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西省晋城市第一中学2023届高三语文上学期第五次调研考试试题(Word版附解析)
展开2022-2023学年第一学期高三年级第五次调研考试
语文试题
一、现代文阅读(36分)
(一)论述类文本阅读(本题共3小题,9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屈原的《离骚》与苏轼的词,都展现出了鲜明的“自我形象”,这种“自我形象”的塑造无疑带有生活的真实印记,但更多融入了诗人的人生理想与追求,是其人格精神与艺术精神的外化。两人作品中的“自我形象”有诸多相通共鸣之处,但由于不同文化背景、不同性格品性的陶塑,二者又存在诸多差异。
屈原作为楚国贵族,一心想振兴楚国,无奈的是,怀王并非知人善任之君,后来听信一些奸佞之臣的谗言,弃屈原而不用。到了顷襄王,则干脆把屈原放逐到江南。屈原具有强烈的自我意识,因此,政治上的失意对他来说,就不仅仅是地位与名利的丧失,而是整个人生理想、人生信念的崩塌,这给他带来了巨大的心灵创伤,这种创伤弥漫在《离骚》整个作品中。
苏轼因诗获罪,被贬黄州之后便不在诗歌中放纵自我,这在他与朋友的往来书信中多有提及。而在当时多“绮罗香泽之态”与“闺门淫媟之语”的小词,恰好成了他寄寓情感、抒发自我的不二选择。苏词中也常常弥漫着失意的伤感、无助的寂寥,比如《卜算子·黄州定慧院寓居作》:“缺月挂疏桐,漏断人初静。……拣尽寒枝不肯栖,寂寞沙洲冷。”对于这首词的主旨,众人说法不一,但总体来看,诗中应有政治寄托,只是这种孤寂之情表达得更为含蓄蕴藉、空灵飞动。苏词中对时光流逝、人生无常也颇多感慨,但又希望在更深的根基处化解一切对立与冲突,将一切愁苦化作淡淡的轻烟随风而逝,从而达到一种物我两忘的澄明之境,而不似屈原那样苦苦挣扎和自我煎熬。
《离骚》中的“自我形象”除了悲苦失意,更突出的是怨愤、不屈,乃至迷狂。刘小枫在《拯救与逍遥》中说:“屈原的伟大恰恰就在于他始终以社会的命运和历史的命运为自己的命运,就在他的价值自居的人格精神。”所谓价值自居就是把某种超越个体的更高的价值追求内化为自身的感性生命,把无限寓于有限,在这种价值担当中,个体完成了对自身的超越。所以屈原对楚王和奸臣充满了怨愤的情绪,这种怨愤不是个人政治失意的发泄,而是对人生价值的坚守,诗人与巫卜沟通,与神灵对话,几乎陷入了迷狂之境。
苏轼满怀治世理想,入仕后却屡遭小人排挤,多次被贬。他词作中的“自我形象”也时时流露出隐隐的怨愤之气。但与屈原不同的是,苏轼没有选择剑拔弩张式的抗争,而是于当下的生活中寻求生命本真的意义,个人的宠辱、政治的得失全都在烟霞雾霭、清风明月的审美境界中化解于无形。苏词中的“自我形象”更多的其实是洒脱旷达,是面对风雨来袭的坦然淡定,如《定风波》;“莫听穿林打叶声,何妨吟啸且徐行。竹杖芒鞋轻胜马,谁怕?一蓑烟雨任平生。”词人借冒雨徐行,表现了虽处逆境屡遭挫折而不畏惧不颓丧的旷达胸怀。有此胸怀,自然“觉从前皆非今是”“我今忘我兼忘世”,在物我两忘中达到更高的境界。
作为豪放词的开拓者,苏词中的“自我形象”自然也有一些雄豪的气息在,“且趁闲身未老,尽放我、些子疏狂。百年里,浑教是醉,三万六千场。”一个“浑”字将悲愤之情化为磊落之气。苏轼之狂,更多的是一种意气风发。这种狂放不是纠结焦虑不知出路所在的迷狂,而是超越个人境遇的偃蹇困顿,跳出生活之外反观生活的淡定洒脱,这也正是宋王朝知识分子所热衷追求的古仁人之心——不以物喜,不以己悲。
(摘编自李菲、韩伟《〈离骚〉与苏轼词中“自我形象”的比较》)
1. 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
A. 屈原的《离骚》与苏轼词中塑造的“自我形象”并非源自真实的生活,而是他们各自人生理想与美好追求的化身。
B. 与屈原相比,苏轼的词也常常弥漫着伤感与寂寥,但却能摆脱一切烦扰羁绊,从而进入一种物我两忘的澄明之境。
C. 屈原之迷狂源自以“价值自居”,完成了对自我的超越;苏轼之狂放则是一种意气风发,一种跳出生活外的淡定洒脱。
D. 苏轼与屈原所处时代的文化背景不同,宋人所推崇的“不以物喜,不以己悲”的生活态度直接影响了苏轼的性格。
2. 下列对原文论证的相关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文章采用先总后分的论证结构,主体部分又分别从两个方面比较二者塑造的“自我形象”的同与异。
B. 文章善用举例论证,如举苏轼《卜算子·黄州定慧院寓居作》一词说明苏轼抒写孤寂之情含蓄灵动。
C. 文章引用刘小枫《拯救与逍遥》中的话,意在说明屈原的伟大之处就在于他的价值自居的人格精神。
D. 《离骚》中“自我形象”与苏词中“自我形象”同中有异,怨愤之中,前者不屈、迷狂,后者洒脱、旷达。
3. 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屈原强烈的“自我意识”导致其心灵上遭受了巨大的创伤,而这种巨大的心灵创伤也弥漫在《离骚》的整个作品之中。
B. 屈原把社会的命运和历史的命运当作自己的命运,苏轼将政治得失化解于无形,两相比较作者并未厚此薄彼。
C. 苏轼因诗获罪,被贬黄州后便多以小词寄寓情感、抒发自我,这在一定程度上丰富了苏词内容,拓展了意境。
D. 面对相似的人生际遇,屈原大胆的批判、严厉的斥责,怨愤不屈;苏轼虽然没有放弃抗争,但却能够胸怀旷达。
(二)实用类文本阅读(本题共3小题,12分)
材料一:
虎吼一声,威震山河。自从老虎跻身十二生肖,这位森林里的大王,便带着威猛之气、骁勇之神、智慧之光,走进了国人的精神世界。十二生肖的动物中,兔、鸡、羊,甚至身高体大的牛和马都被人类驯化,老虎依然我行我素,或在深山老林,或在荒野僻壤,世袭着百兽之王的尊贵地位。
威猛的老虎没能成为六畜中的一员。但是,这并不妨碍老虎与人的亲密关系,其幻化出的形象早就走进了千家万户,最具代表性的化身应属布老虎。先民将仁爱寄寓在威风凛然的老虎身上,布老虎与孩童形影不离。
老虎变成布老虎,没有了威猛,没有了骁勇,走进中国人生活的老虎早就人格化了,如果说,布老虎身上体现的是仁爱,那出现在《醒世恒言》里的老虎便是道义的化身。
冯梦龙在《醒世恒言》第五卷里写大唐天宝年间,福州有个勇武少年名叫勤自励,打猎归来路过大树坡,看见陷阱里掉进了一只黄斑老虎。老虎见到他便前足跪地,像是磕头求救。勤自励心一软放走了老虎。
这只老虎后来大义报恩,为他拦下要改嫁的媳妇。冯梦龙将人间大义维系在了老虎身上。中华文化博大精深,不仅用《三字经》《弟子规》等教育人,而且将老虎人格化了,让它承载了大义,感染人。这就是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魅力。
明代的冯梦龙让老虎承载了道义,清代的蒲松龄也不甘人后,《聊斋志异》里蹦出来一只“赵城虎”。赵城虎吃了人,吃掉的还是一个寡身老太婆的独生子。儿子死了,谁来供养老太婆?老太婆痛不欲生,哭闹到县宰那里状告恶虎。捕捉猛虎是件危险事,弄不好会搭上自家的性命,县宰担心无人领命,没想到小吏李能竟敢领命。但李能忙碌数日,没有交差,还挨了一顿板子。李能跑到庙里哭诉。门口竟蹲着一只老虎,乖乖待着,他绑缚着老虎并带到县衙,完成了差事。
县宰问老虎:“你吃了老人家的儿子?”老虎居然点头承认。县宰要老虎给老太太当儿子养老,老虎又点点头。要老虎给老人家当儿行孝,岂非笑话!次日老太太开门,门前有一只死鹿。是老虎送来的。老人家卖了鹿皮鹿肉,买来柴米油盐度日。老人家衣食丰裕,安享晚年。老人家走到了生命的终点。左邻右舍帮助安葬了老人家,平日的积蓄足够所需费用。老虎跑到坟前,大声吼叫,声如雷鸣,胜似痛哭。蒲松龄真乃大手笔,老虎被赋予了道义、诚信和礼仪。
冯梦龙和蒲松龄笔下的老虎,比照儒家的“五常”还差一个字:智。老虎是智者还是愚者?小学课本上出现过《狐假虎威》的故事。是呀,大老虎竟被小狐狸玩弄了一把,还能说老虎聪明?《黔之驴》与《狐假虎威》正好相反,似乎是要给遭到贬损的老虎正名。柳宗元从容走笔,一步一步展示老虎的智慧。第一步写老虎从没见过这个庞然大物,以为是神,小心翼翼地挨近。第二步写驴一声高叫,老虎以为要吃它,吓得跑出好远。森林之王吓成这般样子,实在可笑,不过老虎并未吓破胆,一走了之。第三步写老虎觉得这庞然大物无能,却没有轻易冒犯。第四步写老虎稍微接近并挑逗,看看老虎多有心计。驴子大发雷霆之怒,不过就是跃动后蹄来踢老虎。老虎暗自欣喜,庞然大物就这般本事。第五步写老虎“断其喉,尽其肉”。
老虎乃大智者也。
即使老虎身上不携带仁、义、礼、智、信的基因,也难以动摇其在国人心目中的重要地位。老虎是力量的象征。东汉应劭辑录的《风俗通义》指出:“虎者阳物,百兽之长,能执搏挫锐,噬食鬼魅。”何其勇武!何其威风!国人视之为神兽、瑞兽,赋予其美好的人格。
在国人的精神文化世界,随处都活跃着老虎。书籍里有,绘画上有,最传神的是成语。如形容身体健壮的虎背熊腰,如形容智慧谋略的调虎离山,如形容胆量过人的降龙伏虎,如形容人才济济的藏龙卧虎,如形容威武气势的虎啸龙吟……
数千年积淀的丰厚的虎文化,影响着国人的思维。简而言之,虎是威风凜凛的图腾,虎是势运昌盛的象征。虎文化的精髓是威武雄健,勇往直前;虎文化的标识是王者气魄,无往不胜。
(摘编自乔忠延《漫谈中国文化里的虎》)
材料二:
西方人把狮子当作百兽之王,中国人则把老虎当作百兽之王。中国人自古就崇虎,喜爱老虎的勇猛和力量,认为老虎威震山林而使群兽畏服,是权力的象征;在中国古老的农业社会中,老虎是“四瑞兽”之一,它能“驱恶镇邪”,是保护神。据说,古时中原有个“虎氏族”,是黄帝的一个胞族,后来曾建立过“虎方国”。而在川蜀一带,古代巴人也有一支叫白虎巴人。
在中国文化中,虎文化是起源较早的图腾文化之一,它源于远古自然崇拜和图腾崇拜,属于初民原始文化内容之一,也是我们中华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历史的发展中,虽然虎没有成为帝王的象征,但它一直是权力或力量的象征,如虎符、虎将、虎师等。在普通民众的心里,虎是力量和正义的象征,能驱除灾难和邪恶。受其影响,在民间传说、民间美术、民间戏曲等传统文化的各个领域中,虎的形象无所不在,如民间年画、民间剪纸、民间雕塑、民间刺绣、民间布艺等各种民间工艺美术品都在反复地刻画虎。人们以虎为瑞兽,认为它是力量的象征,让它来守护家、保卫家人;认为它是正义的化身,用它来镇宅、驱逐邪恶。
虎文化最早分布在以狩猎为主的黄河流域。在上古时期,黄河流域就有了虎图腾。在河南省濮阳市西水坡距今六七千年前的古墓中,挖掘出了一对蚌塑龙虎图形,由于其年代很早,被称为“天下第一虎”,可见虎是中原地区的原始图腾之一。黄河流域的虎文化一直伴随人类社会的发展,贯穿于人生礼仪的各个方面,在人民群众的生活中,虎文化一直处于重要的地位。
位于黄河流域的中原地区,从远古到北宋,一直是中国的政治、经济、文化中心,后由于受战争影响,主要是唐末战争、宋朝南迁,特别是宋代“靖康之变”后,中原人大规模南迁,有的追随宋高宗赵构,有的则自找去处,总的流向是长江以南地区。迁徙到江南的,以寓居浙江、江苏者为多,他们将中原地区的民俗文化也一并带到了江南。随着时间的推移,这些迁移而来的民俗文化,慢慢与当地传统相融合,形成了新的民俗文化。
(摘编自刘涟《虎文化在中国的诞生和流传》
4. 下列对材料一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
A. 老虎能够跻身十二生肖,是因为老虎威猛、骁勇、智慧,拥有着百兽之王尊贵地位。
B. 先民将仁爱寄寓在老虎身上,将老虎变成布老虎,表明先民畏惧老虎的威猛和凶悍。
C. 中华文化博大精深,不仅用《三字经》《弟子规》等教育人,还让人格化的老虎感染人。
D. 老虎在国人心目中的地位是难以动摇的。数千年积淀的虎文化主导着国人的思维。
5. 根据材料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聊斋志异》里写县宰担心无人愿领捕捉猛虎的差事,没想到小吏李能竟敢领命。但李能最终没能交差,还挨了板子。
B. 国人视老虎为神兽、瑞兽,赋予其美好的人格。老虎活跃在书籍、绘画、成语里,活跃在国人的精神文化世界里。
C. 与西方人不同,中国人把老虎当作百兽之王。中国人崇虎,认为老虎威震山林而使群兽畏服,是权力的象征。
D. 中原地区的民俗文化被中原人带到了江南。这些迁移而来的民俗文化与当地传统相融合,形成了新的民俗文化。
6. 两则材料都谈论了虎文化,但阐述的侧重点不同。请结合材料简要分析。
(三)文学类阅读(本题共3小题,15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酒婆
冯骥才
老首善街有家最低等的小酒馆。不插幌子,不挂字号,连座位也没有;柜台上不卖菜,单摆一缸酒。来喝酒的,都是扛活拉车卖苦力的底层人。
这酒馆只卖一种叫“炮打灯”的酒。这酒价钱贱,不讲余味,只讲冲劲,进嘴非得赶紧咽,不然烧烂了舌头。可一落进肚里,马上一股劲“腾”地蹿上来,直撞脑袋。好酒应是温厚绵长,绝不上头。但穷汉子们挣一天命,筋酸骨乏,心里憋闷,不就为了花钱不多,马上来劲,晕头涨脑地洒脱洒脱放纵放纵吗?
要说最洒脱的,还得数酒婆。天天下晌,这老婆子一准来到小酒馆,衣衫破烂,像叫花子;头发乱,脸色黯,没人说清她啥长相,更没人知道她叫什么,却都知道她是这小酒馆的头号酒鬼,尊称酒婆。她一进门,照例打怀里摸出个四四方方小布包,打开布包,里头是个报纸包;打开报纸包,又是个绵纸包,好像里头包着一个翡翠别针;再打开绵纸包,原来只是两角钱!她拿钱撂在柜台上,老板照例把多半碗“炮打灯”递过去,她接过酒碗,举手扬脖,碗底一翻,酒便直落肚中,好像倒进酒桶。待这婆子两脚一出门坎,就像在地上划天书了。
她一路东倒西歪向北去。走出一百多步远的地界,是个十字路口,车来车往,常常出事。您还甭为这婆子揪心,瞧她烂醉如泥,可每次将到路口,一准是“噔”地一下,醒过来了,竟像常人一般,不带半点醉意,好端端地穿街而过。她天天这样,从无闪失。
首善街上人家,最爱瞧酒婆这醉醺醺的几步,上摆下摇,左歪右斜,悠悠旋转乐陶陶,看似风摆荷叶一般;逢到雨天,雨点淋身,便像一张慢慢旋动的大伞了……但是,为什么酒婆一到路口就醉意全消呢?
原来,老板人奸,往酒里掺水。酒鬼们一清二楚,但谁也不肯把这层纸捅破,喝美了也就算了。
老板人近六十,没儿没女,八成要绝后。可一日,老板娘爱酸爱辣,居然有喜了!老板给佛爷叩头时,动了良心,发誓今后老实做人,再不往酒里掺水了。
就是这日,酒婆来到小酒馆,照例还是掏出包儿来,层层打开,花钱买酒,举手扬脖,把改假为真的“炮打灯”倒进肚里……真货就是真货。这次酒婆还没出屋,人就转悠起来了。而且今儿她一路上摇晃得分外好看,上身左摇,下身右摇,愈转愈疾,初时像风中的大鹏鸟,后来竟像一个黑黑的大漩涡!首善街的人看得惊奇,也看得纳闷,不等多想,酒婆已到路口,竟然没有酒醒。破天荒头一遭转悠到马路上。下边的惨事就甭提了……
自此,酒婆在这条街上绝了迹。小酒馆里的人们却不时念叨起她来,说她才算真正够格的酒鬼。她喝酒不就菜,向例一饮而尽,不贪解馋,只求酒劲。在酒馆既不多事,也无闲话,交钱喝酒,喝完就走,从来没赊过帐。老板听着,忽然想到,酒婆出事那日,不正是自己不往酒里掺假的那天吗?原来祸根竟在自己身上!他便别扭开了,心想这人间的道理真是说不清了。为什么几十年拿假酒骗人,却相安无事,都喝得挺美,可一旦认真起来反倒毁了?
7. 下列对小说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老板往酒里掺水,喝酒的人心里都一清二楚,但谁也不肯说出来,这表现了首善街的人贫穷、麻木,只图喝个便宜,喝个痛快,不想惹是生非的心理状态。
B. “老板给佛爷叩头时,动了良心,发誓今后老实做人,诚实卖酒,再不往酒里掺水掺假了。”这为后文情节发展埋下了伏笔。
C. “直落”“好像倒进酒桶”等词语,生动形象地写出了酒婆喝酒之急;“一到路口就醉意全消”,则表明酒力并不长久。
D. 作者在小说中塑造了酒婆、酒馆老板、首善街的其他人等一群生活在社会最底层的人物形象,表达了“哀其不幸,怒其不争”的深刻主题。
8. 小说中的酒婆有哪些形象特征?请结合全文简要分析。
9. 小说中,酒婆最终因醉酒死在了首善街,你觉得造成这一悲剧的原因有哪些?请结合文本谈谈自己的看法。
二、古代诗文阅读(34分)
(一)文言文阅读(本题共4小题,19分)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
楚灵王即位,欲为霸,会诸侯,使椒举如晋求诸侯。晋君欲勿许。司马侯曰:“不可。楚王方侈,君其许之,修德以待其归!若归于德,吾犹将事之,况诸侯乎?若适淫虐,楚将弃之,吾谁与争?”公曰:“晋有三不殆,其何敌之有?国险而多马,齐、楚多难,有是三者,何向而不济?”对曰:“恃马与险,而虞邻之难,是三殆也。恃险与马,不足以为固也,从古以然,是以先王务德音以享神人,不闻其务险与马也。若何虞难?齐有仲孙之难而获桓公至今赖之晋有里克之难而获文公是以为盟主卫邢无难狄亦丧之故人之难不可虞也恃此三者而不修政德,亡于不暇,有何能济,君其许之。”乃许楚。灵王遂为申之会,与诸侯伐吴,起章华之台,为干溪之役,百姓罢劳怨怼于下,群臣倍畔于上。公子弃疾作乱,灵王亡逃,卒死于野。故曰:“晋不顿一戟而楚人自亡。”司马侯之谋也。
楚平王杀伍子胥之父,子胥出亡,挟弓而干阖闾,阖闾欲兴师伐楚,子胥谏曰:“不可。臣闻之,君子不为匹夫兴师。且事君犹事父也。亏君之义,复父之仇,臣不为也。”于是止。蔡昭公朝于楚,有美裘,楚令尹囊瓦求之,昭公不予。于是拘昭公于郢,数年而后归之,昭公济汉水,沉璧曰;“诸侯有伐楚者,寡人请为前列。”楚人闻之,怒,于是兴师伐蔡。蔡请救于吴。子胥谏曰:“蔡非有罪也,楚人无道也。君若有忧中国之心,则若此时可矣。”于是吴兴兵伐楚,遂败楚人于柏举,而成霸道,子胥之谋也。故《春秋》美而褒之。
(节选自《新序·善谋》)
10. 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
A. 齐有仲孙之难而获桓公/至今赖之/晋有里克之难而获文公/是以为盟主/卫邢无难狄/亦丧之故/人之难不可虞也/
B. 齐有仲孙之难而获/桓公至今赖之/晋有里克之难而获/文公是以为盟主/卫邢无难狄/亦丧之/故人之难不可虞也/
C. 齐有仲孙之难而获/桓公至今赖之/晋有里克之难而获/文公是以为盟主/卫邢无难/狄亦丧之故/人之难不可虞也/
D. 齐有仲孙之难而获桓公/至今赖之/晋有里克之难而获文公/是以为盟主/卫邢无难/狄亦丧之/故人之难不可虞也/
11. 下列对文中加点的词语及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殆,意为危险。与“知彼知己,百战不殆”中的“殆”含义相同。
B. 务,意为致力、从事,与《过秦论》中“务耕织”的“务”含义不同。
C. 倍,同“背”,与《鸿门宴》中“愿伯具言臣之不敢倍德也”“倍”含义相同。
D. 前列,文中是指先锋、先头部队。与我们平常所说的“位居前列”含义不同。
12. 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司马侯劝晋君暂时迎合楚王,若楚王仁德,诸侯自然会去侍奉他,否则,晋国再去灭掉楚国来争霸。
B. 楚灵王召集诸侯会盟后发动战争,兴建宫室,导致众叛亲离。这恰好印证了司马侯“淫虐将遭弃”的观点。
C. 伍子胥出逃到吴国,吴王阖闾想出兵帮他报仇,但子胥劝阻吴王,不能为了给子胥报仇而损害君王道义。
D. 蔡昭公因一件美裘触怒楚国贵族,被囚数年才获释。回国途中他立誓报仇,后求救于吴,吴最终打败楚国。
13. 请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恃此三者而不修政德,亡于不暇,有何能济,君其许之。
(2)蔡非有罪也,楚人无道也。君若有忧中国之心,则若此时可矣。
(二)古代诗歌阅读(本题共2小题,9分)
阅读下面这首宋诗,完成下面小题。
九日次韵王巩①
苏轼
我醉欲眠君罢休,已教从事到青州②。
鬓霜饶我三千丈,诗律输君一百筹。
闻道郎君闭东阁,且容老子上南楼。
相逢不用忙归去,明日黄花蝶也愁③。
【注】①本诗作于元丰元年,当时苏轼任徐州知州。王巩,苏轼的诗友。字定国,北宋诗人、画家。②青州从事,《世说新语》载,晋朝桓公手下有个主簿,每有酒时,桓公总要叫他先品尝。他称好酒为“青州从事”。③最后两句反用唐郑谷《十日菊》中“节去蜂愁蝶不知,晓庭还绕折残枝”意。
14. 下列对这首诗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次韵是按照别人诗的原韵和诗,这首诗是苏轼在九九重阳日与诗友王巩的和答。
B. “醉”“欲眠”“罢休”等词语表明诗人和友人开怀畅饮,也表明了重阳相聚的欢愉兴致。
C. 颔联用夸张和比拟的手法自嘲平添白发,青春不再,同时也夸赞了友人的诗歌才华。
D. 颈联体现出诗人对友人的劝慰,“老子”指自己,劝友人和自己一起登楼赏秋。
15. 诗的最后两句有何含意?请简要分析。
(三)名句名篇默写(本题共1小题,6分)
16. 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在《屈原列传节选》中,司马迁认为屈原《离骚》文章的内容虽然细小但含义却极弘大,所举的事例虽然浅近但意义却很深远的两句是:“_________,________ 。”
(2)《过秦论》中,秦始皇继承前代功业、靠武力征服天下的两句是“________,__________”。
(3)《江城子·乙卯正月二十日夜记梦》中,表现苏轼梦里归乡,与妻子相见时,“执乎相看泪眼,竟无语凝噎”情形的两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
三、语言文字运用(20分)
(一)语言文字运用I(本题共3小题,9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慎独”在儒家思想史上影响深远,但历来的解释却___________,在通常的理解中,慎独指在无人监督的情况下,依然能进守道德规范。《大学》指出“小人”独处时,常干出不好的事,见到君子才试图掩盖恶行。因此,《大学》强调,要“诚于中,形于外”,也就是说,做人必须___________。
“慎独”的核心是诚信和道德自律。在注重个人隐私的当今社会,不论有人无人,更要自觉遵守社会公德,不做损害自己并最终损害他人、社会利益的事。青少年可塑性很强,尤其应这从小养成规则意识和诚信意识。( )。目前,人类社会已经迈入了网络时代,面对___________的虚拟世界,个人与社会的关系有了新的特点:一方面,我们要自觉抵制网上的不良信息;另一方面,在网上发帖时,也应该遵守网络道德。网络世界有一句“名言”:在网上没有人知道你是一只狗。但是,你自己知道你是什么,能否永远做___________的人,关键就在你不为人注意的那一刻。
17. 依次填入文中横线上的词语,全都恰当的一项是( )
A. 莫衷一是 言行一致 精彩纷呈 光明磊落 B. 各执一词 表里如一 精彩纷呈 浩然正气
C. 莫衷一是 表里如一 错综复杂 光明磊落 D. 各执一词 言行一致 错综复杂 浩然正气
18. 下列填入文中括号内的语句,衔接最恰当的一项是( )
A. 青少年不仅能确立现代生活理念,也能拥有健康心理
B. 这不仅有助于青少年的心理健康,也有助于他们确立现代生活理念
C. 青少年不仅能拥有健康的心理,也能确立现代生活理念
D. 这不仅有助于青少年确立现代生活理念,也有助于他们的心理健康
19. 文中画波浪线的句子有语病,下列修改最恰当的一项是( )
A. 在注重个人隐私的当今社会,不论有人无人,更要自觉遵守社会公德,不做损害他人、社会利益并最终损害自己的事。
B. 在注重个人隐私的当今社会,不论有人无人,都更要自觉遵守社会公德,不做损害自己并最终损害他人、社会利益的事。
C. 在注重个人隐私的当今社会,无论有人无人,更要自觉遵守社会公德,不做损害他人、社会利益并最终损害自己的事。
D. 在注重个人隐私的当今社会,不论有人无人,都更要自觉遵守社会公德,不做损害他人、社会利益并最终损害自己的事。
(二)语言文字运用Ⅱ(本题共2小题,11分)
20.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古人认为马是雄壮、勇武的动物,从而宠爱它。古人骑马讲究规格,东汉何休在《春秋公羊传解话》中说“天子马曰龙,高七尺以上;诸侯曰马,高六尺以上;卿大夫、士曰驹,高五尺以上”,可见,不同身份和地位的人所骑的马称谓不同, ① 。古代历史上的改朝换代、攻城野战,也常与 ② 。如楚汉相争时,项羽的坐骑名为“乌骓”,此骑所向披靡,助项羽奋勇杀敌。再如唐太宗李世民在唐朝建立过程中先后骑过的拳毛、什伐赤、白蹄乌、特勒骠、青骓、飒露紫六匹骏马,后被刻成浮雕立于太宗昭陵北司马门内,称“昭陵六骏”。这些蕴含着历史故事的名马也给人们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对人忠诚的狗是人类的朋友,正因为狗对主人忠诚,所以也使其背上了摇尾乞怜、卑贱低下的坏名声。同时中国人讲究气节,而狗在古人心中苟且偷生、趋炎附势的小人形象,就与中国的传统文化格格不入,于是就出现了很多 ③ ,如狗胆包天、狗仗人势、狗眼看人低、狗嘴里吐不出象牙等。
请在文中横线处补写恰当的语句,使整段文字语意完整连贯,内容贴切,逻辑严密,每处不超过12个字。
21. 根据要求,完成题目。
《红楼梦》第二十回:湘云在见到宝玉和黛玉后,叫道“爱哥哥,林姐姐”,黛玉也因此戏谑道:“偏是咬舌子爱说话,连个‘二’哥哥也叫不出来,只是‘爱’哥哥‘爱’哥哥的。”宝玉笑道:“你学惯了他,明儿连你还咬起来呢。”……宝玉不等说完,忙用话岔开。湘云笑道:“这一辈子我自然比不上你。我只保佑着明儿得一个咬舌的林姐夫,时时刻刻你可听‘爱’‘厄’去。阿弥陀佛,那才现在我眼里!”说的众人一笑,湘云忙回身跑了。
在此之后,脂砚斋评道:可笑近之野史中,满纸羞花闭月,莺啼燕语,殊不知真正美人方有一陋处……今见“咬舌”二字加以湘云,是何大法手眼,敢用此二字哉?不独不见其陋,且更觉轻俏娇媚,俨然一娇憨湘云立于纸上,掩卷合目思之,其“爱厄”娇音如入耳内。
“美人陋处”是脂砚斋提出的。所谓真正的美人,并非是完美无缺、十全十美的,反而是有一点小瑕疵,更容易让人记住,但这也不妨碍其“真美”。这也是西方美学所推崇的一种“缺陷美”。
请结合《红楼梦》中的女性人物刻画,谈谈《红楼梦》中“美人陋处”的艺术效果。
四、写作(60分)
22. 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
近日,《环球时报》披露了这样一则新闻:某知名电视台做了一份题为“你会和父母从事相同的职业吗?”的青年问卷调查,结果显示,仅有11.8%的受访者表示“会”,其余88.2%的受访者均表示“不会”。
实际情况是,不少人经过权衡,最终选择了和父母从事相同的职业。比如,袁隆平的儿子袁定阳表示将继承父亲的遗志,继续推进“袁梦计划”。
读了上述材料,处于青春时代的你会有怎样的思考?请结合你的职业生涯规划,写一篇文章,体现你的思考。
要求:选准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得泄露个人信息;不少于800字。
2022-2023学年第一学期高三年级第五次调研考试
语文试题
一、现代文阅读(36分)
(一)论述类文本阅读(本题共3小题,9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屈原的《离骚》与苏轼的词,都展现出了鲜明的“自我形象”,这种“自我形象”的塑造无疑带有生活的真实印记,但更多融入了诗人的人生理想与追求,是其人格精神与艺术精神的外化。两人作品中的“自我形象”有诸多相通共鸣之处,但由于不同文化背景、不同性格品性的陶塑,二者又存在诸多差异。
屈原作为楚国贵族,一心想振兴楚国,无奈的是,怀王并非知人善任之君,后来听信一些奸佞之臣的谗言,弃屈原而不用。到了顷襄王,则干脆把屈原放逐到江南。屈原具有强烈的自我意识,因此,政治上的失意对他来说,就不仅仅是地位与名利的丧失,而是整个人生理想、人生信念的崩塌,这给他带来了巨大的心灵创伤,这种创伤弥漫在《离骚》整个作品中。
苏轼因诗获罪,被贬黄州之后便不在诗歌中放纵自我,这在他与朋友的往来书信中多有提及。而在当时多“绮罗香泽之态”与“闺门淫媟之语”的小词,恰好成了他寄寓情感、抒发自我的不二选择。苏词中也常常弥漫着失意的伤感、无助的寂寥,比如《卜算子·黄州定慧院寓居作》:“缺月挂疏桐,漏断人初静。……拣尽寒枝不肯栖,寂寞沙洲冷。”对于这首词的主旨,众人说法不一,但总体来看,诗中应有政治寄托,只是这种孤寂之情表达得更为含蓄蕴藉、空灵飞动。苏词中对时光流逝、人生无常也颇多感慨,但又希望在更深的根基处化解一切对立与冲突,将一切愁苦化作淡淡的轻烟随风而逝,从而达到一种物我两忘的澄明之境,而不似屈原那样苦苦挣扎和自我煎熬。
《离骚》中的“自我形象”除了悲苦失意,更突出的是怨愤、不屈,乃至迷狂。刘小枫在《拯救与逍遥》中说:“屈原的伟大恰恰就在于他始终以社会的命运和历史的命运为自己的命运,就在他的价值自居的人格精神。”所谓价值自居就是把某种超越个体的更高的价值追求内化为自身的感性生命,把无限寓于有限,在这种价值担当中,个体完成了对自身的超越。所以屈原对楚王和奸臣充满了怨愤的情绪,这种怨愤不是个人政治失意的发泄,而是对人生价值的坚守,诗人与巫卜沟通,与神灵对话,几乎陷入了迷狂之境。
苏轼满怀治世理想,入仕后却屡遭小人排挤,多次被贬。他词作中的“自我形象”也时时流露出隐隐的怨愤之气。但与屈原不同的是,苏轼没有选择剑拔弩张式的抗争,而是于当下的生活中寻求生命本真的意义,个人的宠辱、政治的得失全都在烟霞雾霭、清风明月的审美境界中化解于无形。苏词中的“自我形象”更多的其实是洒脱旷达,是面对风雨来袭的坦然淡定,如《定风波》;“莫听穿林打叶声,何妨吟啸且徐行。竹杖芒鞋轻胜马,谁怕?一蓑烟雨任平生。”词人借冒雨徐行,表现了虽处逆境屡遭挫折而不畏惧不颓丧的旷达胸怀。有此胸怀,自然“觉从前皆非今是”“我今忘我兼忘世”,在物我两忘中达到更高的境界。
作为豪放词的开拓者,苏词中的“自我形象”自然也有一些雄豪的气息在,“且趁闲身未老,尽放我、些子疏狂。百年里,浑教是醉,三万六千场。”一个“浑”字将悲愤之情化为磊落之气。苏轼之狂,更多的是一种意气风发。这种狂放不是纠结焦虑不知出路所在的迷狂,而是超越个人境遇的偃蹇困顿,跳出生活之外反观生活的淡定洒脱,这也正是宋王朝知识分子所热衷追求的古仁人之心——不以物喜,不以己悲。
(摘编自李菲、韩伟《〈离骚〉与苏轼词中“自我形象”的比较》)
1. 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
A. 屈原的《离骚》与苏轼词中塑造的“自我形象”并非源自真实的生活,而是他们各自人生理想与美好追求的化身。
B. 与屈原相比,苏轼的词也常常弥漫着伤感与寂寥,但却能摆脱一切烦扰羁绊,从而进入一种物我两忘的澄明之境。
C. 屈原之迷狂源自以“价值自居”,完成了对自我的超越;苏轼之狂放则是一种意气风发,一种跳出生活外的淡定洒脱。
D. 苏轼与屈原所处时代的文化背景不同,宋人所推崇的“不以物喜,不以己悲”的生活态度直接影响了苏轼的性格。
2. 下列对原文论证的相关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文章采用先总后分的论证结构,主体部分又分别从两个方面比较二者塑造的“自我形象”的同与异。
B. 文章善用举例论证,如举苏轼《卜算子·黄州定慧院寓居作》一词说明苏轼抒写孤寂之情含蓄灵动。
C. 文章引用刘小枫《拯救与逍遥》中的话,意在说明屈原的伟大之处就在于他的价值自居的人格精神。
D. 《离骚》中的“自我形象”与苏词中“自我形象”同中有异,怨愤之中,前者不屈、迷狂,后者洒脱、旷达。
3. 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屈原强烈的“自我意识”导致其心灵上遭受了巨大的创伤,而这种巨大的心灵创伤也弥漫在《离骚》的整个作品之中。
B. 屈原把社会的命运和历史的命运当作自己的命运,苏轼将政治得失化解于无形,两相比较作者并未厚此薄彼。
C. 苏轼因诗获罪,被贬黄州后便多以小词寄寓情感、抒发自我,这在一定程度上丰富了苏词的内容,拓展了意境。
D. 面对相似的人生际遇,屈原大胆的批判、严厉的斥责,怨愤不屈;苏轼虽然没有放弃抗争,但却能够胸怀旷达。
【答案】1. C 2. C 3. A
【解析】
【1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对原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能力。
A.“并非源自真实的生活,而是……”错,原文第一段信息是“这种‘自我形象’的塑造无疑带有生活的真实印记,但更多融入了诗人的人生理想与追求,是其人格精神与艺术精神的外化”,可见选项曲解文意,应该是源自了真实生活,更多融入了“人生理想与美好追求”,选项“而是”表述也绝对。
B.“但却能摆脱一切烦扰羁绊”错,第二段信息是“苏词中也常常弥漫着失意的伤感、无助的寂寥……只是这种孤寂之情表达得更为含蓄蕴藉、空灵飞动。苏词中对时光流逝、人生无常也颇多感慨,但又希望在更深的根基处化解一切对立与冲突,将一切愁苦化作淡淡的轻烟随风而逝”,倒数第二段说“他(苏轼)词作中的‘自我形象’也时时流露出隐隐的怨愤之气”,可见选项表述绝对,不能说“摆脱一切”。
D.“宋人所推崇的……的生活态度直接影响了苏轼的性格”错,结尾段信息是说“这种狂放不是纠结焦虑不知出路所在的迷狂,而是超越个人境遇的偃蹇困顿,跳出生活之外反观生活的淡定洒脱,这也正是宋王朝知识分子所热衷追求的古仁人之心——不以物喜,不以己悲”,可见选项曲解文意,逻辑关系错,把追求说成原因——“直接影响”。
故选C。
【2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对原文论证的相关分析能力。
C.“就在于他的价值自居的人格精神”错,第四段信息是“《离骚》中的‘自我形象’除了悲苦失意,更突出的是怨愤、不屈,乃至迷狂。刘小枫在《拯救与逍遥》中说:‘屈原的伟大……就在他的价值自居的人格精神。’所谓价值自居……所以屈原对楚王和奸臣充满了怨愤的情绪,这种怨愤不是个人政治失意的发泄,而是对人生价值的坚守,诗人……几乎陷入了迷狂之境”,可见引用的目的在于说明屈原的怨愤所在,即“不是个人政治失意的发泄,而是对人生价值的坚守”。
故选C。
【3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理解分析作者观点态度的能力。
A.“‘自我意识’导致其心灵上遭受了巨大的创伤”错,原文第二段信息是“屈原具有强烈的自我意识,因此,政治上的失意对他来说,就不仅仅是地位与名利的丧失,而是整个人生理想、人生信念的崩塌,这给他带来了巨大的心灵创伤,这种创伤弥漫在《离骚》整个作品中”,可见选项偷换概念张冠李戴,文中导致心灵创伤的是“整个人生理想、人生信念的崩塌”,选项逻辑关系混乱,应该是自我意识导致“人生理想、人生信念的崩塌”,然后心灵上遭受了巨大的创伤。
故选A。
(二)实用类文本阅读(本题共3小题,12分)
材料一:
虎吼一声,威震山河。自从老虎跻身十二生肖,这位森林里的大王,便带着威猛之气、骁勇之神、智慧之光,走进了国人的精神世界。十二生肖的动物中,兔、鸡、羊,甚至身高体大的牛和马都被人类驯化,老虎依然我行我素,或在深山老林,或在荒野僻壤,世袭着百兽之王的尊贵地位。
威猛的老虎没能成为六畜中的一员。但是,这并不妨碍老虎与人的亲密关系,其幻化出的形象早就走进了千家万户,最具代表性的化身应属布老虎。先民将仁爱寄寓在威风凛然的老虎身上,布老虎与孩童形影不离。
老虎变成布老虎,没有了威猛,没有了骁勇,走进中国人生活的老虎早就人格化了,如果说,布老虎身上体现的是仁爱,那出现在《醒世恒言》里的老虎便是道义的化身。
冯梦龙在《醒世恒言》第五卷里写大唐天宝年间,福州有个勇武少年名叫勤自励,打猎归来路过大树坡,看见陷阱里掉进了一只黄斑老虎。老虎见到他便前足跪地,像是磕头求救。勤自励心一软放走了老虎。
这只老虎后来大义报恩,为他拦下要改嫁的媳妇。冯梦龙将人间大义维系在了老虎身上。中华文化博大精深,不仅用《三字经》《弟子规》等教育人,而且将老虎人格化了,让它承载了大义,感染人。这就是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魅力。
明代的冯梦龙让老虎承载了道义,清代的蒲松龄也不甘人后,《聊斋志异》里蹦出来一只“赵城虎”。赵城虎吃了人,吃掉的还是一个寡身老太婆的独生子。儿子死了,谁来供养老太婆?老太婆痛不欲生,哭闹到县宰那里状告恶虎。捕捉猛虎是件危险事,弄不好会搭上自家的性命,县宰担心无人领命,没想到小吏李能竟敢领命。但李能忙碌数日,没有交差,还挨了一顿板子。李能跑到庙里哭诉。门口竟蹲着一只老虎,乖乖待着,他绑缚着老虎并带到县衙,完成了差事。
县宰问老虎:“你吃了老人家的儿子?”老虎居然点头承认。县宰要老虎给老太太当儿子养老,老虎又点点头。要老虎给老人家当儿行孝,岂非笑话!次日老太太开门,门前有一只死鹿。是老虎送来的。老人家卖了鹿皮鹿肉,买来柴米油盐度日。老人家衣食丰裕,安享晚年。老人家走到了生命的终点。左邻右舍帮助安葬了老人家,平日的积蓄足够所需费用。老虎跑到坟前,大声吼叫,声如雷鸣,胜似痛哭。蒲松龄真乃大手笔,老虎被赋予了道义、诚信和礼仪。
冯梦龙和蒲松龄笔下的老虎,比照儒家的“五常”还差一个字:智。老虎是智者还是愚者?小学课本上出现过《狐假虎威》的故事。是呀,大老虎竟被小狐狸玩弄了一把,还能说老虎聪明?《黔之驴》与《狐假虎威》正好相反,似乎是要给遭到贬损的老虎正名。柳宗元从容走笔,一步一步展示老虎的智慧。第一步写老虎从没见过这个庞然大物,以为是神,小心翼翼地挨近。第二步写驴一声高叫,老虎以为要吃它,吓得跑出好远。森林之王吓成这般样子,实在可笑,不过老虎并未吓破胆,一走了之。第三步写老虎觉得这庞然大物无能,却没有轻易冒犯。第四步写老虎稍微接近并挑逗,看看老虎多有心计。驴子大发雷霆之怒,不过就是跃动后蹄来踢老虎。老虎暗自欣喜,庞然大物就这般本事。第五步写老虎“断其喉,尽其肉”。
老虎乃大智者也。
即使老虎身上不携带仁、义、礼、智、信的基因,也难以动摇其在国人心目中的重要地位。老虎是力量的象征。东汉应劭辑录的《风俗通义》指出:“虎者阳物,百兽之长,能执搏挫锐,噬食鬼魅。”何其勇武!何其威风!国人视之为神兽、瑞兽,赋予其美好的人格。
在国人的精神文化世界,随处都活跃着老虎。书籍里有,绘画上有,最传神的是成语。如形容身体健壮的虎背熊腰,如形容智慧谋略的调虎离山,如形容胆量过人的降龙伏虎,如形容人才济济的藏龙卧虎,如形容威武气势的虎啸龙吟……
数千年积淀的丰厚的虎文化,影响着国人的思维。简而言之,虎是威风凜凛的图腾,虎是势运昌盛的象征。虎文化的精髓是威武雄健,勇往直前;虎文化的标识是王者气魄,无往不胜。
(摘编自乔忠延《漫谈中国文化里的虎》)
材料二:
西方人把狮子当作百兽之王,中国人则把老虎当作百兽之王。中国人自古就崇虎,喜爱老虎的勇猛和力量,认为老虎威震山林而使群兽畏服,是权力的象征;在中国古老的农业社会中,老虎是“四瑞兽”之一,它能“驱恶镇邪”,是保护神。据说,古时中原有个“虎氏族”,是黄帝的一个胞族,后来曾建立过“虎方国”。而在川蜀一带,古代巴人也有一支叫白虎巴人。
在中国文化中,虎文化是起源较早的图腾文化之一,它源于远古自然崇拜和图腾崇拜,属于初民原始文化内容之一,也是我们中华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历史的发展中,虽然虎没有成为帝王的象征,但它一直是权力或力量的象征,如虎符、虎将、虎师等。在普通民众的心里,虎是力量和正义的象征,能驱除灾难和邪恶。受其影响,在民间传说、民间美术、民间戏曲等传统文化的各个领域中,虎的形象无所不在,如民间年画、民间剪纸、民间雕塑、民间刺绣、民间布艺等各种民间工艺美术品都在反复地刻画虎。人们以虎为瑞兽,认为它是力量的象征,让它来守护家、保卫家人;认为它是正义的化身,用它来镇宅、驱逐邪恶。
虎文化最早分布在以狩猎为主的黄河流域。在上古时期,黄河流域就有了虎图腾。在河南省濮阳市西水坡距今六七千年前的古墓中,挖掘出了一对蚌塑龙虎图形,由于其年代很早,被称为“天下第一虎”,可见虎是中原地区的原始图腾之一。黄河流域的虎文化一直伴随人类社会的发展,贯穿于人生礼仪的各个方面,在人民群众的生活中,虎文化一直处于重要的地位。
位于黄河流域的中原地区,从远古到北宋,一直是中国的政治、经济、文化中心,后由于受战争影响,主要是唐末战争、宋朝南迁,特别是宋代“靖康之变”后,中原人大规模南迁,有的追随宋高宗赵构,有的则自找去处,总的流向是长江以南地区。迁徙到江南的,以寓居浙江、江苏者为多,他们将中原地区的民俗文化也一并带到了江南。随着时间的推移,这些迁移而来的民俗文化,慢慢与当地传统相融合,形成了新的民俗文化。
(摘编自刘涟《虎文化在中国的诞生和流传》
4. 下列对材料一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
A. 老虎能够跻身十二生肖,是因为老虎威猛、骁勇、智慧,拥有着百兽之王的尊贵地位。
B. 先民将仁爱寄寓在老虎身上,将老虎变成布老虎,表明先民畏惧老虎的威猛和凶悍。
C. 中华文化博大精深,不仅用《三字经》《弟子规》等教育人,还让人格化的老虎感染人。
D. 老虎在国人心目中的地位是难以动摇的。数千年积淀的虎文化主导着国人的思维。
5. 根据材料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聊斋志异》里写县宰担心无人愿领捕捉猛虎的差事,没想到小吏李能竟敢领命。但李能最终没能交差,还挨了板子。
B. 国人视老虎为神兽、瑞兽,赋予其美好的人格。老虎活跃在书籍、绘画、成语里,活跃在国人的精神文化世界里。
C. 与西方人不同,中国人把老虎当作百兽之王。中国人崇虎,认为老虎威震山林而使群兽畏服,是权力的象征。
D. 中原地区的民俗文化被中原人带到了江南。这些迁移而来的民俗文化与当地传统相融合,形成了新的民俗文化。
6. 两则材料都谈论了虎文化,但阐述的侧重点不同。请结合材料简要分析。
【答案】4. C 5. A
6. ①材料一侧重从老虎被人格化的角度,阐述了人们将仁、义、礼、智、信等寄寓在老虎身上,形成了积淀丰厚的虎文化。
②材料二侧重从诞生和流传的角度,阐述了虎文化源于远古自然崇拜和图腾崇拜,最早分布在黄河流域,后来流向长江以南地区。
【解析】
【4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筛选并整合文中的信息的能力。
A.“是因为老虎威猛、骁勇、智慧,拥有着百兽之王的尊贵地位”错误,强加因果。依据材料一第一段“虎吼一声,威震山河。自从老虎跻身十二生肖,这位森林里的大王,便带着威猛之气、骁勇之神、智慧之光,走进了国人的精神世界”可知,“老虎能够跻身十二生肖”与“老虎威猛、骁勇、智慧,拥有着百兽之王的尊贵地位”不构成因果关系。
B.“表明先民畏惧老虎的威猛和凶悍”错误,无中生有。依据材料一第二段“威猛的老虎没能成为六畜中的一员。但是,这并不妨碍老虎与人的亲密关系,其幻化出的形象早就走进了千家万户,最具代表性的化身应属布老虎。先民将仁爱寄寓在威风凛然的老虎身上,布老虎与孩童形影不离”可知,原文说的是“老虎与人的亲密关系”,并没有说“表明先民畏惧老虎的威猛和凶悍”。
D.“数千年积淀的虎文化主导着国人的思维”错误,曲解文意。依据材料一最后一段“数千年积淀的丰厚的虎文化,影响着国人的思维”可知,原文说的是“影响着国人的思维”,而不是“主导着国人的思维”。
故选C。
【5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分析概括作者的观点态度的能力。
A.“但李能最终没能交差,还挨了板子”错误,曲解文意。依据材料一“但李能忙碌数日,没有交差,还挨了一顿板子。李能跑到庙里哭诉。门口竟蹲着一只老虎,乖乖待着,他绑缚着老虎并带到县衙,完成了差事”可知,李能最终完成了差事。
故选A。
【6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概括分析、比较材料能力。
(1)结合材料一第三段“老虎变成布老虎,没有了威猛,没有了骁勇,走进中国人生活的老虎早就人格化了,如果说,布老虎身上体现的是仁爱,那出现在《醒世恒言》里的老虎便是道义的化身”可知,走进中国人生活的老虎早就人格化了;
结合第七段“老虎跑到坟前,大声吼叫,声如雷鸣,胜似痛哭。蒲松龄真乃大手笔,老虎被赋予了道义、诚信和礼仪”、第十段“即使老虎身上不携带仁、义、礼、智、信的基因,也难以动摇其在国人心目中的重要地位”可知,老虎被赋予了道义、诚信和礼仪;
结合最后一段“数千年积淀的丰厚的虎文化,影响着国人的思维”可知,形成了积淀丰厚的虎文化。
所以,综上所述,材料一侧重从老虎被人格化的角度,阐述了人们将仁、义、礼、智、信等寄寓在老虎身上,形成了积淀丰厚的虎文化,影响着国人的思维。
(2)结合材料二第一段“在中国文化中,虎文化是起源较早的图腾文化之一,它源于远古自然崇拜和图腾崇拜”可知,写到了图腾的起源,源于远古自然崇拜和图腾崇拜;
结合第二段“虎文化最早分布在以狩猎为主的黄河流域。在上古时期,黄河流域就有了虎图腾”、第三段“位于黄河流域的中原地区,从远古到北宋,一直是中国的政治、经济、文化中心,后由于受战争影响,主要是唐末战争、宋朝南迁,特别是宋代‘靖康之变’后,中原人大规模南迁,有的追随宋高宗赵构,有的则自找去处,总的流向是长江以南地区”可知,写到了最早分布在黄河流域,后来流向长江以南地区。
所以,综上所述,材料二侧重从诞生的角度,写到了图腾的起源,源于远古自然崇拜和图腾崇拜,由最早分布在黄河流域的中原地区,后来流向长江以南地区。
(三)文学类阅读(本题共3小题,15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酒婆
冯骥才
老首善街有家最低等的小酒馆。不插幌子,不挂字号,连座位也没有;柜台上不卖菜,单摆一缸酒。来喝酒的,都是扛活拉车卖苦力的底层人。
这酒馆只卖一种叫“炮打灯”的酒。这酒价钱贱,不讲余味,只讲冲劲,进嘴非得赶紧咽,不然烧烂了舌头。可一落进肚里,马上一股劲“腾”地蹿上来,直撞脑袋。好酒应是温厚绵长,绝不上头。但穷汉子们挣一天命,筋酸骨乏,心里憋闷,不就为了花钱不多,马上来劲,晕头涨脑地洒脱洒脱放纵放纵吗?
要说最洒脱的,还得数酒婆。天天下晌,这老婆子一准来到小酒馆,衣衫破烂,像叫花子;头发乱,脸色黯,没人说清她啥长相,更没人知道她叫什么,却都知道她是这小酒馆的头号酒鬼,尊称酒婆。她一进门,照例打怀里摸出个四四方方小布包,打开布包,里头是个报纸包;打开报纸包,又是个绵纸包,好像里头包着一个翡翠别针;再打开绵纸包,原来只是两角钱!她拿钱撂在柜台上,老板照例把多半碗“炮打灯”递过去,她接过酒碗,举手扬脖,碗底一翻,酒便直落肚中,好像倒进酒桶。待这婆子两脚一出门坎,就像在地上划天书了。
她一路东倒西歪向北去。走出一百多步远的地界,是个十字路口,车来车往,常常出事。您还甭为这婆子揪心,瞧她烂醉如泥,可每次将到路口,一准是“噔”地一下,醒过来了,竟像常人一般,不带半点醉意,好端端地穿街而过。她天天这样,从无闪失。
首善街上人家,最爱瞧酒婆这醉醺醺的几步,上摆下摇,左歪右斜,悠悠旋转乐陶陶,看似风摆荷叶一般;逢到雨天,雨点淋身,便像一张慢慢旋动的大伞了……但是,为什么酒婆一到路口就醉意全消呢?
原来,老板人奸,往酒里掺水。酒鬼们一清二楚,但谁也不肯把这层纸捅破,喝美了也就算了。
老板人近六十,没儿没女,八成要绝后。可一日,老板娘爱酸爱辣,居然有喜了!老板给佛爷叩头时,动了良心,发誓今后老实做人,再不往酒里掺水了。
就是这日,酒婆来到小酒馆,照例还是掏出包儿来,层层打开,花钱买酒,举手扬脖,把改假为真的“炮打灯”倒进肚里……真货就是真货。这次酒婆还没出屋,人就转悠起来了。而且今儿她一路上摇晃得分外好看,上身左摇,下身右摇,愈转愈疾,初时像风中的大鹏鸟,后来竟像一个黑黑的大漩涡!首善街的人看得惊奇,也看得纳闷,不等多想,酒婆已到路口,竟然没有酒醒。破天荒头一遭转悠到马路上。下边的惨事就甭提了……
自此,酒婆在这条街上绝了迹。小酒馆里的人们却不时念叨起她来,说她才算真正够格的酒鬼。她喝酒不就菜,向例一饮而尽,不贪解馋,只求酒劲。在酒馆既不多事,也无闲话,交钱喝酒,喝完就走,从来没赊过帐。老板听着,忽然想到,酒婆出事那日,不正是自己不往酒里掺假的那天吗?原来祸根竟在自己身上!他便别扭开了,心想这人间的道理真是说不清了。为什么几十年拿假酒骗人,却相安无事,都喝得挺美,可一旦认真起来反倒毁了?
7. 下列对小说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老板往酒里掺水,喝酒的人心里都一清二楚,但谁也不肯说出来,这表现了首善街的人贫穷、麻木,只图喝个便宜,喝个痛快,不想惹是生非的心理状态。
B. “老板给佛爷叩头时,动了良心,发誓今后老实做人,诚实卖酒,再不往酒里掺水掺假了。”这为后文情节发展埋下了伏笔。
C. “直落”“好像倒进酒桶”等词语,生动形象地写出了酒婆喝酒之急;“一到路口就醉意全消”,则表明酒力并不长久。
D. 作者在小说中塑造了酒婆、酒馆老板、首善街的其他人等一群生活在社会最底层的人物形象,表达了“哀其不幸,怒其不争”的深刻主题。
8. 小说中的酒婆有哪些形象特征?请结合全文简要分析。
9. 小说中,酒婆最终因醉酒死在了首善街,你觉得造成这一悲剧的原因有哪些?请结合文本谈谈自己的看法。
【答案】7. D 8. ①生活穷困、地位低微。从她的外貌、拿钱时的动作、“没人知道她叫什么”可看出。
②虽嗜酒却老实本分。从她喝酒时的动作,喝完酒就走,从不赊账,也不多事可看出。
③命运可怜的下层小人物。从她最后出车祸死去,为荒唐的现实所吞噬可看出。
9. ①是群体性的麻木、失语最终害死了酒婆。喝酒的人对“假酒”心知肚明,但是却没有一个人说出来,只图便宜、解乏。首善街上的人们习惯了被欺骗,习惯了欣赏酒婆的醉态。他们生活在虚伪的世界里,最终变得麻木,不为喝上真酒而抗争,群体性的失语导致了悲剧的发生。
②是习惯于作假的社会害了酒婆。酒馆是社会的缩影,酒婆常年喝假酒,活得好好的,喝了所谓不掺水的真酒出事故而死。表现了人们对“假酒”早已习以为常,反倒无从适应酒的“真实”、社会的“真实”,酒婆的死就是对这种现象的最好说明。
③是嗜好饮酒的习惯害死了酒婆。不管酒真与假,如果不是长期好酒、烂酒成性,也不会发生悲剧。
【解析】
【7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对小说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能力。
D.“表达了‘哀其不幸,怒其不争’的深刻主题”说法错误,本文主题并非对生活在社会底层人的“哀其不幸,怒其不争”,而是对虚假的病态社会的揭露与反讽。
故选D。
【8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鉴赏文学作品人物形象的能力。
从“头发乱,脸色黯,没人说清她啥长相,更没人知道她叫什么,却都知道她是这小酒馆的头号酒鬼”可知酒婆生活穷困、地位低微。
从“在酒馆既不多事,也无闲话,交钱喝酒,喝完就走,从来没赊过帐”突出酒婆虽嗜酒却老实本分。
从“首善街人看得惊奇,也看得纳闷,不等多想,酒婆已到路口,竟然没有酒醒。破天荒头一遭转悠到马路上”“下边的惨事就甭提了……自此,酒婆在这条街上绝了迹”可以看出酒婆是命运可怜的下层小人物,最后出车祸死去,为荒唐的现实所吞噬。
【9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对文本进行个性化阅读和有创意的解读的能力。
酒婆个人原因:从“头发乱,脸色黯,没人说清她啥长相,更没人知道她叫什么,却都知道她是这小酒馆的头号酒鬼”可知酒婆生活穷困、地位低微。“这酒价钱贱,不讲余味,只讲冲劲,进嘴非得赶紧咽,不然烧烂了舌头。可一落进肚里,马上一股劲‘腾’地蹿上来,直撞脑袋。好酒应是温厚绵长,绝不上头。但穷汉子们挣一天命,筋酸骨乏,心里憋闷,不就为了花钱不多,马上来劲,晕头涨脑地洒脱洒脱放纵放纵吗”,贫困只好喝便宜的酒,只图便宜、解乏,缺少与命运抗争的精神,最终导致了悲剧的发生。
社会原因:找出酒婆死在百善街的一个最终缘由,酒婆的去世是一种悲剧,在这样的一个社会之中,“原来,老板人奸,往酒里掺水。酒鬼们一清二楚,但谁也不肯把这层纸捅破,喝美了也就算了”,这些酒大家明知道是“假酒”,都心知肚明,却不敢有人说出来,突出的是社会群众的麻木,这些麻木群众导致了酒婆的直接死亡。还有“首善街上人家,最爱瞧酒婆这醉醺醺的几步”“而且今儿她一路上摇晃得分外好看……不等多想,酒婆已到路口,竟然没有酒醒。破天荒头一遭转悠到马路上”,首善街的人们只顾看酒婆的醉态,却没有谁去拦住没有酒醒的酒婆,造成了最后的悲剧,也反映了人们的麻木。
“为什么几十年拿假酒骗人,却相安无事,都喝得挺美,可一旦认真起来反倒毁了”,酒馆是社会的缩影。社会习惯了虚假,人们反而无从适应真实。害死酒婆的罪魁祸首是“假”“骗”的横行,善的缺失,从这一角度看,酒婆的悲剧有必然性,是社会大环境使然。文章的主旨是对社会中“假”与“骗”的揭示与批判。
二、古代诗文阅读(34分)
(一)文言文阅读(本题共4小题,19分)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
楚灵王即位,欲为霸,会诸侯,使椒举如晋求诸侯。晋君欲勿许。司马侯曰:“不可。楚王方侈,君其许之,修德以待其归!若归于德,吾犹将事之,况诸侯乎?若适淫虐,楚将弃之,吾谁与争?”公曰:“晋有三不殆,其何敌之有?国险而多马,齐、楚多难,有是三者,何向而不济?”对曰:“恃马与险,而虞邻之难,是三殆也。恃险与马,不足以为固也,从古以然,是以先王务德音以享神人,不闻其务险与马也。若何虞难?齐有仲孙之难而获桓公至今赖之晋有里克之难而获文公是以为盟主卫邢无难狄亦丧之故人之难不可虞也恃此三者而不修政德,亡于不暇,有何能济,君其许之。”乃许楚。灵王遂为申之会,与诸侯伐吴,起章华之台,为干溪之役,百姓罢劳怨怼于下,群臣倍畔于上。公子弃疾作乱,灵王亡逃,卒死于野。故曰:“晋不顿一戟而楚人自亡。”司马侯之谋也。
楚平王杀伍子胥之父,子胥出亡,挟弓而干阖闾,阖闾欲兴师伐楚,子胥谏曰:“不可。臣闻之,君子不为匹夫兴师。且事君犹事父也。亏君之义,复父之仇,臣不为也。”于是止。蔡昭公朝于楚,有美裘,楚令尹囊瓦求之,昭公不予。于是拘昭公于郢,数年而后归之,昭公济汉水,沉璧曰;“诸侯有伐楚者,寡人请为前列。”楚人闻之,怒,于是兴师伐蔡。蔡请救于吴。子胥谏曰:“蔡非有罪也,楚人无道也。君若有忧中国之心,则若此时可矣。”于是吴兴兵伐楚,遂败楚人于柏举,而成霸道,子胥之谋也。故《春秋》美而褒之。
(节选自《新序·善谋》)
10. 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
A. 齐有仲孙之难而获桓公/至今赖之/晋有里克之难而获文公/是以为盟主/卫邢无难狄/亦丧之故/人之难不可虞也/
B. 齐有仲孙之难而获/桓公至今赖之/晋有里克之难而获/文公是以为盟主/卫邢无难狄/亦丧之/故人之难不可虞也/
C. 齐有仲孙之难而获/桓公至今赖之/晋有里克之难而获/文公以为盟主/卫邢无难/狄亦丧之故/人之难不可虞也/
D. 齐有仲孙之难而获桓公/至今赖之/晋有里克之难而获文公/是以为盟主/卫邢无难/狄亦丧之/故人之难不可虞也/
11. 下列对文中加点的词语及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殆,意为危险。与“知彼知己,百战不殆”中的“殆”含义相同。
B. 务,意为致力、从事,与《过秦论》中“务耕织”的“务”含义不同。
C. 倍,同“背”,与《鸿门宴》中“愿伯具言臣之不敢倍德也”的“倍”含义相同。
D. 前列,文中是指先锋、先头部队。与我们平常所说的“位居前列”含义不同。
12. 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司马侯劝晋君暂时迎合楚王,若楚王仁德,诸侯自然会去侍奉他,否则,晋国再去灭掉楚国来争霸。
B. 楚灵王召集诸侯会盟后发动战争,兴建宫室,导致众叛亲离。这恰好印证了司马侯“淫虐将遭弃”的观点。
C. 伍子胥出逃到吴国,吴王阖闾想出兵帮他报仇,但子胥劝阻吴王,不能为了给子胥报仇而损害君王道义。
D. 蔡昭公因一件美裘触怒楚国贵族,被囚数年才获释。回国途中他立誓报仇,后求救于吴,吴最终打败楚国。
13. 请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恃此三者而不修政德,亡于不暇,有何能济,君其许之。
(2)蔡非有罪也,楚人无道也。君若有忧中国之心,则若此时可矣。
【答案】10. D 11. B 12. A
13. (1)依靠(你所说的)三种条件,而不去修养政教仁德,恐怕连救亡的空暇都没有,又怎么能达到目的呢?你还是答应楚国吧。
(2)蔡国并没有罪过,是楚国无道。君王如果有占据中原的想法,现在正是时候。
【解析】
【10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文言文断句的能力。
句意:齐国发生了公孙无知夺取政权的内难,因而获得了齐桓公,齐国到现在还依赖着桓公的霸业。晋国发生了里克的作乱,而得到了晋文公,所以晋国发展成为盟主。卫国、邢国都没有发生内难,狄人也灭亡了他们。所以别人的患难,是不可高兴的。
“桓公”作“获”的宾语,共同构成动宾结构,不可断开,排除BC。
“卫邢无难”主谓宾结构完整,“狄”应作下一句“亦丧之”的主语,应在其前断句,排除A。
故选D。
【11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理解文言实词在文中的意义的能力。
A.意为危险。句意:是三种危机。
危险,失败。句意:对敌人的情况和自己的情况都有透彻的了解,作战就不会失败。
B.“务……与《过秦论》中‘务耕织’的‘务’含义不同”说法错误。两者的意思相同,都是致力、从事的意思。
句意:所以前代的帝王一定要致力于修养仁德用来祭享神灵和人民。/从事耕作纺织。
C.同“背”,背叛,违背。句意:大臣在上面背叛(楚灵王)。
同“背”,背叛,违背。句意:希望你详细地(向项王)说明,我是不敢背叛项王的恩德的。
D.指先锋、先头部队。句意:我一定为他做先锋。
为前面的列或列的前面,即排头。句意:排名靠前。
故选B。
【12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理解文章内容的能力。
A.“晋国再去灭掉楚国来争霸”说法错误。从文中“若适淫虐,楚将弃之,吾谁与争”可知,司马侯认为如果楚王荒淫虐乱,诸侯就会抛弃他,到那时就没有谁来同晋国争霸了。所以并非要去灭掉楚国来争霸。
故选A。
【13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理解并翻译文言文句子的能力。
(1)“恃”,依靠,凭借;“修”,修养,培育;“济”,达到,成功。
(2)“蔡非有罪也,楚人无道也”,判断句;第一个“若”,如果;“中国”,中原地区。
参考译文:
楚灵王即位后,想成为诸侯的霸主,于是要举行诸侯的会盟,派椒举到晋国协商要求诸侯参加(由楚国主持的)盟会。晋平公想不答应这一要求。司马侯说:“不可以。楚灵王正在张大势力,你答应他的要求,而修养道德来等着看他的趋向。如果他趋向德政,我们还要服从他们,更何况各诸侯国呢?如果上天把他们放到荒淫虐乱的境地,楚国就会放弃诸侯,我们又能有谁来与争霸呢?”晋平公说:“晋国有三方面不致危难的条件,会有什么敌人呢?国家地形险要而多有马匹,齐国、楚国多灾多难,有这三条,我们去哪里会达不到呢?”司马侯回答说:“依靠地形险要和马匹众多,又乐于邻国的内难,是三种危机。依靠险要和马匹多,并不可以作为巩固国家的基础,从古以来就是这样。所以前代的帝王一定要致力于修养仁德用来祭享神灵和人民,没有听说过一定要靠地形险要与马匹多。为什么要为邻国的患难高兴呢?齐国发生了公孙无知夺取政权的内难,因而获得了齐桓公,齐国到现在还依赖着桓公的霸业。晋国发生了里克的作乱,而得到了晋文公,所以晋国发展成为盟主。卫国、邢国都没有发生内难,狄人也灭亡了他们。所以别人的患难,是不可高兴的。依靠(你所说的)三种条件,而不去修养政教仁德,恐怕连救亡的空暇都没有,又怎么能达到目的呢?你还是答应楚国吧。”晋平公就答应了楚国使者的要求。楚灵王于是在申地举行了诸侯大会,与诸侯一起去讨伐吴国,并修建章华台,进行了在干溪的战事。这些事让(楚国的)百姓在下面因为辛劳而怨声载道,大臣在上面背叛(楚灵王)。公子弃疾于是发动叛乱,楚灵王出逃外国,最后在荒野死去。所以说:“晋国都没有顿一下戟楚国就灭亡了”,这都是司马侯的谋略啊。
伍子胥的父亲被楚平王杀害,伍子胥逃出楚国。伍子胥便挟着弓,亲自侍奉吴王阖闾,阖闾就准备将替伍子胥报仇,伍子胥说:“不能这样,我听说诸侯不替一个平民报仇。况且侍奉君主犹如侍奉父亲一样,损耗君主的德行,报杀父之仇,我不可以这样做。”这样攻打楚国的计划就暂且搁置。蔡昭公去楚国朝见,有一件漂亮的羔裘皮衣,楚国的令尹囊瓦就向蔡昭公索求羔裘皮衣,蔡昭公不给。于是蔡昭公就被囚禁在楚国的国都郢,多年以后才被放回去,蔡昭公离开楚国来到汉水边,将玉璧投入河中(发誓),说:“如果有诸侯攻打楚国,我一定为他做先锋!”楚国听说这件事,便兴师讨伐蔡国。蔡国就向吴国求救。伍子胥向吴王阖闾建议:“蔡国并没有罪过,是楚国无道。君王如果有占据中原的想法,现在正是时候。”于是,吴国兴兵讨伐楚国,在柏举这个地方打败楚国,成就了吴国的霸业,这都是伍子胥的谋划啊。所以《春秋》中对伍子胥进行赞美。
(二)古代诗歌阅读(本题共2小题,9分)
阅读下面这首宋诗,完成下面小题
九日次韵王巩①
苏轼
我醉欲眠君罢休,已教从事到青州②。
鬓霜饶我三千丈,诗律输君一百筹。
闻道郎君闭东阁,且容老子上南楼。
相逢不用忙归去,明日黄花蝶也愁③。
【注】①本诗作于元丰元年,当时苏轼任徐州知州。王巩,苏轼的诗友。字定国,北宋诗人、画家。②青州从事,《世说新语》载,晋朝桓公手下有个主簿,每有酒时,桓公总要叫他先品尝。他称好酒为“青州从事”。③最后两句反用唐郑谷《十日菊》中“节去蜂愁蝶不知,晓庭还绕折残枝”意。
14. 下列对这首诗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次韵是按照别人诗的原韵和诗,这首诗是苏轼在九九重阳日与诗友王巩的和答。
B. “醉”“欲眠”“罢休”等词语表明诗人和友人开怀畅饮,也表明了重阳相聚的欢愉兴致。
C. 颔联用夸张和比拟的手法自嘲平添白发,青春不再,同时也夸赞了友人的诗歌才华。
D. 颈联体现出诗人对友人的劝慰,“老子”指自己,劝友人和自己一起登楼赏秋。
15. 诗的最后两句有何含意?请简要分析。
【答案】14. C 15. ①意为我们相逢相聚不用急着回去,重阳节后菊花就会枯萎,蝴蝶无花可依,也会不禁犯愁。②表达了诗人面对重阳节的秋色,尽管青春不再,但也要尽情享受这难得的秋色。③也隐含了自己年华逝去(或不被重用)的惆怅,暗示自己就如同那过时的菊花一样。
【解析】
【14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鉴赏诗歌的形象、语言和表达技巧的能力。
C.颔联“三千丈”“一百筹”运用了夸张修辞手法,没有运用比拟的手法。
故选C。
【15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评价诗歌思想内容和情感的能力。
最后两句的意思是:现在我们相遇得很匆忙,用不着急着分开,重阳节后菊花逐渐萎谢,连蝴蝶也要发愁了。
诗写登高赏菊,把酒赋诗,难得一聚,酒喝醉了也要多看一会儿菊花,不要急忙打算回家。因为今日黄花盛开,明日黄花凋零,时光不再,就没有什么好看的了。“相逢不用忙归去”,诗人说:我们相逢相聚不用急着回去。表达了诗人面对重阳节的秋色,尽管青春不再,但也要享受这难得的秋色。
诗人赋蝴蝶以人情。秋天,菊花独放,是蝴蝶唯一的依傍,眼见菊花重阳节后也将憔悴无花可依,不禁犯愁。蝶愁实际是人愁,蝶都知愁人更愁。苏轼咏叹“明日黄花”,隐含了自己年华逝去(或不被重用)的惆怅,,后一句其实是想表达自己怀才不遇的境遇,暗示自己就如同那过时的菊花一样。
(三)名句名篇默写(本题共1小题,6分)
16. 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在《屈原列传节选》中,司马迁认为屈原《离骚》文章的内容虽然细小但含义却极弘大,所举的事例虽然浅近但意义却很深远的两句是:“_________,________ 。”
(2)《过秦论》中,秦始皇继承前代功业、靠武力征服天下的两句是“________,__________”。
(3)《江城子·乙卯正月二十日夜记梦》中,表现苏轼梦里归乡,与妻子相见时,“执乎相看泪眼,竟无语凝噎”情形的两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①. 其称文小而其指极大 ②. 举类迩而见义远 ③. 奋六世之余烈 ④. 振长策而御宇内 ⑤. 相顾无言 ⑥. 惟有泪千行
【解析】
【详解】本题考查学生默写常见的名句名篇的能力。
易错字有:“指”“迩”“奋”“振”“策”“惟”
三、语言文字运用(20分)
(一)语言文字运用I(本题共3小题,9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慎独”在儒家思想史上影响深远,但历来的解释却___________,在通常的理解中,慎独指在无人监督的情况下,依然能进守道德规范。《大学》指出“小人”独处时,常干出不好的事,见到君子才试图掩盖恶行。因此,《大学》强调,要“诚于中,形于外”,也就是说,做人必须___________。
“慎独”的核心是诚信和道德自律。在注重个人隐私的当今社会,不论有人无人,更要自觉遵守社会公德,不做损害自己并最终损害他人、社会利益的事。青少年可塑性很强,尤其应这从小养成规则意识和诚信意识。( )。目前,人类社会已经迈入了网络时代,面对___________的虚拟世界,个人与社会的关系有了新的特点:一方面,我们要自觉抵制网上的不良信息;另一方面,在网上发帖时,也应该遵守网络道德。网络世界有一句“名言”:在网上没有人知道你是一只狗。但是,你自己知道你是什么,能否永远做___________的人,关键就在你不为人注意的那一刻。
17. 依次填入文中横线上的词语,全都恰当的一项是( )
A. 莫衷一是 言行一致 精彩纷呈 光明磊落 B. 各执一词 表里如一 精彩纷呈 浩然正气
C. 莫衷一是 表里如一 错综复杂 光明磊落 D. 各执一词 言行一致 错综复杂 浩然正气
18. 下列填入文中括号内的语句,衔接最恰当的一项是( )
A. 青少年不仅能确立现代生活理念,也能拥有健康的心理
B. 这不仅有助于青少年的心理健康,也有助于他们确立现代生活理念
C. 青少年不仅能拥有健康的心理,也能确立现代生活理念
D. 这不仅有助于青少年确立现代生活理念,也有助于他们的心理健康
19. 文中画波浪线的句子有语病,下列修改最恰当的一项是( )
A. 在注重个人隐私的当今社会,不论有人无人,更要自觉遵守社会公德,不做损害他人、社会利益并最终损害自己的事。
B. 在注重个人隐私的当今社会,不论有人无人,都更要自觉遵守社会公德,不做损害自己并最终损害他人、社会利益的事。
C. 在注重个人隐私的当今社会,无论有人无人,更要自觉遵守社会公德,不做损害他人、社会利益并最终损害自己的事。
D. 在注重个人隐私的当今社会,不论有人无人,都更要自觉遵守社会公德,不做损害他人、社会利益并最终损害自己的事。
【答案】17. C 18. B 19. D
【解析】
【17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正确理解并运用词语的能力。
莫衷一是:形容意见分歧,没有一致的看法。各执一词:各人都坚持自己的意见,相持不下。语境“历来”“通常的理解”指对“慎独”一词的理解不一致,用“莫衷一是”。
表里如一:说话、行动和心里所想的完全一致。言行一致:说的和做的完全一个样。语境有“诚于中,形于外”的说法,可知这里强调做人应该“表里如一”。
错综复杂:许多东西交叉牵连,情况多而杂。精彩纷呈:美好的场面和事物纷纷在眼前呈现出来。语境强调虚拟世界的特点,应该是“错综复杂”。
光明磊落:形容没有私心,胸怀坦白。浩然正气:形容一种刚正宏大的精神。语境强调虚拟世界做人应该正直坦诚,用“光明磊落”。
故选C。
【18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语言表达之语句复位的能力。
前语境为“青少年可塑性很强,尤其应该从小养成规则意识和诚信意识”,强调正确做法,主语应该为“这”,用来代前一句话所指内容。故排除AC。
从语序上看,上文“可塑性很强”“意识”侧重心理,只有“心理健康”了,才能“确立现代生活理念”;且下句讲到“目前,人类社会已经迈入了网络时代”可见“确立现代生活理念”与下文更衔接,排除D。
故选B。
【19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辨析并修改病句的的能力。
画线句有两处语病:
一是“不论……更要……”关联词搭配不当,“不论”“无论”要与“都”搭配才合乎逻辑,故改成“不论……都更要……”;
二是语序不当,根据语意可知,如果不能自觉遵守社会公德,那就不仅会损害他人和社会利益,最终自己也会成为受害者,故改成“不做损害他人、社会利益并最终损害自己的事”。
全部改对的是D项。
故选D。
(二)语言文字运用Ⅱ(本题共2小题,11分)
20.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古人认为马是雄壮、勇武的动物,从而宠爱它。古人骑马讲究规格,东汉何休在《春秋公羊传解话》中说“天子马曰龙,高七尺以上;诸侯曰马,高六尺以上;卿大夫、士曰驹,高五尺以上”,可见,不同身份和地位的人所骑的马称谓不同, ① 。古代历史上的改朝换代、攻城野战,也常与 ② 。如楚汉相争时,项羽的坐骑名为“乌骓”,此骑所向披靡,助项羽奋勇杀敌。再如唐太宗李世民在唐朝建立过程中先后骑过的拳毛、什伐赤、白蹄乌、特勒骠、青骓、飒露紫六匹骏马,后被刻成浮雕立于太宗昭陵北司马门内,称“昭陵六骏”。这些蕴含着历史故事的名马也给人们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对人忠诚的狗是人类的朋友,正因为狗对主人忠诚,所以也使其背上了摇尾乞怜、卑贱低下的坏名声。同时中国人讲究气节,而狗在古人心中苟且偷生、趋炎附势的小人形象,就与中国的传统文化格格不入,于是就出现了很多 ③ ,如狗胆包天、狗仗人势、狗眼看人低、狗嘴里吐不出象牙等。
请在文中横线处补写恰当的语句,使整段文字语意完整连贯,内容贴切,逻辑严密,每处不超过12个字。
【答案】①规格也不同
②名马结下不解之缘
③对狗鄙视、贬损的词语
【解析】
【详解】本题考查学生语言表达之情境补写的能力。
第一处,前文说“东汉何休在《春秋公羊传解话》中说‘天子马曰龙,高七尺以上;诸侯曰马,高六尺以上;卿大夫、士曰驹,高五尺以上’”,根据东汉何休的记载,不同身份和地位的人所骑的马称谓和规格都是不同的,所以此处可填“规格也不同”。
第二处,根据后文所举的例子,如楚汉相争时,项羽的坐骑叫乌骓,唐太宗李世民在唐朝建立过程中先后骑过的六匹骏马,这些蕴含着历史故事的名马给人们留下了深刻印象,所以历史上的改朝换代、攻城野战,也常与名马有关,故此处可填“名马结下不解之缘”。
第三处,前文说“……同时中国人讲究气节,而狗在古人心中苟且偷生、趋炎附势的小人形象,就与中国的传统文化格格不入”,因为狗的坏名声和中国的传统文化格格不入,于是就出现了像“狗胆包天、狗仗人势、狗眼看人低、狗嘴里吐不出象牙”这样的有关对狗进行鄙视、贬损的词语,故此处可填“对狗鄙视、贬损的词语”。
21. 根据要求,完成题目。
《红楼梦》第二十回:湘云在见到宝玉和黛玉后,叫道“爱哥哥,林姐姐”,黛玉也因此戏谑道:“偏是咬舌子爱说话,连个‘二’哥哥也叫不出来,只是‘爱’哥哥‘爱’哥哥的。”宝玉笑道:“你学惯了他,明儿连你还咬起来呢。”……宝玉不等说完,忙用话岔开。湘云笑道:“这一辈子我自然比不上你。我只保佑着明儿得一个咬舌的林姐夫,时时刻刻你可听‘爱’‘厄’去。阿弥陀佛,那才现在我眼里!”说的众人一笑,湘云忙回身跑了。
在此之后,脂砚斋评道:可笑近之野史中,满纸羞花闭月,莺啼燕语,殊不知真正美人方有一陋处……今见“咬舌”二字加以湘云,是何大法手眼,敢用此二字哉?不独不见其陋,且更觉轻俏娇媚,俨然一娇憨湘云立于纸上,掩卷合目思之,其“爱厄”娇音如入耳内。
“美人陋处”是脂砚斋提出的。所谓真正的美人,并非是完美无缺、十全十美的,反而是有一点小瑕疵,更容易让人记住,但这也不妨碍其“真美”。这也是西方美学所推崇的一种“缺陷美”。
请结合《红楼梦》中的女性人物刻画,谈谈《红楼梦》中“美人陋处”的艺术效果。
【答案】曹雪芹笔下的人物因为有血有肉有其“陋处”而真实自然,立体丰满。“陋处”可以是缺点、缺陷、瑕疵等不美的地方。如写林黛玉,她的“瘦”与“病”是生理容貌之陋,敏感多疑、爱使小性子、言语尖酸刻薄是其性格气质之陋;再如王熙凤,精明能干之外,也有口蜜腹剑、心狠手辣的性格之陋,还有学识才情之陋。
【解析】
【详解】本题考查学生对经典名著人物和艺术效果的整体把握能力。
首先结合题目理解“美人陋处”的“陋”,指的是这些女性人物并非是完美无缺、十全十美的,不只有光鲜亮丽的一面,还有一点小瑕疵,“陋处”可以是缺点、缺陷、瑕疵等不美的地方。
然后结合《红楼梦》中的人物形象,指出其具体的陋处,注意选择典型的人物,尽量从不同角度展现人物的特点,如选择林黛玉,就要抓住其性格方面敏感多疑来写,写王熙凤,就要抓住她心狠手辣的一面来写。
最后分析刻画人物突出“美人陋处”的艺术效果,一是人无完人,展现人物真实的一面,才能贴近生活;二是,正是这些陋处,才让她们个性鲜明,更富有独特的魅力。
四、写作(60分)
22. 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
近日,《环球时报》披露了这样一则新闻:某知名电视台做了一份题为“你会和父母从事相同的职业吗?”的青年问卷调查,结果显示,仅有11.8%的受访者表示“会”,其余88.2%的受访者均表示“不会”。
实际情况是,不少人经过权衡,最终选择了和父母从事相同的职业。比如,袁隆平的儿子袁定阳表示将继承父亲的遗志,继续推进“袁梦计划”。
读了上述材料,处于青春时代的你会有怎样的思考?请结合你的职业生涯规划,写一篇文章,体现你的思考。
要求:选准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得泄露个人信息;不少于800字。
【答案】略
【解析】
【详解】本题考查学生写作的能力。
审题:
这是一道任务驱动型材料作文题。
在这则材料中,主要从子女自己的选择这个角度,讨论了“子承父业”的问题。材料第一段中,对于大多数子女不希望“子承父业”的原因,可以从多种角度去探究。比如,影响最大的应当是兴趣与志向因素。随着经济的发展和社会的日益开放,年轻人发展自我的机会越来越多,因此人们更愿意去尝试自己喜欢、向往的职业或去挑战自己未接触过的、更有挑战性的职业。此外,家庭经济条件、家庭人际交往关系等等,都是会影响青年择业的影响因素。而对于第二段中,有些人现实中大多选择“子承父业”的原因,一方面是可以获取更多有利资源,比如,如果父亲是一名律师,那孩子从小在家可能就会听到很多法律、案件相关的逸闻趣事,会看到父亲邀请自己的同行来家里做客聊天的场景,家里的电视也经常会播放一些法制类的节目……从小在这样的环境中耳濡目染,那他就会对律师这一行更了解,更熟悉。长大后,相比于从事其他职业,相比于其他人,他会有更大的可能从事法律这一行,因为他比别人拥有更多从事这份职业的有利资源。另一方面,正如材料中袁隆平之子袁定阳被父亲的科学精神和奉献精神所感染而选择继承父亲的遗志,父辈的精神引领也是影响子女择业的重要因素。而从时代发展的角度看,随着社会的多元化,职业的多样化,加之自身对职业认可度的变化,很多人选择了不再子承父业,而选择另一片天地去打拼,也是一种必然。
试题要求结合材料,针对自己的职业生涯规划进行写作,思考自己对于“子承父业”的思考。对此,可进行辩证性讨论。既可以肯定子承父业的做法,立足实际,发挥优势,成就事业,成就国家发展,也可否定子承父业的做法,从时代、社会、国家以及志趣的需要出发,论述职业选择和个人、国家发展的关联。也可结合自身,指出青春的我们选择自己的未来职业,应该是出于理想的选择,而非经济、压迫等,由此批判那些不合理的“子承父业”。然后,由此指出理想与境界有高下之分,我们应当继承英雄先辈的伟大信念,思考自己将来应当以什么作为自己的人生理想和目标,由此论述怎样的“父业”值得我们继承。
立意:
1.青春的未来,当由我们自己的理想铸造。
2.承先辈遗志,助力祖国伟大复兴。
3.中国梦需要我们代代相承。
山西省晋城市一中2023-2024学年高三语文上学期10月月考试题(PDF版附解析): 这是一份山西省晋城市一中2023-2024学年高三语文上学期10月月考试题(PDF版附解析),共19页。
山西省晋城市第一中学2024届高三上学期9月第六次调研考试语文答案: 这是一份山西省晋城市第一中学2024届高三上学期9月第六次调研考试语文答案,共6页。
山西省晋城市第一中学2024届高三语文上学期9月第六次调研考试试题(Word版附答案): 这是一份山西省晋城市第一中学2024届高三语文上学期9月第六次调研考试试题(Word版附答案),共15页。试卷主要包含了现代文阅读,古代诗文阅读,语言文字运用,写作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