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2022学年内蒙古巴彦淖尔市乌拉特前旗四年级(上)期末语文试卷
展开2021-2022学年内蒙古巴彦淖尔市乌拉特前旗四年级(上)期末语文试卷
一、语言积累和运用(40分)
1.(2分)下列词语没有错别字的一组是( )
A.没精打彩 争奇斗艳 B.腾云驾雾 相题并论
C.通情达里 手舞足蹈 D.重整旗鼓 得心应手
2.(2分)下列加点字音节全对的一项是( )
A.稻穗(shuì)薄雾(bó)
B.蝙蝠(piān)躯干(qū)
C.拯救(zhěng) 揭晓(jiē)
D.签订(qiān) 荧屏(pín)
二、填空题(共6小题,每小题5分,满分36分)
3.(5分)看拼音写词语。
mào shèng | xiū bǔ | qiú ráo | ào mì | yīn qiè |
4.(3分)根据拼音填上合适的汉字。
[biàn] | 认 | 子 | 野 |
[gōng] | 劳 | 克 | 箭 |
5.(4分)写出下列词语中“满”的意思。(填序号)
“满”在字典里的解释有:①感到已经足够;②骄傲;③全;④达到一定期限。
满口答应
心满意足
假期已满
骄傲自满
6.(10分)按要求完成下列各题。
(1)用动作描写来表现人物“着急”的心情。
(2)读下面的词语,把你想到的画面写下来。
井然有序
(3)他说,我这只老虎太窝囊,连豁虎跳也不会,只会在地上爬。(改为直述句)
(4)看道边李树多子折枝,诸儿竞走取之,唯戎不动。(写出句子的意思)
(5)姑娘做了河伯的媳妇。姑娘被河水淹死了。(用关联词语合并句子)
7.(10分)回忆积累内容,完成下列各题。
(1)从王昌龄的诗句“秦时明月汉时关, 。”我们体会到从古至今边关战争不断给人们带来的苦难和悲伤。从王翰的诗句“醉卧沙场君莫笑, ?”我们体会到了将士们抒发的豪迈感情。
(2)苏轼的《题西林壁》用诗句“ ,远近高低各不同。不识庐山真面目, 。”道出了一个朴素而又重要的道理:当人没有跳出局部从整体观察时,就很难认清事物的真相与全貌。
(3)细细的溪水,流着 ,流着 ,灰白色的 布满河床。《走月亮》
(4) ,不问不知。——王充
(5)一场秋雨一场寒, 。
8.(4分)阅读回顾,按要求填空。
课外,你一定读过很多神话故事吧。你最喜欢哪个故事?故事的大意是什么?
你喜欢的理由是什么?请写下来。
故事的题目及大意:
喜欢的理由:
二、阅读理解(30分)
9.(14分)阅读短文,完成各小题。
观潮(节选)
午后一点左右,从远处传来隆隆的响声,好像闷雷滚动。顿时人声鼎沸,有人告诉我们,潮来了!我们踮着脚往东望去,江面还是① ,看不出有什么变化。过了一会儿,响声越来越大,只见东边② 的地方出现了一条白线,人群又沸腾起来。
那条白线很快地向我们移来,逐渐拉长,变粗,横贯江面。再近些,只见白浪翻滚,形成一堵两丈多高的水墙。浪潮越来越近,犹如千万匹白色战马齐头并进,浩浩荡荡地飞奔而来;那声音如同③ ,好像大地都被震得颤动起来。
(1)按原文在横线上填上正确的词语。
(2)文中与“好像”意思相近的词语有:
(3)作者按照 的观察顺序描写了潮来时的景象。从“从远处”“ ”“ ”这几个词语可以看出来。
(4)短文从 、 、 这三个方面描写了潮来时的景象。
(5)画横线的句子运用了 修辞手法,其好处是 。
10.(16分)阅读短文,完成各小题。
宋庆龄十五岁那年,被父母送到美国留学,进了佐治亚洲梅肯市的威斯里安女子学院。她是个文静而喜欢沉思的女孩子,她想到将来要为穷苦的祖国人民做事,就更加勤奋地学习。
有一次,班里要讨论有关历史方面的问题,她认真搜集资料,认真地思索,做了(充分 充足) 准备。
在讨论会上,一位美国学生站起来发言。他说:“我认为历史的发展是难以估计的。你们看,那些所谓文明古国,譬如亚洲的中国,已经被历史淘汰了,人类的希望在欧洲,在美洲,在我们这里……”
这时,坐在前排的宋庆龄不以为然地摇了摇头,她紧锁双眉,耐心地听着美国同学的发言。那位同学刚讲完,宋庆龄就站起身来。教室里立刻静下来了。宋庆龄显得有些激动,但她仍然用柔和的声调说:“历史确实是在不断变化的,但它永远属于亿万大众。具有五千年文明历史的中国,没有被淘汰,也不可能被淘汰。有人说中国像一头沉睡的狮子,但它决不会永远沉睡下去。总有一天,东亚睡狮的吼声将(震动 振动) 全世界!因为它有广阔的土地,勤劳的人民,悠久的历史,富饶的物产,有无数革命志士,为了它的振兴正在进行着(坚 艰) 苦卓绝的斗争!”
教室里响起了(激烈 热烈) 的掌声。大家交口称赞:“说得好,以理服人。”“这些话多么有力量!”
宋庆龄虽然身在国外,但她时时刻刻关心着国内的情况,她常对同学说:“我不能忘记祖国,我对祖国充满了理想和希望!”
(1)你认为短文的题目最好是 。
A.宋庆龄
B.我不能忘记祖国
(2)根据文意用“√”选择括号里正确的字词。
(3)联系上下文,解释下列词语。
①不以为然:
②交口称赞:
(4)请你提出一个有价值的问题,并自己试著回答。
问题:
回答:
(5)宋庆龄为什么说中国“没有被淘汰,也不可能被淘汰”?
(6)文中最后一句话表达了宋庆龄怎样的思想感情?
(7)读了这篇短文,你有什么感受和启发?
三、习作(30分)
11.(30分)ㅤㅤ法国著名雕塑家罗丹曾说,世界上并不缺少美,而是缺少发现美的眼睛。请你以“发现“为话题,写写自己的发现。你可以写观察到的景物,也可以写身边的人,还可以写你发现的问题。要求:①题目自拟;②内容写清楚;③不少于350字。
2021-2022学年内蒙古巴彦淖尔市乌拉特前旗四年级(上)期末语文试卷
参考答案与试题解析
一、语言积累和运用(40分)
1.(2分)下列词语没有错别字的一组是( )
A.没精打彩 争奇斗艳 B.腾云驾雾 相题并论
C.通情达里 手舞足蹈 D.重整旗鼓 得心应手
【解答】A、错误。“彩”本义指丰富美丽的颜色。“采”指摘取,选取,搜集;神态,神色。“没精打采”的“采”指精神。故“彩”应改为“采”。
B、错误。“题”指题目,写上。“提”引申为引领,提出。“相提并论”的“提”指说出,举出。故“题”应改为“提”。
C、错误。“里”指里面。“理”指道理。“通情达理”的“理”指道理。故“里”应改为“理”。
D、正确。
故选:D。
2.(2分)下列加点字音节全对的一项是( )
A.稻穗(shuì)薄雾(bó)
B.蝙蝠(piān)躯干(qū)
C.拯救(zhěng) 揭晓(jiē)
D.签订(qiān) 荧屏(pín)
【解答】A.有误,“稻穗”的“穗”应读“suì”。
B.有误,“蝙蝠”的“蝙”应读“biān”。
C.正确。
D.有误,“荧屏”的“屏”应读“píng”,指泛指像墙的遮蔽物。读“bǐng”时,指停止、抑制。
故选C。
二、填空题(共6小题,每小题5分,满分36分)
3.(5分)看拼音写词语。
mào shèng 茂盛 | xiū bǔ 修补 | qiú ráo 求饶 | ào mì 奥秘 | yīn qiè 殷切 |
【解答】故答案为:
茂盛 修补 求饶 奥秘 殷切
4.(3分)根据拼音填上合适的汉字。
[biàn] | 辨 认 | 辫 子 | 遍 野 |
[gōng] | 功 劳 | 攻 克 | 弓 箭 |
【解答】辨认:(动)根据特点辨别,做出判断,予以认定。故填“辨”。辫子:指把头发分股交叉编成的条条儿。故填“辫”。遍野:指遍布原野,形容很多。故填“遍”。
功劳:指对事业作出的贡献。故填“功”。攻克:比喻克服重大困难。故填“攻”。弓箭:用来射击猎物的箭。故填“弓”。
故答案为:
辨 辫 遍
功 攻 弓
5.(4分)写出下列词语中“满”的意思。(填序号)
“满”在字典里的解释有:①感到已经足够;②骄傲;③全;④达到一定期限。
满口答应 ③
心满意足 ①
假期已满 ④
骄傲自满 ②
【解答】满口答应:完全答应。
心满意足:心里非常满足。
假期已满:假期已经完了。
骄傲自满:看不起别人,满足于自己已有的成绩。
故答案为:③①④②
6.(10分)按要求完成下列各题。
(1)用动作描写来表现人物“着急”的心情。
妈妈很晚还没回来,我在屋里踱来踱去,不时地抬头看向钟表。
(2)读下面的词语,把你想到的画面写下来。
井然有序 瞧,小吃店里的客人络绎不绝,店里都坐满了客人,有本土人;有外地来的游客;甚至还有不少外国人,可是大家都非常有序地排着队,一切都是那么和谐。
(3)他说,我这只老虎太窝囊,连豁虎跳也不会,只会在地上爬。(改为直述句)
他说:“我这只老虎太窝囊,连豁虎跳也不会,只会在地上爬。”
(4)看道边李树多子折枝,诸儿竞走取之,唯戎不动。(写出句子的意思)
看见路旁李树上有许多李子,折断树枝,众小孩儿相继跑着抢走李子。只有王戎站着不动。
(5)姑娘做了河伯的媳妇。姑娘被河水淹死了。(用关联词语合并句子)
姑娘不是做了河伯的媳妇,而是被河水淹死了。
【解答】(1)用动作描写来表现人物“着急”的心情。
(2)井然有序:形容整齐有次序,一点也不混乱。
(3)改为直述句,“说后”用冒号、引号。
(4)写出句子的意思。意思是:看见路旁李树上有许多李子,折断树枝,众小孩儿相继跑着抢走李子。只有王戎站着不动。
(5)用关联词语合并句子。句子之间是转转关系,用“不是……而是……”连接。
故答案为:
(1)妈妈很晚还没回来,我在屋里踱来踱去,不时地抬头看向钟表。
(2)瞧,小吃店里的客人络绎不绝,店里都坐满了客人,有本土人;有外地来的游客;甚至还有不少外国人,可是大家都非常有序地排着队,一切都是那么和谐。
(3)他说:“我这只老虎太窝囊,连豁虎跳也不会,只会在地上爬。”
(4)看见路旁李树上有许多李子,折断树枝,众小孩儿相继跑着抢走李子。只有王戎站着不动。
(5)姑娘不是做了河伯的媳妇,而是被河水淹死了。
7.(10分)回忆积累内容,完成下列各题。
(1)从王昌龄的诗句“秦时明月汉时关, 万里长征人未还 。”我们体会到从古至今边关战争不断给人们带来的苦难和悲伤。从王翰的诗句“醉卧沙场君莫笑, 古来征战几人回 ?”我们体会到了将士们抒发的豪迈感情。
(2)苏轼的《题西林壁》用诗句“ 横看成岭侧成峰 ,远近高低各不同。不识庐山真面目, 只缘身在此山中 。”道出了一个朴素而又重要的道理:当人没有跳出局部从整体观察时,就很难认清事物的真相与全貌。
(3)细细的溪水,流着 山草和野花的香味 ,流着 月光 ,灰白色的 鹅卵石 布满河床。《走月亮》
(4) 不学不成 ,不问不知。——王充
(5)一场秋雨一场寒, 十场秋雨要穿棉 。
【解答】(1)分别出自唐代王昌龄的《出塞》、唐代王翰的《凉州词》。
(2)出自宋代苏轼的《题西林壁》。
(3)选自课文《走月亮》。
(4)“智能之士,不学不成,不问不知”意思是:即便是聪明智慧的人,也是不学习就不会懂的,不求教就不会明白的。说明学习是获得知识、增长智慧的必由之路。
(5)“一场秋雨一场寒,十场秋雨要穿棉”意思是:下一场秋雨天气就会冷一些,下了十场秋雨后就要穿棉袄了。
故答案为:
(1)万里长征人未还 古来征战几人回;
(2)横看成岭侧成峰 只缘身在此山中;
(3)山草和野花的香味 月光 鹅卵石;
(4)不学不成;
(5)十场秋雨要穿棉。
8.(4分)阅读回顾,按要求填空。
课外,你一定读过很多神话故事吧。你最喜欢哪个故事?故事的大意是什么?
你喜欢的理由是什么?请写下来。
故事的题目及大意: 《愚公移山》讲述了愚公通过不懈努力,感动上天搬走两座大山的故事。
喜欢的理由: 我从愚公身上学到了要想克服困难就要坚持不懈的道理。
【解答】写出自己读过的神话故事,再写出自己喜欢的故事及理由即可。
故答案为:
《愚公移山》讲述了愚公通过不懈努力,感动上天搬走两座大山的故事。
我从愚公身上学到了要想克服困难就要坚持不懈的道理。
二、阅读理解(30分)
9.(14分)阅读短文,完成各小题。
观潮(节选)
午后一点左右,从远处传来隆隆的响声,好像闷雷滚动。顿时人声鼎沸,有人告诉我们,潮来了!我们踮着脚往东望去,江面还是① 风平浪静 ,看不出有什么变化。过了一会儿,响声越来越大,只见东边② 水天相接 的地方出现了一条白线,人群又沸腾起来。
那条白线很快地向我们移来,逐渐拉长,变粗,横贯江面。再近些,只见白浪翻滚,形成一堵两丈多高的水墙。浪潮越来越近,犹如千万匹白色战马齐头并进,浩浩荡荡地飞奔而来;那声音如同③ 山崩地裂 ,好像大地都被震得颤动起来。
(1)按原文在横线上填上正确的词语。
(2)文中与“好像”意思相近的词语有: 犹如 如同
(3)作者按照 由远及近 的观察顺序描写了潮来时的景象。从“从远处”“ 再近些 ”“ 越来越近 ”这几个词语可以看出来。
(4)短文从 形态 、 气势 、 声音 这三个方面描写了潮来时的景象。
(5)画横线的句子运用了 比喻 修辞手法,其好处是 形象地突出了水浪翻得很高的情景 。
【解答】(1)考查了课文默写。答题时根据题目提供的信息写出答案,书写时注意字迹清楚,不要出现多字、少字、错别字的情况。
(2)考查找文中近义词。好像:(副)有些像;似乎。文中与“好像”意思相近的词语有犹如、如同。
(3)考查对文段写作顺序的理解。由“从远处”“再近些”“越来越近”,可以知道是由远及近的顺序描写的。
(4)考查对文段内容的概括能力。阅读文段内容可知,观潮从形态、气势、声音这三个方面描写潮来时的景象。
(5)考查对句子的理解和赏析。划线句子将“钱塘江大潮”比作“千万匹白色战马”,运用了比喻的修辞手法,形象地突出了水浪翻得很高的情景。
故答案为:
(1)风平浪静 水天相接 山崩地裂;
(2)犹如 如同;
(3)由远及近 再近些 越来越近;
(4)形态 气势 声音;
(5)比喻 形象地突出了水浪翻得很高的情景。
10.(16分)阅读短文,完成各小题。
宋庆龄十五岁那年,被父母送到美国留学,进了佐治亚洲梅肯市的威斯里安女子学院。她是个文静而喜欢沉思的女孩子,她想到将来要为穷苦的祖国人民做事,就更加勤奋地学习。
有一次,班里要讨论有关历史方面的问题,她认真搜集资料,认真地思索,做了(充分 充足) 充分 准备。
在讨论会上,一位美国学生站起来发言。他说:“我认为历史的发展是难以估计的。你们看,那些所谓文明古国,譬如亚洲的中国,已经被历史淘汰了,人类的希望在欧洲,在美洲,在我们这里……”
这时,坐在前排的宋庆龄不以为然地摇了摇头,她紧锁双眉,耐心地听着美国同学的发言。那位同学刚讲完,宋庆龄就站起身来。教室里立刻静下来了。宋庆龄显得有些激动,但她仍然用柔和的声调说:“历史确实是在不断变化的,但它永远属于亿万大众。具有五千年文明历史的中国,没有被淘汰,也不可能被淘汰。有人说中国像一头沉睡的狮子,但它决不会永远沉睡下去。总有一天,东亚睡狮的吼声将(震动 振动) 震动 全世界!因为它有广阔的土地,勤劳的人民,悠久的历史,富饶的物产,有无数革命志士,为了它的振兴正在进行着(坚 艰) 艰 苦卓绝的斗争!”
教室里响起了(激烈 热烈) 热烈 的掌声。大家交口称赞:“说得好,以理服人。”“这些话多么有力量!”
宋庆龄虽然身在国外,但她时时刻刻关心着国内的情况,她常对同学说:“我不能忘记祖国,我对祖国充满了理想和希望!”
(1)你认为短文的题目最好是 B 。
A.宋庆龄
B.我不能忘记祖国
(2)根据文意用“√”选择括号里正确的字词。
(3)联系上下文,解释下列词语。
①不以为然: 不认为是对的,表示不同意或否定。
②交口称赞: 异口同声地赞美。
(4)请你提出一个有价值的问题,并自己试著回答。
问题: 大家为什么对宋庆龄的发言交口称赞?
回答: 因为宋庆龄说的话能够以理服人,很有力量。
(5)宋庆龄为什么说中国“没有被淘汰,也不可能被淘汰”? 因为中国有广阔的土地,勤劳的人民,悠久的历史,富饶的物产,有无数革命志士,为了它的振兴正在进行着艰苦卓绝的斗争!
(6)文中最后一句话表达了宋庆龄怎样的思想感情? 表达了宋庆龄对祖国的热爱,对祖国充满理想和希望的思想感情。
(7)读了这篇短文,你有什么感受和启发? 我感受到了宋庆龄对祖国深切的爱以及对祖国充满了理想和希望;我们作为一名小学生,应该好好学习本龄,争取为祖国的繁荣富强贡献一份力量。
【解答】(1)考查了文章标题分析。文中通过描写宋庆龄在讨论会上的发言可以看出她虽然身在美国留学,但是她时时刻刻关心着国内的情况,她常对同学说:“我不能忘记祖国,我对祖国充满了理想和希望!”,因此,文章标题可拟为:我不能忘记祖国,故选:B。
(2)考查了字词理解。“充分”是足够的意思,“充足”指很多,可以满足需要,故选:充分;“震动”的意思是颤动,“振动”指物体以某一空间位置为中心不断往复运动,故选:震动;“艰苦卓绝”形容斗争十分艰苦,故选:艰;“激烈”的意思是剧烈、强烈,“热烈”的意思是情绪高昂,兴奋激动,故选:热烈。
(3)考查了词语理解。“不以为然”的意思是:不认为是对的,表示不同意或否定;“交口称赞”指异口同声地赞美。
(4)考查了内容理解与赏析。通过阅读文章可知,宋庆龄的发言获得了热烈的掌声,可以提问:大家为什么对宋庆龄的发言交口称赞?答案是:因为宋庆龄说的话能够以理服人,很有力量。
(5)考查了内容理解。认真阅读文章,把握文章内容,抓住宋庆龄的语言描写,可以得知,中国“没有被淘汰,也不可能被淘汰”的原因是:中国有广阔的土地,勤劳的人民,悠久的历史,富饶的物产,有无数革命志士,为了它的振兴正在进行着艰苦卓绝的斗争!
(6)考查了体会思想感情。通过阅读文章可知,宋庆龄虽然身在国外,但她时时刻刻关心着国内的情况,结合她在讨论会上的发言可以得知,文章最后一段表达了她对祖国的热爱,对祖国充满理想和希望的思想感情。
(7)拓展延伸。先理解文章内容,体会人物形象和思想感情,把握文章主旨,再结合生活实际来谈即可,注意要切合文章主旨,内容要积极,语言生动流畅。
故答案为:
(1)B;
(2)充分 震动 艰 热烈;
(3)不认为是对的,表示不同意或否定;异口同声地赞美。
(4)大家为什么对宋庆龄的发言交口称赞?因为宋庆龄说的话能够以理服人,很有力量。
(5)因为中国有广阔的土地,勤劳的人民,悠久的历史,富饶的物产,有无数革命志士,为了它的振兴正在进行着艰苦卓绝的斗争!
(6)表达了宋庆龄对祖国的热爱,对祖国充满理想和希望的思想感情。
(7)我感受到了宋庆龄对祖国深切的爱以及对祖国充满了理想和希望;我们作为一名小学生,应该好好学习本龄,争取为祖国的繁荣富强贡献一份力量。
三、习作(30分)
11.(30分)ㅤㅤ法国著名雕塑家罗丹曾说,世界上并不缺少美,而是缺少发现美的眼睛。请你以“发现“为话题,写写自己的发现。你可以写观察到的景物,也可以写身边的人,还可以写你发现的问题。要求:①题目自拟;②内容写清楚;③不少于350字。
【解答】范文:
有趣的发现
在我的生活中,有许多的发现,但是,最神奇而有趣的是我发现了鱼是睁着眼睛睡觉的。
在我六岁那年,一次,我到伙伴家去玩。刚走进客厅,就被他家的大鱼缸吸引了,我迫不及待地坐到鱼缸前,目不转睛地看着五颜六色、形态各异的鱼。看了好半天,我发现鱼儿的眼睛都是睁着的,眨也没眨一下。我想:“难道鱼不能闭眼吗?睡觉也睁着眼吗?”我问小伙伴,她说也不知道。可是鱼的确是睁着眼睛的呀!我回去问爸爸:“鱼是睁着眼睛睡觉的吗?”爸爸说:“对。”我又问:“那鱼儿为什么睡觉睁着眼呢?死后是睁着眼的吗?”爸爸说:“孩子,你自己动动脑筋就会找到答案。”
我带着疑问朝新华书店跑去,我投入书海寻找《十万个为什么》,终于找到了。我全神贯注地查找有关鱼的资料,工夫不负有心人,我终于查到了,原来鱼是没有眼睑的,没有办法闭上眼睛。我们看见鱼在静止的时候,就表示它在休息。但是,它的眼睛仍然是睁开的。我这才恍然大悟,明白鱼睡觉时眼是睁开的,即使在死了之后,仍是睁着眼的。我合上书,喜出望外地走出书店,连忙跑回家去告诉爸爸,爸爸听了我的解释,也很满意,连连夸我是个善于观察、爱动脑筋的好孩子。听了爸爸的夸奖,我心里像吃了蜜一样甜。
那天,我发现了鱼在任何时候都是睁着眼睛的。这也让我明白:做任何一件事,都要善于观察,勤于思考,才能得出正确的结果。
17:55;
内蒙古巴彦淖尔市乌拉特前旗2023-2024学年六年级上学期期末语文试卷: 这是一份内蒙古巴彦淖尔市乌拉特前旗2023-2024学年六年级上学期期末语文试卷,共4页。
内蒙古巴彦淖尔市乌拉特前旗2023-2024学年五年级上学期期末语文试卷: 这是一份内蒙古巴彦淖尔市乌拉特前旗2023-2024学年五年级上学期期末语文试卷,共4页。
内蒙古巴彦淖尔市乌拉特前旗2023-2024学年五年级上学期期末语文试卷: 这是一份内蒙古巴彦淖尔市乌拉特前旗2023-2024学年五年级上学期期末语文试卷,共4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