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届湖南省长沙市雅礼中学高三上学期月考(二)化学试题含解析
展开湖南省长沙市雅礼中学2023届高三上学期月考(二)化学试题
学校:___________姓名:___________班级:___________考号:___________
一、单选题
1.中国古代诗词中蕴含着许多化学知识。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九秋风露越窑开,夺得千峰翠色来”中的“翠色”来自氧化亚铜
B.“东风夜放花千树,更吹落,星如雨”中的焰火实质上是金属化合物在灼烧时呈现的各种艳丽色彩
C.“千淘万漉虽辛苦,吹尽狂沙始到金”说明金的化学性质很稳定
D.“梨花淡白柳深青,柳絮飞时花满城”中柳絮的主要成分属于糖类
【答案】A
【详解】A.是砖红色固体,诗句中的“翠色”不可能来自,A错误;
B.焰火实质上是焰色,各种不同金属化合物在灼烧时火焰呈现出的各种艳丽色彩,B正确;
C.“千淘万漉虽辛苦,吹尽狂沙始到金”说明自然界中存在金的单质,故金的化学性质很稳定,C正确;
D.柳絮的主要成分为纤维素,多糖纤维素属于糖类,故D正确。
故选A。
2.化学与生产、生活、环保等方面密切相关,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煤的气化、液化与石油的裂化、分馏均为化学变化
B.人体各种体液都有一定的pH,以保证正常的生理活动
C.核酸是生物体遗传信息的载体,通过红外光谱可检测其结构中存在多种单键、双键、氢键等化学键
D.城市内的光化学烟雾污染与氮、碳及硫的氧化物都有关
【答案】B
【详解】A.煤的气化、液化与石油的裂化属于化学变化,石油的分馏为物理变化,A错误;
B.由于各种酶作用的适宜pH各不相同,故人体各种体液都有一定的pH,以保证正常的生理活动,B正确;
C.红外光谱可检测化学键及官能团,氢键不属于化学键,C错误;
D.光化学污染与氮的氧化物有关,与碳、硫的氧化物无关,D错误;
故选:B。
3.若表示阿伏加德罗常数的值,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1 mol 含有个键。
B.50mL溶液和10mL溶液中所含分子数目相等
C.在标准状况下,11.2L由甲烷和乙烯组成的混合气体含极性键的数目为
D.8.7g与40mL浓盐酸充分反应,此时转移的电子数目为
【答案】C
【详解】A.1mol 含有个键,A错误;
B.醋酸是一元弱酸,电离程度和浓度有关系,所以50mL溶液和10mL溶液中所含分子数不相等,B错误;
C.甲烷和乙烯分子中C-H极性键数均为4,标准状况下,11.2L由甲烷和乙烯组成的混合气体含极性键的数目为,C正确;
D.浓盐酸变稀后,该反应不能进行,40mL浓盐酸不能完全反应,D错误。
故选C。
4.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A.明矾既可作净水剂,又可起到杀菌消毒的作用
B.利用溶液或均可以鉴别和溴蒸气
C.加热NaI与浓溶液混合物可制备HI,说明酸性比HI强
D.工业上用焦炭和二氧化硅高温下制取粗硅时生成粗硅和气体
【答案】B
【详解】A.明矾既可作净水剂,但是不能起到杀菌消毒的作用,A错误;
B.溶液和溴蒸气生成淡黄色沉淀、和二氧化氮无明显变化;和吸收溴蒸气变为红棕色、和二氧化氮无明显变化,B正确;
C.浓磷酸难挥发,HI易挥发,加热NaI与浓溶液混合物可制备HI,是难挥发性酸制取易挥发性酸,不能说明酸性比HI强,C错误;
D.焦炭和二氧化硅高温下制取粗硅时生成粗硅和一氧化碳气体,D错误。
故选B。
5.已知通入溶液无明显现象。某同学利用下图所示装置探究与溶液反应生成白色沉淀的条件,则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A.e、f两管中的试剂可以分别是浓硝酸和铜片
B.乙中产生的必须为氧化性气体,溶液才可能产生沉淀
C.玻璃管会使空气中的氧气进入广口瓶,从而影响反应,应该去除
D.c、d两根导管都必须插入溶液中,保证气体与充分接触
【答案】A
【分析】与溶液反应产生沉淀,溶液中必须存在大量的或,右侧Y型管中应能生成碱性气体或氧化性气体,若是碱性气体,溶液中存在大量的,若是氧化性气体,溶液中可生成,则生成的沉淀可能为或;容器内压强增大,气体不容易导入,所以玻璃管的作用是保持集气瓶内外气压平衡,以便左右两边产生的气体顺利导入,去掉玻璃管,形成封闭体系,存在危险性,由此分析解答。
【详解】A.若是氧化性气体,溶液中可生成,则生成的沉淀可能为或,所以e、f两管中的试剂可以分别是浓硝酸和铜片,故A正确;
B.SO2与BaCl2不反应,氧化性气体或碱性气体都可以,故B错误;
C.玻璃管的作用是连通大气,平衡压力,以便左右两边产生的气体顺利导入,故C错误;
D.如果产生氨气,氨气极易溶于水,为防止倒吸,所以不能插入BaCl2溶液中,故D错误;
答案选A。
6.一种新型的合成氨的方法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反应①中发生了氧化反应 B.反应①和②均属于“氮的固定”
C.反应③为 D.三步循环的总结果为
【答案】C
【分析】由反应①和②可知,氮气和水是该循环过程的反应物,由反应③可知氧气和水是产物,据此分析解答。
【详解】A.反应①中氮得电子,发生还原反应,化合价降低,A错误;
B.氮的固定是将空气中游离态的氮转化为含氮化合物的过程,反应①是氮的固定,反应②不是,B错误;
C.反应③是LiOH通电条件下生成Li、O2、H2O,反应方程式为,C正确;
D.该合成氨反应中没有氢气参与,氢元素来源于水,且伴有氧气生成,三步循环的总结果为,D错误;
故选C。
【点睛】反应历程的题,在解题的过程中主要是找到总的反应物和产物。一般来说可以从题干中找到,而不是图中。
7.的资源化利用有利于缓解温室效应并解决能源转化问题,一种以催化加氢()合成低碳烯烃的反应过程如下图所示:
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异构化反应过程中发生化学键的断裂和形成
B.第ii步反应过程中每生成1mol转移个电子
C.该反应总过程即加氢合成低碳烯烃的原子利用率为100%
D.催化剂的使用不会影响加氢合成低碳烯烃的
【答案】C
【详解】A.异构化反应过程中,(CH2)n转化为C3H6、C2H4、C4H8等,该过程中发生了化学键的断裂和形成,A正确;
B.第ii步反应过程中CO转化为,碳原子化合价由+2转化为-2价,故每生成1mol转移个电子,B正确;
C.根据质量守恒定律可知,该反应的总过程为CO2和H2反应生成低碳烯烃和水的过程,则该反应总过程的原子利用率小于100%,C错误;
D.Fe3(CO)12/ZSM-5是催化剂,不影响CO2加氢合成低碳烯烃的ΔH,D正确;
故选C。
8.下列实验装置正确且能达到相应实验目的的是
A.制备并收集少量
B.制备并收集乙烯
C.制备并检验气体
D.制备并收集
A.A B.B C.C D.D
【答案】C
【详解】A.氯化铵受热易分解生成氯化氢和氨气,在管口遇冷又生成氯化铵,所以不能用A装置和药品制取氨气,A错误;
B.在浓硫酸存在下,乙醇消去制乙烯需要迅速升温到170℃,B错误;
C.浓硫酸和铜在加热的条件下反应生成硫酸铜、二氧化硫和水,二氧化硫能使品红褪色,二氧化硫属于酸性氧化物,能和氢氧化钠溶液反应,C正确;
D.二氧化氮与水反应,不能用排水法收集,D错误。
故选C。
9.卤素间形成的化合物如“、BrCl、IBr”等称为卤素互化物,化学性质与卤素单质类似,则下列关于卤素互化物的性质的描述及发生的相关反应正确的是
A.和卤素单质分子都是非极性分子
B.
C.1 mol BrCl与足量溶液完全反应时转移的电子为1mol
D.IBr与NaOH溶液发生的反应不是氧化还原反应
【答案】D
【详解】A.分子结构不对称,是极性分子,A错误;
B.氧化性:,IBr与Fe反应生成,B错误;
C.BrCl与足量反应相当于溴单质与反应生成三价铁离子,电子转移情况为BrCl~2e-,故1 mol BrCl与足量溶液完全反应时转移的电子为2mol,C错误;
D.IBr中溴电负性较强,溴显负价、碘显正价;IBr可以与NaOH溶液生成NaIO和NaBr,各元素化合价没有改变,不是氧化还原反应,D正确。
故选D。
10.向21.6 g 铁粉和铜粉的混合物中加入1L 1 mol/L 硝酸溶液,充分反应,放出NO气体且金属有剩余。则反应后溶液中c(NO3‾) 可能为
A.0.45 mol/L B.0.6 mol/L C.0.75 mol/L D.0.9 mol/L
【答案】C
【详解】铁粉和铜粉和硝酸反应后金属有剩余,剩余的金属肯定有铜,或有铜和铁,所以反应后溶液中不可能是铁离子,生成物中金属离子为亚铁离子或铜离子,设金属为M则方程式为3M+8HNO3=M(NO3)2+2NO↑+4H2O,硝酸根离子在反应中有1/4被还原生成一氧化氮气体,有3/4留在溶液中,所以溶液中的硝酸的物质的量为0.75mol。故选C。
【点睛】掌握金属和硝酸的反应的先后顺序和铁的产物的价态。铁先和硝酸反应生成硝酸铁,然后铁和硝酸铁生成硝酸亚铁,铜也可以和硝酸铁反应生成硝酸铜和硝酸亚铁,所以当金属有剩余时,溶液中不可能有铁离子,剩余的金属肯定有铜,或有铜和铁,溶液中肯定有硝酸亚铁,可能有硝酸铜。
11.白色圆体混合物A,含有KCl、CaCO3、Na2CO3、Na2SiO3、CuSO4中的几种,常温常压下进行如下实验(已知Ag2SO4可溶于硝酸)。
①A溶于足量水,最终得到无色溶液B和固体C
②固体C与过量稀硝酸作用得到无色气体D,蓝色溶液E和固体F
下列推断不正确的是
A.无色溶液B的pH≥7
B.混合物A中一定含有Na2SiO3、CuSO4和CaCO3
C.固体F中有H2SiO3
D.溶液B加HNO3酸化,无沉淀;再加AgNO3,若有白色沉淀生成,则A中有KCl
【答案】B
【分析】由实验可知,混合物加水得到无色溶液B和固体C,且固体C不能完全溶解于硝酸中,不溶于硝酸的只有H2SiO3,无色气体D为CO2,蓝色溶液含有Cu2+,则溶液A中一定含有Na2CO3、Na2SiO3、CuSO4;无色溶液B中一定含有硫酸钠,可能含有碳酸钠或硅酸钠,实验不能确定是否含有KCl、CaCO3。
【详解】A.溶液B中一定含有硫酸钠,可能含有碳酸钠和硅酸钠,因此溶液B可能是中性或碱性,故pH≥7,A正确,不选;
B.根据分析,A中一定含有Na2CO3、Na2SiO3、CuSO4,不能确定是否含有KCl、CaCO3,B错误,符合题意;
C.根据分析,硅酸不溶于硝酸,则F中含有H2SiO3,C正确,不选;
D.无色溶液B中加HNO3酸化,无沉淀,可排除Na2SiO3,再滴加AgNO3,有白色沉淀生成,白色沉淀为AgCl,说明A中含有KCl,D正确,不选;
故选B。
12.研究表明固体(固体的组成用表示)热分解得到的过程可分为四步,每一步产生和的物质的量之比依次为2∶1、x∶y、3∶2、3∶2。某实验小组取固体进行热重分析,剩余固体的质量与温度的关系如图所示:
下列分析错误的是
A.可表示为
B.时,剩余固体的组成可表示为
C.已知时,剩余固体的组成可表示为,则
D.图中m的值为18.20
【答案】C
【分析】NH4VO3可以表示为,NH4VO3的摩尔质量为117g/mol,23.4gNH4VO3固体为0.2mol,相当于0.1molV2O5,0.2molNH3,0.1molH2O,150℃时减少的质量为2.6g,减少0.1molNH3和0.05molH2O,剩余固体的组成可表示为,当剩余固体为V2O5时,质量为0.1mol×182g/mol=18.2g。
【详解】A.NH4VO3各原子数均2倍后可表示为,故A正确;
B.由分析,150℃时减少的质量为2.6g,减少0.1molNH3和0.05molH2O,时,剩余固体的组成可表示为,故B正确;
C.已知时,剩余固体的组成可表示为,由时,剩余固体的组成可表示为,则失去的氨的物质的量:失水的物质的量=(1-):(-)=3:1,则,故C错误;
D.23.4gNH4VO3固体为0.2mol,将NH3和H2O全部失去后为V2O5,质量为23.4g-0.2mol×34g/mol-0.1mol×18g/mol=18.2g,图中m的值为18.20,故D正确;
故选C。
二、多选题
13.空气中的氮气可通过人工固氮获得氨气,氨气是重要的化工原料,通过氨氧化法可制得硝酸,反应过程如下图:
硝酸是一种强氧化性酸,制硝酸工业产生的尾气中含有氮氧化物,应处理后才能排放。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固体能溶于稀硝酸,生成,同时放出气体
B.工业上,当转化①的反应达到平衡时,需不断地从混合气体中分离出,将未反应的原料气送回合成塔以提高原料的利用率
C.工业尾气中常用碱液吸收处理,、的混合气体能被足量烧碱溶液完全吸收的条件是
D.向浓溶液中插入红热炭,产生红棕色气体,则可证明炭与浓溶液一定反应生成
【答案】AD
【详解】A.硝酸是氧化性酸,BaSO3固体能溶于稀硝酸,被氧化生成硫酸钡,硝酸被还原生成NO,A错误;
B.工业上,当转化①的反应达到平衡时,需不断地从混合气体中分离出NH3,降低生成物浓度,同时将未反应的原料气送回合成塔,增大反应物浓度,因此可以提高原料的利用率,B正确;
C.NO2与烧碱溶液反应的方程式为NO2+2NaOH=NaNO3+NaNO2+H2O,、的混合气体与烧碱溶液反应的方程式为NO+NO2+2NaOH=2NaNO2+H2O,故时、的混合气体能被足量烧碱溶液完全吸收,故C正确;
D.向浓HNO3中插入红热的炭,产生红棕色气体,该气体可能是浓硝酸与C在加热时发生氧化还原反应产生,也可能是浓硝酸受热分解产生,因此不能证明炭可与浓HNO3反应生成NO2,故D错误;
答案选AD。
14.氯化亚铜(CuCl)为白色结晶,微溶于水,不溶于硫酸、稀硝酸和乙醇,溶于氨水、浓盐酸,并生成配合物,它露置于空气中易被氧化为绿色的高价铜盐。其工业生产流程如下图,实验室可在如图所示装置中完成合成反应。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A.如图玻璃容器的名称是圆底烧瓶
B.反应①的化学方程式为
C.洗涤烘干时,应用稀硫酸洗涤,主要目的是洗去晶体表面的杂质离子及水分,减小CuCl的溶解损失
D.从环保角度考虑,当反应容器上方红棕色气体最终全部变为无色才能停止通入氧气
【答案】BD
【分析】本实验由Cu、HCl、NH4Cl、HNO3、H2O和O2反应生成 ,加水、过滤洗涤烘干得到CuCl,据此分析回答问题。
【详解】A.图中玻璃容器的名称是三颈烧瓶,A错误;
B.观察反应①的反应物和生成物,即可确定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B正确;
C.洗涤CuCl宜选用无水乙醇,不选用稀硫酸,虽然CuCl难溶于稀硫酸,但用稀硫酸洗涤,会给CuCl表面带来少量的和杂质,C错误;
D.NO2是有毒气体,NO2、O2和H2O反应生成HNO3,故通O2可消除NO2的污染,D正确;
故选BD。
三、工业流程题
15.某油脂厂废弃的油脂加氢镍催化剂主要含金属Ni、A1、Fe及其对应氧化物,还有少量其他不溶性物质。采用如下工艺流程回收其中的镍制备硫酸镍晶体():
常温下,溶液中金属离子开始沉淀和完全沉淀的pH如下表所示:
金属离子
开始沉淀时()的pH
沉淀完全时()的pH
回答下列问题:
(1)“碱浸”中NaOH作用之一是洗去油脂,其另一作用是___________。
(2)为回收金属,可将过量二氧化碳通入“滤液①”,最终生成沉淀。写出该反应的离子方程式:___________。
(3)“转化”中可用于替代的物质是___________。
(4)如果“转化”后的溶液中浓度为,则“调pH”应控制pH范围是___________。
(5)硫酸镍在强碱溶液中用NaClO氧化,可沉淀出能用作镍镉电池正极材料的NiOOH。写出该反应的离子方程式:___________。
(6)基态Ni原子核外电子排布式为___________。F、K和Ni三种元素组成的一种化合物的晶胞如图所示。下列说法错误的是___________(填标号)。
A.Ni位于元素周期表d区B.该物质的化学式为
C.的配位数为6D.该晶体属于分子晶体
【答案】(1)溶解铝及其氧化物
(2)
(3)(或空气)
(4)3.2~6.2
(5)
(6) D
【分析】由工艺流程分析可得,向废镍催化剂中加入NaOH溶液进行“碱浸”,可除去油脂,并发生反应、,将A1及其氧化物溶解,得到的滤液①含有,滤饼①为Ni、Fe及其氧化物和少量其他不溶性杂质,加稀硫酸“酸浸”后得到含有、、的滤液②,经氧化为后,加入NaOH溶液调节pH使转化为沉淀除去,再“控制pH浓缩结晶”得到硫酸镍的晶体。
(1)
由分析可知,NaOH作用之一是洗去油脂,其另一作用是溶解铝及其氧化物。
(2)
滤液①含有,通入过量二氧化碳生成氢氧化铝和碳酸氢钠,故离子方程式为。
(3)
作氧化剂,故可以用(或空气)代替。
(4)
由表格信息可知,的,如果“转化”后的溶液中浓度为,为避免沉淀,此时,则,即;完全沉淀的pH为3.2,因此“调pH”应控制的pH范围是3.2~6.2。
(5)
由题干信息,在强碱溶液中被NaClO氧化得到NiOOH沉淀,即反应中被氧化为沉淀,被还原为,则根据氧化还原得失电子守恒可得离子方程式为。
(6)
Ni是28号元素,核外电子排布式为。A位于元素周期表d区,对;B晶胞中含有K为,F为。Ni为,则该物质的化学式为,对;C由图像可知,每个Ni周围距离最近的F有6个,故Ni的配位数为6,对;D该晶胞由阳离子和阴离子构成,属于离子晶体,错。故选D。
四、原理综合题
16.碳排放问题是第26届联合国气候变化大会讨论的焦点。下面是转化为高附加值化学品的反应。相关反应的热化学方程式如下:
反应I:
反应II:
反应III:
反应IV:
反应V:
请回答下列问题:
(1)反应III一般认为通过反应I、II来实现,则反应I的___________;已知:由实验测得反应I的,(、为速率常数,其与温度、催化剂有关)。若平衡后升高温度,则___________(填“增大”“不变”或“减小”)。
(2)在一定条件下催化加氢生成,主要发生三个竞争反应(即反应III、IV、V),为分析催化剂对反应的选择性,在1L恒容密闭容器中充入2.0 mol 和5.3mol,若测得反应进行相同时间后,有关物质的物质的量随温度变化如下图所示:
①催化剂在较低温度时主要选择反应___________(填“III”“IV”或“V”)。研究发现,若温度过高,三种含碳产物的物质的量均会迅速降低,其主要原因可能是___________。
②在一定温度下达到平衡,此时测得容器中部分物质的含量为:,,。则该温度下反应III的平衡常数___________(保留两位小数)。
(3)常温下,以NaOH溶液作捕捉剂不仅可以降低碳排放,而且可得到重要的化工产品。用1L溶液将2.33 g 固体全都转化为,再过滤,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___________(填标号)。 [已知:常温下,;忽略溶液体积的变化。]
A.所用的溶液的物质的量浓度至少为
B.溶液中存在:
C.反应正向进行,需满足
D.过滤后所得清液中一定存在:且
(4)研究人员研究出一种方法,可实现水泥生产时零排放,其基本原理如下图所示。温度小于900℃时进行电解反应,碳酸钙先分解为CaO和,电解质为熔融碳酸钠,阳极的电极反应为,则阴极的电极反应为___________。
【答案】(1) +41.0 减小
(2) IV 温度升高催化剂活性降低 1.92
(3)D
(4)
【解析】(1)
根据盖斯定律:反应Ⅲ-反应Ⅱ可得 ;反应Ⅰ属于吸热反应,升温平衡正向移动,,则减小。
(2)
①在较低温度时主要生成甲烷,该催化剂在较低温度时主要选择反应Ⅳ。
催化剂需要合适的催化活性温度,若温度过高,三种含碳产物的物质的量会迅速降低,其主要原因可能是温度升高催化剂活性降低。
②列三段式:
(3)
A .2.33 g 固体的物质的量为0.01mol,根据可知,设所用的溶液浓度为x,所得1L溶液中,反应平衡常数,平衡时,,,则所用的溶液的物质的量浓度至少为,A错误;
B.溶液中根据电荷守恒可知,;由物料守恒可知,;两者联立可知:,B错误;
C.由A分析可知,反应的K=0.1,反应正向进行,需Q
故选D;
(4)
温度小于900℃时进行电解反应,碳酸钙先分解为CaO和,电解质为熔融碳酸盐,熔融碳酸钠中的碳酸根移向阳极,阳极的电极反应为,阴极得电子发生还原反应生成碳,则阴极的电极反应为。
五、实验题
17.次氯酸溶液是常用的消毒剂和漂白剂。将氯气和空气(不参与反应)按体积比1:3混合通入潮湿的碳酸钠中可以制得。
已知:①;
②,反应温度为18~25℃;
③用水吸收 (不含)制得次氯酸溶液。
(1)各装置的连接顺序为___________。(每种装置只用一次)。
(2)实验中控制氯气与空气体积比的方法是___________。
(3)装置C应盛装___________,其主要作用是___________。
(4)产品浓度分析:取一定体积的E中溶液,加入___________以及一定量的稀溶液,充分反应。以淀粉溶液为指示剂,用标准溶液滴定,终点现象是___________。
(5)HClO的VSEPR模型为___________,其中氧原子的杂化方式为___________,其分子的空间结构为___________。
【答案】(1)ADBCE
(2)通过观察D中产生气泡的速率调节流速,从而控制氯气与空气体积比
(3) HgO 除去中的
(4) 过量KI溶液 溶液由蓝色变为无色且30秒无变化
(5) 四面体形 V形
【分析】A装置生成氯气,通过装置D吸收挥发出的氯化氢气体后,进入B装置和碳酸钠反应生成,通过装置C(盛有HgO)吸收中过量的,生成的进入装置E和水反应转化为次氯酸溶液;
(1)
A装置生成氯气,通过装置D吸收挥发出的氯化氢气体后,进入B装置和碳酸钠反应生成,通过装置C(盛有HgO)吸收中过量的,生成的进入装置E和水反应转化为次氯酸溶液;故各装置的连接顺序为ADBCE;
(2)
生成氯气需要通过装置D吸收氯化氢,可以通过观察D中产生气泡的速率调节流速,从而控制氯气与空气体积比;
(3)
装置B生成的中含有不反应的氯气,由题干可知,用水吸收 (不含)制得次氯酸溶液,且已知,故装置C作用为吸收中的,盛放的药品为氧化汞;
(4)
次氯酸能和碘离子生成碘单质,生成的碘单质能使淀粉变蓝色;故滴定操作为:取一定体积的E中溶液,加入过量KI溶液以及一定量的稀溶液,充分反应,反应生成碘单质;以淀粉溶液为指示剂,用标准溶液滴定,碘单质和反应,滴定终点时蓝色变无色,故终点现象是最后一滴滴定液加入后,溶液由蓝色变为无色且30秒无变化。
(5)
HClO的中心O原子价层电子对数为2+=4,O原子采用sp3杂化,VSEPR模型为正四面体形,分子中含有2对孤电子对,其分子的空间结构为V形。
六、有机推断题
18.有机物K()是一种常用的赋香剂,其合成路线如图所示:
已知:①;②R1-CHO。
请回答下列问题:
(1)K分子中含有官能团的名称为___________。
(2)X的名称为___________。
(3)G在铜作催化剂条件下,发生催化氧化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
(4)M是D的同分异构体。M分子核磁共振氢谱显示有四种峰,峰面积之比为3:2:1:1,则M可能的结构简式为___________(写出其中一种即可)。
(5)结合本题信息,设计以乙醇、乙醚和苯甲醇为原料,制备的合成路线:___________。
【答案】(1)碳碳双键、酯基
(2)丙烯酸
(3)2+O22+2H2O
(4)或
(5)CH3CH2OHCH3CHO
苯甲醇。
【分析】根据题意,以及已知信息,和发生1,4-加成成环反应,生成C,C加成得到D,D和HBr发生取代反应生成E,E发生已知①反应生成F,F发生已知②反应生成G,G和CH2=CHCOOH发生酯化反应生成K。
(1)
由K结构简式可知,官能团为酯基、碳碳双键;
(2)
G为,结合K结构可知,G和CH2=CHCOOH发生酯化反应生成K,则X为丙烯酸;
(3)
G中含有羟基,在铜作催化剂条件下,发生催化氧化反应羟基转化为酮基,化学方程式为2+O22+2H2O
(4)
D为;M是D的同分异构体,则其不饱和度为1且含有1个碳原子,M分子核磁共振氢谱显示有四种峰,峰面积之比为3:2:1:1,则M可能含有2个甲基且会含有1个成环的醚键,结构简式可以为或;
(5)
乙醇氧化生成乙醛;苯甲醇和HBr反应在甲基上引入-Br,和Mg、乙醚反应将-Br转化为-MgBr,再和乙醛反应后酸化使得苯环原甲基转化为-CH2CHOHCH3,然后氧化将羟基转化为羰基,反应流程为:CH3CH2OHCH3CHO
苯甲醇。
湖南省长沙市雅礼中学2024届高三上学期月考(五)化学: 这是一份湖南省长沙市雅礼中学2024届高三上学期月考(五)化学,共16页。
湖南省长沙市雅礼中学2023-2024学年高三上学期月考化学试题(三)(Word版附解析): 这是一份湖南省长沙市雅礼中学2023-2024学年高三上学期月考化学试题(三)(Word版附解析),共23页。试卷主要包含了选择题,非选择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湖南省长沙市雅礼中学2023届高三上学期月考(二)化学试题(含答案): 这是一份湖南省长沙市雅礼中学2023届高三上学期月考(二)化学试题(含答案),共14页。试卷主要包含了5 V~51 Mn~55,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一种新型的合成氨的方法如图所示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