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生物2020届高考生物一轮复习高考真题分类题库2016年知识点18种群和群落含解析 251
展开知识点18 种群和群落
1.(2016·全国卷Ⅱ·T5)如果采用样方法调查某地区(甲地)蒲公英的种群密度,下列做法中正确的是 ( )
A.计数甲地内蒲公英的总数,再除以甲地面积,作为甲地蒲公英的种群密度
B.计数所有样方内蒲公英总数,除以甲地面积,作为甲地蒲公英的种群密度
C.计算出每个样方中蒲公英的密度,求出所有样方蒲公英密度的平均值,作为甲地蒲公英的种群密度
D.求出所有样方蒲公英的总数,除以所有样方的面积之和,再乘以甲地面积,作为甲地蒲公英的种群密度
【解题指南】解答本题的关键有两点:
(1)关键词:样方法、种群密度。
(2)关键知识:种群密度的估算数值是所有样方之和的平均值。
【解析】选C。本题主要考查样方法调查种群密度的相关知识。A项,根据地块形状确定所采取的取样方法,再计数样方中的个体数量,最后得出平均值,故错误。B项,所取样方已经代表该地蒲公英的种群密度,不需再除以该地的面积,故错误。C项,对所取样方中的个体进行统计,最后取平均值即代表本地蒲公英的种群密度,故正确。D项,按题所求为甲地蒲公英的总数量,而非种群密度,故错误。
2.(2016·江苏高考·T10)定量分析是科学研究的重要方法。下列能用血细胞计数板直接计数的是 ( )
A.海拉细胞悬液
B.浓缩培养的噬菌体
C.自来水中大肠杆菌
D.蛙卵
【解题指南】解答本题需要明确血细胞计数板的使用范围:一般用于数量相对较多但比较分散的、能在光学显微镜下观察到的单个细胞的计数,如红细胞、酵母菌等。
【解析】选A。本题主要考查细胞计数的对象。海拉细胞悬液是癌细胞培养液,能用于血细胞计数板直接计数,A项正确。噬菌体是病毒,在光学显微镜下不能观察到,B项错误。自来水中大肠杆菌数量太少,不能用血细胞计数板直接计数,C项错误。蛙卵相互聚集在一起,不能用血细胞计数板直接计数,D项错误。
3.(2016·江苏高考·T19)下列实验都需要使用光学显微镜进行观察,有关实验现象描述合理的是 ( )
实验 编号 | 实验名称 | 观察到的实验现象 |
① | 观察植物细胞的质壁分离和复原 | 镜检1:几乎整个紫色洋葱鳞片叶外表皮细胞呈紫色; 镜检2:不同细胞质壁分离的位置、程度并不一致 |
② | 观察多种多样的细胞 | 菠菜叶表皮细胞由细胞壁、细胞膜、细胞质和细胞核组成;人口腔上皮细胞具有细胞核和核糖体 |
③ | 观察细胞的有丝分裂 | 洋葱根尖伸长区细胞长,液泡大;分生区细胞呈正方形,多数细胞中呈紫色的染色体形态清晰 |
④ | 探究酵母菌种群数量的动态变化 | 酵母细胞呈球形或椭圆形,细胞核、液泡和线粒体的形态、数目清晰可见 |
A.实验① B.实验② C.实验③ D.实验④
【解析】选A。本题主要考查使用光学显微镜实验的分析能力。观察植物细胞的质壁分离和复原时,紫色洋葱鳞片叶外表皮细胞中液泡大,占据细胞体积的绝大部分,呈紫色,不同细胞的细胞液浓度大小不同,质壁分离的位置、程度并不一致,A项正确。用光学显微镜观察多种多样的细胞时,不能观察到核糖体,B项错误。观察细胞有丝分裂时,洋葱根尖伸长区细胞液泡大,细胞已经伸长生长;分生区细胞分化程度低,细胞呈正方形,细胞具有分裂能力,但只有少数细胞处于分裂期,染色体形态清晰,C项错误。线粒体需染色后才能观察到其清晰的形态,D项错误。
4.(2016·海南高考·T22)下列有关群落的叙述,错误的是 ( )
A.群落有垂直结构和水平结构
B.演替是生物群落的特征之一
C.群落中物种之间是相互联系的
D.群落是由空气、水和生物组成的
【解析】选D。本题主要考查群落的结构与演替。在群落中各个生物种群分别占据了不同的空间,群落有垂直结构和水平结构,故A项正确;随着时间的推移,一个群落被另一个群落代替就叫演替,演替是生物群落的特征之一,故B项正确;群落中生物之间存在捕食、竞争、共生和寄生等关系,群落中物种之间是相互联系的,故C项正确;群落是同一时间内聚集在一定区域中各种生物种群的集合,不包括空气、水、阳光、土壤等,故D项错误。
5.(2016·北京高考T3)豹的某个栖息地由于人类活动被分隔为F区和T区。20世纪90年代初,F区豹种群仅剩25只,且出现诸多疾病。为避免该豹种群消亡,由T区引入8只成年雌豹。经过十年,F区豹种群增至百余只,在此期间F区的
( )
A.豹种群遗传(基因)多样性增加
B.豹后代的性别比例明显改变
C.物种丰(富)度出现大幅度下降
D.豹种群的致病基因频率不变
【解题指南】解答本题的关键有两点:
(1)题干信息:豹被分隔为F区和T区、由T区引入8只成年雌豹。
(2)关键知识:遗传多样性形成条件,物种丰富度影响因素,性别比例与基因频率影响条件。
【解析】选A。本题主要考查生物的多样性、种群的特征与生物进化。A项,F区豹种群易得病,说明其与T区豹种群的基因库存在差异,F区豹种群与T区豹交配时,会增加豹种群遗传多样性,故正确。B项,豹的性别决定属于XY型,后代性别比例理论值应为1∶1,该豹种群的出生率与死亡率无雌雄性别上的明显差异,后代性别比例无明显改变,故错误。C项,F区豹种群数量增多,被捕食者数量有所下降,但一般不会灭绝,竞争者可能会灭绝,物种丰富度可能减少,但不会有大幅度下降,故错误。D项,F区豹种群经过十年的自然选择数量增多,说明患病个体逐代被淘汰,种群中致病基因频率会不断下降,故错误。
6.(2016·浙江高考·T5)下列是表示蝉在夏季的年龄结构示意图(甲、乙、丙分别代表生殖前期、生殖期和生殖后期),其中正确的是 ( )
【解题指南】(1)图示信息:图中甲、乙、丙面积越大,意味着该年龄组的个体数越多。A、B项表示生殖后期为零。
(2)关键知识:蝉的若虫生活在土壤中,成虫夏季生活在树上,产卵后死亡,没有生殖后期。
【解析】选A。本题主要考查种群的特征与种群的年龄结构。种群常分为三个年龄组,即生殖前期、生殖期和生殖后期,有些昆虫生殖前期特别长,生殖期特别短,没有生殖后期,如蝉的若虫在地下生活若干年,羽化出土后的成年蝉只能生活一个夏季,没有生殖后期,在夏季时,蝉种群中生殖前期个体所占的比例大,故A项正确。
7.(2016·海南高考·T28)雀科某种鸟有9个地理隔离的种群,其中A种群因被过度捕杀而仅存6只雄鸟。研究人员为了拯救A种群,在繁殖策略、遗传性状保持、野生种群恢复等方面开展了工作。回答下列问题:
(1)拯救A种群时,应在其他地理隔离种群中选择与这6只雄鸟遗传性状相近的雌鸟作母本,与这6只雄鸟进行 来繁殖后代,在子代中选择与A种群表型相近的雌鸟继续与这6只雄鸟繁殖后代,并按类似的方法继续进行下去。上述做法的目的是使A种群所携带的 能够传递下去。
(2)将通过上述方法建立的“人工A种群”放归原栖息地的时候,考虑到某些种间关系会对弱小种群的生存产生不利影响,通常要采用人工方法对A种群的
者和 者的种群数量进行控制。在放归一段时间后,若要估计“人工A种群”的密度,可以采用的调查方法是 。
【解析】本题主要考查生物进化、种间关系和标志重捕法。
(1)因为A种群因被过度捕杀而仅存6只雄鸟,只能选遗传性状相近的雌鸟作母本杂交,再从后代中选择与A种群表型相近的雌鸟继续与这6只雄鸟繁殖后代,使A种群所携带的基因能够更多的传递下去。
(2)新的弱小种群放入新环境中,种间关系中的竞争和捕食会影响其发展,应采用人工方法对A种群的竞争者和捕食者的种群数量进行控制,动物通常采用标志重捕法调查种群密度。
答案:(1)杂交(其他合理答案亦可) 基因(其他合理答案亦可)
(2)竞争 捕食 标志重捕法(其他合理答案亦可)
【易错警示】(1)关键字书写错误,如将“竞争”写成“竟争”。
(2)影响弱小种群生存的重要种间关系是竞争和捕食,不要误以为寄生也重要。
8.(2016·四川高考·T9)豌豆蚜和鳞翅目幼虫是利马豆的主要害虫,蝉大眼蝽可取食利马豆及两类害虫,研究人员用疏果剂处理去除部分豆荚后,测试以上动物密度的变化,结果见下表(单位:个/株,疏果剂对以上动物无害)。
物种 | 分组 | 第7天 | 第14天 | 第21天 |
蝉大眼蝽 | 对照组 | 0.20 | 0.62 | 0.67 |
处理组 | 0.20 | 0.10 | 0.13 | |
豌豆蚜 | 对照组 | 2.00 | 4.00 | 2.90 |
处理组 | 2.00 | 8.70 | 22.90 | |
鳞翅目幼虫 | 对照组 | 1.00 | 1.31 | 0.82 |
处理组 | 1.13 | 2.19 | 2.03 |
(1)调查豌豆蚜的种群密度应采用 法。施用疏果剂后,预测豌豆蚜的种群数量将呈 型增长。
(2)在该生态系统中蝉大眼蝽属于第 营养级;蝉大眼蝽摄入有机物所含的能量,一部分流向 ;另一部分被蝉大眼蝽同化用于自身呼吸和生长发育繁殖。
(3)利马豆根部的根瘤菌可以将空气中的氮转变为 供利马豆利用,利马豆与根瘤菌的种间关系为 。
(4)分析表中数据可知,蝉大眼蝽主要取食 ,请说明你判定的依据: 。
【解题指南】(1)获取信息:蝉大眼蝽可取食“利马豆”及“两类害虫”;从表中可知:“去除部分豆荚后,豌豆蚜和鳞翅目幼虫的密度增加,而蝉大眼蝽密度减少”。
(2)把握关键:
①调查植物及小动物的种群密度常用样方法。
②明确“J”型与“S”型增长曲线的条件。
【解析】本题主要考查种群密度调查方法、种间关系、生态系统结构与能量流动。
(1)豌豆蚜个体小,活动范围小,通常用样方法调查种群密度。豌豆蚜受到天敌蝉大眼蝽控制,其数量不会无限制增多,预测豌豆蚜的种群数量将呈“S”型增长。
(2)本生态系统的食物链如图所示:
。由图分析可知,蝉大眼蝽可取食利马豆及两类害虫,应属于第二、三营养级。蝉大眼蝽摄入有机物所含的能量,一部分被蝉大眼蝽同化,用于自身呼吸和生长发育繁殖;另一部分成为遗体、粪便,被分解者利用。
(3)利马豆与根瘤菌为互利共生关系,利马豆为根瘤菌提供有机物,根瘤菌将空气中的氮转变为含氮的养料,被利马豆利用。
(4)利马豆豆荚减少后,豌豆蚜和鳞翅目幼虫的密度增加,而蝉大眼蝽密度减少,表明豌豆蚜和鳞翅目幼虫不是蝉大眼蝽的主要食物,结合食物网得出,蝉大眼蝽主要取食利马豆。
答案:(1)样方 S
(2)二、三 分解者
(3)含氮的养料 互利共生
(4)利马豆 利马豆豆荚减少后,豌豆蚜和鳞翅目幼虫的密度增加,而蝉大眼蝽密度减少
高中生物高考2020届高考生物一轮复习高考真题分类题库2017年知识点18生物技术实践含解析: 这是一份高中生物高考2020届高考生物一轮复习高考真题分类题库2017年知识点18生物技术实践含解析,共5页。试卷主要包含了2 mg/L、0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高中生物高考2020届高考生物一轮复习高考真题分类题库2018年知识点18现代生物科技专题含解析: 这是一份高中生物高考2020届高考生物一轮复习高考真题分类题库2018年知识点18现代生物科技专题含解析,共6页。试卷主要包含了回答下列问题,[生物——选修3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高中生物高考2020届高考生物一轮复习高考真题分类题库2015年知识点17种群和群落含解析: 这是一份高中生物高考2020届高考生物一轮复习高考真题分类题库2015年知识点17种群和群落含解析,共11页。试卷主要包含了1 mm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