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建省龙岩第一中学2022-2023学年高一上学期第二次月考历史试题
展开
这是一份福建省龙岩第一中学2022-2023学年高一上学期第二次月考历史试题,文件包含福建省龙岩第一中学2022-2023学年高一上学期第二次月考历史试题docx、2025届高一第二次月考历史答题卷docx、2025届高一第二次月考历史答题卷pdf等3份试卷配套教学资源,其中试卷共11页, 欢迎下载使用。
龙岩一中2022-2023学年高一第二次月考历史试题考试时长:75分钟 一、单选题(每题2分,共60分)1.有观点认为,文明产生的标志是除政治组织上的国家外,还有城市作为政治、经济、文化各方面活动的中心,及已经发明文字和能够利用文字作记载,并且都已知道冶炼金属。据此推知( )A.夏朝二里头文化是我国文明的开始 B.甲骨文出现标志着我国文明已产生C.旧石器时代元谋人已开启文明时代 D.新石器时代晚期我国进入文明社会2.西周时期,统治者“人为”地将礼和乐结合起来,实行礼乐制度。基于宗法制度的礼从外部“给人提供一种强制的社会规范”,基于审美情感的乐则从内部“为人塑造一种自律的文化规范”。西周统治者实行这一制度旨在( )A.提高民众的审美水准和文明程度 B.维护专制王权的统治权威C.整合百姓的文化生活以稳定社会 D.提升部族的礼仪修养水平3.井田制下农户使用简陋石器、木器,分封的土地耕种不过来,其他荒地也就无暇顾及。但铁犁牛耕使用后,井田之外的荒地被大量开垦出来。人们都在经营新开垦的私田,这就导致要交税的井田荒芜,最终井田制难以为继。材料旨在说明( )A.农村经济结构瓦解的趋势 B.铁犁牛耕技术的先进性C.精耕细作生产方式的形成 D.土地私有制确立的原因4.春秋战国时期,各诸侯国纷纷兴建水利灌溉工程,如都江堰、郑国渠、芍陂,其中都江堰的修建使成都平原成为“水旱从人,不知饥馑”的“天府之国”。这些水利工程的兴建( )A.有利于农业经济的发展 B.得益于青铜农具的使用C.表明商鞅变法成效显著 D.是秦朝暴政的真实体现5.下图为春秋战国时期的文化圈分布图。该图反映了( )A.文化的多元封闭性 B.地域文化的统一性C.区域文化的交融性 D.中华文明的连续性6.孔子主张正名,即“君君、臣臣、父父、子子”,要求社会严格遵守等级尊卑的伦理纲常制度。然而,他又高扬“有教无类”的教育思想,反对以出身贵贱作为判别人才的标准。这表明孔子( )A.追求人人平等的理想 B.重视教育对社会秩序的作用C.维护下层民众的利益 D.倡导“因材施教”的教学方法7.商鞅变法规定:“民有二男以上不分异者,倍其赋。”秦汉王朝受其影响,农村不许同姓聚居,农村都是杂姓村。“乡”“里”划分的依据主要是户口数量,并随着户口的增减而不断进行调 整。秦汉的上述举措( )A.推动了小农经济的形成 B.有利于削弱地方强宗大族C.破坏了社会秩序的稳定 D.加速了宗法制度的瓦解8.斯塔夫里阿诺斯在《全球通史》中记述道:“新皇帝……废除了所有的封建国家和王国,将广阔的国土划分成为若干行政区,每一行政区都配备一批由中央政府任命并向中央政府负责的官员”。材料中新皇帝推行的制度( )A.官员选拔根据门第 B.形成了中央垂直管理地方的形式C.标志着贵族政治取代官僚政治 D.加速了王朝的灭亡9.《史记》是司马迁代表作,首创纪传体通史体裁,被列为“二十四史”之首。下列事件能在《史记》中查到的是( )A.文景之治 B.光武中兴 C.安史之乱 D.大定之治10.公元189年,天下“诸侯”共讨董卓之时,益州牧刘焉不但拒不出兵,还从由中原流亡至四川的数万流民中,编选出一支精壮部队。两年后,荆州牧刘表上奏朝廷,称刘焉“有似子夏在西河疑圣人之论(暗喻其图谋不轨)”,中央派出的使臣和将领却屡屡被刘焉击杀。由此可知,当时( )A.中央集权得到加强 B.地方割据势力强大C.流民成为主要兵员 D.刘姓宗室地位下降11.汉武帝即位后,一方面通过亲自过问政务,以切断九卿及以下官吏与丞相的联系;另一方面以贤良文学上书言事,并在现任官吏中选拔出一批人作为自己的侍从和助手。这些做法( )A.巩固了国家统一局面 B.建立了中央集权体制C.加强了君主专制统治 D.完善了官员选拔制度12.东晋时期,逃到南方的几家北方高门士族先后执掌朝政,成为东晋政权的主要支柱,他们特殊的地位和权益,不容皇权侵犯。这一政治局面的出现反映了( )A.专制皇权的微弱 B.北方游牧民族强大C.宦官专权的出现 D.民主政治氛围浓厚13.北齐编修的《魏书》中,宣称北魏的鲜卑拓跋氏是黄帝少子昌意的后裔,同时《魏书》称东晋为“僭晋”,又称南朝政权为“岛夷”,北齐这一编修思想旨在( )A.论证自身政权的合法性 B.维护传统的华夷观念C.维护孝文帝改革的成果 D.赢取社会各阶层的支持14.唐太宗时期,尚书省长官拥有参与朝廷最高级别的政治会议的权力,可以发布最高行政指令、监督各地方官府执行中央命令的情况。由中书省制定,经过门下省审批通过的各项文书,最终也由尚书省负责实施。由此可见,当时的尚书省( )A.可以驳回不妥诏令 B.已严重威胁到君主权力C.与中书省分庭抗礼 D.属于国家中枢行政机构15.学者认为:“自安史之乱以后,赋税名目繁多,民不堪命。两税法则规定百姓只需纳夏秋两税……将名目繁多之税目简化,且两税之外不得别征,实为德政。”这说明两税法的实行旨在( )A.解决土地兼并问题 B.增加财政的收入C.促进赋税的货币化 D.缓解社会的矛盾16.唐朝对外交通发达,与域外的经济文化联系频繁。观察《唐朝对外主要交通示意图》,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法显在贞观初年西行前往①地取经 B.高僧鉴真六次东渡到②地传授佛法C.③地向唐派遣了许多使节和留学生 D.向西经丝绸之路最远可以到达④地17.有学者指出:“中国佛教……僧人出家,还要尊敬父母,忠于国君,僧人也提倡忠君爱国。所以中国的寺院有的称为‘护国寺’,有的称‘报国寺’。……慧远在庐山讲经,就讲诵儒家的《丧服经》,阐述服丧的问题。”这说明中国佛教( )A.完全脱离了印度早期佛教 B.与儒家思想基本融为一体C.与中国儒家伦理存在冲突 D.深受中国思想文化的浸润18.在王安石变法过程中,朝廷设立了“发运使”,主要掌握国家东南六路的生产情况以及政府与宫廷的物资需求情况,按照“徙贵就贱,用近易远”的原则,统一收购和运输物资。这一措施( )A.调动了商人从商的热情 B.提高了农业产品的价格C.加重了政府的财政负担 D.发挥了政府的调控作用19.有学者指出,两宋都亡于国内的少数民族,但在某种程度上也体现了宋朝政治制度的“成功”,这与唐末以来的战乱摧毁了世家大族密切相关。这里的“政治制度”是指( )A.沿用唐朝藩镇以加强地方控制 B.多次推行变法加重财政负担C.削弱地方实力以加强中央集权 D.实行平民政治提升皇权专制20.宋辽金对峙时期,辽人在口称“中国”的同时,并不反对宋人称“中国”。……自称“中国”,认为金、宋都是“中国”。上述历史现象反映出( )A.各民族生活习俗日趋一致 B.各民族间区域经济交流频繁C.各民族文化认同趋势加强 D.中原地区经济文化始终领先21.隋唐时期,存在“官行簿状(记载官吏身份、资历的簿册),家有谱系,官之选举必由于簿状,家之婚姻必由于谱系”。但到两宋时期,出现了“取士不问家世,婚姻不问阀阅”的现象。这种变化反映了( )A.门第观念淡化 B.国家对社会的控制松弛C.科举制度完善 D.社会阶层的流动性减弱22.北宋在广州专住外国商人的“蕃坊”,设由外商担任的蕃长。在处理公务时,蕃长必须穿上中国官服,驻华外商必须遵守宋朝法律,犯法者由广州官府审理审判。这种举措( )A.有助于中外文化的交流 B.有一定的国家主权意识C.限制了外商在华的活动 D.扩大了对外交往的范围23. 北宋前中期,在今四川井研县一带山谷中,密布着成百上千个采用新制盐技术的竹筒井。井主所雇工匠大多来自“他州别县”,以“佣身赁力”为生,受雇期间,若对工作条件或待遇不满意,辄另谋高就。这反映出当时( )A.盐业专卖制度解体 B.手工业者社会地位高C.雇佣劳动已经普及 D.民营手工业得到发展24.有学者指出,元代“行省演化为地方最高官府,只是言其性质的基本方面”;“即使上述演化完成以后,行省仍长期保留着朝廷派出机构的某些原有性……并非纯粹的地方官府”。该学者意在强调元代行省( )A.性质上的双重性 B.职能上的单一性C.管理上的复杂性 D.治权上的完整性25.“吐蕃作为单独的大行政区,由中央宣政院直接统辖,元朝皇帝信奉吐蕃喇嘛教,尊喇嘛教萨斯迦派僧侣为帝师,吐蕃官员皆由宣政院或帝师荐举,皇帝予以任命。”由此可知,元朝宣政院的设立( )A.实现了中央政府对西藏的管辖 B.旨在消除西藏的地方分裂势力C.扩大了王朝的统治区域 D.成为类似于行省的地方机构26.观察并分析以下隋朝大运河和元朝大运河示意图,可知大运河的开凿与整修( )隋朝大运河元朝大运河A.主要为解决沿岸灌溉问题 B.解决了北方水源不足问题C.反映古代政治中心的变迁 D.是商品经济发展的要求27.对内阁的认识,明代人有两种观点。一种观点认为“只备论思顾问之职,原非宰相”;另一种观点认为“虽无相名,实有相职”。下列解释合理的是( )A.阁臣拥有“批红”权力 B.阁臣职权因时因人而变C.明太祖以内阁取代宰相 D.君主专制制度受到冲击28.明代与蒙古抗衡,西北是一条重要战线。在今甘肃西部、青海北部直至新疆东部设立了一系列羁縻卫、所。此外,朝廷还派人入藏招抚,承认元朝对当地僧俗首领所加封的称号。可见,明代( )A.理顺了与边疆民族的关系 B.始终与蒙古处于对峙状态C.实施较为灵活的民族政策 D.坚持中央政权的统治权威29.中国古代的宰相制度终结于明太祖。废除宰相制度后,明代设立内阁,奉旨办事。雍正七年,因对西北用兵开始设立军机处,渐渐取代了内阁。大学士成为了名誉职务,军机大臣拥有实权。结合所学知识可以判断( )A.宰相制度废除后相权随之消失 B.取缔相权后中枢机构仍在不断调整C.军机处取代内阁行使中央决策权 D.内阁制的确立使君主专制达到顶峰30.清朝,只有五品文官和四品武官以上的官员才能佩戴朝珠。而军机处任职的人员无论等级高低,都可佩戴朝珠,乾隆时规定“嗣后凡不可挂朝珠官员挑入军机处走动,亦照此例”。这一现象出现的原因是,军机处( )A.任职人员的品级较高 B.是内阁的重要补充机构C.提高了皇帝决策效率 D.是加强皇权的重要工具二、材料分析题(共40分)31.“时空”透视古代中国(10分)(1)将下图中字母所代表的区域(或政治中心)与对应历史阶段作联系(填写字母)(4分)①商朝统治中心 ;②儒家文化发源 ;③大一统帝国初建 ;④经济重心南移完成 。(2)中国自古是多民族国家,自秦帝国建立后,历代王朝通过各种方式加强边疆管辖,促进民族融合。按主题“中国古代边疆管辖与民族融合”完成表格(填写数字)(6分)①雅克萨之战 ②宣政院印章 ③西域都护府复原图④步辇图 ⑤伊犁将军府 ⑥平定郑氏政权中国古代边疆管辖与民族融合数字促进东北地区边疆管辖与民族融合 促进东南地区边疆管辖与民族融合 促进西北地区边疆管辖与民族融合 促进西南地区边疆管辖与民族融合 32.儒家思想是中国传统文化的主流思想。阅读下列材料,并回答问题。材料一 以激烈变革的时代为背景,以崛起的士阶层为骨干,以兴旺的私学为基地,战国时代,学术思想界出现了诸子并起,学派林立,相互驳难的空前繁荣的文化气象,揭开了中国文化史上最为光彩夺目的篇章。——摘编自冯天瑜等著《中华文化史》材料二 “臣愚以为诸不在六艺之科、孔子之术者,皆绝其道,勿使并进。”“天子受命于天,天下受命于天子。” “与天同者大治,与天异者大乱。”——董仲舒《春秋繁露》材料三 (魏晋时期)佛道的流行对中国传统的儒家学说构成了威胁,儒家奋起反击……韩愈的思想比较粗糙,还不足以与佛老相抗衡。到了宋代,理学的兴起,儒家思想发展到了一个新阶段。理学家提出“理”作为宇宙万物的本源,它以儒家的礼法、伦理思想为核心,吸收佛道思想中的精粹,形成了析理精微,论证明确的哲学体系,这是两汉的粗糙儒学所无法比拟的。——摘编自马克垚《世界文明史》(1) 材料一中“文化气象”指的是什么局面?并据材料一,指出这一局面出现的经济背景。(4分) (2) 据材料二,概括指出董仲舒的主张,并说明其提出该主张的目的。(8分) (3) 据材料三,指出儒学走向“精微”的表现。结合所学知识,简析宋代理学诞生的背景。(8分) 33. 信息题:“南海一号”沉船考古年,完成下列要求:(10分)观察阅读以上的图文,从中可以获取哪些重要的历史信息?(要求:多角度提取历史信息)
参考答案:1.D 2.C 3.D 4.A 5.C 6.B 7.B 8.B 9.A 10.B11.C 12.A 13.A 14.D 15.D 16.C 17.D 18.D 19.C 20.C 21.A 22.B 23.D 24.A 25.A 26.C 27.B 28.C 29.B 30.D31 (1)①商朝统治中心C;②儒家文化发源 D;③大一统帝国初建 F;④经济重心南移完成 E (2)中国古代边疆管辖与民族融合数字促进东北地区边疆管辖与民族融合①促进东南地区边疆管辖与民族融合⑥促进西北地区边疆管辖与民族融合③⑤促进西南地区边疆管辖与民族融合②④32.(1)百家争鸣。背景:铁犁牛耕的出现推动生产力发展(2)罢黜百家,独尊儒术;君权伸授;天人合一。目的:维护大一统王朝统治(3)表现:“理”是宇宙万物的本原;以儒家的伦理道德为核心;吸收佛道思想的精粹,形成哲学体系等。背景:魏晋以来儒学受到佛道思想的冲击;唐朝韩愈复兴儒学的主张成为理学兴起的先声;宋代相对宽松的文化政策的鼓励;宋代士大夫的儒学复兴运动和学术创新等。33. 示例:南宋时期造船技术先进,能够制造大型远洋商船,促进了远洋航行和对外贸易的开展;南宋时期海上丝绸之路贸易兴盛,对外贸易发达,贸易范围远达阿拉伯地区,促进了中外文化的交流;瓷器是中外贸易的重要商品,外贸产品主要来自民间手工业(民窑)生产;许多产品是依据外商的要求定制的;经济重心南移和南北政权的对峙,推动制瓷业中心转移到南方地区;大量中国钱币出口,表明中国货币在国外得到普遍接受,中国在世界贸易中具有重要地位。
相关试卷
这是一份福建省龙岩第一中学2022-2023学年高一下学期第一次月考历史试题,文件包含福建省龙岩第一中学2022-2023学年高一下学期第一次月考历史试题docx、2025届高一第一次月考历史答题卡docx、高一历史月考试题参考答案docx、2025届高一第一次月考历史答题卡pdf等4份试卷配套教学资源,其中试卷共12页, 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福建省连城县第一中学2022-2023学年高一上学期第二次月考历史试题,文件包含福建省连城县第一中学2022-2023学年高一上学期第二次月考历史试题docx、高一月考2历史答题卷A3纸pdf等2份试卷配套教学资源,其中试卷共13页, 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福建省龙岩第一中学2022-2023学年高一上学期第一次月考历史试题,共10页。试卷主要包含了单选题,材料分析题,论述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