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备战2023高考】政治考点全复习——考点10《新发展理念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的经济建设》考点细究(人教版)
展开专题10 新发展理念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的经济建设
1.考点细化
历史性变革、新时代的社会主要矛盾、开启新征程、坚持新发展理念、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
2.命题规律
2023年高考将结合政府工作报告、十四五规划,碳中和等具体环保类热点材料,考查考生新发展理念的理解;结合“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的具体要求,综合考查学生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结合党和政府大力发展实体经济、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实施区域协调发展战略等的具体政策,以主观题的形式考查考生综合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3.备考建议
2023年高考本对本课的考查会保持相对稳定,主要考查坚持新发展理念、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同时重点关注和结合以下时政热点:
①推进农业绿色发展②知识产权保护与经济高质量发展③数字经济与经济内循环④高标准市场体系建设与新发展格局
考向一 中国经济发展进入新时代
1.党的十八大以来我国取得的重大成就
角度 | 成就 |
经济建设 | 党和国家坚定不移贯彻新发展理念,端正发展观念,转变发展方式,发展质量和效益不断提升。经济保持中高速增长,对世界经济增长的贡献率不断提高;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深入推进,经济结构不断优化,新兴产业蓬勃发展,基础设施建设快速推进;农业现代化稳步推进,城镇化率不断提升,区域发展协调性增强;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大力实施,创新型国家建设成果丰硕 |
人民生活 | 党和国家深入贯彻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一大批惠民举措落地实施,人民获得感显著增强。脱贫攻坚战取得决定性进展,教育事业全面发展,就业状况持续改善;城乡居民收入增速超过经济增速,中等收入群体持续扩大;覆盖城乡居民的社会保障体系基本建立,人民健康和医疗卫生水平大幅提高 |
生态 文明建设 | 党和国家大力度推进生态文明建设,全党全国贯彻绿色发展理念的自觉性和主动性显著增强,忽视生态环境保护的状况明显改变。生态文明制度体系加快形成,全面节约资源有效推进,重大生态保护和修复工程进展顺利,生态环境治理明显加强。我国成为全球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参与者、贡献者、引领者 |
2.新时代的社会主要矛盾
(1)内容:新时代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已经转化为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
(2)解决主要矛盾的措施:在继续推动发展的基础上,着力解决好发展不平衡不充分问题,大力提升发展质量和效益,更好推动人的全面发展、社会全面进步。
(3)两个没变:我国社会主要矛盾的变化,没有改变我们对我国社会主义所处历史阶段的判断,我国仍处于并将长期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国情没有变,我国是世界最大发展中国家的国际地位没有变。
主要矛盾≠基本矛盾
我国社会的基本矛盾是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之间的矛盾。
3.开启新征程
(1)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
①到建党一百年时建成经济更加发展、民主更加健全、科教更加进步、文化更加繁荣、社会更加和谐、人民生活更加殷实的小康社会。
②到新中国成立一百年时,基本实现现代化,把我国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
(2)两个阶段目标
时间 | 目标 | 具体任务 |
2020~2035年 | 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 | ①经济实力和科技实力提升,跻身创新型国家;②城乡区域和居民生活差距缩小;③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基本实现;④生态环境根本好转 |
2035年到本世纪中叶 | 建成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美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 | ①五个文明全面提升,实现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②综合国力和国际影响力领先;③共同富裕基本实现 |
从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到基本实现现代化,再到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是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的战略安排。
【时政热词】百年奋斗目标
原来的奋斗目标是到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一百年时建成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中共十九大对此作出了两处小的调整,一是加上了“美丽”两个字,这和“五位一体”总体布局相统一相对应;第二个小的变动就是把原来的“国家”改成了“强国”,这提升了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的内在要求。
【时政热词】主要矛盾转化
新时代我国社会主要矛盾是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这个主要矛盾的主要方面就是“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因此解决这个主要矛盾的总办法就是高质量发展。
1.(2018年全国卷Ⅰ)我国2013~2017年消费和投资对经济增长贡献率如下图所示。
从上图可以推断出( )
①经济结构在逐步转型升级 ②全社会资本形成总额逐年下降
③消费在经济增长中的作用不断增长 ④经济增长逐渐由投资拉动转向消费拉动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答案】
【解析】2013~2017年,消费对经济增长贡献率逐渐增加,投资对经济增长贡献率呈下降趋势,说明经济结构在逐步转型升级,①符合题意。投资对经济增长贡献率呈下降趋势,不代表资本形成总额逐年下降,②判断错误。最终消费支出贡献率在几年间总体上呈现增长态势,说明消费对经济增长的促进作用不断增长,③入选。中国经济增长实现由主要依靠投资、出口拉动转向依靠消费、投资、出口协调拉动,④表述片面,不选。故选B。
2.(2021江苏联考)“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了新时代,我国的社会主要矛盾已经转化为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这一论断的提出有着充分的现实依据,表现在( )
①新时代人民美好生活需要日益广泛 ②我国已经走出了社会主义初级阶段
③我国社会生产力水平总体上显著提高 ④我国已经步入发达国家行列
A.①② B.③④
C.①③ D.②③
【答案】C
【解析】本题考查“新时代社会主要矛盾”的相关知识。新时代我国社会主要矛盾的提出,其现实依据是新时代人民美好生活需要日益广泛,我国社会生产力水平总体上显著提高,①③正确切题;我国仍然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②说法错误;我国仍是世界上最大的发展中国家,④说法错误。故选C。
【考向点评】
试题多以党的十九大以来,我国经济社会发展所取得的重大成就为材料,多以图表的形式呈现相关数据信息,考查考生解读信息的能力,引导考生树立道路自信、制度自信,坚定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道路的决心。
多以选择题的形式,可能会结合新时代经济发展成果、奋斗目标等知识考查对新时代社会主要矛盾的理解,增强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这一科学论断的理解。
内涵 | 新时代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已经转化为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 | |
理解 | 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 | ①人民需要的内涵大为扩展。不仅对物质文化生活提出更高要求,而且还从人的全面发展和社会全面进步的角度提出了更多需求,民主、法治、公平、正义、安全、环境等方面的要求日益增长 ②人民需要的层次大大提升。在告别了短缺经济时代后,人民追求质量更高的生活,比如更好的教育、更稳定的工作、更满意的收入、更可靠的社会保障、更高水平的医疗卫生服务、更舒适的居住条件、更优美的环境、更丰富的精神文化生活。这些需求是多样化、个性化、多变性、多层次的 |
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 | ①不平衡,表现在区域差距、城乡差距、收入差距以及经济建设水平与文化、社会、生态建设水平之间的差距 ②不充分,表现在发展的质量和效益不够高,供给的水平不够高,还不能完全满足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的需求 | |
措施 | 在继续推动发展的基础上,着力解决好发展不平衡不充分问题,大力提升发展质量和效益,更好推动人的全面发展、社会全面进步 | |
两个“没变” | 我国仍处于并将长期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国情没有变,我国是世界最大发展中国家的国际地位没有变 |
新时代的社会主要矛盾
考向二 贯彻新发展理念 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
1.贯彻新发展理念
| 解决的问题 | 怎样坚持 |
创新发展 | 注重的是解决发展动力问题 | 创新是引领发展的第一动力,是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的战略支撑,是发展的基点。必须把创新摆在国家发展全局的核心位置 |
协调发展 | 注重的是解决发展不平衡问题 | 必须牢牢把握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总体布局,正确处理发展中的重大关系,重点促进城乡区域协调发展,促进经济社会协调发展,促进新型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农业现代化同步发展,不断增强发展的整体性 |
绿色发展 | 注重的是解决人与自然和谐共生问题 | 必须坚持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的基本国策,坚持可持续发展,坚定走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的文明发展道路 |
开放发展 | 注重的是解决发展内外联动问题 | 必须顺应我国经济深度融入世界经济的趋势,奉行互利共赢的开放战略,遵循共商共建共享原则,发展更高层次的开放型经济体系 |
共享发展 | 注重的是解决社会公平正义问题 | 必须坚持发展为了人民、发展依靠人民、发展成果由人民共享,不断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让改革成果更多更公平惠及全体人民 |
2.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
(1)地位、重要性: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是我国发展的战略目标。
(2)现代化经济体系的基本内涵
(3)现代化经济体系建设的具体要求
要大力发展实体经济 | ①原因:要大力发展实体经济,筑牢现代化经济体系的坚实基础。实体经济是一国经济的立身之本,是财富创造的根本源泉,是国家强盛的重要支柱 ②措施:要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加快发展先进制造业,推动互联网、大数据、人工智能同实体经济深度融合,营造脚踏实地、勤劳创业、实业致富的发展环境和社会氛围,显著增强我国经济质量优势 |
要实施乡村振兴战略 | ①原因:农业农村农民问题是关系国计民生的根本性问题,必须始终把解决好“三农”问题作为全党工作重中之重 ②措施:要坚持农业农村优先发展,按照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的总要求,建立健全城乡融合发展体制机制和政策体系,加快推进农业农村现代化 |
要实施区域协调发展战略 | 措施:加大力度支持革命老区、民族地区、边疆地区、贫困地区加快发展,强化举措推进西部大开发形成新格局,深化改革加快东北等老工业基地振兴,发挥优势推动中部地区崛起,创新引领率先实现东部地区优化发展,建立更加有效的区域协调发展新机制 |
推动经济持续健康发展必须以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主线。供给侧结构性改革,重点是解放和发展社会生产力,用改革的方法推进结构调整。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根本,是使我国供给能力更好满足广大人民日益增长、不断升级和个性化的物质文明和生态环境等美好生活需要,从而实现社会主义生产目的。
【时政热词】农村三产融合
农村三产融合就是以第一产业农业为基本依托,通过产业联动、产业集聚、技术渗透、体制创新等方式,将资本、技术及资源要素进行跨界集约化配置,综合发展农产品加工业等第二产业;同时使农业生产、农产品加工业与销售、餐饮、休闲农业和其他服务业有机地整合在一起,实现农村各产业有机融合、协同发展,最终实现农业产业链的延伸、产业范围的扩展,让农户共享增值收益。
实体经济与虚拟经济
实体经济是物质产品和精神产品的生产和销售及提供相关服务的经济活动。虚拟经济简单地说就是直接以钱生钱的活动,与实体经济相对应。实体经济借助于虚拟经济,虚拟经济依赖于实体经济。两者之间可能会出现或产生矛盾,要么是实体经济脱离虚拟经济而独自发展,要么是虚拟经济超越实体经济而“突飞猛进”,其结果就是所谓的“泡沫经济”。因此,为了防止和遏制泡沫经济的产生或出现,就必须要强调协调一致的原则。
3.实体经济
实体经济的内涵
实体经济是指物质产品、精神产品和服务的生产、流通等经济活动。包括农业、工业、交通通信业、商贸服务业、建筑业等物质生产和服务部门,也包括教育、文化、知识、信息、艺术、体育等精神产品的生产和服务部门。
实体经济的地位
(1)实体经济始终是人类社会赖以生存和发展的基础。实体经济直接创造财富,是社会生产力的直接体现,也是一个国家综合国力的基础。实体经济特别是制造业,是经济大国和强国崛起的强大支撑。
(2)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必须把发展经济的着力点放在实体经济上,把提高供给体系质量作为主攻方向,显著增强我国经济质量优势。
3如何促进实体经济的发展
(1)减税降费,减轻企业负担;
(2)完善市场准入制度,营造公平开放的市场竞争环境;
(3)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促进实体经济转型升级;
(4)完善支持实体经济的信贷政策,降低实体经济的融资成本;
(5)重点支持相关产业发展。
1.(2022浙江卷)近年来,我国加快跨境电商、海外仓等新业态新模式的建设,大幅降低国际贸易专业化门槛,积极扩大优质产品和服务进口,深化通关便利化改革。这些举措( )
①有助于稳定对外贸易
②有助于构建新发展格局
③旨在扩大国内消费
④旨在扩大对外投资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答案】A
【解析】
①:国家上述举措有利于对外贸易稳定增长。故①符合题意。
②:国家的举措有助于构建国内国际双循环的新发展格局。故②符合题意。
③:材料目的不是为了扩大国内消费。故③排除。
④:这些举措有助于扩大优质产品和服务进口,而不是扩大对外投资。故④排除。
2.(2021湖南卷,3)湖南发展先进制造业有基础、有优势。截至2019年底,全省有16家企业和27个项目列入国家智能制造试点示范和专项项目,制造业占工业增加值比重超过90%,对经济增长贡献率超过30%。从“单项冠军”来看,工程机械产业规模连续10年居全国第一,电力机车产品全球市场份额第一。湖南先进制造业( )
①突破了关键技术“卡脖子”制约
②筑牢了湖南实体经济的发展基础
③成为了湖南高质量发展的重要引擎
④占据了全球制造业市场的主导地位
A. ①② B. ①④ C. ②③ D. ③④
【答案】C
【解析】材料未体现湖南先进制造业对关键技术“卡脖子”制约的突破,①不符合题意。湖南先进制造业占据了全球制造业市场的主导地位的说法过于夸大,④不符合题意。故本题选C。
3.(2020·山东卷)某农业物联网示范小镇,引入农业物联网技术,为农作物安装传感器,农民可以实时了解农作物水分状态、果实增重与膨大速率等生长状况,用手机就能实现对作物生长过程的精准管理,可以节水、省肥、减少劳动力的投入。此举旨在
①改进农业生产工具,扩大农作物种植面积
②提高农业科技水平,推进农业现代化
③调整农村生产关系,促进—二三产业融合发展
④促进农业生产节能降耗,发展高效农业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答案】C
【解析】由题意知,某农业物联网示范小镇引入农业物联网技术,农民可以实时了解农作物的生长情况,实现精确管理,实现节水、省肥,这有利于节约资源、降低损耗,推动农业高效发展;将先进技术应用于农业,提高了农业科技水平,推动农业现代化、高质量发展。故②④符合题意。某农业物联网示范小镇引入农业物联网技术,对农作物的生长情况进行监控、管理,改进了农业生产工具,以推动农业现代化发展,而不是在于“扩大农作物种植面积”,①不符合题意。某农业物联网示范小镇引入农业物联网技术,推动农业现代化发展,但没有涉及生产关系的调整,也没有涉及“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③不符合题意。
故本题正确答案为C。
4.(2021河北卷,16)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2035年远景目标纲要》提出,要丰富乡村经济业态,发展各具特色的现代乡村富民产业。近年来,各地乡村掀起创新创业热潮,设施农业、农事体验、电商直播等农业新业态蓬勃兴起。2019年,我国休闲农业接待游客32亿人次,营业收入是过8500亿元;农产品网络销售额达4000亿元。
2019年10月至2020年1月,某专业研究机构对3937家农业经营主体的新业态发展情况进行了实地调查。部分调查结果如下图所示:
(1)解读上图所包含的经济信息。
(2)产业兴旺是全面推进乡村振兴的重点。联系材料并运用经济生活知识,谈谈如何进一步推进农业新业态的发展。
【答案】(1)参与新业态农户比例上升,规模农户增长比例高出小农户增长近一倍;参与农业新业态农户的经营收入和自有品牌比例均有较大提高,化肥和农药用量均有所下降。这表明农业新业态发展有利于增加农民收入,提高农产品质量安全,促进农业高质量发展。但农业新业态发展仍然面临着农业经营主体参与度低下、资金短缺、技术不足等突出问题。
(2)①加大农业科学技术的推广和培训服务,深化资金借贷服务、农产品销售服务等社会化服务供给结构,为农业新业态发展提供资金和技术支持,进一步拓展农产品销售渠道。②立足市场需求,鼓励引导农业新业态经营主体进行品质认证和品牌发展,保障农产品安全,增加农产品供给质量。③鼓励乡村创新创业,突出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对小农户的带动作用,鼓励各经营主体联合发展农业新业态。
【考向点评】
试题多以我国近年来经济建设中的重大事件、重大成就等材料为背景,考查对五大新发展理念的理解,增强对国家经济发展美好未来的信心,渗透政治认同。
我国经济正处在转型的关键时期,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在高考中的分量很重。高考试题关注生活、关注实际,以选择题或主观题形式,以体现说明类、原因意义类或措施建议类题目,或单独或综合考查大力发展实体经济、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实施区域协调发展战略等
1.立足经济主体明确新发展理念的落实
国家 | ①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促进大众创业、万众创新;②统筹城乡和区域发展,缩小收入差距,促进经济社会相协调;③优化产业结构,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提高经济可持续发展能力;④积极参与经济全球化进程,提高开放型经济的竞争力;⑤加大财政社会保障支出,促进共享经济发展 |
企业 | ①依靠科技进步和管理创新,提高企业竞争力;②优化产品结构,促进资源节约和环境保护;③完善分配方式,激发劳动者创新积极性 |
个人 | ①坚持保护环境,绿色消费;②提高自身的专业素养,提高创新能力 |
2.怎样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建设(措施、要求)
①大力发展实体经济,筑牢现代化经济体系的坚实基础。要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加快发展先进制造业,推动互联网、大数据、人工智能同实体经济深度融合,营造脚踏实地、勤劳勇敢、实业致富的发展环境和社会氛围,显著增强我国经济质量优势。
②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始终把解决好“三农”问题作为全党工作重中之重。要坚持农业农村优先发展,按照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的总要求,建立健全城乡融合发展体制机制和政策体系,加快推进农业农村现代化。
③实施区域协调发展战略。加大力度支持革命老区、民族地区、边疆地区、贫困地区加快发展,强化举措推进西部大开发形成新格局,深化改革加快东北等老工业基地振兴,发挥优势推动中部地区崛起,创新引领率先实现东部地区优化发展,建立更加有效的区域协调发展新机制。
④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要贯彻新发展理念,做到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发展。
⑤加快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强化现代化经济体系的战略支撑。
⑥着力发展开放型经济,提高现代化经济体系的国际竞争力。
⑦深化经济体制改革,完善现代化经济体系的制度保障。
【易混易错】
1.中国经济发展进入新时代,我国实现了发展理念的根本性转变。( × )
提示:新的发展理念是对原有理念的继承和发展,而不是“根本性转变”。
2.我国社会主要矛盾的变化,改变了我们对我国社会主义所处历史阶段的判断。( × )
提示:我国社会主要矛盾的变化,没有改变我们对我国社会主义所处历史阶段的判断。
3.我们党提出,到新中国成立一百年时建成经济更加发展、民主更加健全、科教更加突出、文化更加繁荣、社会更加和谐、人民生活更加殷实的小康社会。( × )
提示:我们党提出,到新中国成立一百年时,基本实现现代化,把我国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
4.我国经济发展已由高质量增长阶段转向高速度发展阶段。( × )
提示:我国经济发展已由高速增长阶段转向高质量发展阶段。
5.创新发展注重的是解决发展速度问题。( × )
提示:创新发展注重的是解决发展动力问题。
6.协调发展注重的是解决社会公平正义问题。( × )
提示:协调发展注重的是解决发展不平衡问题。
7.推动经济持续健康发展必须以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主线,筑牢现代化经济体系的坚实基础。( × )
提示:能筑牢现代化经济体系坚实基础的是大力发展实体经济。
8.农业农村农民问题是关系国计民生的根本性问题,要始终把解决好“三农”问题作为国家工作的中心。( × )
提示:必须始终把解决好“三农”问题作为全党工作重中之重,但国家工作的中心是经济建设。
9.绿水青山与金山银山不可兼得。( × )
提示: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保护环境就是保护生产力,改善环境就是发展生产力。
【备战2023高考】政治考点全复习——考点26《文化创新》考点细究(人教版): 这是一份【备战2023高考】政治考点全复习——考点26《文化创新》考点细究(人教版),共9页。试卷主要包含了考点细化,命题规律,备考建议,传统文化是文化创新的源泉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备战2023高考】政治考点全复习——考点22《文化与社会》考点细究(人教版): 这是一份【备战2023高考】政治考点全复习——考点22《文化与社会》考点细究(人教版),共10页。试卷主要包含了考点细化,命题规律,备考建议,经济与文化的发展是同步的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备战2023高考】政治考点全复习——考点08《财政与税收》考点细究(人教版): 这是一份【备战2023高考】政治考点全复习——考点08《财政与税收》考点细究(人教版),共12页。试卷主要包含了考点细化,备考建议,税收的作用,公民要依法纳税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