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案下载
终身会员
搜索
    上传资料 赚现金
    立即下载
    加入资料篮
    第12课 宋元时期的都市和文化 教案01
    还剩2页未读, 继续阅读
    下载需要5学贝 1学贝=0.1元
    使用下载券免费下载
    加入资料篮
    立即下载

    人教部编版七年级下册第12课 宋元时期的都市和文化教学设计

    展开
    这是一份人教部编版七年级下册第12课 宋元时期的都市和文化教学设计,共3页。教案主要包含了导入新课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课题

    《第 12 课 宋元时期的都市与文化

    课型

    新授课

    课标要求

    内容要点宋知道西藏在元代正式纳入中国版图。

    认知提示:元时期的都市生活;宋词、元曲的流行。

    教学目标

    与重难点

    教学目标:

    1.从以“宋朝元宵节”为中心的合作探究活动中,培养学生从图文材料中获取信息的能 力,概括宋元时期都市繁华和市民生活丰富多彩的表现。

    2.通过宋词的阅读,了解宋朝延续至今的传统节日,感受中国传统文化的丰富多彩和源 远流长,培养文化认同感。

    3.通过品读宋词、元曲的代表作品,了解宋词、元曲的流派和主要代表人物,并在与唐 诗的对比中分析宋词、元曲呈现出的特点适应了市民阶层的需求,理解文学作品是一定时期社会生活的反映。

    4.通过与《史记》目录的对比,了解史学家司马光及其名著《资治通鉴》的基本概况。

    5.通过史料阅读和联系所学知识,理解宋元时期都市生活和文化繁荣的主要原因,明确 历史现象之间的因果联系。

    重点:宋元时期都市生活繁华和文化繁盛的表现。

    难点:宋朝社会经济的进步、城市的发展、市民阶层的兴起与都市生活、文化发展的

    关系

    教学过程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导入新课

    问:你知道哪些外卖软件?

    教师过渡:宋代的张择端画了这么一个场景,有一家叫十千的店铺旁边有一个类似外卖小哥的伙计:穿着店里的围裙,右手拿着筷子,左手拿着两个食盒,行色匆匆的走在街上,双眼炯炯有神,好像急切地寻找着送餐地点。

    学生活动:通过图片激发学生兴趣

     

     

     

     

    (二)活动 1:观世俗的都市生活

    小组合作:每个小组从都市面貌市民生活传统节日三个主题中任选一个,结合教材,说说宋朝的繁华体现在哪。

    教师活动:宋元时期有哪些著名的大都市?

    教师活动:宋元时期,巴黎、伦敦这些城市的人口刚刚过万,而开封、临安已拥有超百万的人口,是四方辐辏的国际性大都市。

    城市的变化1

    出示材料:唐、宋城市分布图

    材料一 唐都长安店铺营业时间有统一限制,日出后击鼓三百下才能开门营业,日落前击钲三百下统一关门歇业。 ——《中国古代史》

    材料二 夜市直至三更(晚上 11 点至凌晨 1 )尽,才五更(凌晨 3 点至 5 )又复开张。      ——宋《东京梦华录》 

    教师活动:提供任务单相关材料,引导学生讨论“与唐都长安相比,宋朝商业区在和时间分布上有什么变化?”并思考原因。

    出示材料:宋朝是中国社会市民阶级正式产生的时代,大批的手工业者、商人、小业主构成了宋朝的中产阶级……市民的富足闲暇生活及审美趣味和生活情趣促成了宋朝文化的高度繁荣。           

    ——詹子庆编《中国古代史参考资料》

    问:结合材料说明,宋朝城市出现了哪一新兴阶级?

    出示材料:

    出示材料:东京相国寺乃瓦市也。僧房散处,而中庭两庑可容万人,凡商旅交易,皆荟萃其中,四方趋京师以货物求售他物者,必由于此。

    ——[]王栐《燕翼贻谋录》

    教师活动:提引导学生观察《相国寺》图片对应的是哪些店铺?(提示:药店、香铺、茶馆、小酒铺、饮品铺、大酒店)从林立的店铺中

    教师活动:引导学生观察图片和分析材料:

    1.图片反映的是宋朝都市中的什么场所?请说明理由。

    2.在这些场所,市民能体验到哪些娱乐活动?

    [设计意图]:利用绘画、文学作品等向 学生呈现历史的原貌,让学生走进历史深处,共同品味宋元气象万千的都市生活。在具体的 合作探究过程中,通过《清明上河图》、《东京梦华录》等材料的观察和阅读,引导学生学会利用多元的资料研究历史并鼓励学生对历史展开合理的想象。

    问题:做一回宋朝人,一天你的生活可能是怎样的?

    出示视频:宋朝都市生活

    出示材料:传统节日流传至今

    教师活动:展示诗词,要求学生根据诗词中的相关习俗推测诗词描写的节日。

    材料: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不知天上宫阙,今夕是何年。

    ---苏轼《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

    五月榴花妖艳烘,绿杨带雨垂垂重,五色新丝缠角粽。

    ——欧阳修《渔家傲·五月榴花妖艳烘》

    爆竹声中一岁除,春风送暖入屠苏。千门万户曈曈日,总把新桃换旧符。 ——王安石《元日》

    [设计意图]:链接历史与现实,感受中华传统文化的魅力,培养文化认同感。

    播放视频:清明上河图

    学生活动:学生例举宋元时期世界著名的大都市,如:北宋的开封、南宋的临安、元朝的大都等,结合辛弃疾的生活时代,最有可能的是临安。

     

     

     

     

    学生活动:阅读分析材料,合作讨论,完成老师布置的任务。与唐朝相比,宋朝时期的城市在格局上突破了时间与空间的限制。这主要是由于宋朝以来商品经济的快速发展所推动的

     

     

     

     

     

    学生活动:观察《相国寺》,依次指出图上为:香铺、药店、茶馆、小酒铺、饮品铺、大酒店。

     

     

     

     

    学生活动:阅读材料,结合课本指出“瓦子”的概念以及与“勾栏”的关系,并介绍各种娱乐活动。所以在《元夕》的视频中将设置宋朝“瓦子”“勾栏”的场景,展现当时丰富多彩的娱乐生活。

    学生活动:概括出关键词:丰富多彩的、精致的、趣味盎然的、充满市井气息的......

    学生活动:读材料,抓关键词,指出中秋节:赏月、吃月饼;端午节:吃粽子、系五彩 绳;春节:放鞭炮、贴春联。

    宋词和元曲

    :结合表格梳理宋朝的词人

    出示三首词

    讨论:

    1.从唐诗到宋词到元曲,你发现文学体裁在表达的自由度和理解的难易度上有什么变化?

    2.宋词和元曲为什么会出现这些变化?

    出示材料

    探究合作:

      宋词的内容呈现出风格多样、内容广泛,结合材料,分析名家辈出的原因是什么?

    [设计意图]:对比唐诗、宋词和元曲三种文学体裁的发展变化,引导学生理解宋词、元曲等文学艺术作品是社会历史发展的产物,也是是对社会历史的反映。

    出示材料:司马光和《资治通鉴》

    教师活动:引出“史学两司马”,在阅读《史记》和《资治通鉴》目录的基础上了解其基本概况。

    学生活动:阅读材料,梳理出《资治通鉴》的体例、记载范围、地位等。

    [设计意图]:通过对比让学生发现史学著作的基本概况,并培养学生从材料中获取信息的能力

    学生读教材,提炼信息, 归纳出答案。

     

     

     

     

     

     

    学生活动:对比唐诗、宋词和元曲,发现在表达上越来越自由,句子长短不一,宋词可 以演唱,元曲可唱可演;在内容理解上,元曲“明白如话”,通俗易懂,即便是平民百姓也听的明白,这些变化都是为了适应当时日益兴起的市民阶层在精神文化上的需

     

    教师活动:展示第一则材料。

    材料一:宋朝是中国社会市民阶级正式产生的时代……市民的富足闲暇生活及审美趣味和生活情趣促成了宋朝文化的高度繁荣。

    ——詹子庆《中国古代史参考资料》

    教师要求学生讨论以下问题:“市民的富足闲暇生活及审美趣味和生活情趣促成了宋朝文化的高度繁荣”,请结合史实加以论证。

    教师活动:展示另外两则材料。

    材料二:北宋 1350 个有行政官署的城市中约有 150 座的人口超过万人,全国城市人口比重约占全国总人口的 12%。而美国华裔学者赵冈则认为这一比率可高达 20%。——《中国经济制度史论》

    材料三: 表格——《唐宋经济实力比较研究》

    教师要求阅读三则材料,进一步分析三则材料之间的内在联系。

     

    学生活动:借助板书回顾本课主要内容,归纳宋元时期社会文化兴盛的具体表现和总特征。

     

    学生活动:在阅读分析材料的基础上,发现三则材料间的因果联系,进而得出宋元时期都市和文化兴盛的主要原因

     

     

     

     

     板书、作业设计与教学反思

    板书设计

     

     

    作业设计

    B层同学完成课时特训基础知识和拓展提升题--宋元时期的都市和文化

    A层同学完成:选取一首反映传统节日的宋词,并为其配上相应的图画或解说文字。

    要求:图画或解说文字要能反映宋朝的社会文化生活(衣、食、住、行等方面)

    教学反思

     

     

     

    相关教案

    初中历史第二单元 辽宋夏金元时期:民族关系发展和社会变化第12课 宋元时期的都市和文化教案及反思: 这是一份初中历史第二单元 辽宋夏金元时期:民族关系发展和社会变化第12课 宋元时期的都市和文化教案及反思,共3页。教案主要包含了知识与能力,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教学重点,教学难点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初中历史人教部编版七年级下册第12课 宋元时期的都市和文化教案: 这是一份初中历史人教部编版七年级下册第12课 宋元时期的都市和文化教案,共3页。

    初中历史人教部编版七年级下册第12课 宋元时期的都市和文化优质教案: 这是一份初中历史人教部编版七年级下册第12课 宋元时期的都市和文化优质教案,共1页。

    • 课件
    • 教案
    • 试卷
    • 学案
    • 其他

    免费资料下载额度不足,请先充值

    每充值一元即可获得5份免费资料下载额度

    今日免费资料下载份数已用完,请明天再来。

    充值学贝或者加入云校通,全网资料任意下。

    提示

    您所在的“深圳市第一中学”云校通为试用账号,试用账号每位老师每日最多可下载 10 份资料 (今日还可下载 0 份),请取消部分资料后重试或选择从个人账户扣费下载。

    您所在的“深深圳市第一中学”云校通为试用账号,试用账号每位老师每日最多可下载10份资料,您的当日额度已用完,请明天再来,或选择从个人账户扣费下载。

    您所在的“深圳市第一中学”云校通余额已不足,请提醒校管理员续费或选择从个人账户扣费下载。

    重新选择
    明天再来
    个人账户下载
    下载确认
    您当前为教习网VIP用户,下载已享8.5折优惠
    您当前为云校通用户,下载免费
    下载需要:
    本次下载:免费
    账户余额:0 学贝
    首次下载后60天内可免费重复下载
    立即下载
    即将下载:资料
    资料售价:学贝 账户剩余:学贝
    选择教习网的4大理由
    • 更专业
      地区版本全覆盖, 同步最新教材, 公开课⾸选;1200+名校合作, 5600+⼀线名师供稿
    • 更丰富
      涵盖课件/教案/试卷/素材等各种教学资源;900万+优选资源 ⽇更新5000+
    • 更便捷
      课件/教案/试卷配套, 打包下载;手机/电脑随时随地浏览;⽆⽔印, 下载即可⽤
    • 真低价
      超⾼性价⽐, 让优质资源普惠更多师⽣
    VIP权益介绍
    • 充值学贝下载 本单免费 90%的用户选择
    • 扫码直接下载
    元开通VIP,立享充值加送10%学贝及全站85折下载
    您当前为VIP用户,已享全站下载85折优惠,充值学贝可获10%赠送
      充值到账1学贝=0.1元
      0学贝
      本次充值学贝
      0学贝
      VIP充值赠送
      0学贝
      下载消耗
      0学贝
      资料原价
      100学贝
      VIP下载优惠
      0学贝
      0学贝
      下载后剩余学贝永久有效
      0学贝
      • 微信
      • 支付宝
      支付:¥
      元开通VIP,立享充值加送10%学贝及全站85折下载
      您当前为VIP用户,已享全站下载85折优惠,充值学贝可获10%赠送
      扫码支付0直接下载
      • 微信
      • 支付宝
      微信扫码支付
      充值学贝下载,立省60% 充值学贝下载,本次下载免费
        下载成功

        Ctrl + Shift + J 查看文件保存位置

        若下载不成功,可重新下载,或查看 资料下载帮助

        本资源来自成套资源

        更多精品资料

        正在打包资料,请稍候…

        预计需要约10秒钟,请勿关闭页面

        服务器繁忙,打包失败

        请联系右侧的在线客服解决

        单次下载文件已超2GB,请分批下载

        请单份下载或分批下载

        支付后60天内可免费重复下载

        我知道了
        正在提交订单

        欢迎来到教习网

        • 900万优选资源,让备课更轻松
        • 600万优选试题,支持自由组卷
        • 高质量可编辑,日均更新2000+
        • 百万教师选择,专业更值得信赖
        微信扫码注册
        qrcode
        二维码已过期
        刷新

        微信扫码,快速注册

        手机号注册
        手机号码

        手机号格式错误

        手机验证码 获取验证码

        手机验证码已经成功发送,5分钟内有效

        设置密码

        6-20个字符,数字、字母或符号

        注册即视为同意教习网「注册协议」「隐私条款」
        QQ注册
        手机号注册
        微信注册

        注册成功

        下载确认

        下载需要:0 张下载券

        账户可用:0 张下载券

        立即下载
        使用学贝下载
        账户可用下载券不足,请取消部分资料或者使用学贝继续下载 学贝支付

        如何免费获得下载券?

        加入教习网教师福利群,群内会不定期免费赠送下载券及各种教学资源, 立即入群

        返回
        顶部
        Baidu
        map