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章变化的地形易错题(无答案)01](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2/5/13730739/0/0.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第六章变化的地形易错题(无答案)02](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2/5/13730739/0/1.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第六章变化的地形易错题(无答案)03](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2/5/13730739/0/2.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第六章变化的地形易错题(无答案)
展开第六章变化的地形易错题
1.在海边观察远处驶来的轮船,会出现图5中①至③所示的现象。这种现象反映的地理事实是( )。
A.地球自西向东自转
B.地球是个赤道略鼓,两极稍扁的不规则球体
C.地球绕太阳公转
D.海平面上升
2.“坐地日行八万里,巡天遥看一千河”中所指的地方是( )。
A.地球 B.赤道 C.地方 D.地面
3.在下列比例尺中,最大的是( )。
A. B.五十万分之一 C. D.一百万分之一
4.世界最高山峰——珠穆朗玛峰海拔为8848米,死海湖面海拔在海平面以下400米,两地的相对高度为( )。
A.9248米 B.8848米 C.400米 D.8448米
5.图6中有两条河流,下列剖面图中,正确反映自X至¥地势高低变化的是( )。
6.图7所示的等高线图中表示的地形名称从左到右依次是( )。
A.山脊、盆地、山谷、山顶 B.山谷、盆地、山谷、山顶
C.山脊、山顶、山谷、盆地 D.山谷、山顶、盆地、山脊
7.如图8是“某地平面图”,严格来说,一幅地图应该包括方向、比例尺、图例和注记等基本要素,本图缺少( )。
A.方向 B.比例尺 C.图例 D.注记
8.图9中表示的地形类型分别为( )。
A.高原、山地、丘陵、平原 B.平原、山地、丘陵、高原
C.平原、丘陵、高原、山地 D.平原、丘陵、山地、高原
二、填空题
9.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如图10所示,印度人认为支撑世界的是站在巨龟上的大象,而巨龟又是站在蛇上的。如图11所示,古埃及人认为高高的大山支撑着天空,而星星则从天上垂悬着。
材料二:首次环球航行示意图如图12所示。
(1)材料一中,古印度人和古埃及人对地球形状的认识是否正确?请分析原因。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人类历史上最早带领船队完成环球航行的航海家是________。该船队从西班牙出发,首先进入________洋,绕过A洲南端进入________洋,1521年到达马来群岛,艰难地横渡________洋,再经过B洲南端的________,最终回到了西班牙。此次航行方向一直是向________(西、东),途中经过地球上最长的纬线的次数是________次。
(3)该船队环球航行的成功能说明
A.地球是一个球体 B.人类活动可以影响气候
C.大陆漂移 D.世界各国经济发展不均衡
(4)针对人类首次环球航行成功的壮举,谈谈你的感悟。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0.读图13,回答问题:
(1)请用数字式写出该图的比例尺________。
(2)林地在村庄的________方向;村庄在小河的________方向。
(3)图中河流的流向大致是自________向________流。
(4)图中公路从A到B是先由________到________方向,再转向正________方向。
11.读图14“我国东南沿海某地等高线地形图(比例尺:1:10000)”,回答下列问题。
(1)甲中A地的海拔为________米,A地与甲山顶之间的气温差约为________℃。
(2)甲中、两处中会有河流产生的是________处;转换一下视觉,假设甲图上的B点转到了乙图上的B点,对B点的说法正确的是________。
A.地方时为7点 B.正值日落时分 C.经度为60°E D.全年昼长夜短
(3)甲中B、C两地降水量多的是________,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
12.读图15“板块构造示意图”,完成下列各题。
(1)填出图中数字符号所代表的板块名称:
②________;⑤________;⑥________。几乎全部是海洋的是________板块。
(2)红海海域是由于地处板块________(填“碰撞挤压”“张裂拉伸”)地带,故其面积逐渐________(“增大”“减小”);喜马拉雅山脉是由________(填代号)板块与________(填代号)板块________(填“碰撞挤压”“张裂拉伸”)形成的。
(3)某年3月11日,当地时间14时46分,日本东北部海域发生里氏9.0级地震并引发海啸,造成重大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日本地震频繁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科学家推测,地中海的面积在不断缩小,预计将来会完全消失,你认为原因是什么?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3.阅读下列材料,分析并回答各题。
9月30日傍晚,印度尼西亚苏门答腊岛海滨城市巴东(南纬0.8度,东经99.8度)附近海域发生里氏7.6级强震,造成529人死亡,500多人受重伤。由于地震造成巴东市500多座建筑坍塌,数千人被埋在废墟下,印尼官员预计最终死亡人数将超过5000人。10月1日上午,苏门答腊岛又发生里氏6.8级地震,这可能带来更多伤亡。
(1)发生地震的地点巴东市(南纬0.8度,东经99.8皮)处于五带中的________带,特征是________。
A.终年炎热 B.四季变化明显 C.终年寒冷
(2)该地发生如此强烈的地震,造成大量的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发生地震的主要原因是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2008年5月12日,我国四川汶川发生里氏8.0级地震。当发生地震时,请你判断下列避震方法的正误,并用“√”“×”号在括号里标出来。
A在家中(楼房),选择浴室、厕所等空间小、不易塌落的空间避震,不能使用电梯。( )
B.在教室,应在老师的指挥下迅速用书包护住头部,躲在课桌下、抓紧桌脚;主震过后,迅速有序地撤离教学楼。( )
C.在操场或室外,躲在教学楼等建筑物墙脚、屋檐下,或马上回到教室。( )
D.在行驶的车内,应抓牢扶手,躲在车内,确认安全后再下车。( )
E.无论在何处躲避,都要尽量用棉被、枕头或其他柔软物体保护头部。( )
初中科学华师大版七年级上册1 火山与地震练习题: 这是一份初中科学华师大版七年级上册<a href="/kx/tb_c5864_t7/?tag_id=28" target="_blank">1 火山与地震练习题</a>,共5页。试卷主要包含了选择题,探究题,简答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第六章变化的地形练习卷1(无答案): 这是一份第六章变化的地形练习卷1(无答案),共4页。试卷主要包含了1亿平方千米,下列关于地球仪的说法,正确的是,地球仪是地球的模型,下列关于比例尺的叙述,错误的是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初中科学华师大版七年级上册第6章 变化的地形综合与测试课时练习: 这是一份初中科学华师大版七年级上册第6章 变化的地形综合与测试课时练习,共5页。试卷主要包含了选择题,探究题,简答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