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2022学年北京市东城区高三(上)期末化学试卷( 含答案解析)
展开2021-2022学年北京市东城区高三(上)期末化学试卷
1. 第24届冬季奥林匹克运动会即将在北京开幕。雪上项目是冬奥会重要项目之一。制作滑雪板各部分所对应的材料中,属于天然有机高分子的是( )
A. 板面——尼龙 B. 板芯——木质
C. 板底——聚乙烯塑料 D. 复合层——玻璃纤维
2. 下列有关物质用途的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
A. 液氨可用作制冷剂 B. 维生素C可用作食品中的抗氧化剂
C. 盐酸可用于除去水垢中的CaSO4 D. FeCl3溶液可用于蚀刻覆铜电路板
3. 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 利用盐析可分离提纯蛋白质
B. 植物油和硬化油中都含有酯基
C. 麦芽糖和葡萄糖都能发生水解反应
D. 天然核酸根据其组成中戊糖的不同,可分为DNA和RNA
4. 下列过程中的颜色变化与氧化还原反应有关的是( )
A. NO遇空气变为红棕色气体
B. 向AgCl浊液中滴入Na2S溶液,产生黑色沉淀
C. 向CuCl2溶液中加入过量氨水,溶液颜色变为深蓝色
D. 向碘水中滴加几滴CCl4,振荡、静置,下层溶液呈紫红色
5. 下列图示或化学用语表示不正确的是( )
A.乙炔的空间结构模型
B.SO2的VSEPR模型
C.基态Cr的价层电子的轨道表示式
D.px轨道的电子云轮廓图
A. A B. B C. C D. D
6. 描述下列事实的离子方程式书写不正确的是( )
A. 用醋酸溶液溶解大理石:CaCO3+2H+=Ca2++CO2↑+H2O
B. 将氯气通入二氧化硫的水溶液中:Cl2+SO2+2H2O=4H++SO42−+2Cl−
C. 用过量氨水吸收二氧化硫:2NH3⋅H2O+SO2=2NH4++SO32−+H2O
D. 将铜丝插入浓硝酸中:Cu+4H++2NO3−=Cu2++2NO2↑+2H2O
7.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第一电离能:F
C. 沸点:HF
8. 碳化硅晶体具有多种结构,其中一种晶体的晶胞(如图所示)与金刚石的类似。下列判断不正确的是( )
A. 该晶体属于分子晶体 B. 该晶体中只存在极性键
C. 该晶体中Si的化合价为+4 D. 该晶体中C的杂化类型为sp3
9. 海水中含有HCO3−等离子,pH约为8。有研究提出,用如图所示方法能够从海水中提取CO2。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c室出口溶液显酸性
B. 相同时间内,两个阳离子膜中通过的H+数目相等
C. a室中发生的电极反应:2H2O+2e−=H2↑+2OH−
D. b室中发生的化学反应:H++HCO3−=H2O+CO2↑
10. ICl与H2能发生反应:H2(g)+2ICl(g)=I2(g)+2HCl(g)ΔH<0。
已知:
①该反应由两个基元反应分步完成,第一步为H2(g)+ICl(g)=HI(g)+HCl(g)ΔH1
②两步反应的活化能分别为Ea1、Ea2,且Ea1>Ea2
下列判断不正确的是( )
A. 第一步为氧化还原反应
B. 第一步的化学反应速率大于第二步的化学反应速率
C. 已知键能:H−H>I−I,可推知键能:H−Cl>I−Cl
D. 第二步的热化学方程式为HI(g)+ICl(g)=HCl(g)+I2(g)ΔH2=ΔH−ΔH1
11. 醛(酮)中与直接相连的C上的H与另一分子醛(酮)的加成后生成羟基醛(酮)的反应称为羟醛缩合反应。利用该反应合成异丙叉酮(MO)的路线如图。
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 MO不存在顺反异构体
B. ②的反应类型为消去反应
C. HCHO和CH3CHO的混合物按①中原理反应,最多得到3种羟基醛
D. 在有机合成中可以利用羟醛缩合反应增长碳链
12. 气态醋酸中存在平衡(CH2COOH)2(g)⇌2CH3COOH(g)ΔH。实验测得压强分别为p1和p2时,上述平衡体系中气体的平均摩尔质量(M)随温度(T)的变化如图所示。[已知:M=混合气体的总质量混合气体的总物质的量;M(CH3COOH)=60g⋅mol−1]。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 p1>p2
B. ΔH<0
C. a点时,n[(CH3COOH)2]:n(CH3COOH)=1:2
D. 为使M的值接近60,可采取高温、低压的实验条件
13. 电离常数是研究电解质在水溶液中的行为的重要工具。现有HX、H2Y和H2Z三种酸,各酸及其盐之间不发生氧化还原反应,它们的电离常数如表所示。
酸
电离常数(25℃)
HX
Ka=10−9.2
H2Y
Ka1=10−6.4 Ka2=10−10.3
H2Z
Ka1=10−1.9 Ka2=10−7.2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在水溶液中结合H+的能力:Y2−
D. 25℃时,浓度均为0.1mol⋅L−1的H2Y和H2Z溶液的pH:H2Y
下列对曲线的分析不正确的是( )
A. bc段存在平衡Mg(OH)2(s)⇌Mg2+(aq)+2OH−(aq)
B. cd段Q[Mg(OH)2]
D. e点时再加入足量Mg(OH)2粉末,可使溶液的pH与b点的相同
15. 过渡元素铂(Pt)的单质是一种重要的催化剂,其化合物可用于医药领域。
(1)基态Pt的价层电子排布式是5d96s1,该元素在元素周期表中位于第 ______周期。
(2)Pt的晶胞示意图如图。
①该晶胞中含有的铂原子数目为 ______。
②该晶体中,每个铂原子周围与它最近且等距离的铂原子有 ______个。
(3)PtCl2(NH3)2是铂的重要配位化合物。它有甲、乙两种同分异构体,其中甲为极性分子,乙为非极性分子。甲、乙的水解产物化学式均为Pt(OH)2(NH3)2,但只有甲的水解产物能与草酸(HOOC−COOH)反应生成Pt(C2O4)(NH3)2。
①根据相似相溶的规律,可推断 ______(填“甲”或“乙”)在水中的溶解度较大。
②依据上述信息:______,可推断PtCl2(NH3)2不是四面体结构。
③PtCl2(NH3)2发生水解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 ______。
④PtCl2(NH3)2和Pt(C2O4)(NH3)2中铂的配体数不同,但配位数均为4,是由于每个C2O42−中有 ______个原子与铂配位。
⑤查阅资料可知,甲、乙均为平面结构。画出乙的水解产物的空间结构并推测其不能与草酸反应生成Pt(C2O4)(NH3)2的原因:______。
16. 羟基依巴斯汀可用于治疗季节性过敏鼻炎,其结构简式如图。
它的一种合成路线如图:
已知:i.
ii.
(1)B的含氧官能团是 ______。
(2)①的反应类型是 ______。
(3)②的化学方程式是 ______。
(4)E中含羟基,则③中NaBH4做 ______(填“氧化剂”或“还原剂”)。
(5)G的结构简式是 ______。
(6)试剂x的分子式是 ______。
(7)上述合成路线中,起到官能团保护作用的步骤是 ______(填序号)。
(8)E的同系物中,比E少2个碳原子的分子有 ______种(不包含立体异构)。
17. 化学耗氧量(COD)是判断水体受污染程度的一个重要指标。测定某湖泊水样的COD并对测定后的废液进行处理的方法如下。
Ⅰ.COD的测定
COD是以氧化1L水样中还原性物质所消耗的n(K2Cr2O7)为标准,并将其换算成O2的质量表示(换算关系:1molK2Cr2O7∼4.8×104mgO2)。
【测定原理】
先用过量K2Cr2O7溶液氧化水体中还原性物质,再用硫酸亚铁铵[(NH4)2Fe(SO4)2]溶液滴定剩余的K2Cr2O7。
(1)补全滴定反应的离子方程式:______Cr2O72−+______Fe2++____________=______Cr3++______Fe3++____________。
【测定步骤】
i.将20.00mL水样和V1mL0.2500mol⋅L−1K2Cr2O7标准溶液混合,在Ag+催化和强酸性条件下充分反应。
ii.用0.1200mol⋅L−1(NH4)2Fe(SO4)2溶液滴定剩余的K2Cr2O7至终点,消耗V2mL(NH4)2Fe(SO4)2溶液。
(2)i中反应结束时,溶液颜色应为橙黄色,目的是 ______。
(3)i中保持溶液强酸性可使平衡Cr2O72−+H2O⇌2CrO42−+2H+向左移动,从而:
①使 ______(填微粒符号)的浓度增大,其氧化性增强。
②避免生成Ag2CrO4沉淀,防止 ______,导致反应速率过慢。
(4)由i、ii中数据计算:COD=______mg⋅L−1。
Ⅱ.废液处理
COD测定后的酸性废液中含有Cr2O72−、Cr3+、Fe3+、Ag+等,处理流程如图。
(5)①中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 ______。
(6)固体3中含有 ______(填化学式)。
18. 砷酸(H3AsO4)和亚砷酸(H3AsO3)是砷的两种含氧酸,分析并测定它们的浓度对其合理使用具有重要的意义。
Ⅰ.常温下,H3AsO4和H3AsO3溶液中含砷微粒的物质的量分数与溶液pH的关系分别如图1和图2所示:
(1)H3AsO4的第一步电离方程式是 ______,该步电离常数的表达式是Ka1(H3AsO4)=______。
(2)由图1中a点可知,当c(H3AsO4)=c(H2AsO4−)时,Ka1(H3AsO4)=c(H+)=10−2.2;据此类推,由图2可知,Ka1(H3AsO3)约等于 ______,可判断H3AsO4酸性强于H3AsO3。
Ⅱ.测定某H3AsO3溶液(含少量H2SO4)中H3AsO3浓度的一种方法如下。
已知:用NaOH标准溶液滴定弱酸溶液,一般要求弱酸的Ka>10−8。
i.调pH:取VmL待测液,向其中滴入适量NaOH溶液调节pH,以中和H2SO4。
ii.氧化:向上述溶液中加入适量碘水,将H3AsO3氧化为H3AsO4。
iii.滴定:用xmol⋅L−1NaOH标准溶液滴定ii中得到的H3AsO4溶液至终点,消耗V1mLNaOH标准溶液。
(3)若无i,会导致测定的H3AsO3浓度 ______(填“偏高”或“偏低”)。
(4)iii中滴定至终点时,溶液pH为4∼5,结合图1可知,此时溶液中的溶质主要是NaI和 ______(填化学式)。
(5)数据处理后得c(H3AsO3)=xV13Vmol⋅L−1。结合ii和iii中物质间转化的定量关系,解释该式中数字“3”表示的化学含义:______。
(6)另一待测液除了含H3AsO3、少量H2SO4,还含有H3AsO4,依据上述方法,测定其中总砷含量(已知:酸性越强,H3AsO4的氧化性越强)。测定步骤包含4步:a.氧化、b.还原、c.调pH、d.滴定。正确的测定步骤顺序是 ______→d。
19. 氧化还原反应可拆分为氧化和还原两个“半反应”。某小组同学从“半反应”的角度探究反应规律。
(1)已知:IO3−+I−→I2的转化在酸性条件下才能发生。
①该转化的还原半反应是2IO3−+10e−+12H+=I2+6H2O,则相应的氧化半反应是 ______。
②分析上述还原半反应可知:增大c(H+)可促进IO3−得到电子,使其 ______性增强,进而与I−发生反应。
(2)探究Cu与浓盐酸能否发生反应。
①有同学认为Cu与浓盐酸不能发生反应产生氢气,其依据是 ______。
用如下装置进行实验[硫酸与浓盐酸中c(H+)接近]。
装置
序号
试管内药品
现象
甲
浓盐酸
24小时后仍无
明显变化
乙
Cu粉+硫酸
24小时后仍无
明显变化
丙
Cu粉+浓盐酸
24小时后
气球变鼓
②甲是对比实验,目的是排除 ______的干扰。
③a.丙中气球变鼓是因为生成了 ______气体(填化学式)。
b.经检测,丙中反应后溶液中存在[CuCl4]3−。从氧化还原性的角度分析丙中反应能够发生的原因:______。
(3)探究如图1原电池的工作原理。
实验结果:产生电流,左侧Ag电极表面有Ag析出,右侧Ag电极周围生成AgCl。
①该装置中右侧Ag电极作 ______(填“正”或“负”)极。
②对该原电池的电极反应和总反应的反应类型进行分析,谈谈对原电池工作原理的认识:______。
③结合上述实验思考,仅由以下实验用品能否设计成原电池。Cu片、CuSO4浓溶液、蒸馏水、烧杯、盐桥、导线、电流表(选做下列a或b,若两个都作答,按a计分)
a.若不能,说明原因。原因:______。
b.若能,在如图2装置图中填写烧杯中的试剂,并标出电子的移动方向______。
答案和解析
1.【答案】B
【解析】A.尼龙主要成分聚酰胺,为合成纤维,故A错误;
B.木质的主要成分是纤维素,属于天然有机高分子化合物,故B正确;
C.聚乙烯塑料由乙烯加聚反应制得,为合成纤维,故C错误;
D.玻璃纤维是无机非金属材料,不是天然有机高分子材料,故D错误;
故选:B。
本题考查了物质的结构组成及性质,熟悉相关有机物结构及性质是解题关键,题目难度不大。
2.【答案】C
【解析】A.液氨汽化吸收大量的热,具有制冷作用,可用作制冷剂,故A正确;
B.维生素C具有还原性,可用作食品中的抗氧化剂,故B正确;
C.硫酸钙不溶于盐酸,不能用盐酸除去水垢中的CaSO4,故C错误;
D.氯化铁具有强氧化性,能氧化单质铜生成铜离子和亚铁离子,所以FeCl3溶液可用于蚀刻覆铜电路板,故D正确;
故选:C。
本题考查了物质的组成与性质,侧重考查化学在生活、生产等方面的应用,明确相关物质的组成及性质是解题关键,题目难度不大,试题有利于培养学生良好的科学素养,注意学习积累。
3.【答案】C
【解析】A.盐析为可逆过程,不影响蛋白质的性质,可用于提纯蛋白质,故A正确;
B.油脂为高级脂肪酸甘油酯,分子结构中都含有酯基,故B正确;
C.糖类中的单糖不水解,即葡萄糖不能发生水解反应,故C错误;
D.DNA和RNA中戊糖不同,天然核酸根据其组成中戊糖的不同,可分为DNA和RNA,故D正确;
故选:C。
4.【答案】A
【解析】A.NO遇空气变为红棕色气体,N元素化合价从+2价变为+4价,该反应为氧化还原反应,颜色变化与氧化还原反应有关,故A正确;
B.向AgCl浊液中滴入Na2S溶液,产生黑色沉淀,氯化银沉淀转化为更难溶的硫化银,反应中不存在元素化合价变化,颜色变化与氧化还原反应无关,故B错误;
C.向CuCl2溶液中加入过量氨水,溶液颜色变为深蓝色,说明反应产生[Cu(NH3)4]2+离子,反应中不存在元素化合价变化,颜色变化与氧化还原反应无关,故C错误;
D.向碘水中滴加几滴CCl4,振荡、静置,下层溶液呈紫红色,发生了萃取现象,属于物理变化,反应中不存在元素化合价变化,颜色变化与氧化还原反应无关,故D错误;
故选:A。
本题考查氧化还原反应的判断,明确物质性质、元素化合价变化为解答关键,注意掌握氧化还原反应的概念及特征,题目难度不大。
5.【答案】C
【解析】A.乙炔结构简式为CH≡CH,直线形分子,并且C原子半径大于H,则其空间结构模型为,故A正确;
B.SO2的价层电子对数为2+6−2×22=3,含有一对孤电子,其VSEPR模型为平面三角形,即为,故B正确;
C.基态Cr的价层电子排布式为3d54s1,价层电子的轨道表示式为,故C错误;
D.p轨道的电子云轮廓图为哑铃形,px轨道的电子云轮廓图是沿x轴方向伸展的哑铃形,故D正确;
故选:C。
本题考查常见化学用语的表示方法,涉及VSEPR模型、空间结构模型、轨道表示式、电子云轮廓图等知识,明确常见化学用语的书写原则为解答关键,试题侧重考查学生的分析能力及规范答题能力,注意掌握价层电子互斥理论的应用,题目难度中等。
6.【答案】A
【解析】A.用醋酸溶液溶解大理石,离子方程式为:CaCO3+2CH3COOH=Ca2++H2O+CO2↑+2CH3COO−,故A错误;
B.将氯气通入二氧化硫的水溶液中,离子方程式为:Cl2+SO2+2H2O=4H++SO42−+2Cl−,故B正确;
C.用过量氨水吸收二氧化硫,离子方程式为:2NH3⋅H2O+SO2=2NH4++SO32−+H2O,故C正确;
D.将铜丝插入浓硝酸中,离子方程式为:Cu+4H++2NO3−=Cu2++2NO2↑+2H2O,故D正确;
故选:A。
本题考查离子方程式的书写判断,为高频考点,明确物质性质、反应实质为解答关键,注意掌握离子方程式的书写原则,试题侧重考查学生灵活应用基础知识的能力,题目难度不大。
7.【答案】D
【解析】A.卤族元素中,其第一电离能随着原子序数的增大而减小,所以按照F、Cl、Br的顺序,第一电离能依次减小,故A错误;
B.同主族从上到下原子半径、离子半径依次增大,则按照F−、Cl−、Br−的顺序,半径依次增大,故B错误;
C.氟化氢分子间存在氢键,不含氢键的分子中相对分子质量越大、沸点越高,则氢化物的沸点:HCl
故选:D。
本题考查了原子结构与元素周期律的关系,为高频考点,把握元素的位置及元素周期律为解答的关键,注意非金属性比较方法及应用,题目难度不大。
8.【答案】A
【解析】A.碳化硅晶体属于原子晶体,故A错误;
B.该晶体中只存在C−Si极性键,故B正确;
C.C的非金属性强于Si,显正价,Si的化合价为+4,故C正确;
D.碳化硅形成4个共价键,C原子采用的是sp3杂化,故D正确;
故选:A。
本题考查了晶体的结构和性质,涉及化合键、杂化的判断、晶体类型的判断等知识点,侧重于基础知识的考查,题目难度不大。
9.【答案】D
【解析】分析:由图可知,a室接电源的正极,为阳极,水失去电子发生2H2O−4e−=4H++O2↑,b室为pH≈8的海水,则含有HCO3−,氢离子通过阳离子交换膜进入b室,与b室中的HCO3−反应生成二氧化碳气体,c室连接电源的负极,为阴极,水得到电子发生2H2O+2e−=2OH−+H2↑,海水中钠离子向c室移动,c中生成碱,以此来解答。
A.c室连接电源的负极,为阴极,水得到电子生成氢气和氢氧根,发生反应为2H2O+2e−=2OH−+H2↑,c室出口溶液显碱性,故A错误;
B.左侧氢离子通过阳离子交换膜进入b室,右侧海水中钠离子进入c室,故B错误;
C.a为阳极,发生氧化反应,电极方程式为2H2O−4e−=4H++O2↑,故C错误;
D.氢离子通过阳离子交换膜进入b室,b室含有HCO3−,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HCO3−+H+=CO2↑+H2O,故D正确;
故选:D。
本题考查海水资源的应用,为高频考点,把握海水中离子、电解原理为解答的关键,侧重分析与应用能力的考查,注意阳离子向阴极移动,题目难度不大。
10.【答案】B
【解析】A.第一步反应中氢元素的化合价由0价上升至+1价,碘元素由+1价下降至−1价,则第一步为氧化还原反应,故A正确;
B.两步反应的活化能分别为Ea1、Ea2,且Ea1>Ea2,则第一步的化学反应速率小于第二步的化学反应速率,故B错误;
C.ΔH=反应物键能总和-生成物键能总和=(H−H键能+2×I−Cl键能)−(I−I键能+2×H−Cl键能)<0,已知键能:H−H>I−I,可推知键能:H−Cl>I−Cl,故C正确;
D.根据盖斯定律:第一步+第二步=H2(g)+2ICl(g)=I2(g)+2HCl(g),则第二步的热化学方程式为HI(g)+ICl(g)=HCl(g)+I2(g)ΔH2=ΔH−ΔH1,故D正确;
故选:B。
本题考查反应热与焓变,为高频考点,掌握盖斯定律的应用是解答的关键,侧重分析与应用能力的考查,题目难度不大。
11.【答案】C
【解析】A.MO中碳碳双键两端的其中一个碳原子连接两个相同的甲基,所以MO不存在顺反异构,故A正确;
B.反应②中醇羟基发生消去反应生成碳碳双键,所以属于消去反应,故B正确;
C.甲醛和乙醛的混合物按①中原理反应,可能是甲醛和乙醛反应、可能是乙醛和乙醛反应,所以最多得到2种羟基醛,故C错误;
D.羟醛缩合反应后分子中碳原子个数增多,所以在有机合成中可以利用羟醛缩合反应增长碳链,故D正确;
故选:C。
本题考查有机合成,侧重考查分析、判断及知识综合运用能力,明确反应中断键和成键方式、顺反异构判断方法等知识点是解本题关键,题目难度不大。
12.【答案】B
【解析】A.根据平衡可知,增大压强,平衡逆向移动,物质的量减少,平均摩尔质量增大,所以p1>p2,故A正确;
B.选择p1线,随着温度升高,平均摩尔质量减小,得到平衡向正向移动,所以正反应吸热,故B错误;
C.a点时,设有120g(CH3COOH)2,物质的量为1mol,其中有x mol反应,则有
(CH2COOH)2(g)⇌2CH3COOH(g)
开始(mol)10
变化(mol)x2x
平衡(mol)1−x2x
平均摩尔质量120g1−x+2x=80g/mol,解得x=0.5,所以n[(CH3COOH)2]:n(CH3COOH)=1:2,故C正确;
D.由图像可知,为使M的值接近60,可采取高温、低压的实验条件,故D正确;
故选:B。
本题考查化学平衡的影响因素、化学平衡的计算,侧重考查学生分析能力、识图能力和计算能力,根据题目信息结合化学平衡三段式等知识解答,此题难度中等。
13.【答案】C
【解析】分析:根据酸的电离常数判断酸性的强弱,电离常数越大,酸性越弱,离子结合的过程和电离的过程刚好相反,故可以通过判断电离程度的大小判断结合能力;利用离子在水中的反应判断离子的浓度大小,或利用溶液的酸碱性判断离子的浓度大小;对于反应,利用强酸制弱酸的原理判断反应的可能性,及产物。
A.根据HY−和HZ−的电离程度越大,则电离出的离子结合氢离子的能力越弱,因为H2Y的Ka2小于H2Z的Ka2,故HZ−的电离程度比HY−的大,故在水溶液中国结合氢离子的能力大小为:Y2−>Z2−,故A错误;
B.根据已知电离常数判断,HX是弱酸,故NaX在水溶液也X−发生水解,故c(Na+)>c(X−),故B错误;
C.根据电离常数越大,酸性越强,从表格中电离平衡常数的大小判断酸性强弱为:HX>HY−,故根据相对强的酸制相对弱的酸,故C正确;
D.根据电离平衡常数越大,酸性越强,判断酸性:H2Y
故选:C。
本题考查酸的电离常数和酸性强弱的关系,利用电离常数判断酸性的强弱,利用电离平衡判断电离程度,离子结合的程度,离子反应的可能性等,注意溶液中能发生水解的离子是弱酸根离子或者弱碱阳离子。
14.【答案】D
【解析】A.由图像可知,ab段pH不断增大,氢氧化镁不断溶解,bc段pH不变,存在平衡Mg(OH)2(s)⇌Mg2+(aq)+2OH−(aq),故A正确;
B.cd段加入稀硫酸,消耗氢氧化镁,pH减小,稀硫酸消耗完,氢氧化镁溶解,pH增大,其中cd段Q[Mg(OH)2]
D.e点时再加入足量Mg(OH)2粉末,溶液中还有与稀硫酸反应生成的Mg2+,抑制氢氧化镁的电离,所以不能使溶液的pH与b点的相同,故D错误;
故选:D。
本题考查了弱电解质的电离、酸碱混合溶液定性判断等知识点,这些知识点都是学习难点、考试热点,根据弱电解质的电离平衡特点、酸碱混合溶液酸碱性等知识点来分析解答,同时考查学生灵活运用知识能力,题目难度较大。
15.【答案】(1)六
(2)①4 ②12
(3)①甲 ②PtCl2(NH3)2存在同分异构体
③PtCl2(NH3)2+2H2O=Pt(OH)2(NH3)2+2HCl④2
⑤乙分子水解产物的结构为,O−Pt−O键角为180∘(两个配位氧原子的距离较远),草酸的两个羧基无法与铂同时形成配位键
【解析】(1)Pt的基态价电子排布式为5d96s1,则该元素在元素周期表中位于第六周期,
故答案为:六;
(2)①根据均摊法,顶点粒子占18,面心粒子占12,则1个晶胞中含有Pt原子的数目为8×18+6×12=4,
故答案为:4;
②以上底面面心的Pt原子为切入点,周围与之等距且最近的Pt原子数目有4×3=12个,
故答案为:12;
(3)①根据相似相容原理,水为极性分子,极性较大的化合物够较大程度溶于水,由于甲为极性分子,乙为非极性分子,所以甲在水中的溶解度较大,
故答案为:甲;
②若PtCl2(NH3)2是四面体结构,则只有一种结构,不会存在同分异构体,但实际上有甲、乙两种同分异构体,这就说明PtCl2(NH3)2不是四面体结构,
故答案为:PtCl2(NH3)2存在同分异构体;
③水解产物中存在Pt(OH)2(NH3)2,可以推知反应相当于水中的OH取代PtCl2(NH3)2中的Cl,形成HCl,所以水解反应为:PtCl2(NH3)2+2H2O=Pt(OH)2(NH3)2+2HCl,
故答案为:PtCl2(NH3)2+2H2O=Pt(OH)2(NH3)2+2HCl;
④根据Pt(C2O4)(NH3)2的配位数为4,可知一个C2O42−配体提供两个配位原子,
故答案为:2;
⑤根据已知条件,甲、乙均为平面结构,且甲为极性分子,乙为非极性分子,可推知甲为trans−PtCl2(NH3)2,乙为cis−PtCl2(NH3)2,对于cis−PtCl2(NH3)2结构,由于两个−OH位置处于同一直线,即O−Pt−O键角为180∘,而C2O42−本身“臂”不构成,因此无法形成Pt(C2O4)(NH3)2,
故答案为:乙分子水解产物的结构为,O−Pt−O键角为180∘(两个配位氧原子的距离较远),草酸的两个羧基无法与铂同时形成配位键。
本题主要考查物质结构的知识,涉及到晶胞的计算,配合物的相关知识,需要灵活的根据题中所给的条件进行合理的推导,整体难度中等。
16.【答案】(1)羧基
(2)加成反应
(3)
(4)还原剂
(5)
(6)C4H6OCl2
(7)④⑦
(8)5
【解析】根据C的结构简式及A、B的分子式知,A为,B为CH2=C(CH3)COOH,C和甲醇发生酯化反应生成D为,E中含羟基,结合E的分子式知,E为,E发生取代反应生成F为;H和NaOH反应生成羟基依巴斯汀,G发生信息ii的反应生成H,则H为、G为,F和x发生信息i的反应生成G,x为ClCH2CH2CH2COCl;
(1)B为CH2=C(CH3)COOH,B的含氧官能团是羧基,
故答案为:羧基;
(2)A和B发生加成反应生成C,①的反应类型是加成反应,
故答案为:加成反应;
(3)C和甲醇发生酯化反应生成D为,②的化学方程式是,
故答案为:;
(4)E中含羟基,则③中NaBH4做还原剂,
故答案为:还原剂;
(5)G的结构简式是,
故答案为:;
(6)x为ClCH2CH2CH2COCl,试剂x的分子式是C4H6OCl2,
故答案为:C4H6OCl2;
(7)上述合成路线中,④中醇羟基生成酯基、⑦中酯基生成醇羟基,所以起到官能团保护作用的步骤是④⑦,
故答案为:④⑦;
(8)E为,E的同系物中比E少2个碳原子的分子中含有1个醇羟基,取代基可能为−CH(OH)CH3或−CH2CH2OH,各有1种,取代基可能为−CH3、−CH2OH,有邻位、间位、对位3种,所以符合条件的同分异构体有5种,
故答案为:5。
本题考查有机物推断,侧重考查对比、分析、判断及知识综合运用能力,利用反应前后分子式差别、题给信息正确推断各物质的结构简式是解本题关键,注意反应中断键和成键方式,题目难度中等。
17.【答案】(1)1;6;14H+;2;6;7H2O
(2)保证K2Cr2O7过量
(3)①Cr2O72− ②Ag+浓度过低而失效
(4)600V1−48V2
(5)AgCl+2NH3⋅H2O=[Ag(NH3)2]Cl+2H2O
(6)Fe(OH)3、Cr(OH)3、[Fe(OH)2]
【解析】(1)根据氧化还原Cr2O72−中+6的Cr被还原成+3价的Cr3+,每个Cr原子得到3电子,+2价的亚铁离子失去一个电子生成+3价的铁离子,根据电子守恒1molCr2O72−得6mol电子,故需要6molFe2+,在根据电荷守恒和元素守恒得Cr2O72−+6Fe2++14H+=2Cr3++6Fe3++7H2O,
故答案为:1;6;14H+;2;6;7H2O;
(2)溶液颜色应为橙黄色,说明K2Cr2O7过量,要求先用过量K2Cr2O7溶液氧化水体中还原性物质,溶液颜色应为橙黄色,保证K2Cr2O7过量,
故答案为:保证K2Cr2O7过量;
(3)①保持溶液强酸性可使平衡Cr2O72−+H2O⇌2CrO42−+2H+向左移动,Cr2O72−的浓度增大,其氧化性增强,
故答案为:Cr2O72−;
②Ag+做催化剂,保持溶液强酸性可使平衡Cr2O72−+H2O⇌2CrO42−+2H+向左移动,避免生成Ag2CrO4沉淀,防止催化剂Ag+浓度过低而失效,
故答案为:Ag+浓度过低而失效;
(4)根据Cr2O72−∼6Fe2+可知剩余的n(K2Cr2O7)=0.1200×V2×10−36mol=2V2×10−5mol,将20.00mL水样中的还原物质消耗K2Cr2O7的物质的量为2.5V1×10−4mol−2.0V2×10−5mol,1molK2Cr2O7∼4.8×104mgO2,20.00mL水样COD=(2.5V1×10−4−2.0V2×10−5)×4.8×1040.02mg/L=(600V1−48V2)mg/L,
故答案为:600V1−48V2;
(5)酸性废液中含有Cr2O72−、Cr3+、Fe3+、Ag+等,加入NaCl生成AgCl沉淀,过滤,AgCl沉淀与浓氨水反应生成氯化二氨合银,方程式为:AgCl+2NH3⋅H2O=[Ag(NH3)2]Cl+2H2O,
故答案为:AgCl+2NH3⋅H2O=[Ag(NH3)2]Cl+2H2O;
(6)生成AgCl沉淀,过滤后滤液中含有Cr2O72−、Cr3+、Fe3+,加入过量的硫酸亚铁,硫酸亚铁将Cr2O72−还原为Cr3+,加入氢氧化钠溶液有Fe(OH)3、Cr(OH)3、[Fe(OH)2]沉淀生成,
故答案为:Fe(OH)3、Cr(OH)3、[Fe(OH)2]。
本题综合考查化学平衡的移动问题,涉及化学平衡和溶解平衡的有关计算等问题,要求具有较好的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题目难度中等。
18.【答案】Ⅰ.(1)H3AsO4⇌H++H2AsO4−;c(H+)⋅c(H2AsO4−)c(H3AsO4)
(2)10−9
Ⅱ.(3)偏高
(4)NaH2AsO4
(5)ii、iii中物质转化的定量关系:1molH3AsO3∼(1molH3AsO4+2molHI)∼3molNaOH,H3AsO3的物质的量为滴定消耗NaOH的物质的量的13
(6)b→c→a
【解析】Ⅰ.(1)由图可知,H3AsO4为多元弱酸,其电离是分步进行的,第一步电离方程式是:H3AsO4⇌H++H2AsO4−;根据电离常数的定义可知该步电离常数的表达式是K=c(H+)⋅c(H2AsO4−)c(H3AsO4),
故答案为:H3AsO4⇌H++H2AsO4−;c(H+)⋅c(H2AsO4−)c(H3AsO4);
(2)在图2中当c(H3AsO3)=c(H2AsO3−)时,Ka1(H3AsO3)=c(H+)≈10−9,
故答案为:10−9;
Ⅱ.(3)在用NaOH滴定的时候,硫酸也会消耗NaOH,若无i会导致NaOH消耗量增大,测定结果偏高,
故答案为:偏高;
(4)由图1可知,溶液pH为4∼5时,砷的主要存在形式为NaH2AsO4,且在氧化时还生成了HI,故溶质中会有NaI,由于最初的H3AsO3溶液(含少量H2SO4,故此时溶液中的溶质会含有少量硫酸钠,
故答案为:NaH2AsO4;
(5)步骤ii中碘和H3AsO3反应的方程式为:I2+H3AsO3+H2O=H3AsO4+2HI,由(4)可知滴定至终点时会生成H3AsO4,同时HI会和氢氧化钠反应,故H3AsO3的物质的量为滴定消耗NaOH的物质的量的13,
故答案为:ii、iii中物质转化的定量关系:1molH3AsO3∼(1molH3AsO4+2molHI)∼3molNaOH,H3AsO3的物质的量为滴定消耗NaOH的物质的量的13;
(6)由于待测液中含有H3AsO4且在调pH的时候会和氢氧化钠反应,故先将其还原为H3AsO3,然后再调pH除去硫酸,再用适量碘水将H3AsO3氧化为H3AsO4,再用氢氧化钠滴定,从而测定其中总砷含量,
故答案为:b→c→a。
本题考查弱电解质的电离及电离平衡影响因素等知识点,侧重考查对基础知识的理解、掌握和灵活运用,明确弱电解质电离特点、酸碱混合溶液中溶质成分及其性质、外界条件对化学平衡移动影响原理是解本题关键。
19.【答案】(1)①2I−−2e−=I2 ②氧化
(2)①在金属活动性顺序中,Cu位于H之后 ②浓盐酸挥发 ③a.H2 b.Cu+4Cl−−e−=[CuCl4]3−,Cl−使Cu的还原性增强
(3)①负 ②两极上分别发生氧化和还原反应,总反应不一定是氧化还原反应 ③a.无(或不填)
b.
【解析】(1)①根据氧化还原可知IO3−+I−→I2中,IO3−得电子,I−失电子,还原半反应是2IO3−+10e−+12H+=I2+6H2O,氧化半反应为2I−−2e−=I2,
故答案为:2I−−2e−=I2;
②分析上述还原半反应2IO3−+10e−+12H+=I2+6H2O,可知增大c(H+)可促进IO3−得到电子,使其氧化性增强,进而与I−发生反应,
故答案为:氧化;
(2)①在金属活动性顺序中,Cu位于H之后与浓盐酸不能发生反应产生氢气,其依据是在金属活动性顺序中,Cu位于H之后,
故答案为:在金属活动性顺序中,Cu位于H之后;
②浓盐酸具有挥发性,甲是对比实验,目的是排除浓盐酸挥发,
故答案为:浓盐酸挥发;
③a.丙中气球变鼓是因为生成了H2,
故答案为:H2;
b.浓盐酸Cl−浓度大,Cu+4Cl−−e−=[CuCl4]3−,促使该反应进行,Cl−使Cu的还原性增强,
故答案为:Cu+4Cl−−e−=[CuCl4]3−,Cl−使Cu的还原性增强;
(3)①原电池中电子从负极流出,流向正极,如图从电子流向可知右侧Ag为负极,左侧Ag为正极,故右侧Ag为负极,
故答案为:负;
②正极发生Ag++e−=Ag,负极发生Ag−e−+Cl−=AgCl,该原电池的总反应不是氧化还原反应,有些原电池两极上分别发生氧化和还原反应,总反应不一定是氧化还原反应,
故答案为:两极上分别发生氧化和还原反应,总反应不一定是氧化还原反应;
③仅由以下实验用品Cu片、CuSO4浓溶液、蒸馏水、烧杯、盐桥、导线、电流表,可以设计成浓差原电池:,
故答案为:。
本题考查氧化还原反应、电话学原理,涉及氧化性还原性判断、方程式的书写等知识点,明确元素化合价变化与性质和电化学原理的关系即可解答,题目难度中等。
2022-2023学年北京市东城区高一(上)期末化学试卷(含答案解析): 这是一份2022-2023学年北京市东城区高一(上)期末化学试卷(含答案解析),共23页。试卷主要包含了 海水中蕴藏着丰富的资源,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001ml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2021-2022学年北京市海淀区高三(上)期末化学试卷( 含答案解析): 这是一份2021-2022学年北京市海淀区高三(上)期末化学试卷( 含答案解析),共23页。试卷主要包含了3kJ⋅ml−1,【答案】B,【答案】C,【答案】D,【答案】A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2021-2022学年北京市丰台区高三(上)期末化学试卷( 含答案解析): 这是一份2021-2022学年北京市丰台区高三(上)期末化学试卷( 含答案解析),共22页。试卷主要包含了1ml⋅L−1的两种溶液,25,【答案】A,【答案】B,【答案】C,【答案】D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