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典必备:《论语》中常被诗词引用的15个典故课件
展开
这是一份经典必备:《论语》中常被诗词引用的15个典故课件,共31页。PPT课件主要包含了箪瓢陋巷,逝者如斯逝川,冶长猜公冶罪,乘桴浮溟,曾参曾子,富贵浮云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释义 《论语·雍也》载: 颜渊一箪食,一瓢饮,居陋巷,而不改其乐, 孔子称赞他说:“贤哉回也!”后以“簞瓢陋巷”为生活清贫的典故。《世说新语·文学》“ 桓公、王长史、王蓝田、谢镇西并在” 刘孝标注引《王述别传》:“述蚤孤,事亲孝谨,簞瓢陋巷,宴安永日。”清孙枝蔚《甲申春日纪事》诗之二:“可怜金尽生同尽,纔羡簞瓢陋巷儒。”
诗句回也一瓢饮,贤哉常晏如。 唐·孟浩然 西山寻辛谔春草秋风老此身,一瓢长醉任家贫。 唐·刘商 醉后
颜氏岂嫌瓢里饮,孟光非取镜中妍。 唐·徐夤 人事朱户昨经新棨戟,风帆常觉恋箪瓢。 唐·卢肇 除歙州途中寄座主王侍郎辛勤到老慕箪瓢,于我悠悠竟何有。 唐·温庭筠 醉歌陶庐闲自爱,颜巷陋谁知。 唐·白居易 自题小草亭若比箪瓢人,吾今太富贵。 唐·白居易 夏日闲放怅望添燕琯,蹉跎厌鲁瓢。 唐·罗隐 大梁见乔诩人地应无比,箪瓢奈屡空。 唐·罗隐 投宣武郑尚书二十韵吾徒自多感,颜子只箪瓢。 唐·罗隐 秋寄张坤陋巷满蓬蒿,谁知有颜子。 唐·罗隐 秦中富人颜巷雪深人已去,庾楼花盛客初归。 唐·许浑 李秀才近自涂口迁居新安适枉缄书见宽悲戚因以此答颜子巷深青草遍,庾君楼迥碧山多。 唐·许浑 闻州中有宴寄崔大夫兼简邢群评事箪瓢贫守道,书剑病忘机。 唐·许浑 题官舍
【接舆】【楚狂】【凤歌】
释义 《论语·微子》:“ 楚狂接舆歌而过孔子曰:‘凤兮凤兮!何德之衰?往者不可諫,来者犹可追。已而,已而!今之从政者殆而!’”邢昺疏:“接舆,楚人,姓陆名通 ,字接舆也。昭王时,政令无常,乃被髮佯狂不仕,时人谓之‘楚狂’也。”后遂以“歌凤”为避世隐居之典,以“接舆”、“楚狂”代指隐士,以“凤歌”指狂人之歌。
诗句复值接舆醉,狂歌五柳前。 唐·王维 辋川闲居赠裴秀才迪我本楚狂人,凤歌笑孔丘。 唐·李白 庐山谣寄卢侍御虚舟
叹凤嗟身否,伤麟怨道穷。 唐·李隆基 经邹鲁祭孔子而叹之济水自清河自浊,周公大圣接舆狂。 唐·李颀 杂兴既笑接舆狂,仍怜孔丘厄。 唐·孟浩然 山中逢道士云公楚国有狂夫,茫然无心想。散发不冠带,行歌南陌上。孔丘与之言,仁义莫能奖。 唐·王维 偶然作六首凤兮且莫叹,鲤也会闻诗。 唐·孟郊 子庆诗归来满把如渑酒,何用伤时叹凤兮。 唐·韦庄 鄠杜旧居二首世随渔父醉,身效接舆狂。 唐·韦庄 和郑拾遗秋日感事一百韵泣麟犹委吏,歌凤更佯狂。 唐·李商隐 赠送前刘五经映三十四韵念与楚狂子,悠悠白云期。 唐·陈子昂 感遇诗三十八首之三花前醉倒歌者谁,楚狂小子韩退之。 唐·韩愈 芍药歌
释义 语出《论语·子罕》:“子在川上曰:'逝者如斯夫!不舍昼夜。’”后用以谓光阴如流水一去不返。 晋 陆机 《顺东西门行》:“感朝露,悲人生,逝者如斯安得停!” 宋 苏轼 《前赤壁赋》:“客亦知夫水月乎?逝者如斯,而未尝往也;盈虚者如彼,而卒莫消长也。”
诗句逝川嗟尔命,丘井叹吾身。 唐·王维 过沈居士山居哭之举国繁华委逝川,羽毛飘荡一年年。 唐·吴融 子规仲尼在川上,子牟存阙下。 唐·张九龄 忝官二十年
逝川与流光,飘忽不相待。 唐·李白 古风溧水通吴关,逝川去未央。故人万化尽,闭骨茅山冈。 唐·李白 自溧水道哭王炎三首已觉逝川伤别念,复看津树隐离舟。 唐·王勃 秋江送别二首西沉浮世日,东注逝川波。 唐·于武陵 感情盛德方清贵,旋闻逐逝波。 唐·贯休 追忆冯少常举世只知嗟逝水,无人微解悟空花。 唐·贯休 山居诗二十四首自古浮华能几几,逝波终日去滔滔。 唐·贯休 山居诗二十四首讵期危露尽,相续逝川流。 唐·苏颋 夜闻故梓州韦使君明当引绋感而成章如今成逝水,翻使恨流年。 唐·皎然 经仙人渚即沈山下古人沈义白日升仙处昨得耶溪信,翻为逝水悲。 唐·皎然 哭觉上人
释义 《论语·微子》:“长沮、桀溺耦而耕,孔子过之,使子路问津焉。长沮曰:「夫执舆者为谁?」子路曰:「为孔丘。」曰:「是鲁孔丘与?」曰:「是也。」曰:「是知津矣。」问于桀溺,桀溺曰:「子为谁?」曰:「为仲由。」曰:「是鲁孔丘之徒与?」对曰:「然。」曰:「滔滔者天下皆是也,而谁以易之?且而与其从辟人之士也,岂若从辟世之士哉?」耰而不辍。子路行以告。夫子怃然曰:「鸟兽不可与同群,吾非斯人之徒与而谁与?天下有道,丘不与易也。」” 钱穆新解:“﹝长沮、桀溺﹞两隐者,姓名不传。沮,沮洳。溺,淖溺。以其在水边,故取以名之。”后诗文中常以“沮溺”借指避世隐士。 汉·王粲 《从军诗》之一:“不能效沮溺 ,相随把锄犂。”
诗句终与同出处,岂将沮溺群。 唐·李白 赠何七判官昌浩君当先行我待满,沮溺可继穷年推。 唐·韩愈 忆昨行和张十一愚者世所遗,沮溺共耕犁。 唐·韦应物 答库部韩郎中方愿沮溺耦,淡泊守田庐。 唐·韦应物 秋郊作沮溺时返顾,牛羊自相引。 唐·钱起 自终南山晚归借问问津者,宁知沮溺贤。 唐·王维 皇甫岳云溪杂题五首上平田不能师孔墨,何事问长沮。 唐·王维 赠东岳焦炼师滔滔可问津,耕者非长沮。 唐·李绅 忆登栖(一作西)霞寺峰(效梁简文。一本下有怀望二字)若问幽人意,思齐沮溺贤。 唐·耿湋 东郊别业岂念嘉遁时,依依偶沮溺。 唐·陶翰 晚出伊阙寄河南裴中丞无因共沮溺,相与事岩耕。 唐·李德裕 忆平泉杂咏忆春耕有待时未知,非关慕沮溺。 唐·张碧 山居雨霁即事
【牛刀割鸡】【弦歌宰】【武城弦】【武城鸡】
释义 《论语·阳货》:“子之武城 ,闻弦歌之声。夫子莞尔而笑曰:'割鸡焉用牛刀。’”朱熹集注:“时子游为武城宰,以礼乐为教,故邑人皆弦歌也。‘割鸡焉用牛刀’ 因言其治小邑,何必用此大道也。” 后以“牛刀割鸡”喻大材小用,“武城鸡”喻微小之物,以“弦歌宰”称以礼乐施教化的县令,以“武城弦”、“弦歌”借指礼乐教化。
诗句君有百鍊刃,堪断七重犀。谁开太阿匣,持割武城鸡。 唐·张九龄 赠澧阳韦明府能奏明廷主,一试武城弦。 唐·高适 过卢明府有赠才年三十佩铜印,知尔弦歌汉水清。 唐·李颀 送崔婴赴汉阳侧听弦歌宰,文书游夏徒。 唐·孟浩然 同卢明府早秋宴张郎中海亭弦歌既多暇,山水思微清。 唐·孟浩然 和张明府登鹿门作沿洄洲渚趣,演漾弦歌音。 唐·孟浩然 与白明府游江范宰不买名,弦歌对前楹。 唐·李白 赠范金卿二首寻仙在仙骨,不用废牛刀。 唐·许浑 广陵送剡县薛明府赴任寄谢弦歌宰,西来定未迟。 唐·李白 望汉阳柳色寄王宰遥闻彭泽宰,高弄武城弦。 唐·卢照邻 于时春也恍然有江湖之思寄赠柳九陇多谢弦歌宰,稀闻桴鼓声。 唐·张说 送王晙自羽林赴永昌令弦歌试宰日,城阙赏心违。 唐·宋之问 送武进郑明府将雏有旧曲,还入武城弦。 唐·严维 咏孩子
【趋庭】【过庭】【鲤庭】
释义 《论语·季氏》:“﹝孔子﹞尝独立,鲤趋而过庭。曰:‘学诗乎?’对曰:‘未也。’‘不学诗,无以言。’鲤退而学诗。他日,又独立,鲤趋而过庭。曰:‘学礼乎?’对曰:‘未也。’‘不学礼,无以立。’鲤退而学礼。” 鲤,孔子之子伯鱼 。后因以“趋庭”、“过庭”或“鲤庭”谓子承父教。 唐·王勃 《滕王阁序》:“他日趋庭,叨陪鲤对;今晨捧袂,喜託龙门。”宋王禹称《恩赐宰臣一子可尚书水部员外郎制》:“惟尔严父,为予大臣。嘉其调鼎之功,命及趋庭之子,俾升华省,仍列清曹。”
诗句鲤庭传事业,鸡树遂翱翔。 唐·刘禹锡 酬郑州权舍人见寄十二韵凤兮且莫叹,鲤也会闻诗。 唐·孟郊 子庆诗高堂倚门望伯鱼,鲁中正是趋庭处。 唐·李白 送萧三十一之鲁中兼问稚子伯禽日陪鲤也趋文苑,谁道门生隔绛纱。 唐·钱起 登刘宾客高斋节下趋庭处,秋来怀橘情。 唐·钱起 送田仓曹归觐借问还珠盈合浦,何如鲤也入庭闱。 唐·钱起 送韦信爱子归觐谁比趋庭恋,骊珠耀綵衣。 唐·姚鹄 送李潜归绵州觐省莫滞趋庭恋,荣亲祗待君。 唐·姚鹄 送程秀才下第归蜀悬榻迎宾下,趋庭学礼闻。 唐·张垍 奉和岳州山城他日趋庭应问礼,须言陋巷有颜回。 唐·朱湾 逼寒节寄崔七文章旧价留鸾掖,桃李新阴在鲤庭。 唐·杨汝士 宴杨仆射新昌里第过庭若有问,一为说漳滨。 唐·权德舆 送崔端公郎君入京觐省为有趋庭恋,应忘道路赊。 唐·赵嘏 送友人郑州归觐
释义 《论语·公冶长》:“子谓公冶长 ,‘可妻也。虽在縲絏之中,非其罪也。’” 《义疏》曰:公冶长从卫还鲁,行至二界上,闻鸟相呼,往清溪食死人肉。须臾见一老妪当道而哭,冶长问之,妪曰:「儿前日出行,于今不反,当是已死,亡不知所在。」冶长曰:「向闻鸟相呼往清溪食肉,恐是妪儿也。」妪往看,即得其儿也,已死。妪即告村司,村司问妪从何得知之,妪曰:「见冶长道如此。」村官曰:「冶长不杀人,何缘知之?」囚录冶长付狱。主问:「冶长何以杀人?」冶长曰:「解鸟语,不杀人。」主曰:「当试之,若必解鸟语,便相放也。若不解,当令偿死。」驻冶长在狱六十日。卒日有雀子缘狱栅上,相呼啧啧雀雀,冶长含笑。吏启主:「冶长笑雀语,是似解鸟语。」主教问冶长,雀何所道而笑之?冶长曰:「雀鸣啧啧雀雀,白莲水边有车翻覆黍粟,牡牛折角,收敛不尽,相呼往啄。」狱主未信,遣人往看,果如其言。后又解猪及燕语,屡验,于是得放。 后因以“公冶罪”为无辜而见罪的典实。 宋 苏舜钦 《寒夜十六韵笑子履见寄》:“念昔罹忧患,唯君共苦辛。漂流数千里,会合十餘旬。各閔伤弓翼,聊同煦沫鳞。谁知公冶罪,众笑伯龙贪。”
诗句冶长非罪曾缧绁,长孺然灰也经溺。 唐·骆宾王 畴昔篇公冶本非罪,潘郎一为民。 唐·刘禹锡 送华阴尉张苕赴邕府使幕冶长空得罪,夷甫岂言钱。 唐·刘长卿 罪所留系寄张十四白日浮云闭不开,黄沙谁问冶长猜。 唐·刘长卿 罪所留系每夜闻长洲军笛声昔日公冶长,非罪遇缧绁。圣人降其子,古来叹独绝。 唐·沈佺期 枉系二首冶长信非罪,侯生或遭骂。 唐·韩愈 县斋有怀冶长倦缧绁,韩安叹死灰。 唐·毛明素 与琳法师耻涉太行险,羞营覆车粟。 唐·李白 空城雀
【赐墙及肩】【夫子墙】
释义 语出《论语·子张》:“ 叔孙武叔 语大夫于朝曰:' 子贡 贤于 仲尼 。’ 子服景伯 以告 子贡 , 子贡 曰:'譬之宫墙, 赐 之墙也及肩,窥见室家之好。夫子之墙数仞,不得其门而入,不见宗庙之美,百官之富。’”后因以“赐墙及肩”喻才学浅露,以“夫子墙”比喻人之才德高不可攀。 宋 陈师道 《次韵苏公西湖徙鱼》:“ 赐 墙及肩人得见,公才槃槃一都会。”
诗句忝逐三千客,曾依数仞墙。 唐·杜牧 奉和门下相公送西川相公兼领相印出镇全蜀诗八十韵独弃伧人国,难窥夫子墙。 唐·柳宗元 弘农公以硕德伟才屈于诬枉左官三岁复为大僚天监昭明人心感悦宗元窜状湘浦拜贺末由谨献诗以毕微志重花不隔陈蕃榻,修竹能深夫子墙。 唐·钱起 寻司勋李郎中不遇夫子墙还峻,酂侯宅过谦。 唐·姚合 和座主相公西亭秋日即事丘墙高莫比,萧宅僻还清。 唐·姚合 和裴令公新成绿野堂即事穷秋雨萧条,但见墙垣长。宣尼高数仞,固应非土壤。 唐·姚合 题金州西园九首垣竹赋感邻人笛,诗留夫子墙。 唐·李德裕 仆射相公偶话于故集贤张学士厅写得德裕与仆射旧唱和诗其时和者五人惟仆射与德裕皆列高位凄然怀旧辄献此诗亦知受业公门事,数仞丘墙不见山。 唐·杨巨源 酬令狐舍人
释义 《论语·微子》:“ 柳下惠为士师,三黜。人曰:‘子未可以去乎?’曰:‘直道而事人,焉往而不三黜?’” 三黜即三次被罢官。后以“三黜”形容宦途不利。 唐·柳宗元 《祭穆质给事文》:“形躯获宥,三黜无亏。” 宋·张元干 《次江子我迁居韵》:“平生自省宜三黜,老去何心望九迁。”
诗句寸心宁有负,三黜竟无端。 唐·刘长卿 瓜洲驿奉钱张侍御公拜膳部郎中却复宪台充贺兰大夫留后使之岭南时侍御先在淮南幕府三黜有愠色,即非贤哲模。 唐·孟郊 旅次湘沅有怀灵均展禽任三黜,灵均长独醒。 唐·白居易 和思归乐展禽胡为者,直道竟三黜。 唐·白居易 叹鲁二首三黜故无愠,高贤当庶几。 唐·韦应物 答令狐侍郎三黜竟不去,致官九列齐。 唐·韩愈 南内朝贺呈同官三黜如饴,三起惟惧。 唐·裴潾 前相国赞皇公早葺平泉山居暂还憩旋起赴诏命作镇浙右辄抒怀赋四言诗十四首奉寄差池尽三黜,蹭蹬各南州。 唐·贾至 巴陵早秋寄荆州崔司马吏部阎功曹舍人
释义 《论语·公冶长》:“子曰:「道不行,乘桴浮于海,从我者,其由与?」子路闻之喜。子曰:「由也,好勇过我,无所取材。」”《三国志·魏志·管宁传》:“遂避时难,乘桴越海,羈旅辽东三十餘年。” 后用“乘桴”以指避世。 唐 王维 《济上四贤咏》:“已闻能狎鸟,余欲共乘桴。” 宋·王安石 《次韵平甫金山会宿寄亲友》:“飘然欲作乘桴计,一到扶桑恨未能。” 梁启超《澳亚归舟杂兴》诗:“乘桴岂是先生志,衔石应怜后死心。”
诗句汗漫不省识,恍如乘桴浮。 唐·韩愈 赴江陵途中寄赠王二十补阙李十一拾遗李二十六员外翰林三学士南征问悬榻,东逝想乘桴。 唐·杜甫 舟出江陵南浦奉寄郑少尹浩啸波光里,浮溟兴甚长。 唐·李群玉 登蒲涧寺后二岩三首之一吾当海上去,且学乘桴翁。 唐·岑参 东归发犍为至泥溪舟中作浮名何足道,海上堪乘桴。 唐·岑参 酬成少尹骆谷行见呈绝迹思浮海,修书懒寄秦。 唐·吴融 荆州寓居书怀已无济川分,甘作乘桴人。 唐·独孤及 庚子岁避地至玉山酬韩司马所赠怀沙悔不及,只有便乘桴。 唐·薛能 边城作
释义 《论语·学而》曾子曰:“吾日三省吾身,为人谋而不忠乎?与朋友交而不信乎?传不习乎?” 曾参,南武城人,字子舆。少孔子四十六岁。孔子以为能通孝道,故授之业。作《孝经》。死于鲁。相传曾参著《大学》,并传其学于子思。子思门人以之传于孟子。后世尊为“宗圣”。
诗句君为鲁曾子,拜揖高堂里。 唐·李白 送赵判官赴黔府中丞叔幕曾参与游夏,达者得升堂。 唐·杜甫 又示宗武慈乌复慈乌,鸟中之曾参。 唐·白居易 慈乌夜啼疏傅独知止,曾参善爱亲。 唐·钱起 送严士良侍奉詹事南游唯修曾子行,不著老莱衣。 唐·姚合 送王龟处士既有曾参行,仍兼君子儒。 唐·崔璐 览皮先辈盛制因作十韵以寄用伸款仰何必曾参传,千年至行稀。 唐·耿湋 题孝子陵
释义 亦作“磷淄”。语出《论语·阳货》:“不曰坚乎?磨而不磷;不曰白乎?涅而不緇。”磷,谓因磨而薄;缁,谓因染而黑。后因以比喻受外界条件的影响而起变化。 宋 秦观 《庆禅师塔铭》:“呜呼我师,法妙难思,与物并作,而不磷緇。” 明 唐顺之 《赠王山人》诗:“自笑久磷緇,还真已是迟。”
诗句如何久磨砺,但取不磷缁。 唐·杜甫 别崔潩因寄薛据孟云卿岁阳初盛动,王化久磷缁。 唐·杜甫 暮冬送苏四郎徯兵曹适桂州吾贤富才术,此道未磷缁。 唐·杜甫 暮春江陵送马大卿公恩命追赴阙下比德无磷缁,论交亦如此。 唐·钱起 白石枕波澜暗超忽,坚白亦磷缁。 唐·武元衡 秋日对酒南宫有高步,岁晏岂磷缁。 唐·羊士谔 和肖侍御监祭白帝城西村寺斋沐览镜有怀吏部孟员外并见赠
释义 《论语·公冶长》:“ 子贡问曰:‘赐也何如?’子曰:‘女,器也。’曰:‘何器也?’曰:‘瑚璉也。’” 瑚、琏皆宗庙礼器。用以比喻治国安邦之才。《魏书·李平传》:“实廊庙之瑚璉,社稷之楨干。” 宋 苏轼《送程之邵签判赴阙》诗:“念君瑚璉质,当今臺阁宜。” 元 沉禧 《一枝花·赠人》套曲:“天生瑚璉材,裔出簪缨彦。”
诗句郑公瑚琏器,华岳金天晶。 唐·杜甫 八哀诗赠左仆射郑国公严公武嶷嶷瑚琏器,阴阴桃李蹊。 唐·杜甫 水宿遣兴奉呈群公囧囧抱瑚琏,飞飞联鶺鴒。 唐·韩愈 答张彻伫当亲捧握,瑚琏幸齐名。 唐·浩虚舟 赋得琢玉成器猗欤瑚琏器,竭我股肱力。 唐·皇甫澈 礼部尚书门下侍郎平章事李
释义 《论语·卫灵公》:“颜渊问为邦。子曰:「行夏之时,乘殷之辂,服周之冕,乐则韶舞。放郑声,远佞人。郑声淫,佞人殆。」”刘宝楠正义:“《五经异义·鲁论》説郑国之俗,有溱 、洧之水,男女聚会,謳歌相感,故云郑声淫。” 原指春秋战国时郑国的音乐。因与孔子等提倡的雅乐不同,故受儒家排斥。此后,凡与雅乐相背的音乐,甚至一般的民间音乐,均为崇“雅”黜“俗”者斥为“郑声”。又《礼记注疏·乐记》曰:魏文侯问于子夏曰:「吾端冕而听古乐则唯恐卧,听郑卫之音则不知倦。敢问古乐之如彼,何也?新乐之如此,何也?……郑卫之音,乱世之音也,比于慢矣。」 明·杨慎《升庵经说·淫声》:“郑声淫者,郑国作乐之声过於淫,非谓郑诗皆淫也。”
诗句正声消郑卫,古状掩笙簧。 唐·司空曙 同张参军喜李尚书寄新琴郑声久乱雅,此道稀能尊。 唐·吴筠 听尹炼师弹琴去兹郑卫声,雅音方可悦。 唐·李世民 帝京篇十首致身不似笙竽巧,悦耳宁如郑卫淫。 唐·李山甫 赠弹琴李处士古风失中和,衰代因郑卫。 唐·鲍溶 子规浴沂我欲寻儒服,涉洧公方厌郑声。 宋·刘克庄 次韵刘帅出郊郑声已厌红牙板,春酿还倾白玉缸。 当代·吴金水 六月三日叶凝秋兄招饮予与是务斋主江南同往席间是务斋主口占七排八韵大家相约步韵叶兄先成予次日乃就
释义 《论语·述而》:“不义而富且贵,於我如浮云。”后因以“富贵浮云”指富贵利禄变幻无常,不足看重。 清 陈宗石 《汉宫春·丁巳十月四日》词:“富贵浮云,且还我青山芒屩。”
相关课件
这是一份2020-2021学年1.1 子路、曾皙、冉有、公西华侍坐多媒体教学ppt课件,共46页。PPT课件主要包含了一位老师万世师表,孔子语录,《论语》,以礼治国以人为本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位卑未敢忘忧国”类古诗句引用优美语段-备战2022年高考语文作文考前必备素材与范文,文件包含“位卑未敢忘忧国”类古诗句引用优美语段-备战2022年高考语文作文考前必备素材与范文pptx、“位卑未敢忘忧国”类古诗句引用优美语段-备战2022年高考语文作文考前必备素材与范文docx等2份课件配套教学资源,其中PPT共17页, 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高考语文复习----细读经典故事,提升语文素养 (2)课件PPT,共34页。PPT课件主要包含了发愤图强,舍生取义,年少才高,廉洁奉公,孝悌仁爱,子贡辞金,曾参之孝,颜回之仁,仁恕之道,孔子受食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