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教版科学七年级上期中试卷(到第2章,Word版,含答案)
展开七年级上期中考试科学试卷
注意事项:
1. 本卷包括选择题、填空题、探究题、解答题共 4 个大题, 满分 100 分, 考试时间 90 分钟。
2. 单选题共 15 题, 共 30 分;填空题共 8 题, 共 40 分;实验探究题共 2 题共 13 分; 解答题共 2 题, 共 17 分。
3. 请将答案在答题卡上作答,写在试题卷上无效。
4. 答题时请仔细阅读答题卷上的注意事项, 认真审题,细心答题。
一、单选题(共 15 题; 共 30 分)
1.中华秋沙鸭(鸟类)是国家一级重点保护动物,如图。下列对中华秋沙鸭描述正确的是( )
A. 体温恒定 B. 胎生 C. 体表被毛 D. 体外受精
2. 走进科学, 关注生活,科学就在我们身边。要进入科学世界,下列说法和认识不正确的是( )
A. 观察和实验是进行科学研究重要的方法。
B. 留心观察从探究身边的提问着手
C. 科学要研究各种自然现象并寻找它们产生、发展的原因和规律。
D. 学习科学就是要认真学好书本上的知识。
3. 下列图示实验操作中,正确的是( )
A. 滴加液体 B. 往试管加入固体
C. 倾倒液体 D. 加热液体
4. 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 在实验中,我们常常要用一些测量工具来对物体进行测量
B. 单凭我们的感觉,就能对事物作出可靠的判断
C. 借助各种仪器可以大大扩大我们的观察范围
D. 在学习、生活和科学研究中, 取得成功的往往是善于观察的人
5.小李同学想测量一杯水的温度,但他得到的却是一支没有刻度的温度计, 于是他想了一个办法:他先把温 度计的玻璃泡浸在冰水混合物中一段时间后在液柱的上端对应处做了个记号 A,然后在 1 标准大气压下, 把温度计的玻璃泡浸在沸水中一段时间后也在对应的液柱上端处作一个记号 B,用刻度尺测得两标记间的 距离为 40 厘米,最后他用温度计来待测一杯水的温度,发现液柱所处位置距 A 点24 厘米,则这杯水的温 度( )
A. 20℃ B. 30℃ C. 40℃ D. 60℃
6. 小科在学校科技兴趣小组活动的第一个课题顺利完成,正当高兴时却发现自己家的月季花死了, 什么原 因呢? 她想起妈妈说过前几天不小心往花盆里倒了大量的食盐水, 于是小科将土壤带到实验室里与老师一 起进行实验研究 , 发现土壤中含的食盐浓度过高,最后经老师的分析知道当根生长的土壤溶液浓度过高 时,植物反而会失水枯死。对文中的划线部分你觉得应属于科学探究的哪个部分( )
A. 提出问题 B. 建立假设 C. 收集证据 D. 得出结论
7. “离离原上草,一岁一枯荣“这种生命现象说明的是( )
A. 生物的生活需要营养 B. 生物能适应环境 C. 生物能生长和繁殖 D. 生物能对刺激作出反应
8. 观察图,阴影部分表示图中 4 种动物的共同特征,这一特征是( )
A. 都是卵生 B. 都是用鳃呼吸 C. 都是节肢动物 D. 都生活在水中
9. 如图所示呈现的葫芦藓、蕨、银杏和睡莲是我们常见的植物。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 葫芦藓没有真正的根,所以长在潮湿的环境中 B. 蕨用孢子繁殖,孢子长在孢子囊中
C. 银杏用种子繁殖,所结的种子没有果皮包被 D. 睡莲生长在水中,所以属于藻类植物
10. 如图所示为小明在用“10×”目镜和“15×”物镜时观察到的物像,为了进一步观察细胞内的结构,他将物镜
换成了“45×”。在不动载玻片的情况下,他将会看到的细胞有( )
A. 3 个 B. 5 个 C. 6 个 D. 54 个
11. 如图表示来自同一人体的四种细胞, 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 神经细胞可长达 1m,有利于收缩与舒张
B. 因为这四种细胞中的遗传物质有差异, 所以形态、功能不同
C. 虽然这四种细胞大小不同,但其结构功能相同
D. 虽然这四种细胞的生理功能不同, 但它们的化学组成是类似的
12. 下列属于结缔组织的功能的是( )
A. 保护和分泌物质的作用 B. 收缩和舒张的作用
C. 连结、保护、支持、营养的作用 D. 接受刺激、产生并传导兴奋的作用
13. 在人体的四种组织中,构成颅骨的主要组织是( )
A. 上皮组织 B. 结缔组织 C. 肌肉组织 D. 神经组织
14. 如果你的皮肤不慎划破,你会感到疼,会流血,这说明皮肤中可能含有哪几种组( )
A. 结缔组织、神经组织 B. 上皮组织、神经组织
C. 上皮组织、结缔组织、神经组织 D. 上皮组织、结缔组织、肌肉组织、神经组织
15. 海南黑冠长臂猿是国家 I 级保护动物,在 20 世纪 50 年代曾有 2 000 多只,可是到了 70 年代末仅剩 7 只, 1980 年建立自然保护区后, 现在才有 22 只.造成黑冠长臂猿数量减少的主要原因是( )
A. 食物缺乏 B. 外来物种入侵 C. 自然灾害 D. 人类乱捕滥杀和破坏其生存环境
二、填空题(共 8 题;共 40 分)
16. 是生物分类的最基本单位。分类等级越高, 所包含生物物种越 , 共同特点越 ,反之亦然。
17. 认真观察和识别图中的植物,回答问题:
(1) .属于种子植物的除油松外,还有 。
(2) .像油松这类种子外无果皮包被的植物叫 。
(3) .水绵属于 植物(选填“藻类”或“苔藓类”或“蕨类”) 。 18.化学实验基本操作在化学学习和研究中具有重要作用. 现有下列仪器 A.试管 B.镊子 C.蒸发皿 D.集 气瓶 E.广口瓶 F.胶头滴管 G.量筒 H.药匙 I.燃烧匙 J .试管夹,选取相应的序号填空.
①取用少量粉末状固体药品应使用 ;
②可以直接在酒精灯火焰上加热的玻璃仪器是 ;
③贮存固体药品的仪器是 ;
④用来夹持试管的工具 ;
⑤量取 10mL 的液体药品应使用 .
19. 含羞草的叶子被碰后会合拢,这说明生物具有________。一母生九子,九子各不同。说明生物具有的特 征是________ 。
20. 细胞是生物体结构和功能的基本单位。下面是几种细胞的模式图, 请据图回答问题。
(1) 经观察发现, 只在甲细胞中含有液泡、细胞壁和 ________ ,因此该细胞是植物细胞。
(2) 多细胞生物体要长大,离不开细胞的分裂。在细胞分裂过程中母细胞内出现的________平均分配到两 个子细胞中,因此它们的遗传物质是一样的。
(3) 如图所示,丙图为显微镜下所观察到的图像。在显微镜下,若将丙图转换成丁图,载玻片的移动方向 和视野的明暗变化分别是 。
A. 向右移动, 视野变亮
B. 向右移动, 视野变暗
C. 向左移动, 视野变亮
D. 向左移动, 视野变暗
(4) 在做“用显微镜观察洋葱表皮细胞实验”时, 戊、己两位同学各自制作临时装片,并在低倍镜下观察, 观察到的物像如图所示, ________ 同学的观察效果较好;另一位同学的观察效果不好,其原因是________ 操作不当引起的。
21. 写出各序号表示的显微镜结构并完成后面三个问题。
(1)
[①]________;; [③]________ ;[⑥]________ ;[⑧]________
(2) 显微镜的结构中起放大作用的是________和________ 。(填序号)
(3) 能使②快速升降的是________ 。(填序号)
(4) 光线较弱时, 可选用⑥的________。
22. 番茄是生活中经常食用的蔬菜, 请根据以下的情景回答问题。
(1) 剥下番茄的表皮,它属于________组织;将番茄从中央剖开,会看到番茄果肉中有一条条筋络,这些 筋络就是________组织, 其功能是________。
(2)从微观到宏大来描述,植物体的结构层次可概括为________;与动物体的结构层次不同的是________。
23. 学校的兴趣小组为观察蜗牛的形态特征, 决定到野外捕捉蜗牛。甲、乙、丙三位学生结伴同行, 因为对 捕捉地点出现分歧而单独行动, 甲向背阳潮湿的田垄边走去, 乙向向阳干燥的高地上走去, 丙走进了水草 丛生的浅水中捕捉。经过近一个小时的捕捉后,其中一人捉到的蜗牛特别多。通过观察蜗牛,回答下列问
题:
(1) 捉到蜗牛特别多的这位同学应该是________。
(2) 在放大镜下观察蜗牛,可看到蜗牛头部有________对触角,其中________(填“大”或“小”)触角的顶端 各有一个眼。
(3) 用笔尖触碰蜗牛的各个部位,你认为蜗牛的________最敏感, ________有保护作用, 它的摄食器官是
。
________
(4) 蜗牛的运动器官是________ 。你注意过蜗牛爬行时会出现什么现象吗? ________。
(5) 观察蜗牛实验结束后,我们应将蜗牛如何处理?________。
三、实验探究题(共 2 题;共 13 分)
24. 为探究动植物细胞结构的异同, 用洋葱鳞片叶表皮细胞, 人的口腔上皮细胞、神经组织永久切片等材 料做实验。请观察图,回答问题:
(1) 若在显微镜下看到图甲所示的物像, 可能是图乙所示的哪个步骤的操作不规范引起的________。
(2) 改进操作后, 在显微镜下看到了图 1 甲所示的物像, 为了更清晰地观察 a 细胞, 得到图 1 乙所示的物 像,则主要操作步骤是_________________。
①将玻片向右上方移动使 a 移至视野中央;②将玻片向左下方移动使 a 移至视野中央;③转动转换器, 把低 倍物镜换成高倍物镜;④适当增大光圈; ⑤调节细准焦螺旋至物像清晰;⑥调节粗准焦螺旋至物像清晰。
A.①→③→④→⑤ B.②→③→④→⑤
C .④→③→①→⑤
D .②→③→⑥
(3)图 2 表示两种细胞结构的异同,两个圆的重合区域 B 为相同点,则图中C 包含哪些细胞结构? ________ (填序号)
①细胞壁 ②细胞膜 ③细胞质 ④细胞核 ⑤大液泡 ⑥叶绿体
(4) 观察某藻类细胞时,视野中的叶绿体位于液泡的下方,并绕液泡按逆时针方向移动(如图 3), 则实 际上, 该细胞中叶绿体的位置和移动的方向分别为________ 、________。
(5) 如图 4 所示,在一个视野中看一行细胞,此时显微镜镜头的读数是 5×和 10×,如果此时将镜头换成 10× 和 40×,那么在这个视野中可以看到的细胞数目是________个。
25. 小明在“植物失水的实验”后,进行了一系列拓展实验, 发现有些植物细胞因失水,细胞膜以内部分与 细胞壁逐渐分离;当吸水后细胞又恢复成原来的状态。请教老师后,得知: 具有活性的植物细胞在一定条 件下可发生这种“分离”和“复原”的现象。兴趣小组为进一步研究,设计并开展了以下实验,请回答:
操作步骤 | 25%的蔗糖 溶液 | 25%的葡萄糖 溶液 | 25%的氯化钠 溶液 | 25%的硝酸钾 溶液 |
制作临时装片 | 制作紫色洋葱鳞片叶外表皮细胞的临时装片 | |||
观察质壁“分离” 现象,记录质壁“分离” 的起止时间 | 在盖玻片的一侧滴一滴溶液, 用吸水纸在另一侧吸引, 这样重复 几次 | |||
60 秒 | 65 秒 | 25 秒 | 57 秒 | |
观察复原现象 | 在载玻片的一侧滴一滴清水, 用吸水纸在另一侧吸引, 这样重复 几次 | |||
能 | 能 | 不能 | 能 |
(1) 该实验要研究植物细胞的这种“分离”和“复原”现象与________ 的关系;
(2) 通过实验可知,引起细胞发生“分离”现象时间最短的溶液是________;
(3) 上述实验中, 有一组细胞不能复原, 其原因是________;
(4) 该实验可得出的结论有 。
A. 四种溶液引起洋葱鳞片叶外表皮细胞失水速度不同
B. 四种溶液都能引起紫色洋葱鳞片叶外表皮细胞发生“分离”现象
C.清水都能使已发生“分离”现象的植物细胞复原
四、解答题(共 2 题;共 17 分)
26. 请用你已学会的分类方法对下列生物进行分类。
猫、油菜、青蛙、松树、猫头鹰、大蒜、梭子蟹、海带、蕨
27. 利用二歧分类法对下列生物进行分类并完成检索表
桃树、蝙蝠、鳄鱼、鸵鸟、蜘蛛
1a________ 1b ________ 2a 无脊椎骨 2b 有脊椎骨 3a 体温不恒定 3b 体温恒定 4a 卵生 4b 胎生哺乳 | 桃 2 |
________ | |
3 | |
________ | |
4 | |
________ ________ |
参考答案
一、选择题(每题 2 分, 共 30 分)
ADDBD CCDDB DCBAD
二、 填空题 (每空 1 分, 共 40 分 )
16. 种 ;多 ;少
17. (1) 向日葵
(2) 裸子植物
(3) 藻类
18. H ;A ;E ; J ;GF
19. 应激性 ;变异
20.
(1) 叶绿体
(2) 染色体
(3) D
(4) 戊 ;盖盖玻片时
21.
(1) 目镜 ;物镜 ;反光镜 ;细准焦螺旋 ;
(2) ① ;③
(3) ⑦
(4) 凹面镜
22. (1) 保护 ;输导 ;运输水、无机盐和有机物
(2) 细胞→组织→器官→植物体 ;植物体的结构层次中没有系统
23. (1) 甲
(2) 2 ;大
(3) 触角 ;壳 ;口
(4) 足 ;爬过的地方会留下一条亮亮的黏液带
(5) 放回蜗牛原来生活的地方
三、实验探究题(共 2 题;共 13 分)
24. (1) C
(2) A
(3) ①⑤
(4) 位于液泡上方 ;逆时针
(5) 1 (2 分)
25. (1) 溶液种类
(2) 25% 的氯化钠溶液
第 8 页 共 9 页
(3) 洋葱鳞片叶外表皮细胞失活
(4) A ,B
四、 解答题(共 2 题;共 17 分)
26
27. 能进行光合作用;不能进行光合作用;蜘蛛; 鳄鱼; 鸵鸟;蝙蝠
第 9 页 共 9 页
浙教版科学八年级下册第2到3单元测试题: 这是一份浙教版科学八年级下册第2到3单元测试题,共8页。试卷主要包含了下列说法错误的是,下列关于原子的说法,正确的是,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被污染的空气会严重影响人体健康,下列叙述错误的是,毒品危害人类健康,危害社会稳定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浙教版科学八年级上期中试卷(到第2章,Word版,含答案): 这是一份浙教版科学八年级上期中试卷(到第2章,Word版,含答案),共12页。试卷主要包含了 本卷 g 取 10N/kg, 答题时请认真审题, 仔细答题,小明在暑假坐飞机去旅行,下列相关科学知识说法正确的是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初中浙教版第3章 运动和力综合与测试综合训练题: 这是一份初中浙教版第3章 运动和力综合与测试综合训练题,共10页。试卷主要包含了选择题,填空题,实验探究题,解答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