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省德州市宁津县张宅中学2022-2023学年八年级上学期期中地理试卷(含答案)
展开
这是一份山东省德州市宁津县张宅中学2022-2023学年八年级上学期期中地理试卷(含答案),共17页。试卷主要包含了单项选择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2022-2023学年山东省德州市宁津县张宅中学八年级(上)期中地理试卷一、单项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50分)1.关于图中4个省的叙述,正确的是( )A.①省位于我国的西南部,濒临南海 B.②省位置最偏南,我国最南端的曾母暗沙位于该省 C.③省简称鄂 D.④省是我国的黑龙江省,它同俄罗斯和蒙古两国为邻第七次全国人口普查工作于2020年11月1日启动,2021年5月11日国务院公布了普查结果。如图为第六次、第七次全国人口普查部分数据统计图。读图完成下面2~3题。2.分析两次人口普查数据,可知( )A.0﹣14岁人口数量减少 B.15﹣59岁人口比重增加 C.60岁以上人口比重增加 D.全国人口增长超过1亿3.为应对我国人口年龄结构变化产生的社会问题,需要( )A.增建养老设施 B.增加就业机会 C.扩大城市规模 D.鼓励人口迁移4.我国民族文化丰富多彩。图中信息搭配正确的是( )A.①﹣﹣藏族﹣﹣雪顿节 B.②﹣﹣傣族﹣﹣丰收节 C.③﹣﹣蒙古族﹣﹣那达慕节 D.④﹣﹣苗族﹣﹣泼水节山脉是构成我国地形的骨架,控制着各种地形的空间分布,也常常是不同地形区的分界线。读“我国部分山脉示意图”5.下列关于如图的判断正确的是( )A.①是内蒙古高原 B.②山脉是雪峰山 C.③是云贵高原 D.④山脉是南岭6.下列山脉中,与大兴安岭走向一致的是( )A.长白山 B.祁连山 C.阿尔泰山 D.昆仑山7.从我国的温度带和干湿地区划分,我们的家乡德州属于( )A.热带、湿润地区 B.亚热带、湿润地区 C.暖温带、半湿润地区 D.中温带、半干旱地区读图,完成下题。8.甲、乙、丙、丁四条路线中,明显经过我国地势三级阶梯的是( )A.甲路线 B.乙路线 C.丙路线 D.丁路线9.我国古代诗词歌赋中,有许多是描述地理规律,地理景观的名词佳句。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黄梅时节家家雨,青草池塘处处蛙”描述的是长江中下游平原地区的景象 B.“问君能有几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反映出我国地势西高东低 C.“羌笛何须怨杨柳,春风不度玉门关”,诗词中的“春风”是指冬季风 D.“南国春意浓,北国正冰封”反映了我国冬季南北温差大10.塔里木河汛期出现在夏季,是因为( )A.夏季降水丰富 B.湖泊水补给丰富 C.地下水补给丰富 D.夏季气温高,冰雪融水较多11.灾害来临时,个人采取的防灾措施,正确的是( )A.泥石流来临,向地势低处跑 B.城市地面普遍已经硬化,内涝时放心涉水 C.地震来临时,迅速跳楼逃生 D.寒潮来临,添加衣物,注意膳食,补充营养、热量12.关于我国的气候特点说法正确的是( )A.夏季全国南北温差很大 B.降水由西北内陆向东南沿海递减 C.降水集中在春夏季节 D.受季风气候影响,长江中下游地区比阿拉伯半岛降水多读“黄河流域水系”图,完成下面小题。13.图中对黄河干流各河段特征的描述,正确的是( )A.各河段皆无结冰期 B.乙河段含沙量剧增 C.丙河段有凌汛现象 D.丁河段已成为“地上河”14.根治黄河,开展水土保持工作的重点在( )A.上游的青藏高原 B.中游的黄土高原 C.下游的华北平原 D.河口的三角洲地带15.为了减轻河床的淤沙程度,我国进行调水冲沙,起关键作用的水利枢纽是( )A.青铜峡 B.龙羊峡 C.小浪底 D.刘家峡16.图示反映了我国土地资源利用中存在的问题是( )A.土地污染严重 B.乱占耕地现象 C.严重的水土流失 D.过度放牧导致土地荒漠化17.读图,我国南、北方地区水资源和耕地资源比例示意图,下列对我国南、北方地区水资源和耕地资源分布特点的描述,正确的是( )A.南方水资源多,耕地多 B.南方水资源少,耕地少 C.北方水资源多,耕地少 D.北方水资源少,耕地多读图,完成18~19题。18.我国水资源时空分布不均匀,主要受( )A.地形的影响 B.季风气候的影响 C.人类活动的影响 D.陆地面积大的影响19.解决水资源地区分布不均最有效的措施是( )A.人工降雨 B.兴建水库 C.大力开采地下水 D.跨流域调水20.保障我国粮食安全的可持续发展措施是( )①不断扩大耕地面积②科学种田,提高产量③科学培育新品种④增加粮食进口量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①③读我国工业分布图,回答下列各题。21.从图中可以看出我国四大工业基地的分布特点是( )A.沿长江分布 B.沿海分布 C.沿京沪铁路线 D.沿黄河分布22.我国最大的综合性工业基地是( )A.A B.B C.C D.D23.发展高新技术产业依赖的主要条件是( )A.政府政策支持 B.完善的基础设施 C.雄厚的科技力量 D.便利的交通24.下列不属于辽中南地区发展工业的主要条件的是( )A.资源丰富 B.交通便利 C.重工业基础好 D.科技力量雄厚25.2021年我国自主研发的新冠病毒疫苗大量投产,并援助多个国家。在全球抗疫中充分展现了大国担当。新冠病毒疫苗的研发生产属于( )A.加工制造业 B.高新技术产业 C.服务业 D.装备制造业二.综合题26.《中国国家地理》杂志社推出“慢步中国”专辑,其中一条路线是“走胡线”(“胡线”即“胡焕庸线”)。该路线分为四个地段:东北段、山西段、陕西段、西南段。据图(1)“胡焕庸线”是我国人口地理分界线,从黑龙江黑河到云南 ,与东南部相比该线西北部人口 (稠密或稀疏)。(2)“走胡线”的东北段穿越A山,其西侧是 (地形区), 毫米年等降水量线大致经过此山。(3)“走胡线”山西段和陕西段交界处大致以 (河流)为界,两段主要位于 (地形区)。(4)“走胡线”西南段和陕西段相交的山脉B的走向是 ,该山以南地区河流冬季 (有或无)结冰现象。(5)“走胡线”西南段的体验者于8、9月份穿越横断山脉,可能会遇到的地质灾害是 (列出一种即可)。27.读“长江水系图”,回答:(1)长江源头位于 (省级行政单位),最后注入 海。(2)主要支流②是 ,支流①与长江交汇处的城市G是 。(3)三峡水电站是图中字母 ,三峡工程位于长江 游。(4)长江中下游易发生洪涝灾害,产生的自然原因是 。(5)综合治理长江的首要任务是 。(6)长江支流众多,干流横贯东西,终年不冻,有“ ”之称。28.读“我国某省区干湿状况图”,回答下列问题。(1)D为 山脉,图示省区简称是 。(2)该省区年降水量空间分布规律是 。(3)我国根据 的对比关系,划分为湿润、半湿润、半干旱、干旱四类地区。其中A处年降水量约450mm,划归湿润地区的原因是 。(4)B地为 气候,C地植被以 为主。(5)该省的地形类型以 为主,该省常见的气象灾害是 、 等灾害。29.(10分)读“我国主要土地利用类型分布图”,回答下列问题:(1)①②土地利用类型的分界线是 一线。(2)图中①区域的土地利用类型是 ,主要的粮食作物是 。(3)图中③土地利用类型是: ,根据因地制宜发展农业的原则,该地适宜发展 (种植业/畜牧业)。(4)界线A是我国季风区和非季风区的界线,它与我国 毫米年等降水量线相当。(5)从我国干湿地区的划分来看,②土地利用类型主要分布在 区。(6)从地形上看,耕地主要分布在 和低缓的丘陵地区。(7)按照自然资源的特性,土地资源属于 资源(可再生/非可再生)。30.读中国农业的地区分布图,回答问题。(1)我国畜牧业以图中曲线Ⅰ线为界,以东为 畜牧业,以西为 畜牧业。(2)图中阴影部分,①是我国的第一林区 ,②地的粮食作物以 为主,该区域作物熟制为 ,③地的主要油料作物为 ,④地是我国糖料作物的集中产区 。(3)畜牧业主要分布在 (干湿地区)的草原地区;四大牧区中,B是 牧区,C、D共同的优良畜种是 。(4)我国海洋渔业发达,淡水渔业集中在 。
2022-2023学年山东省德州市宁津县张宅中学八年级(上)期中地理试卷参考答案与试题解析一、单项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50分)1.【解答】解:根据轮廓可知图中①②③④分别为我国云南省、广东省、黑龙江省;云南省位于我国西部边陲,为内陆省份,故A描述错误,隶属我国海南省;湖北省的简称为鄂;黑龙江省的邻国只有一个,故D项描述错误。故选:C。第七次全国人口普查工作于2020年11月1日启动,2021年5月11日国务院公布了普查结果。如图为第六次、第七次全国人口普查部分数据统计图。读图完成下面2~3题。2.【解答】解:我国人口数量呈缓慢增长趋势。读图可知:0﹣14岁人口数量增加,15﹣59岁人口数量减少,60岁及其以上人口数量增加,全国人口增长不到1亿。故C正确。故选:C。3.【解答】解:根据图可知我国人口老龄化越来越严重,劳动力人口比例在减小,我国已经进入人口老龄化时代。应对我国人口老龄化产生的社会问题,需要增建养老设施,不能增加就业机会,所以A正确,B错误;扩大城市规模是城市发展的需求,所以C错误;不能用人口迁移的办法解决我国人口年龄结构变化产生的社会问题,所以D错误。故选:A。4.【解答】解:读图可知,图①是新疆维吾尔自治区(新)新疆维吾尔族的手鼓舞;图③内蒙古自治区(内蒙古)内蒙古族的摔跤﹣﹣那达慕节。故选:C。山脉是构成我国地形的骨架,控制着各种地形的空间分布,也常常是不同地形区的分界线。读“我国部分山脉示意图”5.【解答】解:读图可知,图中①位于大兴安岭东侧,是东北平原;②山脉位于江西省(简称是赣)和福建省(福建省的简称是闽)的交界处,为武夷山脉;③位于喜马拉雅山脉的北侧,为青藏高原;④是湖南省(湖南省的简称是湘)和广东省(广东省的简称是粤)的分界线的山脉南岭。故选项D符合题意。故选:D。6.【解答】解:大兴安岭、长白山是东北﹣西南走向,阿尔泰山、祁连山属于西北﹣东南走向,昆仑山脉属于东西走向。故选:A。7.【解答】解:德州位于山东省,该地处于温带季风气候,属于暖温带、半湿润地区。故选:C。读图,完成下题。8.【解答】解:读图可知,乙路线依次经过我国的长江中下游平原(第三级阶梯)﹣﹣四川盆地(第二级阶梯)﹣﹣青藏高原(第一级阶梯)。故选:B。9.【解答】解:A、“黄梅时节家家雨。故A不符合题意;B、中国地势西高东低,并且向海洋倾斜,使许多大河滚滚东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的景色;C、“羌笛何须怨杨柳,诗词中的“春风”是指夏季风;D、“南国春意浓,北方寒冷。故D不符合题意。故选:C。10.【解答】解:塔里木河全长2 137 千米,是中国最长的内流河。河流的水源主要来自天山和昆仑山等高山冰雪融水,随着冰雪融化,河流经过之处,孕育了绿洲农业、蒸发,水量愈往下游愈小。故选:D。11.【解答】解:当发生泥石流时,应向垂直于泥石流流动方向的山坡上跑。城市地面虽然普遍已经硬化,但内涝时也要小心涉水。当地震发生时,千万不跳楼,躲在狭窄的空间里,故C叙述错误。寒潮来临,添加衣物,补充营养,故D叙述正确。故选:D。12.【解答】解:我国夏季全国普遍高温;我国降水从东南沿海向西北内陆递减;受季风气候影响,形成“鱼米之乡”。故选:D。读“黄河流域水系”图,完成下面小题。13.【解答】解:根据所学及读图分析可知,黄河有结冰期,丙河段含沙量剧增,丙河段没有凌汛现象,丁河段已成为“地上河”。故选:D。14.【解答】解:“治黄”的关键在于“治沙”,根本措施是在中游黄土高原地区,大力开展水土保持工作,控制水土流失,减少泥沙下泄;另一方面在下游修堤筑坝,加固黄河大堤。这样,对确保黄河下游两岸人民生命财产安全起到了很大作用。故B正确。故选:B。15.【解答】解:小浪底水利枢纽位于河南省洛阳市以北40千米,以减淤、防洪、防凌为主要功能,兼顾供水、灌溉和发电,是黄河流域最大的水利设施,能够有效提高黄河水资源的利用效率。2002年我国成功在小浪底进行了调水冲沙实验,减轻了下游河床的淤沙程度。故选:C。16.【解答】解:从漫画看出,高楼占用耕地现象严重,因此我国要珍惜和合理利用每一寸土地。故选:B。17.【解答】解:由图可知,我国南方地区水资源丰富、丘陵;而北方水资源总量少,人口多,污染浪费严重。故选:D。读图,完成18~19题。18.【解答】解:我国水资源时空分布不均匀,主要受季风气候的影响。根据题意。故选:B。19.【解答】解:解决水资源地区分布不均的有效办法之一是跨流域调水,为缓解北方、西北地区严重缺水的状况,我国正在实施南水北调工程。故D正确。故选:D。20.【解答】解:保障我国粮食安全的可持续发展措施有:科学种田,提高产量,走科技强农之路故选:B。读我国工业分布图,回答下列各题。21.【解答】解:依据位置,读图可知,①为辽中南工业基地;②为京津唐工业基地;③为沪宁杭工业基地;④为珠江三角洲工业基地。四大工业基地分布的共同特点是沿海分布。依据题意。故选:B。22.【解答】解:我国四大工业基地由北到南依次为:辽中南工业基地,京津唐工业基地,沪宁杭工业基地,珠江三角洲工业基地。读图可知,图中C是我国最大综合性工业基地沪宁杭工业基地(长江三角洲工业基地)。故选:C。23.【解答】解:发展和建立高新技术产业的条件有科学技术、人才、市场,其中科学技术,即要求具备雄厚的科技力量。故选:C。24.【解答】解:辽中南地区发展工业的有利条件是:有丰富的煤、铁、石油等自然资源、良好的工业基础。故选:D。25.【解答】解:我国新冠病毒疫苗的研发生产属于高新技术产业,影响其发展的主要因素是技术与人才。故选:B。二.综合题26.【解答】解:(1)“胡焕庸线”是我国人口地理分界线,从黑龙江省的黑河市到云南省的腾冲县,西部人口稀疏,人口承载力强。(2)读图可知,东北段穿越A是东北﹣西南走向的大兴安岭,西侧是内蒙古高原;400毫米年等降水量线大致经过此山。(3)图示中“走胡线”的山西段和陕西段主要位于黄土高原,黄土高原的生态环境十分脆弱,裂隙较多,在降水集中的夏季,容易遭受侵蚀,黄土高原呈现出如今千沟万壑。(4)图示中“走胡线”西南段和陕西段相交的山脉B秦岭为东西走向,秦岭—淮河是我国一条重要的地理分界线。(5)图示中“走胡线”西南段穿越横断山脉位于我国地势第一阶梯和第二阶梯的交界处,地势陡峻,8,降水强度大、泥石流。故答案为:(1)腾冲;稀疏;(2)内蒙古高原;400;(3)黄河;黄土高原;(4)东西走向;无;(5)泥石流。27.【解答】解:(1)长江源头位于青海省,最后注入东海。(2)读图可知,主要支流②是汉江。(3)三峡水电站是图中字母L,三峡工程位于长江上游。(4)长江中下游易发生洪涝灾害,产生的自然原因是中下游地区降水多且集中;中下游地势低平,泄洪不畅。(5)综合治理长江的首要任务是防洪。(6)长江支流众多,干流横贯东西,宜宾以下四季通航。故答案为:(1)青海省;东;(2)汉江;重庆;(3)L;上;(4)中下游地区降水多且集中,夏季多暴雨,部分河段河道弯曲;(5)防洪;(6)黄金水道。28.【解答】解:(1)读图可得,D为阴山山脉。图示省区是内蒙古自治区。(2)读图可得,内蒙古自治区年降水量空间分布规律是大致由东向西递减。(3)我国根据降水量与蒸发量的对比关系,划分为湿润、半干旱。A处年降水量约450mm,气温较低。(4)B地为温带季风气候,该地位于大兴安岭以东,该地位于半干旱区。(5)内蒙古自治区主要位于我国地势第二阶梯,其地形类型以高原,该省区常见的气象灾害是干旱。故答案为:(1)阴山;内蒙古;(3)降水量与蒸发量,气温较低;(4)温带季风;(5)高原;干旱。29.【解答】解:(1)读图可得,①是水田,这两种土地资源的分界线是秦岭—淮河一线。(2)图中①区域的土是地利用类型是水田,主要的粮食作物是水稻。(3)图中③土地利用类型是草地,根据因地制宜发展农业的原则。(4)界线A是我国季风区和非季风区的界线,它与我国400毫米年等降水量线相吻合。(5)从我国干湿地区的划分来看,②旱地主要分布在半湿润区。(6)从地形上看,耕地主要分布在平原和低缓的丘陵地区、华北平原。(7)按照自然资源的特性,土地资源属于可再生资源。故答案为:(1)秦岭—淮河;(2)水田;(3)草地;(4)400;(6)平原。30.【解答】解:读图分析可知:(1)图中曲线Ⅰ为400毫米年等降水量线,我国畜牧业以此线为界,以西为牧区畜牧业。(2)图中阴影部分,①是我国的第一林区即东北林区,该地的粮食作物以小麦为主,其作物熟制为一年两熟或两年三熟,该地的主要油料作物为油菜,该地的糖料作物是甘蔗。(3)畜牧业主要分布在半干旱和干旱的草原地区;四大牧区中,C青海牧区和D西藏牧区共同的优良畜种是牦牛。(4)我国海洋渔业发达,淡水渔业集中在长江中下游平原。故答案为:(1)农耕区;牧区;(2)东北林区;小麦;油菜;(3)半干旱、干旱;牦牛;(4)长江中下游平原。
相关试卷
这是一份山东省德州市庆云县渤海中学2022-2023学年八年级上学期期中地理试卷(b),共15页。试卷主要包含了单项选择题,综合分析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山东省宁津县张宅中学2023-2024学年八年级上学期第二次月考地理试题,共6页。试卷主要包含了选择题,综合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山东省宁津县张宅中学2023-2024学年七年级上学期第二次月考地理试题,共5页。试卷主要包含了选择题,综合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