极,熔融盐中没有电子移动,D项错误。
答案▶ B
7.(2019年山东临沂第十九中学高三期末)某校活动小组为探究金属腐蚀的相关原理,设计了如图a所示装置,图a中铁棒末端分别连上一块Zn片和Cu片,并静置于含有K3[Fe(CN)6]及酚酞的混合凝胶上。一段时间后发现凝胶的某些区域(如图b所示)发生了变化。已知:3Fe2++2[Fe(CN)6]3-Fe3[Fe(CN)6]2↓(蓝色)。则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甲区发生的电极反应为Fe-2e-Fe2+
B.乙区产生Zn2+
C.丙区呈现红色
D.丁区呈现蓝色
解析▶ 铁棒末端连上Zn片时,Zn片端(乙区)作负极,乙区发生的电极反应为Zn-2e-Zn2+;铁棒另一端(甲区)作正极,甲区发生的电极反应为O2+2H2O+4e-4OH-,A项错误,B项正确。铁棒末端连上Cu片时,Cu片端(丙区)作正极,丙区发生的电极反应为O2+2H2O+4e-4OH-,溶液呈碱性,酚酞变红,C项正确。铁棒另一端(丁区)作负极,丁区发生的电极反应为Fe-2e-Fe2+,Fe2+遇K3[Fe(CN)6]呈现蓝色,D项正确。
答案▶ A
8.(2019年湖南长沙雅礼中学高三二模)科学家发现对冶金硅进行电解精炼提纯可降低高纯硅的制备成本。相关电解槽装置如图1所示,用Cu-Si合金作硅源,在950 ℃下利用三层液熔盐进行电解精炼,并利用某CH4燃料电池(如图2所示)作为电源。下列有关说法不正确的是( )。
A.c极与b极相连,d极与a极相连
B.图1电解槽中,Si优先于Cu被氧化
C.a极的电极反应式为CH4-8e-+4O2-CO2+2H2O
D.相同时间下,通入CH4、O2的体积不同,会影响硅的提纯速率
解析▶ 甲烷燃料电池中,通入甲烷的a极为负极,通入氧气的b极为正极,根据电解池中电子的移动方向可知,c极为阴极,与a极相连,d极为阳极,与b极相连,A项错误;由图可知,d极为阳极,Si在阳极上失去电子被氧化生成Si4+,而铜没被氧化,说明硅优先于铜被氧化,B项正确;甲烷燃料电池中,通入甲烷的a极为负极,甲烷在负极上失电子发生氧化反应生成二氧化碳,电极反应式为CH4-8e-+4O2-CO2+2H2O,C项正确;相同时间下,通入CH4、O2的体积不同,反应转移电子的物质的量不同,会造成电流强度不同,影响硅的提纯速率,D项正确。
答案▶ A
9.(2019年天津理综,6改编)我国科学家研制了一种新型的高能量比锌-碘溴液流电池,其工作原理如图所示。图中贮液器可储存电解质溶液,提高电池的容量。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放电时,电子流向为a→用电器→b
B.放电时,溶液中离子的数目减小
C.充电时,a极的电极反应式为Br-+2I--2e-I2Br-
D.充电时,溶液中每有2.54 g I-被氧化,b极增重1.3 g
解析▶ 放电时,a极为正极,b极为负极,故电子流向为b→用电器→a,A项错误;放电时,正极反应式为I2Br-+2e-2I-+Br-,溶液中离子数目增大,B项错误;充电时,a是阳极,应与外电源的正极相连,阳极反应式为Br-+2I--2e-I2Br-,2.54 g(0.02 mol)I-失电子被氧化,转移0.02 mol电子,b极的电极反应式为Zn2++2e-Zn,即b极增重0.65 g,C项正确,D项错误。
答案▶ C
10.请回答下列问题:
(1)(2019年天津和平区高三一模)已知:CO(g)+2H2(g)CH3OH(g) ΔH1=-116 kJ·mol-1
CO(g)+O2(g)CO2(g)
ΔH2=-283 kJ·mol-1
H2(g)+O2(g)H2O(g)
ΔH3=-242 kJ·mol-1
则表示1 mol气态甲醇完全燃烧生成CO2和水蒸气时的热化学方程式为 。
(2)(2019年安徽六安三校联考高三最后一卷)工业上可用H2还原法处理NO,反应原理为2NO(g)+2H2(g)N2(g)+2H2O(g) ΔH=a。已知在标准状况下,由元素最稳定的单质生成1 mol纯化合物时的焓变叫标准摩尔生成焓。NO(g)和H2O(g)的标准摩尔生成焓分别为+90 kJ·mol-1、-280 kJ·mol-1,则a= 。
答案▶ (1)CH3OH(g)+O2(g)CO2(g)+2H2O(g) ΔH=-651 kJ·mol-1
(2)-740 kJ·mol-1
11.(2019年中国人民大学附属中学高三模拟)《我在故宫修文物》这部纪录片里关于古代青铜器的修复引起了某研学小组的兴趣。“修旧如旧”是文物保护的主旨。
(1)查阅高中教材得知铜锈为Cu2(OH)2CO3,俗称铜绿,可溶于酸。铜绿在一定程度上可以提升青铜器的艺术价值。参与形成铜绿的物质有Cu和 。
(2)继续查阅资料,了解到铜锈的成分非常复杂,主要成分有Cu2(OH)2CO3和Cu2(OH)3Cl。考古学家将铜锈分为无害锈和有害锈,结构如图所示:
Cu2(OH)2CO3和Cu2(OH)3Cl分别属于无害锈和有害锈,请解释原因: 。
(3)文献显示有害锈的形成过程中会产生CuCl(白色不溶于水的固体),请结合下图回答:
①过程Ⅰ的正极反应物是 。
②过程Ⅰ中负极反应式是 。
(4)青铜器的修复有以下几种方法:
ⅰ.柠檬酸浸法:将腐蚀文物直接放在2%~3%的柠檬酸溶液中浸泡除锈;
ⅱ.碳酸钠法:将腐蚀文物置于含Na2CO3的缓冲溶液中浸泡,使CuCl转化为难溶的Cu2(OH)2CO3;
ⅲ.BTA保护法:
请回答下列问题:
①写出碳酸钠法的离子方程式: 。
②三种方法中,BTA保护法应用最为普遍,分析其可能的优点有 (填字母)。
A.在青铜器表面形成一层致密的透明保护膜
B.替换出锈层中的Cl-,能够高效的除去有害锈
C.和酸浸法相比,不破坏无害锈,可以保护青铜器的艺术价值,做到“修旧如旧”
答案▶ (1)O2、H2O、CO2
(2)Cu2(OH)2CO3为致密结构,可以阻止潮湿空气进入内部进一步腐蚀铜;而Cu2(OH)3Cl为疏松结构,潮湿空气可以进入空隙内将内部的铜进一步腐蚀
(3)①O2(H2O) ②Cu-e-+Cl-CuCl
(4)①4CuCl+O2+2H2O+2C2Cu2(OH)2CO3+4Cl- ②ABC
12.请回答下列问题:
(1)(2019年福建福州高三第三次质量检测)美国的两家公司合作开发了多孔硅甲醇直接燃料电池,其工作原理如图1所示:
图1
①石墨2为 (填“正”或“负”)极。
②石墨1极发生的电极反应为 。
(2)(2019年湖北宜昌高三5月模拟)科研人员设计了甲烷燃料电池并用于电解。如图2所示,电解质是掺杂了Y2O3与ZrO2的固体,可在高温下传导O2-。
图2
①C极为 (填“阳”或“阴” )极。
②该电池工作时负极反应式为 。
③用该电池电解饱和食盐水,一段时间后收集到标准状况下总体积为112 mL的气体,则电解后所得溶液在25 ℃时pH= (假设电解前后NaCl溶液的体积均为500 mL)。
解析▶ (2)③用该电池电解饱和食盐水,电解总化学方程式是2NaCl+2H2O2NaOH+H2↑+Cl2↑,生成气体的物质的量是=0.005 mol,则生成NaOH 0.005 mol,c(OH-)==0.01 mol·L-1,则25 ℃时,电解后所得溶液pH=12。
答案▶ (1)①正 ②CH3OH+H2O-6e-CO2↑+6H+
(2)①阳 ②CH4-8e-+4O2-CO2+2H2O
③12
13.(2019年安徽合肥高三第三次教学质量检测)一定条件下,1 mol CH3OH与一定量O2发生反应时,生成CO、CO2或HCHO的能量变化如图所示[反应物O2(g)和生成物H2O(g)已略去]。
回答下列问题:
(1)在有催化剂作用下,CH3OH与O2反应主要生成 (填“CO2”“CO”或“HCHO”);计算2HCHO(g)+O2(g)2CO(g)+2H2O(g)的ΔH= 。
(2)已知:CO(g)+2H2(g)CH3OH(g) ΔH
①经测定不同温度下该反应的平衡常数如下:
温度(℃)
250
300
350
K
2.041
0.270
0.012
该反应为 (填“放热”或“吸热”)反应;250 ℃时,某时刻测得该反应的反应物与生成物浓度为c(CO)=0.4 mol·L-1、c(H2)=0.4 mol·L-1、c(CH3OH)=0.8 mol·L-1,则此时v(正) (填“>”“=”或“<”)v(逆)。
②某温度下,在体积固定的2 L密闭容器中将1 mol CO和2 mol H2混合,使反应达到平衡,实验测得平衡时与起始时的气体压强比值为0.7,则该反应的平衡常数为 (保留1位小数)。
(3)利用钠碱循环法可除去SO2。常温下,若吸收液吸收一定量SO2后的溶液中,n(S -)∶n(HS)=3∶2,则此时溶液呈 (填“酸性”“中性”或“碱性”)。(已知H2SO3的电离常数:Ka1=1.54×10-2、Ka2=1.02×10-7)
(4)利用电化学法处理工业尾气SO2的装置如图所示,写出Pt(2)极的电极反应式: ;当电路中转移0.02 mol e-时(浓H2SO4尚未排出),交换膜左侧溶液中增加了 mol离子。
解析▶ (1)从图像中可知加入催化剂生成甲醛的反应活化能小,化学反应速率快,所以主要产物为HCHO。根据图像,1 mol HCHO转化为1 mol CO放出的能量为(676-283-158) kJ=235 kJ,热化学方程式为2HCHO(g)+O2(g)2CO(g)+2H2O(g) ΔH=-235×2 kJ·mol-1=-470 kJ·mol-1。
(2)①根据表中数据可知,随着温度的升高,平衡常数减小,平衡逆向移动,逆反应为吸热反应,则正反应为放热反应;对于某时刻,浓度商Qc===12.5,大于250 ℃时的平衡常数2.041,反应逆向进行,正反应速率小于逆反应速率。②同温同体积的情况下,气体的压强之比等于物质的量之比。平衡时与起始时的气体压强比值为0.7,开始时的物质的量为1 mol+2 mol=3 mol,则平衡时的物质的量为3 mol×0.7=2.1 mol。
CO(g)+2H2(g)CH3OH(g)
开始(mol): 1 2 0
转化(mol): x 2x x
平衡(mol): 1-x 2-2x x
1-x+2-2x+x=2.1,得x=0.45;体积为2 L,则K==≈2.7。
(3)n(S )∶n(HS)=3∶2,在同一溶液中,浓度之比等于物质的量之比,亚硫酸的Ka2==c(H+)×=1.02×10-7,得c(H+)=6.8×10-8<10-7,溶液呈碱性。
(4)根据示意图,Pt(2)极上HS→S2,S元素的化合价从+4降低到+3,电解质溶液为酸性,则电极反应式为2HS+2e-+2H+S2 -+2H2O;Pt(2)极为阴极,Pt(1)极为阳极,阳极的电极反应式为SO2-2e-+2H2OS -+4H+,电路中通过0.02 mol e-时,左侧生成0.01 mol S和0.04 mol H+,根据电荷守恒,有0.02 mol的H+经阳离子交换膜转移到右侧,则左侧增加了0.03 mol离子。
答案▶ (1)HCHO -470 kJ·mol-1
(2)①放热 < ②2.7
(3)碱性
(4)2HS+2e-+2H+S2 -+2H2O 0.03
新高考化学二轮复习精选练习专题七 化学反应与能量变化(含解析): 这是一份新高考化学二轮复习精选练习专题七 化学反应与能量变化(含解析),共18页。试卷主要包含了反应中能量的变化,热化学方程式的书写,燃烧热,盖斯定律的应用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高考化学二轮复习解密08 化学反应与能量(讲义)(含解析): 这是一份高考化学二轮复习解密08 化学反应与能量(讲义)(含解析),共34页。
高考化学二轮专题复习专题5 化学反应与能量 (含解析): 这是一份高考化学二轮专题复习专题5 化学反应与能量 (含解析),共29页。试卷主要包含了热化学方程式的书写步骤,四种计算化学反应热的方法,6 kJ·ml-1,6 g硫粉与11,6 kJ,3 kJ,已知,5 kJ·ml-1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