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山东省临沂市洮南市第一中学2022-2023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考试生物试卷(含答案)
展开
洮南一中2022-2023学年度上学期期中考试
高二生物
第Ⅰ卷(选择题,共45分)
一、单选题:本部分包括15题,每题2分,共30分。每题只有一个选项最符合题意。
1.下列各组物质中,属于内环境成分的一组是 ( )
A.Cl-、CO2、解旋酶、抗体 B.Ca2+、葡萄糖、淀粉酶、麦芽糖
C.K+、溶菌酶、尿素、神经递质 D.Na+、载体蛋白、血浆蛋白、受体
2.内环境稳态是机体进行正常生命活动的必要条件。如图为内环境的局部示意图,其中①~④分别表示不同部位的液体。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内环境包括①组织液、②血浆、③淋巴
B.②中含有激素、胃蛋白酶和CO2等物质
C.④中含多种酶,是细胞代谢的主要场所
D.与①②相比,③中蛋白质的含量相对较高
3.根据图中人体器官模型,判断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
A. 如果器官为肾脏,则尿素的浓度甲处低于乙处
B.如果器官为肝脏,则饥饿时血糖浓度甲处低于乙处
C. 如果器官为肝脏,则饭后血糖浓度甲处高于乙处
D.如果器官为垂体,则寒冷时TRH浓度甲处高于乙处,TSH则相反
4.兴奋在神经纤维上是以电信号的形式传导的,兴奋部位与邻近的未兴奋部位形成局部电流,刺激未兴奋部位成为新的兴奋部位,而原来的兴奋部位则恢复为静息状态,且短时间内Na+通道不能打开,称为不应期(不能对刺激作出相应)。如图是一个神经元的示意图,O点为PQ的中点。同时在O点、M点给予相同且适宜的刺激,若电流表不偏转,则M点的条件是 ( )
A.M点与P点或Q点重合 B.MP等于OP
C.MP等于或大于OP D.MP等于或小于OP
5.图中实线表示某神经纤维膜电位变化的正常曲线。虚线甲和乙分别表示经某种方式处理后,该纤维膜电位变化的异常曲线,则甲、乙对应的可能处理方式分别是( )
A.降低培养液中K+含量,增加培养液中Na+含量
B.降低培养液中K+含量,降低培养液中Na+含量
C.增加培养液中Na+含量,增加培养液中K+含量
D.降低培养液中Na+含量,增加培养液中K+含量
6. 打篮球是一种全身肌肉参与的协调运动,下列相关说法错误的是( )
A.运动过程中交感神经占据优势,出现心跳加快、支气管扩张等现象
B.躲避敌方进攻时,大脑皮层可接受躯体运动神经传来的兴奋
C.大脑皮层向脊髓、小脑等中枢发出指令,体现神经系统的分级调节
D.运动员传球时,脑神经和脊神经都参与支配机体内脏器官
7.下列关于神经细胞的叙述,错误的是( )
①组成神经系统的细胞主要是神经元和神经胶质细胞
②神经胶质细胞对神经元有辅助作用,二者共同完成神经系统的调节功能
③神经元是可以接受刺激,产生信号并传递信号的神经细胞
④神经元一般包含细胞体、树突和轴突三部分
⑤多数神经元有一个树突和多个轴突
⑥神经元的长轴突称为神经
A.①③ B.②④ C.③⑤ D.⑤⑥
8.甲肾上腺素(NE)是在某些神经-肌肉接头处发挥作用的神经递质,NE能和突触后膜上的α受体结合,使肌肉收缩;也能和突触前膜上的β受体结合,抑制突触前膜释放NE。某实验小组为研究某药物对α受体和β受体是否有阻断作用,将该药施加在突触处,发现突触间隙的NE量是对照组的20倍,但肌肉没有收缩,由此说明 ( )
A.该药物对α受体有阻断作用,对β受体没有阻断作用
B.该药物对α受体没有阻断作用,对β受体有阻断作用
C.该药物对α受体和β受体都没有阻断作用
D.该药物对α受体和β受体都有阻断作用
9.2019年诺贝尔生理医学奖授予了揭示“细胞如何感知和适应氧气“机理的三位科学家。他们研究发现肾脏中有专门的细胞可以感受氧气水平的变化,当氧气供应不足时,肾脏细胞中的HIF-1α(组成低氧诱导因子HIF-1的两条肽链之一)不被降解,细胞中积累的HIF-1α会促进促红细胞生成素(EPO)的合成,进而缓解缺氧状况;当氧气供应充
足时,HIF-1α合成后很快被降解。具体调节途径如图所示,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低氧时,HIF-1α进入细胞核,联合HIF-β与EPO基因调控序列结合,增强EPO基因的表达,使细胞合成更多的EPO
B.若将脯氨酰羟化酶基因敲除,EPO基因的表达水平会下降,细胞合成的EPO会减少
C.正常条件下,人体细胞内HIF-1α的含量较低,在医学上可尝试通过提高HIF-1α的含量来治疗人类的贫血症
D.高原反应时,EPO会刺激骨髓中的造血干细胞,使其增殖分化生成大量红细胞,提高氧气运输能力,这种调节方式属于激素调节
10.“熬夜”会使生物节律紊乱并增加患癌症的风险。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A.与生物节律控制有关的基因只存在于下丘脑中并选择性表达
B.该紊乱会导致稳态失衡,稳态失衡与维持稳态的调节能力有一定限度有关
C.性格孤僻、经常压抑情绪和不愿与人交流等也会增加罹患癌症的风险
D.一般情况下,癌变的细胞与正常的细胞相比细胞周期会变短
11.如图表示健康人和Graves病人激素分泌的调节机制。据图分析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
A.激素A通过进入垂体细胞促进激素B的合成
B.图中抗体结合的抗原与促甲状腺激素的受体不同
C.Graves病人可能会表现出紧张、烦躁、怕热、消瘦等症状
D.Graves病人的激素A和激素B的分泌水平较健康人高
12.下图为人体的体温与水平衡调节的示意图,下列有关叙述不正确的是 ( )
A.寒冷刺激使垂体后叶分泌的激素e减少,尿量增加
B.当受到寒冷刺激时,激素a、b、c、d的分泌均会增加
C.c激素分泌增多,可促进骨骼肌和内脏代谢活动增强
D.下丘脑既有体温调节中枢,又有渗透压感受器
13.甲状腺激素(TH)是一种对动物的生长、发育有促进作用的激素。如图为TH分泌的调节示意图。某兴趣小组为了探究图中虚线所示情况是否存在,进行了相关实验。该小组设计的实验组和对照组较为合理的是 ( )
A.实验组:切除垂体,注射适量的TSH;对照组:切除垂体,注射等量的生理盐水
B.实验组:切除垂体,注射适量生理盐水;对照组:切除垂体,注射等量的TSH
C.实验组:切除甲状腺,注射适量的TSH;对照组:切除甲状腺,注射等量生理盐水
D.实验组:切除甲状腺,注射适量生理盐水;对照组:切除甲状腺,注射等量的TSH
14.人类共有5类抗体(免疫球蛋白,Ig),分别为IgG、IgM、IgA、IgD和IgE。其中IgG是血清中抗体的主要类型,在淋巴和组织液中也有少量存在,具有与病原体结合或中和毒素的能力;IgM在感染的早期发挥作用; IgA主要存在于消化道、呼吸道的分泌液中,在病原体进入血液之前能够与抗原结合,阻止病原体进入血液;IgD在血清中含量很低,且个体差异较大,可作为膜受体存在于B细胞表面,功能尚不是很清楚;IgE介导过敏反应。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
A.血清检查IgG增高可能只是此前发生过感染,而IgM增高则一定处于感染期
B.IgA主要在人体的第一道防线发挥抵抗病原体感染的功能
C.IgD可能在免疫调节过程中参与免疫细胞间的信息交流
D.花粉侵入机体后会引发IgE含量升高,导致肥大细胞释放组胺,引发过敏反应
15如图表示人体细胞受到病毒攻击后发生的部分免疫反应。下列分析中正确的是( )
A.当相同抗原再次进入机体刺激细胞Ⅵ时,细胞Ⅵ可分泌大量的抗体
B.④过程表示辅助性T细胞释放细胞因子杀灭病原体
C.当相同病毒再次入侵时,细胞Ⅱ也可以分化为细胞Ⅲ
D.细胞Ⅴ膜表面无抗原受体是细胞分化的结果
二、不定项选择:本部分包括5题,每题3分,共计15分。每题中正确的选项个数不确定。每题全选对者得3分,漏选得1分,错选或不答的得0分。
16.每年6月26日为“国际禁毒日”,毒品可卡因也是一种兴奋剂。图1表示突触结构,图2为毒品可卡因对人脑部突触间兴奋的传递干扰示意图,→表示物质运输方向。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
A.由图1可知,神经递质可以通过突触后膜上的离子通道进入下一个神经元
B.由图2可知,多巴胺发挥作用后会被分解
C.由图2可知,可卡因的作用机理是破坏突触后膜上的受体,导致多巴胺受体减少
D.当可卡因药效失去后,由于多巴胺受体已减少,机体正常的神经活动受到影响,吸毒者就会继续服用可卡因来维持神经元的活动
- 动物被运输过程中,体内皮质醇的含量会升高,增强动物对刺激的适应能力。如图为皮质醇分泌的调节示意图,其中“+”表示促进,“-”表示抑制。下列相关叙述正确的是
- M的分泌属于体液调节 B.N促进皮质醇的分泌属于神经―体液调节
C.皮质醇含量升高是分级调节的结果 D.下丘脑和垂体是皮质醇的靶器官
18.如图表示某人感染流感病毒后一段时间内的体温变化曲线,下列解释不正确的是
A.AB段皮肤血管扩张,汗腺分泌增多
B.BC段产热量与散热量大致相等
C.CD段产热增多,出汗减少
D.AB段热觉感受器兴奋,CD段冷觉感受器兴奋
19.下列有关过敏反应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 )
A.过敏反应是内环境稳态失调的表现,主要由免疫自稳功能异常导致
B.过敏反应发作迅速,过敏者会在接触过敏原后数分钟内出现反应
C.过敏反应都有明显的遗传倾向和个体差异,环境因素对过敏反应的发生影响不大
D.过敏反应由过敏原引起,避免再次接触过敏原是预防过敏反应的主要措施
20.下列关于艾滋病和HIV的叙述正确的是 ( )
A.艾滋病能够在母婴之间传播,因此艾滋病属于遗传病
B.可以与艾滋病患者握手、拥抱,但不能与艾滋病患者共用牙刷、剃须刀
C.艾滋病患者在潜伏期、发病期都能产生抗HIV的抗体
D.HIV侵染人体细胞时,其核酸和逆转录酶均要进入宿主细胞
第Ⅱ卷(非选择题,共55分)
21.(11分)刺激能够引发神经中枢产生兴奋,当刺激停止后,神经中枢的兴奋有时并不立即消失,而是会延续一段时间;但有时兴奋也会及时停止,这与神经元之间的连接方式有关。下图为某些神经元之间的连接方式示意图,图中①、②、③表示神经元。据图回答下列问题:
(1)图中共有 个突触。A为传入神经元的 ,其末梢经过多次分枝,最后每个小枝末端膨大,叫作 ,内有许多 ,能在兴奋传来时移动并释放神经递质。
(2)已知A释放的神经递质能与③上的 结合,形成复合物,使③产生兴奋,并传到B处。随后,神经递质会迅速被 ,若这一过程不能发生,会使B处
(3)若①、②、③均为兴奋性神经元,在A处给一个适宜的刺激,兴奋可以通过 条途径传到B处,其中耗时最长的一条是 (用字母、箭头、编号表示)。由于这种连接方式,B处的兴奋会 。若①、②为抑制性神经元,③为兴奋性神经元,在A处给一个适宜的刺激,当刺激停止后,B处的兴奋会 。
22.(11分))人体的血糖浓度升高会引起胰岛B细胞和组织细胞相继发生一系列反应,其机制如下图所示。据图回答下列问题:
(1)葡萄糖进入胰岛B细胞的方式是 ,判断的依据是 。
(2)随着血糖浓度的升高,进入胰岛B细胞的葡萄糖变多,细胞内葡萄糖的 过程增强,使ATP/ADP的比值升高,引发细胞膜上某些K+通道关闭,某些Ca2+通道因此被激活,引发Ca2+内流,促进囊泡中的胰岛素通过 分泌到胞外。
(3)胰岛素进入毛细血管后,随血液流到全身,与组织细胞上的特异性受体相互识别,并发生特异性结合,使组织细胞发生一系列变化:促进葡萄糖 或转变为非糖物质;促进 从囊泡到细胞膜的位置转移,加速组织细胞摄取葡萄糖。以上过程说明激素具有 的作用特点。(从下面的选项中选择,填序号)
A.通过体液进行运输 B.作用于靶器官、靶细胞
C.作为信使传递信息 D.微量和高效
23.(6分)如图表示人体排尿反射的发生过程,其中尿道内、外括约肌都是一种环形肌肉,逼尿肌分布于膀胱壁。回答下列问题:
(1)当尿液充盈到一定程度时,膀胱壁内的牵张感受器细胞膜外侧的电位变化是 ,从而产生兴奋,兴奋沿着 (填图中字母)最终传至 产生“尿意”。该结构再对脊髓进行控制,此时自主神经系统中的 兴奋,使膀胱缩小。
(2)婴儿排尿的过程是一种 (填“条件”或“非条件”)反射。
(3)排尿反射的反射弧中,通过电信号和化学信号两种信号传递信息,其中 信号的作用机制决定了整个反射弧中信息的单向传递。
24.(5分)如图是研究脑、脊髓功能及下肢活动的结构示意图,①②③④四个位点是供实验麻醉剂阻断神经冲动的位点,每次实验只阻断一个位点(当阻断位点功能恢复后,再进行第二次实验)。据图回答下列问题:
(1)给某病人小腿一个适宜刺激,若没有反应,医生让其踢腿,病人可以完成有意识踢腿动作,可能被阻断的位点是 。
(2)给某病人小腿一个适宜刺激,若能感觉到刺激,但不能完成有意识踢腿动作,可能被阻断的位点是 。
(3)给某病人小腿一个适宜刺激,既不能感觉到刺激,又不能完成有意识踢腿动作,可能被阻断的位点是 。
(4)刺激⑤处,可引起踢腿活动,这种应答可称为 。
A.条件反射 B.非条件反射 C.对刺激作出的反应 D.随意运动
(5)刺激③处,可以检测到电位变化的是 。
A.① B.② C.④ D.⑤
25.(11分)如图为下丘脑―腺垂体―肾上腺皮质与单核巨噬细胞环路,其中“+”表示促进,“-”表示抑制。据图回答下列问题:
(1) 单核-巨噬细胞接受刺激后合成分泌IL-1(白细胞介素-1)的过程中,细胞内
(填细胞器)的膜面积先增加后减少。IL-1是一种细胞因子,细胞因子属于免疫系统组成中的 ,在体液免疫中能够促进 过程,最终使 细胞合成分泌 。
(2)IL-1通过多种途径促进腺垂体分泌ACTH,ACTH作用于肾上腺皮质,促进糖皮质激素GC的分泌,ACTH的名称是 。图中存在的下丘脑、垂体和肾上腺皮质功能的 调节系统,也称为下丘脑―垂体―肾上腺皮质轴,同时肾上腺皮质分泌的激素也可以通过 调节作用于下丘脑和垂体,有利于机体精细调控,从而维持机体的稳态。
(3)图中具有GC受体的细胞有 。GC能够促进肾上腺髓质分泌 ,提高机体的应激能力,这是GC提高机体对环境适应能力的作用方式之一。
32.血糖浓度稳定是内环境稳态的重要指标。胰岛素分泌增多会使血糖浓度降低,甚至会引起不安、呼吸急促、痉挛、休克等低血糖症状,肾上腺素可使血糖浓度升高。为验证上述结论,某实验小组采用大鼠、胰岛素浴液、肾上腺素溶液、葡萄糖溶液、生理盐水等材料,进行了相关实验。回答下列问题:
(1)血糖平衡调节过程中,影响胰岛素分泌的信息分子有______________(答出3点)。
(2)该实验小组将生长状况相同的健康大鼠均分为4组进行了如下表所示实验,请补充完善实验步骤:
实验组 | 步骤一 | 观察大鼠的状态 | 步骤二 | 观察大鼠的状态 |
甲 | 先注射生理盐水 | 正常 | 再注射生理盐水 | 正常 |
乙 | 先注射胰岛素溶液 | 出现低血糖症状 | ①____________ | 低血糖症状 |
丙 | 先注射胰岛素溶液 | 出现低血糖症状 | ②____________ | 恢复正常 |
丁 | 先注射胰岛素溶液 | 出现低血糖症状 | ③____________ | ④____________ |
高二生物答案
1—5 C C A C B 6—10 B D D B A 11—15 C A C D D
16 D 17 CD 18 ACD 19 ABC 20 BCD
21(11分,每空1分)
- 6 轴突 突触小体 突触小泡
- 特异性受体 降解或回收 持续兴奋
- 4 A→③→②→①→③→B 延续一段时间 及时停止
22(11分,除标注外每空1分)
(2) 协助扩散 需要载体蛋白,不消耗能量(2分)
(3) 氧化分解 胞吐
(4) 合成糖原(2分) 葡萄糖转运蛋白(2分) ABC(2分)
23(6分,每空1分)
(1)由正电位变为负电位 a 大脑皮层 副交感神经
(2)非条件 (3) 化学信号
24(5分,每空1分)
(1) ① (2) ③ (3) ② (4)C (5) D
25(11分,除标注外每空1分)
(1)高尔基体 免疫活性物质 B细胞分裂分化 浆 抗体
(2)促肾上腺皮质激素 分级 负反馈
(3)单核-巨噬细胞、腺垂体、下丘脑(2分,答1个不给分,答2个给1分)
肾上腺素
26(11分,除标注外每空2分)
(1)葡萄糖、神经递质、胰高血糖素(3分,答对1个给1分)
(2)①再注射生理盐水
②再注射葡萄糖
③再注射肾上腺素
④恢复正常
山东省临沂市一中2022-2023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生物试卷(含答案): 这是一份山东省临沂市一中2022-2023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生物试卷(含答案),共19页。试卷主要包含了单选题,多选题,读图填空题,填空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洮南市第一中学2022-2023学年高一下学期阶段性测试生物试卷(含答案): 这是一份洮南市第一中学2022-2023学年高一下学期阶段性测试生物试卷(含答案),共14页。试卷主要包含了单选题,多选题,读图填空题,实验题,填空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2022-2023学年山东省临沂市高二上学期期末生物试题PDF版含答案: 这是一份2022-2023学年山东省临沂市高二上学期期末生物试题PDF版含答案,共1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