统考版2022届高考地理一轮复习第6讲冷热不均引起大气运动课件+学案
展开第6讲 冷热不均引起大气运动
最新考纲:大气受热过程。
核心素养定位
区域认知:熟知不同区域的大气热力状况特征,不同区域风力、风向的差异。
2.综合思维:依据材料或实例,综合分析大气受热过程及对地理环境的影响。
3.地理实践力:观察身边的自然现象,生产、生活实例,知晓其蕴含的大气热力状况原理。
教材整体感知
命题趋势分析
1.以统计图、示意图为载体,考查大气受热过程原理,考查频度较高,考查形式主要是选择题。
2.以区域图、等温线图为材料,考查气温时空变化。考查频度高,选择题、综合题命题形式均有,难度中等。
3.本节内容属于地理基础知识和基本原理,可以用来解释众多日常生活中的自然现象,值得关注。
一、大气的受热过程
1.大气的热源
(1)根本来源:________。
(2)直接来源(近地面大气):________。
2.受热过程
(1)地面增温:大部分A________透过大气射到地面,使地面增温。
(2)近地面大气增温:地面以B________的形式向大气传递热量,使近地面________。
3.大气对地面的保温作用
大气主要吸收地面辐射而增温,同时大气以长波辐射的形式将大部分热量以C________的形式把热量还给地面,对地面起到了保温作用。
特别提醒 物体温度最高时,其辐射最强。就某一地区而言,地方时12点时,太阳辐射最强;地方时13点时,地面温度最高,地面辐射最强;地方时14点时,大气温度最高,大气辐射(包括大气逆辐射)最强。
4.大气对太阳辐射的削弱作用
代号 | 名称 | 起作用的大气成分 | 特点 |
① | ________ | 臭氧、水汽和________ | 有选择性 |
② | ________ | 空气分子和细小尘埃 | 部分选择性 |
③ | ________ | 云层和较大尘埃 | 无选择性 |
读云层对太阳辐射、大气逆辐射影响示意图 ,回忆下列知识。
(1)白天,云层的________作用明显,地面温度阴天比晴天的________;夜间,云层的________作用显著,地面温度阴天比晴天的________。因此,晴天比阴天的昼夜温差________。
(2)由图可知,白天和夜间都存在________,而且白天比夜间________。
【疑难辨析1】 你能说出古诗中“高处不胜寒”蕴含的地理原理吗?
二、热力环流
1.形成原因:________________。
2.形成过程:
3.图示:(在图中填出近地面的冷热状况和气压高低)
读上图,探究下列问题。
(1)近地面冷热与气流垂直运动有何关系?
(2)近地面与高空的气压高低有何关系?
(3)近地面的气压高低与冷热有何关系?
(4)气流的水平运动流向有何特点?
三、大气的水平运动
1.直接原因
________________力,该力垂直于______________,指向______________。
2.各种风的受力作用分析与风向(以北半球为例)
风 | 受力作用 | 受力作用分析 | 风向 |
理想状态 | 受一力作用(水平气压梯度力) | 风向与等压线______,由高压指向低压 | |
高空风 | 受两力作用(水平气压梯度力+地转偏向力) | 风向与等压线________,背风而立,左低右高 | |
近地面风 | 受三力作用(水平气压梯度力+地转偏向力+摩擦力) | 风向与等压线________,背风而立,左前低,右后高 |
【疑难辨析2】 摩擦力大小对风向和等压线夹角有何影响?随着海拔的升高,风向与等压线的夹角如何变化?
第6讲 冷热不均引起大气运动
板块一
一、
1.(1)太阳辐射 (2)地面辐射
2.(1)太阳辐射 (2)长波辐射 大气增温
3.大气逆辐射
4.吸收作用 二氧化碳 散射作用 反射作用 (1)反射 低 保温 高 大 (2)大气逆辐射 强
【疑难辨析1】 提示:地面是近地面大气主要、直接的热源,“高处”离地面较远,接收到的地面辐射较少,因而温度较近地面低。
二、
1.地面冷热不均
2.冷热 上升 下沉 水平
3.高 低 高
提示:(1)近地面热,气流上升;近地面冷,气流下沉。
(2)近地面气压总是大于高空的气压。
(3)近地面热,形成低压;近地面冷,形成高压。
(4)由高压流向低压。
三、
1.水平气压梯度 等压线 低压
2.垂直 平行 有一夹角
【疑难辨析2】 提示:摩擦力越大,风向与等压线夹角越大。随着海拔的升高,风向与等压线夹角越来越小。
第1课时 大气受热过程与气温
考点一 大气受热过程原理及其应用
1.高考真题
【例1】 [2017·全国卷Ⅰ,9~11]我国某地为保证葡萄植株安全越冬,采用双层覆膜技术(两层覆膜间留有一定空间),效果显著。下图中的曲线示意当地寒冷期(12月至次年2月)丰、枯雪年的平均气温日变化和丰、枯雪年的膜内平均温度日变化。据此完成(1)~(2)题。
(1)图中表示枯雪年膜内平均温度日变化的曲线是( )
A.① B.②
C.③ D.④
(2)该地寒冷期( )
A.最低气温高于-16 ℃
B.气温日变化因积雪状况差异较大
C.膜内温度日变化因积雪状况差异较大
D.膜内温度日变化与气温日变化一致
[解题能力培养]
[尝试自解] (1) (2)
[对接核心素养]
人地协调观 | 运用双层覆膜技术,克服不利自然条件发展农业,体现了人地协调观。 |
综合思维 | 读数据统计图,结合大气受热过程原理,判断曲线类型,进而判断气温变化特征和区域位置,体现了对学生综合思维的考查。 |
区域认知 | 通过寒冷期丰、枯雪年的平均气温日变化和丰、枯雪年的膜内平均温度日变化判读区域位置,体现了对学生区域认知的考查。 |
地理实践力 | 判读数据统计图,运用所学区域地理知识推测地理位置,体现了对学生地理实践力的考查。 |
2.方法规律
1.大气的受热过程原理
大气通过对太阳短波辐射和地面长波辐射的吸收,实现了受热过程,而大气对地面的保温作用是大气受热过程的延续。具体图解如下:
2.大气保温作用原理应用
(1)温室气体大量排放带来全球气温升高。
(2)分析农业实践中的一些现象:
①我国北方地区利用温室大棚生产反季节蔬菜。
②深秋农民利用燃烧秸秆制造烟雾预防霜冻。
③华北地区早春农民利用地膜覆盖进行农作物种植。
④干旱半干旱地区果园中铺沙或鹅卵石,不但能减少土壤水分蒸发,还能增大昼夜温差,有利于水果的糖分积累等。
3.利用大气削弱作用原理分析某地区太阳能的多寡
(1)高海拔地区(如青藏高原地区)
(2)内陆地区(如我国西北地区)
(3)湿润内陆盆地(如四川盆地)
3.题组精练
考向1 大气受热过程
1.[2021·山东省实验中学诊测]最新研究发现,鸟粪可以降低北极的气温。北极地区的鸟类产生的鸟粪被微生物分解后,与海水浪花喷洒出的硫酸盐及水分子混合,形成大量悬浮在空气中的尘埃颗粒。图1示意北极地区海鸟,图2示意大气受热过程。据此回答(1)~(2)题。
(1)鸟粪对北极地区气温的影响主要环节是( )
A.①增强 B.②增强
C.③增强 D.④增强
(2)该影响最明显的季节是( )
A.春季 B.夏季
C.秋季 D.冬季
考向2 大气受热过程原理应用
2.[2020·上海卷]“霜重见晴天”说的是清晨地表覆盖白霜,往往预示白天天气晴好。白霜的形成主要原因是( )
A.地面吸收热量多,空气水汽含量高
B.地面辐射较弱,地表温度下降慢
C.大气吸收热量多,大气保温作用强
D.大气逆辐射弱,地面损失热量多
考点二 气温
1.高考真题
【例2】 [2018·全国卷Ⅰ,11]小明同学7月从重庆出发到贵州毕节旅游,收集到的相关高速公路信息如下图所示。据此完成下题。
避暑是小明此次旅游的目的之一。导致7月毕节气温较重庆低的主导因素是( )
A.地形 B.纬度位置
C.海陆位置 D.大气环流
[解题能力培养]
[尝试自解]
[对接核心素养]
综合思维 | 结合图示分析比较影响两地的气温因素 |
区域认知 | 重庆、毕节两地自然特征认知 |
地理实践力 | 暑假进行研学旅游 |
2.方法规律
1.气温的时空变化规律
(1)陆地气温的时间变化规律
| 最高气温 出现时间 | 最低气温 出现时间 | 差 值 | 变化差异 |
日 变 化 | 约14时 | 日出前后 | 日 较 差 | 内陆地区日较差较大,沿海地区日较差较小 |
年 变 化 | 北半球7月 | 北半球1月 | 年 较 差 | 内陆地区年较差大,沿海地区年较差小 |
南半球1月 | 南半球7月 |
(2)气温的水平分布规律
| 年等温线特征 | 气温分布规律 |
全球 | 等温线大致与纬线平行 | 无论7月还是1月,气温都是从低纬向两极递减 |
北半球 | 等温线较曲折(如上图)。1月大陆上的等温线向南(低纬)凸出,海洋上则向北(高纬)凸出;7月正好相反 | 在同一纬度上,冬季大陆比海洋冷,夏季大陆比海洋热 |
南半球 | 等温线较平直(如上图) | 同一纬度,气温差别小 |
同纬度 地带 | 气温比同纬度低,等温线向低纬凸出了 | 高原、山地的气温较低,平原的气温较高 |
气温比同纬度高,等温线向高纬凸出 | 寒流经过气温降低;暖流经过气温升高 |
温馨提示 7月份世界上最热的地方是20°N~30°N大陆的沙漠地区;1月份,西伯利亚形成北半球的寒冷中心。世界极端最低气温出现在冰雪覆盖的南极大陆上。
2.昼夜温差大小的分析
分析昼夜温差的大小要结合大气受热过程原理,主要从地势高低、天气状况、下垫面性质几方面分析。
(1)地势高低:地势高→大气稀薄→白天大气的削弱作用和夜晚大气的保温作用都弱→昼夜温差大。
(2)天气状况:晴朗的天气条件下,白天大气的削弱作用和夜晚大气的保温作用都弱→昼夜温差大。
(3)下垫面性质:下垫面的比热容大→增温和降温速度都慢→昼夜温差小,如海洋的昼夜温差一般小于陆地。
3.影响气温的因素分析
3.题组精练
考向1 气温日变化
1.[2021·山东济南外国语学校测试]下图为晴天时我国某绿洲与周围沙漠气温日变化示意图。据此完成(1)~(3)题。
(1)该绿洲所在地区和图示日期最可能是( )
A.内蒙古东部 6月22日至23日
B.甘肃中部 7月2日至3日
C.新疆南部 3月21日至22日
D.宁夏北部 1月3日至4日
(2)根据图中虚线、实线的变化特点可判断( )
A.虚线表示绿洲,气温日较差较小
B.虚线表示沙漠,夜间大气逆辐射强
C.实线表示绿洲,白天地面升温慢
D.实线表示沙漠,白天地面辐射强
(3)图示日期该地区大气环流较稳定,则当地近地面大气( )
A.白天沙漠向绿洲辐合 B.夜晚绿洲气压较高
C.白天绿洲向沙漠辐散 D.夜晚沙漠气压较低
考向2 气温变化影响因素
2.[2020·天津卷,17(2)(3)]读图文材料,回答下列问题。(9分)
贵州省自然环境复杂多样,岩溶地貌广布,旅游开发是当地脱贫致富的重要途径。
(1)兴义气温年较差最大不超过________℃。(1分)
(2)兴义与铜仁相比,冬季气温高,夏季气温低,分析其形成原因。(8分)
考点三 等温线图的判读(常考20类基础图示之五)
1.高考真题
【例3】 [全国卷Ⅱ]下图示意某地区年均温的分布。读图,完成(1)~(2)题。
(1)影响该地区年均温分布特征的主要因素是( )
A.台风 B.海陆分布
C.地形 D.大气环流
(2)图示①②③④四地中,年降水量最低的是( )
A.①地 B.②地
C.③地 D.④地
[析图能力培养]
从图示材料中获取信息
[尝试自解] (1) (2)
[对接核心素养]
综合思维 | 结合图示分析影响气温、降水的因素。 |
区域认知 | 结合经纬网和轮廓图确定位置,进而认知自然特征。 |
地理实践力 | 析图用图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
2.方法规律
1.读图流程
第一步:明确主体要素
该示意图为某地区年均温的分布曲线图。
第二步:区域定位
据图中经纬度以及海陆轮廓信息可知,该区域为我国台湾岛部分地区。
第三步:分析曲线走向
据图中信息可知,台湾岛东部年均等温线密集,且中间低,四周高,等温线大致南北延伸,与台湾山脉走向大体一致。
第四步:确定转换点
从图中可知①地位于夏季风的背风坡,夏季降水少;虽位于冬季风的迎风坡,但由于地势较低,空气抬升冷却不明显,降水较少。
2.等温线走向及其影响因素判读方法
等温线走向 | 示意图 | 影响因素 |
等温线与纬线平行 | 太阳辐射(太阳辐射因纬度而不同) | |
等温线大体与海岸线平行 | 海洋影响程度不同(气温由沿海向内陆递变) | |
1月,全球大陆等温线向南凸出,海洋相反 7月,全球大陆等温线向北凸出,海洋相反 | 海陆分布(海陆热力性质差异。A、B、C同纬度,B地夏温高于A、C两地,冬温低于A、C两地) | |
与等高线平行(与山脉走向、高原边缘平行) | 地形(等温线延伸到高地,急转弯曲) | |
暖流:向高纬方向凸出 寒流:向低纬方向凸出 | 洋流(暖流增温,寒流降温) | |
盆地闭合曲线(夏季是炎热中心,冬季是温暖中心) | 地形闭塞,四周山岭屏障(夏季不易散热,下沉气流增温,冬季山岭屏障) | |
山地闭合曲线(冬季、夏季均为低温) | 地势高(气温垂直递减,高度每升高100米,气温降低约0.6 ℃) |
3.题组精练
考向1 气温差异比较
1.[2021·安徽六校教育研究会联考]年均温(℃),是指某地当年测出的每日平均气温的总和除以当年天数得到的平均温度。下图为世界局部年均温等值线图。据此完成(1)~(2)题。
(1)图中对应的数值正确的是( )
A.0<P<10 20<Q<30
B.-10<P<0 30<Q<40
C.0<P<10 30<Q<40
D.-10<P<0 20<Q<30
(2)造成甲、乙两地数值差异的主要原因是( )
A.盛行风、洋流 B.纬度、地形
C.海陆位置、地形 D.纬度、洋流
考向2 等温线描述及分析
2.[全国卷]古人在一篇游记中写道:“登高南望,俯视太行诸山,晴岚可爱。北顾但寒沙衰草……”据此和下图,回答问题。
描述图中10 ℃等温线的走向,并说明其原因。(10分)
第1课时
板块二
考点一
体验高考真题
【例1】 ①② 丰雪年 枯雪年 不大 大
答案:(1)B (2)C
考向题组精练
1.解析:第(1)题,据材料可知,鸟粪被微生物分解后,会释放出氨,氨与海水浪花喷洒出的硫酸盐及水分子混合后,形成大量悬浮在空气中的尘埃颗粒,这些颗粒会增强大气的削弱作用,使得到达地面的太阳辐射量减少,从而降低北极的气温。故选A项。第(2)题,夏季气温较高,微生物数量较多,鸟粪被微生物分解的量较多,形成悬浮在空气中的尘埃颗粒较多,对降温影响最明显。故选B项。
答案:(1)A (2)B
2.解析:霜的出现意味着当地夜间天气寒冷并晴朗,云量少,大气逆辐射弱,地面损失热量多,地面辐射降温比较强烈,空气中水汽凝结形成霜,D正确,A、B、C错误。“霜重见晴天”这种情况一般出现在冷气团笼罩的时候,所以霜出现后的几天天气往往比较晴好。中国民间有“霜重见晴天”的谚语,说的就是这个道理。故选D。
答案:D
考点二
体验高考真题
【例2】 四川盆地 云贵高原
答案:A
考向题组精练
1.解析:第(1)题,一天中气温最高值出现在地方时14:00左右,而图示地区气温最高值出现在北京时间15:00左右,因此该地应位于105°E附近,A、C错。该地区图示日期气温高值超过30 ℃,故排除气温偏低的1月,D错。第(2)题,晴朗天气下,绿洲白天地面升温慢于沙漠,夜晚绿洲降温也慢于沙漠,气温日较差小于沙漠。读图可知,虚线的气温日较差较实线的气温日较差大,故虚线表示沙漠,实线表示绿洲,A、D错;绿洲上空的水汽含量比沙漠大,因此夜晚绿洲大气逆辐射强于沙漠,B错。第(3)题,结合上题分析可知,沙漠升温和降温都快于绿洲。白天,沙漠气温高、气压低,绿洲气温低、气压高,近地面大气由绿洲向沙漠辐散;夜晚,沙漠气温低、气压高,绿洲气温高、气压低,近地面大气由沙漠向绿洲辐合。
答案:(1)B (2)C (3)C
2.解析:第(1)题,读图2可知,兴义1月平均气温介于6 ℃至8 ℃之间,7月平均气温介于20 ℃至22 ℃之间,故兴义的气温年较差介于12 ℃至16 ℃之间,因此兴义气温年较差最大不超过16 ℃。第(2)题,影响气温的因素包括纬度(太阳辐射)、地形、大气环流、洋流、距海远近、下垫面、人类活动等,据图分析即可。
答案:(1)16
(2)兴义比铜仁纬度低,冬季获得太阳辐射量较大(正午太阳高度更大,昼长更长);受冬季风影响较小。所以兴义气温较高。夏季,两地获得太阳辐射量相近(兴义正午太阳高度更大,昼长较短);但兴义海拔较高。所以兴义气温较低。
考点三
体验高考真题
【例3】 密集 背风 迎风
答案:(1)C (2)A
考向题组精练
1.解析:第(1)题,图示等温线间距是10 ℃;气温大致由低纬向高纬递减;Q地处北非,是热带沙漠气候,由此可判断Q的温度在30~40 ℃之间;P地处亚洲中部的青藏高原,温度在-10~0 ℃之间。第(2)题,乙地年均温高于同纬度地区;乙地位于大陆西岸,终年处在中纬度西风带的控制下,温和多雨,且沿岸有北大西洋暖流流经,增温增湿;甲地地处大陆东部,冬季受寒冷冬季风的影响强,降温明显。
答案:(1)B (2)A
2.解析:本题以我国的区域为载体,考查学生的信息处理能力即地图阅读能力,属于“大区域——小尺度——教材原理”的命题思路。解题时要充分利用题目中的已知条件,结合相关知识来推断。如在分析图中10 ℃等温线的走向,并说明其原因时,要结合影响等温线走向的因素(如纬度、地形)等综合思考。
答案:10 ℃等温线东半段接近东西走向(与纬线平行),主要受纬度(太阳辐射)因素影响;该等温线西半段因受东北—西南走向的太行山(黄土高原东缘)影响,呈东北—西南走向。
第2课时 热力环流与大气的水平运动
考点一 常见热力环流与等压面判读
1.高考真题
【例1】 [四川卷]下图为北半球某平原城市冬季等温线分布图。读图回答(1)~(2)题。
(1)该城市可能位于( )
A.回归线附近大陆西岸
B.40°N附近大陆西岸
C.回归线附近大陆东岸
D.40°N附近大陆东岸
(2)市中心与郊区的气温差异导致市中心( )
A.降水的可能性较郊区大
B.降雪的可能性较郊区大
C.大气污染物不易扩散至郊区
D.不易受郊区燃烧秸秆烟雾的影响
[解题能力培养]
[尝试自解] (1) (2)
[对接核心素养]
人地协调观 | 城市建设形成“热岛效应”引起人们保护环境的意识。 |
综合思维 | 据“北半球平原城市冬季等温线分布图”信息分析、推理、判断。 |
区域认知 | 区域位置判断,城郊自然环境差异。 |
地理实践力 | 运用所学知识分析现实生活中的问题。 |
2.方法规律
1.常见热力环流
(1)海陆风
①成因分析——海陆热力性质差异是前提和关键。
②影响与应用:海陆风使海滨地区气温日较差减小,夏季气温低,空气较湿润,是避暑的好地方。
(2)山谷风
①成因分析——山坡的热力变化是关键。
②影响与应用:山谷和盆地常因夜间冷的山风吹向谷底,使谷底和盆地内形成逆温层,阻碍了空气的垂直运动,易造成大气污染。所以,山谷地区不宜布局有污染的工业。
(3)市区与郊区之间的热力环流
①成因分析——“城市热岛”的形成。
②影响与应用:一般将绿化带布置在气流下沉处以及下沉距离以内,而将卫星城或大气污染较重的工厂布置在气流下沉距离之外。
2.等压面的判读方法(常考20类基础图示之六)
(1)判断气压高低
①气压的垂直递减规律。由于大气密度随高度增加而降低,在垂直方向上随着高度增加气压降低,如下图,在空气柱L1中,PA′>PA,PD>PD′;在L2中,PB>PB′,PC′>PC。
②同一等压面上的各点气压相等。如上图中PD′=PC′、PA′=PB′。综上分析可知:PB>PA>PD>PC。
(2)判读等压面的凸凹
等压面凸向高处的为高压,凹向低处的为低压,可形象记忆为“凸高凹低”。另外,近地面与高空等压面凸起方向相反。
(3)判断下垫面的性质
①判断陆地与海洋(湖泊):夏季,等压面下凹者为陆地、上凸者为海洋(湖泊)。冬季,等压面下凹者为海洋(湖泊)、上凸者为陆地。
②判断裸地与绿地:裸地同陆地,绿地同海洋。
③判断城区与郊区:等压面下凹者为城区、上凸者为郊区。
(4)判断近地面天气状况和气温日较差
等压面下凹者,多阴雨天气,日较差较小;等压面上凸者,多晴朗天气,日较差较大。
3.题组精练
考向1 热力环流形成
1.读下面某地近地面和高空四点气压图,回答(1)~(2)题。
(1)若近地面和高空四点构成热力环流,则流动方向为( )
A.O→P→M→N→O B.P→O→M→N→P
C.M→N→P→O→M D.N→M→O→P→N
(2)下面图中正确表示N地在垂直方向上等温面与等压面的是( )
考向2 热力环流原理的应用
2.下图为我国某节能房屋示意图,该房屋在不同季节的白天与夜晚通过开闭某些隔断或窗户实现室内外冷暖空气的交换,从而达到节能的目的。读图回答(1)~(2)题。
(1)图中表示的最可能是( )
A.冬季白天 B.冬季夜晚
C.夏季白天 D.夏季夜晚
(2)该节能房屋( )
A.最适合在海南省推广和建造
B.打开重质墙体的隔断有利于空气的净化
C.充分利用了温室效应和热力环流的原理
D.打开玻璃盖板和窗户有利于热量的保存
考点二 等压线图上风力、风向的判读(常考20类基础图示之七)
1.高考真题
【例2】 [江苏卷]2016年1月24日,一股强大的寒潮影响我国。下图为该日8时亚洲部分地区海平面气压形势图。读图回答(1)~(2)题。
(1)此时我国( )
A.各地均受强大高压脊控制
B.北方普遍降温降雪
C.三亚风力大于昆明
D.北京、上海风向基本相同
(2)该日上海气温比成都低的原因是( )
A.无高大山脉阻挡,受寒潮影响大
B.濒临海洋,受到海洋影响
C.纬度更高,正午太阳高度小
D.冷锋过境,降温明显
[析图能力培养]
从图示材料中获取信息
[尝试自解] (1) (2)
[对接核心素养]
综合思维 | 利用等压线图分析天气特征,结合影响气温的因素分析上海气温比成都低的原因,体现了对学生综合思维的考查。 |
区域认知 | 根据等压线图判断区域天气,体现对区域认知的考查。 |
地理实践力 | 判读等压线图,分析天气特征和原因,体现了地理实践力。 |
2.方法规律
1.等压线图的判读流程
第一步:明确等压线类型
结合题干信息、图名和图例,明确图像为模拟气压场还是某实际区域气压场。
第二步:分析等压线分布特征,判明气压场基本形式
据等压线数值递变特点、曲直、走向、疏密等判断高(低)气压、高压脊或低压槽、鞍部的分布特征。
第三步:结合题目要求,针对性解题
气压场中常见的设疑为判断某地风力、风向等天气状况及其变化。需结合题目要求针对性地回答。
2.判断风力大小
(1)同一等压线图上,等压线密集,风力大;等压线稀疏,风力小。
(2)不同等压线图上,若比例尺相同,相邻两条等压线数值差越大,风力越大。如下图中B处风力大于A处。
(3)不同等压线图上,若相邻两条等压线数值差相等,比例尺越大,风力越大。如下图中C处风力大于D处。
3.等压线图上近地面任一地点风向的画法
第一步:在等压线图中,按要求画出过该点且垂直于等压线的虚线箭头(由高压指向低压,但并非一定指向低压中心),表示水平气压梯度力的方向。
第二步:确定南、北半球后,面向水平气压梯度力方向向右(北半球)或向左(南半球)偏转30°~45°角,画出实线箭头,即为经过该点的风向。如下图所示(北半球):
4.如何根据风向判断气压高低和南北半球
(1)根据风的来向为高压一侧可知:图中南侧为高压,北侧为低压。
(2)根据水平气压梯度力垂直于等压线且由高压指向低压可绘出水平气压梯度力F水。
(3)从图中可知风向比F水偏右,可知该地位于北半球。并在风向的右侧绘出地转偏向力F地,并且垂直于风向。
(4)根据摩擦力方向始终与风向相反,绘出摩擦力F摩。
技法点拨
等压线分布图中风向和风力的判读方法
风向看“高低”:风始终从高压区吹向低压区。
风力看“疏密”:在等压距相同的前提下,等压线越密集,风力越大,等压线越稀疏,风力越小。
5.风向呈现方式
风向是指风的来向,如东北风是从东北吹向西南的风。通常呈现风向的方式有两种:
①风向符号——风向标:
风向符号由风杆和风尾组成,风杆指示风的方向(如图中虚线方向,注意风向是指风吹来的方向,图中为北风),风尾短横线表示风力大小,一道短线代表2级风。
②风向玫瑰图:
频率最高的方位,表示该风向出现次数最多,如图中的东南风次数最多,其次是东北风,南风次数最少。
拓展延伸
风力大小的分析与描述
(1)影响因素及答题术语总结:
影响因素 | 常用术语 |
水平气压梯 度力大小 | 冬季南北温差大,气压梯度力大,风力强;等压线密集,水平气压梯度力大,风力大;等压线稀疏,水平气压梯度力小,风力小 |
距高压远近 | 距离亚洲高压(冬季风源地)近,风力大 |
摩擦力大小 | 平原、高原地面平坦开阔,阻挡作用弱,风力大;海面上风力大 |
植被多少 | 冬季植被少,风力大 |
地形因素 | 山谷口,狭管效应,风力大;地形(河谷)延伸方向与盛行风向基本一致,风力大 |
(2)风向和风力随海拔的变化原理分析:
原理分析 | 图示 |
随着海拔升高,空气运动所受的摩擦力变小,故风速增大,风向受地转偏向力影响增大,北半球风向逐渐向右偏转(如右图),南半球逐渐向左偏转 |
3.题组精练
考向1 等压线图中风向的判断
1.下图示意某区域2019年某月29日08时海平面气压形势(单位:hPa)。图示天气系统正以75千米/小时的速度东移。据此完成(1)~(2)题。
(1)图示M地29日08时的风向为( )
A.东北风 B.西北风
C.东南风 D.西南风
(2)与29日08时相比,M地风向基本逆转的时间大致是( )
A.29日14时 B.29日20时
C.30日02时 D.30日08时
考向2 等压线图中风向、风力大小的判断
2.下图示意某区域某月近地面等压线,图中N地气压高于P地。读图,完成(1)~(2)题。
(1)N地风向为( )
A.东北风 B.东南风
C.西北风 D.西南风
(2)M、N、P、Q四地中,风力最强的是( )
A.M地 B.N地
C.P地 D.Q地
第2课时
板块二
考点一
体验高考真题
【例1】 0 高 城市热岛 上升 较多
答案:(1)D (2)A
考向题组精练
1.解析:第(1)题,读图可知,横坐标代表海拔,纵坐标代表气压,M、N、O和P四点在近地面和高空构成热力环流,则可得M和N位于近地面,O和P位于高空(O、P的海拔高于M、N)。根据热力环流原理,近地面,高压区为下沉气流,低压区为上升气流;而在高空与近地面相反。图中近地面M气压大于N,则M位于高压区,气流下沉;N位于低压区,气流上升,MN气流流向为M→N。高空O气压大于P,则O位于高压区;P位于低压区,气流下沉,OP气流流向为O→P。因此在垂直方向上,四点的气流流动为N→O,P→M;在水平方向上,四点的气流流动为M→N,O→P。第(2)题,由于近地面气温较高的地区,空气受热膨胀上升,近地面会形成低气压,读图可知,N位于低压区,气流上升,N地气温高于周边地区,故N地是一个暖中心,也是一个低气压区。由此可知,N地的等温面应该向上凸,而等压面应该向下凸。符合这一特点的只有A项的示意图。故选A。
答案:(1)A (2)A
2.解析:第(1)题,读图可知,室内空气下沉,温度较低;冷空气进入空气间层后,被加热,上升后进入室内,形成局部热力环流,不断地向室内输入热空气,使得室内增温,故该图表示的最可能是冬季;结合题意可知,该房屋是节能房屋,故最可能利用太阳能供暖,该图表示的应是冬季白天。第(2)题,结合上题分析可知,该节能房屋充分利用了热力环流和温室效应原理,比较适合在气温季节变化大和昼夜温差大的地区建造,如我国西北地区,而海南地处热带,全年高温,热量丰富,不适合推广。读图可知,关闭玻璃盖板和窗户有利于热量的保存;打开重质墙体的隔断是为了使室内空气与空气间层空气循环,实现热量的内外交换,但如果要净化空气,需要打开窗户。
答案:(1)A (2)C
考点二
体验高考真题
【例2】 高压脊 低压槽 高压 密集 大 大 西
答案:(1)D (2)A
考向题组精练
1.解析:第(1)题,由图可知,等压线1 022.5的闭合曲线里为一局部高压中心;M地位于高压中心东侧,该处气压梯度力大致指向东,北半球水平运动物体右偏,则风向为西北风。故选B项。第(2)题,图中M地西侧的高压中心和M地大致相隔10个经度,与29日08时相比,风向基本逆转时,M地应位于该高压中心的西侧对称点附近,即该高压中心东移20个经度;结合图中M地纬度可大致计算出东移20个经度的距离,再结合75千米/小时的速度,可计算出约耗时24小时。应为30日08时左右逆转。故选D项。
答案:(1)B (2)D
2.解析:第(1)题,由题意可知,P地气压低于N地,则N地的气压梯度力垂直于N处的等压线,由北指向南;根据纬度确定该地位于北半球,在地转偏向力的影响下,风向右偏,因而N地风向为东北风。故选A项。第(2)题,四地中,Q地等压线最密集,水平气压梯度力最大,风力最强。故选D项。
答案:(1)A (2)D
高考地理一轮考点复习课件 第6讲 冷热不均引起大气运动 (含解析): 这是一份高考地理一轮考点复习课件 第6讲 冷热不均引起大气运动 (含解析),共60页。PPT课件主要包含了太阳辐射,地面辐射,长波辐射,反射作用,大气逆辐射,热状况,冷热不均,水平气压梯度力,摩擦力,温带海洋性气候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新高中地理高考新高考地理一轮复习 第6讲 冷热不均引起大气运动课件PPT: 这是一份新高中地理高考新高考地理一轮复习 第6讲 冷热不均引起大气运动课件PPT,共60页。PPT课件主要包含了太阳辐射,地面辐射,长波辐射,反射作用,大气逆辐射,热状况,冷热不均,水平气压梯度力,摩擦力,温带海洋性气候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统考版2022届高考地理一轮复习第42讲中国地理分区课件+学案: 这是一份统考版2022届高考地理一轮复习第42讲中国地理分区课件+学案,文件包含统考版2022届高考地理一轮复习第42讲中国地理分区课件pptx、统考版2022届高考地理一轮复习第42讲中国地理分区学案docx等2份课件配套教学资源,其中PPT共60页, 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