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2022年福建中考化学5年真题1年模拟分项汇编 专题01 物质的变化、性质与用途(学生卷+教师卷)01](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2/7/13671859/1/0.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2018-2022年福建中考化学5年真题1年模拟分项汇编 专题01 物质的变化、性质与用途(学生卷+教师卷)01](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2/7/13671859/0/0.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2018-2022年福建中考化学5年真题1年模拟分项汇编 专题01 物质的变化、性质与用途(学生卷+教师卷)02](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2/7/13671859/0/1.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2018-2022年福建中考化学5年真题1年模拟分项汇编 专题01 物质的变化、性质与用途(学生卷+教师卷)
展开专题01 物质的变化、性质与用途
1.(2022·福建·中考真题)我国的下列科技新成果,不属于化学研究范畴的是
A.实现从一氧化碳到蛋白质的人工合成 B.实现从二氧化碳到淀粉的人工合成
C.C60与金属铜复合催化低温合成乙二醇 D.射电望远镜捕获世界最大快速射电暴
【答案】D
【解析】A、根据化学研究对象可知,实现从一氧化碳到蛋白质的人工合成,属于化学研究范畴;
B、根据化学研究对象可知,现从二氧化碳到淀粉的人工合成,属于化学研究范畴;
C、根据化学研究对象可知,C60与金属铜复合催化低温合成乙二醇,属于化学研究范畴;
D、根据化学研究对象可知,射电望远镜捕获世界最大快速射电暴,与化学研究物质无关,不属于化学研究范畴;
答案为:D。
2.(2020·福建·中考真题)远古时期,半坡人从事的下列生活、生产活动中,一定有化学变化的是
A.夯筑土屋 B.结绳记事
C.磨制石器 D.烧制彩陶
【答案】D
【解析】A、夯筑土屋,只有形状的改变,没有新的物质生成,是物理变化,不符合题意;
B、结绳记事,只有形状的改变,没有新的物质生成,是物理变化,不符合题意;
C、磨制石器,只有形状的改变,没有新的物质生成,是物理变化,不符合题意;
D、烧制彩陶,有新的物质生成,是化学变化,符合题意。
故选D。
3.(2020·福建·中考真题)下列物质的性质与其用途不匹配的是
A.石墨质软——用作电池的电极材料
B.不锈钢耐腐蚀——制造医疗器械
C.熟石灰显碱性——用来改良酸性土壤
D.干冰易升华——用于人工降雨
【答案】A
【解析】A、石墨质软,可以制铅笔,石墨做电池的电极利用了石墨的导电性,故错误,符合题意;
B、不锈钢用于制造医疗器械是由于不锈钢耐腐蚀,故正确,不符合题意;
C、熟石灰可以用于改良酸性土壤,故正确,不符合题意;
D、干冰易升华吸热,可用于人工降雨,正确,不符合题意。故选A。
4.(2019·福建·中考真题)下列应用只涉及物质的物理性质的是( )
A.煤用作燃料 B.干冰用于人工降雨
C.熟石灰用于改良酸性土壤 D.生石灰用作干燥剂
【答案】B
【解析】A、煤用作燃料,会发生化学变化,属于化学性质,故A不正确;
B、干冰用于人工降雨,干冰易升华,属于物理性质,故B正确;
C、熟石灰用于改良酸性土壤,氢氧化钙和酸反应,属于化学性质,故C不正确;
D、生石灰用作干燥剂,生石灰和水反应生成氢氧化钙,属于化学性质,故D不正确。故选B。
5.(2018·福建·中考真题)下列物质的性质和用途,对应关系不正确的是
| A | B | C | D |
物质 | 铁 | 干冰 | 小苏打 | 盐酸 |
性质 | 导热性 | 升华吸热 | 能与酸反应 | 能与活泼金属反应 |
用途 | 制作铁锅 | 人工降雨 | 治疗胃酸过多 | 除铁锈 |
【答案】D
【解析】A、铁具有导热性,可以制作铁锅,正确;B、干冰升华吸热,可用于人工降雨,正确;C、小苏打显碱性,能与酸反应,可以治疗胃酸过多,正确;D、盐酸能与金属氧化物反应,可以除铁锈,错误。故选D。
1.(2022·福建南平·二模)下列物质性质与用途相匹配的是
A.氧气无色无味,用于医疗急救 B.活性炭具有吸附性,用于脱色制白糖
C.氧化钙能溶于胃酸,用作补钙剂 D.洗洁精能溶解油污用,作洗涤剂
【答案】B
【解析】A、氧气能支持呼吸,用于医疗急救,错误;
B、活性炭具有吸附性,可以吸附色素用于脱色制白糖,正确;
C、氧化钙具有强烈的腐蚀性,不能用作补钙剂,错误;
D、洗洁精能乳化油污用作洗涤剂,不是溶解,错误;
故选B。
2.(2022·福建泉州·二模)下列物质的用途中,只利用其物理性质的是
A.汽油用于清洗油污 B.氧气用于医疗急救
C.小苏打用做发酵粉 D.二氧化碳用于灭火
【答案】A
【解析】A、汽油能溶解油污,没有发生化学变化,故A正确;
B、氧气用于医疗急救,是利用氧气的氧化性,供给呼吸,发生化学变化,故B错误;
C、小苏打用做发酵粉,是因为碳酸氢钠能与酸发生反应,故C错误;
D、二氧化碳用于灭火,是利用二氧化碳的密度大于空气,且不可燃不助燃的性质,故D错误。
故选A。
3.(2022·福建宁德·一模)以下是古代酿酒的部分过程,属于化学变化的是
A.选料 B.发酵
C.蒸馏 D.勾兑
【答案】B
【解析】A.选料过程为物质状态变化,无新物质生成,不是化学变化,故A错误;
B.酒曲发酵变化过程中生成了新的物质乙醇,属于化学变化,故B正确;
C.高温蒸馏是利用沸点不同可知温度分离乙醇,过程中无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故C错误;
D.勾兑是酒精和水混合得到一定浓度的酒精溶液,过程中无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故D错误;
故选B。
4.(2022·福建福州·一模)变化无处不在。下列防疫措施中一定发生化学变化的是
A.测体温 B.戴口罩 C.酒精消毒 D.扫健康码
【答案】C
【解析】A、测体温是因为微粒之间的间隔随温度变化而变化,没有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选项A不符合题意;
B、戴口罩过程,没有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选项B不符合题意;
C、酒精消毒,发生了蛋白质变性,有新物质生成,属于化学变化,选项C符合题意;
D、扫健康码过程,没有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选项D不符合题意。
故选:C。
5.(2022·福建福州·二模)下列物质的性质与其用途相匹配的是
A.活性炭吸附性强—干燥剂 B.干冰易升华吸热—制冷剂
C.浓硫酸脱水性强—脱色剂 D.汽油能去除油污一乳化剂
【答案】B
【解析】A、活性炭用作净化剂是利用活性炭具有吸附性,故说法错误;
B、干冰做制冷剂是因为干冰能升华吸热,故说法正确;
C、浓硫酸具有脱水性,可以使物质碳化,故说法错误;
D、汽油能溶解油污,所以可用汽油除油污,故说法错误。
故选B。
6.(2022·福建·福州三牧中学一模)物质性质决定用途。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CO2能溶于水可用于人工降雨 B.NaOH固体能吸收水分可作食品于燥剂
C.活性炭有吸附性可用于脱色制白糖 D.铝表面易形成致密保护膜,可存放酸性食物
【答案】C
【解析】A. CO2固体升华时可从周围吸收的大量的热,使空气中的水蒸气液化为小液滴,所以可用于人工降雨,此选项错误;
B. 氧化钙固体能吸收水分,与水反应,可作食品于燥剂,此选项错误;
C. 活性炭有吸附性可用于脱色制白糖,此选项正确;
D. 铝表面易形成致密保护膜,该保护膜是氧化铝,氧化铝可与酸反应,所以不可存放酸性食物,此选项错误。
故选C。
2018-2022年北京中考化学5年真题1年模拟分项汇编 专题01 物质的变化 性质与用途(学生卷+教师卷): 这是一份2018-2022年北京中考化学5年真题1年模拟分项汇编 专题01 物质的变化 性质与用途(学生卷+教师卷),文件包含专题01物质的变化性质与用途-5年2018-2022中考1年模拟化学分项汇编北京专用解析版docx、专题01物质的变化性质与用途-5年2018-2022中考1年模拟化学分项汇编北京专用原卷版docx等2份试卷配套教学资源,其中试卷共24页, 欢迎下载使用。
2018-2022年广东中考化学5年真题1年模拟分项汇编 专题01 物质的变化和性质(学生卷+教师卷): 这是一份2018-2022年广东中考化学5年真题1年模拟分项汇编 专题01 物质的变化和性质(学生卷+教师卷),文件包含专题01物质的变化和性质-5年2018-2022中考1年模拟化学真题分项汇编广东专用解析版docx、专题01物质的变化和性质-5年2018-2022中考1年模拟化学真题分项汇编广东专用原卷版docx等2份试卷配套教学资源,其中试卷共11页, 欢迎下载使用。
2018-2022年广州中考化学5年真题1年模拟分项汇编 专题01 物质的变化 性质与用途(学生卷+教师卷): 这是一份2018-2022年广州中考化学5年真题1年模拟分项汇编 专题01 物质的变化 性质与用途(学生卷+教师卷),文件包含专题01物质的变化性质与用途-5年2018-2022中考1年模拟化学分项汇编广州专用解析版docx、专题01物质的变化性质与用途-5年2018-2022中考1年模拟化学分项汇编广州专用原卷版docx等2份试卷配套教学资源,其中试卷共19页, 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