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2023学年新疆鲁木齐111中学七年级(上)期中语文试卷 word,解析版
展开
这是一份2022-2023学年新疆鲁木齐111中学七年级(上)期中语文试卷 word,解析版,共14页。试卷主要包含了积累与运用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1.(2分)字词积累——下列加点字的读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
A.花苞(bā) 匿笑(lì) 黄晕(yūn) 花枝招展( zhǎn)
B.感慨(kǎi) 拼凑(zòu) 澄清(chénɡ) 洗耳恭听(ɡōnɡ)
C.棱镜(lénɡ) 酝酿(niànɡ) 静谧(mì) 絮絮叨叨(xù)
D.攲斜(qī) 贪婪(lán) 倜傥(dǎnɡ) 人声鼎(dǐnɡ)沸
2.(2分)字词积累——下列词语书写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
A.奥秘 俯视 荫蔽 疲蜷不堪
B.贮蓄 威慑 决别 煞有界事
C.憔悴 辛辣 和蔼 拙拙逼人
D.吝啬 屋檐 诅咒 喜出望外
3.(2分)下列加点成语使用有误的一项是 ( )
A.他想不起把钥 匙放在哪儿了,在抽屉里翻来覆去地找了好几遍也没有找到。
B.雾霾天气里,司机小心翼翼地开着车。
C.我们不能因为一次考试成绩不理想就灰心丧气。
D.美并不是要打扮得花枝招展,作为中学生,朴素大方就是美。
4.(3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后面的题目。
“哥儿,你牢牢记住!”她极其郑重地说。“明天是正月初一,清早一睁眼睛,第一句话就得对我说:‘阿妈,恭喜恭喜!’记得么?你要记着,这是一年运气的事情。不许说别的话!说过之后,还得吃一点福橘。”她又拿起那橘子来在我眼前摇了两摇,“那么,一年到头,顺顺流流……”
(1)以上文段出自《朝花夕拾》中的哪一篇?“她”是谁?
(2)文段表现出“她”怎样的性格特征?
5.(2分)下列句子朗读节奏划分不正确的一项是( )
A.七八个星/天外,两三点雨/山前。
B.乡书/何处/达,归雁/洛阳/边。
C.非/淡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
D.你把我/的思绪/引向远古,描绘出/一幅幅生物进化的/图画。
6.(2分)下列句子中的标点符号使用不正确的一项是 ( )
A.《济南的冬天》是现代著名文学家、剧作家、小说家老舍先生创作的一篇散文,选自《一些印象》(人民文学出版社1999年出版)。
B.现代著名散文家、诗人、学者、民主战士朱自清的散文《春》,主题明朗,语言优美,人们往往把它解读为一篇“春的赞歌”。
C.鲁迅的散文《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中的《三味书屋》是他儿童时读书的地方。
D.《秋天的怀念》是当代著名作家史铁生对已故母亲的回忆,表现了史铁生对母亲深切的怀念,对母亲无尽的爱,以及史铁生对“子欲养而亲不在”的悔恨。
7.(2分)语言运用——找出下列语句中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我们在修改作文时要找出并改正文章中的错别字。
B.地铁5号线的正式运营,极大地缓解了市内交通拥堵状况。
C.我们必须要养成认真阅读的习惯。
D.我国人工栽培牡丹的历史大约有三百年左右。
二.句子积累——默写句子。(10分)
8.(10分)默写。
(1)《峨眉山月歌》:夜发清溪向三峡, 。
(2)《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 ,闻道龙标过五溪。
(3)《天净沙•秋思》:夕阳西下, 。
(4)《江南逢李龟年》:正是江南好风景, 。
(5)《行军九日思长安故园》: ,无人送酒来。
(6)《夜上受降城闻笛》: ,一夜征人尽望乡。
(7)《次北固山下》中描绘涨潮时水面宽阔,帆船顺风而行的句子是:潮平两岸阔, 。
(8)《论语十二章》中阐述学习和思考的辩证关系的句是: , 。
(9)海日生残夜, 。
三.现代文阅读
9.(8分)阅读朱自清《春》的片段,完成问题。
①桃树、杏树、梨树,你不让我,我不让你,都开满了花赶趟儿。红的像火,粉的像霞,白的像雪。花里带着甜味儿;闭了眼,树上仿佛已经满是桃儿、杏儿、梨儿。花下成千成百的蜜蜂嗡嗡地闹着,大小的蝴蝶飞来飞去。野花遍地是:杂样儿,有名字的,没名字的,散在草丛里,像眼睛,像星星,还眨呀眨的。
②“吹面不寒杨柳风”,不错的,像母亲的手抚摸着你,风里带着些新翻的泥土的气息,混着青草味儿,还有各种花的香,都在微微润湿的空气里酝酿。鸟儿将巢安在繁花嫩叶当中,高兴起来了,呼朋引伴的卖弄清脆的歌喉,唱出婉转的曲子,跟清风流水应和着。牛背上牧童的短笛,这时候也成天嘹亮的响着。
(1)文选段中,描绘了哪些春日图景?
(2)想象文中划线句子描绘的情景,赏析语句的表达效果。
(3)朱自清用诗一般的语言,调动我们的各种感官,让我们全面感受到春的美好。请你结合节选文段②的内容,做简要分析。(选择一种感官即可)
10.(12分)阅读文章,回答下列各题。
改变一生的闪念
①这是我的老师的故事,至今珍藏在我心里,让我明白在人世间,其实不应该放过每一个能够帮助别人的机会。
②多年前的一天,她正在家里睡午觉,突然电话铃响了,她接过来一听,里面传来一个陌生粗暴的声音:“你家的小孩偷书,现在被我们抓住了,快来啊!”从话筒里传来一个小女孩的哭闹声和旁人的呵斥声。
③她回头望着正在看电视的唯一的女儿,心中立刻明白过来,肯定是有一个女孩因为偷书被售货员抓住了,而又不肯让家里人知道,所以胡扯了一个电话号码,却碰巧打到这里。
④她本可以放下电话不理,甚至也可以斥责对方,因为这件事和她没任何关系。但通过电话,她隐约设想出,那是一个一念之差的小女孩,现在一定非常惊慌害怕,正面临着也许是人生中最尴尬的境地。犹豫了片刻之后,她问清了书店地址,匆匆忙忙地赶了过去。
⑤正如她所料的那样,在书店里站着一个满脸泪痕的小女孩,而旁边的大人们,正恶狠狠地大声斥责着。她一下子冲了上去,将那个可怜的小女孩搂到怀里,转身对旁边的售货员说:“有什么事就跟我说吧,我是她妈妈,不要吓着孩子。”在售货员不情愿的嘀咕声中,她交清了罚款,领着这个小女孩走出了书店。看着那张被泪水和恐惧弄得一塌糊涂的脸,她笑了笑,将小女孩领到家里,好好清理了一下,什么都没有问。小女孩临走时,她特意叮嘱道,如果你要看书,就到阿姨这里来吧。惊魂未定的小女孩,深深地看了她一眼,便飞一般地跑掉了,从此再也没有出现。
⑥一晃十几年过去了,一天中午,门外响起了一阵敲门声。她打开房门后,看到了一位年轻漂亮的陌生女孩,满脸笑容,手里还拎着一大堆礼物。“你找谁?”她疑惑地问。但女孩却激动地说出了一大堆话。好不容易,她才从那陌生女孩的叙述中,恍然明白,原来她就是当年那个偷书的小女孩,已经大学毕业,现在特意来看望自己。
⑦女孩眼睛里泛着泪光,轻声说道:“虽然我至今都不明白,您为什么愿意充当我妈妈,解脱了我,但我总觉得,这么多年,一直好想喊您一声妈妈。”老师的眼睛开始模糊起来,她有些好奇地问道:“如果我不帮你,会发生怎样的结果呢?”女孩轻轻地摇着头说:“我说不清楚,也许就会去做傻事,甚至去死。”老师的心猛地一颤。
⑧望着女孩脸上幸福的笑容,她也笑了。
(1)请用简洁的语言概括故事的主要内容。
(2)第⑤段中“她所料到的那样”在文中具体指的是什么?
(3)文中第⑤段和第⑧段都写到了这位教师的笑,两次笑的原因分别是什么?
(4)从文中我们可以感受到这位教师的善良、高尚、责任心和善解人意。请你从文中找出两处相关的描写抄写在下面。
(5)当女教师问女孩“你找谁?”时,女孩“激动地说出了一大堆话”,请你想象一下,女孩的“一大堆话”中最可能有的话是什么?
11.(12分)文言文阅读。
陈太丘与友期行陈太丘与友期行,期日中。过中不至,太丘舍去,去后乃至。元方时年七岁,门外戏。客问元方:“尊君在不?”答曰:“待君久不至,已去。”友人便怒曰:“非人哉!与人期行,相委而去。”元方曰:“君与家君期日中。日中不至,则是无信;对子骂父,则是无礼。”友人惭,下车引之。元方入门不顾。
(1)解释下列加点的词。
①尊君在不
②相委而去
③下车引之
④入门不顾
(2)翻译下列句子。
①待君久不至,已去。
②非人哉!与人期行,相委而去。
③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
(3)文中主要写的是哪两个人?他们各自有什么性格特点?
12.(3分)
观沧海
东临碣石,以观沧海。水何澹澹,山岛竦峙。
树木丛生,百草丰茂。秋风萧瑟,洪波涌起。
日月之行,若出其中。星汉灿烂。若出其里。
幸甚至哉,歌以咏志
(1)诗人描写沧海景象,有动有静,如“ ”写的是动景“ ”写的是静景。
(2)后两句诗中的两个“若”字用得好,请你说说好在哪里。
五.写作(40分)
13.(40分)写一个人,以“我崇拜的一个人”“我最尊敬(敬佩)的一个人”或“我成长路上的那个人”,选取其中的一个题目,记叙事件清楚,能抓住人物的特点,适当运用修辞手法,突出人物特点或品质,抒发真情实感。字数600字,标点符号占一个,书写规整清晰。
2022-2023学年新疆鲁木齐111中学七年级(上)期中语文试卷
参考答案与试题解析
一、积累与运用(21分)
1.(2分)字词积累——下列加点字的读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
A.花苞(bā) 匿笑(lì) 黄晕(yūn) 花枝招展( zhǎn)
B.感慨(kǎi) 拼凑(zòu) 澄清(chénɡ) 洗耳恭听(ɡōnɡ)
C.棱镜(lénɡ) 酝酿(niànɡ) 静谧(mì) 絮絮叨叨(xù)
D.攲斜(qī) 贪婪(lán) 倜傥(dǎnɡ) 人声鼎(dǐnɡ)沸
【分析】本题考查易错的字音。作答此题,首先要认真阅读题目,然后根据自己的日常积累判断加点字的字音是否正确。遇到记忆模糊、不确定的字词,可以采用排除法排除选项,得出正确答案。
【解答】A.有误,“匿笑”的“匿”应读作“nì”,“黄晕”的“晕”应读作“yùn”;
B.有误,“拼凑”的“凑”应读作“còu”;
C.正确;
D.有误,“倜傥”的“傥”应读作“tǎnɡ”。
故选:C。
2.(2分)字词积累——下列词语书写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
A.奥秘 俯视 荫蔽 疲蜷不堪
B.贮蓄 威慑 决别 煞有界事
C.憔悴 辛辣 和蔼 拙拙逼人
D.吝啬 屋檐 诅咒 喜出望外
【分析】本题考查学生对字形的辨识能力。所选词语均属于生活中常用的而又极易出错的词语,这些有的是同音错别字,有的是形近错别字。解答此题,要注意平时正确练写,尤其注意同音字、形似字的区别与书写。
【解答】A.有误,“疲蜷不堪”的“蜷”应写作“倦”;
B.有误,“决别”的“决”应写作“诀”,“煞有界事”的“界”应写作“介”;
C.有误,“拙拙逼人”的“拙拙”应写作“咄咄”;
D.正确。
故选:D。
3.(2分)下列加点成语使用有误的一项是 ( )
A.他想不起把钥 匙放在哪儿了,在抽屉里翻来覆去地找了好几遍也没有找到。
B.雾霾天气里,司机小心翼翼地开着车。
C.我们不能因为一次考试成绩不理想就灰心丧气。
D.美并不是要打扮得花枝招展,作为中学生,朴素大方就是美。
【分析】此题考查学生成语的正确使用能力。解答此题,平时要有大量的成语积累,再是要结合句意表述,从词性、词义,习惯用法等多方面考虑,确定正确选项。成语运用的常见错误有以下几种:望文生义、褒贬不当、搭配不到、用错对象、语境不符等。
【解答】A:翻来覆去:来回翻身;一次又一次。在此句中,“一次又一次”与后面的“找了好几遍”语意重复。
B:小心翼翼:恭敬慎重的样子,原形容恭敬谨慎。后形容十分谨慎,一点也不敢疏忽。符合句意,使用正确。
C:灰心丧气:灰心:心如熄灭了的死灰;丧:失去。形容因失败或不顺利而失去信心,意志消沉。使用正确。
D:花枝招展:形容打扮得十分艳丽。符合句意,使用正确。
故选:A。
4.(3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后面的题目。
“哥儿,你牢牢记住!”她极其郑重地说。“明天是正月初一,清早一睁眼睛,第一句话就得对我说:‘阿妈,恭喜恭喜!’记得么?你要记着,这是一年运气的事情。不许说别的话!说过之后,还得吃一点福橘。”她又拿起那橘子来在我眼前摇了两摇,“那么,一年到头,顺顺流流……”
(1)以上文段出自《朝花夕拾》中的哪一篇?“她”是谁?
(2)文段表现出“她”怎样的性格特征?
【分析】本道题考查学生对课本推荐名著的掌握程度,结合积累作答。
【解答】(1)本题考查文学常识和名著中的人物。通过上面的“哥儿”“阿妈”的称呼和麻烦的礼节,可知文段选自《阿长与<山海经>》,“她”是文中的主人公阿长(长妈妈)。
(2)本题考查人物形象。从文段中长妈妈的语言中可以看出,这满肚子的麻烦礼节其实是作为农村妇女的朴实、迷信的表现,对未来充满着美好的愿望。
答案:
(1)以上文段出自《朝花夕拾》中的《阿长与<山海经>》,“她”是阿长(长妈妈)
(2)文段表现出阿长朴实、迷信、唠叨、满肚子是麻烦的礼节的性格特征。
5.(2分)下列句子朗读节奏划分不正确的一项是( )
A.七八个星/天外,两三点雨/山前。
B.乡书/何处/达,归雁/洛阳/边。
C.非/淡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
D.你把我/的思绪/引向远古,描绘出/一幅幅生物进化的/图画。
【分析】本题考查学生的朗读断句能力。
【解答】ABC.正确;
D.有误,应化为:你/把我的思绪/引向远古,描绘出/一幅幅/生物进化的图画。
故选:D。
6.(2分)下列句子中的标点符号使用不正确的一项是 ( )
A.《济南的冬天》是现代著名文学家、剧作家、小说家老舍先生创作的一篇散文,选自《一些印象》(人民文学出版社1999年出版)。
B.现代著名散文家、诗人、学者、民主战士朱自清的散文《春》,主题明朗,语言优美,人们往往把它解读为一篇“春的赞歌”。
C.鲁迅的散文《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中的《三味书屋》是他儿童时读书的地方。
D.《秋天的怀念》是当代著名作家史铁生对已故母亲的回忆,表现了史铁生对母亲深切的怀念,对母亲无尽的爱,以及史铁生对“子欲养而亲不在”的悔恨。
【分析】考查重点是辨析和运用标点符号的使用是否正确,此题难度不大。
【解答】答案
A.正确,考查括号的用法;
B.正确,考查引号的用法;
C.考查书名号的用法,三味书屋是私塾的名字,去掉书名号;
D.正确,考查引号的用法;
故选:C。
7.(2分)语言运用——找出下列语句中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我们在修改作文时要找出并改正文章中的错别字。
B.地铁5号线的正式运营,极大地缓解了市内交通拥堵状况。
C.我们必须要养成认真阅读的习惯。
D.我国人工栽培牡丹的历史大约有三百年左右。
【分析】本题要结合常见病句类型来分析语句。常见病因有搭配不当,用词不当、成分残缺、语序不当、句式杂糅、前后矛盾不合事理、重复多余等。如果在考试中凭语感一眼找不出来答案,就要静下心来,多读几遍,对照着病因一一分析,相信一定能找到正确答案的。
【解答】ABC.正确;
D.有误,用词重复,“大约”“左右”去掉其一。
故选:D。
二.句子积累——默写句子。(10分)
8.(10分)默写。
(1)《峨眉山月歌》:夜发清溪向三峡, 思君不见下渝州 。
(2)《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 杨花落尽子规啼 ,闻道龙标过五溪。
(3)《天净沙•秋思》:夕阳西下, 断肠人在天涯 。
(4)《江南逢李龟年》:正是江南好风景, 落花时节又逢君 。
(5)《行军九日思长安故园》: 强欲登高去 ,无人送酒来。
(6)《夜上受降城闻笛》: 不知何处吹芦管 ,一夜征人尽望乡。
(7)《次北固山下》中描绘涨潮时水面宽阔,帆船顺风而行的句子是:潮平两岸阔, 风正一帆悬 。
(8)《论语十二章》中阐述学习和思考的辩证关系的句是: 学而不思则罔 , 思而不学则殆 。
(9)海日生残夜, 江春入旧年 。
【分析】本题考查学生对古诗文名句的识记能力。解答此类题目,我们需要在平时的学习中,做好积累,根据提示语句写出相应的句子,尤其要注意不能出现错别字。理解性识记,注意结合语境填充。
【解答】(1)思君不见下渝州(重点字:渝)
(2)杨花落尽子规啼(重点字:啼)
(3)断肠人在天涯(重点字:涯)
(4)落花时节又逢君(重点字:逢)
(5)强欲登高去(重点字:登)
(6)不知何处吹芦管(重点字:芦)
(7)风正一帆悬(重点字:悬))
(8)学而不思则罔 思而不学则殆(重点字:罔)
(9)江春入旧年
三.现代文阅读
9.(8分)阅读朱自清《春》的片段,完成问题。
①桃树、杏树、梨树,你不让我,我不让你,都开满了花赶趟儿。红的像火,粉的像霞,白的像雪。花里带着甜味儿;闭了眼,树上仿佛已经满是桃儿、杏儿、梨儿。花下成千成百的蜜蜂嗡嗡地闹着,大小的蝴蝶飞来飞去。野花遍地是:杂样儿,有名字的,没名字的,散在草丛里,像眼睛,像星星,还眨呀眨的。
②“吹面不寒杨柳风”,不错的,像母亲的手抚摸着你,风里带着些新翻的泥土的气息,混着青草味儿,还有各种花的香,都在微微润湿的空气里酝酿。鸟儿将巢安在繁花嫩叶当中,高兴起来了,呼朋引伴的卖弄清脆的歌喉,唱出婉转的曲子,跟清风流水应和着。牛背上牧童的短笛,这时候也成天嘹亮的响着。
(1)文选段中,描绘了哪些春日图景?
(2)想象文中划线句子描绘的情景,赏析语句的表达效果。
(3)朱自清用诗一般的语言,调动我们的各种感官,让我们全面感受到春的美好。请你结合节选文段②的内容,做简要分析。(选择一种感官即可)
【分析】本文是散文《春》的节选。作者分别描绘了春天的草,春天的花,春天的风,春天的雨,春天的人,用春天的美景表达作者内心的愉悦和对春天到来的喜悦之情。
【解答】(1)本题考查对文本内容的理解掌握。细读文本可知,作者描绘了几幅美丽的春日图景,第①段是春花图,第②段是春风图。
(2)本题考查语句赏析能力。这一句写的是桃树、杏树、梨树在春天里竞相开放,作者运用拟人的修辞,“你不让我,我不让你”,写出了怒放的情态;“红的像火,粉的像霞,白的像雪”运用了比喻和排比的修辞手法,写出了桃花、杏花、梨花的颜色,同时还具有内在逻辑关系,即桃花红的像火,杏花粉的像霞,梨花白的像雪。据此进行赏析即可。
(3)本题考查的是景物描写及其作用。景物描写的角度有:视觉、听觉、嗅觉、触觉;描写角度是空间顺序:由高到低,由远及近;方式有:以动称静、动静结合、以静称动,能够使描写更加生动形象,富有表现力。“像母亲的手抚摸着你”从触觉角度描写春风,让人体会到春风的温暖(和煦);“风里带来些新翻的泥土的气息,混着青草味儿,还有各种花的香”从嗅觉角度描写春风,让人感受到春风的芬芳、甘甜;“呼朋引伴地卖弄清脆的喉咙,唱出宛转的曲子,跟轻风流水应和着”从听觉角度描写,让人领略到春风动听和悠扬。
答案:
(1)春花图 春风图
(2)“桃树、杏树、梨树,你不让我,我不让你,都开满了花赶趟儿”这句用拟人修辞手法生动形象地写出了百花争春的情态。“红的像火,粉的像霞,白的像雪”用比喻、排比的修辞方法形象生动地写出了桃花、杏花、梨花的颜色特征,给人以美好的感受。
(3)①从触觉角度描写春风,让人体会到春风的温暖(和煦);②从嗅觉角度描写春风,让人感受到春风的芬芳、甘甜;③从听觉角度描写,让人领略到春风动听和悠扬。
10.(12分)阅读文章,回答下列各题。
改变一生的闪念
①这是我的老师的故事,至今珍藏在我心里,让我明白在人世间,其实不应该放过每一个能够帮助别人的机会。
②多年前的一天,她正在家里睡午觉,突然电话铃响了,她接过来一听,里面传来一个陌生粗暴的声音:“你家的小孩偷书,现在被我们抓住了,快来啊!”从话筒里传来一个小女孩的哭闹声和旁人的呵斥声。
③她回头望着正在看电视的唯一的女儿,心中立刻明白过来,肯定是有一个女孩因为偷书被售货员抓住了,而又不肯让家里人知道,所以胡扯了一个电话号码,却碰巧打到这里。
④她本可以放下电话不理,甚至也可以斥责对方,因为这件事和她没任何关系。但通过电话,她隐约设想出,那是一个一念之差的小女孩,现在一定非常惊慌害怕,正面临着也许是人生中最尴尬的境地。犹豫了片刻之后,她问清了书店地址,匆匆忙忙地赶了过去。
⑤正如她所料的那样,在书店里站着一个满脸泪痕的小女孩,而旁边的大人们,正恶狠狠地大声斥责着。她一下子冲了上去,将那个可怜的小女孩搂到怀里,转身对旁边的售货员说:“有什么事就跟我说吧,我是她妈妈,不要吓着孩子。”在售货员不情愿的嘀咕声中,她交清了罚款,领着这个小女孩走出了书店。看着那张被泪水和恐惧弄得一塌糊涂的脸,她笑了笑,将小女孩领到家里,好好清理了一下,什么都没有问。小女孩临走时,她特意叮嘱道,如果你要看书,就到阿姨这里来吧。惊魂未定的小女孩,深深地看了她一眼,便飞一般地跑掉了,从此再也没有出现。
⑥一晃十几年过去了,一天中午,门外响起了一阵敲门声。她打开房门后,看到了一位年轻漂亮的陌生女孩,满脸笑容,手里还拎着一大堆礼物。“你找谁?”她疑惑地问。但女孩却激动地说出了一大堆话。好不容易,她才从那陌生女孩的叙述中,恍然明白,原来她就是当年那个偷书的小女孩,已经大学毕业,现在特意来看望自己。
⑦女孩眼睛里泛着泪光,轻声说道:“虽然我至今都不明白,您为什么愿意充当我妈妈,解脱了我,但我总觉得,这么多年,一直好想喊您一声妈妈。”老师的眼睛开始模糊起来,她有些好奇地问道:“如果我不帮你,会发生怎样的结果呢?”女孩轻轻地摇着头说:“我说不清楚,也许就会去做傻事,甚至去死。”老师的心猛地一颤。
⑧望着女孩脸上幸福的笑容,她也笑了。
(1)请用简洁的语言概括故事的主要内容。
(2)第⑤段中“她所料到的那样”在文中具体指的是什么?
(3)文中第⑤段和第⑧段都写到了这位教师的笑,两次笑的原因分别是什么?
(4)从文中我们可以感受到这位教师的善良、高尚、责任心和善解人意。请你从文中找出两处相关的描写抄写在下面。
(5)当女教师问女孩“你找谁?”时,女孩“激动地说出了一大堆话”,请你想象一下,女孩的“一大堆话”中最可能有的话是什么?
【分析】本文分三部分。第一部分写有人误打电话给她,说她的女儿偷书被抓;第二部分写她赶到书店,谎称是偷书小女孩的妈妈,把小女孩领回了家;第三部分写十几年后小女孩来拜访她向她表示谢意。文章通过她的做法,表现了有时候人们一次善意的行为能改变人的一生的主题。
【解答】(1)本题考查概括文章主要事件的能力。解答此题需要找出文中的主要人物、事件,组合成一句话。文中的主要人物是一个女教师。事件是女教师帮助了一位偷书的小女孩。(2)本题考查理解代词所指代内容的能力。代词所指代的内容一般常出现在前文。该句中的“那样”即前文第③段“肯定是有一个女孩因为偷书被售货员抓住了,而又不肯让家里人知道,所以胡扯了一个电话号码,却碰巧打到这里。”和第④段“她隐约设想出,那是一个一念之差的小女孩,现在一定非常惊慌害怕,正面临着也许是人生中最尴尬的境地。”根据这两处信息概括总结即可。(3)本题考查理解文章内容的能力。解答此题的关键是联系上下文。第⑤段“她笑了笑”之前的内容写小女孩惊惶恐惧,满脸泪水,所以这里的“笑”是为了减轻小女孩的恐惧和愧疚;第⑧段“她也笑了”的上一句是“望着女孩脸上幸福的笑容”由此推断当年的小女孩现在过得很好、很幸福,所以这里她的“笑”应该是欣慰的笑。(4)本题考查提取文章信息的能力。解答此题的关键是找出文中描写女教师言行心理的句子,分析哪些句子体现了她的善良、高尚、责任心和善解人意。例如:“那是一个一念之差的小女孩,现在一定非常惊慌害怕,正面临着也许是人生中最尴尬的境地。”和“她特意叮嘱道,如果你要看书,就到阿姨这里来吧”这两句心理描写和语言描写表现她的善解人意;“她一下子冲了上去,将那个可怜的小女孩搂在怀里”动作描写表现她的善良。(5)本题考查感悟文章主旨和个性表达的能力。联系文中女教师对当年小女孩的帮助,可知现在女孩说的话肯定是有感谢的内容;联系时间已经过去了十几年,女孩的话肯定有提示女教师想起自己的内容。围绕这些写出即可。答案:
(1)本文叙述了一位素不相识的女教师,用善良之举救助一个因“一念之差”而偷书的小女孩的故事。(意思对即可)
(2)那是一个一念之差的小女孩,现在一定非常惊慌害怕,正面临着也许是人生中最尴尬的境地。
或:有一个女孩因为偷书被售货员抓住了,而又不肯让家里人知道,所以胡扯了一个电话号码。或:在书店里站着一个满脸泪痕的小女孩,而旁边的大人们,正恶狠狠地大声斥责着。
(3)第一次:为了减轻小女孩的恐惧和愧疚感。(或:为了安慰小女孩)
第二次:为自己当初的行为改变了女孩的一生而感到欣慰。
(4)①她隐约设想出,那是一个一念之差的小女孩,现在一定非常惊慌害怕,正面临着也许是人生中最尴尬的境地。
②她特意叮嘱道,如果你要看书,就到阿姨这里来吧。(或:她一下子冲了上去,将那个可怜的小女孩搂在怀里。“有什么事就跟我说吧,我是她妈妈,不要吓着孩子。”她问清了书店的地址,匆匆忙忙地赶了过去。
她笑了笑,将小女孩领到家中,好好清理了一下,什么都没有问。)
(5)示例:您还记得十几年前,在那个书店里,被您认作女儿领出来的那个小女孩吗?
11.(12分)文言文阅读。
陈太丘与友期行陈太丘与友期行,期日中。过中不至,太丘舍去,去后乃至。元方时年七岁,门外戏。客问元方:“尊君在不?”答曰:“待君久不至,已去。”友人便怒曰:“非人哉!与人期行,相委而去。”元方曰:“君与家君期日中。日中不至,则是无信;对子骂父,则是无礼。”友人惭,下车引之。元方入门不顾。
(1)解释下列加点的词。
①尊君在不 同“否”
②相委而去 舍弃
③下车引之 拉,牵拉
④入门不顾 回头看
(2)翻译下列句子。
①待君久不至,已去。
②非人哉!与人期行,相委而去。
③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
(3)文中主要写的是哪两个人?他们各自有什么性格特点?
【分析】参考译文:
陈太丘和朋友预先约定好一起出行,预定在中午时分,约定的时间过了朋友却没有到,陈太丘便不再等候友人而离开了。当他离去以后,他的朋友才来到。陈太丘的儿子陈元方当时年仅七岁,正在家门外做游戏。违约的客人问他:“你的父亲在家不在?”陈元方回答说:“父亲等待您很长时间而您却没有来到,已经离去了。”客人便发怒说道:“不是人啊!和人家约好一起出行,却抛弃人家而离去。”陈元方说:“您与我父亲约定在中午时份见面,中午了您却没有到,这就是没有信用;对着小孩子的面骂他的父亲,这便是没有礼貌。”客人感到惭愧不安,忙下车前来拉元方表示好感。元方径直走入家门,根本不回头看那失信无礼的人。
【解答】(1)本题考查理解文言词语含义的能力。解答此题的关键是先理解词语所在句子的含义,然后结合句意来推断词语即可。
①句意为:你的父亲在家吗?不,通假字,同“否”。
②句意为:却抛弃人家而离去。委,舍弃。
③句意为:忙下车前来拉元方表示好感。引,拉,牵拉。
④句意为:元方径直走入家门,根本不回头看那失信无礼的人。顾,回头看。
(2)本题考查翻译语句。解答时一定要先回到语境中,根据语境读懂句子的整体意思,直译为主,意译为辅。并按现代汉语的规范,将翻译过来的内容进行适当调整,达到词达句顺。
①句中重点词有:至,到;去,离开。句意为:我父亲等了您很久您也没到,(他)已经离开了。
②句中重点词有:期,约定;委,舍弃。句意为:(你父亲)真不是人啊!和我相约而行,却丢下我走了。
③句中重点词有:温,温习。故,旧知识。以,凭借。句意为:温习旧知识并从中有新的发现,凭借这一点就可以当老师了。
(3)本题考查人物及人物形象。解答此题需在通晓全文大意的基础上来分析。结合内容可知,从“客问元方”中可知,主要写的是元方和友人;从“君与家君期日中。日中不至,则是无信;对子骂父,则是无礼”中可知,元方是一个聪明、勇敢、识礼、有节的孩子;从“非人哉!与人期行,相委而去”“友人惭,下车引之”中可知,友人虽然无信、无礼,但是能知错就改。
答案:
(1)①同“否”;②舍弃;③拉,牵拉;④回头看。
(2)①我父亲等了您很久您也没到,(他)已经离开了。
②(你父亲)真不是人啊!和我相约而行,却丢下我走了。
③温习旧知识并从中有新的发现,凭借这一点就可以当老师了。
(3)主要写的是元方和友人。元方:聪明、勇敢、识礼、有节。友人:无信、无礼,但能接受批评。
12.(3分)
观沧海
东临碣石,以观沧海。水何澹澹,山岛竦峙。
树木丛生,百草丰茂。秋风萧瑟,洪波涌起。
日月之行,若出其中。星汉灿烂。若出其里。
幸甚至哉,歌以咏志
(1)诗人描写沧海景象,有动有静,如“ 水何澹澹,秋风萧瑟,洪波涌起 ”写的是动景“ 山岛竦峙,树木丛生,百草丰茂 ”写的是静景。
(2)后两句诗中的两个“若”字用得好,请你说说好在哪里。
【分析】这是一首古体诗。“观”字起到统领全篇的作用,体现了这首诗意境开阔,气势雄浑的特点。前四行诗句描写沧海景象,“日月之行,若出其中;星汉灿烂,若出其里。”写出了作者曹操的壮志情怀。
【解答】(1)本题考查对诗中画面的理解。细读全诗,正确理解诗意即可辨析作答。诗中写动景的句子是“水何澹澹,秋风萧瑟,洪波涌起“,写静景的句子是“山岛竦峙,树木丛生,百草丰茂“。
(2)本题考查对重点字词的理解掌握。从遣词用语方面揣摩、推敲、理解诗中重点语句的含义。“日月之行”“星汉灿烂”写的是虚景,即诗人的主观感受。诗人用丰富的想象,夸张的手法,创造了一个极其开阔的意境,把我们带进了一个宏伟的境界,这些都是通过“若”字表达出来的。
答案:
(1)水何澹澹,秋风萧瑟,洪波涌起。山岛竦峙,树木丛生,百草丰茂。(2分)
(2)有助于表明大海吞吐日月星辰,是作者的想象之景(或主观感受),体现诗人的博大胸怀(或一统天下的雄心壮志)。
五.写作(40分)
13.(40分)写一个人,以“我崇拜的一个人”“我最尊敬(敬佩)的一个人”或“我成长路上的那个人”,选取其中的一个题目,记叙事件清楚,能抓住人物的特点,适当运用修辞手法,突出人物特点或品质,抒发真情实感。字数600字,标点符号占一个,书写规整清晰。
【分析】这是一篇材料作文。写一个人,这里的“一个人”可以是抗疫战斗中涌现出的钟南山、张伯礼、张定宇、陈薇等名人,也可以是奋战在一线的各行各业的平凡人。只要他们身上有闪光之处,为社会作了贡献,就都是值得我们写的人。创作本文,应把写作的重点放在人物的事迹上,表现自己对这位或这些人的敬佩与赞美之情。开篇直接点明“我”最敬佩的人是谁,总领全文,奠定感情的基调。文中则写人记事,围绕能体现这位人物优秀品质的一件或几件小事来展开故事情节,应采用以小见大的写法,写出真情实感。文末则以议论或抒情升华主题,总结全文,并与文题或文首形成前后呼应,使全文成为一个统一的整体。注意细节描写手法的运用,尤其是人物心理描写细腻,会增加文章的生动性。在选材上,要做到新颖性。在写法上,可以采用以小见大的写法、对比写法、侧面烘托的写法,丰富文章的内容,增加文章的吸引力。
【解答】
我最敬佩的一个人
两鬓苍苍,白须一握,虽然年过古稀仍然腰背挺直,声音洪亮;一生行医,造福乡里,淡泊名利——他,就是我最敬佩的一位医生。
从小我就知道他是这一带最有名的医者。父母和村中长辈说起他,总是赞不绝口:我们这样的村子,多亏有这么一位经验丰富的医生,否则不少人可要多许多烦忧。周围村落甚至市里慕名而来的人也不少。幼小的我,对他只有模模糊糊的印象:简单整洁的诊室,室内飘荡的淡淡药味。老爷爷和蔼的笑容,厚实又温暖的手掌,让每次处于病痛中的我,对“打针吃药”的恐惧稍稍减少了一些。
前段时间生病,我来到了诊所。大概是因为春季流感爆发,诊所里简直“人声鼎沸”。屋里气氛有些闷,大家似乎也有点烦躁,但老医生仍然不紧不慢地治病。他本来年纪就大了,行动有些缓慢,每一个病人坐下,他又要“望闻问切”。五分钟,十分钟,时间缓缓地流逝,周边烦躁的气息似乎与他无关,他脸上那温和平静的神色丝毫不见改变。
“到底看好了没啊?怎么这么慢?”一个妇女显然是外村过来的,对医生不像我们那样尊敬。陪她一起的男人也帮腔:“对呀,我们都来一个小时了,还没排上。你不能快些吗?前面那些感冒的人也要看那么久!加点钱也行,让我们先看!”其他排队的病人也窃窃私语起来,“嗡嗡”声四起。我不禁有些好奇,老医生会怎样回应。
医生认真地写完手上病历的最后一行字才放下笔,摘下眼镜,抬起头脒着眼睛看了看那对夫妻,微微笑了笑,说:“我得慢慢来,大病小病都不能掉以轻心。要不,我这老眼昏花的,看错了病,你们可饶得了我?”他幽默地说了这一句,又戴上眼镜,继续对下一个病人询问起来,手中的动作也不见加快。其他的病人听到这话,似乎也没那么烦躁了。那对夫妻见无人理会他们,怏怏地又坐了下来。
我继续坐着等待,对眼前的这位医者,产生了前所未有的敬意。在私语声与咳嗽声此起彼伏的略显嘈杂的诊室内,我努力倾听他与病人的对话。他总是那么从容、和蔼又幽默,面对焦虑的病人,三言两语就排除了他们心中的烦忧,像长辈,像朋友。听着听着,我才恍然,原来一位好医生并不只是能“药到病除”,一颗“仁心”更能抚慰病痛中的人们。
桌上陈列着一些诊疗用具,架子上摆放着一些药品,越过药架,能看到里面还有一间屋子,屋里有个大大的书架,书桌上还散放着一些报纸杂志。余晖照进窗子,把医生的影子拉得很长很长……
相关试卷
这是一份新疆乌鲁木齐市第111中学2021-2022学年七年级下学期期末语文试卷,共10页。
这是一份新疆乌鲁木齐市第111中学2022-2023学年八年级上学期期中语文试题 (含答案),共23页。试卷主要包含了基础积累,选择题,古诗文默写,文言文阅读,课内阅读,课外阅读,作文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2022-2023学年陕西省咸阳市秦都区七年级(上)期中语文试卷 word,解析版,共19页。试卷主要包含了积累和运用,综合性学习,阅读,作文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