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愤 教学课件01](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3/2/13723553/0/0.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sharpen,100)
![书愤 教学课件02](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3/2/13723553/0/1.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sharpen,100)
![书愤 教学课件03](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3/2/13723553/0/2.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sharpen,100)
![书愤 教学课件04](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3/2/13723553/0/3.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sharpen,100)
![书愤 教学课件05](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3/2/13723553/0/4.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sharpen,100)
![书愤 教学课件06](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3/2/13723553/0/5.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sharpen,100)
![书愤 教学课件07](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3/2/13723553/0/6.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sharpen,100)
![书愤 教学课件08](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3/2/13723553/0/7.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sharpen,100)
人教统编版选择性必修 中册古诗词诵读书愤教学ppt课件
展开他“六十年间万首诗”,才华横溢。
他“死前恨不见中原”,黯然神伤。
他“位卑未敢忘忧国”,留下许多爱国诗篇——《示儿》《十一月四日风雨大作》,他是——。
书 愤 陆游 早岁那知世事艰,中原北望气如山。 楼船夜雪瓜洲渡,铁马秋风大散关。 塞上长城空自许,镜中衰鬓已先斑。 出师一表真名世,千载谁堪伯仲间!
研读全诗,探究诗人因何事而“愤”
诗人书“愤”,全诗不见一个“愤”字,作者因哪些事而“愤” ?(找诗中字眼回答)
所愤之一:世事艰所愤之二:空自许所愤之三:鬓先斑 所愤之四:谁堪伯仲间
知人:29岁,进士考试,被黜落第 34岁,任宁德县主簿,后调临安39岁,上书收复,外放隆兴府通判 42岁,被解除职务,在家闲居46岁,被调任夔州通判 52岁,被讪谤,免除职务56岁,江西赈灾,被削去职务 65岁,“力图大计”,再遭罢黜
论世:1127年,北宋灭亡1141年,南宋与金签订“绍兴和议”1164年,南宋与金签订“隆兴和议”
一是南宋朝廷偏安江南社会现实; 二是自己欲收复中原,却步履维艰。
合作探究:结合诗歌内容,合理想象余下所愤之事,运用第一人称,写一段文字还原当时场景。
“世事艰”(愤报国无门)
“塞上长城空自许”(愤壮志难酬)
“镜中衰鬓已先斑” (愤年华空老)
“千载谁堪伯仲间” (愤无人领军)
了却君王天下事,嬴得生前身后名。可怜白发生! ——辛弃疾
白首为功名,旧山松竹老,阻归程。欲将心事付瑶琴,知音少,弦断有谁听?——岳飞《小重山》
南宋志士——待从头,收拾旧山河
秋夜将晓出篱门迎凉有感 (68岁)三万里河东入海,五千仞岳上摩天。遗民泪尽胡尘里,南望王师又一年。
诉衷情 (70岁) 当年万里觅封侯,匹马戍梁州。关河梦断何处,尘暗旧貂裘。 胡未灭,鬓先秋,泪空流。此身谁料,心在天山,身老沧洲!
示儿 (85岁) 死后原知万事空,但悲不见九州同。 王师北定中原日,家祭无忘告乃翁。
书生无地效孤忠报国欲死无战场
1、内容分析 《书愤》为人教版高中语文选修《中国古代诗歌与散文》第一单元第五篇课文,属于自主赏析篇目,本单元的教学目标为掌握诗歌鉴赏的重要方法:“以意逆志,知人论世”。本节课侧重学生在了解写作背景的基础上理解作者情感,培养学生诗歌鉴赏能力。
2、学情分析 学生之前学过陆游的《示儿》《十一月四日风雨大作》,对陆游己经了解。同时,通过本单元前面四首诗歌的学习,学生已初步具有诗歌鉴赏能力。因此,本堂课应以学生为主,教师重在引导。
3、教学目标①有感情地朗读诗歌,品味本诗语言特点。②理解作者壮志难酬、年华空老、有心报国却无路请缨的悲愤之情。③通过对南宋朝代背景的了解,掌握南宋爱国诗人的思想感情。
理解作者壮志难酬、年华空老、有心报国的悲愤之情。
通过对南宋朝代背景的了解,掌握南宋爱国诗人的思想感情。
诗歌教学的目的是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让学生通过文本理解作者的思想情感。高中诗歌教学是高中阶段的一个重点,如何“培养学生欣赏诗歌的能力”,“课程标准”中的几个关键词给我们指明了方向,即分析作品、理解作品。
1、初读、精读、研读等多种朗读法2、启发式教学法3、合作探究法
1、诵读法 2、自主学习法 3、迁移学习法
本节课围绕诗题中的“愤”字形成教学思路,以“知人论世,以意逆志”的诗歌鉴赏方法引导学生把握诗歌主旨。教学中设计的课堂活动贯穿始终,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与积极性,培养了学生的自主鉴赏能力,以诵读为教法,以爱国情渲染课堂,点燃学生爱国情。
高中语文人教统编版选择性必修 中册古诗词诵读书愤说课ppt课件: 这是一份高中语文人教统编版选择性必修 中册古诗词诵读书愤说课ppt课件,共32页。PPT课件主要包含了作者简介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人教统编版选择性必修 中册书愤教学课件ppt: 这是一份人教统编版选择性必修 中册书愤教学课件ppt,共26页。PPT课件主要包含了陆游诗作,深入探究,临安春雨初霁,诵读提示和整体感知,鉴赏要点,讽喻手法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语文选择性必修 中册书愤教学课件ppt: 这是一份语文选择性必修 中册书愤教学课件ppt,共18页。PPT课件主要包含了书愤陆游,写作背景,“愤”从何来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语文朗读宝](http://img.51jiaoxi.com/images/8799326979f03b68cbfed985436f7611.p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