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2022学年山东省济宁市泗水县九年级(上)期末化学试卷(含详细答案解析)
展开下列物质露置在空气中质量都会增加,其中不涉及化学变化的是( )
A. 浓硫酸B. 火碱C. 生石灰D. 消石灰
下列操作不正确的是( )
A. 稀释浓硫酸B. 点燃酒精灯
C. 加热液体D. 取用固体粉末
连花清瘟胶囊源自传统中医名方,可用于治疗流感,现代仪器测得其成分之一是没食子酸(化学式为C7H8O5),下列有关没食子酸的说法正确的是( )
A. 属于氧化物B. 碳、氢、氧元素的质量比为12:1:16
C. 含有18个原子D. 完全燃烧生成CO2和H2O
在化学反应Cu+2H2SO4(浓)−△CuSO4+SO2↑+2H2O中没有涉及到的物质类别是( )
A. 单质B. 氧化物C. 酸D. 碱
下列实验现象描述正确的是( )
A. 细铁丝在氧气中剧烈燃烧,火星四射,生成四氧化三铁
B. 往稀盐酸中滴加紫色石蕊试剂,稀盐酸变红色
C. 电解水实验中,正极上产生的气体使带火星的木条复燃
D. 往氯化铜溶液中滴加氢氧化钠溶液,产生红褐色沉淀
下列依据证据得出的结论,错误的是( )
A. AB. BC. CD. D
“宏观-微观-符号”三重表征是化学独特的表示物质及其变化的方法。某化学反应的微观示意图如图所示。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 从反应类型看:该反应属于置换反应
B. 从微观构成看:四种物质均由分子构成
C. 从反应价值看:该反应能获取清洁能源,延缓温室效应
D. 从表示方法看: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CO2+2H2O−催化剂光照CH4+2O2
下列推理合理的是( )
A. 单质中只含一种元素,但是只含一种元素的物质不一定是单质
B. 因为O2和O3的组成元素相同,所以它们的化学性质相同
C. 置换反应中一定有单质生成,则有单质生成的化学反应一定是置换反应
D. 因为碱溶液呈碱性,所以显碱性的溶液一定都是碱的溶液
在一密闭容器中,盛放A、B、C三种物质各30g,经电火花引燃,充分反应后,各物质质量变化如下表:关于此反应,下列认识不正确的是( )
A. C物质中所含有的元素种类是A、B、C三种物质中所有元素种类之和
B. 变化后待测的A质量为5g
C. 该变化的基本反应类型是分解反应
D. A物质可能是单质
下列图象与对应的叙述相符合的是( )
A. 一定温度下,向接近饱和的硝酸钾溶液中不断加入硝酸钾固体
B. 高温灼烧一定质量的大理石
C. 将等质量的Mg、Fe分别与溶质质量分数相同的足量稀硫酸反应
D. 向一定质量的HCl和MgCl2的混合溶液中,逐滴加入NaOH溶液
生活处处有化学,化学知识充斥在我们身边,请用化学用语回答下列问题。
(1)胃液中含有的一种酸是 ______;
(2)当胃酸过多时,需要服用药物治疗,能用于治疗胃酸过多的一种物质是 ______;
(3)厨房中用作调味品的一种盐 ______;
(4)因与血红蛋白结合导致人体中毒的是 ______。
某同学进行化学实验时将生锈的铁钉放入到足量的稀盐酸中,他首先看到了 ______,其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______,过了一段时间后,他又看到______,其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______。
调味剂的主要作用是补充、增强或增加食品的味道。食醋是一种能增强食品酸味的调味剂,主要成分为醋酸(CH3COOH),与我们生活密切相关。根据所学知识回答:
(1)食醋能作酸味的调味剂,是因为醋酸在水溶液中能解离出CH3COO−和 ______(填离子符号)。
(2)食醋能软化鸡蛋壳并产生气泡,原因是醋酸能与 ______(填化学式)反应。
(3)若NaOH溶液溅到皮肤上,应用水冲洗后,再用食醋清洗。清洗过程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
某同学在实验室中发现了一包白色粉末状固体,咨询老师后得知这包粉末中可能含有氯化钠、氢氧化钠、硫酸铜和硝酸钠中的一种或几种,老师要求该同学采用实验的方式测定这包粉末的组成,于是他们在实验室进行了如下实验:
(1)将白色粉末溶于水后,得到无色透明溶液。
(2)将上述溶液分成了2份,在其中一份中滴加酚酞,溶液变红色。
(3)在另一份溶液中滴加硝酸银并滴加稀硝酸,溶液中出现白色沉淀。
据上述实验得,该粉末中一定含有的是______,一定不含的是 ______,可能含有的是 ______,在(3)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______。
探究可燃物燃烧条件的实验装置如图所示(红磷的着火点是260℃,白磷的着火点是40℃)。由该实验得可燃物燃烧的条件是:现象 ______(填序号),说明可燃物燃烧需要与氧气充分接触;现象 ______(填序号),说明可燃物燃烧温度需要达到自身的着火点。
(一)下面是几种实验室制取气体的发生装置和收集装置,请回答下列问题:
(1)指出图中标有数字①的仪器名称:______。
(2)实验室用双氧水和二氧化锰制取氧气时应选用 ______(填字母标号,下同)做发生装置,写出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若要收集较为纯净的氧气最好选用 ______装置。
(3)F是一种可用于集气、洗气等的多功能装置。若将F装置内装满水,再连接量筒,可用于测定不溶于水且不与水反应的气体体积,测量时气体应从 ______(填“a”或“b”)进入F中。
(二)某实验小组的同学用氢氧化钙溶液和盐酸进行酸碱中和反应的实验时,向烧杯中的氢氧化钙溶液加入稀盐酸一会儿后,发现忘记了滴加指示剂。因此,他们停止滴加稀盐酸,并对烧杯内溶液中的溶质成分进行探究。
【提出问题】该烧杯内溶液中的溶质是什么?
【猜想】猜想一:可能是CaCl2和Ca(OH)2;
猜想二:可能只有CaCl2;
猜想三:______。
【查阅资料】氯化钙溶液呈中性。
【进行实验】实验步骤1:取少量烧杯内溶液加入试管中,滴加几滴酚酞溶液,振荡。
实验现象1:______。结论:猜想一不正确。
实验步骤2:取少量烧杯内溶液加入另一支试管中,逐滴加入碳酸钠溶液至过量。
实验现象2:______。结论:猜想二不正确,猜想三正确。
【反思与拓展】
(1)在分析化学反应后所得物质成分时,除考虑生成物外还需考虑 ______。
(2)验证烧杯内溶液中的溶质含有HCl,除以上方案外,下列哪些物质或方法单独使用也能完成该实验?______(填序号)。
a.pH试纸
b.检查导电性
c.镁条
(3)要处理烧杯内溶液,使其溶质只含有CaCl2,应向烧杯中加入过量的 ______(填化学式)。
为防止新冠病毒的传播,我们经常用75%酒精消毒,乙醇俗称酒精C2H6OH,请计算:
(1)乙醇分子中C、H、O的原子个数比为 ______。
(2)乙醇中碳、氧元素的质量比为 ______。
碳酸氢钠是面点膨松剂的主要成分之一。
小芳同学研究反应2NaHCO3+H2SO4=Na2SO4+2H2O+2CO2↑中NaHCO3与CO2之间量的关系。
(1)理论计算:1.26gNaHCO3粉末与足量稀硫酸反应,计算生成CO2的质量(写出计算过程)。
(2)实验分析:小芳用如图装置进行实验,向盛有足量稀硫酸的锥形瓶中加入1.26gNaHCO3粉末,完全反应至不再产生气泡。称取反应前后质量如下表,发现反应前后质量变化值______(填“大于”、“小于”或“等于”)生成CO2质量的理论值,原因可能是______。
答案和解析
1.【答案】A
【解析】解:A、浓硫酸露置在空气中吸收空气中的水蒸气,没有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故A正确;
B、火碱露置在空气中吸收空气中的二氧化碳生成碳酸钠和水,有新物质生成,属于化学变化,故B错误;
C、生石灰露置在空气中吸收空气中的水生成氢氧化钙,有新物质生成,属于化学变化,故C错误;
D、消石灰露置在空气中吸收空气中的二氧化碳生成碳酸钙沉淀和水,有新物质生成,属于化学变化,故D错误;
故选:A。
有新物质生成的变化叫化学变化;没有新物质生成的变化叫物理变化。化学变化的特征是:有新物质生成。判断物理变化和化学变化的依据是:是否有新物质生成。
本题考查了物质的变化判断,明确过程中是否有新物质生成是解题关键,题目难度不大。
2.【答案】B
【解析】解:A、稀释浓硫酸时,要把浓硫酸缓缓地沿器壁注入水中,同时用玻璃棒不断搅拌,以使热量及时的扩散;一定不能把水注入浓硫酸中;图中所示操作正确。
B、使用酒精灯时要注意“两查、两禁、一不可”,禁止用一酒精灯去引燃另一酒精灯,图中所示操作错误。
C、给试管中的液体加热时,用酒精灯的外焰加热试管里的液体,且液体体积不能超过试管容积的13,图中所示操作正确。
D、取用粉末状药品,试管横放,用药匙或纸槽把药品送到试管底部,图中所示操作正确。
故选:B。
本题难度不大,熟悉各种仪器的用途及使用注意事项、常见化学实验基本操作的注意事项是解答此类试题的关键。
3.【答案】D
【解析】解:A、没食子酸是由碳、氢、氧三种元素组成的化合物,不属于氧化物,故选项说法错误。
B、碳、氢、氧元素的质量比为(12×7):(1×8):(16×5)=21:2:20,故选项说法错误。
C、没食子酸是由没食子酸分子构成的,1个没食子酸分子含有18个原子,故选项说法错误。
D、由质量守恒定律,反应前后元素种类不变,完全燃烧生成CO2和H2O,故选项说法正确。
故选:D。
A、氧化物是只含有两种元素且其中一种元素是氧元素的化合物。
B、根据化合物中各元素质量比=各原子的相对原子质量×原子个数之比,进行分析判断。
C、根据没食子酸的微观构成,进行分析判断。
D、根据质量守恒定律,反应前后元素种类不变,进行分析判断。
本题难度不大,考查同学们结合新信息、灵活运用化学式的含义与有关计算等进行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4.【答案】D
【解析】解:A、Cu属于单质,不符合题意;
B、SO2和H2O属于氧化物,不符合题意;
C、H2SO4属于酸,不符合题意;
D、此反应中没有碱,符合题意;
故选:D。
根据酸是指在电离时产生的阳离子全部是氢离子的化合物;碱是指在电离时产生的阴离子全部是氢氧根离子的化合物;盐是由金属离子(或铵根离子)和酸根离子组成的化合物;氧化物是指由两种元素组成且一种是氧元素的化合物。选用排除法是正确解答此类题的捷径。
本题难度不大,考查物质类别的判别,抓住酸、碱、盐的特征、熟悉常见的物质的组成是正确解答本题的关键。
5.【答案】C
【解析】解:A、细铁丝在氧气中剧烈燃烧,火星四射,生成四氧化三铁是实验结论而不是实验现象,故选项说法错误。
B、往稀盐酸中滴加紫色石蕊试剂,紫色石蕊试剂变红色,故选项说法错误。
C、电解水实验中,正极上产生的气体体积少,是氧气,能使带火星的木条复燃,故选项说法正确。
D、往氯化铜溶液中滴加氢氧化钠溶液,生成氢氧化铜蓝色沉淀和氯化钠,会观察到产生蓝色沉淀,故选项说法错误。
故选:C。
A、根据细铁丝在氧气中燃烧的现象进行分析判断。
B、根据酸的化学性质,进行分析判断。
C、根据电解水的实验现象,进行分析判断。
D、根据碱的化学性质,进行分析判断。
本题难度不大,掌握酸和碱的化学性质、常见物质燃烧的现象等即可正确解答,在描述实验现象时,需要注意物质颜色的变化、实验结论和实验现象的区别。
6.【答案】D
【解析】解:A、酒香不怕巷子深,是因为酒精中含有的分子是在不断运动的,向四周扩散,使人们闻到酒香,故选项说法正确。
B、用pH试纸测得苹果汁的pH为5,pH小于7,显酸性,说明苹果的汁液是酸性的,故选项说法正确。
C、碳酸盐与盐酸反应能生成二氧化碳,某物质跟盐酸反应产生二氧化碳,则该物质中可能含有碳酸盐,故选项说法正确。
D、水和过氧化氢都能产生氧气,分别是因为电解水生成氢气和氧气,过氧化氢分解生成水和氧气,水和过氧化氢化学性质是不相同的,故选项说法错误。
故选:D。
A、根据分子的基本性质,进行分析判断。
B、当溶液的pH等于7时,呈中性;当溶液的pH小于7时,呈酸性;当溶液的pH大于7时,呈碱性。
C、根据酸的化学性质,进行分析判断。
D、根据水和过氧化氢的化学性质,进行分析判断。
本题难度不大,掌握盐的化学性质、溶液的酸碱性和溶液pH大小之间的关系、分子的基本性质等是正确解答本题的关键。
7.【答案】A
【解析】解:由微观反应示意图可知,该反应是由二氧化碳和水在催化剂和光照的条件下反应生成甲烷和氧气,化学方程式为CO2+2H2OCH4+2O2。
A.该反应的反应物是两种化合物,所以该反应不属于置换反应,选项说法错误;
B.二氧化碳、水、甲烷和氧气都是由分子构成的,选项说法正确;
C.该反应可由二氧化碳和水制得甲烷,所以该反应能获取清洁能源,延缓温室效应,选项说法正确;
D.该反应是由二氧化碳和水在催化剂和光照的条件下反应生成甲烷和氧气,化学方程式为CO2+2H2OCH4+2O2,选项说法正确。
故选:A。
根据化学反应的微观示意图和质量守恒定律,分析反应物、生成物及反应条件,写出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据其意义分析判断有关的说法。
本题通过微观粒子的反应模型图,考查了微观上对化学反应的认识,学会通过微观示意图把宏观物质和微观粒子联系起来、从微观的角度分析物质的变化是正确解答此类题的关键。
8.【答案】A
【解析】解:A、单质中只含一种元素,但是只含一种元素的物质不一定是单质,也可能是混合物,如氧气和臭氧的混合物、金刚石和石墨的混合物等,故选项推理正确。
B、因为O2和O3的组成元素相同,但它们分子的构成不同,它们的化学性质不同,故选项推理错误。
C、置换反应中一定有单质生成,有单质生成的化学反应不一定是置换反应,如CO+CuO−△Cu+CO2,故选项推理错误。
D、碱溶液显碱性,但显碱性的溶液不一定是碱溶液,也可能是碳酸钠等盐溶液,故选项推理错误。
故选:A。
A、根据单质是由同种元素组成的纯净物,进行分析判断。
B、根据分子的基本性质,进行分析判断。
C、置换反应是一种单质和一种化合物反应生成另一种单质和另一种化合物的反应。
D、根据显碱性的不一定是碱溶液,进行分析判断。
本题难度不大,解答此类题时要根据不同知识的特点类推,不能盲目类推,并要注意知识点与方法的有机结合,做到具体问题能具体分析。
9.【答案】B
【解析】解:A、由图表数据可知,反应过程中C物质完全反应,A、B物质质量增加,还生成了新物质D.故此反应属于分解反应,化学方程式为:C=A+B+D.根据质量守恒定律可知反应前后元素种类不变,故A说法正确;
B、根据质量守恒定律可知,变化后待测的A质量=(30g+30g+30g)−(33g+22g)=35g.故B说法错误;
C、由图表数据可知,反应过程中C物质完全反应,A、B物质质量增加,还生成了新物质D.化学方程式为:C=A+B+D故此反应属于分解反应,故C说法正确.
D、分解反应的产物可能是单质,也可能是化合物,在这个题目中同样是没有限制的.故D说法正确;
故选:B.
根据质量守恒定律,在化学反应中,参加反应前各物质的质量总和等于反应后生成各物质的质量总和.计算出变化后待测的A质量;然后根据反应类型的特征确定反应类型;根据质量守恒定律,在化学反应中,反应前后原子的种类没有改变,数目没有增减,原子的质量也没有改变.确定B的正误;根据分解反应的概念确定C的正误
本题主要考查学生运用所学化学知识综合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题目难度适中.
10.【答案】D
【解析】解:A、接近饱和的硝酸钾溶液的质量不可能为0,纵坐标不可能从0开始,故选项图象错误。
B、高温灼烧一定质量的大理石,碳酸钙高温分解生成氧化钙和二氧化碳,二氧化碳逸出,剩余固体的质量减少,但不可能减少至0,故选项图象错误。
C、等质量镁、铁分别和溶质质量分数相同的足量稀硫酸反应,若消耗硫酸相同,则生成氢气质量相同,故开始两斜线重合,后因硫酸过量,镁消耗的硫酸多,生成氢气多,拐点高些,故选项图象错误。
D、向一定质量的HCl和MgCl2的混合溶液中,逐滴加入NaOH溶液,先与盐酸反应,开始时不会生成沉淀,盐酸消耗完再与氯化镁反应会生成氢氧化镁沉淀,故沉淀的质量先是零,滴加一定量的氢氧化钠溶液后,再不断上升,最后形成一条水平直线;故选项图象正确。
故选:D。
A、根据接近饱和的硝酸钾溶液的质量不可能为0,进行分析判断。
B、高温灼烧一定质量的大理石,碳酸钙高温分解生成氧化钙和二氧化碳,进行分析判断。
C、根据若消耗硫酸相同,则生成氢气质量相同,故开始两斜线重合,后因硫酸过量,镁消耗硫酸多,进行分析判断。
D、向一定质量的HCl和MgCl2的混合溶液中,逐滴加入NaOH溶液,先与盐酸反应,进行分析判断。
本题是一道图象坐标与化学知识相结合的综合题,解题的关键是结合所涉及的化学知识,正确分析各变化的过程,注意分析坐标轴表示的意义、曲线的起点、折点及变化趋势,进而确定正确的图象。
11.【答案】HClAl(OH)3(合理即可)NaClCO
【解析】解:(1)胃液中含有的酸是盐酸,其化学式为HCl;故答案为:HCl;
(2)氢氧化铝和氢氧化镁属于碱,均能与胃液中的盐酸发生中和反应,碳酸氢钠能与盐酸反应,因此这三种物质均可用于治疗胃酸过多,三种物质的化学式分别为Al(OH)3、Mg(OH)2、NaHCO3,故答案为:Al(OH)3(合理即可);
(3)厨房中用作调味品的一种盐是氯化钠,其化学式为NaCl;故答案为:NaCl;
(4)因与血红蛋白结合导致人体中毒的是一氧化碳,其化学式为CO;故答案为:CO。
根据物质的性质与用途确定物质的名称,然后再根据物质的名称来书写物质的化学式。
本题考查了物质的性质与用途,解题时根据物质的性质来分析解答即可。
12.【答案】铁锈逐渐消失,溶液由无色变为黄色 Fe2O3+6HCl=2FeCl3+3H2O产生气泡 Fe+2HCl=FeCl2+H2↑
【解析】解:铁锈的主要成分是氧化铁,将生锈的铁钉放入到足量的稀盐酸中,首先是氧化铁和盐酸反应生成氯化铁和水,看到了铁锈逐渐消失,溶液由无色变为黄色,化学方程式为:Fe2O3+6HCl=2FeCl3+3H2O;过了一段时间后,铁和盐酸反应生成氯化亚铁和氢气,他又看到产生气泡,化学方程式为:Fe+2HCl=FeCl2+H2↑。
故答案为:铁锈逐渐消失,溶液由无色变为黄色;Fe2O3+6HCl=2FeCl3+3H2O;产生气泡;Fe+2HCl=FeCl2+H2↑。
根据铁锈的主要成分是氧化铁,将生锈的铁钉放入到足量的稀盐酸中,首先是氧化铁和盐酸反应生成氯化铁和水,铁和盐酸反应生成氯化亚铁和氢气进行分析。
本题难度不大,考查学生根据反应原理书写化学方程式的能力,化学方程式书写经常出现的错误有不符合客观事实、不遵守质量守恒定律、不写条件、不标符号等.
13.【答案】H+ CaCO3 CH3COOH+NaOH=CH3COONa+H2O
【解析】解:(1)酸在水中可以电离醋酸根离子和氢离子,所以醋酸水溶液中能解离出CH3COO−和H+;
(2)酸可以和碳酸盐发生反应,鸡蛋壳和鱼骨中含有碳酸钙,化学式为:CaCO3;
(3)氢氧化钠为碱,醋酸为酸,它们之间可以发生酸碱中和反应,化学方程式为:CH3COOH+NaOH=CH3COONa+H2O。
故答案为:(1)H+;
(2)CaCO3;
(3)CH3COOH+NaOH=CH3COONa+H2O。
(1)根据醋酸的化学式可以判断醋酸在水溶液中解离出的离子;
(2)根据酸可以和碳酸盐发生反应进行分析;
(3)根据氢氧化钠为碱,醋酸为酸,它们之间可以发生酸碱中和反应进行分析。
本题主要考查常见物质的性质,主要利用物质的性质来分析和解决有关问题,结合各方面的条件得出正确结论。
14.【答案】NaCl、NaOHCuSO4 NaNO3 NaCl+AgNO3=AgCl↓+NaNO3
【解析】解:由题意可知,将白色粉末溶于水后,得到无色透明溶液,说明了粉末中不含有硫酸铜;将上述溶液分成了2份,在其中一份中滴加酚酞,溶液变红色,说明了溶液碱性,则粉末中一定含有氢氧化钠;在另一份溶液中滴加硝酸银并滴加稀硝酸,溶液中出现白色沉淀,说明了粉末中一定含有氯化钠,通过上述不能确定是否含有硝酸钠。所以该粉末中一定含有的是NaCl、NaOH,一定不含的是CuSO4,可能含有的是NaNO3,在(3)中氯化钠与硝酸银反应生成了氯化银沉淀和硝酸钠,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NaCl+AgNO3=AgCl↓+NaNO3。
故答案为:NaCl、NaOH;CuSO4;NaNO3;NaCl+AgNO3=AgCl↓+NaNO3。
根据硫酸铜在溶液中显蓝色,氢氧化钠溶液显碱性,能使酚酞变红色,氯离子和银离子反应会生成氯化银沉淀等知识进行分析。
在解此类题时,首先分析题中所给物质的性质和两两之间的反应,然后依据题中的现象判断各物质的存在性,最后进行验证即可。
15.【答案】①② ①③
【解析】解:由该实验得可燃物燃烧的条件是:现象①②说明可燃物燃烧需要与氧气充分接触;现象①③说明可燃物燃烧温度需要达到自身的着火点。
故答案为:①②;①③。
根据燃烧的条件:(1)可燃物,(2)氧气(或空气),(3)温度达到着火点,三者同时具备,缺一不可。
通过回答本题知道了验证可燃物燃烧的条件的实验的设计过程。掌握了可燃物燃烧的条件。要会根据物质燃烧需要的三个条件去分析具体的实验现象。特别注意物质燃烧所需的三个条件缺一不可。
16.【答案】酒精灯 B2H2O2−MnO22H2O+O2↑Db可能是CaCl2和HCl 无明显现象 先产生气泡后产生白色沉淀 反应物是否过量 acCaCO3
【解析】解:(一)(1)图中标有数字①的仪器名称是酒精灯。
故答案为:酒精灯。
(2)实验室用双氧水和二氧化锰制取氧气时应选用B做发生装置,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2H2O2−MnO22H2O+O2↑;若要收集较为纯净的氧气最好选用D装置。
故答案为:B;2H2O2−MnO22H2O+O2↑;D。
(3)F是一种可用于集气、洗气等的多功能装置。若将F装置内装满水,再连接量筒,可用于测定不溶于水且不与水反应的气体体积,测量时气体应从b进入F中。
故答案为:b。
(二)【猜想】
猜想一:可能是CaCl2和Ca(OH)2;
猜想二:可能只有CaCl2;
猜想三:可能是CaCl2和HCl。
故答案为:可能是CaCl2和HCl。
【进行实验】
实验现象1:无明显现象,说明溶液中不含有氢氧化钙。结论:猜想一不正确。
实验现象2:先产生气泡后产生白色沉淀,是因为碳酸钠先和盐酸反应生成氯化钠、水和二氧化碳,后和氯化钙反应生成碳酸钙沉淀和氯化钠。结论:猜想二不正确,猜想三正确。
故答案为:无明显现象;先产生气泡后产生白色沉淀。
【反思与拓展】
(1)在分析化学反应后所得物质成分时,除考虑生成物外还需考虑反应物是否过量。
故答案为:反应物是否过量。
(2)a.盐酸显酸性,pH小于7,因此可以用pH试纸检验。
b.氯化钙溶液和盐酸都具有导电性,因此不能用检查导电性的方法检验。
c.镁和盐酸反应生成氯化镁和氢气,因此可以用镁条检验。
故答案为:ac。
(3)要处理烧杯内溶液,使其溶质只含有CaCl2,应向烧杯中加入过量的碳酸钙,碳酸钙和稀盐酸反应生成氯化钙、水和二氧化碳,过滤得到氯化钙溶液。
故答案为:CaCO3。
(一)图中标有数字①的仪器名称是酒精灯。
过氧化氢在二氧化锰催化作用下分解生成水和氧气,氧气密度比空气大,不易溶于水。
(3)F是一种可用于集气、洗气等的多功能装置。若将F装置内装满水,再连接量筒,可用于测定不溶于水且不与水反应的气体体积,测量时气体应从b进入F中。
(二)氢氧化钙和稀盐酸反应生成氯化钙和水。
氢氧化钙溶液显碱性,能使酚酞试液变红色。
碳酸钠和盐酸反应生成氯化钠、水和二氧化碳,和氯化钙反应生成碳酸钙沉淀和氯化钠。
在分析化学反应后所得物质成分时,除考虑生成物外还需考虑反应物是否过量。
a.盐酸显酸性,pH小于7,因此可以用pH试纸检验。
b.氯化钙溶液和盐酸都具有导电性,因此不能用检查导电性的方法检验。
c.镁和盐酸反应生成氯化镁和氢气,因此可以用镁条检验。
碳酸钙和稀盐酸反应生成氯化钙、水和二氧化碳。
本题主要考查物质的性质,解答时要根据各种物质的性质,结合各方面条件进行分析、判断,从而得出正确的结论。
17.【答案】2:6:1 3:2
【解析】解:(1)由化学式可知,乙醇分子中C、H、O原子个数比为2:6:1;
(2)乙醇中碳、氧元素的质量比为(12×2):16=3:2。
故答案为:(1)2:6:1;(2)3:2。
(1)根据物质的分子结构来分析;
(2)根据化合物中元素质量比的计算方法来分析;
本题难度不大,考查同学们结合新信息、灵活运用化学式的含义与有关计算进行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18.【答案】(1)设1.26gNaHCO3完全反应时,生成CO2的质量为x。
2NaHCO3+H2SO4=Na2SO4+2H2O+2CO2↑
168 88
1.26gx
16888=1.26gx
x=0.66g
答:理论上生成CO2的质量为0.66g。
(2)小于;有部分二氧化碳溶解在反应后的溶液中了
【解析】解:(1)设1.26gNaHCO3完全反应时,生成CO2的质量为x。
2NaHCO3+H2SO4=Na2SO4+2H2O+2CO2↑
168 88
1.26gx
16888=1.26gx
x=0.66g
答:理论上生成CO2的质量为0.66g。
(2)称取反应前后质量如下表,发现反应前后质量变化值:1.26g+24.59g−25.36g=0.49g,0.49g<0.66g;发现反应前后质量变化值小于生成CO2质量的理论值,因为二氧化碳能溶于水,可能是有部分二氧化碳溶解在反应后的溶液中了。故填:小于;有部分二氧化碳溶解在反应后的溶液中了。
本题主要是以实验探究兼计算题的形式,给出有关的信息提示和相关数据,让学生通过实验探究,及根据有关的化学方程式进行综合计算和判断。
选项
证据
结论
A
酒香不怕巷子深
分子是不断运动的
B
用pH试纸测得苹果汁的pH为5
苹果的汁液是酸性的
C
某物质跟盐酸反应产生二氧化碳
该物质中可能含有碳酸盐
D
水和过氧化氢都能产生氧气
水和过氧化氢化学性质相同
物质
A
B
C
新物质D
反应前物质质量/g
30
30
30
0
反应后物质质量/g
待测
33
0
22
反应前
反应后
NaHCO3/g
锥形瓶+稀硫酸/g
锥形瓶+反应后溶液/g
1.26
24.59
25.36
2021-2022学年山东省菏泽市定陶区九年级(上)期末化学试卷(含详细答案解析): 这是一份2021-2022学年山东省菏泽市定陶区九年级(上)期末化学试卷(含详细答案解析),共13页。试卷主要包含了SO2,CrCl2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2021-2022学年山东省临沂市沂水县九年级(上)期末化学试卷(含详细答案解析): 这是一份2021-2022学年山东省临沂市沂水县九年级(上)期末化学试卷(含详细答案解析),共23页。试卷主要包含了941g,9克,5g贝壳,【答案】B,【答案】D,【答案】A,【答案】C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2021-2022学年山东省临沂市平邑县九年级(上)期末化学试卷(含详细答案解析): 这是一份2021-2022学年山东省临沂市平邑县九年级(上)期末化学试卷(含详细答案解析),共23页。试卷主要包含了CO都有可燃性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