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2022学年四川省南充市阆中中学校高二下学期第一学月学习质量监测地理试题Word版含解析
展开阆中中学高2020级2022年春第一学月学习质量检测
地理试题
一、选择题部分(每小题4分,共60分)
潮阳剪纸是潮阳民间传统艺术,潮阳剪纸的主要特点就是花中套花,用传统的剪刀方法剪出来的,是被国家列入首批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行列的非遗项目。过去,潮阳剪纸主要用于婚丧嫁娶和供品装饰,如今已褪去祭祀的外衣,正走进校园、走进家庭,装饰千家万户。 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 与现代的装饰工业产品相比,潮阳剪纸的主要优势是( )
A. 做工精美,品牌价值极高 B. 手工制作,传统文化浓郁
C. 师徒相授,制作经验丰富 D. 立体感强,反映生活现实
2. 过去,潮阳剪纸效益较低,最主要的原因是( )
A. 生产成本提高 B. 制作工艺繁杂
C. 市场需求有限 D. 传统工艺失传
【答案】1. B 2. C
【解析】
【分析】本题以潮阳剪纸为背景材料,考查了民间传统艺术剪纸的优势,考查了学生获取和解读信息的能力。
【1题详解】
潮阳剪纸的主要特点就是花中套花,用传统的剪刀方法剪出来的,是被国家列入首批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行列的非遗项目”说明相对现代的装饰工业产品,潮阳剪纸的主要优势是手工制作,传统文化浓郁,故B正确。故选B。
【2题详解】
“过去,潮阳剪纸主受用于婚丧嫁娶和供品装饰”说明过去几十年,潮阳剪纸效益较低最主要的原因是市场需求有限,故C正确。故选C。
【点睛】潮阳剪纸是广东省汕头市潮阳区的传统民间艺术之一,与潮阳英歌舞、潮阳笛套音乐并称"潮阳民间艺术三瑰宝",同时被国家列入首批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行列。先后有许多作品获得省级、国家级和国际剪纸艺术展奖励。
鱼鳞坑是在山坡上修筑的半月状蓄水小坑,呈鱼鳞状品字形排列。下面是鱼鳞坑景观图和鱼鳞坑纵剖面模式图。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3. 建鱼鳞坑的主要作用不包括( )
A. 拦截坡面径流 B. 提高植被存活率 C. 保持水土,涵养水源 D. 增加地表粗糙度,减小风力
4. 下列地区中最适合建鱼鳞坑的是( )
A. 黄土高原 B. 内蒙古高原 C. 华北平原 D. 云贵高原
【答案】3. D 4. A
【解析】
【分析】
【3题详解】
根据材料可知鱼鳞坑是在山坡上修筑的半月状蓄水小坑,呈鱼鳞状品字形排列,鱼鳞坑由于特殊的凹陷设计,可以起到拦截雨水的作用;由于凹陷区可以积水,水分条件改善可以提高植被的存活率;另外鱼鳞坑还可以减缓山区的坡度,起到保持水土、涵养水源的作用;A、B、C属于鱼鳞坑的作用,故错误;鱼鳞坑向下凹陷并不能通过粗糙度来减弱风力,D不属于鱼鳞坑的作用。故正确选项为D。
【4题详解】
适宜鱼鳞坑的地区应为气候干旱且水土流失严重的地区,因此黄土高原地区最适宜,A正确;内蒙古高原内部开阔坡度较缓,因此不适宜,B错误;华北平原主要为平原地形,且降水较多,不适宜建设鱼鳞坑,C错误;云贵高原地形破碎,但是降水多,因此也不适宜建设鱼鳞坑,D错误。故选A。
【点睛】黄土高原主要的生态环境问题是水土流失,治理水土流失的主要措施有:植树造林、打坝淤地、治沟造地等。
巢湖平原某地人多地少,原来种植双季稻,越冬作物以油菜为主,近年来随着城镇化的发展、机械化的普及和青壮年劳动力外出务工,这里多种植单季稻,收割后多不经翻耕播种收益较低的越冬作物小麦。下图为该地收割水稻后播种了小麦的农田景观,其中浅色的为稻茬。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5. 在收割水稻后的农田中播种小麦,需在田地中打沟。打沟主要是为了( )
A. 灌溉 B. 排水 C. 防虫害 D. 通风
6. 推测这里不经翻耕播种小麦的主要目的是( )
A. 提高产量 B. 减少水土流失 C. 降低生产成本 D. 减少蒸发
7. 近年来,该地( )
A 种植结构复杂化 B. 复种指数提高 C. 田间管理精细化 D. 种田大户增多
【答案】5. B 6. C 7. D
【解析】
【5题详解】
种植单季稻稻田长期浸水,而小麦怕涝,在收割水稻后的农田中播种小麦,田地中打沟是为了排水,使土壤干湿适宜,创造高产土壤条件,B正确。巢湖平原雨季较长,播种小麦前稻田水分充足,水分充足,打沟不是为了灌溉,A错误。在田地中打沟起不到防虫害的作用,C错误。巢湖平原地形平坦,越冬作物小麦不需要特别通风,D错误。故选B。
【6题详解】
据材料信息“近年来随着城镇化的发展、机械化的普及和青壮年劳动力外出务工,不经翻耕播种收益较低的越冬作物小麦”判断,种植小麦收益低,收割水稻后翻耕播种会增加生产成本,导致利润下降,为了降低生产成本才不经翻耕播种小麦,C正确。由于稻田长期浸水,土壤板结,通透性较差,不经翻耕播种小麦不能提高产量,A错误。平原地区水土流失不严重,B错误。当地水资源充足,不经翻耕播种小麦的主要目的不是为了减少蒸发,D错误。故选C。
【7题详解】
据材料信息“近年来随着城镇化的发展、机械化的普及和青壮年劳动力外出务工,不经翻耕播种收益较低的越冬作物小麦”判断,随着农业劳动力减少、机械化的普及,为土地流转、土地承包提供了可能,种田大户会增多,D正确。巢湖平原地形平坦、气候变化不大,种植结构不会变得复杂化,A错误。复种指数有气候决定,不会提高,B错误。种田大户承包经验,机械化操作,劳动力有限,田间管理不会变得精细化,C错误。故选D。
【点睛】“稻在田埂麦在沟”,种水稻,田埂一定要打好,不能漏水;种麦,田沟一定要理清,要排水好,麦子怕涝。
蒸散发通常指地表土壤水分的蒸发和植物体内水分的蒸腾的总和。潜在蒸散发是指在区域供水条件十分充足条件下的区域蒸散发能力。下图是2000-2014年我国某省蒸散发、潜在蒸散发年内变化图,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8. 据图推测该地区年内最干旱的时间是( )
A. 3-4月 B. 5-6月 C. 7-8月 D. 9-10月
9. 导致该地区7、8月蒸散发最大的根本原因是( )
A. 植被覆盖度高 B. 土壤含水率高 C. 日照时数增加 D. 降水多且集中
【答案】8. B 9. D
【解析】
【分析】
【8题详解】
据图分析,该地区3-4月、5-6月、7-8月、9-10月中,5-6月潜在蒸散发与蒸散发的差值最大,原因可能是5-6月雨季尚未来临,晴天多,日照强,气温较高,潜在蒸散发大,而降水不足,蒸散发小,因而两者差值最大,气候最干旱,B正确,ACD错误;故选B。
【9题详解】
依据材料信息,蒸散发通常指地表土壤水分的蒸发和植物体内水分的蒸腾的总和,该地区7、8月蒸散发最大,说明此时该区域供水条件较充足,7-8月应当是该地雨季,降水多且集中,导致7、8月实际蒸散量大,D正确;由以上分析可知,该地位于温带季风气候区,7、8月植被覆盖度、土壤含水率、日照时数与5、6、9等月份差异不是很大,不是导致该地区7、8月蒸散发最大的根本原因,D正确,ABC错误;故选D。
【点睛】蒸散量:是土壤蒸发和植物蒸腾的总耗水量,蒸散量受以下三方面的因素制约:①大气的干燥程度、辐射条件及风力大小所综合决定的蒸发力。②土壤湿润程度和导水能力所决定的上壤供水状况。③植被状况,包括植物水分输导组织、叶片气孔数量与大小以及群体结构对湍流交换系数的影响等。
飞地经济是指两个在空间上分离独立的区域经济主体通过体制机制创新,促进生产要素跨空间配置并实现共赢发展的区域合作模式。传统的飞地经济是发达区到欠发达地区投资建设,近年来,出现了欠发达地区飞入发达地区的“反向飞地”现象。2018年5月深圳迎来了首个“反向飞地”—浙江衢州绿海飞地(深圳)产业园。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0. 飞地经济形成的前提条件是( )
A. 行政等级相同 B. 交通联系紧密
C 经济优势互补 D. 空间距离邻近
11. 衢州“飞入”深圳的目的是( )
A. 缓解衢州用地压力 B. 吸引深圳商企回衢
C. 树立衢州城市形象 D. 助力深圳产业升级
【答案】10 C 11. B
【解析】
【10题详解】
结合材料分析,因为不同区域的生产要素和经济水平不同,为了促进生产要素合理配置,实现两地共赢发展,才形成了飞地经济,所以两地存在经济落差和优势互补是形成飞地经济的前提条件,C正确;根据定义可知,两地的行政等级、空间距离没有明确要求,A、D错;交通联系紧密是飞地经济发展的有利条件,并非前提条件,B错。故选C。
【11题详解】
深圳作为发达地区和开放前沿,经济快速增长,导致土地资源匮乏、产业发展空间不足,飞地经济可以帮助深圳找到一个空间去解决其产业扩张和延伸的问题,A错,B正确;树立衢州城市形象不是其最主要的目的,C错;衢州经济技术水平比深圳低,在深圳建设飞地主要是为了引入深圳的产业和技术,对于助力深圳产业升级作用不大,D错。故选B。
【点睛】产业转移的影响因素:劳动力成本、市场、内部交易成本、地价、政策、国际汇率变动、环境考虑等。
每当雨季,西藏松茸破土而出。波密是西藏松茸的重要产地,县城海拔2700米,1月均温-0.2℃,境内冰川发育极好,冰舌前端伸入森林,蔚为壮观。下右图为波密所在地区示意图。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2. 波密县松茸产量最多的月份是( )
A. 1~3月 B. 4~6月 C. 7~9月 D. 10~12月
13. “冰舌前端伸入森林”中的森林最可能是( )
A. 常绿硬叶林 B. 落叶阔叶林 C. 高山灌丛 D. 针叶林
【答案】12. C 13. D
【解析】
【12题详解】
根据材料可知,雨季松茸破土而出,西藏波密县夏季受夏季风影响降水丰富,因此7~9月松茸产量最多,C正确、ABD错。故选C。
【13题详解】
由材料可知该县海拔2700米,冰舌前端伸入的森林分布海拔高,最可能是针叶林,D正确;常绿硬叶林主要分布在亚热带气候条件下,A错;落叶阔叶林分布海拔低于针叶林,B错;高山灌从不属于森林,C错。故选D。
【点睛】山地垂直带是在水平地带的基础发展起来的,山麓自然带与水平自然带一致,垂直带谱与其所在纬度向较高纬度方向上的水平带谱相似。
冰凌堵塞河道,对水流产生阻力而引起的江河水位明显上涨的水文现象称为凌汛。下图为我国东北地区某河流甲、乙两处水文站记录的某年春季不同日期13时流量。甲乙之间河段长约200千米,结冰期有凌汛现象。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4. 与乙水文站相比,甲水文站( )
A. 纬度低,海拔高 B. 纬度高,海拔高
C. 纬度低,海拔低 D. 纬度高,海拔低
15. 甲乙水文站之间河段凌汛现象最可能发生在( )
A. 3月中旬 B. 4月上旬 C. 4月下旬 D. 5月上旬
【答案】14. D 15. B
【解析】
【14题详解】
凌汛的形成原因是河流要有结冰期,河流有从纬度低流向纬度高的河段。根据材料可知,甲,乙之间河段在春季出现凌汛期,说明位于下游的地点纬度高、海拔低,位于上游的地点纬度低、海拔高。东北平原地区春季河面冰层及周边积雪融化,易造成流量增大。图中显示,乙站流量3月21日以后流量明显增加,说明气温开始上升,乙水文站之上河面冰层和周边积雪融化量增大;而甲站流量在4月5日以后流量才开始增加,说明甲站周边冰雪融化较晚,则纬度较高,位于乙站下游。因此与乙相比,甲水文站所在河段纬度高,海拔低。故选D。
【15题详解】
凌汛是指河流中冰块阻塞水流造成水位上涨的现象,甲、乙之间的水位上涨,则甲、乙之间发生凌汛时,流进河段的水量大于流出的水量。根据第1小题分析可知,甲位于下游,乙位于上游,甲的流量代表该河段流出流量,乙的流量大致代表该河段流进流量。图中显示,3月24日、4月21日、5月5日,甲的流量大于乙的流量,不会出现凌汛,ACD项错误。图中显示4月5日甲的流量小于乙的流量,即流进河段的水量大于流出的水量,水位会上升,则可能出现凌汛,因此甲、乙之间发生凌汛的日期是4月上旬,B正确。故选B。
【点睛】凌汛的形成原因是河流要有结冰期,河流有从纬度低流向纬度高的河段。秋末冬初河流结冰,或者冬末春初河流开始解冻,上游河段先解冻,下游河段依然封冻,河水向下游流动时受到未解冻的河段阻拦,流动冰块大量堆积、阻塞形成冰坝,使得河流水位上升,形成凌汛。凌汛的强度与河道纬度位置、河道形态和流量大小有着密切关系。
二、综合题部分(40分)
16. 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问题。
材料一西藏天然饮用水多呈天然弱碱性,富含多种天然常量及微量元素,开发利用价值极高。近年来,天然饮用水产业已成为西藏自治区新的经济增长点。2019年,全区共有天然饮用水企业38家,其中较大规模企业6家,设计总产能突破500万吨,实际产销量6068万吨,产品绝大部分销往区外。品牌认知度不高、水的重量大和物流成本高等原因限制了西藏天然饮用水产业的发展。
材料二西藏的天然饮用水企业主要集中在拉萨、日喀则、林芝等中心城镇,边远地区和农牧区分布少。据初步统计,全区天然饮用水产业带动直接就业近万人,带动间接就业约3万人。下图为西藏水系简图。
(1)从水资源的角度,分析西藏发展天然饮用水产业的优势。
(2)简述西藏天然饮用水产业布局在中心城镇的有利条件。
(3)为打破西藏天然饮用水产业发展中的销售困境提出合理化建议。
【答案】(1)亚洲水塔,水资源丰富;多呈天然弱碱性,富含多种天然常量及微量元素,水质优;人类活动少,污染小。
(2)基础设施较完善;配套协作条件好;人口较密集,劳动力较丰富。
(3)加大网络营销力度,进一步拓宽销售渠道;发挥对口援藏政策优势,拓宽区外销售渠道,拓展市场;扩大产能,降低成本,提高市场占有率;打造品牌,提升市场知名度。
【解析】
【分析】该题结合西藏天然饮用水的图文材料,设置三个问题,涉及工业区位条件、交通运输线选择、产业振兴等相关知识,考查学生获取和解读地理信息能力、调动和运用知识、基本技能能力,树立学生的人地观念、综合思维、区域认知素养。
【小问1详解】
阅读图文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可知,西藏水资源的特点“天然弱碱性”、“富含多种天然常量及微量元素”说明水质优;青藏高原雪山连绵、冰川广布,被称为亚洲水塔,为天然饮用水产业提供丰富的水资源;对于水资源而言,西藏也是世界上罕有的无污染、待开发之地,人类活动很少。这些天独厚的优势利于西藏发展天然饮用水产业。
【小问2详解】
阅读图文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可知,西藏的天然饮用水企业主要集中在拉萨、日喀则、林芝等中心城镇,这些城镇在西藏经济发展水平较高,配套基础设施更加完善,工农业发达,社会协作条件好,且人口众多,属于劳动力丰富的区域,有利于西藏天然饮用水产业发展。
【小问3详解】
西藏天然饮用水虽品质优,但品牌认知度不高、水的重量大和物流成本高等原因限制了西藏天然饮用水产业的发展。为打破西藏天然饮用水产业发展中的销售困境,可通过电商平台加大网络营销力度,进一步拓宽销售渠道;充分发挥对口援藏优势,积极拓宽区外销售渠道,促进市场销售渠道多元化;加大生产力度,扩大天然饮用水的生产,降低成本,提高市场占有率;打造品牌,提升市场知名度,同时发挥政府引导作用,积极搭建市场信息。
17. 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问题。
库布齐沙漠年均降水量为250-300mm,多大风天气,曾经是一望无际的沙漠,主要以流动、半流动沙丘为主。其东部水分条件较好,且地下水较丰富,与中国其他沙漠的治理相比,库布齐沙漠治理难度相对较小。近些年来,当地首选种植了固沙植物沙柳,因其根系发达,枝叶茂密,生长迅速,生命力强,能牢牢地固住沙丘。现在的库布齐沙漠植被覆盖率大幅度提高,成为中国独特的生态地标。下图示意库布齐沙漠分布及公路两侧草方格沙障景观。
(1)简述库布齐沙漠流动沙丘发育的自然条件。
(2)说明与其他沙漠治理相比,库布齐流动沙漠治理难度较小的主要原因。
(3)分析沙柳成为库布齐沙漠治理首选树种的原因。
(4)调查发现穿越沙漠的公路两侧草方格沙障内植被生长较好,试说明原因。
【答案】(1)气候干旱,降水少且降水季节,年际变化大;植被稀少,地表多疏松沙质沉积物;冬春季节多大风天气
(2)降水稍多,利于植物生长;距离黄河较近,引水便利;地下水丰富,植树种草易成活;处于草原与荒漠过渡带附近,适生植物较多。
(3)沙柳环境适应性强,生长迅速,生命力强,易于存活;根系发达,枝叶茂密,能有效防风固沙、涵养水源,治理效果好。
(4)受公路硬化路面影响,雨水被分流于公路两侧植树带内,改善土壤水分条件;公路两侧的草方格沙障能增大地表粗糙程度,削减风力,减少蒸发;草方格能截留雨水,提高沙层含水量,有利于固沙植物的存活。
【解析】
【分析】本题以库布齐沙漠分布及公路两侧草方格沙障景观为背景,考查土地荒漠化成因与防治措施。考查学生获取和解读地理信息,调动和运用地理知识的能力,同时考查学生的区域认知、综合思维、地理实践力和人地协调观的核心素养。
【小问1详解】
读图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库布齐沙漠位于我国西北内陆地区,气候类型为温带大陆性气候,昼夜温差大,风化作用强,地表沙源丰富;由材料“库布齐沙漠年均降水量为250~300mm,多大风日”可知,降水稀少,植被稀少,风阻较小;气候干旱,多大风,在风力作用下易发生顺风向移动的现象,主要以流动、半流动沙丘为主。
【小问2详解】
由材料“其东部水分条件较好,且地下水较丰富”可知,降水稍多,利于植物生长;由图可知,距离黄河较近,引水便利;地下水位较高,植树种草易成活;降水量在250~300mm之间,处于东部草原与西部荒漠过渡带附近,适生植物较多。
【小问3详解】
由材料“因其根系发达,枝叶茂密,生长迅速,生命力强,能牢牢地固住沙丘”可知,沙柳环境适应性强,生命力强,易于存活,适合干旱地区栽种;生长迅速,根系发达,能牢牢地固住沙丘,能有效防风固沙、涵养水源,治理效果好。
【小问4详解】
读图可知,受公路硬化路面影响,公路地势较两侧地面高,雨水被分流于公路两侧植树带内,改善土壤水分条件;公路两侧铺设草方格沙障,能增大地表粗糙程度,削减风力,减少土壤中水分蒸发,保障土壤中水分的含量;草方格能截留雨水,提高沙层含水量,有利于固沙植物的存活;草方格沙障减少水土流失,增加路边土壤中的养分,有利于植树带内植被生长。
四川省南充市嘉陵第一中学2023-2024学年高二上学期12月月考地理试题(Word版附解析): 这是一份四川省南充市嘉陵第一中学2023-2024学年高二上学期12月月考地理试题(Word版附解析),共14页。试卷主要包含了考试结束后,将答题卡交回, 据图判断,三个锋面中, 该地可能位于, 图中曲线代表夏季的是, 图示地区地貌最可能是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四川省南充市阆中东风中学校2023-2024学年高一上学期第一次段考地理试题 Word版含解析: 这是一份四川省南充市阆中东风中学校2023-2024学年高一上学期第一次段考地理试题 Word版含解析,共16页。
四川省南充市阆中中学2023-2024学年高二上学期11月月考地理试题(解析版): 这是一份四川省南充市阆中中学2023-2024学年高二上学期11月月考地理试题(解析版),文件包含四川省阆中中学校2023-2024学年高二上学期11月月考地理试题Word版含解析docx、四川省阆中中学校2023-2024学年高二上学期11月月考地理试题Word版无答案docx等2份试卷配套教学资源,其中试卷共24页, 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