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高三专题 产业转型升级与产业转移 课件
展开
这是一份高三专题 产业转型升级与产业转移 课件,共23页。PPT课件主要包含了产业转移基本规律,产业价值链,产业转移的影响,产业升级,高考试题,教学思考,课后作业,生产成本,区位因素,发达国家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1、影响产业转移的主要因素
内部交易成本就是一切不直接发生在物质生产过程中的成本。构成:运输成本、 库存成本、 谈判成本/计划调度成本、 风险成本、 信息成本。
补充:内部交易成本、投资环境
投资环境是指投资经营者的客观条件。包括:(1) 政治因素(如国家和社会安定,投资的风险程度等); (2) 市场因素(如市场构成及其容量,消费能力及消费习惯); (3) 资源因素(如资源的蕴藏量、开发水平和利用程度等); (4) 劳动力因素(如劳动者的数量及素质); (5) 资金因素(如资金来源及途径); (6) 其他因素(如管理水平,对先进技术的吸收能力等)。
(1)导入期特征:产品刚进入市场,尚未被顾客接受,销售额缓慢增长;生产批量小,研制费用大,产品生产成本高;用户对产品不了解和不熟悉,需要多采用广告,销售费用较高,除仿制品外,产品在市场一般无同行竞争。(2)成长期特征:产品销售量迅速增长;产品设计和工艺基本定型,可以大批量生产,产品成本显著下降;用户对产品有所熟悉,广告费用可以相对减少,销售成本大幅度下降,随着产品和销量的迅速增加,企业利润迅速上升;竞争者开始仿制这类产品,市场开始出现竞争趋势。
4、产品生命周期——特征分析
(3)成熟期特征:市场需求日渐饱和,销售量达到最高点;生产量大,产品成本低;利润将达到最高点;很多产品进入市场,市场竞争十分激烈。(4)衰退期特征:又有新产品开始进入市场,并逐渐代替老产品;除少数或个别名牌产品外,市场销售量日益下降,利润也在不断下降,市场竞争突出表现为价格竞争,产品价格不断下跌。
根据人们对它的兴趣而呈现出一种循环再循环的模式,时而流行,时而又可能并不流行。
接纳人数随着时间慢慢增长,终于被广泛接受,最后缓慢衰退,消费者开始将注意力转向另一种更吸引他们的时尚。
热潮型产品的生命周期往往快速成长又快速衰退
产品生命周期不断地延伸再延伸,这往往是因为产品创新或不时发现新的用途。
4种类型产品周期及特点
(2018年课标卷2)1994年,我国M公司(服装企业)在浙江温州成立,发展过程如图1所示。据此完成1~3题。
【答案】1. A 2. D 3. A
不论是企业个体还是区域发展,都是一种战略考虑。
产业转型升级具有明显的阶段性。
关键能力:从培育企业核心竞争力出发(产业附加值——技术研发、品牌,专卖店、营销等)
1.1996年,M公司关闭自有生产厂,主要是为了A.提高附加值 B.降低人工成本C.缩小规模 D.加强合作2.M公司依次将研发中心和总部迁入上海,主要是因为上海A.基础设施好 B.交通便利C.销售市场大 D.信息通达3.从发展过程看,M公司一直致力于A.打造自主品牌 B.扩大生产规模C.产品款式多样 D.增强国际影响
关键能力:ABCD都是上海的优势,但服装研发更重视快速反应市场潮流,便捷的信息尤为重要。
关键能力:生产厂——专卖店——研发中心——销售网络,说明M公司致力于自身品牌发展。
(2016年新课标卷Ⅰ)我国是世界闻名的陶瓷古国。明清时期,“瓷都”景德镇是全国的瓷业中心,产品远销海内外。20世纪80年代初,广东省佛山市率先引进国外现代化陶瓷生产线,逐步发展成为全国乃至世界最大的陶瓷生产基地。2003年,佛山陶瓷主产区被划入中心城区范围,陶瓷产业向景德镇等陶瓷产地转移。据此完成4—6题。4.与景德镇相比,20世纪80年代佛山陶瓷产业迅速发展的主要原因是 A.市场广阔 B.原材料充足 C.劳动力素质高 D.国家政策倾斜5.促使佛山陶瓷产业向外转移的主要原因是佛山 A.产业结构调整 B.原材料枯竭 C.市场需求减小 D.企业竞争加剧6.景德镇吸引佛山陶瓷产业转移的主要优势是 A.资金充足 B.劳动力成本低 C.产业基础好 D.交通运输便捷
【答案】4.D 5.A 6.C
主动产业转型升级,引领市场发展。
必备知识:珠三角地区率先改革开放
关键能力:陶瓷主产区被划入中心城区,说明原有工业用地变成其它城市用地,必然导致陶瓷产业空间布局发生变化(向中心城区以外迁移)
关键能力:明清时期,景德镇是全国“瓷都”
(2016年新课标卷Ⅱ)自20世纪70年代开始,日本家电企业将组装工厂向其国外转移。下图示意日资家电组装工厂转移目的地随时间的变化。据此完成7—9题。7.影响日资家电组装工厂不断转移的主要因素是 A.市场规模 B.劳动力成本 C.原材料成本 D.技术水平8.20世纪90年代末,越南对日资家电组装工厂的投资吸引力已超过中国,但其日资家电组装工厂数量却远少于中国,主要原因是中国 A.市场规模大 B.技术水平高 C.劳动力素质高 D.基础设施水平高9.在日资家电组装工厂向越南等国家转移的背景下,中国家电产业的发展战略是 A.加大政策支持,吸引日资回归 B.进口越南产品,替代国内生产 C.扩大生产规模,保持价格优势 D.加强技术研发,培育竞争优势
【答案】7.B 8.A 9.D
产业转型升级的实质是区位因素的变化。
关键能力:判断越南与中国经济发展水平差异
必备知识:企业内在因素决定其市场核心竞争力。
(2016年新课标卷Ⅲ)目前,我国为保护棉农利益,控制国际棉花进口,国内的棉花价格约比国际市场高1/3;我国纺织行业工人工资一般为美国的1/4,是越南、巴基斯坦等国的3倍。我国一些纺织企业为利用国际市场棉花,在国外建纺纱厂,并将产品(纱线)运回国内加工。在我国同行业企业纷纷到越南、巴基斯坦等国建厂的情况下,总部位于杭州的K企业独自在美国建纺纱厂。2015年4月底,K企业在美国工厂生产的第一批110吨纱线运至杭州。据此完成10—12题。10.如果K企业将纺纱厂建在越南、巴基斯坦等国,利润比建在美国高,最主要的原因是越南、巴基斯坦等国 A.离原料产地较近 B.离消费市场较近 C.劳动生产率较高 D.劳动力价格较低11.K企业舍弃越南、巴基斯坦等国而选择在美国建纺纱厂,考虑的主要因素可能是 A.原料价格 B.劳动力价格 C.投资环境 D.市场需求12.该案例表明,随着工业技术水平的提高,我国纺纱业已大幅度降低了 A.原料使用量 B.劳动力使用量 C.运输量 D.设备费用
【答案】10.D 11.C 12.B
关键能力:判断越南、巴基斯坦等国与美国经济发展水平差异
关键能力:判断依据,国际棉花价格更低(包括越南、巴基斯坦等国与美国),但在运费上(因距离更远)显然美国更高。K企业舍弃越南等国的劳动力和运费成本,而选美国。
(1)产业转移的前提是该产业已经出现在某地区;(2)转入地区的产业布局因素时空优势(如雄安新区承接京津冀产业转入);(3)产业转入区必然有产业升级作用;(4)产业调整不一定需要相关产业基础(如贵安新区的国家数据中心)
(2019年课标卷1)2.(24分)根据下列材料,完成问题。 澳大利亚是一个地广人稀的发达国家,第二次世界大战后,本土汽车生产主要由美日几家大型汽车品牌公司控制,整车和零部件工厂主要布局在墨尔本、阿德莱德和吉朗等地(位置见下图)。1974年澳大利亚汽车生产以47.5万辆的产量居世界第10位。1988年澳大利亚政府开始实施取消进口汽车配额限制并大幅降低关税的政策,使世界各地的汽车大量涌入,原本多样化的本土汽车市场进一步细分,每种品牌和车型的车辆需求都较少,汽车生产成本也居高不下,2016年仅以16.1万辆的产量排在世界第32位。2017年10月20日,最后一条汽车生产线在阿德莱德关闭,宣告本土汽车制造成为历史。
基本特点:(1)关键词众多:澳大利亚、地广人稀、发达国家、汽车生产、整车和零部件工厂、产量、关税政策、多样化汽车、生产成本、生产线;(2)文字量较大;(3)多个时间节点:二战后、1974年、1988年、2016年、2017年等;(4)图文结合。
(1)说明澳大利亚汽车生产存续期间,整车和零部件工厂布局在东南沿海地区的有利条件。(8分)
设问信息:汽车生产存续期间
信息解读:二战后—1974年—1988年—2016年
设问信息:工厂布局在东南沿海地区
信息解读:主要布局在墨尔本、阿德莱德和吉朗等地
信息解读:工业有利区位因素
设问信息:整车和零部件工厂
信息解读:汽车生产能力、汽车产业
设问信息:美日几家大型汽车品牌控制
信息解读:国外资本、技术、管理、品牌、研发、营销、制造
(2)分析澳大利亚汽车市场对每种品牌和车型的车辆需求都较少的原因。(8分)
市场与品牌、车型的关系
(3)简述澳大利亚汽车生产成本居高不下的主要原因。(4分)
规模经济效益是指由于经济规模的变动所引起的经济效益的提高。
(4)指出汽车生产的退出对当地城市经济发展的影响。(4分)
相关课件
这是一份人教版 (2019)选择性必修2 区域发展第三节 产业转移获奖课件ppt,共60页。
这是一份人教版 (2019)选择性必修2 区域发展第三节 产业转移教案配套课件ppt,共40页。
这是一份高中人教版 (2019)第四章 区际联系与区域协调发展第三节 产业转移获奖课件ppt,共29页。PPT课件主要包含了①劳动力,21世纪以来,课堂练习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