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教育版化学九年级下册常考图片归纳
展开
1.闻气味的方法
|
考查闻气味的方法,判断图示是 否正确 |
2.浓硫酸的稀释
|
考查稀释浓硫酸的正确操作,判 断图示的正误及错误操作的后果 |
1. 下列图示的实验操作中正确的是 ( ) | |
| |
A.浓硫酸稀释 | B. 闻气体气味 |
C.液体的倾倒 D.检查气密性 解 析:A 中稀释浓硫酸时应将浓硫酸沿器壁缓慢倒入水中,并且稀释应 在烧杯中进行;C 中试管应倾斜,瓶口紧挨试管口,瓶塞应倒放在实验 |
台上,标签应朝向手心;D 中受热后的空气会从长颈漏斗口逸出,从而 无法在导管口处观察到有气泡产生,故无法用于检查装置的气密性。 答 案:B |
3.生活中常见物质的pH
|
考查物质的酸碱性,pH大小的判断,物质酸碱性与pH大小的关系 |
4.中和反应的实验
考查中和反应的实质、反应后离 子的种类等 |
5.中和反应中pH的变化
|
考查中和反应过程中pH的 变化情况,中和反应的实质 及在反应的不同阶段溶液中 溶质的成分,有关化学方程 式的计算等 | |
2. 实验小组用pH传感器探究稀盐酸和氢氧化钠 溶液的反应,实验中溶液pH的变化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 | ||
A.该实验是将氢氧化钠溶液滴加到稀盐酸中 B. 向a点时的溶液中滴加无色酚酞试液,酚酞试液不变色 C. c点时的溶液中溶质只有氯化钠 D.该反应的微观实质是H+和OH- 结合生成H2O |
| |
解 析:溶液的pH逐渐减小,说明是将稀盐酸滴入氢氧化钠溶液中,故A 错误;a点溶液的pH大于7 ,显碱性,能使酚酞试液变红,故B错误;c点 溶液的pH小于7 ,说明稀盐酸过量,溶质还有HCl ,故C错误;题述反应 的实质是氢离子和氢氧根离子结合生成水。 答 案:D | ||
6.中和反应的探究
考查反应的现象,物质的滴加 顺序,反应后溶质成分的判 断,验证反应发生的方法等 | |||||
3. 根据如图所示回答问题: (1) 加入稀盐酸至过量能观察到的现象是 。 (2) 反应中,数目减少的离子是 (填离子符号) 。 (3)验证反应后溶液中稀盐酸有剩余,下列操作可行的是 。
解 析: (1) 氢氧化钠溶液显碱性,能使酚酞试液变红,加入稀盐酸 至过量,溶液显酸性,酚酞试液在酸性和中性溶液中都显无色,因此 溶液由红色变为无色。 (2) 中和反应的实质是H++OH- H2O ,发生 反应时H+ 、OH- 的数目减少。 (3) 若盐酸有剩余,能与氧化铜粉末反 应生成蓝色的氯化铜溶液,能与碳酸钙粉末反应生成二氧化碳气体; 若盐酸没有剩余,滴加氢氧化钠溶液时溶液会重新变为红色。A 、B、 C都可以用来检验溶液中是否有稀盐酸剩余。氢氧化钠溶液与稀盐酸反 |
应生成氯化钠和水,无论稀盐酸是否剩余,滴加AgNO3 溶液,都会产 生沉淀,故D不可行。 答 案: (1) 溶液由红色变为无色 (2) H+ 、OH- (3) ABC |
7.海水制镁的流程
| 考查海水制镁过程中的有关物质, 发生反应的有关化学方程式,以及 判断基本的反应类型 |
4. 海洋中蕴藏着丰富的化学资源,从海水中提 取金属镁的主要步骤如下:
(1)为节约资源,试剂X常用海滩贝壳为原料制得,则试剂X为________ (填化学式) 。 (2) 操作Y的名称为________。 (3) 在熔融状态下的MgCl2 ,通电后会生成镁与一种气体单质,该反应 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4) 镁常用作合金,一般地合金相对于纯金属,具有的优良特征有 ________ (填序号) 。 A.硬度小 B.熔点高 C.抗腐蚀性强 |
解 析: (1) CaCO3 受热分解生成CaO和CO2 ,将CaO加入海水中后, 与水反应生成Ca(OH)2 ,Ca(OH)2与MgSO4反应生成CaSO4和Mg(OH)2沉 淀,因此X为CaO 。 (2) 操作Y是将固体和液体进行分离,所以该操作 为过滤。 (3) 在熔融状态下的MgCl2,通电后会生成Mg与一种气体单质, 根据质量守恒定律可知,该气体单质中一定含有氯元素,故为氯气,所以 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MgCl2 (熔融) Mg+Cl2 ↑ 。 (4) 合金比组成它 的纯金属的硬度大、熔点低、抗腐蚀性强,故选C。 答 案: (1) CaO (2) 过滤 (3) MgCl2 (熔融) 通电 Mg+Cl2 ↑ (4) C |
8.蒸馏法淡化海水
|
考查海水淡化的方法,海水和淡 水的鉴别,以及Cl- 的检验 |
9.膜法淡化海水
|
考查海水淡化的方法,海水淡化 前后成分及溶质质量分数的变化 |
10.常见固体的溶解度曲线
几种物质的溶解度曲线 氢氧化钙的溶解度曲线 |
利用溶解度曲线判断溶解度 随温度的变化而变化的趋 势;一定温度下,物质的溶 解度的大小及不同物质溶解 度大小的比较;饱和溶液与 不饱和溶液的相互转化;根 据有关数据判断饱和溶液与 不饱和溶液;判断饱和溶液 与不饱和溶液的溶质质量分 数的变化等 |
5. 我国古代提纯焰硝 (含 KNO3 和少量 NaCl 、CaCl2 等) 工艺的主要过程示意如下: (1) 步骤 Ⅰ 中,“搅拌”的作用是 (写一种) 。 (2) 步骤Ⅲ加小灰水 (含K2CO3 ) 时,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 (3) 如图为硝酸钾、氯化钠的溶解度曲线。步骤Ⅳ在较高温度下过滤的目 的是 。 (4) 步骤Ⅴ析出硝酸钾晶体的过程称之为 。 (5) “溶液2”一定含有的溶质有KCl 、 和 (填化学 式) 。 解 析: (1) 溶解时搅拌的作用是加快物质的溶解速率,加热时搅拌的 作用是使溶液均匀受热。 (2) 根据复分解反应发生的条件可知,碳酸钾 与硝酸钾、氯化钠不反应,碳酸钾只能与焰硝中的氯化钙反应生成碳酸钙 沉淀和氯化钾,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K2CO3+CaCl2 CaCO3 ↓+2KCl 。 (3) 硝酸钾的溶解度受温度变化影响较大,温度降低时,硝酸钾的溶解 度减小,可能会结晶析出,过滤时会将析出的硝酸钾晶体也过滤掉。 |
(4) 物质从溶液中以晶体的形式析出的过程叫结晶。 (5) 溶液1放置1~ 2天后,温度降低,硝酸钾晶体析出,溶液2是析出硝酸钾后的母液,一定 是硝酸钾的饱和溶液,即溶液2中一定含有硝酸钾、碳酸钾与氯化钙反应 生成的氯化钾和未除去的氯化钠。 答 案: (1) 加快溶解 (或“均匀受热”) (2) K2CO3+CaCl2 CaCO3 ↓+2KCl (3) 防止硝酸钾析出 (4) 结晶 (5) KNO3 NaCl (或“NaNO3 ”) |
11.海水制碱的流程
考查海水制碱的流程、原理及碳酸氢钠受热易分解的性质 |
6. 我国化学家侯德榜先生创立的联合制碱法, 将碱厂与氨厂联合,既提高效益又减少污染,促进了世界制碱工业的发 展。联合制碱法的模拟流程如图一所示。 一 |
图二 三种盐的溶解度随温度变化的曲线如图二所示。吸氨碳化塔中温度控制 在30~35 ℃ ,其中主要发生的反应是NH3+CO2+H2O+NaCl NaHCO3+NH4Cl。 (1) 氨厂的原料N2来自空气。分离液态空气是利用空气中各成分的 不同。 (2) 通常状况下,NH3 的溶解度远大于CO2 的溶解度。为了提高产率, 吸氨碳化塔中应该先通入的是 (填“NH3 ”或“CO2 ”) 。 (3) 加热NaHCO3制得纯碱的化学方程式是 。 (4) 结合图二分析,吸氨碳化塔中析出NaHCO3 固体的主要原因是 (填序号) 。 ①溶剂质量减少; ②NaHCO3难溶于水; ③30~35 ℃时,NaCl、NaHCO3、NH4Cl的溶解度相比较,NaHCO3 的溶 解度最小,易达到饱和而析出。 (5)氨厂生产的NH3溶于水后得到的氨水可以作 (填化肥类别) 肥。碱厂与氨厂联合后,用NH4Cl代替氨水作化肥,其优势是 (答一点即可) 。 解 析: (2) 氨气的溶解度远大于CO2 的溶解度 ,氨气和水生成 |
氨水 ,呈碱性 ,先通氨气后 ,更容易吸收二氧化碳 。 (3) 碳酸 氢钠加热分解生成碳酸钠 、水和二氧化碳 ,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2NaHCO3 Na2CO3+H2O+CO2 ↑。(4) 由溶解度曲线图可知,30~35 ℃ 时,在NaCl 、NaHCO3 、NH4Cl三者中,NaHCO3 的溶解度最小,因而最 容易达到饱和而析出晶体。(5)氨气和水反应生成的氨水中含有氮元素, 因此可以作氮肥;氨水具有挥发性,会导致氮含量降低,用NH4Cl代替 氨水作化肥,肥效提高。 答 案: (1) 沸点 (2) NH3 (3) 2NaHCO3 Na2CO3+H2O+CO2 ↑ (4) ③ (5) 氮 便于 贮存 (或便于运输、施用等其他合理答案均可) |
12.除去粗盐中难溶性的物质
考查粗盐提纯的步骤、注意事 项及错误操作对结果的影响 | ||
7. 在除去粗盐中难溶性杂质的实验中,下列操 作正确的是 ( ) |
| |
A. 取用粗盐 | |
B.溶解粗盐 | |
C.过滤盐水 | |
D.蒸发滤液 | |
解 析:取用粗盐时,瓶塞要倒放,A错误;配制溶液时,溶解操作应在 烧杯中进行,并用玻璃棒不断搅拌,不能在量筒内进行,B错误;过滤 操作时,要注意“一贴、二低、三靠”的原则,图中缺少玻璃棒引流, C错误;蒸发时,要用玻璃棒不断搅拌,以防止局部温度过高,造成液 滴飞溅,D正确。 答案:D |
13.复分解反应的实质
考查复分解反应发生的 实质,离子共存,物质组 成的判断等 |
8. 下列各组离子在pH大于7的溶液中,能大量 共存的是 ( ) A. H+ 、Ba2+ 、NO 、CO一 B. Mg2+ 、K+ 、NO 、Cl一 C. Na+ 、Ba2+ 、HCO 、SO一 D. Na+ 、Ba2+ 、OH一 、Cl一 解 析:pH大于7的溶液显碱性,水溶液中含有大量的OH一 。H+ 、OH一 两 种离子能结合成水,不能大量共存,H+和CO一 、CO一 和Ba2+也不能大量 共存,A错误。Mg2+ 、OH一 两种离子能结合成氢氧化镁沉淀,不能大量 共存,B错误。Ba2+、SO一 两种离子能结合成硫酸钡沉淀,不能大量共存, 且HCO 与OH一 不能大量共存,C错误。D中四种离子间不能结合成沉淀、 气体或水,能在碱性溶液中大量共存,D正确。 答 案:D |
14.工业炼铁的原理
| 考查工业炼铁原理、注意事 项、反应现象及尾气处理方 式,物质的还原性及氧化还原 反应 |
9. 在实验室里可以利用如图所示的装置进行还原 氧化铁的实验。 |
(1) 在点燃酒精喷灯前先通入一段时间一氧化碳的目的是
。 (2) 玻璃管中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 (3) 装置B的作用是 。 (4) 实验中还需补充的一个装置C是 。 解 析: (1) 在点燃酒精喷灯前先通入一段时间一氧化碳, 目的是排尽 装置中的空气,防止加热时发生爆炸。 (2) 一氧化碳具有还原性,高温 下 能 与 氧 化 铁 反 应 生 成 铁 和 二 氧 化 碳 , 反 应 的 化 学 方 程 式 为 Fe2O3+3CO2Fe+3CO2 。 (3) 二氧化碳能使澄清的石灰水变浑浊,装 置 B 的作用是检验有无二氧化碳生成。 (4) 一氧化碳有毒,直接排放到 空气中会污染环境,应在右端导管口处用酒精灯点燃尾气或用气球收集。 答 案: (1) 排尽装置中的空气,防止加热时发生爆炸 (2) Fe2 O3 +3CO2Fe+3CO2 (3) 检验有无二氧化碳生成 (4) 在右端导管口处用酒精灯点燃尾气或用气球收集 |
15.影响钢铁锈蚀的条件
| 考查金属生锈的条件,影响锈蚀 速率的因素,以及减缓金属生锈 的方法 | ||
10. 如图所示,某兴趣小组用三枚洁净无锈铁钉 探究铁生锈的条件。 | |||
a b c (1) 四天后, (填字母) 试管中铁钉有明显锈迹。 (2) 由此实验可以得出铁生锈的条件是 。 解 析:a 试管中的铁钉与氧气、水充分接触;b 试管中的铁钉只能与干 燥的空气接触;c 试管中的铁钉只能与水接触;四天后,a 试管中的铁钉 生锈,另外两支试管中的铁钉没有生锈,由此实验可以得出铁生锈的条 件是与氧气、水充分接触。 答 案: (1) a (2) 与氧气、水充分接触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