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新高考)高考化学一轮复习讲测练第9讲无机非金属材料(讲)(2份打包,解析版+原卷版,可预览)
展开第9讲 无机非金属材料
【学科核心素养】
1.变化观念与平衡思想:根据碳、硅的结构,预测在一定条件下碳、硅及其化合物可能发生的化学变化。
2.科学态度与社会责任:关注与碳、硅有关的热点问题(如光导纤维、硅电池、半导体材料),形成可持续发展的意识;知道碳、硅及其化合物对社会发展的重大贡献。
【知识点解读】
知识点一 碳及其重要化合物
1.碳单质
(1)结构、存在形态、物理性质和用途
存在形态 | 游离态和化合态 |
结构 | 金刚石:空间网状结构; 石墨:层状结构 |
同素异形体 | 金刚石、石墨、C60、C70 |
物理性质 | 金刚石:熔点高、硬度大; 石墨:硬度小、电的良导体、有滑腻感 |
用途 | 金刚石用作切割刀具,石墨用作电极、铅笔芯、高温润滑剂 |
(2)主要化学性质——还原性
可燃性 | 2C+O2(不足)2CO、C+O2(足量)CO2 |
与氧化 物反应 | CuO:2CuO+C2Cu+CO2↑(冶炼金属) SiO2:SiO2+2CSi+2CO↑(制取粗硅) H2O:C+H2O(g)CO+H2(制取水煤气) |
与强氧化 性酸反应 | 浓H2SO4:C+2H2SO4(浓)CO2↑+2SO2↑+2H2O 浓HNO3:C+4HNO3(浓)CO2↑+4NO2↑+2H2O |
2.一氧化碳(CO)
(1)物理性质
无色气体,有毒,难溶于水。
(2)化学性质——还原性
①燃烧:2CO+O22CO2,淡蓝色火焰;
②还原CuO:CuO+COCu+CO2(冶炼金属)。
3.二氧化碳(CO2)
(1)物理性质:CO2是一种无色、无味的气体,能溶于水,固态CO2俗称干冰。
(2)化学性质:与H2O、Na2O、Ca(OH)2(足量、澄清)、Mg反应的方程式分别为CO2+H2OH2CO3、Na2O+CO2===Na2CO3、CO2+Ca(OH)2===CaCO3↓+H2O 2Mg+CO22MgO+C。
(3)CO2在自然界中的循环
①CO2的主要来源:大量含碳燃料的燃烧。
②自然界消耗CO2的主要反应:
a.溶于江水、海水中:CO2+H2OH2CO3;
b.光合作用将CO2转化为O2;
c.岩石的风化:CaCO3+H2O+CO2===Ca(HCO3)2。
(4)CO、CO2气体的除杂方法
CO中混有CO2 | 通过盛有NaOH溶液的洗气瓶,然后干燥气体 |
CO2中混有CO | 通过盛有灼热CuO的硬质试管 |
CO2中混有少量SO2或HCl | 通过盛有饱和NaHCO3溶液的洗气瓶,然后干燥气体 |
①澄清石灰水只用于检验CO2,不能用于除去混合气体中的CO2,应用NaOH溶液除去; ②CO2、SO2通入CaCl2或BaCl2溶液均无沉淀产生 |
4.碳酸(H2CO3)
弱酸、不稳定。碳酸(H2CO3)只能在水中存在。H2CO3在水中与CO2共存,因此常把CO2+H2O当碳酸用。
5.碳酸的酸式盐和正盐的比较
(1)在水中的溶解性
①含K+、Na+、NH的正盐易溶于水,其余一般不溶于水;酸式盐均能溶于水。
②一般来说,在相同温度下,难溶性正盐溶解度小于其酸式盐溶解度,如溶解度:Ca(HCO3)2>CaCO3;可溶性正盐溶解度大于其酸式盐溶解度,如溶解度:Na2CO3>NaHCO3。
(2)热稳定性
一般来说,热稳定性顺序为正盐>酸式盐>碳酸,如稳定性:Na2CO3>NaHCO3>H2CO3。可溶性正盐>难溶性正盐,如CaCO3高温分解,而K2CO3不易分解。
(3)水溶液酸碱性
物质的量浓度相同时,正盐溶液的pH大于其酸式盐溶液,如pH:Na2CO3溶液>NaHCO3溶液。
(4)与酸的反应
①CaCO3与盐酸反应的离子方程式:
CaCO3+2H+===H2O+CO2↑+Ca2+。
②Ca(HCO3)2与盐酸反应的离子方程式:
HCO+H+===H2O+CO2↑。
(5)与碱的反应
①Na2CO3与Ca(OH)2反应的离子方程式:
CO+Ca2+===CaCO3↓。
②NaHCO3与足量Ca(OH)2反应的离子方程式:
HCO+Ca2++OH-===CaCO3↓+H2O。
Ca(OH)2与足量NaHCO3反应的离子方程式:
Ca2++2OH-+2HCO===CaCO3↓+CO+2H2O。
知识点二 硅 无机非金属材料
一、硅单质
1.存在
硅单质主要有晶体和无定形两大类。
2.物理性质
带有金属光泽的灰黑色固体,熔点高,硬度大,有脆性。
3.化学性质
常温下与F2、HF、NaOH反应;加热时能与H2化合生成不稳定的氢化物SiH4,加热时还能与Cl2、O2化合分别生成SiCl4、SiO2。涉及的化学方程式如下:
①与非金属单质反应
②与氢氟酸反应:Si+4HF===SiF4↑+2H2↑。
③与NaOH溶液反应:
Si+2NaOH+H2O===Na2SiO3+2H2↑。
(4)制备方法
①制取粗硅:工业上,用焦炭在电炉中还原SiO2得到含有少量杂质的粗硅:SiO2+2CSi+2CO↑。
②粗硅提纯:Si+2Cl2SiCl4,SiCl4+2H2Si+4HCl。
【特别提醒】①用焦炭还原SiO2,产物是CO而不是CO2。
②粗硅中含碳等杂质,与Cl2反应生成的SiCl4中含有CCl4等杂质,经过分馏提纯SiCl4后,再用H2还原,得到高纯度硅。
(5)主要用途
①良好的半导体材料;②太阳能电池;③计算机芯片。
二、二氧化硅
1.存在
自然界中,碳元素既有游离态,又有化合态,而硅元素仅有化合态,主要以氧化物和硅酸盐的形式存在。天然SiO2有晶体和无定形两种,统称硅石。
2.结构
SiO2晶体有多种晶型,其基本结构单元为硅氧四面体(如下图甲所示),硅氧四面体通过氧原子相互连接为空间的网状结构(如下图乙所示)。每个硅原子与4个氧原子相连,而每个氧原子与2个硅原子相连,故SiO2晶体中Si和O的比例为1∶2。
3.二氧化硅的性质及用途
物理性质 | 硬度大,熔、沸点高,常温下为固体,不溶于水 | |
化学性质
| 与水反应 | 不反应 |
与酸反应 | 只与氢氟酸反应:SiO2+4HF===SiF4↑+2H2O | |
与碱反应 | 如与NaOH反应:SiO2+2NaOH===Na2SiO3+H2O(盛碱液的试剂瓶用橡胶塞) | |
与盐反应 | 如与Na2CO3反应: SiO2+Na2CO3Na2SiO3+CO2↑ | |
与碱性氧 化物反应 | 如与CaO反应:CaO+SiO2CaSiO3 | |
用途 | 光导纤维、光学仪器、电子部件 |
【特别提醒】
①SiO2是H2SiO3的酸酐,但SiO2不与水反应,不能用SiO2直接与水作用制备H2SiO3。
②氢氟酸能与SiO2反应,故氢氟酸不能盛放在玻璃瓶中,而应存放在塑料瓶中。
三、硅酸、硅酸盐
1.硅酸
(1)物理性质
硅酸的溶解度小,新制备的硅酸为透明、胶冻状,干燥硅胶多孔,吸水性和吸附性强。
(2)化学性质
①弱酸性:酸性比碳酸弱,与NaOH溶液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H2SiO3+2NaOH===Na2SiO3+2H2O。
②不稳定性:受热易分解,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H2SiO3SiO2+H2O。
(3)制备:通过可溶性硅酸盐与其他酸反应制得,如Na2SiO3溶液与盐酸反应:Na2SiO3+2HCl===2NaCl+H2SiO3(胶体)。
(4)用途:硅胶可用作干燥剂、催化剂的载体等。
2.硅酸盐
①白色、可溶于水的粉末状固体,其水溶液俗称水玻璃,有黏性,水溶液显碱性。
②与酸性较硅酸强的酸反应:
a.与盐酸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Na2SiO3+2HCl===2NaCl+H2SiO3↓。
b.与CO2水溶液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Na2SiO3+H2O+CO2===Na2CO3+H2SiO3↓。
③用途:黏合剂(矿物胶),耐火阻燃材料。
(3)硅酸盐组成的表示
通常用二氧化硅和金属氧化物的组合形式表示硅酸盐的组成。如硅酸钠(Na2SiO3)可表示为Na2O·SiO2,石棉(CaMg3Si4O12)可表示为CaO·3MgO·4SiO2。
推背图①Na2SiO3的水溶液是一种黏合剂,是制备硅胶和木材防火剂等的原料;Na2SiO3易与空气中的CO2、H2O反应,要密封保存。
②可溶性碳酸盐、硅酸盐的水溶液呈碱性,保存该溶液的试剂瓶不能用玻璃塞,应用橡胶塞。
四、无机非金属材料
1.传统无机非金属材料,如水泥、玻璃、陶瓷等硅酸盐材料。
(1)常见硅酸盐材料比较
| 水泥 | 玻璃 | 陶瓷 |
生产原料 | 石灰石、黏土 | 纯碱、石灰石、石英 | 黏土 |
主要设备 | 水泥回转窑 | 玻璃窑 | 陶瓷窑 |
(2)玻璃生产中的两个重要反应:Na2CO3+SiO2Na2SiO3+CO2↑;CaCO3+SiO2CaSiO3+CO2↑。
2.新型无机非金属材料
材料类别 | 主要特性 | 示例 | 用途 |
高温结构 陶瓷 | 能承受高温, 强度高 | 氮化硅陶瓷 | 汽轮机叶片、轴承、永久性模具等 |
半导体陶瓷 | 具有电学特性 | 二氧化锡陶瓷 | 集成电路中的半导体 |
光学材料 | 具有光学特性 | 光导纤维 | 光缆通讯、医疗、照明等 |
生物陶瓷 | 具有生物功能 | 氧化铝陶瓷 | 人造骨骼、人造关节、接骨螺钉 |
【典例剖析】
高频考点一 碳及及其化合物性质
例1. (2018·江苏卷)CO2是自然界碳循环中的重要物质。下列过程会引起大气中CO2含量上升的是( )
A.光合作用 B.自然降雨
C.化石燃料的燃烧 D.碳酸盐的沉积
【变式探究】 (2017·北京卷)我国在CO2催化加氢制取汽油方面取得突破性进展,CO2转化过程示意图如下:
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反应①的产物中含有水
B.反应②中只有碳碳键形成
C.汽油主要是C5~C11的烃类混合物
D.图中a的名称是2甲基丁烷
高频考点二 硅和二氧化硅
例2.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2019新课标Ⅲ)高纯硅可用于制作光感电池
B.(2019江苏)SiO2熔点高硬度大,可用于制光导纤维
C.(2019浙江)天然石英和水晶的主要成分都是二氧化硅
D. (2018天津)汉代烧制出“明如镜、声如磬”的瓷器,其主要原料为黏士
【举一反三】高纯度晶体硅是典型的无机非金属材料,又称“半导体”材料。它的发现和使用曾引起计算机的一场“革命”。可以按下列方法制备:
SiO2Si(粗)SiHCl3Si(纯)
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步骤①的化学方程式为SiO2+CSi+CO2↑
B.步骤①中每生成1 mol Si,转移4 mol电子
C.高纯硅是制造太阳能电池的常用材料,二氧化硅是制造光导纤维的基本原料
D.SiHCl3(沸点33.0 ℃)中含有少量的SiCl4(沸点67.6 ℃),通过蒸馏可提纯SiHCl3
【变式探究】从石英砂制取高纯硅的主要化学反应如下:
①SiO2+2CSi(粗)+2CO↑
②Si(粗)+2Cl2SiCl4
③SiCl4+2H2Si(纯)+4HCl
关于上述反应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
A.①③是置换反应,②是化合反应
B.高温下,焦炭与氢气的还原性均强于硅
C.任一反应中,每消耗或生成28 g硅,均转移4 mol电子
D.高温下在炉子里将石英砂、焦炭、氯气、氢气按比例混合就能得到高纯硅
高频考点三 硅酸盐及其应用
例3.(2021·浙江高考真题)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硅酸钠是一种难溶于水的硅酸盐 B.镁在空气中燃烧可生成氧化镁和氮化镁
C.钠与水反应生成氢氧化钠和氢气 D.常温下,铝遇浓硝酸或浓硫酸时会发生钝化
【举一反三】(2020·浙江卷)Ca3SiO5是硅酸盐水泥的重要成分之一,其相关性质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
A. 可发生反应:
B. 具有吸水性,需要密封保存
C. 能与SO2,反应生成新盐
D. 与足量盐酸作用,所得固体产物主要为SiO2
【举一反三】[2019新课标Ⅰ]陶瓷是火与土的结晶,是中华文明的象征之一,其形成、性质与化学有着密切的关系。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雨过天晴云破处”所描述的瓷器青色,来自氧化铁
B.闻名世界的秦兵马俑是陶制品,由黏土经高温烧结而成
C.陶瓷是应用较早的人造材料,主要化学成分是硅酸盐
D.陶瓷化学性质稳定,具有耐酸碱侵蚀、抗氧化等优点
【变式探究】 [2017·高考全国卷Ⅱ]水泥是重要的建筑材料。水泥熟料的主要成分为CaO、SiO2,并含有一定量的铁、铝和镁等金属的氧化物。实验室测定水泥样品中钙含量的过程如图所示:
回答下列问题:
(1)在分解水泥样品过程中,以盐酸为溶剂,氯化铵为助溶剂,还需加入几滴硝酸。加入硝酸的目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还可使用____________代替硝酸。
(2)沉淀A的主要成分是____________,其不溶于强酸但可与一种弱酸反应,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加氨水过程中加热的目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沉淀B的主要成分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写化学式)。
高频考点四 无机非金属材料
例4. [2019北京]下列我国科研成果所涉及材料中,主要成分为同主族元素形成的无机非金属材料的是
A.4.03米大口径碳化硅反射镜 | B.2022年冬奥会聚氨酯速滑服 | C.能屏蔽电磁波的碳包覆银纳米线 | D.“玉兔二号”钛合金筛网轮 |
【变式探究】平昌冬奥会“北京8分钟”主创团队用石墨烯制作了-20 ℃能发热4 h的智能服饰;用铝合金管材和碳纤维制作了高2.35 m、重量仅为10 kg的熊猫木偶,向世界展现了新时代的中国形象。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
A.石墨烯是能导热的金属材料
B.铝合金是密度较小的金属材料
C.碳纤维是耐低温的无机非金属材料
D.新型材料种类多、用途广
高频考点五 考查CO2通入碱溶液中反应产物
例5.标准状况下,将3.36 L CO2气体通入200 mL 1.00 mol·L-1 NaOH溶液中,充分反应后溶液中c(CO)与c(HCO) 的比值为(不考虑CO、HCO的水解)( )
A.1∶1 B.1∶2
C.2∶1 D.1∶3
【方法技巧】CO2与碱反应产物的定量判断
CO2通入NaOH、Ca(OH)2等强碱溶液的反应产物与CO2气体的通入量有关,当通入少量CO2时生成碳酸盐,当通入过量CO2时生成碳酸氢盐,当通入CO2的量介于
两者之间时,既有碳酸盐又有碳酸氢盐生成,因此推断时一定要注意CO2与碱之间量的关系。
以CO2与NaOH溶液反应为例,将CO2通入NaOH溶液中,可能发生的反应为
①CO2+2NaOH===Na2CO3+H2O;
②CO2+NaOH===NaHCO3。
当n(OH-)∶n(CO2)的值不同时产物如下:
【变式探究】常温下,向 Ba(OH)2 和NaOH混合溶液中缓慢通入CO2至过量(溶液温度变化忽略不计),生成沉淀物质的量与通入CO2体积的关系如图所示。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b点时溶质为NaHCO3
B.V4的值为900
C.V1、V2、V3时,溶液中c(Ba2+)·c(CO)相等
D.原混合溶液中n[Ba(OH)2]∶n(NaOH)=1∶2
(新高考)高考化学一轮复习讲测练第16讲原电池(讲)(2份打包,解析版+原卷版,可预览): 这是一份(新高考)高考化学一轮复习讲测练第16讲原电池(讲)(2份打包,解析版+原卷版,可预览),文件包含新高考高考化学一轮复习讲测练第16讲原电池讲解析版doc、新高考高考化学一轮复习讲测练第16讲原电池讲原卷版doc等2份试卷配套教学资源,其中试卷共28页, 欢迎下载使用。
(新高考)高考化学一轮复习讲测练第5讲氧化还原反应(讲)(2份打包,解析版+原卷版,可预览): 这是一份(新高考)高考化学一轮复习讲测练第5讲氧化还原反应(讲)(2份打包,解析版+原卷版,可预览),文件包含新高考高考化学一轮复习讲测练第5讲氧化还原反应讲解析版doc、新高考高考化学一轮复习讲测练第5讲氧化还原反应讲原卷版doc等2份试卷配套教学资源,其中试卷共27页, 欢迎下载使用。
(新高考)高考化学一轮复习讲测练第5讲氧化还原反应(练)(2份打包,解析版+原卷版,可预览): 这是一份(新高考)高考化学一轮复习讲测练第5讲氧化还原反应(练)(2份打包,解析版+原卷版,可预览),文件包含新高考高考化学一轮复习讲测练第5讲氧化还原反应练解析版doc、新高考高考化学一轮复习讲测练第5讲氧化还原反应练原卷版doc等2份试卷配套教学资源,其中试卷共18页, 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