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高考地理一轮复习(新人教版) 第1部分 第5章 第4讲 课时37 海岸地貌与冰川地貌
展开综合思维:通过示意图,认识喀斯特地貌、风沙地貌、海岸地貌与冰川地貌,了解主要地貌的特征与成因。地理实践力:通过观察或实验,解释喀斯特地貌和风沙地貌的形成过程。
通过野外观察或运用视频、图像,识别3~4种地貌,描述其景观的主要特点。
海岸带是指陆地与海洋互相接触和互相作用的地带海岸地貌就是海岸带在构造运动、海水运动、生物作用和气候因素等共同作用下所形成的地表形态海岸地貌分为海蚀地貌和海积地貌
海水不断冲击岸边基岩淘空下部的岩石,使上部的岩石塌落形成高出海面的陡崖,称为海蚀崖在波浪作用下海蚀崖不断后退形成微微向大海倾斜的基岩平台称为海蚀平台
海水不断冲击岸边基岩淘空下部的岩石,使上部的岩石塌落形成高出海面的陡崖,称为海蚀崖在海蚀平台上有些抗蚀能力强的部分保留下来成为海蚀柱
泥沙来源比较丰富的海岸,在波浪和沿岸流的共同作用下泥沙发生堆积,形成各种海积地貌,如海滩、沙嘴、离岸堤、水下沙坝等
海滩、沙坝等是常见的海岸堆积地貌海滩按照沉积物颗粒大小可分为砾滩、沙滩、泥滩;有的海滩地势平坦, 滩面广阔
(新课标全国文综Ⅰ)贝壳堤由死亡的贝类生物在海岸带堆积而成。在沿海地区经常分布着多条贝壳堤,标志着海岸线位置的变化。下图示意渤海湾沿岸某地区贝壳堤的分布。据此完成1~3题。1.在任一条贝壳堤的形成过程中,海岸线A.向陆地方向推进 B.向海洋方向推进C.位置稳定 D.反复进退
2.沿岸流动的海水搬运河流入海口处的泥沙,并在贝壳堤外堆积。由此A.形成新的贝壳堤B.加大贝壳堤距海岸线的距离C.形成河口三角洲D.迫使河流改道3.河流冲积物是该地海岸线变动的物质来源。多条贝壳堤的形成说明河流入海口A.位置稳定,泥沙沉积量小B.位置稳定,泥沙沉积量大C.位置多次变动,泥沙沉积量小D.位置多次变动,泥沙沉积量大
历史上,黄河以“善淤、善决、善徙”著称,当黄河改道、河口迁徙到别处,随着入海泥沙量的减少,海水变得清澈。海洋软体动物不断繁衍生息,为贝壳堤形成提供了充足的贝壳物质源。随着海浪与潮汐运动,将死亡的贝类生物的贝壳搬移到海岸堆积,贝壳逐年累积,形成了贝壳堤海岸。一旦黄河改道回迁,海水较淡而浑浊,不利于贝壳生长。在贝壳堤外,泥沙淤积成陆,海岸线又向前伸,贝壳堤则远离海岸。由于黄河的来回迁徙,淤泥与贝壳堤交互更替,在渤海海滨形成多条平行于海岸线的贝壳堤。因此贝壳堤不仅代表了该处某一时期的海岸线位置,也反映了当时的地理环境。
本组试题通过对地理分布现象(我国渤海湾沿岸天津古贝壳堤分布)研究,确定地理事物(古贝壳堤、海积淤泥质平原)形成原因、分布规律(古贝壳堤分布规律)及形成过程,并利用已知的地理分布规律(贝壳堤分布规律),有效推测相关地理现象与规律的结果(黄河入海口的摆荡规律),要求考生有较强的空间想象能力和逻辑推理能力,考查了区域认知、综合思维、地理实践力等核心素养。
第1题 贝壳堤是大量死亡的贝类生物在海岸带堆积而成,所以,在任一条贝壳堤的形成过程中,海岸线位置相对 ,这样大量死亡的贝类生物才能在海水的作用下在同一位置集中堆积形成贝壳堤。
答案 1. 2. 3.___
第2题 当一条贝壳堤形成后,海水搬运大量的泥沙在此堆积,意味着海岸线将向海洋推进,所以加大了贝壳堤距 的距离。
第3题 由图可知,渤海湾沿岸该地区形成了多条贝壳堤,且自西向东分布,反映了自陆地向海洋方向的海岸线变迁,同时说明河流向入海口输送了大量的泥沙。所以,入海口泥沙沉积量大,导致海岸线位置多次 。
【2022·河北张家口月考】位于地中海东部的塞浦路斯格雷科国家公园,拥有壮观的石灰岩海岸地貌,崖壁陡峭,且发育有天然拱桥。下图为“格雷科国家公园石灰岩海岸典型景观图”。据此完成1~2题。1.格雷科国家公园海岸地貌的形成依次经历了A.浅海沉积—流水侵蚀—地壳下沉—海水侵蚀B.浅海沉积—地壳抬升—海水侵蚀—重力崩塌C.流水侵蚀—地壳抬升—重力崩塌—海水侵蚀D.流水侵蚀—重力崩塌—海水侵蚀—地壳抬升
【2022·河北张家口月考】位于地中海东部的塞浦路斯格雷科国家公园,拥有壮观的石灰岩海岸地貌,崖壁陡峭,且发育有天然拱桥。下图为“格雷科国家公园石灰岩海岸典型景观图”。据此完成1~2题。2.图示崖壁上部未来可能A.坡度平缓,向海延伸B.坡度平缓,间歇性后退C.坡度陡峭,向海延伸D.坡度陡峭,间歇性后退
据研究,山东乳山市白沙口湾水深约2米,因第四纪冰期后期气候转暖,被黄海海水浸没而成,并在基岩海岸发育了古海蚀崖。距今约5~1万年前,该海湾形成了东西延伸的白沙滩沙坝,潟湖也随之形成。在潟湖北部,白沙滩河每年携带泥沙输入,但其输沙量季节差异大。1984年,为阻挡东来的沿岸泥沙淤积堵塞潮流通道,于是顺着潟湖出口修建了350米长的丁坝。右图为“白沙口海岸地貌简图”。据此完成3~5题。3.推测第四纪冰期后期至今海岸线形成过程正确的是A.海平面上升—海浪侵蚀—海岸线后退—泥沙淤积B.海浪侵蚀—泥沙淤积—湖岸线后退—海平面上升C.海平面上升—海岸线后退—泥沙淤积—海浪侵蚀D.海浪侵蚀—海岸线后退—海平面下降—泥沙淤积
据研究,山东乳山市白沙口湾水深约2米,因第四纪冰期后期气候转暖,被黄海海水浸没而成,并在基岩海岸发育了古海蚀崖。距今约5~1万年前,该海湾形成了东西延伸的白沙滩沙坝,潟湖也随之形成。在潟湖北部,白沙滩河每年携带泥沙输入,但其输沙量季节差异大。1984年,为阻挡东来的沿岸泥沙淤积堵塞潮流通道,于是顺着潟湖出口修建了350米长的丁坝。右图为“白沙口海岸地貌简图”。据此完成3~5题。4.判断白沙滩河输入潟湖泥沙量最多的季节是A.春季 B.夏季 C.秋季 D.冬季
据研究,山东乳山市白沙口湾水深约2米,因第四纪冰期后期气候转暖,被黄海海水浸没而成,并在基岩海岸发育了古海蚀崖。距今约5~1万年前,该海湾形成了东西延伸的白沙滩沙坝,潟湖也随之形成。在潟湖北部,白沙滩河每年携带泥沙输入,但其输沙量季节差异大。1984年,为阻挡东来的沿岸泥沙淤积堵塞潮流通道,于是顺着潟湖出口修建了350米长的丁坝。右图为“白沙口海岸地貌简图”。据此完成3~5题。5.修建丁坝后对潟湖面积带来的变化判断正确的是A.面积变小 B.面积变大C.不确定 D.无明显变化
在终年冰封的高山或两极地区,多年的积雪经重力或压力,沿斜坡向下滑形成冰川;冰川运动对地壳表面的改变作用,包括冰川的侵蚀、搬运和堆积
冰川是指极地或高山地区多年存在并沿地面缓慢运动的天然冰体按冰川的形态和规模,主要分为大陆冰川和山岳冰川
全球主要的冰川分布示意图
大陆冰川面积大,冰层厚,主要分布在南极洲和格陵兰岛上山岳冰川是发育在高山上的冰川,主要分布在中低纬度高海拔地区
冰川作用导致地表形态变 化所形成的地貌,称为冰川地貌常见的冰川地貌主要有冰斗、 冰川槽谷(U形谷)、角峰和刃脊等
冰川对地球表面的侵蚀、搬运和堆积作用,称为冰川作用
冰川有很强的侵蚀力,包括冰川刨蚀、冰楔、磨蚀和挖蚀作用冰川体有巨大的压力对冰床和谷壁有很强的侵蚀作用
冰斗:山岳冰川上源集聚冰雪的围椅状凹地,三面岩壁陡峭,底部较平缓冰川刨蚀作用使洼地加深,同时后缘陡壁受冰川刨蚀作用而后退变高,从而形成冰斗
刃脊:山岭两侧的冰斗和冰窖不断扩大,或两侧山谷冰川的谷坡后退,相邻冰斗之间的山脊形成刀刃状角峰:因冰斗后壁不断后退,使所围山峰成为高耸尖锐的山峰
冰川运动时,冻结在冰川或冰层底部的岩石碎片,因受上面冰川的压力,对冰川底床进行削磨和刻蚀
当冰川厚达100米时,冰床上每平方米承受约90吨的压力冰川滑动时,不仅能够碾碎岩石,甚至可将冰床底部的巨大岩块“连根拔起”
运动的冰川可将大小混杂的砾石“带走”, 搬运到数百乃至数千米远的地方冰川的搬运能力惊人,随冰川“漂移”的砾石,大的直径可达30余米
巨大的冰流贯穿山麓,会塑造出开阔的冰川谷,因其横剖面呈U字形,又称为U形谷其谷底宽缓、谷坡陡峻
冰川槽谷:冰川流动时刨蚀所形成的谷地,两壁陡立,谷底开阔,形如U字冰川消融时,将成为“江湖”的源头,和人类文明的哺育者
冰川运动及冰川地貌示意图
冰川的侵运作用所产生的大量松散岩屑和从山坡崩落的碎屑会进入冰川系统,随冰川一起运动,这些被搬运的岩屑称为冰碛(qì)物
冰碛物不具有分选性,即堆积物颗粒棱角分明、大小混杂冰川堆积形成冰碛垄,冰碛堆、冰碛丘
在冰川侵蚀山体的过程中大量碎屑随冰川流动,碎屑在冰流两侧聚集形成侧碛(qì)垄,在冰川末端聚集形成终碛垄
冰川消融时,终碛物堵塞河道或冰川谷形成湖盆,积水成湖常见的的冰川堆积湖泊有冰斗湖、冰碛湖
【2020·7月浙江选考】我国某山脉主峰由古老的片麻岩构成,第四纪冰期时该地雪线高度为海拔3500~3600米。图1为“该主峰附近地形图”,图2为“图1中某地的谷地景观图”。完成1~2题。1.图2谷地景观可见于图1中的A.甲地 B.乙地C.丙地 D.丁地
【2020·7月浙江选考】我国某山脉主峰由古老的片麻岩构成,第四纪冰期时该地雪线高度为海拔3500~3600米。图1为“该主峰附近地形图”,图2为“图1中某地的谷地景观图”。完成1~2题。2.图2谷地的成因是A.构造断裂下陷 B.流水侵蚀作用C.岩层挤压弯曲 D.冰川侵蚀作用
巴姆七湖是我国有名的串珠湖(多个盆地积水成湖,形似串珠),地处横断山区山谷地带,多断裂发育。一年中,一湖和三湖只有最冷月才会有一半湖面结冰,其他湖泊均有近五个月封冻期。图1示意巴姆七湖景观,图2为“巴姆七湖纵剖面示意图”。据此完成1~2题。1.巴姆七湖最可能形成于A.高山冰川作用B.火山口集水C.河流改道残留D.风蚀洼地集水
巴姆七湖是我国有名的串珠湖(多个盆地积水成湖,形似串珠),地处横断山区山谷地带,多断裂发育。一年中,一湖和三湖只有最冷月才会有一半湖面结冰,其他湖泊均有近五个月封冻期。图1示意巴姆七湖景观,图2为“巴姆七湖纵剖面示意图”。据此完成1~2题。2.一湖和三湖结冰时间短且仅有一半湖面结冰的主要原因最可能是A.湖泊水位变化小B.湖泊水域较为封闭C.湖泊宽阔且水深D.地下热水补给量大
在冰川的末端,由冰川运动携带的砂石因冰川融化会在冰舌侧面与前缘不断堆积、增高,逐渐形成一条弧形垄岗状地貌冰碛垄。下图示意青藏高原某地区不同年代冰碛垄的分布位置(范围)。据此完成3~5题。3.该区域地势总体A.北高南低 B.四周高中间低C.西北高、东南低 D.东南高、西北低
在冰川的末端,由冰川运动携带的砂石因冰川融化会在冰舌侧面与前缘不断堆积、增高,逐渐形成一条弧形垄岗状地貌冰碛垄。下图示意青藏高原某地区不同年代冰碛垄的分布位置(范围)。据此完成3~5题。4.冰碛垄的形成A.与侵蚀无关 B.位于地势平缓处C.沉积物大小均匀 D.与山谷平行
在冰川的末端,由冰川运动携带的砂石因冰川融化会在冰舌侧面与前缘不断堆积、增高,逐渐形成一条弧形垄岗状地貌冰碛垄。下图示意青藏高原某地区不同年代冰碛垄的分布位置(范围)。据此完成3~5题。5.在任一高大冰碛垄的形成过程中A.气候逐渐变暖 B.气候逐渐变冷C.气温反复升降 D.气候持续稳定
1.侵蚀地貌和堆积地貌成因类问题
一是判断影响侵蚀地貌和堆积地貌的主要因素(流水、风、冰川、海浪);二是分析形成侵蚀地貌和堆积地貌的原因,强调外力是怎样影响该地貌的;三是描述侵蚀地貌和堆积地貌的形成过程,侧重时间上的先后顺序。在高考中多以判断地貌类型、描述地貌成因等设问形式呈现。分析外力作用形成的地貌的成因,其答题思路为:
2.侵蚀地貌和堆积地貌成因解答思路
1.阅读图文资料,完成下列要求。(18分)“盐溶喀斯特”是喀斯特地貌的一种特殊类型,在我国,盐溶喀斯特地貌主要发育在盐岩地层中。盐岩是由蒸发海水或湖泊作用沉淀而成的一种沉积岩,主要成分是石盐,通常也混有其他类型的沉积岩。2019年5月,地质学家在距离拜城县城西北23千米处的山区,发现了一处全国罕见的盐溶喀斯特地貌,形态为盐岩天坑和盐溶溶洞,盐岩天坑南北长约
150米,东西宽约60米,深约50米,内部分布着近一百座尖锐挺拔的盐石林、石柱。距离天坑约1千米的一处峭壁上有一个盐溶溶洞,溶洞面积大约500平方米,分布有盐钟乳、盐柱、盐峰林等形态。新疆拜城县地处天山中段南麓、塔里木盆地北部,科学家曾经在塔里木盆地发现古海洋生物化石。
(1)说出新疆拜城县“盐溶喀斯特”地貌形成的过程。(8分)
古老的塔里木盆地在地壳的抬升作用下,由海洋逐渐演变为陆地湖泊;再后来的地质年代,塔里木盆地及周边地区气候趋于干旱,强烈的蒸发作用导致湖泊急
剧萎缩,湖泊盐度不断增大至大量盐分析出;与此同时,周围山地岩石风化产物被外力作用搬运到湖中沉积,最终形成了以石盐为主,夹杂有其他类型沉积岩的盐岩地层;最后,随着地壳的抬升,该地区盐岩地层出露地表,经过流水的溶蚀作用,形成了盐岩天坑和盐溶溶洞。
(2)分析盐溶溶洞内盐钟乳形成的自然条件。(4分)
物质条件:长期从溶洞壁或顶部渗出的高浓度卤水(矿化度大的水或含有大量盐分的水);溶洞内气候条件:空气干热。
(3)分析该处“盐溶喀斯特”地貌长期以来没有被人们发现的主要原因。(6分)
该地区自然条件恶劣,位置偏僻;该处盐溶喀斯特地貌规模较小,隐蔽性强;石盐易溶于水,盐溶喀斯特地貌一般发育、形成较快,受外界自然条件变化影响大,存留时间相对较短(减少了被人们发现的几率)。
2.阅读图文资料,完成下列问题。(22分)巴塔哥尼亚冰原之上的雪山大都由花岗岩组成,山体垂直方向的节理(岩石裂隙)发育。雪山多呈塔状,山峰的崖壁近乎垂直,如一根根针锥插在山上,尖峭挺立。其中位于人迹罕至的菲茨罗伊峰,因其常年笼罩在“云雾”之中,是世界上最难攀登的山峰(海拔3 359米,相对高度1 951米),成为无数登山爱好者、攀岩者的圣地。近年来,巴塔哥尼亚地区因其独特的塔状尖峰和冰原景观吸引着来自世界各地的游客。图甲示意巴塔哥尼亚冰原和菲茨罗伊峰位置,图乙示意菲茨罗伊峰景观和岩石节理结构。
(1)运用内、外力作用的原理,说明巴塔哥尼亚雪山塔状尖峰形成的过程。(6分)
地壳运动,板块挤压,山脉隆起;山体岩石破裂,产生节理(裂隙);山峰经风化、冰川侵蚀,山体逐渐形成角峰;该区域的山体垂直节理(裂隙)发育明显,节理两侧岩石易被侵蚀而剥落,逐渐形成塔状尖峰。
(2)分析菲茨罗伊峰常年“云雾”缭绕的原因。(4分)
西风带来的水汽受安第斯山脉的抬升作用,在山峰附近容易凝结成“云雾”;山峰附近风力大,吹起地表积雪。
(3)简析菲茨罗伊峰难以攀登的缘由。(6分)
垂直高差大,地势陡峭;山顶附近气流紊乱,天气变化复杂;山地降水丰富,雪崩多发;位置偏僻,基础设施相对落后。
(4)分析巴塔哥尼亚冰原地区游客的增加对当地的影响。(6分)
带动当地相关产业的发展,增加就业机会,提高经济收入;有利于基础设施的完善,有利于对外交流;对当地生态造成破坏,影响对当地文化的保护,污染水源,加速冰川融化。
3.阅读材料,完成下列问题。(18分)材料一 硅谷城市群是美国最年轻、最具活力和发展潜力的城市群。硅谷位于旧金山湾地区南面,是电子工业和计算机行业的王国,目前硅谷的计算机公司已经发展了大约1 500家。材料二 纳帕谷号称美国酒谷,以生产葡萄酒著称。山谷早期是加州海岸边缘的一部分,经过漫长的地质作用形成。纳帕谷南北长约50千米,东西宽约8~16千米,属于丘陵地带,既有起伏较大的山丘,也有平缓的谷地。这里早春温暖,夏日和煦,适宜多种葡萄生长。
材料三 美国局部地区示意图。
(1)描述纳帕谷的形成过程。(6分)
位于太平洋板块与美洲板块互相碰撞挤压处;海底地壳抬升形成陆地;两侧岩层受挤压隆起抬升形成山地;中间岩层凹陷形成谷地,即海拔较低的纳帕谷。
(2)从地形影响气候的角度,分析纳帕谷葡萄品种多、品质优的原因。(4分)
纳帕谷南北狭长,南北气温差异较大;谷地内部地势高低起伏,形成多种微气候,葡萄品种多样;周边山脉阻挡作用,早春受冷空气影响小;夏季受内陆热气团影响小,生长周期长;夏季谷地光照时间长,昼夜温差大,品质好。
(3)简述硅谷发展高新技术产业的有利条件。简析硅谷城市群形成的社会经济条件。(8分)
有利条件:科技先进;气候宜人,环境优美;交通便利;政策支持;集聚效应(或共享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可以开展协作,促进技术创新。社会经济条件:高新技术产业发达(或制造业发达);第三产业发达,产业发展活力强,经济发达;交通运输业和信息产业发达,城市间联系密切;城市数量多,分布密集;人口迁入,促进城市发展,规模扩大;大城市辐射带动作用强;美国的经济重心向中西部转移。
潟湖指的是被沙嘴、沙坝或珊瑚分割,与外海相分离的局部海水水域。帕图斯湖(下图)为南美洲第二大湖,是个潟湖,与大西洋隔一北宽南窄的沙坝,北端有雅库伊河等注入,南端有宽约1.6千米的水道连通大西洋,湖水不深。据此完成1~3题。
1.形成沙坝的直接原因是A.流水堆积 B.风化作用C.风力堆积 D.海水堆积
2.导致沙坝海岸线平直的原因主要是A.地处断层面 B.洋流的作用C.人工修整 D.东北信风的影响
3.沙坝未来A.向潟湖方向扩展 B.向海洋方向扩展C.面积在不断萎缩 D.高度在不断增加
(2022·北京海淀区模拟)冰碛丘陵是指冰川消融后,由冰碛碎屑物汇合形成的起伏不平的地表形态。地处我国青藏高原东南部的波堆藏布谷地分布有面积较大的冰碛丘陵(图1)。图2为“冰碛丘陵形成过程示意图”。死冰是指冰川前端断开并脱离冰川的部分。读图,完成4~5题。
4.下列排序正确反映冰碛丘陵形成过程的是A.①②③④⑤⑥ B.①②③④⑥⑤C.①②④③⑤⑥ D.①②④③⑥⑤
5.图中A.地貌景观由冰川侵蚀作用形成B.碎屑物由粒径不同的碎石和岩屑组成C.地势起伏大导致死冰消融量差异D.冰碛丘陵物质由粗到细分异显著
瑞士日内瓦湖形成于第四纪冰期,被罗讷河自东向西穿过。有人说:“罗讷河促成了日内瓦湖,但却又在不断消灭它”。下图为“日内瓦湖及周边示意图”。据此完成6~7题。
6.日内瓦湖的形成过程是A.地壳运动—断裂下陷—冰川消融—积水成湖B.冰川运动—刨蚀地面—出现洼地—积水成湖C.气候变暖—冰碛物堆积—阻塞河道—积水成湖D.冰碛物堆积—流水侵蚀—形成洼地—积水成湖
2024届高考地理一轮复习 课件 4.5 冰川地貌和海岸地貌: 这是一份2024届高考地理一轮复习 课件 4.5 冰川地貌和海岸地貌,共5页。PPT课件主要包含了课程标准,山谷中的冰碛物,海岸地貌,海蚀地貌,海岸地貌分类,海积地貌,海岸类型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高中地理第一节 常见地貌类型背景图ppt课件: 这是一份高中地理第一节 常见地貌类型背景图ppt课件,共34页。PPT课件主要包含了目录索引,探究点一风沙地貌,探究点二海岸地貌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高中地理第一节 常见地貌类型作业ppt课件: 这是一份高中地理第一节 常见地貌类型作业ppt课件,共17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