终身会员
搜索
    上传资料 赚现金
    语文朗读宝
    【小升初文言文阅读与理解讲练:第3集】(试题+答案)
    立即下载
    加入资料篮
    【小升初文言文阅读与理解讲练:第3集】(试题+答案)01
    【小升初文言文阅读与理解讲练:第3集】(试题+答案)02
    【小升初文言文阅读与理解讲练:第3集】(试题+答案)03
    还剩4页未读, 继续阅读
    下载需要10学贝 1学贝=0.1元
    使用下载券免费下载
    加入资料篮
    立即下载

    【小升初文言文阅读与理解讲练:第3集】(试题+答案)

    展开
    这是一份【小升初文言文阅读与理解讲练:第3集】(试题+答案),共7页。试卷主要包含了课外阅读,阅读文言文,完成练习,课外类文阅读,【答案】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欲(取蝉): 延(颈):
    (2)本文产生的一个成语是:
    (3)从这则寓言中,你得到了什么启示?

    2.课外阅读
    獐(zhānɡ)与鹿
    王雱(pānɡ)数岁时,客有以一獐一鹿同笼,以问雱:“何者是獐,何者是鹿?”雱实未识,良久对曰:“獐边者是鹿,鹿边者是獐。”客大奇之。
    (1)“王雱数岁时”中的“数”的读音是 ,“数岁”的意思是 。
    (2)“何者是獐”中的“何者”的意思是( )。
    A. 为什么B. 哪一个C. 哪个人
    (3)王雱 (A 认识 B 不认识)獐和鹿,这从文中“ ”可以知道。
    (4)请写出画“ ”的句子的意思。

    (5)“客大奇之”,你认为客“奇”的是什么?

    (2)曹冲与王戎的相同之处是:
    3.阅读文言文,完成练习。
    宋人有耕者。田中有株。兔走触株,折颈而死。因释其耒而守株,冀复得兔。兔不可复得,而身为宋国笑。
    (1)本文选自( )
    A.《战国策》 B.《韩非子》 C.《山海经》
    (2)成语 出自这则文言文。
    (3)下列成语中的“释”字与例句中的“释”字意思相同的一项是( )
    例:因释其耒而守株
    A. 解疑释惑。B. 冰释前嫌。C. 手不释卷。
    (4)根据下面句子的意思,从文中找出相对应的句子,画上“ ”野兔是不可能再次得到的,而他自己却被宋国人嘲笑。
    (5)那个农夫为什么被宋国人笑话?下列说法不恰当的一项是( )
    A. 以为每天守在树桩旁边就能捡到撞死的兔子。
    B. 光顾着捡兔子而荒废了田地,顾此失彼。
    C. 对于意外的收获心存侥幸。
    D. 错误地把偶然性当作必然性来看待。
    4.课外阅读。
    程门立雪
    杨时见程颐于洛。时盖①年四十矣。一日见②颐,颐偶③瞑④坐,时与游酢⑤侍⑥立不去。颐既觉,则门外雪深一尺矣。
    (注释)①盖:大概。②见:拜见。③偶:偶尔。④瞑:打瞌睡。⑤游酢:北宋著名的哲学家。⑥侍:在尊长旁边陪着。
    (1)运用学过的方法,写出下列字在文中的意思。
    去:
    觉:
    (2)下列对文中“杨时见程颐于洛”的解释正确的一项是( )
    A. 杨时在洛阳看见了程颐。B. 杨时在洛阳接见了程颐。
    C. 杨时在洛阳拜见程颐。
    (3)用自己的话写一写本文的主要内容。

    (4)判断,对的打“√”,错的打“×”。
    ①本文写了杨时和游酢不懂礼貌的事。 ( )
    ②本文写了杨时等人不懂得变通,只知道固守礼仪的事。 ( )
    ③本文写了杨时等人谦虚好学、尊敬师长的事,表达了对他们的赞美之情。( )
    5.课外类文阅读。
    道旁李苦
    王戎七岁,尝与诸小儿游。看道旁李树多子折枝,诸儿竞走取之,唯戎不动,人问之,答曰:“树在道旁而多子,此必苦李。”取之信然。
    (1)解释文中划线字的意思。
    竞—— 之——
    唯—— 取——
    (2)“李树多子折枝”中的“折”念( )。
    A. zhéB. shé
    (3)王戎如何判断李子是苦的?用原文回答:
    上面句子的译文是:
    (4)用自己的话说说句子意思。
    ①看道旁李树多子折枝,诸儿竞走取之,唯戎不动。

    ②取之信然。

    (5)下面三句话中有三个“之”,请选择意思相同的一组。( )
    ①诸儿竞走取之 ②人问之 ③取之信然
    A. ①和②B. ①和③C. ②和③
    (6)从“信然”一词可以看出,旁人对王戎所述理由抱有怎样的态度?

    (7)王戎是个很会透过现象进行分析得出结论的人,你看到或碰到过这种事吗?说给大家听听。
    6.课外阅读。
    文彦博树洞取球
    文彦博少时,与群儿击球。球忽跃入树穴,群儿谋取之,穴深,不能得。彦博以盆取水,灌入穴中,球遂浮出。
    (1)给加点的字词选择正确的解释。
    ①文彦博少时,与群儿击球。( )
    A一群儿子 B一群孩子 C一个叫群儿的孩子
    ②彦博以盆取水。( )
    A所以 B于是 C用
    (2)“群儿谋取之”中的“之”指的是 。
    (3)球掉进树洞之后,群儿和文彦博分别是怎样做的?(用原文回答)
    ①群儿:
    ②文彦博:
    (4)你认为文彦博是一个怎样的孩子?

    (5)用自己的话讲述这个故事。


    答案和解析
    1.【答案】
    (1)想要;伸长
    (2)螳螂捕蝉,黄雀在后
    (3)人要有长远的眼光,不要只顾眼前利益,而忽略了身后的祸患。
    【解析】(3)本篇文言文讲述了螳螂捕蝉,黄雀在后的故事,联系生活实际可知,这个故事告诉我们:人要有长远的眼光,不要只顾眼前利益,而忽略了身后的祸患。
    2.【答案】
    (1)shù 几岁
    (2)B
    (3)B 雱实未识
    (4)獐旁边的是鹿,鹿旁边的是獐
    (5)客奇的是王雱虽然年纪很小,但是非常机智
    【解析】王雱几岁的时候,有一次,客人带来了一个装有獐和鹿的笼子,问王雱说:“哪一个是獐,哪一个是鹿啊?”王雱实际上是不认识的,过了一会才回答到:“獐的旁边是鹿,鹿的旁边是獐。”客人感到十分的惊奇。
    3.【答案】
    (1)B
    (2)守株待兔
    (3)C
    (4)兔不可复得,而身为宋国笑
    (5)B
    【解析】略
    4.【答案】
    (1)离开 睡醒
    (2)C
    (3)本文主要写了杨时和游酢拜见程颐时,程颐碰巧在睡觉,他俩为了不打扰程颐休息,一直在门外面等候,等到程颐睡醒了,外面的积雪已经很深了的事。
    (4)× × √
    【解析】译文:杨时到洛阳去拜见程颐,杨时当时有四十岁了.一天他去求见程颐,程颐正坐着小睡,杨时与游酢站在外面等待而不离开,程颐发现以后,门外的雪有一尺深了。
    5.【答案】
    (1)争先恐后;代词,指李子;只有;尝
    (2)B
    (3)树在道边而多子;李树长在路边,但李子却这么多,没有被摘走
    (4)看见路边有株李树,结了很多李子,枝条都被压断了。那些小朋友都争先恐后地跑去摘。只有王戎没有动;摘来一尝,果然是这样。
    (5)B
    (6)对王戎无比信任并佩服
    (7)看到蚂蚁搬家,就知道要下雨了
    【解析】译文:王戎小时和一群儿童到村外去玩,看见一棵李树结了许多果实,果实压得枝条快断掉,小孩们高兴地爬上树摘果子,只有王戎没去摘。有人问他怎么回事,王戎说:“这树长在大路边,果子竟然还有那么多,一定是苦的。”有人一尝,果然是苦的。
    6.【答案】
    (1)B C
    (2)球
    (3)群儿谋取之;彦博以盆取水,灌入穴中
    (4)文彦博是一个遇事能积极动脑思考,十分聪明的孩子。
    (5)文彦博小时候,和一群孩子玩球。忽然,球掉进了树洞里。孩子们一起想办法,想把球取出来,但是树洞很深,够不到。文彦博取来一盆水,倒进树洞里,球就浮了上来。
    相关试卷

    【小升初文言文阅读与理解讲练:第9集】(试题+答案): 这是一份【小升初文言文阅读与理解讲练:第9集】(试题+答案),共6页。试卷主要包含了阅读古文,完成练习,小儿不畏虎,阅读短文,回答问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小升初文言文阅读与理解讲练:第7集】(试题+答案): 这是一份【小升初文言文阅读与理解讲练:第7集】(试题+答案),共8页。试卷主要包含了文言文阅读,课内阅读,阅读短文,回答下列问题,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问题,古文阅读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小升初文言文阅读与理解讲练:第6集】(试题+答案): 这是一份【小升初文言文阅读与理解讲练:第6集】(试题+答案),共7页。试卷主要包含了学弈,读课文,按要求做题,课内阅读我最棒,读下面的文段,完成练习,阅读下列文言文,回答问题,开心阅读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免费资料下载额度不足,请先充值

    每充值一元即可获得5份免费资料下载额度

    今日免费资料下载份数已用完,请明天再来。

    充值学贝或者加入云校通,全网资料任意下。

    提示

    您所在的“深圳市第一中学”云校通为试用账号,试用账号每位老师每日最多可下载 10 份资料 (今日还可下载 0 份),请取消部分资料后重试或选择从个人账户扣费下载。

    您所在的“深深圳市第一中学”云校通为试用账号,试用账号每位老师每日最多可下载10份资料,您的当日额度已用完,请明天再来,或选择从个人账户扣费下载。

    您所在的“深圳市第一中学”云校通余额已不足,请提醒校管理员续费或选择从个人账户扣费下载。

    重新选择
    明天再来
    个人账户下载
    下载确认
    您当前为教习网VIP用户,下载已享8.5折优惠
    您当前为云校通用户,下载免费
    下载需要:
    本次下载:免费
    账户余额:0 学贝
    首次下载后60天内可免费重复下载
    立即下载
    即将下载:资料
    资料售价:学贝 账户剩余:学贝
    选择教习网的4大理由
    • 更专业
      地区版本全覆盖, 同步最新教材, 公开课⾸选;1200+名校合作, 5600+⼀线名师供稿
    • 更丰富
      涵盖课件/教案/试卷/素材等各种教学资源;900万+优选资源 ⽇更新5000+
    • 更便捷
      课件/教案/试卷配套, 打包下载;手机/电脑随时随地浏览;⽆⽔印, 下载即可⽤
    • 真低价
      超⾼性价⽐, 让优质资源普惠更多师⽣
    VIP权益介绍
    • 充值学贝下载 本单免费 90%的用户选择
    • 扫码直接下载
    元开通VIP,立享充值加送10%学贝及全站85折下载
    您当前为VIP用户,已享全站下载85折优惠,充值学贝可获10%赠送
      充值到账1学贝=0.1元
      0学贝
      本次充值学贝
      0学贝
      VIP充值赠送
      0学贝
      下载消耗
      0学贝
      资料原价
      100学贝
      VIP下载优惠
      0学贝
      0学贝
      下载后剩余学贝永久有效
      0学贝
      • 微信
      • 支付宝
      支付:¥
      元开通VIP,立享充值加送10%学贝及全站85折下载
      您当前为VIP用户,已享全站下载85折优惠,充值学贝可获10%赠送
      扫码支付0直接下载
      • 微信
      • 支付宝
      微信扫码支付
      充值学贝下载,立省60% 充值学贝下载,本次下载免费
        下载成功

        Ctrl + Shift + J 查看文件保存位置

        若下载不成功,可重新下载,或查看 资料下载帮助

        本资源来自成套资源

        更多精品资料

        正在打包资料,请稍候…

        预计需要约10秒钟,请勿关闭页面

        服务器繁忙,打包失败

        请联系右侧的在线客服解决

        单次下载文件已超2GB,请分批下载

        请单份下载或分批下载

        支付后60天内可免费重复下载

        我知道了
        正在提交订单

        欢迎来到教习网

        • 900万优选资源,让备课更轻松
        • 600万优选试题,支持自由组卷
        • 高质量可编辑,日均更新2000+
        • 百万教师选择,专业更值得信赖
        微信扫码注册
        qrcode
        二维码已过期
        刷新

        微信扫码,快速注册

        手机号注册
        手机号码

        手机号格式错误

        手机验证码 获取验证码

        手机验证码已经成功发送,5分钟内有效

        设置密码

        6-20个字符,数字、字母或符号

        注册即视为同意教习网「注册协议」「隐私条款」
        QQ注册
        手机号注册
        微信注册

        注册成功

        下载确认

        下载需要:0 张下载券

        账户可用:0 张下载券

        立即下载
        使用学贝下载
        账户可用下载券不足,请取消部分资料或者使用学贝继续下载 学贝支付

        如何免费获得下载券?

        加入教习网教师福利群,群内会不定期免费赠送下载券及各种教学资源, 立即入群

        即将下载

        【小升初文言文阅读与理解讲练:第3集】(试题+答案)
        该资料来自成套资源,打包下载更省心 该专辑正在参与特惠活动,低至4折起
        [共10份]
        浏览全套
          立即下载(共1份)
          返回
          顶部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